光荣岁月

大陆剧大陆2007

主演:邵峰  陈建斌  朱媛媛  黄海波  王媛可  霍青  于滨  于和伟  张笑君  黄小蕾  郑玉  赵柯  张新华  战卫华  田玲  李依晓  李雨轩  

导演:高希希

 剧照

光荣岁月 剧照 NO.1光荣岁月 剧照 NO.2光荣岁月 剧照 NO.3光荣岁月 剧照 NO.4光荣岁月 剧照 NO.5光荣岁月 剧照 NO.6光荣岁月 剧照 NO.13光荣岁月 剧照 NO.14光荣岁月 剧照 NO.15光荣岁月 剧照 NO.16光荣岁月 剧照 NO.17光荣岁月 剧照 NO.18光荣岁月 剧照 NO.19光荣岁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9 20:31

详细剧情

  年逾古稀的柏香茗终于无法承受病痛的折磨,撒手人寰,老伴苑志豪悲痛难耐,而发妻留下的日记则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中原,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命运。已经建立恋爱关系的苑志豪和柏香茗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最终在时代洪流的推动下投身革命。志豪在战火中成长为钢铁战士,香茗则在危机四伏的敌占区传递情报。他们在战火中结合,在战友的祝福下奔赴光明的明天。  进入和平年代,苑志豪和老战友邹大伦的矛盾,对待子女的严苛以及和妻子的相处,都让生活充满了波澜。战争让他们紧密相连,而儿女情长的厮守无疑有着更多的考验……

 长篇影评

 1 ) 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这部电影中的士兵们,来自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其他法国的殖民地,他们为法国而战。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爱国的责任,却又不断遭遇自己作为二等公民所面临的窘境,哪怕是共和国一直以来宣扬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黑人和阿拉伯士兵们不许吃新鲜的西红柿,升职仅仅是针对本土出生的法国人而言,非洲军团连战数月也不能撤退、休息。 这种歧视和我们现在社会中那些自以为自己很高傲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不过只是出身好而已 我不喜欢那个下士,是因为他一直在鼓励其他的士兵,要相信法国,相信博爱,相信会公平,可是最后换回来的是什么呢? 以下这段对话印象深刻,当下士去找上校要求他履行升职的承诺时,连近上校身都做不到,就被旁边的警卫拉开了,让他去找他的中士。 - 去找你的中士 - 他死了,我的上尉也死了 - 那你的排在哪里 - 我没有排了,他们全死了 - 中士,你需要一个下士吗?这里有一个(对另一个人说)...... 看到这里,真的觉得很残酷,这充分表明了不要以为战争中的英勇会博得他们殖民者的认同,这些人是永远没办法同法国本土人同起同坐的。 正如片尾所述,法国政府在阿尔及利亚独立后还是一直拖欠这些阿拉伯战士的退休金。 而在德国人面前,不会因为我们是阿拉伯人,是二等公民,而也区别对待,不会把子弹往我们身上打......

 2 ) 原来这不是我的祖国

    得奖与否是我们衡量一部影片值不值得观看的重要指标,我选择观看阿尔及利亚电影《光荣岁月》的原因正是它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令人震撼的是,影片的五位主要演员竟然共同分享了这一殊荣。在我的记忆中,这样的情景十分罕见,似乎只有法国影片《八美图》中的八位女主角共同获得过法国恺撒奖最佳女主角奖,不过恺撒奖还无法同金棕榈奖相提并论。看过电影我们发现,这奖杯,与其说是颁发给这些演员,毋宁说是颁发给影片中的那群士兵,这更像是法国人迟到了60余年的道歉与认同。

  这是一部关于勇气与牺牲、危险与团结、英雄与无奈的史诗之作(《纽约时报》对此句有莫大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群来自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青年投身到法国军队中,希望解放“祖国”——法国,赢得属于他们的荣誉与尊严。然而事实告诉他们,除了他们自己,几乎没有法国人认同他们,他们同样付出了生命,收获的却只有苍白的精神鼓舞和空头的许诺。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精神与他们无关,美丽的法国姑娘不属于他们,看书识字的权利不属于他们,探亲假不属于他们,甚至连新鲜的西红柿也没他们的份。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能够对他们一视同仁的事物的话,那恐怕只有德国人的子弹了。

  他们终于发现,这个“祖国”与他们格格不入,信仰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他们无法从“祖国”身上获得荣耀和归属感。他们终于明白,这不是他们的祖国,他们一生也无法抹去殖民地的烙印。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讲,他们就是亡国奴。也许是被殖民的年代太久远的缘故,他们竟然忘记了这一点。

  一个为之流血牺牲的国家,却不属于自己,这个认知是极端痛苦的,失望与无力感油然而生。也许孙基桢能够体会他们此时的痛苦。(孙基桢是朝鲜人,1936年作为日本殖民地人,代表日本参加柏林奥运会,并获得马拉松冠军,在领奖台上,他低下了头,用鲜花挡住了胸前的日本国旗……)

  终于,这些士兵决定为自己而战,他们渴望世界记住他们的光荣岁月,他们希望让世界知道,有一群来自北非的阿尔及利亚青年,成为第一批踏上阿尔萨斯这座历史名城的“法国人”。然而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光荣属于法兰西,不属于他们。那些战死的人也许才是幸运的,而活下来的只会感到一片空虚和困惑,以及无尽的伤痛。历史就这样开了人类一个玩笑。但只要还有国家,只要还有人类,这样的玩笑就会周而复始地开下去。

  在影片中,每当这些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战士牺牲的时候,就会响起那悠远苍凉的北非民歌,这歌声仿佛是在接引这些逝去的人们魂归故里。与这歌声相比,雄壮的马赛曲在影片里显得暗淡无光。

 3 ) 就说本片的观影经历

说起来这部影片是我第一次看情侣场
一个人。2007年前后的银幕数远远不如现在多,上映的影片也少,所以大片往往垄断了影院大部分银幕。而这部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场面,也不不是好莱坞大制作,甚至连题材也不讨喜的战争片就只能在影院的夹缝中才能看到,比如,安排在人很少的情侣场。

当时售票表示,如果我的邻座卖出去了,我就要和别人一起坐。坐就坐了,谁怕谁,你在情侣厅放法国战争片光荣岁月还指望满座啊。
结果那一场全厅好像是5个人,前排有一个哥们估计也是战争片迷,还有大概是一家三口,那家的小孩在就在几乎没人的影院中跑来跑去。但不管怎么说,当初那片子能引进,能在院线看到,真的不容易啊。

 4 ) 为法语精读课写的影评

Un bon film de guerre reflète toujours quelque chose de plus que la guerre. La guerre est derrière un problème social et politique plus profond. <Indigènes> a une vision unique qui concerne un groupe d’Arabes coloniaux français représentant la France pendant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Dans le passé, les films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ont souvent pour objectif de critiquer les maux des nazis, mais mentionnent rarement les problèmes des pays antifascistes eux-mêmes. Le film révèle profondément les maux de la démocratie occidentale, une démocratie limitée qui n’est que dans la société blanche française. C'est une fraternité qui ne peut pas transcender la couleur de la peau et la foi.

Ce qui me garde à l’esprit, ce sont les paroles de l’un des caporaux. <Nous faisons face aux mêmes ennemis que les soldats français, pourquoi peuvent-ils manger des tomates, et nous ne pouvons pas? Il n'y a pas de différence entre les balles que l'ennemi tire sur nous.>

 5 ) 再怎么忠诚勇敢,也无法成为法国人

二战期间,法国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征召了大量非洲青年加入了自由法国军队,作为法军的主力。1942年末,成立较早的阿尔及利亚第三步兵师率先在北非同德意联军作战。1943年,他们从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在古斯塔夫防线艰苦战斗。1944年8月,他们登陆普罗旺斯突入法国南部,参加了解放巴黎战役,一直打到了德国本土,可谓战功显赫。但是,殖民地的士兵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他们在战斗中往往被放在最危险的前沿阵地冲锋陷阵,物资补给也无法与法军士兵比,战斗与非战斗伤亡奇高,这为二战后的反殖民战争埋下了伏笔。2006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电影《光荣岁月》,讲述的就是这些殖民地军人的故事。 影片讲述了四名阿尔及利亚青年应召入伍加入法军,他们从北非开始与德军作战,一直坚持到解放他们所谓的“祖国”,一路伴随他们的,除了血腥残酷的战斗以外,还有法国人无尽的歧视。 影片重点描述了殖民地军人的勇敢和忠诚,在面对艰巨的战斗任务时都坚决服从,冲锋在前。而且法国人的歧视也进行了笔墨浓重的刻画,打仗时安排殖民地军人冲锋在前,对他们的伤亡毫不在意,伙食供给进行区别对待,而且故意阻拦殖民地军人和法国姑娘相恋。通过对比凸现了他们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另外,电影里的两场战斗片段特别精彩,一场山地攻坚战,先是小股部队佯攻,吸引德军火力点暴露,后续炮兵观察员标定火力点坐标,再实施炮火覆盖。另外一场是小镇遭遇战,四名殖民地军人明知不敌,却还是与德军大部队展开巷战,最终以死亡三人的代价顶到大部队前来支援,电影以这场战斗收尾,通过三人的死亡直接呼应电影点题:殖民地的人再怎么忠诚勇敢,但他们永远无法成为法国人。

 6 ) 哪里是你的祖国?

故事一开始的时候,我几乎以为我走错了影院。片头看起来不象一部法国战争片,而是一部关于40年代北非的记录片,还有那悠远苍凉的阿拉伯语歌声,虽然不明歌词,却会让人怀念起遥远的家乡。
那些包着头巾、穿着长泡、皮肤黝黑的阿拉伯裔青年热血沸腾地喊着:我们要去解放法国,我们要去保护我们的祖国。我们要将她从德国人的手里夺回。他们说着法语,唱着法国的军歌,发誓要用自己的生命和骄傲参加这场战斗。
我心里很伤感,也觉得寒意逼人。
这些青年人的父辈有多少是死在抵抗法国人的反殖民战争中的呢?他们有多少得到了在北非的家乡中受教育、自由平等的权利呢?他们当中有多少还记得自己的祖先原不是高卢来的雄鸡呢?
他们为了一腔热血,来到“遥远的祖国”。他们就要为法兰西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虽然他们在此之前从未见过法国的土地。这里的神和他们的安拉不一样,这里的女孩和故乡的少女不一样,这里的土壤散发着不同的气味,这里没有人愿意说阿拉伯语,甚至这里的西红柿也不是为他们这些非洲的“法国人”准备的。
当法国本土的战士坐上卡车准备开赴已经获得和平的巴黎的时候,他们却被送往意大利,更残酷的前线。
最后的那一战,我们不停地听到那神秘的歌声随着每一张面孔的消失而响起。
我想我大概明白他在唱什么。不需要翻译,我也能够明白。应该是这样的歌词:
遥远的故乡啊,我什么时候才能返回你的怀抱。
那些青年啊,昨天还盛开的生命,现在已经凋零。
远方的妈妈啊,我什么时候才能返回你的怀抱。
我们啊,看那灵魂返回家乡。

 短评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