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都想问问豆瓣上这些分析的头头是道的影评家们,是不是对所有类型的电影全都用同一套评分标准?
是不是要看个科幻片要讲科学,看个恐怖片要讲内涵深度,看个动画电影,剧情都必须完全符合现实世界的逻辑?
什么女主入职等剧情降智,大家都知道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出现聘请员工像电影中表现的这么随意,但因为它是电影,它想表现出的就是这种风格和喜剧效果。并不是让你们以揪着各种逻辑问题的方式来吐槽的。
真人的无论主演还是所有配角,所有演员演技在线,都很能让观众代入电影的氛围之中。
所有人物特点都非常鲜明,或者说“脸谱化”。另一个层面来说,正因如此,人物都很卡通。所以虽然演员是3D的,但整部电影依然能让人感到熟悉的味道,2D的卡通氛围。
我觉得作为以电影工业上来说算是各方面制作都不错,画面风格鲜明,色彩一直以暖色调为主;hip-pop,配乐都很到位。就是这样一部很有合家欢的气氛的作品。在电影院会是很轻松愉悦的观影体验。
所以剧情上,虽然故事很简单,也没什么出人意料的反转等等,但这部电影完整地讲完了这个简单但更注重处处细节的故事。一个很猫和老鼠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无论汤姆和杰瑞闯了多大的祸,最后所有人都会有一个happy的ending不是吗,所以我在看的时候并不会产生部分人所说的“不适”,全程都以轻松搞笑的态度来看剧情的发展,这难道不是去看猫和老鼠的初衷吗。
可有些人就是觉得自己眼界高,沉浸在自己的标准下,而不去体会这部电影所有用心的地方。
对我而言美中不足是觉得预告片里就放出的致敬场景,倒是让真正观影的时候,出现汤姆的各种经典场面变得不那么惊喜了。
前些天回沈阳老家探望家人时
在二楼储藏室无意间找到了一张老照片
照片中有两个并排坐着的男孩,
他们微笑着,可眼神中却隐约透着悲伤。
这都是多久之前的事了?
看着照片中略带稚气的自己
我陷入了沉思😔
大约是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吧
沈阳下了很大的雪❄️零下二十多度
妈妈的大学同学徐阿姨
带着她儿子从抚顺来沈阳到我家做客。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戴然。
他比我小两岁,五官端正,一进门就被我妈妈
夸说长得好看。只是,他先天患有严重眼疾,左眼看任何东西都非常模糊,右眼视力也在下降并且伴有散光等症状。他们这次来沈,就是为了去大医院准备做手术咨询。
戴然的活泼开朗让我意外,他爱笑也爱说话,不怕生自来熟,所以我们马上就变成了好朋友。
记得那天,我拿了两盘《猫和老鼠》的录像带📼放给他看。结果他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我不能看电视,光线会让眼睛痛”
熟悉的片头音乐响起,他自己慢慢背过身去
“哥哥,你看吧,我听声音就好”
“那怎么行,一个人看多没意思”
我把小凳子搬过去与他面对面坐着
“你看我 听声音。我看电视,把画面讲给你”
就这样,我张牙舞爪上蹿下跳地开始一集集地把猫和老鼠的故事表现给他看。
“哇哇!汤姆🐱正在螺旋腿飞奔去抓杰瑞🐭!杰瑞跑得好快!马上就要抓到了!哈哈😂杰瑞跳上了吊床,汤姆被弹飞到了狗窝里🐕现在他被狗追……”
“汤姆想从烟筒钻进来,结果杰瑞在下面放了老鼠夹🪤,哈哈………”
“………汤姆拉到了电门…………哈哈哈 ”
戴然听得特别认真,时而紧张地抓着我的胳膊大叫“杰瑞快跑!”时而被汤姆蠢笨的遭遇逗得哈哈大笑。
“等你眼睛好起来了,你最想干啥?”
动画片结束后,我关掉电视📺随口问道
“我想去看电影”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电影?”
“嗯,妈妈说,电影屏幕特~别大,是电视好多倍,这些年因为眼睛的问题,我电视都看不了,等好了,还不得找个最大的屏幕看个够呀”
“有道理”
“不知道能不能在电影院看到猫和老鼠”
“一定会的,到时候哥哥再去给你讲…哦…不…我是说一起去看”
“没关系 我喜欢听你讲 特别有意思”
“好 那我看两遍,你看一次,听一次”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那天临走的时候,我把自己收藏的《猫和老鼠》贴纸都送给了他,他如获至宝般地把它们抱在胸前,嚷嚷着要贴满整个房间。
那天之后,大概是因为手术和静养的原因我很多年很多年都没有再见过他了。
后来听妈妈说,戴然的手术不算成功,左眼依旧视力降为了0而右眼视力也在急剧恶化。徐阿姨为了给他治病,四处举债。我们家也出了一些钱帮助她们,虽然妈妈说过不用还了,但徐阿姨依旧带着戴然到各地打工还钱。
2007年的夏天,在我启程去美国留学的前一周的那个午后,徐阿姨忽然带着戴然来了我们家。
“不治了,这么多年了,孩子没少遭罪…唉”
徐阿姨比之前苍老了很多,眼神中早就没了当初的神韵,也许是这些年的经历吧,磨平了她所有的棱角与希望。
而戴然长高了许多,五官没有太大变化,依旧俊秀,只是,如今他的脸上早已不见了小时候那些灿烂的笑,反而变得内向拘谨。
“你还记得我吗?”我轻声问。
他局促不安地摆弄着手指头,低头不敢看我。
“嗯”声音很小。
我从桌子上袋子里拿了一个橘子🍊,剥开,
掰了一半递到他的手里。
“吃吧”
他没有吃,只是双手端正地拿着。
就这样,我们相见却无言。
没过多久,徐阿姨走进来告诉他,他们要走了。这时他忽然情绪变得有点儿激动
“等一下”
“然然听话,走了,我们还要赶火车回去呢”
“不走,等一下吧!就一下!”
“啧!我告诉你然然,你不要在这里惹妈妈生气!”
我妈见苗头不对,急忙出来灭火
“孩子们很久没见了,可能有很多话想说吧,你再坐一下,等会儿让家里司机送你们过去,很快的”徐阿姨这才转身又走了出去。
他平静了一下,把手里的那半橘子放在旁边
小声问道“哥,我能摸摸你的脸吗?”
“啊?哦 可以啊”
我把他的手放在我的脸上,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
“哈哈 我很瘦 脸上都是骨头”我自嘲。
“对不起 我想不起来你的样子了”
我愣了一下。
“没事儿,以后等你好起来…”
“不会好了”他斩钉截铁“治了这么多年了,越来越遭。我妈年纪大了,她经不起折腾了。跟我爸离婚后,因为我的病,她没过过几天好日子,我真的想让她开心一点”
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只能陷入沉默。
“我们拍张照吧”是他打破沉默
“好 我去拿相机”
咔嚓!
临走的时候他抱了抱我
把刚刚那半橘子拿起来塞到嘴里
笑着对我说了句
“真甜”
一个月后,正在大洋彼岸留学的我收到了这样一个消息。戴然因为重度抑郁症,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
再后来听妈妈说,原来那些年,戴然在学校一直被同学霸凌,他们叫他小瞎子,把他的东西藏起来,在他的耳边大吼大叫,可他一次也没说过。每次徐阿姨在校门口接他的时候,他总是蹦蹦跳跳笑着跑出来,一副开心的样子。我又想起了那天他说过的话“因为我的病,妈没过过几天好日子,我真的想她开心一点”
那天他从我家走后,我把剩下的那半橘子吃了,酸得我眉头直皱。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
《猫和老鼠》真的要在电影院🎦上映了,我买了两张票,找了个冷门时间,一个人坐在影厅里,一边看一边讲。
眼泪不停的流。
恍惚间好像又看到了他,坐在我面前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一根糖葫芦 两个眼睛注视着我
开怀大笑。
每代人的童年动画何止是不同,简直几乎没有重叠。但只是几乎,因为永远有猫和老鼠。只要你搬出那两个小家伙,一切代沟都砰然碎掉,甚至国界也不是问题。我们不会怀疑,所有人都知道它俩,所有人都喜欢它俩。
通常把童年回忆搬上银幕,会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哪怕尽力还原,总有些地方会跑偏。不管是变形金刚和蓝精灵,还是丁丁历险记和忍者神龟——只有猫和老鼠也许是唯一的例外,只要看到它们还在做一直都在做的事就让我自动吞掉一切吐槽。说是偏爱也好,说是宠溺也好,我就是这么任情恣性。
所有的老面孔都亮相了,在恰当的场合,用恰当的姿势,惊鸿一现cos某博士那位最惊艳。它们都在自己该在的地方,做自己该做的事,该在弹钢琴被砸手,该头上起一堆大包,该有眼花缭乱的机关,该有乱挠一通的龙卷风。不管你长多大,看到这些总能激活许多年前某个愉快的周末午后。
为了片长不得不配上一个人类主演的小妞喜剧,但你可以完全不管这个背景拍得怎么样,只要等待猫鼠追打的过场有事在发生就好。话说回来,超杀女主导的这台乌龙戏勉强还算可口,哪怕没有婚宴上的马卡龙看起来可口。
电影大致是一个前传的模样,汤姆和杰瑞第一次遇见然后结梁成仇,80多年相爱相杀的默契在那一个照面里尽数回归。超杀女说你们好像这样已经很久,然后自以为劝成了它们和好。哪怕知道是傻白甜,我们还是要笑她天真:汤姆和杰瑞会一直这么闹下去,因为新的童年正源源不绝,等它们来填满。
这是我2021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当时作为一个从小爱《猫和老鼠》爱得发疯的人,我是满怀期待的。然而,观看感受是:别看。千万别看。再有情怀都别看。我哭了,我真的哭了。剧情全是套路,没有什么意思,所谓真人版就是人是真的,猫和老鼠还是动画的,有啥意思?我真的好像那个大冤种。我多有情怀啊,我看了都得替我的钱包哭泣。【或许我应该在只有一个电影院一场排片只有我一个人买票的时候早点醒悟的】
有没有恨不得亲手干掉那只老鼠的,一个女骗子成了正面人物,一个兢兢业业工作的经理成了反派,投机取巧获得成功,勤勤恳恳丢了工作。桥段还是几十年前的,只能看到动画技术的进步,看不到任何创意。很开心看到好莱坞电影的堕落,以后好莱坞电影可以改叫“电影科技成果展示”,没有灵魂只剩技术,当技术也没有的那天,就是好莱坞走向坟墓的时候了。总之起码中国的黑猫警长三观正确!
最初知道本片2月26日要上映时,激动万分,决心要刷、要为童年记忆补票。
到了2月27日,看到豆瓣评分,6分出头,心里咯噔一下,不至于吧,肯定是隔壁两队40亿的水军。
终于2月28日,晚上在电影院里看着缓缓上升的片尾演职员表,啧啧,呵呵。
这剧情啊,真的是硬伤!
女主要成长、爱情要相互、好事要多磨,这些都能忍,但是故事线上有几点实在是难受——
最初抓杰瑞的动机太弱了,仅仅因为亚裔厨师长不明不白的自尊心,而且最后酒店婚礼上是他自己脑子发热锤了蛋糕,这才是后续让婚礼现场演变成疯狂动物城的导火索吧……
第一次的动物龙卷风把酒店刮得稀碎,也不交代下?然后第二次龙卷风又来了……
预告片和海报中的内容在哪里……
好吧,为了平复自己观影中的尴尬心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咱来看一些优点——
动画结合现实生活的特效不错,这才是猫和老鼠的精髓!肉眼可见经费在燃烧!所以剧情拉跨一些也不打紧,对吧,人要学会包容!
片中很多创意不错,沿袭了猫和老鼠的传统,比如汤姆吹气球般吹出名字,细心留意片尾写反的The End与之相呼应,这些小细节体现了制作组的用心啊!
无人机不错,电动滑板不错,各种新潮,各种好莱坞!
开头三只鸽子又唱又跳又rap,充满了美帝街头嘻哈感,再加上影片中时不时劲歌热舞、动次打次,咦?我感觉自己也想动起来了!直到汤姆杰瑞从监狱释放出现在婚礼现场时,印度舞曲响彻全场,被炒鱿鱼的经理晃动着脖子,这是要东北玩泥巴了!
难怪安排了印度婚礼,原来,这其实是一部印度歌舞片!
华纳就日常毁IP吧。这电影拍得是啥,人类角色比《变形金刚》里的人还讨厌,老老实实弄个动画大电影不香吗?也难怪,猫和老鼠非但不是亲儿子,而且是华纳当年从一个收藏家大佬手中买回自己电影版权的时候,这个IP正好也在其中才打包弄过来的。反正这个IP来到华纳就没一天好日子过,这种综合性质的制片厂制度,对老IP实在不太友好。DC都前途未卜,所以宁愿被雪藏,也不想看到被毁下去。
毁IP系列。
基本上和看预告片的时候感觉差不多,汤姆和杰瑞就像是硬生生贴到这部电影之上的,虽然两者的戏份其实不少,但是总感觉和整个故事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影片本质上就是一个假把式在酒店的励志故事,纽漂题材轻喜剧,过于套路和无聊,因为不小心选择了国语配音的关系,感受到的笑料就更有限了,不过话说回来,酒店房间和婚礼现场的情节在调度上倒是有点想法,就是2D动画与真人的结合实在是不大协调,还不如当年的《空中大灌篮》。
大概是Tom&Jerry片酬太高了。
就一直傻傻看着银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就好了。
一般吧。笑点没有想象多,主题也不知道是迎合小孩还是大人,有点难以权衡的主题。新年档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故事就真是个加长版猫和老鼠的故事,竟然神他妈还挺好看。
《猫和老鼠》真的是我的童年,从幼儿园看到大学依然在看,随便给一张截图能说出这集内容的老粉,我认为一部动画片的最高境界是你小时候看它时会笑,长大后再看它时依然会笑。看过一点新版猫和老鼠,但是已经找不到老版的那种感觉了。我相信《猫和老鼠》是几代人的童年,希望电影能承袭《猫和老鼠》以往的幽默和温情,希望还是我们心中熟悉的Tom和Jerry,别毁🙏唉,这不是我熟悉的Tom and Jerry,画面看的很不适,但是我的童年啊,给个及格吧。
Tom and Jerry含量20%
怀疑是不是补拍过了,因为预告片里好几个镜头都是正片里没有的,如果汤姆和杰瑞的戏份能再多一点,或许会有趣得多,这个故事本身参杂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了,汤姆和杰瑞其实并不是主角。总的来说,轻松有趣,喜闹元宵,在经历甚是闹心、各种电影延期的一年后,这也不失为一次差强人意的,和童年如期而至的约会。
童年回憶…就這樣
动画版《猫和老鼠》的精髓,在于主角无对白的交流,在于古典音乐和有规章的喜剧形式的闹剧。而真人电影版的《猫和老鼠》则变成了诡异画风的一出杂乱闹剧。差劲的故事让整部电影本来就很lol的格调又降了一个维度。其实这样的故事,做成动画电影会好一些,做成真人电影,只会让观众如坐针毡,会让经典,变得很掉价。
挺可爱的!小动物们都动画化了,还算比较和谐。只是在人类画面多的时候,tom 和jerry有点像美图秀秀的贴纸😂😂😂
特别想跟很多去看这个片子的小朋友解释下,当初我们爱上的那个《猫和老鼠》,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如果去掉真人部分,再把片长缩短到一小时以内,还是可以的。其实现在就是个困局,从制作的角度,仅是动画,会没那么有市场吸引力和卖点,包括没有明星;而加上真人,就是这么傻乎乎的不伦不类了。这次的问题是,所有角色都是讨人厌的,莫名顶替的科洛·莫瑞兹、傻乎乎的佩纳、还有那对肤浅的网红夫妻还要各种谈真爱,甚至汤姆和杰瑞,也是一个傻猫和一个小偷鼠罢了。所以,这些角色都搞得有些讨人厌,片子自然爱不起来了。
就是看个情怀,整蛊的桥段还是老样子,放在大荧幕上未免会觉得不如电视里来得热闹与好笑;总觉得电影里的Jerry和Tom都没有电视里的可爱,似乎两者都圆润了不少。最平淡的就是最后收尾的强行HE,有一种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的感觉。不过大年初一,图的就是个热闹,孩子们看得开心,我就开心啦。
女主好像反派啊,盗窃、诈骗、不当竞争、业务控场能力一般,派自己小弟拦截对结婚一直抱有怀疑的新娘...最后强行he不追究女主责任,美其名曰“我偷别人人生是为了我自己的野心”这种“正当”理由。汤姆杰瑞就是工具人背景板的作用吧
真人和动画结合,紧张,有趣,还有许多小道理,有顺便暗讽了一下有钱人和政治正确,挺好!
不知道为啥,嵌入真实场景后,砸锅烂铁的场景不好笑了,还有点浪费和心疼,还有tom摔在真实场景下真的有点疼😣
预告片没看,才知原来是这样融合动画与真人,所有动物卡通化后,有点一朝梦回二十多年前的感觉。经典角色与桥段,无论如何都会复苏一些原初体会过的新奇与迷恋,但真人故事虽然可以带动猫和老鼠们在纽约冒险,整体还是平庸了些,理想了些,难免落入喜剧套路。但有一个点,我始终会想加加分,那就是Kayla提及老鼠性别时,表达了现在性别流动的观点。这在一个可以上院线的卡通电影里太难得了,毕竟昨天西西上诉恐同教材的案子败诉,更让人觉得在向年轻人传达平等观点时,东西方有多少可叹的差距。
真的很失望,明明冲着汤姆杰瑞去看的,结果汤姆杰瑞出现时间还没女主出现的时间长,而且女主的演技真的太差了,各种瞪眼,翻白眼让人感到尴尬,汤姆杰瑞的打斗互动日常才是最有意思的,女主和其他配角的戏份都无聊透顶,画面看着并不别扭,挺舒服的,故事比较低幼,故事的结尾和各种人物的行为动机也是莫名其妙,看在童年的份上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