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三部,反宗教的色彩才愈发激烈,也终于让我有所意识。dust是认知和思想,正如talking elephant对Mary所说的,“只有你准备好想看到了,就能看到”。而尝试禁果的夏娃没有毁灭世界,反倒是让dust重返人间。
基于以上,我相信原著是牛的,即便没能有幸拜读。可是回归这部剧,我觉得很多隐喻的东西是完全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可是呈现结果却相当“浅表”,每每觉得有可以深挖的东西,就戛然而止。
因为一美和小狼女入坑,想看看剧版如何能逆转电影《黄金罗盘》的惨痛扑街,结果确是失望的,当看小破站的up将剧集浓缩成十几二十分钟,我很惊诧为什么这个效果比我直接完整刷剧还要好?
也只有在最后,先是看到Asriel在山顶的疯狂,一下打破了因为一美产生的角色好感;而Marisa 拒绝了Asriel选择Lyra,又让我重新审视蛇蝎美人的内心; 接着,平行世界的出现又让我满足了对影版内容局限的期待,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追的。
第二季的口碑明显回暖,大家应该和我感觉一样,这已经跳脱出第一季那个没能逆转平淡剧情、服化道预算还相形见绌的剧化版的《黄金罗盘》了。这个平行宇宙也是有点思考的,和被漫威玩坏了的世界不一样,割开的啊喂!而且还有相同空间地点的概念,正常人一下就理解了。悬念也埋了不少,至少又拉高了点我的期待值。
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佩服饰演Marisa Coulter的Ruth Wilson,演技是真的绝顶哇,蛇蝎美人的心思十八弯,怎么猜我都猜不穿,即便猜到了,我都不忍心戳穿,想到第三季面对Gomes神父的那句 please,挺直腰板的黔驴技穷直接给我整破防了。
然后说说让所有人都赴汤蹈火的救世主Lyra。她,究竟有何人格魅力?她,究竟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她,究竟经历了什么慷慨激昂的生死之搏?额……脑袋空空,印象里好像都没有。暂且不说我对达芙妮•基恩的滤镜彻底粉碎(第三季与Pan分别时那个奇怪的叫喊诡异到爆炸,极其太出戏),试问为什么Lyra的很多决定,明明放在当下就是无理取闹,可是众人皆屈服于故事主线,无条件信任和支持?主角这违和顺利的人生,不就约等于,角色的零塑造?不完美,矛盾感,该有的冲突,什么都没有。而执拗到极致Asriel因为Lyra要解放死人彻底转念,我......Lyra你究竟何德何能?所以说你解放了个啥啊,不就划了个口子过去,划了个口子出来吗,而且还不是你划的,哦我是真的头大!!!
英剧注重台词细节,但是在铿锵有力的吐字之外,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史诗魔幻的调性被局限到了少到可怜的景别之中,沦为这般有气无力?对抗权威天庭本应该有着绝对浩大的人头兵马,我感受到的Asriel积蓄的力量随时都能喷涌而出,奈何却只能看到寥寥几个帐篷和翻来覆去的机器,总觉得他依旧单枪匹马。特效满分的天使,叛逆者中有违禁相爱的代表,这一切都是可以深挖的,但是看到云雾缭绕的天庭长廊空无一人,该有的不该有的啥也没有,一瞬间我梦回一美的《天启》。回过神来看着寥寥几人(就三人)的反叛高潮要如何书写,竟然只落得个真•跌落神坛。不过此时我倒是入戏了,因为有全三季没有说过一句话的精灵金丝猴化为粉末尘埃,但是随着全特效人神大战军团瞬间结束战斗,我……那一瞬间,我相信他们是没钱了,营销号里那些个“史上最贵英剧”的文案,怎么,你想说自己跟人家投资制片认识吗?
以后,真的还有人重拾这个ip吗?上帝保佑给我一个精彩的故事吧(噗~)!
刷完第三季,原来这是一部黑暗系电视剧。天使煞费苦心的经营了整整3季,最后消灭摄政王,剥夺人类特权,封印世界,最终自己荣登王位。天使一开始就散播谣言,让所有人都认为女主是夏娃,让教会追杀女主,就是为了让女主离开安乐窝(为此引导男主老爹杀害罗杰,让女主从此孤身一人),不得不去流浪,其目的是引诱男女主偶然相见。并布下暗线,教会女主老爹开挂,为最后的夺权让人类可以对战神而准备武器。再潜移默化的让男女主通过旅行,期间又杀害了男主老爹,这样两个年轻人孤苦伶仃,只能互相扶持,渐渐的打开2人心扉,引导男主拿下刀。最后通过女主解放冥界,摄政王怒而下界进攻人类。
在此,人神之战开始!女主父母与神摄政王同归于尽,世界因女男主相恋而恢复活力。压在天使头上的王死掉了,这个最大最恐怖的力量已经消失,天使微微一笑后露出了真面目。假装说尘埃还在流逝,必须关掉所有的窗口,但是无以计数的窗口太多,你们关不了,所以相恋的男女主必须分开,分开后男主会因为刚刚得吻上嘴,还吃不到肉就分开从而心情超差,这样刀就毁掉了,天使这时贴心的站出来说,我们可以帮你关窗口。
从此,男女主被分开,刀被毁,从而对上位的天使毫无威胁,所有的世界被关闭窗口人员无法交流,就像关在各个监狱里一样,天使确可以任意去往任何一个世界,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女主老爹老妈已死,对抗天使的科技也没了,摄政王死亡,天使由此统治整个世界!
这就是一个黑暗的副手上位的故事。
一部儿童奇幻冒险剧,从第1部半科幻,到第2部半奇幻,再到第3部完全的奇幻,把科幻奇幻社会讽刺炖成了一锅天选玛丽苏剧 片中只有一美客串的勋爵和一个黑人女巫首领,一个黑人战士首领是从头到尾彻底的有解放思想的理念。男女主都是青少年了,别说思想,连一点意识都没有。
不知道原著是怎么样的,导演和编剧明显是想把青少年身上的懵懂无知和成长历程给塑造出来,但就跟荷兰弟版的蜘蛛侠一样,就算强如漫威的市场效应,也不能收获很好的市场风评。更何况这部剧并没有成功的塑造出青少年的心路成长历程,直到最后一集女主的灵魂宠物潘还在那边计较抛弃她,哪怕是为了去救人,也要磨磨唧唧一番才接受道歉,与她妈的那只猴子一对比,完全营造不出青少年是如何成长的。
导演编剧另一个目的是想通过男女主无意识行动来衬托勋爵有意识的解放思想,但可惜的是男女主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解放思想的概念,最后自由思考也变成了解放天性……
最后获胜的关键是男女主相爱,那么之前除了引出大战相关的背景和其他的一些琐事之外,包括神刀在内的剧情都与大战获胜毫无关联,与对抗Authority毫无关联。并且就男女主这个性格,经历了一些冒险过后,怎么可能不相爱。在剧情方面,大战的正方对男女主毫无推动,反方只知道抓女主,对他们俩之间的情感戏也毫无推动。
问题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国内有些烂媒体把它解说成神剧,估计就是受原著获奖的影响。不知道原著怎么样,这部剧到底改了多少,没了解过,如果原著跟这个差不多,那这个奖要么要是花钱来的,要么没什么含金量,要么当时评选的人眼瞎。 最大的问题是男女主对解放思想毫无概念,从头到尾的参与,男主只是完成任务,女主则是完全跟着自己内心,导致的所有结果都是意外。虽然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但更多的是一种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感觉。 这个故事的核心矛盾是解放思想,就算他们俩是解放思想的结果,那也不至于看见了大战也无动于衷,从头到尾都没有解放思想的萌芽产生,只是解放思想萌芽的结果。 首先就是最显而易见的反派愚蠢且话多的设定,教会去悬崖抓来拉时,他为什么要一个人进去?带一群士兵不就行了。发射灵魂炸弹时,居然一个守卫都不带…… 其次是莱拉他母亲,既强大又弱小,很明显编剧想把她塑造成一个诡计多端,自控力强的形象。自控力强是达成了,并且成了赢得战争的关键。但可惜的是她的计谋除了那些愚蠢的反派能信,和很多著名的影视反派相比真的是毫无含金量。在计谋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杀人,虽然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但很多时候能解决问题。她在城堡城把毒蛇男杀了,那其他时候怎么不杀人呢。后面的洗白也有点生硬,导演明显在这个角色身上想表达出人性的复杂与扭曲,但仅仅通过爱女儿这一个点来达成扭曲显然是不够的。 再有就是主角莱拉,即使是从第1部第1集就开始强调不能让她知道自己干什么,但是并不妨碍塑造成一个标准的圣母。不能告诉她要干什么,但至少应该塑造成她自己在历程当中觉悟出解放思想,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不是一直到最后是意外达成的正确结果。不相信真理,只相信一个指南针盒子,只遵从自己内心想做的欲望,所造成的正面影响结果也都是意外和偶然。如果把解放思想比作是一个人在前进,那么她就是无意识的到达终点,比那些行尸走肉还要空洞。虽然说真理不能直接告诉他目的,而是通过各种暗示去达到,但至少在这个途中让她自己产生解放思想的萌芽不行吗…… 第1部里面的救小孩,她的目的也只是救一个朋友,并不是救所有人。第2部是因为她的大意导致真理仪落到毒舌男手里,才引导男主去得到神刀。第3部去死人世界解放亡灵,刚开始只是为了救一个朋友,不过幸好最后解救所有人算是加入了一点解放的元素。这里的桥段居然是通过讲故事产生鲜活性,很有儿童剧的味道。而且让男主不要去支持她的父亲,因为他为了大局杀了个人,要知道她父亲可是要挑起战争的,会无数的人死去,就连悬崖厉鬼都说如果失败了,他们的尸骨可以让我们饱餐数年,还会在乎这一个人吗。 最关键的是,她看见最后的大战居然只冒出一句,这里好乱,我们怎么才能找到潘。她是肯定不知道找到潘是胜利的关键,但是是知道男主手上的刀是要送给自己父亲的,但她还是去找潘,因为她根本不相信她父亲,也不相信他解放思想的战争,这就使得之前无论多少暗示她不能知道自己使命的话在那一刻都变成了瞎猫碰上死耗子理论。 男主也是这个毛病,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哪怕自己父亲用生命托付自己去完成战争使命,也要做自己想做的去救女主。女主遵从内心可以理解,毕竟暗示了很多次不能告诉她的目的是什么,但男主从来都没暗示过,却也和女主一样的德行。第1次尝试三言两语就走了,如果教廷的飞艇不来呢。第2次内心还不坚定,还把刀弄断了。 铺垫了那么久的神刀,一点用都没有,勋爵可以通过电容器制造能量切开世界,也可以通过穿梭机穿越世界,那男主的作用除了提供一个男的让女主爱上,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既然战争的关键是让女主fall,并且从未说过男主是亚当,那其实只要女主动了情爱的念头,并且有情爱的对象就行了,那么罗杰稍微长大一点也可以充当这个对象…… 男女主对解放思想毫无概念,他们只是解放思想的产物,从头到尾的参与,男主只是完成任务,女主则是完全跟着自己内心。最后大战赢了女主只是一句,我们走吧我想潘了,足以证明这一点。 一直在说夏娃的fall,最后居然是情爱,虽然是意料之中,但颇为无语……而且直到最后authority也没有出现,铺垫那么久的神刀也一点用都没有,情节设置的很不合理。
片中的科技就不能谈了,虽然是奇幻片,但不能称之为一个科技正常片。片中主要的奇幻宇宙,科技设定大概在六七十年代左右,用淘汰的飞艇取代了飞机,很正常,但有机枪,为什么没有炮呢,口径大点的枪造不出来吗。 有雷达,有电子门禁,说明电子技术至少已经起步了,那毒蛇男穿越到我们的世界,看见手机电脑的电子科技技术,难道就不想了学一下带回去吗,只把技术带回去,写成论文说自己想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人会怀疑他是从另一个世界偷学而来的,毕竟电子技术已经起步了。片中这一点倒解释的挺好,女主她母亲嘲讽毒舌男是一个只知道贪图安逸的人,解释的很好。 还有一个就是真理仪,既然说明了这个东西是解释尘土,是有思想的尘土在向他们传递的信息,也就是天使向他们传递信息,那既然可以实体化了,为什么不直接说呢?如果有规定不能透露,那为什么还要通过真理仪来暗示呢?这个设定就很蠢。这只能说明真理是天使达成目的的工具,女主还把他当成传递部分真理,很无语。
而且在女科学家充当毒蛇这个戏份当中,明显表明了真理仪以及很多占卜都是某个天使作用的结果。 天使之间是有分歧的,并且剧中明确的表示了透露不同的真相,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那么如果一个天使想告诉她,一方面的真相达到正确结果,那么为什么不能有另一个天使出现告诉他另一方面真相达到错误结果呢?
原著估计很早了,但这部剧可一点都不早,不知道国外有没有玛丽苏这个毛病。但是放在现在来看,女主莱拉早就成为玛丽苏一般,只不过取代爱情的是对她的亲情般的关爱,从刚开始学院里的人到吉普赛保姆,再到气球驾驶员再到披甲熊,再到男主,再到刚开始的反派:她妈,甚至再到地狱的看守秃鹫,这个就太过分了。就算她是天选之子,很多人想保护他,也不至于变成那么多人无条件的相信她,甚至爱她。 不知道原著对社会压迫的反思是不是也如此的肤浅,如教廷那般明确压迫思想,早在几个世纪前就被人推翻了,何至于在所描述的众多平行宇宙当中仍然存在到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火力面前众生平等一系列真理都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如果是刚开始那个奇幻宇宙还能理解,那后来第3部出现的那个无人机侦查的宇宙就十分荒谬了。
真正的压迫不是赤裸裸的胁迫,而是当今上层阶级一直在使用的御民之术,就像清朝33两白银一样,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哪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来思考真理,思考社会。当今社会也一样,各种资本主义和生活需求强迫人民进入压迫循环,一边向民众宣传美好的未来美好的生活,一边限制他们的发展条件和所需资源。
如同跑步机上的老鼠永远都吃不到那个食物,很多行业大多数人因为社会条件限制,都不会通过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多将当前的层次提升几步,而他们的剩余努力所带来的社会剩余价值都会被上层所掠夺,而他们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认为自己不够努力。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的回报,是一个近乎呈现性的状态,而现实的社会就如同电子跃迁一般,是一个离散域,除非达到那个门槛,否则剩下的努力都会白费,而这白费的努力都会被早已盘踞在社会上层的人所收获。就像哥潭动荡的罪魁祸首,资本家布鲁斯韦恩一样,他花出去的每一分钱最终都会流回他的口袋里,在社会剩余价值再分配当中,虽然每一步占的比例小,但是从整体分配看,他占有相当大比例。如果反派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可以选择,又有几个是穷凶极恶?当然 Batman的创作背景是一个以资本为运行主体的社会,怎么可能会出现因为生活所迫而去危害社会的反派?但是就像央视战记采访的想当消防员的巴西毒贩一样,现实生活绝大多数都是这种反派。
优点也有,首先特效不错,其次一美客串的几个片段,几个演讲,张力很明显,演技在线。再有有些设定也很新奇。虽然有些片段有黑俄罗斯的嫌疑,但总体三观算正,男女主就算不理解大局,但很多事情的出发点是好的。
所以总而言之,在21世纪社会去反抗教廷,用现代科技去反抗“ Authority”,只能称之为对学龄前儿童对思想解放这个概念的启蒙,或者称之为推动奇幻冒险的动力之一。
BBC出品的英剧《黑暗物质》第三季的分数非常低,除了情节因素,很大可能是因为大家不喜欢莱拉这个女主角,觉得她并不可爱还自私自利,总出昏招,难以产生共情。第三季我还没看完,但是看到第四集结尾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这部剧的主旨(原著没看过难以评论)其实和《牡丹亭》(也许还有《红楼梦》)是类似的,都是在歌颂一种非常简单甚至并不理智的执念或痴情。在一个被礼法规条或是所谓的理性主义(哪怕是看似理性的宗教)层层禁锢的社会里,或许这样的执念或痴情才是真正可贵的,因为它代表了最朴素也可能是最有力量的人性。 而灵兽作为人的“另一部分”的存在,其实是隐喻了人内心的真正需求和声音(所以莱拉和灵兽不得不分离时才会心如刀绞)。在一个高度系统化、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我们习惯在越来越快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面前追求功利的理性主义,就是所谓的效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而我们恰恰忘记了,人之所以为人,恰恰是因为我们肉体和精神的一部分都是不能用这种方式测量的,在情绪来临(尤其是负面情绪)时一味回避和压抑,短期内也许能提高你的效率,如果长久如此,必然产生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我认识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曾经在微博上阐述过这样的观点,你的情绪隐含着你内心真正的渴望和需求。所以在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理性的筹谋固然重要,也别忘了跟着情绪,去倾听你内心的声音。
1.剧版每一集都是取的小说章节标题,与小说标题章节对应关系如图。
小说总共38章,改编成8集,平均1集要交代5集内容,再加上新人物、分支剧情也很多,所以剧版改编基本上就是努力保主线剧情,很多剧情细节和分支人物都被舍弃了。
2.Gallivespians的戏份大幅度下降:
Lady Salmakia的戏份少了实在太多,
Chevalier Tialys都完全砍掉了。
3.教会方面,Gomez神父戏份增加了很多
4.Mary Malone和Mulefa相处的细节砍掉了很多,节奏太快感觉没那味了。
5.教会用Lyra头发制造爆炸引出深渊这一段为了节约经费节约剧情时间改得太没气势了
6.Asriel的战队的实力没彻底体现:
真理仪家Teukros Basilides完全被砍掉(很难想象在这个世界观干事业不带真理仪家获得信息)
Ogunwe的头衔不是King只是Commander?增加了一段Asriel邀请Ogunwe也没太大必要
意念机拍得太简单,都没体现
7.Mrs. Coulter和Lord Asriel之间的很多相关剧情也改编了,槽点太多。
8.小说里设定的死神都是男性,不知道为什么剧版里死神改成了女性。
9.Land of the Dead里鬼魂不是烟雾状的,这个改编有点奇怪
10.弥补了一些看小说没有的画面感,比如mulefa、kirjava
整体可看,但是细节充实程度、剧情节奏感和小说差了不少。IMDB分集评分可能最终在平均8分左右,豆瓣分数会更低。
最后,片尾字幕简单交代了Will和Lyra的后续,顺便留了一个坑.....
S3E2,卷发学者(蛇)闯入两个女兵营地,女兵问了几句就带她进屋,不合理。 男孩和夫人情感戏真不行,毫无感情毫无演技。 S3E3,莱拉的皱纹也太深了…… S3E4 莱拉的死神都比莱拉好看。 莱拉和罗杰的友谊如此的深厚,我不理解。强行挚友,为了去释怀心中的遗憾不惜牺牲自我,有必要吗?你要去就去,还非要Pan同意。嗯???你心意已决就别在这又当又立了大姐,看着很恶心。 S7E5,莱拉演技真的烂。 S7E6,作为一部剧集,不需要每集都密集地安排感情戏带动观众情绪,需要的是更为紧凑的剧情,总共就8集,集和集之间的互动太差了。 S7E7,老爹老娘带走天使那段还是很感人的。 S7E8,原来最后是爱的力量…… 剧情-也没多少剧情,感觉4集就能讲完。 奇幻-就多了个天使和意念机的概念。
咋全是爱情、友情呢?点一句就跑,过一会再来点一句,我看的心累。 不要拿儿童读物来背锅,哈利波特拍的就很好
没想到最后,竟然是猴妈力挽狂澜。现在基本确定了:从第二季开始,经费就没够过。不过剧组看上去也是尽力了,钱基本都用在了刀刃上。算是给观众有所交代吧。就是最后突然增加了有很多次元窗口没关的设定有点牵强了,没关的门真的按天使说的难以计数,这么多世界肯定会有无数狠人互相穿梭,早就该乱套了啊。。。。另外有个问题:既然天使的戏份不多,我觉得请一些养眼好看点的欸V或是吉V演员来,不比各种各样的黑哥哥黑姐姐强吗?
圆了十几年前的一个梦,谢谢bbc
最后三集有很多泪点。然后请一定要看到结局 恍然隔世又怅然若失!我们相遇、战斗,但我们终将告别,回到各自的世界。请你一定要好好过完这一生。
陈旧无聊的神学世界观,乏味的科技设定,随口瞎编的弱*剧情。
没想到看个儿童文学还要被拆所有cp,只有Lyra的奇葩父母共同赴死,总算证明是爱孩子的了,影版一集无,剧版竟然撑到最后,实属不易
因为原著的世界观极为宏达,涉及到多重宇宙的超越,以及人神对抗的背景。所以改编成电视剧本身难度就是极大的。而且原作者对于世界观的描写融合了中世纪和多重世界,不是我们正常理解的超凡科技之后再达到时空穿越。这样的设定有一点类似与凡尔纳的科幻了,因此拍摄出来赶紧有一点失真感,更不用说打击神皇的主题了。总结起来,这个剧本身就难拍,拍出来也难懂,因此晦涩的剧情也在情理之中了。
可能只有我一直真情实感喜欢妈妈 倒数第二集哭死我了😭 怎么最后是这样 英国人到头来也搞什么只能死后相见的桥段 😭 男主的猫猫我好爱啊 这是一个逆转圣经污名化女性欲望的故事 一个关于少女成长中爱与勇气的故事
8,被atal和mary教授萌出血了,我也想养daemon!首季气质最佳,中间最紧凑最精彩,季终更多还是告别与和解,尤其那把长椅,我直接心脏骤停😭前面dust与自由意志都解释的很好,但这季伊甸园的陷落是彻底改崩了,阿斯瑞尔线反智,死亡世界划水,内景简陋的离谱,最震惊的是BBC和HBO鼓捣出了大开眼界的幼儿园级别台词。貌似只有库尔特夫人的成长弧是完整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位拧巴又让人心疼的母亲,ruth真女神,轻松锤爆了McAvoy,will演技退化的比finn仔还严重,帅哥们的演技都是和颜值呈反比的吗?
3.5/一口气看完真爽,儿童文学那么浪漫。”其实分别也没有这么可怕。65万个小时后,当我们氧化成风,就能变成同一杯啤酒上两朵相邻的 泡沫,就能变成同一盏路灯下两粒依偎的尘埃。宇宙中的原子并不会湮灭,而我们,也终究会在一起 。”
妈妈的灵兽消失的时候那个眼神太戳人了 哎 最后莱拉是不是都不知道她父母为了她做了什么是怎么死掉的
看到后来已经不知道要在表达什么了…
iPlayer提前hbo整季放出来了,2集找lyra,1集吵架,3集死人之地,1集人神大决战(时长全季最短),1集用爱救世界和告别,整季节奏上是失衡的,受到成本和时长限制,弘大世界观只能蜻蜓点水,支线被砍,最后结果就是情感积蓄明显不足,情绪点达不到,但像最终集的情感戏还在死撑,两人cp明明都没起来。不过e6和e7这两个高潮集还是可以的,asriel和mrs coulter的for lyra很好哭,lee scoresby出场了好开心。三季完结,我还是最喜欢第一季
I know it seems romantic to die for love, but it’s much more romantic to live for it.
求你们了,不喜欢zzzq可以去看国产剧,你们哪里是讨厌zzzq啊,你们不就是讨厌黑人和lgbt吗?你看剧没有花一分钱,也并没有英美选票,你有什么权利抨击zzzq?这种人不是黄皮肤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吗?
一口气追完了第三季,看得很精彩,但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最后一集一开始觉得有点拉胯,但是真的拍出了夏娃的感觉,美好得不行。
当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世界所有的尘埃都会化作极光,这个设定也太美了。
本来好不容易看懂她妈是要干什么了 结果一下子又没弄明白她爸到底又是要干什么…
中间一度觉得莱拉非要去冥界找罗杰的时候,确实很reckless,但可能这就是她必须要走的路吧。莱拉真是年纪轻轻,就体验了生离死别,跟爱人生离,跟父母死别,关键是还不知道最后父母为了她付出了生命。妈妈玛瑞莎真是一个复杂矛盾的女人,但对她的印象最为深刻。
很好的完结。love is everything, and yet not everything.
第三季了,一边说战争迫在眼前,一边花2集时间磨磨唧唧水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