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果这就是爱情
看完奥黛丽塔图的《Delicacy》,突然明白了一直喜欢法国电影的原因,童话城堡般的色彩斑斓是其一,对生活心情细节的捕捉还原,更能打动我。
《Delicacy》占了三处:第一处,葬礼后娜塔莉回到家中,满脸泪痕,掏出手机,打算删除亡夫的手机号,犹豫了几秒钟,还是选择了退出。留着号码,就像他还在,只是我们长期异地而已,只是我们再也不会联系而已。第二处,娜塔莉过了一段不长不短自我封闭的时光,把自己锁在那个充满了回忆的房子里,妈妈来看她,担心地问长问短,娜塔莉只是拿了大衣独自出门,走过曾经的街道,还在他们相识的饭馆门口帮一对情侣拍照。一段亲密关系结束的时候,不管是主动结束还是被动结束,请给我们时间,请让我们独处,请相信我们,在流完一定体积的泪水,在失完一定夜晚的眠,在掉完一定分量的体重,又或者是放弃治疗般的塞完一定包装的食物之后,我们总能走出来,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有些人会把心上的伤痕进化成别致的纹身,不去想也不会忘,有些人的伤口就会变成腐肉,被皮肤掩盖。第三处,娜塔莉神游天外,吻了马库斯,也就是这位颜值不高赚的还不多的男主角,说实话,他们的first kiss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莫名其妙啊……马库斯在莫名得到了这个很棒的kiss之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神采飞扬到完全不用撩妹儿妹纸自己扑上来啊。这就是爱了吧,也许,这个时候,还应该称之为爱情事件,完全属于马库斯自己的。在感情刚刚萌芽的时候,只要对方一个眼神肯定,整个人就像发光一样,整天开启自嗨模式,全世界我最好看,我最摇摆,yoyoyo,check it out;看嘛嘛顺眼,而且还想给对方直播:天空真好看,阳光真好,午饭吃了不一样的套餐,路边的小花好可爱,像献宝一样;也会格外留心对方说的每一句话,那些话后面有没有潜台词啊?ta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原来ta喜欢这个啊……
影片结尾,马库斯提议玩捉迷藏,“我想象着娜塔莉……六岁时玩捉迷藏的身影,青少年时拒绝玩童年游戏,在花丛里生闷气的背影,成年后坐在长椅上的背影,弗朗西斯与她相恋的身影,当她孑然一身孤单的背影,祖母尝试安慰她的身影……我走在这片充满悲喜的地方,也是娜塔莉重新振作的地方。我准备好了,过来找我吧!”
2 ) 微妙爱情
上周观看
奥黛丽塔图 仅仅这个名字就足以令整部影片文艺浪漫而充满了捉摸不透的气息
两段爱情都是以一个冲动的吻开始
奥黛丽塔图 率真可爱古灵精怪
笨拙的瑞典男人纯朴不乏幽默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彼此靠近
法国电影就是这么美好 浪漫 每个镜头都透出文艺气息
影片结尾 奶奶的花园
他永远在她心里
而我 只需最深处那一席之地
不被朋友喜欢 不被追求者喜欢 就是这样的组合纯真可爱
她 放下身段
他 付诸努力
她 无视差异
这段爱情 无关世俗
虽然也许我们更想看到的是那个法国帅哥和奥黛丽塔图间的美丽爱情
3 ) 真實到殘忍
當娜塔莉從弗朗西斯的葬禮回到家,呆滯地拿出手機,翻到通訊錄,考慮要不要刪掉弗朗西斯的名字的時候,我感覺我有一部份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有一部份的呼吸被抽離,直到現在都不能平靜。最後她還是按了“不刪除”,女主角眼淚流下,我竟也跟著流淚。
他們相識於咖啡館,仿佛命中註定,認識,相愛,結婚,幸福著,直到弗朗西斯車禍,死亡。留下娜塔莉一人。奧黛麗塔圖的演技實在太好,猶疑的動作,呆滯的眼神,一點一滴把我的心跳奪走,留下劇烈的心痛。她呆坐著,她流淚,她清理一切弗朗西斯的物件,她走在路上幫情侶照相,她看著曾經用來求婚的鑰匙扣,她回到辦公室時的恐懼,還有那適時的背景音樂,叫我看得簡直無法呼吸,痛過之後,還是痛。
對我來講,這仿佛噩夢的成真。太真實,太可怕。
曾幾何時,我在日記本上列出了“他”的諸多條件,寫下了與他相戀後的感覺會是幸福、美滿、感恩、知足,也清楚地知道不管要等多久,他一定會出現。完全沒有戀愛過的我,竟信心滿滿的寫下了那樣的一段話。
遇見F的時候,我知道等了許久的人終於出現了。他符合了每一項,還附加好多我沒有想像過的美好。每時每刻,都在感歎為何世間可以有這樣的美妙。有一句書中看到的話常縈繞在我耳邊:“我們是這樣平庸,幸福應該給予比我們更好的人。”
那時,我才真正明白了愛。我人生第一次真真正正明白了愛。
一次分別的時候,我情不自禁地對F說:“過馬路要小心!”話音剛落,才發現這句話如此熟悉。就是這句!自打我有記憶以來,媽媽就最常叮囑我這句。現在我才明白媽媽的心情。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這種愛附帶一種深深的恐懼,你會害怕失去,你會想盡一切辦法把那個人留在身邊,呼吸到他的呼吸,笑著他的笑,痛苦著他的痛苦。你害怕他的生命與你無關,你害怕他從你的世界消失。
因此,愛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恐懼的種子。愛越濃,恐懼越生根發芽。
雖然電影到了後來,娜塔莉有了新的愛情,但那種無法呼吸的痛仍不能隨著戲院裡的一陣陣歡笑離開我心。電影真殘忍!愛情真殘忍!人生真殘忍!《泰坦尼克》里的傑克好狠心,雖把生命留給了露絲,叫她可以死在溫暖的床上,但我只要一想到露絲餘下的生命里傑克留下的那片空白,我就覺得恐怖。多麼殘忍!讀C.S.劉易斯的《卿卿如晤》,他愛妻離去后,劉易斯對上帝的質問,他靈魂抽空后的苦痛,把我的心撕成碎片。多麼殘忍!
我不害怕死亡,真的。但是我害怕心愛的人被抽離生命的無情。這也是爲什麽我認為我見過結局最完美的電影是《戀戀筆記本》,劇終男女主角年老,在病床上相擁同時死去,是我認為人間最美的結局。
電影的最後,娜塔莉和馬爾克斯(後來認識的戀人)玩捉迷藏,馬爾克斯說,娜塔莉不同年齡的時候,我會藏在不同的地方,在她失去弗朗西斯后傷痛的時候,我會藏在這裡。劇終,娜塔莉望向花園,微笑。我想,我大概明白電影的意思是想說,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會找到藏在那裡的某個人,然後重新找到我們以為不會再出現的愛與幸福。只是,在我這個年紀,我仍無法接受,無法面對,甚至無法去想像生活的殘忍。
4 ) 我和奥黛丽塔图
前几天找电影看,蓦地看见某个有奥黛丽塔图的海报。红衬衫的塔图侧身朝着我,正在系项链。远处模模糊糊有个笨重的男人在看她,但她没看他。电影有好多译名,美味、精致、细巧——这些当然是délicatesse的各种意思,看完了我也说不好哪个义项最确切(看见“美味”时还以为是和法国菜有关,其实没关)。然而我第一眼是被其中这样一个译名吸引着去看的:一吻巴黎。这和délicatesse无关,是从剧情出发的意译。
是因为这个名字里有巴黎。或者用阿狸的说法是,欧派文艺青年聚集地。然而这对我无关紧要,此时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无关紧要,二十年代来到这里的那些文艺青年全部无关紧要,只是塔图和巴黎一起出现的搭配让我想起了高考完的暑假窝在家里看《天使爱美丽》的情景,我看见那个古怪精灵的女孩在巴黎的咖啡店里等待她的男孩。那是我看的第一部法国片,是塔图2001年的作品,那时她23岁。四年后,我在一个名叫《一吻巴黎》的2011年的片子里看到了十年后33岁的塔图。我好久没看她的电影了,而四年里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我是个懒散的没什么规则的人,看书看电影都是,从没像有所谓“执念”的文艺青年们一样去一部部寻找并看过王家卫或是岩井俊二的所有作品,唯一勉强称得上看了全系列的电影可能只有柯南剧场版(所以你看我和文艺青年们的区别还是蛮大的)。然而唯独对法国片稍稍有点规则,这大概是因为比起好莱坞法国片还是不那么流行,自己摸索着看的话必须得稍微找到一个观看的秩序。但依然不是director情结,而是竟有些actress情结,会因为一部电影喜欢某个女演员继而专门去搜索她们的电影,虽然也仍然没有看完过某个人的全部作品。四年里,我就在干着这样的事情。
有些人是永远有着成熟风韵的,比如朱丽叶比诺什,《布拉格之恋》、《新桥恋人》、《蓝色》、《屋顶上的轻骑兵》、《情迷巧克力》,这里头的种种角色当然有差别,但大多数都是成熟好了的女性。有些人则是永远惊艳的,比如我后来深深为之倾倒的苏菲玛索。14岁时惊艳的薇克,27岁时惊艳的芳芳,29岁时惊艳的伊莎贝拉王妃,30岁时惊艳的安娜卡列尼娜,直到四十多岁的作品里,她依然是盛开在屏幕上惊艳至极的法兰西玫瑰。
可是塔图不一样,无论看了多少别的法国女人,她始终在我心里有个独特的地位。不仅因为她是我法国电影之旅的起点,更因为我用我的四年看她的十年,她在成长我也在成长。不是说她尝试了不同角色,而是她真的在银幕上成长。
还是美丽的巴黎,还是美丽的塔图,但这次她不再是会眼睛一眨不眨一口气说一长串话的邻家女孩,而是不再年轻的丧偶女性。你会说,这是角色的缘故啊!不完全是吧。影片一开始她也是以一个年轻未婚女孩身份出现,来到一家餐厅点一杯杏桃汁(而此时那个男孩正在想如果她点杏桃汁我就去和她搭讪)。然而即便扎着马尾想显得更像一个女孩,她脸上的表情和气质已经完全无法回到Amelie时代,那个时代的她天然有着灵动之气,那张常见的绿色背景大海报上,她拿着勺子用慧黠的又大又黑的眼睛看着你时,你就知道了。我默默猜想若是23岁时的她说那句“杏桃汁”的台词,一定是另一种模样,而且该更是年轻男孩子喜欢的模样。
爱美丽后来成为了《漫长的婚约》里的玛蒂尔德,影片的主题和风格比起Amelie,自然是沉重许多,然而战火纷飞中,那颗追寻爱情和爱人的心还是和Amelie一样的纯真。依然还是少女时代的塔图。玛蒂尔德后来成为了《巴黎拜金女》里的巴黎拜金女,不能说塔图变了,因为只是角色变了,但这时看到塔图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如果说以前看电影时觉得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或寻找),那么现在好像她更加去趋合大众口味了。拜金女后来成为了《达芬奇密码》里的索菲,这部电影我没看,不知为什么兴趣始终不大,只是看了海报觉得塔图的表情离Amelie更加远,好像是成熟了,但又好像是她强迫自己在观众面前成熟起来,用一副高深莫测的神色望着你。
好在后来她变成了《只要在一起》里的卡米尔,那个短发的爱画画的巴黎女孩子。爱情对她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她在寻求怎样能更坚实活在这片土地上。塔图的成长是看得见的,依然是善良暖人心的女孩子,但脸上已经退去Amelie身上想象的奇幻的aura,而是更加真实、自信、成熟的笑。现在想想自己还真是有耐心,当时找《只要在一起》并不容易,只为这样一个温暖的名字,还有奥黛丽塔图。
现在是《一吻巴黎》。一个失掉了心爱的丈夫的女性,先是自己怎么也走不出来,好不容易自己开始面对新生活时,别人又开始阻止她走出来,最后能争取到自己的第二次幸福,着实不易。直到她神色安详,在雨中和一点也不帅的男主角去探访她亲爱的前夫的墓,那一刻我看到了时间在这个角色和在塔图自己身上雕刻下的美丽。看见她穿着职业套装,自信满满从洒满阳光的走廊走过来,继Amelie以后,我又一次心动了。她回不去少女时代,也可能再也不适合Amelie那样的角色,但为何要回去呢?比起永远惊艳的女人,一个成长着的女人也是美的。
十年当然会让一个女人老去,但23岁和33岁的塔图都很美丽。初初获得甜蜜爱情的塔图和失去爱人又重新获得爱人的塔图之间记录下的一段时光,是她的十年,是我的四年。四年后,我还爱她,这个带我进入法国电影世界的法国女子。
而电影本身,相比之下就没什么了。
5 ) 一吻巴黎觀後感
緣份天注定。
濃密、天然卷曲黑髮的男人Francois在咖啡廳遇見隹人, 他思忖獨坐一角的美人點什麼飲料呢? 咖啡? 果汁? 還是其他飲品? 咖啡是最普遍的選擇, 要是她點了咖啡, 她是普通法國人, 不夠特別; 假如點了瓶裝果汁, 她是一個不熬夜, 不需要咖啡因提神的作息定時女人; 若果點了新鮮果汁, 她的品味與別不同, 最終她選了機率最小的飲品, Francois猜中了她的喜好, 他們一吻定情, 成為夫婦。
愛侶在草地談情, 天地忽悠轉變, 時節交接, 夏天愛火旺盛, 冬天構築家園, 不用交待山盟海誓, 亦不用交待單膝跪地奉上訂婚戒指的大路表達手法場景, 一幕簡單莊重的色彩轉換, 穿上白色結婚禮服的新人在飄雪的冬天行禮, 以靦腆微笑回應隱身賓客的歡呼, 新婚夫婦在來賓前還是未至於太過親熱, 法國電影比美國愛情電影少見激烈接吻鏡頭, 也沒有肉帛相見的激情場面, 片子剪接利落, 以一熱一冷時節對比, 說出起初交往時的火熱到踏進人生重要階段的慎重, 不見賓客舉杯祝賀, 送上祝福語是Francois和Nathalie不沉迷二人世界, 並且兼顧倫常禮節的大體。 親人希望Francois夫婦早日得子, 這是一個時常到家吃飯閒談的經常話題, 夫婦飯後奉上熱飲, 面子給足了, 親人是時候離開, 好叫新婚夫婦把握時間親熱, 誕下愛兒。 Nathalie躺在椅子投入讀小說, 沒有回應戴上耳塞預備出外跑步的Francois, 丈夫略為抱怨的視線是夫妻有遺憾的永別。
可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又或者是白日夢作祟, Nathalie吻了不可以, 不可能入辦公室談項目編號114的瑞典大漢, Markus始料未及, 他有自知之明: 相貌、職級攀不上麗人上司, 受不了突如其來的衝擊。以平常人的普世觀, 頭頂見光的中年男人缺少了獅子雄霸草原求偶的野性魅力, 也是報紙落了一版生髮水根據委託某調查機構統計, 真實有待商榷吹噓大約七成女性傾慕濃密頭髮男士, 加上外國髮型師背書, 擺出深情款款凝視消費者的目光廣告, 果然豐厚是異性渴求的性指標。Markus明顯在這方面失勢, 可幸大範圍覆蓋的棕色鬍子增加了不少男人味, 他喜歡在公司辦公室用廉價電腦揚聲器聆聽同Abba同時期的匿名樂隊; 穿上短褲下梯級的雙腿不自然的左右伸展異相, 這麼不起眼的低調男人是瑞典人, 歐洲國家為人所知的產品是傢俱, 品牌名稱是Ikea, 他有Ikea簡潔耐用特點, 外觀或許不令人眼前一亮, 但實際好用、不會過時。
有公德心的吸煙人士會在室外抽煙, Markus 在公司天台呼吸空氣, 不會抽香菸減壓。他注重健康, 定時運動, 不是那種吸取尼古丁慢性摧毀身體的人, 天台是他對Nathalie討露心聲的地方。他約了Nathalie到中國餐館點了異國風情菜式; 他同Nathalie看歌劇, 在法國, 要是男士邀請心儀對象欣賞歌劇是視對方為戀人。 一個女方主動的吻觸動了刻板漢子的心, Nathalie不撒賴, 應邀赴約, 可惜小心眼的鬍鬚大漢不願同事交頭接耳談論他們難以置信的地下情, 於是他做了十分愚蠢、發噱的事, 就是他尷尬的把頭顱側在一旁, 不敢對望Nathalie, 他沒有信心應付橫來的愛。然而, Nathalie與下屬的接吻是延續其逝世丈夫的愛是爭取, 前夫的吻是主導的結合了今生短暫卻難以忘懷的愛; 遺孀以排山倒海工作填塞無盡的悲痛深淵, 她發現無效後模仿先夫做法, 吻了剛巧入辦公室談公事的下屬, 思念亡夫的吻潤澤了樸實暗啞的瑞典男人, 令不同部門同事上Markus辦公室閒聊, 亦令老闆疑惑為何大美人會對外表平凡的下屬暗生情愫?
要完全瞭解美人心, Markus需要在Nathalie後花園玩捉迷藏, 這時畫面出現小女孩Nathalie同小男孩玩耍的景象。Nathalie情深一片的看著Markus, 她要Markus明白她的愛不是打發時間, 情創療傷, 而是要情人深刻體驗她的一切, 包括親人、成長家庭背景, 更重要的是她視移民為地道的法國人是填補前夫離世的寂寞鴻溝。
Patrick Chan寫於2012年2月25日
6 ) ces't la vie
法国片一向沉闷,也一向会在沉闷中跳出好些别具魅力的片段。在《La délicatesse》中,有时是情人第一次遇见的桥段,有时是背景里的音乐,有时是外婆花园里的画面…没有太大的起伏,没有复杂的转合,犹如印象中的法文歌,音乐声渐渐微弱,故事就走到了最后。不知不觉中,“年”已经被吓跑了吧?我爱的人们,有的近在咫尺,有的远在他乡,却都在我心中。ces't la vie
美女与野兽
两个人的感情,旁人看不懂,也不需要看懂
本以为是小清新,发现有点重口味,最终还是小清新。看来还是法国电影最擅长这种温情加浪漫的模式了。
一吻巴黎,多浪漫的名字啊。还是很清新的~
对男性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励志片,对女性观众来说这是一部治愈片,对瑞典观众来说,这恐怕是一部颠覆帅哥国形象的搞笑片。
CINEMATHEQUE 200212
本来毫无趣味的电影在中间突然翻盘,乐趣满生啊!
大叔很妙
从一杯不庸俗的杏桃汁到中邪的一吻还有包装精美的小熊糖。多么温馨,从开头的艳遇浪漫到急转而下的悲剧再到平淡却朴实如涓涓溪流般温暖的感情。法国爱情小品真是看得让人会心一笑,犹如影片最后既明亮又清新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温暖。开放式的结尾给未来一个美好的遐想
老板的性骚扰
12-08-30-syd
温情满满的电影,有时候爱情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二人之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才充满惊喜。只有这样简单纯粹充满善意的爱才能拯救人于伤痛。因为无所求,所有的获得都是快乐。
从一开始那么甜蜜我就在等着分离的命运了:当一切美好得不似真的,也许就真的只是一场梦。
到底是在讲什么..
前20min和后面相较,真心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给你看。男女主第一次kiss的时候我真心快吐了,DS逆袭的成功。
多杜太不适合什么OL(还要是中层)或者学者(达芬奇密码),戏路真心没有歌迪亚来得宽
everyone needs to see this!
奥黛丽现在是干燥花,仍然美丽,但缺水。男猪太丑了。
都是冲着女主吧~
奥黛丽·塔图太美了,看到她伤心真的有点于心不忍,故事就是等待她如何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如何治愈自己的心灵伤痛。在中国人眼里看上去像是一场白领与蓝领的爱情,在法国人眼里是中产阶级和外国移民的关系,她的朋友觉得他不配,但谁让她是法国天使呢,她在乎的是那份奇怪的感觉,那份爱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