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那个莎翁式结尾中,Kendall、Shiv 和 Roman 完败,Logan 大胜。
编剧打了时间差,这一集又来到 Logan 的生日会,与第一季遥相呼应。
根据边边角角的信息,过去三个月里,SKR 兄妹三人组尝试新建一个互联网媒体品牌,“The Hundred”,混合 Substack、《经济学人》等新老媒体的特质,试图与老爸叫板。
然而,当他们得到消息,Logan 想继续收购 Pierce,三人组跟 Logan 作对的热情就战胜了所有经济理性。
1. Divided, We fall
剧中至少有 4 组分裂。
1)三兄妹对抗 Logan,竞价收购 Pierce。Pierce 大家长利用三兄妹想痛击父亲的情结,在 Logan 报价 60 亿美元、三兄妹报价 80 亿美元情况下,继续对三兄妹施压。最终,兄妹三人组报出了 100 亿美元的诚意价。
2)Tom 与 Shiv 的分裂。第三季末尾,Tom 出卖 Shiv 向 Logan 投诚,这一集经过分居,确定要离婚。(两位演员结尾这次互动。)
3)Logan 与 Tom 分裂,导致收购 Pierce 的消息走漏。Logan 对待 Tom 的方式并不能让 Tom 感到安全。因此,这一集中,Logan 要收购 Pierce 的消息,是 Tom 仿佛在「无意中」透露给 Shiv 的,口头理由是避免 Shiv 猜疑 Tom 乱搞。如果 Logan 给 Tom 的安全感足够,消息大概率不会走漏。
4)还有一个小型分裂,发生在三兄妹和自己银行家之间。 是新建一个媒体品牌,还是收购 Pierce?他们并不能从银行家那里拿到最优质的建议,因为银行家能从收购中获得 10 倍利益。 同样的,为 Pierce 出价会不会太高?只要能成交,银行家也不会提醒,因为交易对价越高,他拿到的分成越高。
由此,我们看到,分裂的原因,正是因为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而谁也不信任对方,谁也不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让渡自己的利益。
在三人组内部,这次他们团结的重要原因,是一起痛击老爸;在此之外,裂痕也已然浮现。
很可惜,每次分裂,结局都是两败俱伤。
2. 老国王 Logan 隐藏的存在主义挣扎
1)孤独
生日会上,Logan 看重的三个孩子都不在场;在场的那个孩子,没有 Logan 与他单独对话的戏份。
带着保镖离开聚会时,Logan 说,「你是我的朋友。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已经非常可悲了。更可悲的是,对话全程,他没给过保镖什么把话说完的机会。
结尾,Logan 窝在沙发里看自家的午夜新闻,讲家庭类集会上的暴力案件。 Logan 打电话给手下,痛斥下属不力、节目品质不行,「人们半夜会看电视。我半夜会看电视」。
尽管与其他孤寡老人相比,他能深度操控电视上能看到什么,但他也是一位孤寡老人了。
2)死亡与无意义
和保镖吃饭时,Logan 袒露了自己的世界观:每个人都是经济单位,有自己的价值体系、目标;从经济角度看,Logan 是巨人,剩下的人都是侏儒。但侏儒们构成了市场,经济市场、婚恋市场、观念市场,那些让 Logan 如鱼得水的市场。
既然一切都是市场,那家庭对 Logan 意味着什么?
当 Greg 指出房间里的大象,「你的孩子们怎么都没来给你庆生?」 他暴怒,要反击 Greg,而他用的武器是指出 Greg 父亲多么卑微。
在和保镖大谈市场后,Logan 画风一转,「这之后有什么」?他指的是死亡。一个人死后,会怎样?保镖说自己父亲很虔诚,Logan 打断了他。
看 Logan 的表述,他不认为死后有任何超越的可能性。那么,他感受到的现实的冰冷,将是彻骨的。
3)自由 Logan 对保镖说,每当我想做什么,所有人都和我作对。
在这个感受中,他剥离了自己的全部责任——孩子们是他深度塑造的,社会文化是他作为媒体大亨深度影响的。他剪除自己的责任,也剥夺了自己的自由。
3. 虚伪与谎言
1)在谈判中,Pierce 家族的大家长 Nan 沉住气两边抬价,一次次说「数字」不重要。观其行,数字是最重要的。她终于成功诱导三人组将(原本已是最高出价的) 80 亿美元抬高到 100 亿美元。
其他支线也蛮有趣,比如大哥和未婚妻的博弈。
毫无任何防备的点开第三集,嗯。logan如何死的这一段应该会是伏笔,会播出在最后。所有演员演技全部出彩,看得我也跟着无措沉重。谢谢编剧还能写段con和willa的纯爱剧情稍微调解下情绪。这剧情发展看来确实是最后一季了。
Sad Ken之后是Sad Rom。Tom在受惊后给Greg打电话-这对cp也着实好笑。
把预期中的结局安排在了故事初期的第三集,现在非常好奇接下来编剧要如何让剧情收官,平稳or荒谬or潦草or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要不奶一口Greg吧。但也认同另一个分析里们关于Shiv的表现,可我不想再让roy家的孩子经历得到又失去的痛苦折磨了。
失去,是勝利的陰影;失敗,是暗夜劃出的一點星光,照亮舊時的路,畫出未來模糊的方向。
故事從原點回到了原點,還是那間會議室,還是董事會,還是 Kendall 想要繼承家業,還是 Kendall 在臨門一腳時大意失荊州⋯⋯
最後,沒有一個贏家。Roman 輸了,他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都是 Bullshit,他只是不甘心既然都是 Bullshit 為什麼不能是我繼任?Shiv 輸了,即便她以另一種方式「贏了」但她也知道,這是一個注定要失去的結局,只是她的不甘心讓她決定歹戲換套班子拖棚。(我覺得讓她跑票的很大原因就是進會議室前 Karolina 跟她說的那句話,讓她覺得這間公司沒救了,換誰都一樣。)Kendall 輸了,這一次他徹底的輸了,他 7 歲時就做好了承接王位的準備、他二進宮的努力、他被反覆背叛的忍耐,都在最後一刻分崩離析。宛如那一顆即將西沈的太陽,他知道,這一次他沒有明天了。
當 WayStar 從 Logan 的獨裁政權隨著 Logan 的過世變成政教分離(第九集的劇名),到最後繼承者們 With Open Eyes(最終集的劇名)世界和 WayStar 還是一樣的噁心,這樣的噁心是 Caroline 那個詭異但有點好笑的描述「 I don’t like to think of all these blobs of jelly rolling around in your head, just, face eggs. 」。
他們沒能繼承 Logan 親手鑄造的帝國,但他們繼承了 Logan 的專斷、蠻橫、任性。換個角度來看,他們賣掉了 WayStar 換來了 Way of New star。
最終季的每一集能量都好強,給大家拿出來反覆討論的第三集更是可以說是 20 時代最具有標誌性的電視藝術傑作。而這一季從個體、群體、集體、國家、利益,將人性的每一個面向都挖掘得如此之深,彷若米雕般的刻畫,令人讚嘆不已。
写在前面:
父子冲突历来是文学、戏剧的重要母题,而在西方文化里,反映父子关系的作品中,这种父子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弑父情结”。
从源自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王》,到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哈姆雷特》,这种戏剧作品里的“弑父情结”是一脉相承的。
HBO出品的美剧《继承之战》围绕着虚构的国际媒体巨头罗伊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展开。毫无疑问这部剧也带有浓重的“弑父情结”,这是一场罗根·罗伊和他的继承人之间的父子相残的战争,也是一场豪门权力的游戏。
《继承之战》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低开高走”,第一季反响并不算热烈,豆瓣评分也“只有”8.4分,然而第二季、第三季,都拿到了9.2以上的高分,目前正在播出的第四季,评分已经高达9.7分。
透过这部剧,能窥探到豪门生活的内幕、资本与权力的勾连和暗中运作规则、人性的幽暗复杂,更重要的是,也许能对我们如何去处理亲密关系有到一些启发。
01垂老的帝国开创者和他的各怀心志的继承人们
虽说《继承之战》是一部现代语境下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剧集,但却有着浓重的古典色彩,即使是对西方文化不熟悉的人,也很容易找到与之相似的东方历史故事原型。
第一季的剧情从世界最大的传媒公司威士达(Waystar)传媒的缔造者、掌控人罗根·罗伊的一场生日聚会开始。
罗根·罗伊的次子肯道正雄心勃勃地推动着一场对另一家公司的收购,他渴望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顺利接过父亲的权杖,替代年迈的父亲掌管他的传媒帝国。
然而就在罗根的生日聚会上,罗根宣布他将继续出任公司CEO的消息,临时撕毁了原本要宣布肯道接班的决定。
就在肯道失望之际,罗根却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住进了医院。罗根生命垂危,公司董事会为了保障公司的顺利运营,必须推选一位新的罗伊家族掌门人走上前台。
罗根的子女们纷纷登场,展开一场权力的角逐。
这部分剧情完整地勾勒出了罗伊家族的成员构成和各自的形象特征。
罗根·罗伊:威士达传媒的创始人,凶悍强势,野心勃勃,极具战略眼光和攻击性,一个唯利是图、对任何人都不留情面的暴君。极其贪恋权势,不能容忍任何人挑战自己的权威,虽然年事渐高,但仍死死抓着权柄不放。
康纳:罗根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长子,长期生活在农场里,沉迷于历史书籍和文物考古但显然并无真才实学,性格软弱、毫无主见,拜倒在一名应召女郎的裙下,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在继承之战里,康纳是第一个出局的人。
肯道:罗根次子(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表面上是衣冠楚楚的商界精英,实际上是曾迷恋毒品的瘾君子。肯道有一定的经营才能,努力想要向父亲罗根学习,假装强势精明,实际上却被对手算计,暴露出自己的软弱和优柔寡断。一度被罗根定为继承人,但随即被废除。
罗曼:罗根小儿子,跟肯道一母同胞的兄弟。一个典型的被宠坏的豪门花花公子形象,不学无术、缺乏耐心、有着奇怪性癖好的问题青年。罗曼缺乏经商的学识才华,却有一肚子剑走偏锋的小聪明和坏水,认为自己才是最应该接替罗根执掌公司的人选。
希芙:罗根小女儿,跟肯道、罗曼一母所生。激进叛逆的豪门千金小姐,一开始热衷于政治游戏,故意跟父亲唱反调,以攻击父亲作为自己的政治形象和资本。毫无经商经验,但内心对权力充满渴望,到受到罗根暗示有希望成为继承人之后,立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继承之战中。
罗根和他的三子一女,构成了这场豪门权力游戏的核心玩家。
其他诸如罗根现任妻子玛西、希芙的丈夫汤姆、罗根的外侄孙葛瑞格,以及一干威尔达公司的高管,共同围绕在核心玩家周围,各站阵营构成权力之争的外围圈层。
整部剧的主题和核心矛盾,也通过这部分剧情揭露出来:随着创始人罗根的年事渐高,威士达传媒,这一庞大的商业帝国,接下来将由谁执掌?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所有的剧情,都紧紧围绕着这个核心主题展开。
罗根强势而精明,但随着年事渐高和健康状况的恶化,他必须开始考虑找一个接班人的问题。然而罗根的子女中,并没有一位能够表现出让罗根满意的才能。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罗根对权势的贪恋,让他从来都没有真心想过要将权柄交出,所有对子女接班人身份的承诺,都是为了巩固自己地位的权谋游戏。
看到这里,让人忍不住想起那句“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的灵魂发问。
罗伊家族的继承之战,像极了康熙朝的“九龙夺嫡”。
肯道,就是那个跟胤礽一样倒霉的太子爷。
两人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以次子身份被立为继承人、父亲都精明强势紧握权柄且在位日久、兄弟姐妹都在一旁虎视眈眈要争夺储位。
这是自古以来,无论是帝国王朝,还是豪门巨富都面临的一大难题:父亲的过分强势,总是会压抑了子女的成长,然而随着衰老逼近,强势君王与弱势子女之间的力量会逐渐拉平。当天平向另一头倾斜的时候,不肯放权的父亲和崛起的继承人之间,必然会以一场腥风血雨的斗争来完成权力的交接。
唐朝李世民弑兄杀弟逼父,他的几个儿子同样在他晚年造反。明朝朱元璋精心培养继承人,身故后,却是弱小的朱允炆与他的叔父们开战,最终帝座易主。清朝康熙一代圣主,儿子们也个个不凡,却是两废两立太子,九龙夺嫡惨烈异常。
从东方历史的视角去看现代西方上演的豪门大戏,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
02 弑父之战与列王的纷争
过分强势的父亲,总是会压抑子女的成长空间,罗根的几个孩子,始终生活在罗根的阴影下。
罗根对权势的贪恋,让他热衷于使用权术去驱使、挑拨、操纵几个子女,让他们看得到一点希望,并为此拼尽全力,但当他们真正接近胜利果实的时候,罗根会毫不留情地给出致命一击,将其打落尘埃。
当子女们成长起来,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有可能掀翻巨人的时候,他们便会将矛头对准自己的父亲,发起“弑父之战”。
率先入局的是肯道,这位曾被罗根钦定的太子爷,在第一次被废黜之后,借着罗根病危的机会,试图重返权力中心。
然而强势的罗根抱着残病之躯,依然宣布回归,将肯道的希望泼灭。
在这样的背景下,肯道发起了第一次针对罗根的战争。
他在私下与罗曼结盟,拉拢董事会其他成员,试图发起对罗根的不信任投票。
这场政变由于罗根的强势控场、罗根哥哥伊万的介入、罗曼的软弱摇摆而宣告失败。肯道彻底被抛弃打入冷宫。
万念俱灰的肯道彻底堕落,重新开始吸毒。
随后在桑迪、史都伊的操纵下,肯道借助外部力量,试图与虎谋皮,与外人一起发起对家族企业的野蛮收购。
这是肯道发起的第二次弑父之战,而这也是第一次让罗根感受到威胁,双方一时间打的旗鼓相当。
然而肯道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在希芙婚礼上与服务生一起吸毒,在寻找毒品的路上开车坠河,导致服务生的丧生。
罗根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把柄,肯道只得乖乖就范,发表声明与桑迪等人决裂,回到罗根身边当乖乖仔。
第二次弑父之战失败,但是罗根的帝国已经动摇。内部的叛逆子与外部的敌人勾结,门户已经洞开,门口的野蛮人步步紧逼。
罗根以蛇吞象的方式应对,准备收购另一家传媒巨头皮尔斯,让自己庞大到野蛮人无法吞下。
为了应付外界的质疑,罗根再一次玩起了权术,私下承诺小女儿希芙将成为自己的继承人。
在与皮尔斯的谈判中,罗根家族各自为战,互相攻击,丑态百出,过于心急的希芙,再次成为父亲玩弄的牺牲品。
“邮轮丑闻”的爆发,让罗根家族卷入生死存亡的漩涡中心,罗根决意让肯道成为弃子承担这一切。
当肯道问父亲为何要剥夺他接班人地位的原因所在的时候,罗根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肯道不够狠。
这一次,绝望之下的肯道,终于收起了优柔寡断,在发布会上逆转枪口,宣称“邮轮丑闻”的一切幕后主使,都是他的父亲罗根。肯道的第三次弑父之战爆发。
肯道的三次弑父之战,是整个《继承之战》系列中最为精彩的剧情,实际上也代表着肯道的成长,与罗伊家族内部问题的一步步暴露。
肯道从自己父亲拙劣的模仿者,转变为试图屠杀巨龙的少年,最终一步步成为恶龙本身。
当肯道变得越来越像罗根·罗伊,强势、残忍、凶狠、贪婪、不留情面的时候,他对父亲的战争,越来越占据上风。
最终给罗根致命一击的是兄妹三人联合对父亲的反叛之战。
罗根计划卖掉自己的帝国,收缩版图、置换优质资产,实际上也代表着他意识到自己的衰老和退让,但他仍然抱着权柄不放,直到死在飞机上。
肯道的三次弑父之战,加上后来兄妹三人联合对父亲的决战,四次弑父之战,这个曾经看似不可一世、总是能赢的巨人终于倒下。
然而对罗伊家族这个庞大的帝国来说,暴君的离去也意味着帝国失去最大的庇护者,罗根的子女们短暂的联盟瓦解,彼此展开列王的纷争。
一次次的内战,罗伊家族的股份早已被掏空稀释,无力控制董事会,外人已经嗅到机会,最终胜利的果实落入谁手,尚未可知。
03 权力的游戏
整个《继承之战》系列,主题一以贯之,然而每一部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季是家族内部的权力之争,侧重点在家庭关系。
第二季是家族合力应对“门口的野蛮人”,侧重点放在商战的纵横捭阖。
第三季是应对国会和司法部的调查,侧重点放在资本与权力勾连的背后运行法则。
第四季则是集大成者的收官季,家庭关系、商战、政治权力运作皆而有之。
虽说各有侧重,但彼此之间也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实际上是互相影响和关联的,总体归纳起来,一切都离不开“权力的游戏”这个核心主题。
本质上,罗伊家族的一切源头,都源自扭曲的家庭关系。
父不慈、子不孝,父亲把子女视作豢养的玩物,子女认为父亲遮蔽了自己成长的阳光。对罗伊一家来说,家不是能够休憩灵魂的庇护所,而是厮杀争夺的修罗场。
正是因为罗伊家族内部的问题,才导致肯道发起战争,招来外部资本、引爆邮轮丑闻,导致这个传媒商业帝国岌岌可危,摇摇欲坠。
大厦将倾之际,罗伊的子女们,还在忙于权力的争夺。
历史告诉我们,帝国的瓦解总是起源于内部,而现实告诉我们,人们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的教训。
某营销号真是张嘴就来,好好查查黑色幽默起源哪国把。
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
黑色幽默产生,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黑色幽默”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学和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产生,绝不能归因于部分作家的臆造或创造。20世纪中叶,美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是黑色幽默产生、发展和兴盛的根源。
不知道某些英剧粉哪来的优越感,这酸的哦,英剧真这么牛怎么拍不出来这剧呢,英剧小家子气永远拍不出来美剧的深度和厚度,就像神探夏洛克和真探的区别,英剧确实短小精悍看的很爽,但是没有美剧的厚度铺垫和哲思,像风骚律师绝命毒师守望尘世真探火线已经是严肃文学,火线都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英剧八辈子拍不出来,美剧甚至专门一集打蚊子,与主线脱离一集塑造支线丰满主线更是常事,各种挖掘人性,第三季才是高潮,这在短小快餐的英剧是不能忍的,英剧只有小聪明,美剧是长篇名著,需要耐心,像绝命毒师风骚律师看到最后真的绝,比看一集一个故事所谓短小精悍的英剧有深度太多太多,长篇才更考验编剧水准,需要照顾几百条线索,短小的英剧总共几条故事线当然容易,短小也没有艺术的发挥
这一季我会像上一季一样每周更新剧评:[更新至E9]Succession第三季分集评论,每周更新(继承之战 第三季)剧评 (douban.com)
前排提示,我的剧评都会有重要剧透,没看过正片的观众请谨慎阅读。
本文每周会把当周剧评置顶,旧文按播出顺序排列。
每周的单集评论我都会发在豆瓣小组供批评讨论【内容基本相同,小组讨论发出来不会修改,但会有更多即时的互动和讨论】:
【第一集】:彷徨与分裂
【第二集】:爱、恨以及Virtual Apology
【第三集】:第三集:超现实的真实
【第四集】:第四集:歧路与选择
【第五到六集】:第五至六集: Serious or Not Serious?
【第七到八集】:第7-8集:Tailgate Party Decides?
本剧台词非常妙,建议看中英双语字幕
第7-8集:Tailgate Party Decides?
第七集剧评本来已经写得差不多,但我12号突发急病,14号从上海会昆明老家做检查、修养,大大拖慢了写作的进度,鸽了两周。Succession最终季第七第八集因为主题相关,我把剧评合在一起发。
第九集剧评已经写了一部分,会和大结局剧评一起发。
本文包含大量剧透,没看过Succession最终季7到9集的观众谨慎阅读
引言
Succession编剧室将S4E7定名为“Tailgate Party”,意味深长。
美国人常在重大节日、活动或体育比赛期间在开阔的户外场地(停车场、公园、野地……)举办车尾派对(tailgate party)。提起这个词,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图像大概是无数身着休闲服、牛仔裤的美国男女,开着自家的美式皮卡或SUV齐聚一地,放平尾门,在晴朗的天空下支起露天烤架吃肉、喝酒、聊天。在这个意义上,S4E7中Roy家族在大选前夜主办的tailgate party其实不是一个真正的tailgate party。烤架、休闲服、纸杯等tailgate party的基本元素甚至tailgate(车尾门)本身都在这次party中缺席。事实上,在Shiv家举行的这次宴会与Succession中经常出现的各类精英聚会晚宴没有本质不同,举办地点在Shiv和Tom的高层豪华公寓内,与会者皆着华服,饮料是香槟与红酒,权力的游戏在杯盏间展开。
根据Kendall等人的台词,Logan生前就会在每次美国大选日前举办主题宴会。而Roy家族将这个主题宴会命名为tailgate party这一事实无疑是Roy家族的成员有意识地戏仿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方式的表现。Roy们当然知道他们举办的tailgate party名不副实,但这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因为这种“靠近”大众的戏仿本身恰恰是将Roy家族及其客人与普通美国人区隔开来的一种行为:如果他们本就是普通的美国人或者说生活在美国普通民众内部,他们又如何戏仿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呢?戏仿本身就是一个站在被戏仿者外部才能执行的动作。
Roy们甚至特别强调了他们与普通美国人之间的区别。在S4E7的tailgate party正式开始前,Kendall举杯,对着一屋子不足百人的美国政治商业思想文化技术精英们说出了下面这些话。
“We watch history, we make history, and then, one day, we become it.(我们观看历史,我们创造历史,然后有一天我们变成历史。)”
Kendall的台词中,历史被这群掌握资本、权力、话语的精英所塑造和操纵。Succesion这一季第七第八集的剧情发展似乎也能印证他的说法。在S4E7中,GoJo收购Waystar这一重新洗牌全球传媒行业格局的商业收购案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三个人的决策。下任美国总统及其政府部门的格局与形象可以在一两次电话中被拍板,在S4E8中,SKR三人在小房间里的拉扯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剧集里这次美国大选的最终命运。
普通人的命运,真的已经被身处“云间”的美国精英们决定?
Reverse Viking何以可能?
We go reverse Viking. We pillage their village.(我们转变为反向维京,我们劫掠他们的村庄)
在S4E7末尾,Kendall悄悄把自己的教父,长期在商业和生活上给予他建议和帮助的Frank拉到小房间,并对他说出上面这句台词。因为Matsson是瑞典人,所以Kendall用Viking(维京人)来指涉他,而“go reverse Viking”自然代表要反过来收购瑞典人的公司。
S4E5和S4E6中KR二人阻挠GoJo的收购都困难重重,甚至要靠Living+这种吹牛项目来拉抬股价。那么,反向收购何以可能,换言之,Reverse Viking在商业上真的可行吗?
Kendall和Roman也知道单靠吹Living+拉抬股价并不能真正阻止交易,更何况反向收购。他们需要更实际的筹码:引入反垄断调查和关于数据安全的法律监管。功夫不负有心人,S4E7中二人调查出Matsson和Ebba的复杂关系,其后顺藤摸瓜挖出了Matsson数据造假这样的干货。
S4E7播出后,我在Reddit上看到有观众质疑S4E7中Ebba向KR二人透露GoJo数据注水这个情节,认为这个情节是机械降神(deus ex machina),是编剧凭空给Kendall添加筹码。但这种质疑其实忽略了编剧室之前铺垫的很多细节。
早在S3E4(当时Matsson甚至还没出场),GoJo市值虚高就已经借角色之口被表达过。当时Kendall为了稳住关键股东Josh,谈到了自己对公司未来发展路线的构想,明确表示要收购GoJo。Josh对Kendall这个提案的第一反应是GoJo太贵,而且他有意使用了overpriced而非expensive表达他对GoJo市值的看法。Josh为了在谈判中占据主动[1]刻意用一种冷淡的态度回应Kendall当然是事实,但他能够这么说也一定有事实依据,否则不会试图用这句话来堵Kendall的口。至少,反映了市场上对GoJo的一种观点。此外,在第三季中,GoJo和Waystar股价倒挂发生在S3最后两集,是Matsson故意发含混推文有意炒上去的结果,和Kendall通过Living+发布会拉抬股价如出一辙。GoJo的股价无疑有水分。
而GoJo内部的危机第四季前半段编剧室其实也给出一些暗示,并非编剧在S4E7才强行加的设定。我在第二集的评论里初步分析过Matsson打给Kendall那番电话【爱、恨以及Virtual Apology (douban.com)】:
而Kendall,一开始反对Shiv的提案,但接到Matsson电话之后态度大变。注意Matsson电话里的措辞:Matsson说他喜欢Ken(还附赠了其他一些客套话,然而参看S3E7,他根本没有他说的那么看重Kendall),说如果Logan进一步抬价,就不会是他来买(“But if he pushes me again, it won’t be me.”)。Kendall显然从Matsson给他的电话中读出了更多东西:当Matsson说不能接受进一步抬价时,就有抬价空间,因为如果Matsson真的无法接受进一步抬价,他直接走就行了。在Kendall看来Matsson这一言说行为反而表达了其纠结,这恰恰意味着还能继续抬价(或者通过抬价实现他自己的某种目的,比如彻底搅黄收购)。
此处需要补充的是,Matsson对Kendall的威胁,Logan自己在身为买方时也用过。S2E6中,Logan得知自家公司邮轮丑闻马上要被曝光,为了在新闻曝光前敲定收购皮尔斯的协议,避免交易因为自家丑闻被搅黄,Logan对Rhea也说了类似的话,即如果不能尽快说服皮尔斯签约他就会放弃收购皮尔斯。结合S2这一情节来看,编剧室其实已经借S4E2里Matsson的电话向观众暗示其公司内部可能存在问题。
S4E5最后Matsson决定留下来的Waystar高管人选也暗示了GoJo的内部危机。单独在S4E5的剧情内部来看,Matsson留的人是之前私聊时Shiv想要的人(Gerri,Karolina,Tom)。但除了留Tom可能是为了讨好、稳住Shiv外,Matsson留Gerri和Karolina的真实目的极有可能就是想用Waystar的公关资源帮自己遮盖丑闻。[2]虽然S3E4中GoJo就已经进入角色的台词,但第三季中Matsson正式出场并接触Roy家的人是在S3E7。那个时间点正好在Logan处理完公司内外危机稳住自己位置后[3],Logan第三季应对处理危机的成效可能让Matsson印象深刻。结合S4E7的情节发展来看,编剧室实际在S4E5那段Matsson与Shiv的对话中就暗示了GoJo内部存在危机,只不过当时编剧以Matsson嘴里他和Ebba的狗血故事为掩护,在Shiv和观众面前将GoJo的商业危机藏了起来。
S4E7中爆出的印度数据造假事件会让观众(包括我)感到意外是因为编剧室通过留白限制了观众的POV。虽然S4E2编剧室已经通过Matsson和Kendall那通电话隐晦的提示观众,但由于POV的限制,观众对Matsson的看法受到Logan判断影响:S4E2最后Logan向SKR道歉那一段,他很严肃地对SKR说如果继续抬价Matsson会被气走放弃交易。甚至S4E7播出后都有观众认为,既然Roman和Kendall都能查出来Matsson和Ebba关系紧张并顺藤摸瓜发现Matsson数据造假,以Logan的能力同样会在之前与Matsson谈判的过程中查出Matsson数据造假这件事。但这种观点得以成立的前提,即Logan的判断力,其实不一定可靠。
首先,第三季的剧评我就分析过,Logan商业之“神”的形象其实是一种被建构出来的形象,其实仔细梳理Waystar从第一季以来的变化,公司走到如今田地很多雷都是Logan自己埋的。[4]而且,Logan对科技企业缺乏深入了解。第一季买Vaulter(他虽然有保留态度)是基于Kendall的意见(S1E4里Logan想买的一个数据挖掘公司也被Kendall吐槽说不靠谱)。第二季拆解Vaulter则听了Roman的意见让Kendall执行。[5]第三季中他在谈判前对Matsson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单方面受Roman影响。
其次,Logan在S3末做出卖公司决定那个时间节点,能获取的信息不一定完整。Matsson对数据造假这件事严格保密,只有他和少数高层知道(见S4E7里Shiv质问Matsson数据问题时,他第一反应是反问Ebba和Oskar二人中谁泄密),KR能查出来GoJo数据造假的前提条件(Ebba和Matsson关系破裂)在Logan第三季与Matsson面谈那个时间点不一定已经发生,即便已经发生,Logan自己作为看低女性的老白男也不一定有这个意识从这个角度去查。
最后,Logan不一定有动力去查Matsson黑料。在S3E9亲自同Matsson接触前他虽然成功保住了自己在公司和美国右翼政治势力中的地位,但应对股东大会、司法调查非常消耗他精力,而他对SKR都感到失望:Kendall没能击败他,Shiv不懂公司核心竞争力,Roman不稳重。把公司大部分资产出售而保留ATN,已经说明当时的Logan事实上放弃把家业传给SKR,专注于为自己谋取利益了。留ATN卖掉Waystar其他财产,可以甩掉邮轮、公园和电影这些包袱。邮轮和公园业务属于重资产管理成本高而且还出过差点掀翻整个公司的大丑闻。电影业务作为创意产业投资收益非常不稳定。而ATN这个右翼保守派有线电视网,相较于邮轮、公园好管理,投资收益比电影稳定,还能让他更积极地对美国社会施加影响力。S4前两集他极度重视ATN业务,S4E1结尾打电话怒斥Cyd安排的节目和S4E2在ATN发表演讲均是佐证。如果Logan在S3那个时间点本来就有迅速完成出售亲自抓ATN的想法,他自然没有动力和经历发动手上所有资源查Matsson黑料。即便是S4中的Kendall和Roman,也是在下定决心破坏收购后才真正发力去专门查Matsson。[6]
“Privacy, pussy, pasta”
S4E7中Ebba告诉KR二人Matsson的形象是被包装出来这一情节,也不是编剧为了给Kendall降低难度临时给Matsson加的设定。
Matsson视Kendalll(及其他Roy二代)为废柴富二代(S4E5)。但Matsson和他自己鄙视的Kendall也许没有太大不同。S4E5他对KR说自己发现父亲尸体的经历时提到他爸的宝马车发动机在车祸后还在运行。Matsson显然也出生在家境优渥的家庭,绝不是白手起家。而仔细回顾一下Matsson在S4E7中翻车的过程就会发现其实与S1E10里Kendall作死嗑药出车祸被Logan抓住把柄的过程大差不差:都是自以为胜券在握后放松导致不可控情况发生(一个是自己为了嗑药遭遇车祸,一个是在嗑药后放纵自己霸凌Ebba致使对方反水,而且其中都正好都有他们不太瞧得上的Greg间接参与)。
结合S4E7里的情节发展回顾Matsson的角色塑造,会发现编剧室在这个角色出场的时刻就已经潜在地描绘了他的外强中干。
Privacy, pussy, pasta(隐私,女人,意面)
这是S3E7里Kendall生日宴上Kendall询问Matsson需求时瑞典人给出的回答。但也正因为这句台词在Matsson一出场时就出现,所以也颇具迷惑性。在观众和Kendall这样并不真正熟悉Matsson的人面前[7],这套轻浮话语为Matsson建立起一种马斯克式理工科技宅大佬人设:“真性情”“直肠子”,虽然有点直男但足够聪明。但是,结合S4的剧情语境对Matsson带着一种批判的视野来分析他说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到这句话和SKR这种富二代经常说的那种带有游戏风格的语言没有本质差异。Matsson这句话所直接表达的意义非常易懂、直白,俗气,三个词所表达的都是人作为动物的基本欲望(庇护所、性、吃)。但这句话在形式上却并不那么散文化-平淡无奇(prosaic),三个单词押头韵,朗朗上口。Matsson的话语不仅仅是表达其意图的中介(mediation),也直接地(immediately)表达了超出字面和其个人意图的效果。“Privacy, pussy, pasta”这句话形式(能指)和内容(所指)的不对称其实在Matsson自己无意识的层面也对观众潜在地言说了关于他自己的信息:他确实聪明,但就像这个看上去有形式自觉可实际含义非常直白的句子一样,他外在的科技大佬人设(能指)所指涉的内核(所指)其实非常乏味、平庸。
而且Matsson用pussy这个与性器官关系更密切的词来代指女人和性行为也颇具预言性:用pussy来押头韵既是他自作聪明在形式上的表达,也是他对女性态度的无意识流露。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他与Roy家族的男性没有本质区别,仅仅将女性视为一个欲望投射的对象。尽管Matsson在第三季说这句话时可能还没有与Ebba分手,但在女性性别意识愈发突出的当代,他言语中对女性轻浮傲慢的态度已经预示了他因此被反噬的可能。[8]
“It’s a number on a piece of paper.”
正如我在第二集的剧评中通过分析Logan道歉台词所指出的那样【爱、恨以及Virtual Apology (douban.com)】:
语言不只是思想的中介,语言及言说本身就参与思想的形成(formation)
不应该忽视Kendall表达反向收购GoJo时的修辞。
“We go reverse Viking. We pillage their village.”这句话的修辞效果无疑与Viking(维京人)这个概念或形象所具有的引申含义相关。众所周知,由于维京人对中世纪欧洲持续数个世纪的劫掠,这个词不仅仅指涉历史上的维京人族群,也常常“海盗”“劫掠”等含义关联起来。Kendall自己也紧跟着用“we pillage their village.(我们劫掠他们的村庄)”明确点出了这层含义。
而这种表述与Logan的表述极为相似。
与“维京”紧密关联的 “海盗”一词正是S4E2中Logan在演讲时用来塑造ATN员工身份认同的核心比喻:“You are fxxking pirates.(你们是TMD海盗)”。而在S2E10,Kendall询问Logan是否真考虑过把企业交给他时,Logan说Kendall当时还不是killer。
为什么Logan以及现在的Kendall要用pirate/pillage/killer这些与杀戮、暴力相关的词汇来描述商业,这种修辞在何种意义上表达、形塑了二人的思想和ideology?
S3E8中Logan和Kendall私聊应该是两人最后一次单独会面。当时Kendall意图变现离开,提到他过去把自己看成马背上的骑士(指他正面挑战Logan这样的“恶龙”)。Logan闻言立即反驳,称生活是“It’s a fight for a knife in the mud(是泥地中夺短刃的死斗)”。不过在用“fight for a knife”回应Kendall的骑士比喻之前,Logan其实还说了另一句看上去与Kendall骑士比喻不太对应的句子:
“It’s a number on a piece of paper.(生活是一张纸上的一个数字)”
这个看上去与暴力比喻无关的句子恰恰说明了为什么Logan以及现在的Kendall自然而然地用与暴力相关的词汇描述商业乃至生活中的一切活动。
Logan的话描述了一个事实: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结构之内,个体一切生存、欲望、情感、价值效用都可被还原为抽象的数字。当Logan将生活区还原(reduced to)为“纸上数字”时,他心目中生活的意义自然就是比“数字”大小的游戏。那么,做一个killer,把别人的“数字”抢到自己手里就顺理成章了。在这个意义上,Logan与Kendall这种“暴力”修辞,与其说是个人的说话习惯,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症候的表达。
Media Decide
S4E8的标题在两重意义具有讽刺性。第一层讽刺非常明显,对于观众而言不难察觉:在这个标题是“America Decides(美国做出决定)”的单集中,美国大选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却是SKR三人在会议室里博弈的的产物。
在一般人的常识(common sense)中媒体(media)是向选民和观众报道选举信息的中介(mediation)。但实际上,媒体的报道本身已经直接地(immediately)且深入第形塑选举。而现在的美国媒体无疑对此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的选举不由“America Decides”而由Media decide。
这正是Logan极度重视ATN的原因,SKR对此自然也心知肚明。
要理解S4E8中SKR三人的立场和行动需要对剧集中这次大选有基本的了解。
为什么剧集中那么多人对Mencken当选感到震惊和反感?关于Mencken,我在S3E6的剧评中详细分析过【左派、右派和可口可乐 (douban.com)】:
这一集出现了三个候选人。第一个是副总统,副总统看到现任总统被Logan媒体疯狂攻击的“惨状”后极力跪舔Logan,暗示自己能压制司法部和新兴科技公司,但副总统年纪、形象都成问题。而且他给Logan的条件都只能解决Logan的短期问题。候选人Salgado的路线对于传统保守派选民而言又太左了,而且Salgado左转,意味着他是跟着左翼的议程在走。剧集中的现任总统,身上种种细节,影射现实中的川普(第三季新闻播报里提总统认知失调,明显指涉了去年大选的时候媒体要求川普做认知测试的事情,还有第四集总统在电话里骂人被Logan和女助理嘲讽也指涉了川普言行被传统精英瞧不上这个事实),但川普执政四年之后美国右翼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的这个Mencken就不单单指涉川普了,他身上既有川普式民粹路线的煽动力,在政治议题上又比川普更进一步,更有活力,可以把这个人看作川普,Ted Curz,Tom Cotton等右翼政客的组合体。Logan之所以选择这个Mencken,其实原因很简单,用Roman的词来说,就是很Cool。Mencken这类另类右翼不但不按照左翼的议程走,他还能把左翼的主张拿来自己这里重新塑造风向(也就是Roman提到的Overton Window),理论化的说法,他可以给右翼带来某种范式转换。这其实是Logan现在急需的。副总统只能在短期战术上帮Logan翻盘,而Salgado这种中间派,政策、话题都彻底受限于左翼设定的议题,而Logan需要Mencken这样的人来带节奏,设定属于右翼的议题。
我第三季剧评的分析仍然适用,Mencken就是威力加强年轻川普或形象更帅气的德桑蒂斯。这种后现代保守派,明面上大谈保守传统,实际上完全价值虚无,为了胜选无所不用其极。
Don’t we long sometimes for something clean once in this polluted land?(曾经在这片受污染的土地上,我们不总是会渴望干净的东西吗?)
上面这句话是S4E8最后Mencken在宣布自己“胜选”时说的话,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太的啊不妥,在谈捍卫民主,实际上是非常典型的政治狗哨话语(即针对特定人群有效的发言)。在far right民粹选民看来,Mencken这句话无异于向他们许诺,在他总统任内他会清洗各种保守派所看不惯的事物(非法移民、堕胎、xing少数、少数族裔、外国科技企业……)。讽刺之处在于,Mencken大谈维护美国的“纯洁”,但他和Roman私下交易的作为完全与他的公开主张向左。
民主党那个候选人Jimenez,出场不多,很难给出全面可靠的评价。从名字和形象看是拉丁裔,根据S4E7中Shiv告诉Tom邀请Nate那段台词以及S4E8开场不久Shiv和KR讨论出口民调的台词可以知道他这次大选得到Gil背书。结合S4E7中Nate和Matsson的对话,他对大型科技企业有怀疑。这个角色大致可以看成性转且资历更老版本的AOC或者立场更接近桑德斯的拉丁裔奥巴马。基于七、八集的有限信息,唯一能对这个角色给出的评价是:缺乏决断力。他不能和Kendall谈交易,威斯康辛选票出问题反应也不如Mencken团队果断,关于密尔沃基选票被烧事件发表的演讲过于保守稳重缺乏激情和鼓动效果。
S4E8中这次大选的过程和“结果”看上去参考融合了美国2000年,2016年,2020年大选。就“结果”而言类似2016川普当选,Mencken“当选”出乎外界预期。论过程则类似2000年和2020年,中间有很多争议性事件。剧集中的这此选举,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市的选票被烧,而既有的选票(即没有被烧的选票)按照选情专家的说法无论有没有被统计都是Mencken大幅领先。问题在于密尔沃基偏民主党又是人口集聚区,那里的选票如果没有被烧,就可能反转结果,但如果因为那些票重选,也非常不合常规,法律上不一定对此有明确规定。这与00年戈尔和布什在佛罗里达的情况类似。[9]而最后ATN(主流电视网里的右翼)抢先宣布Mencken胜选与20年川普在选举夜次日凌晨自行宣布胜选类似。
Roman力挺Mencken不难理解,S3E6中是他搭上Mencken这条线。而在S4大选前他已经有太多失误,S4E5在山顶对Matsson发飙,S4E6的Living+发布会前临阵脱逃,且先后以非常不当的方式开除多个高管(制片厂的女高层Joy和Gerri),他必须抓住大选这个机会给自己增加筹码。
Kendall的立场夹在Roman和Shiv中间,非常复杂且矛盾。他从来不是far right,经济议题作为资本家大概率偏右但文化层面他应该是中间偏左。看他前三季的表现,至少在他自己有意识的层面支持各种形式的文化多元主义意识形态上整体偏进步主义(尽管无意识层面受Logan影响一直有男权倾向)。与此同时,他女儿由于南亚族裔特征明显且反对Mencken的右翼立场。[10]从Kendall个人情感上看他不大可能支持Mencken。但他现在为了阻挠Matsson的收购,又急需下任总统为他动用反垄断调查和数据安全监管等政治力量阻挠GoJo收购Waystar的交易。
可以看到,S4E8中Kendall依然在意与家人的情感联系。S4E7晚宴期间,民调上落后的Mencken团队对Waystar非常热络而Nate已经明确对Kendall表示Jimenez不太想和ATN这种右翼媒体有太多往来。但在S4E8中和Rava通电话后,Kendall还是主动联系了Jimenez,希望能和民主党候选人达成协议。甚至在最后决定是否要宣布Mencken胜选的关键时刻,即便明知道Shiv和Matsson可能有幕后交易(S4E7对party上正是因为察觉到Shiv带着Matsson到处游说,他才决定派出Greg“颠覆”Matsson),Kendall还是出于情感和自身价值观,提议让与民主党关系更融洽的Shiv去联络Jimenez竞选团队,希望Jimenez团队可以用监管阻止Matsson收购计划的交易。但有自己议程和利益诉求的Shiv显然让他失望了。
Shiv的价值立场很鲜明。她本来就是建制派民主党立场,极度担忧、敌视Mencken这种共和党右翼民粹政客上台。所以她在会议室指责Roman的作为会破坏美国民主并不完全是虚伪的话语。那些话就是她对美国政治的真诚看法。5、6集中Shiv低调行事,勾搭上Matsson,但她还是太自信,在7、8集里相继犯错。第8集她的错误尤为致命。S4E8中的Shiv回到了她前三季既要又要的老路上:一方面不愿放弃自己的价值立场,另一方面也不能放下自己的私利。这就导致她为了配合Matsson收购Waystar,假装打电话忽悠Kendall,最后却被Kendall抓个正着,让剧集中这场大选的“结局”走向了她所不希望的方向(价值立场没有得到维护,利益也不能得到保证)。
其实,S4E8中Kendall的犹豫暴露出了可以被Shiv利用的破绽。Kendall让Shiv联系Nate时,Shiv完全可以私下与Jimenez团队联手。[11]Shiv可以把形势对Jimenez团队讲明,让他们口头答应Kendall要求,利用威斯康辛的争议稳住选情,之后再联合Jimenez和Matsson的力量推动Waystar出售。这样做不但能挫败Mencken的选情(甚至最后阻止Mencken当选),还能在Matsson面前展示她在民主党的人脉,使得她在收购完成后有筹码与Matsson谈判让自己留任高管。虽然建制派民主党和科技企业关系好,但最近几年Sanders和AOC等更偏社民的民主党左派非常看不惯大型科技企业。Jimenez按剧集中的设定不可能完全放任科技企业尤其GoJo这种国外科技企业,所以收购后她完全可以借Jimenez的力量施压Matsson。如果她真这么做,最后她也大概率能拿到类似S4E9提出的美国CEO这一职位。但是Shiv做了一个最糟糕的决定:在Kendall对她坦诚(明言自己想独占Waystar,但又不能真正割舍家人感情)的情况下骗Kendall。
America can’t decide.
Kendall的犹豫和Shiv的糟糕决定为观众提示了第八集标题“America Decides”的第二层反讽意味:美国从精英到平民的分裂与迷茫,陷入决策无能。
Succession编剧室当然是站在西方左派立场,但他们也区别于常见的天真白左。事实上编剧室将最猛烈的批判和反讽指向了美国泛左翼。S4E8中大部分立场看上去更“正确”的角色都难以做出决定,躺平到最后一刻才被迫应对或者接受情势的变化。Jimenez缺乏紧迫性,Kendall犹豫,Shiv盲目,选情专家纠结,Jess虽然破天荒试图表达了一次观点,但仍然没有勇气真正表达明确态度。
其结果就是一群毫无立场的庸人、小人左右了大选的走向。Con宣布推选助力Mencken,Greg为自身利益告发Shiv帮助了Mencken(Kendall最终下定决心转变是在Greg那里确定Shiv联手Matsson以后,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Greg“决定”了总统人选),Tom直接执行SKR博弈后的决定。
Roman支持Mencken当然符合他利益,但毫无立场地帮Mencken显然也谈不上明智。S4E7中他为帮Mencken,公开在外人面前羞辱自己的兄长Con,连Kendall都觉得不妥上前劝阻。但这种为了个人利益无底线跪舔Mencken的方式并不会为他赢得Mencken的尊重,甚至在Mencken看来这是Roman便于利用的表现。Shiv在这一点上其实分析得很对,Logan支持民粹右翼政客是要让对方为他所用,绝不会让对方无限利用他的资源。S4E1,Logan在生日宴上明显对Mencken团队怠慢的态度不满,真遇到选举夜这种情况他一定会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敲打Mencken,就如他对之前那个Rasin总统所做的那样(Logan甚至不一定要帮Mencken选上,他可能会选择让Mencken败选,但支持他当自己的狗撕咬民主党)。
在第五到六集的剧评里,我分析过Roman的性格:
在Succession开播的时候,Roman在Logan诸子女中看上去是最不serious的纨绔富二代:他对除了Logan之外的每个人似乎都极度跋扈、傲慢;非常虚无、犬儒,对一切既有道德、ideology、社交习俗都无所谓。
但随着剧集展开,大量细节向观众表明,Roman没有他表面上那么“无所谓”。比如S1E2中他在Logan发病后一改之前的态度决定遵照Logan意愿签字还劝Shiv一起签。S1E5他和剧中的第一任伴侣Grace分手就是因为对方带着孩子看了他极力反对的Waystar烂片。S2结局Logan提出让Kendall背锅的时候他提出反对。S3结局,他一直对参与SKR三人组不太情愿,对Logan还有依恋。S4E5和S4E6中,Shiv和Kendall都在给自己某出路,他作为当年最后加入反叛行动的人,反而是最想坚守SKR联盟。也因此他分别被Kendall和Shiv利用。明明S4E5中是Roman指出应该把破坏交易的行动告诉Shiv,但最后谎言在S4E6被戳穿时反而是Kendall率先“道歉”,让前一秒还在维护“谎言”的Roman成了恶人。Shiv被Matsson要求破坏Living+发布会,想出的法子就是以保护Kendall的说辞去劝Roman阻止Kendall继续开发布会。
S4E5开头一群人在Roman房间里商议时他办公室挂的电影海报是个值得注意的细节。虽然不是真实存在电影,但从海报上的标题与涉及风格看,这些电影显然都不是最通俗的商业大片blockbuster,更像是风格化商业类型片或A24风格独立电影(即大众话语中所谓“文艺片”)根据S1E5他对火鸡电影的讨厌也可以看出他大概率不喜欢在美式合家欢电影。编导为Roman电影品味涉及的这些细节表明,他恰恰有自己价值判断和情感偏好,而且在无意识的层面上他其实很看重这些价值与感情,只不过为了“保护”自己内心不受伤害,他在人前总要表演出傲慢和虚无的一面,做那个“伤害”别人的人。
但是,第五第六集这几段Roman情绪失控的戏其实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了Roman这套“保护”机制的自我毁灭趋势:Roman希望通过这种任性展示他的权力和地位让别人能认真对待他,然而他越是如此任性,别人越不会严肃看待他。
第七、第八集中Roman跪舔、硬捧Mencken的行为和第五集山顶对Matsson发飙、第六集连续开除女高管没有本质差异。
在S4E8中观众可以看到,Kendall在S4E7派对开始前发表的那段豪言壮语(“We watch history, we make history, and then, one day, we become it.我们观看历史,我们创造历史,然后有一天我们变成历史。”)既成立,又不成立。说这句话成立,是因为S4E8中选举的结果最终确实还是精英们在密室中决定的。而说这句话不成立是因为选举的实际过程和结果其实出乎美国精英统治阶层的预料。在S4E8开端,连Mencken看民调态势都已经在做准备接受败选,甚至已经提前让Roman去做准备为其“败选”构建叙事。
但密尔沃基选票被烧改变了一切。
其实根据剧中的信息来看,这个事件的起因难以在全面调查完成得到确认(可能是意外,可能是Mencken支持者所为,甚至Roman说法,极端leftist用False flag栽赃Mencken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这个事件的真实起因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次事件所表达的症候。如果这件事是起因是纯粹的意外,这就是历史自身偶然性的表达。如果这件事是人为(无论是纵火者是左派还是右派),这也是精英自以为可以操纵历史却反噬自身的后果。选民会有这种极端的行为不就是社会治理失能,政治极化的表现吗(根据剧中角色的台词,类似事件非个例)?而Roy家族等政商两界掌握大量资源和力量的美国精英无疑需要为此负最大责任。
无论是哪种情况,密尔沃基的火灾都揭示了如下事实:也许身处“云间”的美国精英能对地面上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施加巨大的影响,但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也绝对不是这些精英可以完全操弄的提线木偶。
Greg的两次抉择
Succession中,Shiv两次在关键时刻请Greg帮忙。Greg第一次决定帮Shiv(S1E2),第二次决定背叛Shiv(S4E8)。
S1E2,Logan紧急住院。Roman想签署Logan的信托协议而Shiv不想签。由于Marcia打发Greg回家帮Logan取义务,两人不约而同找到Greg。Roman让Greg把信托协议带到医院,而Shiv让Greg不要把信托协议带到医院。Greg一度十分纠结,和自己母亲商量了半天也没下定决心,直到他回到医院.
Greg实际把协议带到了医院,但他最后选择帮Shiv。让Greg决定帮Shiv的决定性因素是如下事实:回到医院后,Tom告诉Greg,他会帮Greg安排工作。
而在S4E8中,Greg向Kendall透露Shiv联手Matsson的实情,根本原因在于,Shiv无法给Greg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deal,而只是在言语上霸凌他。
S4E4中Logan留下的那个遗嘱草稿里,Greg的名字为什么会打上问号?Logan当然知道Greg除了长得高以外身无长物,但他显然觉察到了Greg往上爬的野心,而在Logan看来这种人是非常容易达成交易的。第一季Greg刚到Logan家,就在车上向Logan暗示可以帮他搞定自己外公Ewan的董事席位,让Logan注意到他。而S3E4中,Greg和Logan谈交易也非常顺利,双方各自开出条件,达成利益交换,Greg得到Logan的法律保护伞后就离开Kendall转投Logan。Greg名字上的问号也许意味着Greg是Logan眼里的wild card,是可以搅动局势的例外因素,尽管使用方式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知道Greg这一特性的人在剧中还有Tom和Kendall。在S1E10,Kendall离开婚礼主会场想嗑药,正好在路上碰到Greg。当时Greg已经得知Kendall联合外人对Waystar发起恶意收购,便主动对Kendall提起他知道邮轮丑闻细节,立马吸引了Kendall的注意。而Tom长期和Greg交往,对Greg非常熟悉,所以会在S3E9联手组成The Disgusting Brothers。
S4E8中Shiv要求Greg帮她掩盖秘密,却不愿给Greg提供任何好处,而她自然为轻视Greg付出了代价。
至于Shiv在S4E8不能说服Tom的原因,其实和她无法说服Greg类似。S4E8中Tom不愿帮助Shiv的直接原因自然是二人头天晚上(即S4E7末)互相试探对方承受极限的那次吵架。如果回溯Tom和Shiv二人在S4E7中tailgate party上的互动,就会发现二人在那天晚上其实又回到了他们婚姻中常见的状态,Tom极力讨好Shiv(甚至帮她推广了她那款众人都觉得难喝的红酒),但却仍然被Shiv当靶子扔出去让所有人攻击。Shiv为了说服左翼政治人物在监管层面帮Matsson,不得不把Tom(ATN现任领导者)当沙袋扔到众人面前供他们“击打”,尽管她当时未必愿意这样。S4E7中两人走到阳台的时候Shiv一开始其实没说什么出格的话,只是说Matsson数据靠不住,自己很担忧。但这反而激怒了Tom,在不了解GoJo内情的Tom看来Shiv的担忧只是借口,因为他既往的生活经验告诉他,像Shiv这种Roy二代从来不会面临真正的生存压力。Shiv在第七集中的一些列操作在Tom看来就是Shiv始终不愿在行动上为他提供确定性和安全感的证据。因而Tom自然就会把她在S4E8说的所有话都视为某种操控人心的策略,即便这次Shiv真的说了实话。
Shiv之所以高度依赖Matsson 这种不可靠的外部力量(不只数据不可靠,Matsson如果收购Waystar,也不一定 会留Shiv,他始终不愿给Shiv明确承诺),归根结底是因为Logan的厌女症导致Shiv从来没法得到Kendall和Roman一样多的机会在公司得到锻炼并培养自己的势力(除了Tom)。但Shiv的“既要又要”——一方面极度自私和一方面又相信并标榜进步主义价值观——也始终撕扯着她,使得她极度盲目、自我矛盾。S4第七第八集里她忽视Greg和Tom[12]导致反噬只是最极端的例子。其实她在Waystar内是有潜在盟友的,S3E3中Karolina对她升任Domestic President显然感到兴奋,而S4E6中Roman开除Gerri后她也有机会拉拢同为女性的Gerri。但截止第八集,Shiv一直没有脚踏实地做工作让这些潜在盟友成为自己真正的盟友。
Con的“退选”和曾经有可能成为Con 2.0的Kendall
在第三季的剧评中,我曾经如此评价Kendall与Logan的关系:
在第四集的分析文章中,我曾经分析过Kendall的局限和潜能。当时的观点目前仍然适用。第三季中(至少到第七集这个阶段)的Kendall还是需要通过反对Logan来构建自己的身份-同一性(identity),换句话说,他的生命经验仍然以Logan对他的影响为可能性前提。“宫斗”成功并不一定能让Kendall自己的生活获得真正的解放。真正的解放需要他摆脱对Logan的认同和依赖,需要他摆脱与Logan的对立。简言之,Kendall如果要真正摆脱Logan对他的影响,不能仅仅是反(anti-)Logan的,他需要以非(non-)Logan的方式生活。反Logan意味着他仍然依赖Logan设定的框架(表现形式为对Logan的反对)行动和生活,而以非Logan的方式生活则意味着更广阔的生活可能性。
现在看来,我当时的分析有一些不足。Con在某种意义上很早就过起了非Logan的生活(他一直不再 Waystar权力中心),他也是Logan四个子女唯一一个在Logan走后没有太多伤感情绪的人(S4E3说Logan不爱他且坚持与Willa结婚,S4E7中说没有Logan让他感到安心)。但Con的生活显然也非一种可欲的生活,他的选举以及“败选”后和Mencken讨要“大使”的操作表明,他归根结底就是个利己的庸人,虽非大奸大恶,但也不值得赞美。Logan在S3E8如果允许Kendall变现离开,Kendall变为Con 2.0的概率远比过上真正可欲生活的概率要大。【我第三季剧评评论区中已经有朋友指出了这种可能:绝望与希望之间——Succession第三季每周分集评论[完更 | 含修订](继承之战 第三季)剧评 (douban.com)】。
由于Logan死后一些列变故,S4中的Kendall越发趋近Logan。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在S4中Kendall开始频繁的“维护”家人。其实他在第一第二季也有类似的举动,S1他在Logan面前维护自己疑似有自闭症的儿子。S2看到Logan打Roman立马站出来保护Roman。但S4中这种“维护”在频率上的提升意味着他试图填补Logan去世后Roy家族内部的权力真空,试图占据“爹位”:明明他自己也只把Greg当工具人,但S4E5看到Matsson言语嘲讽Greg他要站出来维护Greg这个家族外围成员,S4E8他明明知道Shiv可能在背后和Matsson搞小动作,但为了与Shiv统一战线(当时他还对Jimenez心存念想),在见到Tom公开攻击Shiv时他也立刻言语警告。
Kendall能成为Logan 2.0吗,如果他最后真的成为Logan 2.0,这对他自己、对Roy家族、对剧集中的美国又意味着什么?
大结局也许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而Succession编剧室给出的“回答”,极有可能是新的问题。
[1] Josh在S3E4的言行显然是有策略的设计,那一集他故意以女儿生病为由让Kendall和Logan去他家谈判而非他进城谈判
[2] Gerri在美国司法部那边有沟通管道,而Karolina也是长期处理Waystar公关的老手,S2E4里也是她们两人处理Kendall偷东西的事
[3] 第三季第五集Logan稳住自己的代理权,第六集他通过和共和党深度绑定让总统平息了邮轮事件相关的司法调查。
[4] 第三季剧评链接:绝望与希望之间——Succession第三季每周分集评论[完更 | 含修订](继承之战 第三季)剧评 (douban.com)
[5] S2E2中Kendall和Roman都知道Vaulter数据注水,Kendall是派自己人下Vaulter调研得出结论,而Roman是靠和Vaulter员工社交来打探消息。向Logan汇报时Roman的看法是Vaulter没救(他知道Logan一直怀疑这笔交易所以顺着Logan的意思说),而Kendall认为如果Waystar派人去监管指导Vaulter怎么用数据的话Vaulter还有救,最后Logan因为一开始就对Vaulter持怀疑态度听了Roman的意见,但让Kendall执行。Kendall确实把Vaulter关停,但还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把核心的资产拿下来。
[6] S4E7开头Roman在电话里甚至需要向别人解释他查Matsson黑料是为股东利益负责尽职调查(虽然他自己说漏嘴说成extra dilligence)而特别强调自己没有意图破坏交易,因为这可能会让那些倾向于出售公司的股东不满。
[7] 根据Kendall和Matsson对话的台词不难判断出两人在Kendall生日宴以前认识但不熟。那一集中Kendall对Matsson套近乎到谄媚的地步(提议Matsson反像收购Waystar),而Matsson反应冷淡,最后也甩掉Kendall答应了Roman的提议.
[8] 结合第五集Matsson和Ebba的对话(Ebba半开玩笑说会用小本子记下Matsson黑料)以及第九集中Ebba悄悄通过Hugo向Kendall传递情报这一情节来看,Ebba在S4E7向KR曝光GoJo印度数据造假也许并非完全是冲动,而是抓住机会顺水推舟反制Matsson的举动。注意S4E7中Ebba在和KR对话的具体展开过程。KR二人仍然在谨慎地说些客套话,Ebba自己主动提到Matsson的编程天才形象由她包装,并提到她次年2月份就会离开GoJo(美国大选是11月)这些信息。现在Matsson不敢动Ebba是因为如果他开除Ebba,印度的黑料注定盖不住(E5,他那寄血袋这个小丑闻试探Shiv的时候Shiv也提示他不能开除Ebba)。但如果Matsson收购了Waystar,不但可以用Waystar的内容库抬升自家流媒体订阅数把假数据变真数据,还可以利用Waystar那已经被证明非常强大的公关力量(成功应对了邮轮丑闻)架空Ebba,彻底把这个包袱甩掉。
[9] 2000年佛罗里达州计票结果非常接近且有争议,而且结果会直接影响选举人票归属。事后看虽然最终计票大概还是布什赢,但当时美国就有研究指出Palm Beach的选票从统计结果来看存在很大问题,可能由于当地是蝴蝶票(候选人左右交错排列),导致戈尔的选民投错票。
[10] 他前妻Rava虽然长相偏白人但从名字上看可能带南亚裔血统。有人质疑Kendall她女儿不是他亲生,因为南亚裔特征明显,但其实这在混血家庭是正常的现象。参看b站这个视频:混血的后代真的很神奇!_哔哩哔哩_bilibili
[11] 以她在民主党的人脉不一定通过前情人兼Kendall好友的Nate联系Jimenez团队。结合S4E7里Nate离开party时的话来看,他不是Jimenez核心圈的人。
[12] 如果她真的坚持进步主义价值观,她又怎么会轻视这些“地位”不如她的人呢,如果她一切行动为利己,她也应该知道,要与Tom和Greg做利益交换。
第一集 彷徨与分裂
引言
S4E1,Logan收购PGM的计划被Kendall/Shiv/Roman截胡,这与前三季Kendall的历次(商业-生活)失败构成对偶。
Kendall第一次上位失败(S1E6)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运气不好(遇到恐袭导致自己没法坐直升机按时出席董事会议),而这次Logan的失败一定程度上也不是他自己直接造成的(他成功瞒住了Kendall/Shiv/Roman,如果不是Tom无意中泄露情报,他也不会失败)。
以前是Logan盗用Kendall点子(收购GoJo),这次是Logan收购PGM的点子被盗。
Kendall以往的失败虽然有偶然因素,但与他的性格缺陷有关(不够杀伐果断,S1E6为了确认一张摇摆票打草惊蛇最后牵出一系列事件导致自己被堵在路上,S3既不能做到杀伐果断,又不能真正摆脱Logan的影响过上非-Logan式的生活)。而Logan这次收购失败,虽然有偶然因素(Tom弄巧成拙),但归根结底是他那套为人处世的方式(精致利己)导致他的用人(用Tom和Greg这种投机分子)和竞价策略(用低报价羞辱Nan)都有失误。
站在最终季的开端回溯,不难发现Succession是一部诗样的剧集:剧本、视听表达随处可见创作者在形式上的自觉,每一集都包含大量意蕴丰富的细节。
初唐王绩的《野望》常常被认为是唐代第一首形式上严格的五言律诗,恰巧,其中“徙倚欲何依?”这一句,可以很恰当地描述Succession S4E1中Logan的状态。
Logan:徙倚欲何依?
本集开场呼应第一季第一集,是Logan在纽约豪宅里的生日宴。规模很大,但没有人能真正陪伴Logan。所以,在等待Nan对收购提案的回应时,无意干坐的Logan只能叫上自己的保镖兼“打手”Collin。
给第三季第三集写剧评的时候我曾经提到【[更新至E9]Succession第三季分集评论,每周更新(继承之战 第三季)剧评 (douban.com)】:
……很多观众经常为Logan老辣的手段所倾倒,觉得他很牛,有能力,但却忽视了Logan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Logan极强的权力控制欲某种程度上让他对公司的治理走上了《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皇帝治国的道路。作为掌舵者,他玩弄权术很在行,但公司内部危机一大半恰恰是他自身造成的:第一季最开始的债务,公司转型迟缓与传媒产业发展方向的脱节,一味扩大规模收购却不做深层结构调整,内部的各种政治不正确文化……对几个子女生命中经验到的问题,Logan也负有极大责任。Ken第一季的优柔寡断,Roman既自大又自卑的自我矛盾,Con的“掉线”,Shiv的见风使舵几乎都是他自己言传身教和言语暴力的后果。
简言之,Logan的孤独是他自己一言一行的后果。
比如本集他和Collin在餐厅的对话。作为精致利己主义者,Logan在需要用人的时候并不会像Shiv\Kendall\Roman等人那样怠慢手下面的工作者,有时还表现得很尊重。和Collin在小餐馆里开始对谈的时候,他称对方为“You’re my best pal.”然而,这种明面的尊重背后,其实是强烈的支配欲。随着二人对话深入,Collin想表达自己观点,Logan却直接打断,根本就没兴趣听完,直接输出自己的看法。简言之,他向Collin提问仅仅是想让Collin认同他的观点而已。这段Collin和Logan二人的对话,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Logan式人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当你对Logan有用的时候他就会给你颗糖,当你对Logan没用、甚至对他构成威胁的时候他毫不留情。换言之,Logan不是不知道人有道德、情感、ideology,但他仅仅将之视为可以用来谋利的手段。用他自己的话说,人仅仅是“economic unit”。
实际上,Logan对Collin说的那套把人还原为经济单位的话,押了S1E6的韵。
当时Kendall策划第二天董事会上发起对Logan的不信任投票,但突然Marcia(在Kendall看来没来由地)打了个电话给他,喊他到家里陪Logan吃饭(麦当劳巨无霸)。Kendall很紧张地问Logan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然后Logan说Marcia打着自己的算盘(She’s got her own game goin’on.),后面还说Kendall和他自己都打着各自的算盘,并总结说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算盘(“Everybody’s got a game.”,这句话和S4E1他对Collin说的话不就是一个意思吗?),差点把Kendall吓死(因为Kendall以为自己的计划已经被Logan发现)。
由于S1E6主线是董事会投票及背后Kendall的活动,观众视角被限制在Kendall一侧,所以观众(比如说我)当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涉及故事主要戏剧冲突的悬念(Logan是不是得知了Kendall的计划?)上,而容易忽略Logan说的这话事实上是Logan世界观的极简概括。但和当年边看球赛边对Kendall侃侃而谈不同,如今他只能找一个不会忤逆他的听话下属说这些“心里话”。
更讽刺的是,Logan向Collin提问并索取认同这一行为本身恰恰表明,Logan自己也动摇了。如果他深信每个人都可以被还原为economic unit,那他为什么要问Collin“what are people?”这个问题,如果他对此深信不疑,他又为什么要寻求Collin的认同?
看看Logan身边的人吧,Kerry/Tom/Greg/Gerri/Frank/Carl/Con,有谁真的可靠?既然Logan已经把人还原为(reduce to)gamer或者economic unit,那么,他周围充斥着一群为了牟利“忠诚”于他却不能帮他拿下PGM的小人,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投机的限度
简单回顾一下首集剧情,就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季Logan翻车的关键角色是Tom和Greg。
Tom给Shiv打电话说明与Naomi见面的情况反而让Shiv觉察出他约会Naomi另有所图,并最终和Kendall及Roman推测出Logan暗中收购PGM的计划。
Tom之所以如此慌张以至于弄巧成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他和Logan的对话中被呈现出来。他需要反复问Logan如果自己和Shiv离婚还能不能保住现有的位置(毕竟在过去,Shiv才是他在家族和公司里地位的基础)。虽然Logan嘴上对Tom说“We’re good.”但Tom怎么可以完全相信Logan呢?他自己当然知道如果有一天自己挡了Logan的道一样会被抛弃(第二季不就已经展现出这种趋势了吗?),更何况他这次上位恰恰是靠投机、靠背叛。他自己能背叛自己曾经的权力根基(Shiv),又怎么保证别人不会背叛他呢?
至于Greg,他带到Logan生日晚宴上那个女伴在社交媒体上秀出的照片为Kendall-Shiv-Roman三人组确认Logan收购PGM的意图提供了关键线索。
剧集开始时,Greg在Roy家族中身份最低微,他在第三季末顺利混入高层,确实是他能力的体现,但他的能力并非办事能力,而是钻营和精准站队的能力。第一季很多观众到第五集拍他私下复印文件那一幕才明确意识到他有能力在Roy家族中模索向上爬的路,但其实编剧之前就埋了很多细节,只是把具体过程留白,所以观众不容易注意到。全剧第一集他和Roy一家人去打球的路上他就在车上暗示Logan自己可以帮忙搞定外公Ewan那个董事会席位的问题;第二集他被Mercia安排回家取Logan衣物的时候帮了Shiv而非Roman是因为之前Tom对他说会照顾他;第四集,他通过Gerri向Logan传递了Tom有意开发布会公开邮轮事件信息的情报(然后Logan晚宴当场宣布同意Tom娶Shiv把Tom拉到自家船上)……他第一季第五集悄悄复印文件给自己留后路,第二季结尾帮Kendall反戈一击都不是临时、任意的决定。
如果说Tom还对情感、道德保留低限度的敬畏(见Greg反复提“disgusting brother”这一称号时Tom的反应),Greg已经完全忘乎所以。还记得上一季结尾Greg从Tom和Shiv那学来“约会阶梯”那一段吗?他甩掉自己之前一直追的Comfrey(以她为“阶梯”)去勾搭欧洲女贵族。然而这一集他带上晚宴的女伴并非那个女贵族,而是另一个人。编剧室留白,完全隐匿了Greg情感关系的具体发展过程,只给出结果和细节(Greg写了句台词“She’s another tick on the chart.她只是我表上打的另一个勾而已。”)暗示Greg的情感状况,呈现其丑态(想表现自己有“能力”频繁换女友,不管是不是真的)。而一旦我们仔细思考为什么编剧要留白,就不难发现讽刺之处:Greg这个新女伴的言行和穿着潜在地告诉观众,Greg其实没有真正的能力和Comfrey或者女公爵那个阶层的女性维持长期关系,只能靠金钱地位吸引一些面对他实际上处于弱势一方的outsider。
评论第三季第五集的时候,我写过【[更新至E9]Succession第三季分集评论,每周更新(继承之战 第三季)剧评 (douban.com)】:
……但现在看来他某种意义上是个背景不够强的弱势版Shiv,做事目的性很强,但这种目的明确的利己主义已经开始损害他的利益:Kendall对他的威胁不完全是虚张声势,而这恰恰是他只注意自身利益,做两面派被人发现的后果;Ewan不给他留遗产的决定也是他自身行为导致的,而他事实上也没有应对办法。Greg沿着他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的话充满了不确定性。尽管Ewan给他的建议“Take yourself seriously"对他而言是真正有益的建议,但他可能根本听不进去。
Greg显然并没有takes himself seriously。这一集他无意中坑Logan,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在给第三季季终集写剧评的时候,我就表达过对Tom和Greg上位前景的悲观态度。【[更新至E9]Succession第三季分集评论,每周更新(继承之战 第三季)剧评 (douban.com)】
对于R(oman)/K(endall)/S(hiv)/C(on)这些世家子弟而言,参与家族企业运营、争权夺利和他们玩《大富翁》没有本质区别。不管在游戏还是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是凌驾于一般规则之上的人。而对于Tom和Greg(以及Willa),生活的意义则完全不同。但是我们不应过度高估Tom和Greg这对“寒门”上位的意义。他们的“上位”只不过是让Roy家族这套丛林法则更加稳固而已。换言之,他们对“主人”的颠覆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做“主人”,完全没有打破“主人”-“奴隶”对立制度的意图。选择这样“狐媚以取天下”的方式生活,他们就必须一直做把别人踩在脚下的赢家,而一旦失败,可能就是粉身碎骨。
简言之,Tomelette二人组[1]的上位本质上仍然是Roy家族内那套成王败寇游戏的重复。
分裂
Tom和Shiv这两个角色无疑都是虚伪的(这部剧中又有哪个主要角色不是呢)。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斥算计、虚伪、冷漠、剥削、欺骗,注定会失败,而且真的走向失败。
问题在于,为什么S4E1中这两个可鄙小人的婚姻终结时刻如此和谐,对观众有如此巨大的情感冲击力?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Succession编剧室写作剧本时经常使用到的留白手法。在Succession中,很多影响故事走向的关键事件其实都没在剧中得到直接呈现,得到呈现的往往是这些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与后果。比如第二季结局,Kendall和Greg联手的详情就没拍出来,第三季结尾,T
第一集最后的对手戏太精彩
“这是属于HBO留给观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啦 第一集最后一幕拍出来婚姻故事的感觉啊 卡司都太棒了
前三季实在太伟大了,简直是莎翁李尔王、中国的清宫外史,那种经典感!第一集有点弱,皮尔斯家族那么牛气的第二季第三季,这一集居然叫卖博弈的桥段那么low,听到100亿大吃一惊居然,太low了吧。一直喜欢皮尔斯家族,一比,两家人一聚餐,就看得出暴发户人家和百年老钱人家,没法比。虽然洛根家族已经很低调不穿大牌logo了。但皮尔斯家族穿的是祖上的翻毛了的老羊毛衫!谈论的话题都是艺术和历史!根本两家人家鸡同鸭讲。真的是豪族们的鄙视链。第二集,煤气灯下这一提法太到位,显示编剧之强悍。洛根对四子女的感慨,再次证明,伟大的作品,就是能写出人类的困顿,每个人都感觉不被他人理解的困顿,无一幸免,没有善恶高下的俗陋的道德评判。
“我真希望像你一样念过哈佛商学院,阿泰,跟你这种知识巨擘讲话让人好紧张。”哈哈哈哈哈,台词中火力全开的吐槽、随处可见的fuck、刀光剑影的博弈乃至偶尔露真容的瞬间,依然是如此让人沉醉,大呼过瘾。最终季,就让我们再次跟随家族成员,在风雨飘摇的商业帝国中,杀他个蛋打鸡飞,有去无回!
第三集已经封神。伟大的怪物在空中鲸落,孩子们才发现自己甚至扛不住父亲生命最后荡起的涟漪。
这辈子能写一部同水平的剧本,就可以死去了。
用比较欠儿的方式说就是,这剧不重点听/看它的英文台词等于白看
Shiv和Tom躺在床上,相距咫尺,又隔绝千里。如果说整个故事都在讲金钱对人的异化以及人在物欲和自我之间的挣扎,那么这个瞬间就是一种从异化中脱出的瞬间,一种回到“孩童化”的瞬间。你很难分辨这种悲伤又虚无的情愫和白天征战商界时的进攻性,到底哪个更接近真实的他们,或者都是真实的,矛盾和困境本身永恒存在,不因财富而消弭。对困境而言,财富消解一些,再建构另一些。这故事的美妙在于一种煎熬和炙烤,它不只注视富人生活的奇观,还在于考验这异化的尺度以及人性本身的韧性。
R.I.P. Logan Roy. 时隔一年半,那熟悉的宫廷式高贵病娇感又扑面而来。家庭纠葛被无限放大成亿万商战,孩子们为了激怒老爸而跟老爸陷入拍卖竞标,家族相争,外人得利,Shiv意气风发推开门出价的特写令人百感交集。Tom和Shiv挽手悼亡婚姻标志着正式开撕。Logan是孤独的。
ep3——物质世界的不可控与编剧构思的可控达成一种浑然天成的共生
找不到任何语言来形容看第三集的观感…见证历史的一集,现在整个人还在余震当中
人物塑造登峰造极。看到第四季越来越喜欢老头子,冷酷,直接,是个思路清晰的决策机器;三个熊孩子经历了前三季的折磨终于有胆量跟爹正面对抗,大手一挥go shoping买公司;greg市井,小聪明,自私,又傻又坏是个典型的小人,预感他后面会是个大坑货;tom让人心疼,在一段不平等的婚姻里面当着双面人,在logan和shiv两个不在乎他的人之间求生存找机会。人生是在泥潭里面抢刀子,期待第四季!
第一集最后一幕,当镜头里只有Tom悲伤的眼神的时候,他真的好达西好古典,好像跟Shiv不在一个时空里。
看完第三集 还在震撼中。。。很难接受
很明显会是电视剧史上前十的剧
我只能说succession一通电话就已经把什么血色婚礼/炸半张脸/反杀主角之类的桥段秒得渣都不剩了
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Kendall才是那个更有共鸣的主角,Logan更像那个邪恶的父权反派。但这一季第一集的结尾我却感觉第一次能真切共情这个角色。比起剧里那个直白的“法西斯”政客,Logan本人才像trump的更深层的象征:作为老牌的资本家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取得了成功和财富,但面对现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却感慨人心不古,于是他怀念起自己年轻时那个也许从来不存在的America,想要让它great again。但那个曾经的美国早已回不去了,没有人知道它曾经为什么伟大,还有人质疑它为谁而伟大——就好像民权运动让黑人分享了美国社会使得美国只对白人曾经伟大过一样,剧中反抗的新世代也已让曾经最代表美国的精神的人变成了这个国家最想要剔除的一部分,而这个人也只有面对电视,陷入《老无所依》式的焦虑中:终究是人心不古
第四季回归前夕,原型92岁传媒大亨默多克刚宣布第五次结婚,现实总是比戏剧更精彩。
不太喜欢 太drama 种瓜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