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想事成
This is an age of reason.在这样的时代里,只有美丽的小女孩仍旧相信梦想。
没有梦想,我们看起来都很蠢,实际也很蠢。
于是聪明的政客,成了民选的代表,以理性的名义,否定梦想,象死神一样扼杀梦想,夺走梦想,把梦想变成邪教,在人们的心中种下蒙昧的黑暗。
只有小女孩,看到了披着医生皮的死神。伯爵的生命之火被夺走了,梦想之光被人们的无知掐灭了。
自由,你真的自由吗?在一个以理性为傲的国度里,在民选的世界里,你真的自由吗?如果你已不知梦想为何,不再有想象的勇气。
我们奋力拯救的,用尽最后虚弱之力保护的,最后不过是幻境中的城堡,历经摧残,残垣断壁,变作人生舞台上的一场闹剧,稀里哗啦,叮叮当当之后,你说自己是英雄,观众只道你在演戏。
说到底,你的人生就是你自己的戏,只要你相信,一切皆可能。
2 ) 原来有这么多名字,终于找到了
虽然荒诞却也很有寓意。
许多电视台放过,是译制片,中文译做《巴伦·门乔生历险记》。看了就知道值得了。
Amazon上的评论: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767809335/qid=1139977347/sr=1-1/ref=sr_1_1/102-1457942-0965719?s=dvd&v=glance&n=130互联影库:
http://www.allmov.com/movie/13066/main.html环球电影资料库:
http://www.mov6.com/title/tt0096764/关于故事还启发了一个计算机里常用的一个术语:booting
启动电脑及启动和引导操作系统构成了一个有趣的两难境地。 按照定义在操作系统被启动之前计算机是无法完成任何任务的,包括运行磁盘上的程序。 如果计算机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情况下不能运行来自于磁盘上的程序而操作系统又是放在磁盘上的, 那操作系统是如何启动的呢?
在 Munchausen男爵历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 这本书中有一个和这个过程类似的故事, 一个人掉到了下水管道里, 然后靠着拉自己的靴襻 (bootstrap) 克服重重困难爬了出来。 在早期文献中, 多以术语 bootstrap 来指代操作系统的加载机制, 如今它逐渐被简写为 “booting”。
以上引自《FreeBSD 使用手册》第12章 FreeBSD 引导过程之12.2 引导问题。
3 ) 诺兰度的空岛
这也太神了,一场模仿的戏剧,结果本尊露面了(可能是穿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那些同伴(扮演的),最后糊里糊涂地代替演员演完了戏剧,赢得了掌声。
不对,竟然是直接进入了真实的历史(也许会和舞台交错),这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后设性啊。
还真是海贼王……伙伴是飞毛腿,千里眼狙击手,顺风耳和大力士。
漫画感与电影感兼具,不像国内的西游记,只有一股浓浓的酸味儿。
原本死刑将至,直接让手下的兄弟们露了一手,编剧好活儿,漫画编剧脑的启动,这好像才是天意所在,我渐渐意识到,旅途只是增眼界,也许并非本命。
盲人刽子手,极度丰富的设定,早上起来就很像看个狙击手,果然看到了狙击手。
脚上的铅球这种细节也是啧啧称叹。
的确很像诺兰度那一段,改变成现代版是不是会很精彩,又要开始讲故事了么。
【三千世界,剧场外面是战争货真价实的炮火,剧场里面是混淆的现实与上演的戏剧真实。】
月球王带入的房间,挂满了各种画作,像是某种时间之屋,让我想到了一个没有一个人但只有他走出了时间之屋的故事。《第三层的时间囚牢》
巨人,海妖,海怪,也是奥德赛,寻找的后半场有些无趣了。
4 ) 吹牛是一种精神~
《吹牛大王历险记》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可是除了记得那座教堂的塔尖之外,就是那个骑着马的公爵自称从上面跳下来也能安然无恙之外再也记不得多余的情节了。
我喜欢这个电影,非常非常喜欢~每个人对电影的诠释都会不同,我把它的主题理解为自由。
【台词摘录】
我对这个世界厌倦了,这个世界也厌倦了我。
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因为现在到处充满了逻辑和理由。科学科技,水力学定律,社会准则。
这也准则,那也准则,到处只有准则。没一处有三腿独眼巨人在南方海域,没一处有小黄瓜树和全是酒的海,已没有我的容身之处。
他们的头忙于思考而离开了身体。麻烦的是,头和身体总是不协调。
想到我们曾经是一体的,现在却全然不合。他是挂在食物链中的一员,而我是属于星系之中。可证实不要身体就能生存,我是全能的。
人生充满了约束,我们无法飞到月球或抗拒思维。我们必须面对真相而非悬念,你并未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所以有了个非常鸟的结局。
~~~~~~~~~~~~~~~~~~~~~~~~~~~~~~~~~~~~~~~~~~~~~~~~~
不管我有没有自由,不管存不存在自由,至少,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吹牛,并且自娱其乐 哈哈~我想任何人也都可以这么做。
5 ) 吹牛大王历险记--别样风味的加勒比海盗前传
我的时光原文:
http://i.mtime.com/joejoestar/blog/4614569/就是这个味道!那种靠布景,化妆,道具等老式手法做出来的魔幻效果,比起现在的电脑特效,算是别有一番风味。虽然很多地方很假,但是感觉很好。如果现在的视效也可以称为newschool,那么此片的风格就相当oldschool的味了,呵呵。
70-80的人可能都对这种风格有点怀旧情怀吧,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小嗜好,比如里面的死神,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模型简直太烂了,破破烂烂不说还好像支离破碎,随时要散掉一样。不过我反而觉得,这种效果才更好的表达了死亡的那种,无常,肮脏,不可控,支离破碎(让人潜意识联想到腐烂散掉的尸体)的感觉(怀疑咒怨的扭曲爬行就是以这个为雏形,至少是通感)。比起电脑特效,确实别有风味。
让我想起原来中央台放过的一个系列片,每个故事都是从一个人讲故事开始带入,风格跟这个很像,当时的眼光来看,可谓惊艳。故事也千奇百怪,荒诞不经。记得其中一个是讲一个人跟死神打赌,赢了死神,从此就死不了了。后来记不得是什么原因了,世界上没人死掉了....除了这个,还有很多童话,但风格是那种怪诞的,绝不是那种“大家一起微笑吧”的奶油味。找了半天,发现好像是叫“吉姆汉森的说书人”,不过未确认。希望知道的朋友能说说。很是怀念。
除此之外,看到很多加勒比海盗的影子(应该说是前身)。jack船长的荒诞神经风格无疑是直接来源于蒙乔生男爵。没搞懂导演当初为什么要把主角设定成老头子,换个英俊的xx男爵,估计早就抢了jack船长的风头。凯拉奈特莉的elizabeth的角色,明显是小女孩和乌玛瑟曼的混合。顺便一说,被乌玛瑟曼在此片中惊艳了一把。颠倒的海,战争中的城市,海怪肚子里湿漉漉的房间--海魔湿漉漉的船...
另外还有很多海盗路飞的影子,这个就不多说了。
看来这片子影响不算小。不管怎样,很有意思的片子,值得一看,个人感觉比他自己才出的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好。
说起秀,片子开始在剧院演出的那场舞台剧,相当有意思的,如果那里真有这样的秀,很想一看。
我的时光原文:
http://i.mtime.com/joejoestar/blog/4614569/ 6 ) 荒诞三百年
大家童年时代都读过《吹牛大王历险记》吧?给我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荒诞,在荒诞程度上,安徒生、格林兄弟、郑渊洁都无法与之比拟。小的时候,我没能明白这种荒诞意味着什么,两位学者型作者想通过这些荒诞表达些什么。这部伟大的作品,能带领孩童进入一个想像力无限放大的空间,也许就足够了。
还留有印象的些许细节,如大雪融化之后马儿被栓在教堂的尖顶上,用猪油做成的子弹打猎打到一大串野鸭,长出樱桃树的野鹿等等。现在看来,除了激发想像力之外,这些细节似乎仍然没有想表达什么意义。给孩子看的东西,简单就好。也许整体情节上试图批判什么,但我已经记不得了。
同样伟大的荒诞派电影大师Terry Gilliam将其搬上了荧幕。他的经典巨作如《巨蟒和圣杯》、《人生七部曲》、《巴西》等都曾上过IMDB Top250,以极端荒诞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无情批判。近年的几部作品如《新艾丽丝漫游仙境》和《赌城风情画》,开始转向文艺派,晦涩难懂,也许人老了都喜欢扮深沉。他的下一部作品是《帕纳萨斯博士的奇幻剧院》,现在已在后期制作阶段,将在2009年正式推出,敬请大家关注。希望能回归荒诞。
三位荒诞大师跨越三百年的惊世合作,古老的童话和现代电影技术完美结合,为我们呈上这部《吹牛大王历险记》。电影背景为一场小镇保卫战,剧中Munchausen男爵在一个表演Munchausen男爵(是不是很绕)的话剧舞台上讲述了他的传奇经历和如何拯救了小镇。讲述完毕敌军居然神奇落败,又为故事本身加上了一层神奇色彩。这种故事中的故事影响故事本身(还是很绕),不知是否也是一种表现手法上的创新。片中穿插了许多童话书本上的经典片段,又勾起了许多童年回忆。
剧透:美女Uma Thurman有激情演出,呃。。。儿童不宜。
7.3;故事整体结构倒很像绿野仙踪啊,只不过最后童话成真、一语成谶
uma thurman这次敌不过sarah polley
It's all logic and reason now and no place for fantasy.
没有小人书好看啊,小人书里的孟豪森超级神奇。电影里除了月球上的那一幕和可爱的小Sarah Polley,好像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了
童話的場景好棒!更棒的是超蘿莉的Sarah Polley和超級正的Uma Thurman!!!然後其實我一直有股把主角一劍刺死的衝動…
尾田荣一郎一定看过本片…简直可以被认为是海贼的源头了。月球上那段设定还挺有意思的。要是尺度再大些、再放开些就好了。
特里吉列姆美丽而又神奇的大脑。
喜欢这种天马行空、荒诞不经但又充满浪漫和惊喜的片子。 Uma Thurman真美~
男爵说冒险让他变得年轻了,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对我来说这可能是跟gary king一样的魔力,需要奇异的浪漫,需要疯狂的fantasy,需要旧日的伙伴。既与死神同行,又与维纳斯共舞。拽着自己的辫子浮出水面很可爱
布景美奂精致,场面壮观宏伟,当年应该也是大手笔大制作。叙事结构精巧,乌玛清纯雄丽,现今观之仍然有其趣味;交响配乐尤其赞,妥帖大气。
四星半,但个人私心喜欢就五星吧。被维纳斯贝壳动图吸引来看,即便看到吹牛大王历险记的名字也没反应过来这是荒诞奇幻喜剧,看完我更愿意称它为浪漫童话。从他们在鲨鱼肚找到顺风耳开始咂摸出点意思,荒诞奇幻外的一些思考,时光蹉跎他们老了,失去了很多能力,不复年轻时的壮志和松快,只有小女孩在一直坚持一直清醒。最后小女孩说放弃的时候,蒙乔生却说你不该说这样的话,ohgod,导演知道。浪漫,是蒙乔生永生的秘诀。除去开篇舞台剧因为没记住人脸和故事有些不喜欢外,其他都挺喜欢的。我很迷这种服化道,那些瑰丽巨大的,繁复华丽的,现在看来有些油画和后现代风格的场景。他们的飞船降落在月球那里真的很美,很迷人。乌玛瑟曼很美,原来她是维纳斯,还是一个普通的妇人,那一瞬间我觉得童话醒了,还好导演没有直接这么告诉我。
绝对具有独特风格的导演,就像蒂姆伯顿之于哥特风,而特里吉列姆就之于奇幻风。年轻时期的乌玛瑟曼在剧中扮演维纳斯,其美丽程度简直就是维纳斯天神下凡啊~《海贼王》中的黑胡子海贼团也借鉴了剧中诺干造型,尾田也是再向这部电影致敬啊
用故事来拯救地球
........................................................那本小说挺逗的,但说实话,我觉得电影拍得有些乱.....
吹牛大王历险记的最好版本了吧,英国式的幽默,Terry Gilliam一贯的天马行空、信手拈来,巨蟒剧团的气质延伸。
吹牛大王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书之一。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完全脱轨的胡说八道,而在八分胡说之外,有一分的隐喻和一分的真实,一种“人生中根本没有所谓‘正经事’这种东西”的生活态度。这个改编还是太成人味了,莫名其妙的就认真起来
1911年的梅里爱也拍过一部吹牛大王历险记,但Terry Gilliam这部1988年的版本可能是无数改编版本中最出彩的一部;有人说Terry就是当代的梅里爱,就算他们没有这样的不期而遇的同名改编作品来比较,他们的气场,特别是道具和布景,几乎是如出一辙,而前者,我觉得还更癫狂一点。
女孩眼睛大大好可爱,像北海小英雄维奇,她鄙视月皇后淫笑和男爵发电的眼神搞笑。男爵发卷和翘翘小辫子可爱,他对飞毛腿太坏,抛弃20年任其被关笼子,人家救了他,还叫其想想能做什么。月亮国王的脑袋会飞,下面还带托盘!他构造的世界好奇妙。贝壳里的裸女像女神一样美,俩女仆各具英伦美式古典美。
2008-05-17,《涨潮海岸》和此片颇有近似。
Terry Gilliam的20周年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