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是一场翻山越岭的冒险。
这个小镇被群山困在这里太久了,山的那边是什么世界?
大概无论如何都比现在这个地方好吧。
于是,登山的英雄,必须拥有自己的雕像,这是不断探索的精神食粮。
而英雄的儿子,对冒险好像不太感兴趣,在他的认知里,老爸整天惦记着登山,完全忽略了家庭,忽略了陪伴。
但不管怎样,其实还是“子承父业”,和老爸一起冒险。
在一次冒险中,儿子发现了一种神秘的植物,这个新发现,或许是小镇的将来。
一转眼,儿子也成了英雄。
当年发现的植物,真的改变了小镇的生活。
因地制宜的自救,同样也很伟大,值得一座雕像。
父子俩英豪,应该是家族荣耀。
而且,看到如此规整的庄园,对于偏好《星露谷》之类农场游戏的玩家,绝对是舒坦。
可惜的是,种植的植物忽然发现出了问题,这场“瘟疫”,或者会感染所有的植物,小镇的将来,再次出现了危机。
只想着经营家园的儿子,如今已荣升爸爸,想要解决植物的根本问题,一场冒险不可避免,这可是爸爸心中永远的刺,他不愿意重蹈当年自己老爸的覆辙。
可是,儿子的儿子,血液里流淌的是“爷爷”的基因,对冒险充满期待,而固守“破农场”,从来不是他的理想。
家庭就是这么奇怪的产物,儿子不想成为老爸,同样有一天,自己的孩子也会如此。
不想探险的爸爸,在地底探险的过程中竟然“邂逅”了失踪多年的“爷爷”,然后还有“私自外出”的“儿子”,三代同堂,这是要一起冒险的节奏。
奈何“安分守己”的爸爸,在中间充当三明治,这夹心的滋味,可是不太好受的说。
故事在处理“家庭问题”上其实算是一带而过,但这个问题,倒是故事里头唯一能值得人思考的地方。
“地底”的世界,相当的瑰丽多姿,但是你以为是普普通通的“大雄地底冒险”,那就大错特错了。
折腾了半天,反转来了。
小镇生存的资源,竟然是“病毒”,而在探险过程中遭遇的各路反派,其实是身体内的“免疫系统”。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结合当下局势,故事蹭的这波热度实在是不要不要的。
不管故事如何,科普一下免疫系统的工作模式,那总是好的。
如果拯救植物,就得挂了生物,如果拯救生物,就得挂了植物,那可是小镇的生命线。
究竟如何抉择呢?
故事的最后,探险小组还是选择了拯救生物。
小镇的生存资源遭遇到严重威胁,怎么办?
是不是像极了目前我们正在讨论的“能源枯竭”问题?
科学家在为未来努力,同时也表示了相当的担忧。
然而,乐天派却表示,无需为此“杞人忧天”,科技在发展,新的能源,早晚会被发现的。
貌似,和故事里头“未来还没有到,但终究会来”异曲同工。
我们表示担忧,但依然努力前行。
但是,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漏洞必须补上。
小镇生活的大陆,怎么就和生物扯上关系了呢?
故事最后给了答案,“我们”,不过生活在一只乌龟上头。
那乌龟生活在什么上头呢?
当然是另一只乌龟上了啊。
我们的宇宙,或许就是一只一只叠罗汉的乌龟塔。
这个是有出处的哦,知道的不妨留言~~~
封面图片上的“白色代码”,一定要注意是大写+数字,全匹配。
这样一部好作品居然就因为伊森和迪亚佐是LGBT而没有在国内上映未免太过可惜(可能还有别的原因但我猜测这肯定是其中之一),肯定能激发起很多孩子对生物学的热情。迪士尼的合家欢动画喜剧,永远能够让在电影院坐在一起的几个人都感到快乐,所有人都能从中得到能让人丰富精神世界的东西。
关于巨兽体内的各种生物的形象设计和想象力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造血干细胞、T细胞、抗原们、血小板、动脉血、静脉血,还有好多没认出来的,比如像海星一样的在森林里穿梭的蓝色星星,还有鹿身扇形头部的生物,还有很多场景,很好奇都代表着体内的哪一种构成。巨兽美丽的眼睛那么清澈,宛如人类代代想要探索的无垠星空,感觉会让人们的所有自私自利都自惭形秽,也让人想要立刻好好地保护它。
很好奇巨兽在形似蓝星的星球上如何生活,是否只是它的一个落脚点?它以什么维生?它的生命经过了什么样的旅程?今后它要去往哪里?还有没有别的巨兽?宇宙里更广阔的远方还有什么?如果后续还有第二部就好了捏!
保护环境、万物有灵的内核也让人在细细体会中得到感动。同时也告诉观者:不要以貌取人,有时故事中没有真正的“坏人”,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未成年需要得到的教育,其实也往往是很多成年人更缺乏这样的认识。以及父与子,家庭的矛盾,教育的矛盾,盲猜会有人说剧情老套,但是我真心不这么认为,这些问题几乎存在于所有家庭,从前、现在、以后都是,这是一个永远不过时的话题,永远都有家庭需要这样的剧情来互相成长,谁有什么资格说它老套啊?
最后还有不能忽视的——冒险精神。
剧情非常有趣,克雷一家子幽默可爱,看得我经常嘴角疯狂上扬。水泼泼教科书式的傲娇,就算它给了一人一个大比兜也还是那么可爱(〃▽〃),请打我吧拜托了;毛茸茸的传奇,看起来就很好摸。加上传奇真是完美的一家人,相爱且不吝于表达爱的父母,充满快乐和歌声舞蹈的家庭氛围,父母对生活有信心有热情有目标,让他们的孩子也会以他们为榜样而做人做事,充满包容的成长环境也让伊森永远不用为性取向而怀疑自己,两对父子也在性格碰撞中,历经二十五年,互相成长、互相理解。
这部动画最可惜的地方在于故事前期的铺垫,说是探索山外的世界,结果搞出来较长篇幅的发电作物和家庭生活的内容,让人看的很无聊。直到临近结尾,才把大家的好奇心给打开,像什么生物体内的免疫细胞、攀朵带来的危害、山外的世界以及那个占据地球很大一部分的海龟…… 带给我的感受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对生态造成着破坏。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的传达,也包含独立自主之精神。当然同性恋和异世界画风也是比较大胆的表现…… 最后,不要让观众根据已知作品进行脑补,这是对故事精彩程度的消极反应……
现在迪士尼的儿童片也学会了中国人春秋笔法这一套东西了。夹带私货成了电影的常态,尤其是动画电影,常常打满了意识形态。
不好的例子很多,但是这一部还可以,算得上是认真的讨论了一下。并且屁股不歪。看到刚开始出现的男朋友,我还以为又是一个硬塞政治正确的动画产物,但是看到后面,算是有些深刻的讨论。我们来扒一扒。
表面上三代人代表着某种父子矛盾的轮回。其实,是文明形态之争。爷爷是代表西方的海洋文明形态。崇尚冒险,进取,已获得巨大收益的文明。无论进行探索,掠夺,殖民,都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抢只需要一颗勇敢的心就够了,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杰克吉伦哈尔配音的主角父亲,代表东方式的农耕文明,重视有限资源的极限利用和开发。电植物隐喻着工业文明,飞机撒农药,汽车运输,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现如今密不可分的捆绑到了一起。但是农耕文明及其保守和独裁,只想传给下一代就好,没有太多进取之心。可贵的是,在这个电影里没有强调哪种文明更好,儿子种植电果,开创了科技时代,但是到了完全未知的领域,明显爷爷的喷火器更能打,而且他独自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了20多年。侧面说明海洋文明在遇到完全未知领域时还是管点用的。
关键的戏码是爷孙三代在船上打牌的桥段,道出了全篇的核心议题。两种文明形态面对危机的处理方式都会导致文明的灭亡。就像孙子说的,你们俩才是坏人。这个角度是跳脱文明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发言。是站在全人类利益的角度发出的呐喊。最后解决危机是靠学习跳脱原有框架去看问题,真的找到病根,才能药到病除。
东西方的文明都有优点和缺陷,都经历了彻底的失败。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两种东西都会成为过去。要说对人类有价值,现如今也应该只有参照系价值。死死抱着哪一种不放,都没什么好结果。
影片本身非常不错,想象力丰富,还是比较好看的。就是黑人内容,同性内容,左派政治正确真的太恶心了。这些刻意加进去的内容真的很影响观影。同性恋黑人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自然界就存在,非要可以宣传加进动画片真的用心险恶,在这么下去真的要美国要完犊子,左派为了选票,权利,真的讨厌,迪士尼在这么搞,搞不好会破产。
真实无法想象,迪士尼会在这个节点为了符合正确性,而将一本优秀的幼儿科普读物,拍摄成如此不堪入目的电影。
首先作为动画,人物的画风太不吸引人。微观世界的生物,作为儿童绘本是算具有风格性的。但动画的讲述依然依赖于有记忆点且讨喜的人物。正确性的选择的确让人物符合现实也尊重当下,但不得不说,过分的正确反而就失去了可信度。刻意的设定真的不会有方向效果吗?比如女性角色的统一力量性和男性主角的柔和非要融入又一个父慈子孝的背景中。这种正确性的选择,难道不是讽刺吗?
故事的逻辑性也令人无法接受。尤其作为成人观者,电果的存在和立场都没有被说明。核心的元素成为了一个被需要而被设计的存在,这不得不令结尾的微观世界变成了一种强行辩解。以至于在此之外的主题究竟是不是有关于环保成了悬案。当然,父子慈爱的家庭话题作为主旨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情节的设置过于老旧。试问一个在开头就演绎父子假反目,然后立志做个好父亲的情节,还有谁能想不到后面如春晚般老套的爱藏于心中的大团圆。都2023了,强行包饺子说真心的即视感真的令人生厌。
唯一还算可以的是微观世界算宏伟奇异的呈现。各种符合生物学教育的形象设计,让其功能性和教育性得以实现。最后镜头拉远的世界观,也得以让观者眼前一亮。除此之外,我真的不想记得也记不得任何可被赞扬的点。所以,可能出个绘本,也不会卖得好。
最后的最后,3分。
「不语」,公众号“不著”每周二影视单元,更多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搜索"willyi_")
个人喜好,欢迎讨论,拒绝骂战
核心创意还是不错的,人物设计不及格
票房扑街了,恭喜迪士尼
宇宙的尽头是天圆地方,迪士尼的尽头是儿女情长
年末最大的笑话:短评说 正确 培养了更多恐同患者。照这个逻辑,大陆根本没有恐同了吧,而且还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非主旋律哦。ps:还是那句话,与其贱兮兮天天盯着别人正确,不如听话守着自己的伟光正自嗨。自己用 zz错误 搞死了自己电影,但孜孜不倦批判的却是别人 zz正确 毁了他看的盗版质量,像极了那些随时嘲讽BBC,却对只能转载BBC的观网深信不疑的小可爱。多元 二字在大陆像个笑话,因为大部分孩子还没开化呢,行为和思想准则还仅限于:只要不是全白顺直,就能起哄发癫式的“独立”。
五颜六色的地下果冻世界,感觉设定背后有我国鲲鹏神话的影子。主线父子情,基情小沾边,迪士尼可以的。
换汤不换药但是很喜欢这汤…可爱异世界生物是一款本人捕获器。剧本当然太老了,众所周知亲子关系只包括父与子,最后还变工作细胞。一定要去一次索科特拉岛一定要去一次索科特拉岛一定要去一次索科特拉岛
内核虽俗套但有意思的故事,高潮部分很精彩。主创团队很多亚裔的样子,太棒了!评论怎么回事,只要出现黑人就是政治正确就一定要嗤之以鼻?minority的表达机会得来不易,你如果没有切身体会过少数族裔受到的歧视,就少说两句呗~
不愧是迪士尼动画,里面真的是什么样的人物设计都有,集齐所有的正确元素,很适合给小孩子看了。
片头貌似缺了一盏跳跳灯。
8分左右,但是有人因为ZZ Z Q打一星,我就能因为ZZ Z Q打五星。不过说实话,对父姓氏族叙事不感兴趣,画面是很好看的啦,配音都很可爱。
1.《奇异世界》的设定有些《工作细胞》版《来自深渊》之感,而巨龟则让我联想到《海贼王》中的巨象佐乌;2.个人观感好于此前较差票房和口碑带给我的较低预期,虽然故事于我不够有趣,但光怪陆离的奇幻想象以及上亿美元成本做出的动画特效还是挺加分的;3.面向全龄观众的动画电影里反复出现异性恋可以,但出现同性恋就招来谩骂,表面说尊重,其实内心就不咋接受LGBTQ群体、不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少数群体在他们眼中就应该隐秘地活着,不能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出现了哪怕是只有一点情节就是大肆宣传,呵呵,再说,人家同性婚姻都合法化了,想这么拍是人家的事情,接不接受、排不排斥、歧不歧视、爱看不看才是观众的事情(既然排斥就别虚伪地说尊重了)(性取向与观看影视有关?基本都是异性恋影视的曾经、没有影视的古代、其它动物不照样存在同性恋);……
其实应该在免疫系统上再多做文章,往头脑特工队或心灵之旅上再靠一靠,而不是简单地落脚于父子关系修复。大眼睛睁开的时候有被震撼到,生命是多么美妙啊!
框架感太强,两代父子强行矛盾,强行和解,然后说两句不得不说的主题升华。儿子的同性恋人,宠物狗的肢体残缺和主线毫无关联,感觉是政治正确小佐料。神龟大陆与世隔绝,在经过累世的繁衍后居然还有特征明显的白人爸和黑人妈,但他们的儿子才一代就是混血长相了,你说主角光环厉不厉害,意不意外? 感恩节的电影院门可罗雀,有人也基本都是冲着黑豹去的。我和老头子拖着娃,轻轻松松就包了场。老头子本来就是抱着补觉的心思来的,娃只是一门心思的干零食,我是那场唯一的观众.
体内冒险漫游指南。原来“世界是驮在一只巨大乌龟背上的平板”是真的,当然乌龟又趴在某颗星球上。。。╮(╯▽╰)╭
挺好看的呀,故事人物设定都比光年正传强,缺点是人物没什么魅力。看到角色场景很东南亚就猜到了,果然这波主创是东南亚裔。zzzq怎么了,就要zzzq,zzzq故事也好看。
迪士尼终于开始正式搞基了,我称ta为迪基/姬尼元年,Elsa女票画好啦吗?
相当棒的动画,世界观流畅完整,地球生命体,提醒人们要心怀远方,也要即兴生活,适应改变,不断为未来创造更好的机会!
完美的迪士尼 剧本真好 材质真好 动画真好 打光真好 人物设计真好 有父子和解 有保护地球 有女性主义 有同性恋平权 有剧情的惊喜起承转折和预料不到
这么多年动画片看下来,逐渐发现 Disney 擅长的并不是那 5% 令人拍案叫绝的灵感,而是剩下那 95% 看起来有点儿枯燥的扎实执行。
比较低幼向的合家欢冒险电影,五岁的儿子看得津津有味,我看下来也不觉得无聊犯困。属于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套路工整略有小惊喜的及格之作,距离疯狂动物城那种神作还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