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们都身处博弈中
政府立场:保护ETA人质安全(西班牙政府和巴斯克自治政府之间的政治筹码) –结束危机 – 保障包括Juan在内的其他人质安全
Mala Madre: 改善监狱条件 (保障监狱内领导地位)
Juan: 前半段:保护个人和妻儿安全; 后半段: 更大程度改善监狱条件+取消特号制度
Colombiano: 保护个人安全-保护/领导Colombiano
囚犯这边,Mala Madre应当是最具领导才能的,当之无愧的大哥,虽然他仍然有极强的保护个人领导地位的私心,但总体来说他应当是以囚犯利益至上的,两次在Juan背叛他领导地位的时刻在表面上坚持大局为重,而他最终也完成了(cumplir)他的诺言。Juan的反转很有戏,他从本质上是个追求小安慰小生活的人,因此自私,提前一天上班也不过是为了给同事留一个好印象,在戏的前半段完全出于自保,但是这很容易理解,Juan和囚犯并没有建立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情感;得知Elena死讯后的变化不太是因为立场的转换,而是因为了无牵挂,能够希望以全国囚犯利益为重,在谈判上希望得到更加优惠的待遇。真正的叛徒是哥伦比亚人,一直充当警方的眼线,交换其他筹码,用于在危机中自保(西班牙人绝对在这里黑哥伦比亚人...)。片中说他是哥伦比亚囚犯的领导者,这个在结局中也体现了(国旗的出现),可见他本质上仍然是对自身和对国家的认同,非必要时并不会搏命保护其他囚犯,当然他最后也没有通过背叛换取到政府筹码。
政府这边,Almano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用个人原则和社会原则约束自己,反讽的是他也是政府这边层级最低的人;监狱的头目在关键时候还是希望能够保护同事的安全,因此在能够授权强攻的时候还是没有批准特别行动组的行动。两个高层政府派来的人都有点伪善。其中一个细节,懂西语的小伙伴们应该看得比较清楚,马德里特使的车上有一份El Pais(西班牙国家报),首页新闻是,马德里发生ETA组织的爆炸,作为不满政府处理监狱暴动的回应。由此可见国家政府最担心的还是巴斯克自治政府的不满,因为ETA成员的问题事关巴斯克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就巴斯克独立倾向等问题的若干谈判。Juan等的个人安危,在政府的博弈中的确没有任何分量。这当然对于所有的政府都适用。
真的很棒的片子。每个角色都有发人深思的地方。本来以为能够有一段离间ETA成员之间的故事,可能那样会让故事主线减太弱了,不过ETA成员之间的分歧还是有戏的。巴斯克地区的饮食不以海鲜为主,不知道虾的那一段是不是和这个有关。总之来说,已经很出色,比好莱坞类型片的水准高了太多。
2 ) 背信弃义的时代
人总是同情弱者的,当这种同情与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相违背的时候,该如何选择恐怕就不是轻易能下结论的了。
对于这部电影:
1.犯人们暴动只是想提点要求改善一下监狱的脏乱和医疗,他们没有奢望能出去,他们有自知之明;
2.男主角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了,相比之下的我们,不要再抱怨什么了;
3.“老婊子”被杀的时候感觉真是痛快淋漓;
4.连这些个没文化又粗鲁的犯人都知道言出必行、信守承诺,我想很多受过教育、道貌岸然的人是不是应该感到脸红了呢?
5.无论监狱内外都是充斥着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当老大不容易;
6.本片翻译的字幕组很有喜感...
这样的总结或许还算简洁明了吧。我尝试过连贯的叙述这部电影,可是词穷,越说越乱,于是作罢。
电影看完,关于监狱,我有了一些设想。人犯了罪被关进监狱最大的目的是什么?我不认为是惩罚,我认为最大的目的还是如何让他们出来以后可以像大部分人一样正常生活,不会去危害到其他人的生命。可是现实中的监狱呢?我无从知晓他们在里面学到了什么,可是他们之中的大部分恐怕只要有过一次监狱生活这辈子就和监狱脱离不了关系了。而且即使出来,他们也无法适应正常的生活(大家可以回想下《肖申克的救赎》),监狱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这是人类的悲哀(这句话好大...)。大家都是人,无非是有人受到的教育多点,有人家里有钱一点。可是难道因为这样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就有权利去惩罚另外一部分人么?而且这种惩罚很大意义上已经基本能够摧毁这个人剩余的人生了。如果说那些杀了人、扔了炸弹的是犯人,那么这些“惩罚者”也不见得干净到哪儿去。
我幻想监狱或许应该这样:在一个封闭的村落,每天有固定的时间给犯人们教授生活的知识,其余时间他们应该像普通人一样从事正常的工作。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没有自由,不能随心所欲的娱乐。当在这样的环境中刑满释放的时候,他们或许可以适应真实的生活吧。呵呵,不过这是个太理想化的梦想了吧。而且我也没有能力实现这些,太不现实了...
突如其来的变化常常令每个人措手不及,或许我们也只能平静的、顺其自然的接受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吧。
3 ) 流氓有义,政客无情
虽然我不懂西班牙语,但是感觉上Celda应该就是英语中的Cell的意思。影片的布景也正基于一所监狱。
一开头,没有任何的语言交代,静谧的环境中一位枯瘦的老人割腕自杀,扑面而来的就是利刃划破皮肤的声响以及血液奔涌而出的感官刺激。这种不讲道理的血腥冲击,预示着暴风雨的到来。
然后,故事正式拉开大幕。
然而突如其来的暴动,将提前一天来熟悉环境的狱警胡安困在211囚室。他急中生智的假扮新犯人,一边求得暴乱首领刀疤的信任,一边伺机寻找逃出去的机会。出乎意料的是,这群暴徒竟然不是为了出逃或者减少刑期,而是要争取在监狱中的基本人权。导火索也正来自211囚室的上一任——那位自杀的老人——患有严重肿瘤,却被毫无责任心的狱医误诊为痢疾,最终不忍痛苦而结束自己。
胡安显然比这些头脑简单的流氓更有智慧,几次对局势的把握让他逐渐建立起在囚犯中的威信。可每当他无限接近近全身而退 ,不期而至的突发事件总是让他只能望铁门而兴叹。影片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在于胡安怀孕的妻子闻讯赶来,却在混乱中一尸两命,这让胡安失去了理智,在政府不作为消极态度中,渐渐走向通过个人暴力来实现正义的道路。而当他在巨大悲愤中开掉错手杀死自己妻子的狱警之后,他已经不在一是一个演员,而是比暴徒更可怕的反叛分子。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不让这场事故的真相泄露出去,政府的代表竟然拉拢刀疤干掉胡安,反而被刀疤断然拒绝。不能否认,刀疤还是那个不容侵犯的恶棍,他仍然强调即使是上帝都不敢欺骗他,但是也绝不会接受政府的利诱而做走狗。此时此刻,流氓戴上了礼义廉耻的光环,而政客则穿上了卑鄙阴险的外衣。
当然愿意出卖灵魂的内鬼不止一个,政府的老辣觉对不会把希望只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最终胡安和刀疤被暗箭击倒了玉石俱焚的跟前。亦正亦邪的胡安连一句口号都没能喊出,就这么憋屈甚至窝囊的随妻儿而去。不出所料,内鬼在事件平息之后并没有被兑现承诺,他显然不知道政府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背信弃义。
总之,不明真相的群众是政府的信息屏蔽造成的;矛盾冲突的表面化解也是政府通过残酷镇压取得的。穿插在影片中的事故调 查,当事者逻辑混乱的回答配上光明正大的态度,十足刻画了一个维稳政府的嘴脸。而影片也在狱警一句“还有问题吗?”中落下 帷幕。
西方的主流文化一向保持对政府的怀疑与批判。就像本片的主人公一样,一介良民,甚至本应该是暴力机器中的一员,却在政府的步步紧逼下站到了所谓秩序的对立面。这也让我们反思,原本诞生于公序良俗的法律与程序正义,究竟应该为人类的自由与公平服务,还是注定要沦为政府碾压一切维稳障碍的工具?
本朝的历史亦是如此,历次农民起义都是带有充分的正义诉求,但是义军的首领却总不乏流氓与恶棍。即使反抗取得了胜利,最后成功果实的争夺战中,也总是要竞争谁更加的没脸没皮。当然,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总会美化革命中阴暗面。
看完影片,脑海中在不停对比的是,影片中有形的高墙和现实中无形的牢笼,不管在哪里,反抗与压迫总是不断上演。但即使道德上的正义不得不伴随形式上的暴力,仍然抵不过光鲜外表下肮脏的交易。突然变的很悲观,在争取自由与人权的道路上,如果不让奸邪的血液贯穿自己,是不是反抗的结局注定就是一场悲剧。
P.S.字幕组的恶搞让我完全没办法沉下心走入这场悲剧。。。
4 ) 不要小看西班牙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完全再次被西班牙电影所折服了,我赞叹于他们的独立制作,小成本,而带来的效果却异常的好,随着自己阅片量的增加,发现光是视觉特效给我带来的惊喜已经是少之又少,而今年也看了不少的西班牙电影,上一次被他们带来的震撼还是《死亡录像》,而这次的《夺狱困兽》却和死亡录像有异曲同工之妙,小成本,只有一个场地取景。靠的是紧迫的剧情和直击观众的内心为他们赢得的掌声,这几年来西班牙电影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这部电影上映后几乎横扫了西班牙国内的所有大奖项,因为它表达出的不单单是老套的监狱题材片,不再是描写监狱内弱肉强食的世界,而是一部极富人性的电影,而电影的众多细节更是深刻地讽刺当今西班牙政府在监狱制度上存在的很多歧视和腐败,同时这也是一部讲述阶级斗争的电影,只不过导演利用更加张狂的方法表现出来。这点可以在内裤仔的内心变化中看出来,一开始他是站在自己人身安全的问题上考虑的,希望能尽快离开这所监狱,后来因为他的妻子在外面被监狱的防暴警察打死一尸两命,从而彻底倒戈到犯人这边向这个世界宣泄自己的不满。监狱意识到内裤仔已经被他们的错误行为所激怒,也就不再去试图救内裤仔,而是将实情告诉了刀疤,刀疤却没有怪罪内裤仔,因为他的目的不是纯粹地制造暴乱,而是想与西班牙政府进行谈判来为监狱里类似内裤仔那类受压迫的人讨一个公道,这点可以从刀疤一直关心外面那些犯人亲属的安全,并且因为这点而多次威胁政府。电影的紧凑程度一流,几乎没有什么尿点,情节上来说,很多让观众紧张的部分而且特别是这种题材的电影(主角是卧底)他一方面要在内部圆自己的谎,另一方要与外界取的联系,很令人提心吊胆。
可惜影片最终还是以悲剧结尾,或许那些往往以悲剧结尾的电影更容易让人记住吧,内裤仔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漂亮的妻子美满的生活,却被残忍的狱警殴打致死,既然你们可以随意剥夺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也要揭竿反抗向这个该死的世界挑战,然而这个该死的世界也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如此,教我们站起却又推我们倒下,政府不会履行给你们的承诺,只会用更暴力的手段来镇压下去,内裤仔死了,刀疤身受重伤,电影告诉我们被压迫的人必须用极端的手段来赢得自己的权力,否则政府从来不会正视你一眼,但是同时也告诉我们——永远别想和政府谈判。
5 ) 人生总是不让你随心所欲...
看完了这部片子后想法很多也很乱,很感慨胡安这种境遇,胡安之前做过很多职业,他总觉得自己很笨,不像妻子那么聪明,这次胡安又做了狱警,可没想到的是,一场意外让他脑袋开了花,不小心晕在了监狱里,等他醒来的时候满眼都是暴乱的囚犯,胡安急中生智,聪明了一把,把自己伪装成囚犯,甚至其在这场暴乱谈判中表现出的智谋不仅骗取了囚犯头子的信任,阴差阳错的是,囚犯头子很欣赏胡安,把他当成了自己哥们,甚至不想让胡安出去看他妻子以防胡安成为对方的“人质”...而另一方面媒体以及监狱方面却千方百计隐瞒监狱的暴动,但总有消息会走漏,还是有很多人围在了监狱外面希望了解监狱内部的情况,他们都是如此不安惶恐,其中还有怀有胡安孩子6个月的妻子....当妻子的噩耗传入胡安的耳中后,原本迫切希望出去的胡安却像泄了气的气球...守刃仇人之后,他觉得自己只有一死...然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自杀未遂的胡安在211号房间中突然恍然大悟,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剧情到这里接下去的发展高潮迭起,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发生了,当囚犯头子得知胡安是狱警之后并没有立刻诛刃胡安,甚至还大声称外面的狱警骗他,尽管他知道事实,却依然相信胡安是他哥们,但囚犯头子说还是要杀他,结果在特警突击的暴乱中胡安被囚犯头子的得力助手所杀,囚犯头子却希望胡安能活下去...
这部片子人性的描写很细腻,欺骗别人的人,别人仍旧相信你没有欺骗他,即使是欺骗了,你还是认栽似的相信对你是忠诚的,而一直相信着的那个人,却在关键时刻从背后捅了你一刀...政府方面更多是为了顾全大局...牺牲小我,谈判也只是逢场作戏,其中有句台词就是政府方面代表说的:永远不要忘了你所在的立场...
最终一切什么都没改变,新闻里什么也不会播放,忏悔的人仅仅只是忏悔...一切都是那么的虚伪...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胡安的死只不过众多这些制度、社会下的一粒微尘罢了,什么都改变不了...
6 ) 那句“三个代表”的台词,真是足以羞煞国人。。
开始胡安装的很像的呀。。后来越来越不行了。。人渣只能是两种人,一是在监狱里的狱友们,二就是各种一线警察了。。后来那个孕妇也挺不能理解的哦,那么多人,那么混乱的场面,她居然冲进去。。与其说是他杀,不如说是自杀吧。。那个伍德的也真是太怂了,挨个打就把同事供出来了,显然太没职业素养了。那句“教教你三个代表”的台词,真是羞煞国人。。
ps 电影名字居然叫“囚室211”,曾几何时我宿舍也是211。。
非主流或者没人性 深刻
节奏紧凑,剧情抓人,对人性、对政府都有自己的见解。其实环境从未改善的愿意之一,就是到了最后关头,大家考虑的总都是自己,所以人心好收买,暴乱过了一茬还会有一茬
主角妻子简直智商捉急。
政治之下,谁都是棋子
正与邪,往往就是一念之间。一星送给伟大的字幕组。★★★☆
主人公很倒霉 刀疤很男人 翻译很雷人
刀疤活过来之后会搞死那个线人吧= =+太沉重了,减一星吧。
故事还算好看,推进也合格,只是没能挖掘进去,有些浮于表面了。另外,很讨厌那个自以为是的字幕翻译,硬生生破坏了影片的氛围——这种伪幽默渐成时尚,实在令人发指。
暴力中闪现的那一点温情,是我最欣赏此类电影的地方。
个人对政府来说就是个P
看完后能说出口的感慨有俩,一是字幕翻译很有爱,二是他媳妇太不懂事。
看着真生气啊,大肚婆娘你怎么那么不让人省心啊!
结局太惨
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西班牙式的反政府斗争
字幕简直就是神作 字幕组太有爱了 加一星
挺让人唏嘘的!没想到一直在欺骗的人才是最在乎他的!监狱里谱出的友谊之歌怎能不让人感动!澳门莲花用的居然也是那个四娘、德纲满天飞的字幕!实在让人淡定不能…说不定过几天真的会播谍中谍4啊
稳定之下,白骨森森。
中间扯上女人的戏巨无聊,但是一前一后都挺牛逼的
怎么都想不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体系是不讲诚信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暴徒。
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