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主义
本片算是美国主义很强烈的影片了,俄罗斯的导弹被自己的一位将军卖给恐怖分子了,恐怖分子要用它来炸毁设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期间美国还帮俄罗斯查核弹的下落,但是俄罗斯还不领情,甚至将穿过领空想拦截恐怖分子的美军一架直升机给干下来了~)
什么是美国主义从此片可以看到了,恐怖主义很多话觉得还真是tmd有道理,多少小国家都受着美国的摆布。。。
米国的很多大片总是前面觉得很乱的,世界各国到处跑,但俺们看的人不怎么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到处跑,反正跟着看的电影去就行^_^,这部片子也不是例外,我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属于懵懂,然后又拖着看了一下前面才基本上把自己的疑问解决
还算不错的片子吧,紧张,动作场面也还刺激
btw,感觉这里的Nicole Kidman很耐看啊,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觉得她在这里边很sexy,反正是很不小心的就喜欢上了(以前怎么没感觉啊)
2 ) 一部青涩的电影
在香港的 旅馆里看完的,电视里放的午夜场,里面的妮可基德曼我不敢相认,因为还是一头红发。但是刚上了网,发现是1997年的片子了,电影的一些不足也就可以原谅了。
3 ) 据说是梦工厂的开山之作
虽说是梦工厂的开山之做,但却只能用一般来形容。
四平八稳的故事叙述,现在看是毫无亮点,像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电影产品。从开始的乌拉尔山到最后的纽约,整片有点流水账。
九十年代后期,当时的南联盟问题正是国际问题的焦点,西方国家在南联盟制造的人道主义危机屡见不鲜,种族灭绝,西方社会的军事外交干预,这么多大有文章可做的东西都只是一笔带过,而且还少了人性的描写,对生命的毁灭描述却又麻木不仁,通篇下来没有重点,导致影片瞬间掉了好几个档次。
这部片子又让我想起了《恐惧的总和》,都说用核弹炸美国。其中都说到了美国不怕拥有多数核弹的俄罗斯,只怕拥有一两颗核弹的恐怖组织。
电影充分揭示了某些西方政府只顾及自己的政治利益,但对其他国家所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从来都是嘴上说一套,底下做一套。
虽然全片无甚亮点,但是影片结束前的高潮中的几句台词还是让我印象深刻,颇有感触:
We can decide on a way out of this.
No!
Who decided for my wife?
My child, murdered. Huh?
For what?
For what?
For breathing?
For smiling?
And now, I am left.
Who decides for me?
Mr Gavrich, what is it you want?
I want it to be...
..like it was.
Sir, it's not our war.
It is now.
其实不尽然如台词中所说,美国从决定为了能在巴尔干半岛获得最大的利益的一刻起,战争其实就与他们有关了。
4 ) 战争总是给我们带来伤害
其实还是同情反派,妻儿死在内乱,反派所说是谁给我们人民带来武器,带来伤害,最后又由他来来决定我们的和平,哀莫大于心死,反派想到以眼还眼想到用血来教训米国。但他到米国,看到那些平凡的人平凡家庭,他犹豫了,虽然最终被主角阻止了。战争给平民带来永远是伤害,该责怪是那一批发动战争之人。有感于今年世界杯克罗地亚球队顽强,介绍到这批球员奋斗史。
5 ) 《末日戒备》中规中矩的美国反恐片
乔治克鲁尼的表现虽然在1997年 还是为《在云端》的后续在做沉淀,但是千万不要再出现像《以眼杀人》一样的东西了。
《末日戒备》中规中矩的美国反恐片。剧情还算过关,给足了2小时的力,男猪脚的表现力还是很用功的。只是在想,复仇的人根据导演的力很笨的表现,躲在厕所呢也可以完成爆炸。呵呵,美国片的大片一般都已喜剧结尾,可看度73%。
6 ) 中规中矩的战争电影!
当美国的三架战斗机飞跃至俄罗斯境内,被俄罗斯的导弹击落一架飞机时,我封存的记忆被唤醒了,这部电影我看过!
同时也证明,整部电影值得的看点,能被我记住的可能也就这么多了!想想第一次看,很可能还是录像机时代,在封皮上会写男主角是XX电影的男主角,女主角是XX电影的女主角,当然XX电影一定是某部特别卖座的电影!
第二遍看的看点,当然变成了美艳而不可方物的妮可基德曼,而女人们的观点也可能是曾经获得过世界上最性感男人的乔治克鲁尼,至于电影本身,还是算了吧!
nicole with Clooney, ooah, cool
15年前的好莱坞流水线作品。当年美国的国土安全真是不敢恭维,话说那种程度的威胁为什么和CIA一毛钱关系都没扯上?
年轻就是不一样啊,脸蛋身材都很棒。
不推荐《末日戒备》。影片一开头,俄罗斯境内就发生了核爆炸,白宫情报员与特种部队少尉临危受命展开调查,竟发现恐怖分子已将核弹带入纽约,企图炸毁联合国总部。九十年代特别流行核弹危机的动作片,《末日戒备》拍得挺假,但是因为妮可·基德曼和乔治·克鲁尼加盟,可看性还不错,非常适合杀时间。
典型的大片的范,但是毫无新意,大概那年头一说起大片都是一副这个德行。悬念什么都是最后千钧一发的时候瞬间搞定。乔治.克鲁尼那时好年轻啊,居然身手还不错,完全可以朝布鲁斯.威利斯动作武打明星路线走,不过居然最后走成文艺风。加上,妮可.基德曼,好吧,我承认这部电影我是当成偶像剧来看的。
2008.9.13.19:19...George Clooney!1997年的Nicole Kidman!能够让人保持2小时紧张.美俄.导弹.核弹.阴谋.英雄.纽约(又是纽约?!).波斯尼亚.卫星.平民.恐怖主义...一直喜欢这种英雄主义的大场面的俗套的好莱坞大片.配乐很大气.很英雄主义.很俄罗斯...我发觉有狙击手或者核弹出现的电影我都喜欢...
很久以前看的,就记得开头有一列火车轰隆隆驶过,貌似很唬人的样子。
所以小时候看的开头火车上一群睡觉的士兵被狙杀的电影就是这部了。
#末日戒备# 有人说这电影 有点很 其实是主角 在综合一些别的国家 老兵气。其实男女主一开始也没什么 他们觉得可能是一次 非法军火交易 可是 俄罗斯老头一死 核弹到美国 这辣椒面放的主角他们 烧的上蹿下跳的呵呵。故事其实还行 就是这主题 现在 烂大街了 美国去搞别的国家 结果在电影世界差点又被炸,,女主感觉 跟X档案的女主 好像啊。
97年梦工厂的第一部电影,乔治克鲁尼和妮可基德曼的《空军一号》,以爆米花尺度论不输后者。战乱的巴尔干和俄罗斯是冷战后动作电影经典的背景之一。好的爆米花胜在深刻的主题或是有立体感的反派,可惜这部电影都没有达到。
场面真的可以 年轻的老乔太特么帅了
这种电影能不能不要每次危机解除后就要有救护车开走摄像机缓缓上升的镜头?
那年的Nicole Kidman,美的就像是个孩子,那么干净,清纯,灵动。PS:可惜死老美的思维自恋到极致,垃圾呕片······
九十年代末期最流行的核战,英雄,拯救地球模式,尼克在其中太中庸了。
美国人真行,一部电影骂了俄罗斯和南斯拉夫,还梢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简直一箭四雕。
对于俄域核爆突发,女主敏锐察觉4分钟时差,男主更敏锐发现另列火车无人跳车……这是编剧上的亮色。但受不了基德曼和克鲁尼太过轻佻挑逗的演法,一点没有紧张代入感,可以视作沉默羔羊的反面对照。米米莱德一度成为商业大片导演,在她面前同为硬派风格的毕格罗都只能算是“小众”,可影史成就不看票房高低动静大小,女导也不例外。
除了两个主角,没太多可看的....97年的片子.情节俗套得可以
妮可基德曼演得真丑。妆是海伦娜给化的么。。
我要是20岁的妮可必须要穿越回现在给鸡的慢狠狠来个大耳光!告诉她你看你年轻时候多美!优雅老去不好吗!整什么整!!!!
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这种片子情节拖沓怎么行啦 不过年轻的(!)乔治·克鲁尼扑闪扑闪的眼睫毛哦!!!!![心][心][心] | with 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