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演員陳山聰。
隨著《金宵大廈2》的落幕,金宵系列也圓滿地畫上了句號,一直很想找機會感謝大家對金宵系列的喜愛與支持,也借此機會和大家聊聊我和金宵大廈的故事。
遇見金宵,是一種緣分。
能夠遇到《金宵大廈》中的好角色,我真的感覺自己好幸運。
其實《金宵大廈》的男主角原本不屬於我的。當時對我出演男主的反對聲音很多,只有監製葉鎮輝(阿細)堅持要用我,我很感恩同時也有些害怕,害怕演不好拖累他,更害怕演不了錯失這個角色。但是監製一直很信任我,他相信我一定能夠演好,我也全力以赴不希望讓他失望。好在播出之後的反響不錯,我記得當時播完全劇我和阿細互相擁抱,真的感慨萬千。對於我來說,第一次擔任男主角就能受到大家的關注和喜愛,是非常感恩的事情。
等到接到《金宵大廈2》的劇本,我更是被題材的創新性驚豔到,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壓力。這大概是我演過最難的劇集,各種平行空間、對倒影像複雜又燒腦,我更是被劇本“折磨”得瘦了10磅,不斷通過其他影視作品瞭解平行世界、蟲洞等內容,也和對手演員、製作團隊聊了很多。
儘管過程坎坷,但我始終覺得金宵是老天爺給我的一次機會,我一定要好好把握。
遇見金宵,也是一種挑戰。
看過劇的朋友們知道,在《金宵大廈2》中我需要一人分飾三角,每一個角色的反差都還是蠻大的,如何去把握每個人物的性格和他在故事線中的細節表現真的是對我的一大挑戰。
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20世紀60年代那個時空,在那裏我飾演了一位精神病人。我希望可以通過這個角色突出故事的懸念感,所以也在不斷思考什麼樣的演技能讓觀眾最大限度的沉浸其中。
為了畫面達到最好的呈現效果,我們也做了很多嘗試。現場工作人員在場景設計和演員化妝都下了不少功夫,想要盡可能地營造驚悚的氛圍。像劇中我作為病人被電擊的場面是真的用健康電擊棒電擊我,才讓我真正投入到精神病院的痛苦環境中,表現出最真實的感受。
還有感情戲的部分,我知道很多觀眾們很喜歡我和施嬅在劇中的感情糾葛,其實這種跨時空的奇幻愛戀我也是第一次詮釋,感到很新奇也有些緊張。很多時候我和施嬅都需要對著空氣去演一些飽含深情的場面,所以我們在戲外做了好多功課,反復研究怎樣處理才能讓我們之間的情感連接更好的融入故事當中,使劇情更具表現力。
就如大結局的原點一般,兜兜轉轉間屬於金宵大廈的故事已然落幕。
很感謝兩季以來所有朝夕相處、共同努力的同事夥伴們,也謝謝喜歡《金宵大廈》的觀眾朋友們,我們後會有期!
第一季主线跟分线渐进加深,谜底揭开
第二季唉。。。。。每个单位都没啥递进关系
第一季的夜总会姐妹故事,金钱瓜葛,夜总会复古造型,coco姐的靓样,(李施嬅真的太适合),给力太多
无法超越了真的
😬😬😬😬😬😬😬😬😬😬😬😬😬😬😬😬😬😬😬😬😬😬😬😬😬😬😬😬😬😬😬😬😬😬😬😬😬😬😬😬😬😬😬😬😬😬😬😬😬😬😬😬
🌈若是真正感受过TVB的烂尾文化,那么《金宵大厦2》便算不上什么烂尾。 💫整个故事(包括第一季)都是在循坏里的故事,设计师和女医生是开始,Joey和Lydia是结束。EP19/20神之收尾,将所有看似割裂的单元故事串联起来,而且补全了每个单元留下的悬疑点(比如《吃播》单元吃薯片的Ella,《嫁衣》单元最后出现的皮鞋是阿Lam)。 💫在闭环里每一个时空都有变数和命运,感觉就像是用了两季作为铺垫,用《原点》篇交代男主作为时空穿梭者不断找寻女主的故事。复盘的时候发现逻辑清晰细节顶绝,是TVB近几年来难能可贵的圆得好的续集结局[失望R]虽然作为每一个时空的邪恶组织MIA以及徐小姐都没有得到交代,但私以为他们并不是主线逻辑的坑,没有填到也并不是烂尾所在。 🌈夹带林哥仔阿Lam[笑哭R]唯一泪目。等两季几世也找不到他的Coco,只有15分钟的黄粱美梦。 🌈最后还是感叹一下男女主(虽然线比较杂主线描写不多,情感感染力没有第一部强)宿命感➕怎么都改不了的命中注定。 今宵多珍重|陈山聪—设计师/刘旭辉/萧伟明/飞行员/Maurice/Joey 李施嬅—女医生/Coco/Alex/Ella/Lydia
第一部中设定的是一本书的故事和同一大厦中的穿越。这回明确提出平行时空的概念,3段时空的6对恋人互相穿越。风格延续上一季,仍旧是一边讲故事一边谈恋爱。核心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同时借由金宵大厦这个场所讲述故事。黑猫和Lam这个人物时贯穿2季的线索任务,把所有故事连接在一起。
开头和结尾大篇幅叙述男女主之间的故事,这一季的明显缺点就是叙事节奏拖沓,尤其爱情戏份剧情发展缓慢。另一个缺点就是和第一季重复性比较高,当然也可以说是连续相关性比较强。结尾部分男女主通过多次平行时空穿越,多条支线故事和第一季接上了,而且把全剧所有人物和故事全部串联在一起,也就是每一个故事其实在平行时空也会有另一个版本。但是爱情故事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局,或许是为了下一季。
最早精神病医生和病人,故事的讲述者;阴暗灰色世界的记者和会武女性;现在的咖啡师和办公室职员。3个时空需要演员呈现3重人格,从结果来看效果达到了,演员演技可以。为了给平行时空增加合理性,在讲述时空解释了很多的科学原理和现象。男主在失忆之后通过相机的相片追溯过往的故事。
所有发生在金宵大厦现实世界的恐怖故事都是社会阴暗面,角落深处问题的映射。不孝子孙为了财产而让长辈的尸体腐烂;卖惨进行道德绑架的情感变态的母女;逃避现实的游戏穿越和父子之间的代沟和解;种族歧视的菲佣在雇主家里被丧女而精神失常的父母进行模仿改造;疯狂粉丝和纸人行立牌偶像之间的互相救赎;网络世界的键盘侠、为了博眼球制造假像自媒体、暗网的黑暗世界。有一句台词“真相就是网络世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真相。你只会看到你想看到的,还有你相信的的”总结的很好。单身母亲自身恐惧和阴暗心里造就的另一个人格的自我;爱而不得便不顾一切追求的裁缝。
有些故事掺杂了多种元素。但是第二季的每一个故事讲的问题都和第一季本质上是一样的,没有太多的创新,所有这个续集没有太多新颖之处。
看《金宵大厦2》第二个故事的时候,妥妥被伍咏薇吓到,有评论说,伍姑娘扮演的芬姐越看越像锅姨,为女儿发疯的母亲的样子,大概都有些相似?
这个单元讲的是一对母女故事,渺渺8岁时被泼硫酸,毁容残疾,芬姐独自艰难照顾女儿长大,社交媒体一路报道和记录了这对母女的故事,历经磨难却相互依靠,作为名人,她们还有个传输满满正能量的社交账号
但是,金宵大厦里,怎么会有正常人
这对母女,让我联想起了另外三对影视剧里的母女共生关系,第一对是《legal high》里的童星芽衣和母亲留美子,第二对是《血观音》里的棠夫人和棠真(这里母女打个引号),第三对是美剧《恶行》,源自真实事件改编
控制到变态,束缚到窒息,这份畸形关系的延续与共生,都是以爱的名义
卖惨,最高级的PUA——
芬姐对女儿的控制欲,抛开程度问题,其实很常见,比如不希望女儿留长发因为会滋生病菌,不让女儿打扮或出门结交外人,一切都是“为你好”,“妈妈不想你受伤害”
芬姐最大的杀手锏,最炉火纯青的手法,是卖惨,对外卖惨,让社会同情自己,女儿即使活蹦乱跳,出门也要坐轮椅,不断扮柔弱、扮可怜,让社会的同情变为她们的滋养
而对女儿,她用的也是卖惨,女儿发脾气的时候,她会说,是我不好,是妈妈没本事,如果可以的话,妈妈多想代你受苦
当女儿为了自由挣脱出走后,她为了让女儿回来,不断哀求无果后,选择闭眼走过红灯路口,嘴上念着“妈咪卑返自由你”,这里我的解读是,当然不是忏悔了!哪有人以自己的命来做要挟去忏悔?这简直是最高级的卖惨,“我用死来给你自由”
在《legal high》第8集的case里,童星芽衣找到古美门,要求剥夺母亲的监护权,芽衣的母亲留美子除了常规的吸血行为(剥夺女儿受教育权利、挥霍女儿赚的钱),也有卖惨来达到控制的行为
在芽衣事业不稳定造成母女关系紧张时,留美子两次因为压力而自残,这和芬姐“为了不让女儿留长发所以自己也剪掉长发”的行为如出一辙,让女儿愧疚,从而继续听从和屈服于自己
卖惨的终极,心理学有个专业名词,叫孟乔森综合症,简单来说是装病来获取同情,《恶行》里的母亲,属于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通过虚构别人的症状(这里是虚构女儿的),让他们接受不必要的医学治疗来换取社会关爱,甚至会伤害孩子以达到目的
孩子常年生活在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病人身边,一部分会发展出一种心理:如果我装病妈妈就会照顾我,也就是说,代理型孟乔森还会继续制造孟乔森,继续代代相传
斩不断的畸形共生 ——
这些母女关系的最终结果,是三种:彼此分开、我毁灭你、我变成你
在古美门的帮助下,芽衣最终脱离了母亲的监护,由姑姑抚养,并到国外留学,她留下的话是:“我希望妈妈忘了我,走自己的路”
《恶行》中,女儿离家出走,让男友杀死了母亲,然后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血观音》中,棠宁挣扎的结果是失败,或者说她的死也换来了最终的自由,棠真则成长为翻版的棠夫人,她的选择是让棠夫人苟延残喘,以此来复仇
此类的复仇/审判还有《run》和《春潮》
渺渺的故事名字叫《双鱼》,她最终“由受变为施”,就是母女双方紧紧捆绑之后的同化,我变成你,我替代你
“复制的幸福”——
某种角度说,三种方式是分不开的。芽衣的话还有后半句,“在将来,我还想跟妈妈住,在全宇宙,我的妈妈只有一个”,芬姐的故事结尾是,“这样我们就永远在一起了”
芬姐最后的表情很微妙,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比如这种结局可能就是她计划和想要的,渺渺不过是又一次被控制了。然而,在这种畸形的共生关系下,我不认为还能有善良的小白兔:我这个样子,可不都是跟你学的
《血观音》最后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罚,而是那无爱的未来。”这些关系里,最可怕的还不是无爱的未来,而是她们之间有爱存在,这一切,都是以爱的名义
第一次听人讲“施比受有福”,还是作为大学生去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时候。那次是一位城管大叔带队去一个算不上太偏僻的山区,给当地一群中小学生上课。其实在广州周边要找到特别贫困的地区去扶贫或支教并不容易,受到活动的时长以及高校的组织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限制,也不可能去到太偏远的地方,所以大部分的活动都只能是去和留守青少年做做游戏,或科普一些卫生知识、外语知识等等。
城管大叔一直利用业余时间陪伴这群学生,已经坚持了好几年。他发现这样的支教活动其实有利也有弊。有时候大学生们给这些中小学生带了太多礼物,让他们开始攀比,变得不容易满足,总想要更多精美的小玩意。而且大学生们换了一拨又一拨,他们好不容易跟一拨大学生建立了信任,随即又换人,会有被抛弃的失落感。这让他开始反思,这样的活动是否为大学生创造献爱心的意义感超过了大学生实际为孩子们贡献的价值。
后来我去读mba,也继续组织了一些扶贫活动。商学院的同学们不但热心肠,而且还能调动到公司的资源,反而是寻找扶贫的对象变得愈发困难。并不是说找不到需要帮扶的对象,而是既要让资助者有参与感,又要有足够的人力去监督款项的去向,这样的项目并不多。当找到了满足这些条件的完美扶贫项目,资助者和组织方就难免想方设法地在这个机会中满足自己的一些需要,比如学校和企业对外宣传的需要、村干部汇报的需要、学生们做善事的需要,等等。这样各取所需的结果,就是慈善活动容易变得形式化。活动的真实效果到底如何,谁会真正地关心? 其实每一个人都知道,捐钱捐物并不能真正改变贫穷的状况,但是这也不妨碍活动一直办下去。
可能“施比受有福”这句话的初衷,只是想告诉人们给予能使人幸福,应该尽己所能多多给予。却没有想到当人们为了让自己幸福而做出一些以给予为名的行为时,会产生一些问题。当然,不管初衷和实际效果如何,我还是觉得一个大家愿意给予的社会总比一个人人冷漠的社会要好。只是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是真的在给予,还是披着给予的外衣在利己。
第二单元的故事就是选择了这样一个很少人愿意触碰的话题,我很欣赏这种犀利的港剧风格。可惜结局有点过于隐晦,让人感觉不大痛快。可能导演想制造一种表面温暖励志但细思恐极的效果,但是又不敢过于直白地挑战大家心目中“施=善”的观念,只能不痛不痒地点到即止。
古有蒲松龄《聊斋志异》志人志怪喻苍生今有硕果存《金宵大厦》演灵演异讽人间人话都不让说,那我说鬼话喽
和第一部一样好看
明显有钱了哈哈哈。但是我觉得港剧那个塑料味带来的生活感没有了,一下觉得金宵大厦有点陌生。先观望一下。
故弄玄虚。用力過猛
原班人马!同样配方!继续观望!
第一集有点失望,节奏慢,强行恐怖,但又不够合理。玄幻色彩是要基于自然而然的故事发展,而不是胡乱穿插,一会又抢救bgm在那搞笑,一会又珍珠奶茶杀人。以及热评怎么回事,今晚9点半首播,你下午3点就看了说好看?超前点映?评论好跟希望好是两回事。
有郑子诚耶,伍咏薇为角色瘦了好多!配角牛逼!
一看就是经费上来了 质感高了很多 我不明白的是 陈山聪这么丑 怎么好意思演技这么差啊 这部主线不是很喜欢 只希望这么多个女主 最后能分给我们林哥仔一个
比第一部更阴森了,依旧是都市怪谈的感觉,金宵大厦2之不要一个人喝珍珠奶茶。希望这一季男女主结局圆满一点。
救命!埋堆堆是删减版!!作为一个成年人想看点完整的影片好难。
建议看有台标版,因为TVB版是全的,某堆有删减,不全。网上写着未删减版资源的,只要没有台标,应该还是不全的。
半夜喝珍奶,真的很危险
李施嬅不论形象还是对角色打造上,仍然是超过预期的。女医生和设计师的结尾,恍惚间所有人的影子相重叠,值得动容。梦游无色界,还是在寻觅难得的际会,珍重的人儿,可感情处理得没有第一季细致。单元剧情参差不齐,有几集很难看,几乎是写不下去而潦草收场
七楼半的故事是致敬juno的僵尸吗 比第一季恐怖 睇完前两集我都几满意
先五星观望。如果是玩平行时空的话,很可能油腻贱男已经出轨了,大概率是出轨平行时空的女主(目前演员表男主饰演的角色标注了三位:咖啡男/病人男/joey ps.看到熟悉的靓宝,熟悉的角色好亲切!都2022年了我还走不出第一部的人生百态( ・᷄д・᷅ )//被宿命感环绕的所有人,永远忧愁永远唏嘘//救命这部男主真的太yue了演的什么东西啊,凭什么和女主配戏(对不起我为女主以及情怀打了五星我有罪。
和第一部真是没法比。单元故事还过得去的只有两三个,不像第一部几乎每个精彩。主线非常的散,七零八落,碎片化。主线和每个单元的结合没有第一部好,比较生硬,尤其是医生病人的线和单元故事串联,就好像是为了能在优酷播,做的强行走近科学解释(最后优酷也还是没播成)。要改设定改成平行时空也可以,但是结合比较生硬,逻辑bug一堆,男女主故事不再是第一季那种吸引人的感动的,而是拖沓的,索然无味的。最后两集算是尽力在圆,圆的也还行吧,不过前面的拖沓感太强,后续重复感太重。果然,好作品出续集是很难拍好的,让美好的回忆留在第一季吧。(这部总体感受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要是内地剧已经被骂成狗了…
看完最新更新的,太无聊了!现在的高分是因为第一部的光环吗?故事很无聊,情节简单反转生硬,男女主互动也很无聊,充满了各种回忆剪辑,不知所谓。目前就是经常快进,因为重复太多
我好想回到金宵大厦播出的那年,2019年的秋天在从北方到广东的火车上,那时一切都无忧无虑未来可期。
不会这回换男主坐飞机出事了吧…
看了三集,暫時覺得一般,沒了都市傳說式那種似有似無的奇幻故事氛圍,單元故事有種為了發生而發生,過份強調灰暗面,讓觀眾缺失了心領神會的感受⋯⋯而主線部份,第一部的前世今生的悲情氛圍一直存在住整部劇,配合主題曲和插曲金宵多珍重,每個單元故事「珍惜眼前/追悔莫及」那種唏噓不已的味道,還有主線懸疑浪漫那份淒美感覺,是很吸引人看下去,但是這一部暫時感受不到這種浪漫氣氛,懸疑感也營造得過份刻意,感覺整部劇應該八九不離十都是這種局面,暫時保留三星繼續觀望,但願後續這季的主線劇情故事的能支撐起來,減低這季單元故事的刻意違和感,雖然主線現在都想到大概是平行時空的人物交錯相會交織起來的鏡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