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对姐妹真正地回归森林
未来的某一时间,科技很发达,父亲和姐妹生活在森林里,姐姐练跳舞,妹妹读书.
突发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能源资源紧张,家人去镇上店里采购生活物品.回家后父亲砍树误伤自己,不久便死了,只剩下姐妹为伴.妹妹男友来看妹妹,要求妹妹和他去远方,姐妹情深,妹妹最后还是决定跟姐姐在一起.一天,店老板强奸了姐姐,致姐姐怀孕,妹妹照顾姐姐,姐姐生下小孩,为了安全,为了小孩成长,为了抛弃过去,姐妹烧了房子,住在森林树洞里.
片子确实是乌托邦,有返璞归真的意义.
2 ) 末日降临 之《无电世界》
这部《森林深处》我全程超淡定观看,氛围好压抑,片内每一小片树叶,每一节树枝,每一块阴影,以及已经掉落在地上和挂在树干上的枯枝,略显腐败的落叶,逼真的让人叫绝,呈现一幅灾难重重,绝处逢生的影像。故事讲述姐妹俩在森林的深处面对不知什么原因造成城市,森林停电,交通瘫痪,让人性的贪婪和丑陋一一呈现,空气潮湿,暴雨不断。故事情节比较片段化,一块一块,让观看的你不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想象不到。情节最开始停电时,姐妹俩也是和普通家庭一样,母亲早逝,父亲陪伴,姐姐伊娃追寻母亲的道路心无旁骛的跳舞,妹妹尼尔则听父亲的话看书学习,备考。停电父亲带姐妹俩进城储备粮食,和汽油。伊娃去舞蹈班学习跳舞,尼尔和她的男朋友聚餐玩耍,夜幕低垂,回家。因父亲不再进城和尼尔有分歧。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惊喜哪个先来,父亲在森林深处的一声凄惨,“take. care of each. other ”就撒手人寰,伊娃跟着原始的节拍器,练习舞蹈,没有音乐色彩。尼尔看书,学习。一个月后,伊娃忍受不了没有音乐的舞蹈,要用父亲留下来的半桶油开启发动机,感性的伊娃被理性的尼尔阻止,对尼尔不理不睬。尼尔的男友停几日后,伊娃告诉尼尔食物不够,不希望再多一个baby。男友带来消息大家都往有电的地方追寻,想带走妹妹,伊娃受母亲“做自己”的理念送走尼尔。路途中理性的尼尔不舍丢下伊娃,返回森林。他们根据书本知识在森林里寻找食物,自给自足。任性的用汽油发电怀念父母播放家庭记录片,伴着音乐跳舞。那一夜,黑暗中亮起灯,美丽,光鲜。不料,这样的情节也为后段斯坦强奸伊娃埋下伏笔,推动故事发展高潮,强奸后的伊娃有了心里阴影,恐惧与人接触,不见阳光,不出门。尼尔则用木板把家里一层层封死,保护黑暗中的姊妹俩。尼尔意外的发现父亲留下的字条,发现是种子,播种中尼尔腰部受伤,治疗中让伊娃克服自己的心里障碍。几个月后伊娃怀孕,她接受这个新生儿,希望他是一个健康,强壮的男儿,这也许是她自己本身想成为的人。在黑暗中,经历生子,烧房子,她有了新的寄托所以这一系列勇敢的行为,也许在暗意为,作为一个母亲,她母性的保护宝宝,烧毁房屋,烧掉过去,步入森林,开启在黑暗中摸索生存的能力。
影片中末日来临,人性的贪婪和丑陋,欲望等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更为细腻。在黑暗中,感性的伊娃角色更为细腻,丰富。她是大龄女,缺乏灵性的舞者,敏感,多情,常把“想念母亲”挂在嘴边,本身更具有母性的光辉,想要获得认可,却无助。食物匮乏时发疯,随感而走,夹杂些对妹妹的嫉妒心理。感性的人总是受自己感觉的控制所以想法和态度,此一时彼一时,经过丛林生子,勇敢烧毁房屋,这样一个绝对弱者蜕变成一个女权者,也使一位母性的力量迸发。理性的尼尔更像他的父亲,热情似火,具有开拓精神和学习热情,能采集能吃的植物,做一些自己从来不曾敢想的事情展现出来,是生活的强者,也有女性独有的弱点就是男友。理与感的鲜明对比,对待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生活态度。人物刻画比较到位,用心观看者,会感觉到全片的压抑与揪心,更多的感受是层层灾难中,绝处逢生的另类人性影剧。
3 ) 充其量算个生活纪录片
打着科幻和末日题材的幌子,全程和科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别告诉我停电15个月的生活就叫科幻片。
更没有体现出末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剧情中规中矩,亮点不太多,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女主和男友在山洞的激情片段。。
这不就是一部正常的生活片吗?砍柴采果子做饭生孩子,外加一些说教,成了这部家庭纪录片 。
说到剧情就扯一扯剧情,我感觉活到最后的两姐妹其实就是两个极度自私毫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从一开始的姐姐动不动就对父亲发脾气,弄的父亲无法专心作业致死,再到出走抛下男主角一个人又回家,用汽油也是妹妹用不让用,自己感觉时机合适了就可以用,别和我说一大堆理由,我看到的是你的自私。
再说妹妹,生活在末日你还要浪费资源用来跳你那并不能使你开心的舞,因为一个巧克力和姐姐大发雷霆,姐姐的男友步行8天来找你们你对人家那态度,告诉姐姐别怀孕了要考虑后果(你自己生了个强奸犯的孩子怎么不考虑后果了?),男主角想带你们走借故不走,内心里也不想让姐姐走,更别说祝福,到结局居然能说出烧了房子重新开始一套富有哲理的话,我真的不敢相信
4 ) 末日人性~
首先主角还是不错的,哈哈哈哈~配乐也真心好听。
除了末日生存能力的展示,姐妹情深,我更加偏向把这部电影定位为人性。
此处不讨论父亲真的死的好突然,活生生被导演安排死了【摊手】
电影中有四个情节转换,父亲死亡,nely男友的出现,姐姐被斯坦强奸,最后孩子的出生。
一、NELY男友在深夜突然出现,虽然我真的不明白怎么就出现了,此处可以定义为真爱无敌,为女友疯走几天几夜。此处埋了两个伏笔,“孩子”和“姐妹情深,不离不弃”。真的很想分析一下,此处男主的心理,因为世界末日,人性变得高度回归原始,人与人的信任度变得很单薄,找到真爱也真心不容易,男生也是有辣么一点喜欢女主,因此不辞劳苦寻找女主,但最后他们生离对我来说真心不怎么伤感。
二、本片最高潮情节应是姐姐被斯坦强奸。
那一刻我心真的很痛,捂着嘴都想哭出来了。性本应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同为人发泄之道。斯坦本性应为恶,几个月为生存逃荒,性欲无法宣泄,见到姐姐起了色心再正常不过。那一刻深深感到女性在力量上有一种无奈,在这里强调女权,力争男女公平的社会,如果失去了社会秩序,失去了法律保障,女性是不是会回到弱者的地位,在不情愿时完全无力反抗,硬生生只能接受,而后女性还要承受生育风险。此处典型上演了一场拔屌无情【摊手】
三、情节明朗
姐姐被强奸后,形成了很严重的心理障碍,创伤心理。对任何事情没有欲望,不能接受触碰,不出门。但姐姐是一名内在消化性格,想把事情在内消化。在妹妹很努力陪伴姐姐,希望她变好时,所做的努力,令人动容。一种沉默的陪伴,如山一样沉默,如山一样强大。有几个情节值得回味:在深夜妹妹想摸摸姐姐的手,姐姐反射性缩回,镜头回到深夜里NELY的眼,我想那一刻她在哭。和姐姐重新吃饭,NELY微微上扬的脸,让人觉得家人不过如此。
以上,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末日失去了一些规则,让美好的人性更美好更珍贵,让人性的阴暗面不断增大,让人心寒。
5 ) 回归本性
明显大环境是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但是却用小的视角在反衬,人和科技、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其实同时也越来越脆弱。电影里的电力系统的只是一个隐喻,当系统越来越复杂的时候,让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就会越来越苛刻,当条件不再时,整个系统就面临崩溃,当系统崩溃时,人性中的恶就会重新成为主流。影片的最后,二姐妹烧掉了房子也是一个隐喻,意味着和原有世界的彻底决裂,也意味着新生。就像姐姐说的:人类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电力只存在了140年,没有电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6 ) 冲着刺激生活的我看得眼泪掉下来
本来这部片子我是给三分的,但是后面她们烧屋子心血来潮给了四分,我特么想问,前几个月的加拿大森林大火是不是她们两个引起的!本来我是不会多想的,谁叫姐姐问了这个隐患呢,于是我就多想了。
好了,不开玩笑。看着觉得很顺畅,很符合逻辑,但看完感觉不对,这部片子存在非常大的bug,那就是设定有问题,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因为长期停电引发的家庭事故——父亲遇难,妹妹被强暴,生活困难。
但是呢,大前提是非常有问题的,毫无疑问,电力才占据人类历史那么短的时间,在我们的生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它就没有wifi,没有wifi你是否会不安?但是呢,停电不代表生活不能运转,只会造成生活的不畅跟信息交流的不便。我的预估是停电会造成石油的上调,犯罪的增加,短时间内物价的上涨及其他能源设备的热卖(比如太阳能发电板),但是,社会并没有因此溃败,不会出现像电影那样空巷跟离乡的情节,毕竟运输是靠消耗石油为主的。
一开始看电影是没有去查阅简介的,只是看了Imbd的评分,一般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去选影片。因为标签是科幻,我还以为有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比如丧尸围城?隐隐约约觉得停电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惊天末日,然而看完之后才发现我想多了,我只想说四个字mdzz,而且最后也没给出停电原因(你要说两姐妹与世隔绝,无法收到讯息那我也服你),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是这个国家抛弃了一亿多的国民,而且是由国民组成的国家,换而言之,人民抛弃了自己,这不是制杖吗?好吧,写到这,我又要想多了,想到了一种可能,外星人的入侵,对地球实现了电力科技封锁(无法靠当下的传统物理获得电力,即不能进行能源转换,比如势能转成电能),然后三体就来了😁,又或者,磁极混乱,不能依靠电磁反应发电,但这两种可能也是不成立的,毕竟女主还在用发电机发电。
所以基于以上,很多人估计会给三星以下吧,编剧为了让设定更协调一点,也进行了一些未来的设定,比如用先进的产品,来营造一种人离不开电的感觉,但我看不出他们其他生活很依靠电。
里面其实很多地方就很滑稽跟尴尬了,比如两个姐妹,居然一点都不懂生活常识,做事就懵逼脸那种,这像是从小在森林长大的孩子该有的模样吗?就拿我来说,一枚野生的森林人,从小掏鸟窝,烧马蜂窝长大的(烧马蜂窝比较危险,一般都是大人干,而我们烧那种客家话叫米碎蜂的窝,因为个头小,蜇人就没那么厉害。),河边捉鱼、捉虾,采摘野果子,尤其是桃金娘,客家话叫乌稔子。
所以说编剧也是城里人,对于森林生活并没有刻画得到位,比如那个野猪🐗根本就是肥一点的黑猪嘛,你逗我呢,野猪是没这么胖的!
基于电影以上我也不较真,但个人感觉,可以凭借很多经验让自己过得很好,比如制作陷阱,电影的水塘那么好不钓鱼多浪费!自己开垦荒原,有机肥料,要知道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就是这么过来的,而如今还有保留这个传统的深山老林。
说得有点远了,但是这部片子是有人文情怀的,比如父亲去世的那晚,睡在其旁边的姐妹,看着让人觉得可怜,又比如保留孩子跟火烧的那件事。
虽然与我想的森林深处差太远,但是还有一点点值得看的地方,另外,看完之后我对森林生活还有生孩子产生恐惧😪
3.5星。好好的末日题材拍成了小清新。参考影片《幸存者 The Survivalist》
艾伦佩吉也救不了这個劇本硬傷大bug的小清新科幻片,果不其然,女導演不切實際,不合邏輯
科教片,导演花了100分钟告诉我们,科技是人类的负担,人类应该学会不依靠电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Page妹子真的就那么几件格子衬衫【蜜汁微笑。
电影节我的开幕电影。EP还是一如既往地演技大爆发,演员,剧情,画面,配乐都美,中间几次感觉压抑到不能呼吸。
2016北影节第四场,姐弟哦不姐妹美如画。妹子有了bf姐姐甩话:你可别怀孕,这时候最不需要的就是孩子;姐姐被强暴怀孕就双标:姐再不能失去任何,终于有一样属于自己!艺术家到世界末日还得靠实干型学霸养活,只怕姐姐早晚会为了圣婴牺牲妹子……打猎那段儿萌死了,我就知道155会被后坐力弹下树来……
一个被水相妹子坑惨的土相学霸
一个很概念型的亲情电影,姐妹两原本感情梳理,结果父母双去只能相依为命。又加上末世氛围停水又停电,亲情氛围这么好,结果只搞出一个要不要孩子的争论出来,,木头和佩吉的电影真的很容易雷声大雨点小啊
14年三月标记想看的我 一定没想到它那么难看 包括俩女主的颜
1.来看的果然都是姬佬…散场见到两个妹子拍着大腿说“太姬了!一般的姐姐会挑着妹妹下巴吗?艾玛太姬了!”2.老外不吃下水的毛病得改。多好的肥肠啊!回去爆炒个猪心啊肯定香!3.不明白为毛非得烧了房子,就算不能住了当个仓库也好啊,妹妹臂力惊人,那么多书和东西,两大包!拎起来就走?!?
把所谓的科幻做成“我说怎样就是怎样”,在接近2小时的时间里对逻辑上的空洞置之不理是不可原谅的。另外也没有开发小成本电影可有的乐趣和宽度,时间都浪费在没新意的抒情。结果看了一下编剧导演,果然是女的...真心希望“女导演”不要这样,变成继“女司机”之后的又一个通病。
#蓝光# 没有电,不方便。佩吉都29岁了还是童颜,那么矮也能演姐姐啊,这样的好姐姐我也想要一个,对妹妹真的太好了,任何情况下都能无条件支持。
始终无法理解被强暴后愿意生下孩子
妹妹是好样的,姐姐就是个大写的弱智,除了作何自私以外什么都不会,最好饿死丛林
有太多不合理之处。。不过大概想表现的不是合理吧。
看到这2个姑娘一点不会保养房子,我心里那个急啊,漏水放着不管到梁烂掉,我的神啊;没计划,没准备,都被人强奸了,还不长记性准备安全屋;坐吃山空,平常都不知道设陷阱捕猎;这种房子居然没装太阳能?
向来「比较」没有深入了解自己喜爱明星的习惯,以至于今年看了《爱与黑暗的故事》才晓得「娜塔莉·波特曼」出生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同样的,看了《森林深处》才知道艾伦·佩吉出生在加拿大而非美国。& 貌似从《X战警:逆转未来》后,艾伦·佩吉就很少接演商业片,不知这种状况和她出柜之举有无关联?
末日视觉,生存寓言,姐妹如何艰难困顿的度过彻底没有电和生活资源的15个月,期间二人有矛盾丛生,也有共同面对,妹妹至始至终是个自私派和价值观黑洞患者,把无所谓当成座右铭,even被强奸怀孕还坚持生下孩子,我不知道导演是女权主义还是脑子秀逗,而且莫名来的灾难和没希望的结尾能获得多少认同感?
不是很懂老爸为毛要去砍树
存在几十万年的人类却在失去140年的电力之后束手无策,发现让人类进化还是退化,科技让文明进步还是迟滞。恍如末日后的隔绝小屋,逐步茹毛饮血的两姐妹,存有的家庭录像是吊唁往昔的凭证、烧毁的房屋是旧生活的了结。浮客症可以散佚一颗巧克力的滋味、遗失一段舞蹈的旋律,却不会忘记彼此撑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