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这部电影应该拍摄成电视剧。
虽然看过不计其数的克隆人题材的科幻电影,但本片依然挑起了我的兴趣。可惜我所感兴趣的内容完全是我个人对本片会在结尾处交待给观众的内容的幻想,直至影片末尾我没有发现一丝这样的内容。
导演迈克尔·贝一直是拍摄科幻动作片的奇才,这也决定了这部本应该在思想上再做更深层次挖掘的电影题材被无尽的特技追逐动作戏所淹没。如果这部电影拍摄一个10集左右的电视剧,我想效果会更好..
2 ) 《逃出克隆岛》 & Msn Search
电影发生的年代的确是“并不遥远的未来”-2019年,很精彩的一部电影,而我注意到的细节却是在乔丹2D和林肯6E寻找真实的乔丹的是后,使用了路边的一个服务亭,玻璃上明显印有MSN Search的标志,msn的蝴蝶也栩栩如生,起初怀疑是MS$的广告,一直到他们打开msn search的官方主页,搜索电话并接通视频电话才知道这真的是是MS$的广告。越想就越发好笑:
1、2019年Msn Search的主页酷似现在的Google
2、2019年可以通过Msn Search找到任何人的电话号码并可以直接接通视频
3、2019年,14年后,MS$并没有垮掉,依然盛行。
http://www.blogcn.com/User12/pcranch/blog/24358194.html 3 ) 这是预言,这是写照,这是警告
这是预言。
影片中研究所里的人们的生活都是被安排好的,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连你可以想什么,都是被制定好的。我不禁想,是不是做爱,怀孕等都是计划的,没想到连两性知识都没有。一切都是计划的,人们没有自己的喜好,也不能有,只要服从安排。这是计划社会的预言。计划社会就是批量生产人类。是人们的终极社会,因为,以后不会再有了,人类已经毁灭了。而计划社会离我们不是很远呢。
这是写照。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朝鲜。
朝鲜人的处境跟电影里那写克隆人多么相似:从一出生就被洗脑,这里是天堂,外面都是污染,这是人类最后的净土。对此稍有疑问,即是被污染,则销毁掉。
这是警告。
有人很庆幸,这里不是朝鲜,也没到计划社会。其实不然,生活就像沼泽,充满危险。社会上有很多权威,领袖。他们负责提供思想,我们负责装配。不知不觉中,合格的产品就出来了。人是懒惰的,社会上有各种想法,拿来用就好了,干嘛费那么大劲,活的累不累呀。有独立想法的人就这样被淹没了。
影片说的好:圣岛真的存在,就是我们自己。
人类社会说不定就靠我们呢。但是我们敢质疑吗?有自己的想法吗?
4 ) 逃离克隆岛?
http://www.neizai.com/viewthread.php?tid=108732005-11-25.21:00。
从一连串诡异、阴郁、沉重的梦魇中惊醒。
确切地说,依然是半梦半醒。
长达五六个小时的沉睡非但没有让我恢复精神,反而更加疲倦,仿佛被一件钝器击中。
梦魇的残片和巨大的悲凉感缠绕着我。隐约还记着梦中出现的真实世界和摹仿世界的模糊边界,面对生存的根本疑惑和惊惧。
慢慢地想起,自己是在看了《逃离克隆岛》后昏昏睡去。那些悲伤的片断立即涌现上来:
斯达韦尔德2D血泪模糊地从切割他的手术台上挣脱出来,带着浑身的管道和依然扎在腹部的刀锯,没有方向地狂奔,痛哭,哀嚎着。警卫们迅速上前制服了他,用绳索把他从地上活活拖回手术室。斯达韦尔德2D绝望地哭喊着:“我要去圣岛!你们答应过的!”赶来的医生在一旁只是冷漠地说了一句:“不要伤了他。”(以获取活体器官)
林肯6E和乔丹2D在逃离克隆岛时从同情他们的人类麦考德那里第一次听到了自己全部“存在”的真相。那是一种彻骨的残酷。纯真的乔丹2D显然还没有能力接受这样的事实,她近乎无力地辩驳道:“可是我有妈妈呀。我在农场长大,我有一条小狗,还有一辆脚踏车……”麦考德打断了她:“是的,是个粉色的小公主车,你骑到你奶奶家,你一按铃,她就用盘子装着小甜饼出来给你。” “是的……”“不是,那是植入的记忆。我的一个朋友是程序员,他给我看过。就12个故事,他们稍微改动一些细节,但是实际上都差不多。你以为自己在‘污染’前的生活,实际上根本没有发生过。”
在一系列生死逃亡中顽强地活下来的林肯6E和乔丹2D坐在一栋大厦的顶部,躲雨。度过这个夜晚,他们打算去寻找自己的“主人”,寻求帮助。乔丹2D打了个寒战。“真冷。”林肯6E轻轻将她搂在怀里。只是如此。在他们3-4年的“一生”中,他们不知道任何“男女之事”。他们只有一种相互间素朴的好感。而任何“不适度的接近”都会被及时地制止。而在这个雨夜,爱情降临在这对年轻的人类身上,他们却不自知。令人爱怜。令人哀怜。
影片结尾就象一切好莱坞大片一样。克隆岛被摧毁。所有的克隆人第一次看到了阳光。他们震惊了。像孩子一样(他们在本质上也确实就是孩子)奔跑,呼喊。他们冲出克隆岛,“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天空、大地、云彩、树木和山川。在黄色的土地上几千个穿着一模一样的雪白制服的人们第一次感受着真实的风沙和尘土,感受着真实的呼吸和生命。这一幕确实令人激动。那艘主人公梦里反复出现的美丽船只“Renavatio”(拉丁语,意味“复活,重生”)也已经启航。
可是,“娜拉出走之后”,又该如何呢?他们进入到这样一个更大的“新天新地”里,真的能够“重生”吗?我们这个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个更加庞大,管制技术更加精细、隐秘,以至于几乎无人能够察觉的“克隆岛”呢?
是的,在我们这个时代,许多人面对生存,已经没有任何困惑了。我们活得舒适、坦然,获得了“真实的幸福”。我们被驯化为接受一切主流价值观和游戏规则的人,努力地“奋斗”,通过这个世界最重要的那些测试,成为合格的“有用人材”,然后过上“成功而体面”的生活。这从本质上和那些被豢养的克隆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提供有用的“活体器官”。而我们通过消泯自己的个性和无限的可能性,把自己塑造成为专门的“人材”,为这个世界“所用”。唯一的不同是,克隆人还会感觉到撕裂般的痛苦与哀伤,而我们,已经不再痛苦了。也许,还很快乐(这不正是这个时代最IN的词语吗?)。
在恍惚之间,想起了庄子清冷而睿利的寓言: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5 ) 天堂的真相----THE ISLAND
想象一下,你在这样的世界醒来:房间简洁空旷,脏衣服扔进机器,干净的衣服鞋子在柜子里排列整齐,一水儿的白色。你收拾停当打开房门,每一扇门都同时打开,和你打扮一模一样的人们鱼贯而出,你们汇入一个井然有序运转着的巨大空间……
这样的世界,你管它叫什么呢?或许叫作——天堂?
电影里的人们就是这样叫的。据说外面的世界已经毁灭,他们是上帝挑选的幸存者。天堂的生活无忧无虑单调乏味。幸好还有每周一次的大抽奖刺激大伙儿的神经。那就是“THE ISLAND”:据说毁灭的世界之外还有个小岛幸存,在那里可以看到传说中的蓝天白云阳光海浪。ISLAND成为人们生活的希望,等待着,某天幸运之神再度光临,我就可以去ISLAND,重新看见真正的天,呼吸新鲜的空气。
机会完全随机,并不平等,全息影像正在播放一个幸运的家伙去了ISLAND之后兴奋叫喊的VCR,他才到了六个月就被抽中去ISLAND,可有的来了两年,三年,甚至七年,都没轮上!有人因此而情绪失控,有人开始研究号称随机的抽取过程是否另有规律,但林肯3E不太在乎,每天只要能在打饭的时间遇到乔丹4D,就满足了。
天堂的生活单调,连饮食也是如此。穿衣服不能选颜色,吃饭不能点菜单,一切都是规定好的最佳组合,因为这才符合天堂生活的原则:健康。健康而且快乐。
林肯6E最近不太快乐,他老做恶梦,梦见和乔丹4D在ISLAND遇险,船只倾覆海水瞬间把俩人淹没……他的精神状况也引起这世界“主宰者”的注意。天堂里的人们按说不该有情绪波动,男女间不该产生过分吸引,这一切为什么最近都在林肯6E身上出现?
这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序列号,每天的工作是摆弄一些试管,业余有书看能锻炼身体,还有个地方让大家偶尔聚聚,喝上一杯。
林肯6E跟别人不太一样,他会思考这些试管去了哪里,同属E序列的邻座就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还有朋友,可以进行某些真正意义上的交谈,如他脑海中残存的世界毁灭之前人类生活的记忆。他的朋友在地下电脑控制中心工作,林肯3E最快乐的事就是偶尔出点什么故障派他去地下找人解决。地下的世界和上面的不同,又暗又乱还脏,可林肯3E没来由地喜欢。这天他又有机会去地下,跟朋友说起最近困扰自己神秘的梦,说起这天堂般的世界,说起上帝在用什么规则选择去ISLAND的人?朋友回答:“当你祈祷的时候,那个总是忽略你的人就是上帝。”
突然,一只小小的蝴蝶吸引了林肯3E的视线。实在太令人惊异了,外面的世界应该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能够存活,这小东西怎么可能飞进来,而且没被系统监测到?他小心翼翼把蝴蝶捉住,带回住处。他的世界和所受的教育里没有《逍遥游》这章吧,否则他一定以为是中国的庄周来“天堂”观光。
意外收获,还有那梦,他急着跟乔丹4D讨论,对他而言全是疑问。可是来不及了,新一轮抽奖的结果诞生,屏幕上显示的头像正是——乔丹4D!
什么也来不及了,乔丹4D说:“我在ISLAND等你。”
是夜,林肯3E盯着在瓶中扑扇着翅膀的小飞虫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起身偷偷回到发现蝴蝶的地下,决定一探究竟……
以上是美国科幻电影《THE ISLAND》前半部分剧情。看电影尤其好莱坞电影多了,对那种越是有序划一消灭个性的所谓“完美世界”越是要充满“警惕”,因为百分之百,这世界是个虚幻,电影最终都会揭示这点。这部电影也不例外,电影进行到一半,这个叫做林肯3E的就发现了惊天秘密:世界根本没有毁灭,他们只是克隆人——不,连人都不算,只是他们各自赞助人的生命保险计划——准确地说,是“产品”。
时间是2090年,克隆的伦理学问题还在争议可许多人已经等不及了,于是应运而生这样一个大公司,在地下建造了一个“克隆天堂”,只要你出得起昂贵费用,就能给自己生产一个“备胎”随时替换你身上出了毛病的零件,甚至你生不出孩子也能找克隆人代劳。他的基因跟你完全相同,除了手腕上的编号你们俩根本分不出真假,但他是产品你是人,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你所用,延续完你的生命他的“报废期”就到了。
公司的研究者欺骗客户(客户们估计也乐得这样自欺欺人)克隆人没有情感不算是人,可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思维、情感和爱,器官就会渐渐萎缩。没办法只能修改程序,在生产线上“襁褓”中的克隆人就被程序灌输世界毁灭自己是幸存者的观念,“下线”后再植入不同记忆,其实来源于十二种基本程序,区别仅在于细节的修改。于是,“天堂”诞生了,所有人都是劫后余生的幸存者。根本没有什么ISLAND,抽中了奖不过意味着赞助人需要自己的“备胎”的某个器官来续命,他们无一生还,全都去ISLAND“幸福”地生活了。这样的命运,现在轮到乔丹4D。
林肯3E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他立刻找到乔丹4D展开了一场胜利大逃亡。让电影后半部分彻底沦为一部典型的警匪枪战片。
虽然系统对每个克隆人的教育程度设定是:相当于十五岁孩子的智力。可完美的系统并不存在,总有差错产生,林肯3E就是差错的集大成者,三年间,他的智力发展相当于三十年,并且学习能力极强。整个E系列可能都出了什么差错,这是个特别爱思考的序列。篓子越捅越大,大公司不但派杀手追杀已逃到真实世界的林肯3E和乔丹4D,还决定毁灭整个E序列,以绝后患。
有样学样,在真实世界的枪林弹雨中,欧比王“附身”的林肯3E迅速成长为一名典型的“美国英雄”,他成功挫败自己的赞助人要毁灭自己的阴谋,和乔丹4D第一次体验了真正“天堂”的感觉,还不贪恋用赞助人的身份坐享他所有人间财富的生活,执意要重返魔窟救出所有的克隆人。连追杀者最后都跟他俩化敌为友并肩作战
结局就跟《木乃伊》里的台词一样:“kill the bad guy and save the world”!
克隆人终于都看见了真正的天空,大家纷纷奔向广阔世界雀跃欢呼。而林肯3E和乔丹4D呢,他们现在是林肯和乔丹,去了一个真正的ISLAND,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
这是个童话式的结尾,说明影片在置疑了一个伦理问题之后引出另一个伦理问题,不打算解决反而草率地置之不顾了,那就是:这么多克隆人进入真实世界,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原体”混在一起,世界会如何大乱?!
这部电影因此无可挽回地沦为一部平庸之作(其实从后半段真相揭露的种种桥段就已初显端倪),其创造性思想性根本无法与众多同类“前辈”比肩,怪不得票房惨败,哪怕有帅哥伊万·麦格雷戈和号称二十一世纪最美的女人斯嘉丽·约翰森加盟,也无济于事。
我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真实如何证明?这是几千年前咱老祖宗之一庄周就在思考的问题。“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多么迷惘而又美丽的疑问。连人生目标明确的康熙也有过这样的疑惑:“有我之前我是谁,无我之后谁是我”。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无疑加剧了这一千古疑问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巨大阴影。尤其在科幻小说和电影发达的西方,这些年类似的题材层出不穷,不乏精品。如《十三层楼》、《银翼杀手》、《eXistenZ》,甚至包括大红大紫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三部曲,都在探讨也都在揭露同一个问题: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有可能是虚幻。我们可能只是超级计算机控制下的一段程序、或者一个复制人、或者干脆人造人;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也许根本就是植入我们脑中的一段记忆,也许都是电脑设计好的,也许世界的尽头并不那么遥远,只要你克服恐惧,奋力一跃……
不同的故事、相同的焦虑,都反映了越来越依赖科技依赖电脑的人类对后者深深的恐惧和不信任。但这恐惧无法克服,因为恰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并不可遏制地发展着这一恐惧,直至它把我们带向一切的终结,终结然后再生。世界永在,但已不是原来的那一个,恰似老版《人猿星球》最后那坍塌在海滩上、断垣残臂了仍高举火炬的自由女神像。
人类不甘心不往前发展,又恐惧有朝一日失控的发展导致的后果,这矛盾无法调和,于是寄情于电影,在影像中一遍遍描摹一遍遍假设一遍遍探究一遍遍绝望。
人,真是上帝制造的杰作么?如此的聪慧又如此地愚蠢。生死存亡所有幸福和痛苦的根源,其实都归于这——无法摆脱和救赎的,人性。
6 ) 感觉不符合我的三观。
感觉好像不太符合我的三观。我认为人类除了钱那就是他的产品,他又可以去用那个。难道因为克隆人身体比较好,就要取代原来的母体吗……既然造出了克隆人就不用给他教授那么多知识啊,或者说一直就把它当作植物人存在,或者说就不要唤醒他。或者说单独培养一个器官。或者说克隆人成熟的那一刻就用掉啊。为什么非要让他们在里边像个小社会姚亮迟早会出事的呀?或者说就在没有间断的时候就去你想用的东西啊。反正克隆人自己的族群的利益去破坏人类的利益。而且他的客户没有必要去帮他们。没有这个义务去帮她们。看来克隆还是真的非常可怕。希望以后出现那种专门克隆某个部位的技术,而不是在复制整个人。太可怕了。
【B-】陪室友重看了一遍,当初不理解为何此片媒体评论如此糟糕,如今多少明白了。前半段有着非常重的1984痕迹。
不错的电影,对克隆人的思考,好的演员,顶你一下。
究竟什么才是人?什么是克隆人?我不喜欢剧中的克隆人为了“克隆人”的利益而撒谎,而损害另一个种群“人类”的利益。
主角光环好耀眼,尽管身为克隆人智商等同十五岁,也要成为逃脱复仇之神,陷害坑掉原型,手刃「造世上帝」。中文译名直接剧透,好在无碍视觉效果,开场戏中使男主从溺水状态快速过渡到床榻睡眠状态的特效设计堪称一绝。设定想法高于细节合理,又都屈从于爆米花式追逐场景,商业色彩同样浓厚。
为了我家的Ewan。。。5颗星。。。帅阿。。。
制作精良,真能烧钱,我说的是画面\道具\音乐,剧情弱点,我还是挺喜欢.
前半部分不错,后半部分的打斗不太喜欢。
我能说所谓的Island其实就是被许诺的Communism么。。。
现在能让我不快进的都打四星,还挺精彩的,俩主演是大众喜欢的美人,动作场面给力,题材是我感兴趣的未来医学,我从小就梦想着必要时体验一把人体冷冻技术。片中的克隆计划只要500万美元,简直太便宜了,国内目前可以用猪的器官来做移植。看电影还是瘫沙发上最安逸,所以我很久没看冷门片了。
岛上未来感十足 大陆上感觉除了飞行器外基本上和现在没什么区别 很迈克尔贝的爆炸 卡司加分 XBOX的广告则很无厘头 那年代还有人玩这老古董么
帅男美女,火爆场面,非议题材。。这片子为什么不大卖啊?? 我就搞不懂了。05年的娱乐片了有几部比这部好的?迈克尔贝就是为娱乐大片而生的,太过瘾了。 McGregor最后穿着衬衫走出基地的样子仿佛回到了猜火车时的他。。
7分。满老套的反乌托邦设定了,世界观架构还可,但还是沦为好莱坞动作片了。后半段唯一有意思的点是克隆人与主体的身份互换。有个表演得有点萌的地方,那人教克隆人男主“千万别把信用卡给女人”,男主听话学生样看了眼斯嘉丽约翰逊说,“rignt,嗯"
Ewan McGregor这哥们演技特棒 台词好 特别是角色转换的时候 不错!
三星往上,帅哥美女配追车爆炸,其实我追求也不高了,但也可以看出买拷贝拍了这么多年这种片子,水准一直下降。。。感觉过长了(虽然他现在的片子更加hold不住长度!),压缩一下会好些,前面拖拖拉拉,后面是拍不完了吗所以莫名其妙就完了?最后,我爱伊万
一切有为法,如镜中花,水中月,克隆人。
当年看的挺激动,想来起来,原来是这里记住的斯嘉丽·约翰逊
白瞎这么个好主题,拍的好、挖掘深入些说不定会名垂影史,让“商业之子"老贝一拍就变的彻底肤浅了,倒是一打眼就知道是他鼓捣的,无穷尽的爆炸追车大场面+唯美飘逸慢镜头,到了变3还在走这路线,这辈子怕是没啥突破了
剧情怎么样我不关心 我唯一要给这个片子满分的原因就是斯嘉丽和格雷格是我的最爱!!!!!!居然吻上了~~~~~~心都化了~~~
这种题材是我喜欢的,两个主角也是横竖看着都很不错。作为一部商业片该有的元素也全都有,算得赏心悦目,只是中规中矩缺乏了新意,前半部分挺精彩,结尾太和谐也显得潦草。因为一切都顺理成章也就缺了些惊心动魄的刺激,也许先铺垫点美好希望而最后一幕把克隆人都大屠杀了,这片人性主题才能足够深刻。
伊万•麦克格雷格实在是太迷人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