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颇多,先梳理一下故事情节,这是一个:在男权社会下,一个追寻爱情却总是失望透顶,最后被人逼死的爱情悲剧。
影片有几个小缺陷,第一:演员的表演过于生硬,故事情节也只是照搬历史。很多角色没有塑造成功,比如李白,这样一个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大诗人,在剧中也只是走了个过场而已。第二:对于人物的前史细节塑造不够,道具不严谨,比如杨玉环手上的戒指,并不是那个年代有的,显得很突兀。第三:在视听语言、摄影、剪辑和美术上也中规中矩。
杨玉环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初中就了解到这段历史了,今天有新的收获。大家对马嵬坡兵变的原因普遍认为是杨贵妃红颜祸水,但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唐玄宗晚年走错了路,沉溺在爱情中对朝政(这种重大的工作)懈怠,亲信奸臣,给了叛徒安禄山可乘之机伺机发动叛乱。在古代那个封建社会中,社会结构由男性主导,男性的人生价值可以有更多选择,可以读书参加科考,可以做官,可以做个诗人,可以做商人,哪怕什么都不做,在家里也是“老大”。女性则不同,女性可以发挥的价值极其有限,普遍都是相夫教子,依附男性,富贵人家女孩还可以读书写字,穷苦人家的孩子一眼就可以忘到头。
如果把唐玄宗放在今天来看,他是一个离经叛道、又懦弱的人。青年时期的唐玄宗还是蛮有作为的,英明果断、多才多艺,不仅铲除了韦后集团,还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臣,励精图治,开创了超过太宗李世民时期的盛世“开元盛世”,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意气风发。可晚年的李隆基,掌握权力在手,身边的人都怕他,附从他,他活到这个年纪,跟本不会有人能理解他,那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
杨玉环天生丽质,被形容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诗形容她的美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连白居易都写下《长恨歌》,忍不住赞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更是写诗形容:“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动荡中度过的,祖父是隋朝官员,被太宗李世民所杀,父亲是蜀州司户,玉环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在三叔家寄养。早年寿王对他一见钟情,在寿王母亲的请求下,唐玄宗册封为寿王妃子,两人结婚以后,寿王母亲的去世,让唐玄宗突感寂寞。于是频繁的召见杨玉环,甚至到了把持不住的地步,本想把委屈跟丈夫诉说寻求一丝丝温暖,可换来的是丈夫的责备和嫌弃。后来玄宗直接册封她为贵妃,就这样从儿子手上夺走了杨玉环。
这样的事情放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玄宗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原因有三;第一:一个公公喜欢上儿媳,从儿子手里抢走儿媳;第二:公公和儿媳的关系势必会被儒家思想意识形态下的老百姓所不齿;第三:他们还是一段“老幼恋”。这样的行为处在那个封建社会下,就算是皇帝,也一样势必不会被人理解,正如和尚在结尾总结的“孽缘”,这段感情注定要以悲剧收场。可真的是全是贵妃太美惹的祸根嘛!其实不然,玄宗作为一国之君,是不是有责任有义务体恤民情,万不可忽视这份重要的工作,而且,晚年任用杨国臣等庸才,是他的不作为还是怪别人推荐?显然是自己不上心,让安禄山有了可乘之机,于是才发动的叛乱,至于贵妃最后被六军逼死,那是无奈的把她当成Zheng Zhi工具吧,官员不敢得罪皇帝,就拿她的亲信开刀,逼皇帝一把,同时也是给皇帝一个台阶。还有一点,玉环从吃醋离家出走后,到玄宗深夜召回宫的时候,深夜里祈求,足以证明玉环对玄宗死心塌地,可到六军要逼皇帝杀死玉环的时候,玄宗沉默了,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也没看过多少其它版本的。但是,这个版本的似乎更还原吧。在宫殿的各种奢华,现得很贴合,而不是充斥着现代气息。
确实,雍容华贵的面相。服化道都不错。或明或暗的政治斗争线,对杨贵妃的塑造也偏向于傻甜妮子。就像开头的感觉一样。
不过,觉得离谱的是,在玄宗第一次想试着扒灰,杨玉环拒绝。回到家里和她老公寿王说,寿王的反映是”贱人,都是因为你“。。。这把我整不会了。
看这部电影让我想到易经的大过和坎卦。什么是居安思危,守正道,清静为天下正。挥霍无度,纸醉金迷,自古以来多少王丞将相毁于一旦。人生就是如履薄冰,看历史学习经验。六十四卦里唯有谦卦是无凶的。你爬得越高有可能摔的越重,什么叫功成身遂,能够在高处保持清醒,这是一定要有的觉知,否则等待你的就是坎。坎是欠土就是陷丼,你随时都在面临危险却不自知。战争不是为了战争是为了和平,人生不是为了生人是为了觉醒。
世上的事没有好坏之分。
颠沛流离的一生,得到皇帝的宠爱让她享尽荣华富贵,也把她放在了只能爱皇帝的位置上,她从来都没有做选择的权利,却要她背唐朝由盛转衰的大锅。
像玩偶,像宠物。是爱情,是利益。
杨贵妃是没有办法自己主宰的人生,皇帝呢,他说他是皇帝想干嘛就干嘛,但是实际呢……谁都是被命运推着走,被社会安排着。
周洁老师这版,真是看过最美的杨玉环。也是最喜欢的杨玉环。
从小没了双亲的杨玉环就天真活泼,只要有的吃有的玩,有人爱有人疼就烂漫无邪的像个傻白甜。她只给自己一个人活,最看重自己的感受。她七八岁时,在空空寺庙对老僧人说“一会儿再来找你玩~”;她成为寿王妃时,擅音律,喜跳舞,尝试骑马,玩拔河,还将自己的趣事趣闻分享给寿王听;她成为贵妃后,还是一样小女儿姿态,没有过勾心斗角,一门心思扑在李隆基和自己的生活上。无论怎么看,她都是一个纯真可爱的傻白甜。
成为杨贵妃之后,她才体会到被捧在手掌心的爱是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早已悄无声息的和她浑然一体,在她被李隆基赶出宫后,也体会的愈加深刻,这种感觉是她与李隆基之间的相互陪伴,是陪伴和宠爱带来的温暖,是温暖给她的安全感和不孤单。所以,杨玉环可以在七夕的夜空下对李隆基说“我是个女人,我喜欢荣华,喜欢富贵,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珠宝漂亮衣裳,还喜欢吃荔枝,但是我想你知道,假如这一切都没有了,假如你不是一个皇帝,我还是一样爱你疼你”,她可以对天发誓说“我,杨玉环,愿意与三郎世世结为夫妻,相亲相爱,相守相随,永不变心”。相爱容易,相守难,这一生,她只遇到一个能带给她看似真爱与温暖的人啊,无论这个人贫贱或富贵,她都愿意再次与他相爱相守。这是一个体会过陪伴与孤单的傻白甜啊,所以,最怕抛弃。
杨国忠被杀之后,受将士压力,李隆基也不能保住杨玉环。杨玉环走在马嵬驿的桥上,是失望,是难过,是生无可恋。她最怕的不是被迫去死,是被带给她温暖带给她爱许给她承诺的人抛弃,她一生最重一个“情”字,也只有一个“情”,当她被赐死的那一刻,她就什么也没有了。生也好,死也罢,能和爱的人在一起,就不怕也不孤单,所以就算唐皇宫破败,他们要被迫迁往蜀中,杨玉环也没有害怕过,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李隆基都与她站在一起。但走在马嵬驿的桥上,她的心碎了,七声“陛下”唤不回,这时候她的耳边想起了七夕那首童瑶“七月七,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织女爱牛郎”,只是,她的三郎再也不会与她站在一起了。
片尾,玉环香消玉殒,佛像落泪,大概是因为,佛像也知道七八岁时来的那个女孩子,那个傻白甜,最后亦是被辜负了,亦是被牺牲了。前后对比,让人动容落泪,前面的玉环有多么无邪纯真,后面的结局就有多么悲惨。
最开始,真的接受不了这版的唐明皇,年老色衰,身材也不够好,想到是他霸占玉环就接受不了。尤其是他把玉环赶出宫门,与虢国夫人乱来,内心毫无焦虑忏悔,许诺时也未说要与玉环相守,这些情节都让人感叹,帝王最是无情。看到最后马嵬驿兵变,他从最初气愤的说“各军归队”到最后知道自己再无权利时了无生气的说“各军归队”,也就释然了。他是帝王,可能也是最接近历史的帝王吧,不像这么多年来,电视剧中的唐明皇那般专一,像诗中说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给玉环的,是宠爱,不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真爱。作为丈夫和爱人,他有那么多缺点和不足,但一想到他的身份,也就明白了。
看完电影之后,也对高力士改观。在以往的印象中,高力士=和李白作对,因为李白=好人,所以高力士=坏人,现在自己都佩服自己幼稚的逻辑😂。高力士真的很聪明,皇帝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GET到他的想法,并且总能体面的帮助皇帝达成他的想法。他很忠心,不曾弄权,是除了玉环之外,唯一时刻陪伴皇帝左右的人。
最后,一定要大大的夸赞下服化道!
服装李建群,梳发杨树云👍👍👍好看!周洁老师的舞蹈👍👍👍好看!!真的很有唐朝韵味!
很简单,很还原的一部电影。只不过现在看稍微晚了点,最好是小学或初中看,学《长恨歌》时配着看。场面的盛大、道具的精心布置、人物服饰的美轮美奂是最能留在人心中的。
电影没有字幕,后大半部分因为没带耳机,其实我是当默剧看的。不过演员的一颦一笑,再加上时多时少(根据情节或台词离谱程度哈哈哈)的弹幕,我还是看得很有趣的。
服装道具比李翰祥强,不深究的话真的很美。但是贵妃太苦逼了,身边一个个不是图财就是图色。
好像是各个影视剧里唯一一个会跳舞的杨贵妃?集中拍唐朝戏的时候,演员反复用看得人头昏:比如本片里饰演武惠妃的李建群,在《唐明皇》里也是武惠妃,可是在《武则天》里则是徐慧妃;在本片和《唐明皇》里分别饰演了高力士的李如平,在《武则天》里贴了把胡子演了许敬宗。绿帽子王竟然是濮存昕演的。
堪称完美。剧情方面将正史关键点都提到了,片子古典大气,周洁版真是美轮美奂,舞蹈跳的也好。江山美人,留得江山在哪怕没美人呢?美人何罪?美人只为顶了男人们倾国之罪!
大唐最雍容华贵而又纯真娇憨的女人···却承受了惨痛的结局
对比出真知,不论是化妆、布景选角还是剧情的铺陈都完爆金锁版的几百条街。。这个真心太美太古典了。故事也圆的过去
这才是杨贵妃的正确打开方式,一个傻白甜的一生。
好一个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大唐盛世,好一个古装大片的盛世,美人的色与艺都是真的,外景就算古迹不是真的,地点也是真的,服装道具也都照真的来啊……
作为后宫中罕见的音乐奇才,就该找个专业舞蹈出身的演绎杨玉环啊!
好多高大全景!周洁MM真的还没有结婚吗?还有,出生日期1982年?ps:陈家林导的戏真心好看
《杨贵妃》——大唐傻白甜无法松的一生:那时她还年轻,不知道上帝给予的馈赠,早就暗地里标好了价格。——所谓女人救国如是,所谓女人倾国亦如是,这话适合历史的很多时候。
李隆基对杨玉环出手的那几个镜头真的有一种恐惧感,和冯远征饰演的安嘉和有类似的感觉了,一种无力反抗精神和肉体被双重折磨的绝望感。李隆基抢儿媳的时候,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义务;在马嵬坡要杨贵妃去死的时候,没尽到一个丈夫的义务,有人却说她没有“贤妃”之质,你可真是个小菊花,只剩喷粪了。寿王也是惨, 反抗就是造反,要掉脑袋,他也没兵,敢吗?最后还是死了,可怜生在帝王家。此影片,场面宏大,构图精巧,尤其是这种胶片电影,特别有质感,更别说全都是实景,太舒服了,某些场景就像画一样,真的养眼。听闻“影片服装设计的李建群老师为了更体现唐风唐韵,临摹了无数张壁画,还参考了阎立本的画册,从平民到皇家2部戏设计了近9000多套衣服,全是手绘的,因这2部拿了飞天、金鸡最佳服饰奖;”以前的老艺术家真的尽心尽力。
老电影真好。这样的杨贵妃,美丽,聪明,可爱,天真,识大体而知进退,谁能不爱?
她从未想过害任何人,可却因貌美惹了众怒。
那时候的美人儿都有股慵懒悠闲、娇羞脉脉的气度。 贵妃当然还是林芳兵的好,不过周洁的霓裳羽衣舞,赐浴华清池的段落都美到极致。 剪发的一幕像敦煌壁画。 败笔在于这里的李隆基根本不解风情,只是贪图美色罢了
服饰是比较考究了,数次出场的各类乐器演奏方式也很对,只是有些配角不太会穿的感觉。。。把玄宗演得像个色情狂。。虽然他的确是个色情狂。。
周洁好美啊,比后来那些乱七八糟的杨玉环好看多了
很多国产高分电影🎦也是耳闻很多第一次全片观摩。b站在线,不可能🈶特别的高清修复版,女主2021年也病逝了。
周洁版,当时也是一时无两啊,和刘威《唐明皇》套拍的,道具布景都是大手笔。不知道这么唱作俱佳的大戏,怎么就会沉进历史长河里。初中看的,非常让人倾倒的大唐风光,在精神食粮还不甚丰富的年头足以让人回味许久。150921重看,资源难寻,且不清晰。
我觉得化妆、服装、布景还是考究的。周洁那个妆画的太美了,头饰也美。另惊现濮存昕。
窃以为这是诠释杨贵妃最详实的一部戏。编剧将杨玉环刻画成一个美丽又单纯,柔媚又软弱的悲剧人物。她艳绝天下又艺甲天下,享尽富贵荣华和三千宠爱。然而,她又是彻头彻尾的孤家寡人,因为娘家只爱她的荣誉地位,李瑁只注意她的利用价值,李隆基只在乎她的年轻貌美,她最终被天下抛弃,魂断马嵬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