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漫漫北寻路
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它讲述北寻的冒险,却花了近一半篇幅,描绘登船前的准备。
养尊处优的萨莎,从一开始起不来床忙不过来上菜,开始体验底层市井日常琐事,最终,她起得比胖老板还早,黎明前微亮的天空,她提着煤油灯,精精神神地开始了新一天。
影片用一组蒙太奇段落,配上慷慨激昂的音乐,简短地呈现了这一改变的过程。从心理层面上去理解,只有这样的萨莎,才具备了出征远航的资格,做好了经历风雨的成长准备。
除了慈眉善目的酒馆胖老板,船长兄弟,少年水手,每一位配角都有着相当鲜明的形象。尤其弟弟一开始是个骗子,但后来被萨莎所动,又和她和解。它表现着生活中虽有冷酷的一面,但也会出现温暖的好心人,而好心人的出现,需要你先以一颗好心展示给生活。
2 ) 给自己存点图
让人看着、听着、感受着都很舒服的一部动画~
Ps:希望全球变暖的势头能遏制一下,现在看到凶凶的北极熊都害怕不起来,反而担心数目越来越少…
(第一次写“影评”,为什么凑不够字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3 ) 漫漫北寻路
影片用一组蒙太奇段落,配上萎靡不振的音乐,冗长地出现了这一改动的进程。从心思层面上去了解,只要这么的萨莎,才具有了出征远航的资历,做好了阅历风雨的生长预备。除去慈眉善目的酒馆胖老板,船主兄弟,少年海员,每一名主角都有着相称明显的抽象。特别弟弟一开端是个骗子,但厥后被萨莎所动,又和她息争。它表示着生存中虽有冷漠的一面,但也会出现暖和的好意人,而好意人的出现,需求你先以一颗好意展现给生存。海鸥回旋,厨师的菜很香。船上部件展现殷勤,海员生存气氛浓重。而此时影片的画面,不断在轻轻晃悠,足以见到创作者关于细节的存心。
4 ) 金发女孩寻根记
画风真的很棒,色块之间没有了轮廓线,所有的元素好像融在了一起,人物胖墩墩的小脚,可爱坏了。
人类相信虚构的东西,因此区别于地球上的其他邻居。欣赏文艺作品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感受他者的经历。当然为了增加“虚构”的真实度,影片里也放入了一些真实的元素细节,比如船舶破冰时的细节描写——船员们用木棍推冰面、船舶搁浅、锯开冰面、船舶再次破冰时冰面的起伏、爆开。这些对于大多数没有目睹过破冰场景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因为随着剧情的推展,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待结果发生的时候,又在心默默得发出“哦!原来是会这样的呀!”的惊叹。然后对于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就有了信任的基础,不再把看到的东西当作一个完全虚构的作品来看待。
除了大环境上对于细节的描写很用心之外,人物表情的刻画也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像是船长在悬崖上决定放弃生命,及后二副发觉船长的想法后无奈得认命时的表情。几秒钟的时间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表现了出来。再把人物放到大环境中去——冰山坍塌、挤压船只的果断无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不是这种感觉就出来了。之前破冰时的熟练,在自然的严酷环境里面根本不值一提。
在素描技巧里,亮部和暗部交接的地方叫明暗交界线,属于暗部的那一面,需要处理成最黑的一条线。这并不是符合科学逻辑的真实画面,但却符合人类对视觉的理解。看到影片里女孩在山顶看着原本应该有祖父的船只存在的冰原时候的一片茫然,我就感觉导演要对女孩使坏了。女孩已经很失落了,那就再描得黑一点,好迎接转折的到来。
《金枝》里记录过一个场景——在某个古代国度中,当国王的肉体衰老时,年轻的继任者需要用槲寄生的枝条刺杀国王,国王若是落败,那么神的灵魂将在继任者身上复活,继任者将作为国王开始执行神的意志。女孩在影片里第二次出走,这次找到了显然比一艘船更难找的东西——因为失落而在冰原里冻僵了的祖父。影片使用一个有悖于常理的象征性手法,因为这里的描写十分不符合逻辑,寻找的过程像是梦境,在宠物哈士奇的引导下找到了祖父。而后祖父的日记,让剧情发生了扭转。祖父的精神得以在女孩身上复活。
最有意思的是片尾。女孩被父亲拥抱时候的一脸错愕,真是可爱坏了。
5 ) 浪漫与现实的激烈碰撞
《漫漫北寻路》是一部由法国动画大师雷米。沙耶指导的动画长片。雷米的疯影工作室从其成立以来已经创作了一百多部以不同形式呈现,风格严谨的动画作品。他们常自我标签为诗意写实主义,美术上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是其一贯的特点。这部《漫漫北寻路》同样完美的表现了这种特质,同时又给观影者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风格。
故事背景发生在1882年的沙俄时期,此时俄罗斯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产业革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新航海技术的改革,于是就出现了故事中的主角萨沙的爷爷阿廖金北极探险之旅。82年沙俄的工业革命完成了60%左右,蒸汽机与发动机的运用已经得到一定普及。而剧中很重要的道具伊尔金号也许象征沙俄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对于航海的运用。其实欧洲产业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航海时代已经过去,此时欧洲各国也已经拥有了各自的殖民版图。沙俄已经落后于欧洲诸国,产业革命基本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以及设备,所以片中唯一类似于反派角色的法国贵族青年作为皇家科学顾问并对国内政治有一定影响力就比较合理了。
不得不说虽然片子的背景以及画面都脱胎于鲜活的俄罗斯风光,但是其故事内核却还是法国所独有的浪漫现实主义风格。女主角萨沙的爷爷阿廖金作为贵族却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这一点始终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而女主角萨沙自小就与爷爷感情亲厚,她对爷爷向他描绘的更广阔的世界向往不已,并一直以爷爷为骄傲。乃至于在爷爷死后,家人满心着急的并非是爷爷的荣誉与追求是否得到传承与认可,反而是家族利益的损益问题。只有萨沙独自为爷爷的失踪与被非议诟病而难过。法国贵族因为曾被爷爷冒犯而心怀芥蒂,急于否定爷爷的一切,并以萨沙舞会的到场作为交换(此处有默许联姻的意味)。但其实他并非真心补偿,而是打算对萨沙的家族荣誉实施一场早有预谋的报复。萨沙的父母也因此而对萨沙失望不已。他们认为维护家族利益才是至高的,而在这一点上爷爷与他们也不是同路人。萨沙为了挽回家族荣誉而独自上路寻找爷爷失联已久的伊尔金号。至此,非常明显的体现了影片浪漫与现实的理念的冲突。家人与其他世俗中人与萨沙和爷爷理念,追求,信仰都截然不同。因此,才造成了此片最初的戏剧冲突。
随后,萨沙只带着少许行李就孤身上路。一路餐风露宿到达海港,遇到了好心的老板娘,成为酒店跑堂。她在这里实现了身份的第一次转变,并且很完美的适应了身份。随后遇到不懂表达感情的船长哥哥与急于向哥哥证明自己的二副弟弟。经过一系列交锋,女主顺利上船。在航行途中女主并不安于被当做一个无用的贵族女孩,萨沙在一开始被孤立,蔑视,但是她只是拿起一本书,不断的练习打绳结,并因此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认可后,她实现了第二次的身份转变。在追求自己的理念必然得付出代价。而在电影中,代价在萨沙的世界里是未知的,她没有成人的权衡,而是经过短暂的犹疑,就瞬间做出了选择。我认为她可以称得上孤勇,这种特质在久居苦寒之地的斯拉夫民族身上一直得以保留。也是我们称之为战斗种族的原因所在。对这种特质的突出描写以及女主的一路披荆斩棘也算的上浪漫的表现手法了。
在之后的情节中,我甚至产生过不敢继续往下看的冲动。但是因为它的画面以及色彩渲染才得以提醒我,这是一部动画片,对于这种过于残酷的现实描写总是倾向于采用浪漫的表现手法的。果然,它没有让我失望。在一船人试图穿过北冰洋到达极点,寻找伊尔金号的过程中,因为萨沙的笃定,全船根据她的指示方向航行。经过一片冰川时遇到接二连三的灾难。船长哥哥腿部受伤,二副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但是全船人面临断粮的危险,不得不在冰雪中带着行李与伤员艰难前行,寻找伊尔金号。而这其实只是个开始。船员们在绝望与饥饿中终于崩溃了。开始为了食物而失去理智。很多灾难片,惊悚片都曾试图以与这类似的情节作为故事展开。绝望的人们,无序开始发酵,人性恶的萌发,你很难想象在此情形下人类会做出什么事来。萨沙被人们责难,自责难过独自走进大风雪里。萨沙找到了爷爷被冻得遗体以及航海日记。爷爷也曾在类似的绝望情景下经历权威崩塌,独自一人以悲剧英雄的方式在极点插入与孙女约定好的小旗子,望着落日余晖写下最后的诗句。我已经无法分清这里是梦还是现实。常识告诉我萨沙很有可能已经遇难,在弥留之际梦到了与爷爷的会面以及接下来的情节。但是我仍然愿意相信希望。相信内讧的人们最后还是选择回归人群解救了萨沙,同时也解救了自己,找到伊尔金号荣归故里。至此,因为前面极度现实的刻画,最后的浪漫手法给了观影者一个释放与救赎的机会。我们自动会选择相信充满希望的结局。
此外,电影同样试图用两条感情线表达万年不变的感情主题。萨沙与爷爷的祖孙情,萨沙与父母,船长与二副弟弟的亲情,以及萨沙与小船员情窦初开的萌动。萨沙与爷爷不仅仅包含亲情,同样包含相同理念的理解与传承。萨沙在最初作为贵族女孩保留爷爷的手稿,维护爷爷的名誉,戴上爷爷送的耳环,她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的爱与留念。当她选择踏上寻找伊尔金号的旅程时,外物都显得不再重要了。因为她已经传承了爷爷最重要的东西。最后,爷爷的航海日记给阴阳相隔的祖孙最后的道别机会。萨沙得到了爷爷的爱的反馈。萨沙的父母如千万世俗父母一般,以自认为好的方式对待子女,甚少关心她们真正想要的。他们和船长哥哥一样,不懂表达自己的爱,甚至很多时候他们同样不明白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萨沙的父母一直以为职位,利益是最重要的,船长哥哥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损坏家传的船。当面临可能失去的危急时刻,他们才终于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船长哥哥与二副弟弟身份的互换也让他们开始互相理解了对方,最终他们都选择了亲情的回归。
电影的画面也表现出了浪漫与现实两种风格的碰撞与交融。当你第一眼看到电影画面时,你就会被其中包含大片拥有极高饱和度的色块填充的背景所吸引。大面积的运用明亮的色块,使整部片子即使是在最低潮的时候也会让人充满希望。而主角人设线条简单,但是表情细腻,动作流畅。尤其是表现内心细节的小动作刻画非常细腻写实。例如萨沙在决定孤身出走的前夜,赤脚站在阳台上,通过简单的线条变化,传神的表现出一个讯号,萨沙下定了某种决心。阳台脚印的小细节也非常传神。这部电影整体画风充满野性的生命力的写实风格,如油画般粗糙而真实的呈现,但又不乏浪漫细腻的细节描绘。例如雨后初晴的阳光,大片冰川平原的野望,萨沙在火车上昏昏欲睡时脸上划过的光线。这些画面的积累让我慢慢忘掉这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又不时的提醒我这是一部动画片。浪漫与现实在画面与剧情中达到统一。
疯影工作室的创始人雅克-雷米-及埃尔让我想起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他们都苦苦坚持着理想与某种执念。对艺术的追求以及文化的传承让他们都无法放弃2D而选择3D这种更先进但是更浮躁的新技术。疯影工作室作为一个不以利益为导向的另类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开放的平台,公平的机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对动画有追求与理想的优秀青年创作人。这直接导致他们充满活力的创造力与多变的风格。他曾说过“如果我们把逗乐当做唯一参照的话,无论在艺术的哪一个门类,最后的结局都是文化必死”。可是这种浪漫主义追求正经历着现实主义的冲击。即使人们的观影习惯更倾向于浮躁,很难沉下心来欣赏一部艺术片,可是真正的美必然引发人们对美与细致的追求与体验。正如及埃尔所说只要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做好,2D同样能得到认可。
当理想与现实碰撞,追求理想,触碰现实,对错都是别人的。
6 ) 漫漫向北
《漫漫北寻路》是由Rémi Chayé执导的一部影片,由Diaphana Films发行。
19世纪末,在众人的欢呼中,萨沙的祖父阿廖金驶着达瓦伊号前往极地探险,却再也没有回来。
在以祖父姓名命名的阿廖金图书馆里,萨沙向朋友讲述着祖父的事迹——“第一个穿过东北航道的第一个俄罗斯人”,带着尊敬且以祖父为傲的情感。此时,沙皇的新顾问托姆斯基王子进来,带着嘲讽评论着阿廖金。在萨沙的第一次舞会上,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的托姆斯基王子故意当众羞辱了萨沙。父母亲也因此生气责罚于萨沙,并认为祖父的探险带来了灾难,认为萨沙让他们蒙羞了。
萨沙决定踏上旅途,寻找祖父的足迹。一路上,在陌生的地方,遇到骗子,流露街头;被挪威号二副拉尔森欺骗,失去了祖父赠与她的珍贵的耳环;萨沙留在了白熊酒店打工,短时间内熟练了很多工作,在奥尔加的帮助下,萨沙成功说服伦德改变路线去北极。
第二天,他们踏上了前往北极的道路,萨沙了解船员们的情况,了解各海域情况,自学航海结绳。途中在经历了风雨、食物缺乏以及伦德船长受伤的窘境之后,萨沙遭船员们厌恶,船员们把旅途中的不幸都归为萨沙的到来。
萨沙冒着风雪独自继续前行,最终看到冰冻的祖父,看到了祖父的日记。找到了达瓦伊号,船员们也找到了她,与拉尔森和解,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返程路上,萨沙看着祖父的日记、挪威号上船员们的日常,露出了微笑。
——————————————————
2D油画风格、鲜明的色块,人物的心境和经历也随着电影中阴影光影的变化而变化,画面舒适,细致,带着古典俄罗斯气息。漫漫寻北,一个女孩的执着,一系列的冒险,不断坚持、努力。爱与希望,追求,励志,感动。
漫漫寻北,执着与前行
2D油画风格,无线条仅有轮廓,给人以独特的感觉。细致,鲜明的色块,让刚开始悲郁场景显得没那么压抑,运用恰到好处的阴影来表现着人物的情感变化。不过,19世纪的青霉素就很有槽点,电影还有其他bug
——————————————————
伦德:“我永远不会放弃这条船”
奥尔加:“有人拿走了你的耳环,你就这样回去了?”
别具一格的画风在动画长片里真是少见,亲情冒险故事虽然不够新鲜,但途中遭遇的各种事故细节,还是足以见编导对在北极航船颇有研究,只是为了增加情节的起伏,而让冰川毁坏了挪威号后的冒险历程越加离奇得让人不可信度,然后,达瓦伊号在北极冰冻那么久了确定燃料还能顺利使用?另外20世纪才有青霉素。
像是三维动画由于资金短缺而直接用原画制作成片的二维动画,一部不错的色彩搭配指南
画风,简直完美,彻底打破这风格只能短片的历史
色块清晰鲜亮,整体作画风格很像去除了大部分轮廓线的矢量图。这种风格的优点是简洁漂亮,视觉冲击力强;缺点则是即使用大面积阴影也很难表达出空间感,过于平面化无法产生很好的透视效果。人物塑造有点问题……女主几无社会经验,生存能力低下,出逃后数次有勇无谋,一船经验丰富的水手竟然还愿意被她牵着走……太不合理了。
比起动画片,它更像是一部真人电影,比想象中要好。
应给19世纪的青霉素和人工呼吸,以及地磁北极的纬度扣分...
7/10 如画一般的法国手绘动画。或许是因为偏向现实主义题材所以不能像凯尔经那样的童话故事一样具有形式感吧。但即便如此也是非一般地美了。喜欢她爷爷冰雕的那一段;就像是雕像穿过了时间将日记交到她身边,随后如梦醒一般在裂缝另一边远去。 #补mark
7.0
极地前行,女性自强,很振奋
每一口吸進肺部的冽氣都是勇氣的證明。女性切面遠比當代迪士尼作品(包括真人)更為豐滿且不避弱嫌。
手绘描本既视感,画面美到窒息,色块勾勒和明暗呈现相得益彰,很好的推波故事进程,衬托人物情绪,用一次任性的离家,漫无归期的冒险征程,克服种种困难,突破艰难险阻,来侧面叙述成长的寓言。祖孙之情和前行勇气,搭载细腻画风,让气氛渲染特别动人,但点到即止,绝无煽情之嫌。朴素极简风,自由浪漫
爱与思念让你动容,因为它美得如此纯粹
画面很美很美。但是故事本身很弱啊。两个时间上的bug青霉素1928才被发现,口对口呼吸被1957年才被确定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方法(不过之前好像溺水也会用到,存疑)。ps. 剧情简介里面写“毅然决然放弃父母安排的婚礼”,我!????只是跳个舞而已呀~
1. 为什么动画比真人电影好看那么多,而且创作手法那么丰富,各具特色,最近几年就没有看过差的动画片,一个个都是惊喜,无论画风,还是故事本身。2.这个片子的用色太高雅了。
剧情bug多,但胜在画面和配乐。关于成长的故事,画面简洁明快漂亮,配乐相得益彰。
设定画面没得说了,构图严谨帧帧入画。感触很深的是,比起普世价值我们似乎更喜欢用“善恶”把人标签化。这个故事里,贵族小姐萨莎坚毅却也鲁莽,穷小子善良但绝望之际也选择叛离,痞子二副坑蒙拐骗但最终也是他扛起重任带着团队走出困境,没有伟光正,都是活生生的人。
看看这样的好动画才是正经事
现在除了期待日本手绘动画之外就是法国的,这部作品用色块来填充画面,配色很明快舒服,故事虽然老套了点,但依旧是上乘之作。双线叙事,少女追寻祖父冒险之路而成长为大航海水手;二副弟弟和船长哥哥之间从互不理解到最后可以包容对方。人一生总是要有些执念的,能放下的一刻就是心愿达成之时
Joli petit récit d’aventure classique sur le courage et la détermination épaulé par 1 animation au graphisme traditionnel et délicat qui joue bp sur l’ombre-lumière.A saluer le courage des animateurs français face à l’invasion des produits américains standardisés
好喜欢这种画风还有色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