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奇艺上随便找的片子,看到有甄子丹就看了。这部剧是个喜剧,但是道理还是蛮多的。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教育机制的弊端以及亲人之间缺乏沟通等问题都是如今社会上存在的常见问题,意义非常!还有,骆明劼真的好帅,以前没get到他的颜值点!
剧情还是蛮流畅的,我觉得这部片子适合老师和学生一起看,因为甄子丹饰演的陈侠老师真的超级负责任,虽然放在现在的现实生活中不太真实,但是起码负责这个点就应该能提醒的一部分老师。
这个电影总体的叙事手法很常规,中规中矩没什么太精彩的倒也没什么大毛病。
演员呢还算是满意的,想想一个当过特种兵的汉子陈侠成为一个为人师表循循善诱的老师这个反差也是可以的(甄子丹终于可以轻松点了)。不知道这算是披着教育的武打片还是披着武打的教育片。陈乔恩在里面很漂亮,但是存在感不太高。
所以给4颗星仅代表个人(×3)观点,不喜勿喷好好说理,要喷就哥屋恩
(以下图源网络,侵删)
………………………………………………
下面想从故事内容的角度写写随笔和遐想。因为故事叙事顺序是顺叙倒叙插叙兼有之。既然我的标题是从校长的鼻子说起。
我反而对插叙印象比较深,男主陈侠和小时候的泡面哥(反一)是同学也是对手,可就是这两人相互打闹把第一任校长雕像鼻子👃打掉了。时任当时的校长默默的捡起鼻子收起来,后来又发生一系列的事儿陈侠去当了兵,又经历一些事儿算是浪子回头,成了个成熟有担当的男人。小时候的泡面哥梦想成为钢琴家,也是因为那次的打闹,他的音乐梦断,长大后成了黑社会大哥大,只认钱权不认情理的魔头。
在电影快到最后的时候,二人又双叒叕来了一次打斗。两个人曾经都是德智中学的学生,一个后来又回到母校当老师(点题《大师兄》这个电影名字),另一个后来对母校疯狂毁灭。二人随即打斗,又双叒叕把校长雕像给打翻了(这校长也是)陈侠和泡面哥打斗过程中说的话正好也暴露出教育失败带来的后果:泡面哥就是价值观崩塌只有钱权和拳头;陈侠即便如今成才,他也是教育失败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后来其他的契机,他和泡面哥比起来好不到哪里去。
第二,就是新一代人的问题,几个小主人公的故事都是换汤不换药,以前的影视作品也是屡见不鲜,都是因为各种各样无可奈何的原因成了让人头疼的学生。或者说每一个可恶的熊孩子背后都有个可怜的心酸往事。这里面有个小主人公是双胞胎兄弟,其中一个为了考上商学院不惜去吃利他林这种副作用极大的药物,后来承受不住复习的压力跳了楼(万幸保住了命,现实就不一定了)。可是他的班主任陈侠却摊上大事儿了。最后不得已被开除,在被开除之前,无论是身边人还是舆论下的人群,甚至节目请来的“教育专家”都普遍认为老师陈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自杀不排除有老师的缘故,但未必所有自杀的责任都有老师参与。
(偏个题😅突然想到的)前段时间有小学生因为写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被老师批没有正能量而后跳楼自杀,而孩子的内容其实写的不无道理:有的人就像白骨精一样,表面看起来为人和善,实际却心如蛇蝎暗藏祸心(转述大概意思,内容记不清),那么这里老师就有相当的责任;另外一个,是某大学一大二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老师发现后劝其停止。结果这大学生同样跳楼自杀。那这个,就不见得是老师的责任。
回到正题,这里面涉及到的教育失败。最简单的就是从写几个小主人公看出来,十五六岁的年龄,本该是过着正常学生生活,结果一个个实际上却踏入或准备踏入社会染缸中。问题是这个染缸比起我们这里,他们的染缸更多了些性命之忧。不尊师重道,为金钱至上的人大有人是,但这里太多太多,多到小小年纪都被洗了脑。这里面如果要深究的话就真是细思极恐了,那可能还涉及经济政治领域🌚🌚
暂时的感受和想法就这么多,以后再说吧。
学生们去追陈侠的时候,我居然哭了,泪点真低,还是岁数大,见不得见不得
总体而言这个电影或多或少也再去折射香港的教育现实问题,从出发点上来看算很好的,表现方式呢很常规,就是老老实实讲故事吧。至于武打,就当是看个乐子。
或许ta不是个完美的电影,但至少算是比较用心的片子,连我这种脾气都能老老实实去看😂如果电影频道再放,我可能会再多看TA一眼吧。
由于人是在广东,所以看的是粤语版,在那里生活了很多年,大部分都能听懂,所以我对这部片子,第一个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字幕根本牛头不搭马嘴,有的地方明明说的是20,字幕却是写的10,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这段台词或者是台词根本没那个意思,字幕却强行加戏,所以我怀疑这是直接引用了国语配音版的字幕。
第二个吐槽的地方就是,众所周知,这部片是港片,所以理论上来说应该粤语是原音的,但是有很多演员却是配音,你说这要是陈乔恩不是香港人,要配音很正常,但是有些人例如那对兄弟,很明显大部分地方就是后期配音,还有篮球队的高个队长(为什么会说他们是配音?因为他们的声音与其他人有着强烈的违和感,而且很明显他们现场说的也不是国语,看嘴型可以看出来),作为香港人,电影台词也要后期配音,这是什么原因呢?而且这部电影的配音实在差,原音国语的,粤语配音配得好的不是没有,例如西游伏魔篇,大师兄一部原音是粤语的电影,里面却有大量台词是后期配音,而且配得shi一样,这个原因让人费解。
第三个吐槽的地方就是,剧本太过于老土。当然这些题材的电影,不论怎么样剧情都不会太过于离谱,都是有经历的老师让一堆坏学生浪子回头。但是这部电影实在是太过于平铺直叙,每个学生和他们家长的感情转折都太过于突兀,过程基本没有让人有共鸣的地方,就这么一点小事儿,所有学生就突然变好了?变得听话了?每个问题学生,都刻画得太过于极端、片面:兄弟俩一个沉迷游戏,两兄弟喜欢打架而且偷父亲的钱、男人婆因为父亲的重男轻女,偏心,仇恨他的父亲(补充一句,男人婆丝毫把这种偏心怪罪于她的弟弟,我觉得很奇妙,这个年龄的学生真的可以这样爱恨分明的吗?我以前同学遇到重男轻女的情况时都会十分讨厌她们的父母和弟弟,因为她会觉得弟弟抢走了属于她的爱,而男人婆这么懂事,真的体会不到她父亲对她深沉而内敛的爱吗?当然这里只有可能是我见识少,井底之蛙而已)、巴基斯坦老哥因为祖籍是巴基斯坦,所以经常被怀疑是恐怖分子,觉得自己跟香港格格不入、还有一个跟奶奶相依为命的,勤工俭学,人长得帅,懂得孝顺,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跟上面的人混成一块儿啊……
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但实际上他们的人设就经不起仔细的推敲。他们后面变好的转折更是扯淡,男人婆就因为跟爸爸在大街小巷飙卡丁车,出车祸爸爸哭的撕心裂肺死去活来,就突然理解父亲的爱?加个觉得父亲假惺惺的心理过程会不会更加自然?两兄弟因为母亲的跑路,父亲的酗酒,变得消沉,一个沉迷游戏,一个则由于精神问题,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样的极品家庭,父亲听了班主任的一番话,突然就变样儿了,戒酒,跟儿子谈心起来,丹哥这是给他们父亲灌了迷药吗?这样的转折也太过于直接粗暴了吧,没有任何波澜。巴基斯坦老哥的转折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问题,毕竟是一直被人歧视引起的自卑心理,客服了就没多大问题了,只不过,这一上台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种自卑心理就能迎刃而解了吗?太过于儿戏了吧。跟奶奶相依为命的小伙子就最扯淡了,正常来说这种人应该会变得老实憨厚,不会到处惹事,或者干脆是另一个极端,去混社会,无恶不作那种,他却是两者结合了起来,外面混蛋,屋里面却是个老实人孝子,就算他就是这么个矛盾结合体,那偷东西被捉后还叫嚣,打不过还加入别人混黑社会,脑子不正常被忽悠下药,药还不忘放一瓶在家,下药还下得这么明显,拧开直接口袋里掏出来就倒,你不会下你就多看点武侠片啊,这种人不是大傻子,就是二愣子,结果被丹哥救了以后,就安心读书了。另外拳馆老哥没看出来他skr黑社会,就是有点疯疯癫癫的感觉,跟丹哥怎么说也算是有深仇大恨,丹哥就扎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拳馆老哥就释怀了???那一刀唤醒了他的艺术细胞?他就又开始当肖邦???
剧情里面不合理的地方还不止这些,前面兄弟就指出了,教室里煮面、在篮球队器材室抽烟被看到还屌得不行、发生冲突后用瓶子坑队长,害到他手受伤、就因为沉迷打游戏,被绊了一跤,就开始打架,要生要死。就这么些学生,丹哥还是要当圣母,要拯救所有学生,而且没费什么功夫,真的把他们“引入正轨”了。这么儿戏的剧情,就是为了衬托出主角——大师兄的无敌主角儿光环,拥有一颗圣母心,而且收到他的关怀必定会爱上他和收他影响变得越来越好。大师兄值得无数个全国优秀教师。
这部电影最大的槽点,最值得吐槽的地方,也是我标题的,真正毁了这部电影的,正是这些垃圾的年轻演员,当然,不是所有的年轻演员都表演得差,起码男人婆和巴基斯坦老哥在几个傻子小伙伴中,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这次重点点名批评4个人:1、篮球队高个儿队长,这部片贡献了他傻子般的讽刺时的表情,被汽水瓶绊倒时没有半点痛苦的严肃表情,还有讽刺别人无爹妈时的死🐴脸,算是没有多戏份的路人里面,表现最为突出(垃圾)的演员,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人就是后期配音,而且不是本人,违和感所有人中第二强,我实在找不到也想不起这哥们的名字,所以就称呼为队长吧。2、酗酒父亲的两个傻儿子,汤君慈和汤君耀,这哥俩我也分不清谁跟谁,他们也不亏于两兄弟,表演得不相上下(一样垃圾),蹩脚的台词,多处的后期配音,大部分时间都是面瘫表情,笑得像哭,哭得像笑,这也是一种本事,这种反转式魔幻风表演,反观他们酗酒的父亲,用过于写实的表演,哭得感染人心这种旧式表演风格,与他们兄弟俩显得格格不入,差评(手动狗头)。这兄弟俩这屎一样的表演,对得住他们的老父亲汤镇业吗?3、本电影中,电影人设垃圾,骆明劼演绎得也垃圾,严格来说,骆明劼也算是个内地出品的小鲜肉,长得小帅,演技很差,这样典型的无脑型,歇斯底里型的角色,他也能演得违和感满满,这也不失为一种本事(当然我也不知道这会不会又是反转式魔幻风表演如果真是这样,算我没看懂电影,在下先在这道个歉)。当然,差的不只是这四个,整部电影包括所谓的校花,表演更加差劲,不过由于戏份不多,锅就分不到他们身上。总而言之,看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就是这帮演员将演员的下限大幅度拉低,如果有他们的粉丝在,请不要随便说你行你上这种话,如果我们真的上了,指不定真会比他们强不少。
总之,这部电影剧情⭐⭐⭐,
打斗场面⭐⭐⭐⭐⭐⭐⭐⭐,
小鲜肉演员-⭐,
普通演员⭐⭐⭐,
老戏骨⭐⭐⭐⭐⭐。
总的来说,这如果忽略小鲜肉们,还是能给个6分的,剧情一般,但甄子丹的表演还不错,还有劲爆的武打场面。加上小鲜肉,4分吧,以示鼓励。
另外提一句,看了他们的表演,我觉得杨天宝和skr吴的表演,也不是太难以让人接受啦。
作为教育影视赏析课程的小组里推荐的电影,跟着小组一起看了第一次,当时对这部电影有着很高的评价。但为了写出小组影评,自己重新看之后发现,真**的脑残。
五颗星满分的话,我只给两颗星。 第一颗给影片反应出的部分教育问题: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社会背景对教育界的影响,引出了舆论媒体对生活的介入,老师对学生认可的重要性,教师自身学识、处事的榜样作用,学生自身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努力等等。 第二颗话不多说,给拳拳到肉的打戏。 这部电影很适合放松来看,仅当做动作喜剧且仅无脑可观看那种: ①两条勉勉强强的感情线不伦不类,不如没有。 ②剧内媒体的报道/教育局的处理不能说不符合实际,但过于夸大。退伍“特种兵”的身份可以拿到媒体上大肆宣扬么?学生轻生后媒体对舆论的不实引导真的可以直接对教师进行攻击么?教育局对教师的处理方式没有调查就只有开除?那情节严重到开除了,开除后的相关处罚呢?陈老师没有任何教师经验,只靠方校长的推荐就当上了“班主任”一职,是否缺乏考虑、是否需要正常审核呢?(PS:“德智中学”这个“德”是在夸陈老师以德育为重还是在讽刺校领导以“智”为先我不知道,但是不得不说教育局、校方对老师、学生的处理方式过于无脑。) ③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作为一个看点,解决的过于潦草。陈老师怎么说服家长的(电影里压根没提)?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和解就靠“我是爱你的”、“我知道我不能错下去了”和几滴泪就解决了?(PS:在此过程中,赛车出赛场后引起的交通问题、被车撞后的处理方式多少有点可笑。) ④社会歧视问题在阿汗这部分的表现来看,真的只有突破自我么?来自社会压力对黑人施加的痛苦只用“我去表现自己”就能化解么? ⑤五个“问题学生”生活方式,他们有梦想但是没努力。挑衅他人、偷东西、嗑药、打工、打架斗殴、加入黑社会、下药,这哪一个是他们为梦想努力的正确做法?(PS:不是说打工不对,但是李伟聪这个角色应该最重视学习成绩也最明白学业对未来的影响力;轻生我就不提了,压力过大可以理解,但是为了变聪明吃“聪明药”这件事我不能理解,且没有处方而卖药是犯法的吧!) ⑥李伟聪作为第二个主角,幼稚、自负、嫉妒、无脑,作为青春期/叛逆期青少年可以理解,不多做评价,但是必须得骂,所以他打架斗殴、加入黑社会、下药这些都没有惩罚的? ⑦作为半搭不搭的教育片,打架斗殴事件屡次出现,甚至单挑全场!教育和动作两种类型的结合是一种突破,但是这部影片我越看越古怪。 ⑧最后主角自身作为毁掉他人前途的人,仅仅一句“对不起”和一个自残行为就能得到原谅?不能理解。 总而言之,夸奖的来说,整部电影都像是一个少年不切实际的梦,太过美好且过于玄幻。批评的来说,全剧就靠某几段鸡汤死撑着,比玛丽苏小说还脑残,让你在理智和不理智之间反复摩擦,这很痛苦,比自己做梦都痛苦。
故事虽然老套,但是其实如果拍得好,可以不错的,想讲的很多,节奏却没把握好,让人觉得有点着急又过于尴尬的夸张。其实可以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来侧面烘托主角人物,但是前面急急得用几个事件就把学生搞定,然后就开始大笔墨的打斗,交代大师兄的故事,虽然交代得清楚,但带着股尴尬感,由打斗来引出故事,过度得很僵硬,还带着股尴尬感,让主体有点走偏。不过,音乐选的还蛮好听。
同样是老师改变一群学生的鸡汤,我个人偏爱《卡特教练》。
整体剧情比较轻松愉快!讲的是一个励志故事。一个老师带着一群渣学生共同进步的故事。最终学生,老师梦圆。
看完后没有想看第二遍的感觉!!
一共六个学生,六个家庭,轻松愉快解决由家庭带来的学生问题。
就那样吧,不烧脑,看着挺轻松!可以和家里的学生一起看!
1.他为人师表,教导有方,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尊重,反而因为打架厉害让学生转变态度,心服口服。一名老师不能以德服人,只能以拳头服人;小混混寻衅滋事不靠法律途径解决,而是靠拳头解决,这逻辑也是脑洞清奇。你身手那么好,不适合当老师,你应该去当保安。2.校长神似雷军。3.自戳大腿赎罪不是模仿乔峰吗?
17/8/2018 @ 總統。就只有2場武打好看,甄子丹的文戲嚴重拖後腿(戰爭那段VO根本是棒讀),陳喬恩是來客串的吧?劇本本來已經預期會套路,但所有角色描寫嚴重不足,陳俠才說幾句就可令家長和好...尾段對白說教味太重太老土。
跟我预想的完全一样,与《我的特工爷爷》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内地出品描述香港学校,涉及到退伍军人和教育问题,片子根本玩不开的,最后还得走鸡汤路线。宇宙丹公司出品的首部作品,能看出甄子丹希望转型,想搞些深沉的东西,却也舍不得动作戏,所以才出现本片这样,文戏不行,打斗可以但不过瘾
以前的港片虽然怪力乱神,但却满满的是灵感与前卫,如今的港片真是规规矩矩,但却满满都是平庸和过时。
烂片无疑,大家撤退
打戏一如既往的畅快淋漓,甄子丹风格凸显。文戏则显得中规中矩,与家长和解说教味道颇重。陈乔恩为什么你美了20年依旧那么漂亮?甄子丹为什么你打了30年还是那么能打?
7/10 還是刻意地安排了宇宙強哥的前世今生讓他開打一番, 關健的學生演技對比同期的非同凡響立見高下, 背景細節還是流於表面, 幸好老戲骨HOLD住, 駱應鈞先生從25年前看過他和廖偉雄先生合演的情義兩心知一路過來, 演技是爆棚的. 還有林嘉華.張堅庭.李楓....
甄子丹这个年纪了怎么还有时间拍烂片
除了2场综合格斗技,别的真的没亮点,甄子丹想转型,但是太难了
小时候犯的大错一句对不起就完事了?虽然我不是什么道德婊,但对不起这种价值观我还是没法接受。最后还是要动拳头,之前说教的那些道理算个屁。
麻辣教师叶问……
烂片一部,懒得多说。
我当老师这么久有没有数教过多少人呢,我想这个问题应该由校长来回答,我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电影比预期好的多,不痛不痒。这个剧情出现在2018年未免太晚了,然而综合格斗和校园青春片的结合无论放到甄子丹个人作品里还是动作片里都可以算创新了。两场打斗甄子丹稳定发挥,不过这今年貌似是第一部打斗让人满意的港产片。胡枫、楼南光、骆应钧、张坚庭、林嘉华几位香港老戏骨的出现和表演很是惊喜,这几位的出演貌似之前没有宣传。话说片中提到的去波士顿读书,个性叛逆,弹钢琴和美国海归的设定都和甄子丹本人契合。最后说一句,看国语版的时候听陈浩老师的声音是最大安慰。
烂片懒得评,预估票房最多1.5亿
看得出甄子丹对转型的迫切渴求,观众想看他一个打十个,他则想证明“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结果只能把两者糅合在一起端上来,别说这么搞还真是很港味。可惜出彩的仍是打戏,重头几场都设计精巧、痛感十足。拖后腿的还是文戏,所有的家长与子女和解的段落处理都太过潦草,对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的批判仍是老生常谈、不痛不痒。倒是中间的街头飙卡丁车和战争戏骚的可爱,让人想起那个“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时代。
虽然本场是免费观影,但除去子丹的两场动作戏之外的剧情,说不堪入目有点夸张,但也确实难看至极。所有人物的塑造感觉就给你描了个轮廓而已,说教意味也颇为浓厚,真的是尿点十足,毫无诚意。PS:陈乔恩,你究竟是来干嘛的?
甄子丹 校园 功夫 期待,硬核功夫,值得点赞
5,挺老套的一个故事,麻辣教师甄子丹。全片也满是各种之前麻辣教师影视剧的套路情节。退伍兵老师甄子丹拯救几位失足少年的故事,各种试图走心。然而,我更希望看到退伍兵老师甄子丹暴打几位失足少年,那样的故事可能会更精彩吧。
越来越痛惜当年读中小学时,有许多所谓的问题学生,活生生被教育制度、以班主任为首的校方、不明事理的家长,给踩到深沟里,最终能爬起来的,终归寥寥。而在竞争中,就连我也间接成了帮凶……陈侠所代表的教育界超级英雄,是我幻想过的正义,多一分嘘寒问暖,多一分感同身受,那个黑洞就不那么恒久幽深。所以哪怕有类型化的存在,他仍然能像助人披荆斩棘的斗士,满足一些人对希望与力量的一些渴望。生活不公,世态炎凉,有几幕特别感同身受。配音、套路与过了的说教需要忍耐,但甄子丹酣畅淋漓的几段打斗做了弥补,一度想起当年他重出江湖时的痛快爽利。
GTO麻辣教师的设定的确很适合超级丹,但是剧本的问题太多,老师的行为多少有些“多管闲事”的想当然,尤其开赛车追父女等情节简直不可思议,像过家家般儿戏。老师的人物小传和每个学生背后的故事强行刻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