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谈谈情跳跳舞,发乎情止乎礼
周天的中午,我泛着瞌睡,喝着热水,姨妈来访,还伴着感冒,把自己弄的舒服些,才开始慢悠悠,慢悠悠的看起这部电影…
刚开始学舞的情景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学跳肚皮舞,也是那样羞涩不好意思,人物的心理表现很到位,让人产生共鸣,以及最后让人很感动的那个Shall We Dansu~
当然不可否认我一直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温馨而小浪漫,写实而不恶心,情浓而不会把人烧死,一直觉得看电影是要带着些心境的,要不看着开头,就想睡觉,看到日本中年大叔闷骚而无聊的样子,真的有点不忍心看下去,但为了那句发乎情,止乎礼,还是慢慢的看下去……
忽然就觉得,有种感情叫 发乎情,止乎礼,这和暗恋不同和暧昧不同,没有前者热烈亦没有后者过头,那是一种“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小点点遗憾,那是只心头那一瞬间的动心,无法拥有,却可以相处的满足……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无法拥有的人,或许连和他跳舞也不行,感情却是 止乎礼的……没有热烈,没有回忆,没有不安,没有后悔……
这是一部让人爱上跳舞的电影,许多的场景打动了我,现在我正在进行,无论肚皮舞,拉丁舞,还是瑜伽,都要好好学了,只为将来能与你共舞……
2 ) Shall we ダンス?
大约在11年前就入手了这部影片的VCD,在大约5,6年前又入手了这部影片的DVD,但出于种种原因,却从来没有看过这部影片。或许现在才看是天意使然,否则没有经历这几年上班族生涯的我,也断然不会爱上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还是有些花絮的,是导演周防正行和女主角草刈民代的定情之作,当然与之相比,更为人所关注的,或许便是两位老戏骨役所广司与竹中直人的对台飙戏了。离开夜晚9点的欢乐街,厌恶了与同僚的应酬而踏上了归家的电车。斜倚在反向的车门处,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相信每个在日本有过上班族经验的人都会对这一幕感触颇深,而这个直击人心的生活化细节也正是令我为影片所吸引并感动的原因所在。这种真实的小人物的压力和苦闷,这种被生活所摧残殆尽的激情和每日往复的三点一线机械运动,在将铅华和躁动一起洗涤之后,剩下的属于我们个人的标签还有什么?我们在可能性仅存的几个有限的选择中,究竟要选择继续这种苦闷的生活,还是选一个自己未知却有可能令我们重燃青春激情的兴趣去追寻。主人公选择了后者,他也真的因此而重燃生活激情。但是,当这种激情也成为周而复始的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我们还能如何去改变?我们还能去追寻什么?现代社会的准则不过是将我们所有人都变成轴承上一个螺丝的固定程序而已。我们无力逃脱,我们只能适应。
3 ) 新压抑的开始
多年前看过,还是日语原音,只快淘汰的电视,这次下面的字幕看不到,只完全听懂了“shall we dance?”这句英文台词。再费了长时间今天在网上荡下了原片,却是没有字幕的日本原版
每一个学舞者,都不是为了舞而来,但最后都深陷其中,舞渲泻了压抑也成全了自我。炽白的灯光,喧闹的地铁,麻木呆滞的杉木,一如都市的彼此;灰迷的夜色,寂寞的站台,陶醉在翩翩独舞的自我世界中的杉木,令人着迷又心酸。
这部片据说放到了喜剧片的行列,结尾确是皆大欢喜。但我看来,悲凉的气息贯穿始终,我认为,当杉木接到舞老师的信,那时候就该结束了,压抑的情感在现实的世界只能得到暂时的释放,自己所寻找内心释放的方向一旦被家人至亲窥破,只能是新的压抑的开始,舞的使命随之结束。我的想法有点残酷
尤其喜欢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带有踢踏味的节奏舞韵,且很好的解释了情与舞的关系,因情而舞,舞不为情。英译名"shall we dance”就显得很没有意味,这部日本电影已经10年了
4 ) 《谈谈情,跳跳舞》:中年人生的另一种语言
《谈谈情,跳跳舞》:中年人生的另一种语言
(贴一个旧文)
如果你正受生活无声无息的折磨,如果你正值事业如火中天,如果你对身边的亲人失去了热情,或许你应该像这部电影中的中年男子一样,为自己找一个兴趣和理由,这样或许就不会衰老得特别迅速。
电影有关“社交舞”,这是一种成年人交际时的舞蹈,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大众所喜爱。我母亲不惑之年时也深迷此舞,时常带我穿梭于舞厅。我每日经过的露天公园也时常能看到附近居民在那儿尽情舞蹈,虽然他们的舞姿不是尽善尽美,但那种对生活表露出来的热情深深感染着我。我觉得我母亲也是这样,尽管那个年代,人前背后会听到很多流言蜚语,但“社交舞”本身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样龌龊,它能使人得到锻炼同时,也收获友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沟通的语言,形式优美而且程式多样。
影片中的中年男人名叫杉山,每晚坐地铁都会在停靠站抬眼望到一扇写着名为“岸川舞蹈学校”的窗户,窗户旁站着一个面带惆怅的年轻女子。他最终考虑再三,走进了那个学校,和那个团体的成员融为一体。故事徐徐展开,他从一开始被年轻舞蹈老师吸引产生学舞的冲动,到被她断然拒绝后潜心钻研舞蹈,直至退出舞蹈学校,故事情节并不跌宕起伏,也无什么感人至深之处,然而将内敛的中年心境细致地展现了出来。从一个封闭的被社会牵制的中年人身上,我们或者感受不到任何波澜翻涌的情绪,然而导演周防正行却以“舞蹈”裂开一条破口,让他钻进去,然后剖开自己的内心。一般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中年男人,大多都以事业为重,他们对生活的乐趣全然无知,正是这种沉重的社会责任感的压身,使之表情凝重、思想浑浊……这一点,我们从役所广司饰演的杉山身上可以看到,他在单位任职主管,镇日西装革履,但他真的快乐吗?虽然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也买了房子,可是日复一日单调的上班下班,真的就会磨蚀他的一生吗?人的最高需求不正是马斯洛提到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吗?如果杉山仅满足于事业,那么这样的人生俯首可拾,导演也就无需用该片来劝诫中年人该学着如何享受人生了。
不过,导演的意图虽然很简单,却让这群中年人身上崩发出了可贵之点。杉山虽然去学舞的“动机”不良,但最终却在岸川舞(草刈民代饰)的激励下跨进了业余舞蹈大赛的舞池。不过,这里导演有意设计了岸川舞的一段故事,她看起来冷若冰霜、对舞伴挑剔,但其实隐藏在外表之下的,却是她对舞蹈的热爱。原来几年前她在职业舞蹈比赛中失利,便将原因怪罪在舞伴身上,一直不能释怀,也因此屈居于父母开办的舞蹈学校。虽然爱情在本片中表现得较为隐晦,但导演的用意显然是想表明社交舞是双方配合的舞蹈,而非单方面投入,要跳得好,并非仅止于舞步的娴熟、优美,更注重的是跳舞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雅风度和配合的默契。其实说穿了,它是一种“沟通”的工具,正如我前面说到,它是“另一种语言”,“如何表达”与“表达什么”是它的终极目标,这永远是一个相互的问题。所以,岸川舞老师她在怪罪舞伴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伤害自己,正是她的自傲态度令她输却比赛,但是杉山那种对舞蹈表现出来的热衷和谦逊深深打动了她,特别是比赛时出现事故他仍照顾舞伴的表现让她从心灵的创伤中解脱出来。
影片结尾,两人在“Shall we dance”的歌曲里翩翩起舞,从灰头土脸的拎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成为舞池中气宇轩昂的白马王子,这俨然像一部“青蛙变王子”的传奇。只不过我们主人公不再年轻,而是有家庭有妻室女儿,但这些不是阻碍的“阻碍”反而突显了他追求自由的内心。除了他,身边那几位同样学舞的有青木(竹中直人饰)和丰子(渡边江梨子饰)等人,他们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心病”,才来到这个学校学舞,比如青木,在事业上无法出人头地,只能在舞蹈中收获一点信心;而丰子则是因为想念死去的丈夫而迷恋于舞蹈。这两个“丑角”的穿插令本来显得凝滞的影片风格散发出喜剧感来。你想,杉山和岸川舞都是那种性格内敛而不多言语的人,如果单讲他们,影片肯定就会显得冗长枯燥。
走过青春的浮躁,每个人都会面临中年的责任和压力。影片就是想告诉我们,即使活得多么辛苦,也要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的兴趣,让人生变得越发多姿多彩。我母亲每次来杭州,总会逛一逛那些露天公园,参与到他们的舞蹈中去,我观望着她的一举一动,她感染着我,正像这部电影一样感动了我,我想,以后的我,也会像她那样,对生活充满希望,满怀信心的活下去,活得很长很长……
当你烦闷时,不妨说一声:Shall we dance?
5 ) 两个人的舞蹈
社交舞,在西方是很流行的一种舞蹈。两个伴着音乐,翩翩起舞,怡然自得。然而在东方,社交舞并不流行,因为东方人表现着比较拘谨,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假如有妇之夫和另一个女子跳舞,通常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是社交舞那独特的魅力仍吸引着东方的男人们情不自禁地参与进来,并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1995年周防正行导演的〈谈谈情,跳跳舞〉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男主人公杉山先生过着和大多数男人一样的生活,28岁结婚,30岁有了女儿,40岁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然而过于平淡的生活让杉山产生了厌倦情绪,一次乘坐地铁回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舞蹈教室里,漂亮的舞老师正站在窗口,凝视着窗外,寂寞的神情立刻打动了杉山那颗萌动的心。他想去那里学习跳舞,但东方的道德观念却约束着他,多次徘徊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学习舞蹈。
杉山每周三都要去练习舞蹈,久而久之,家里的妻子开始怀疑丈夫有了外遇,于是私下请了侦探参与调查。杉山刚开始跳舞时心不在焉,总盯着舞老师看,还找机会想请舞老师吃饭,却遭到舞老师的拒绝,舞老师说跳舞不能有邪念,她是很认真的。此时的杉山显得很尴尬,但很快他就调整过来了,他开始真正用心地去学习舞蹈,并且渐渐地在舞蹈中找到了快乐。在不断的交往之后,舞老师也渐渐意识到社交舞是两个人的舞蹈,两人彼此之间必须互相信任才能真正享受到舞蹈带给他们的快乐。
导演以一个东方人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年男人的感情生活,关于爱情、关于生活……影片中的爱情有杉山与妻子之间的爱情,丈夫事业有成,妻子温柔贤惠,但或许是由于人到中年,彼此都忙于工作与料理生活,却疏忽了对彼此感情的经营。平淡的感情生活让丈夫有了“想法”,他参加舞蹈培训,初衷是想看到舞老师,更希望和老师跳舞。每当他看到老师,他心里就很踏实,没看到老师时,他的心情就很低落。他与舞老师之间的爱情是“发乎情、止乎理”的,尽管后来杉山全身心地投入到跳舞中,但仍然可以看到他到老师的那份情意,那份情意是克制的,是含蓄的,是东方人独有的情意。
影片另一个让我感动的地方在于,它强调舞蹈应该是两个人的舞蹈。舞老师曾说她在英国黑池观看比赛时,看到一对选手在跳舞时不慎跌倒,在那一瞬间,男士用手撑住地板以保护女伴不受伤,最终那对选手赢得了全场所有人的掌声,同样在杉山参加比赛时,他不小心踩到女伴的裙子,裙子被当场撕破了,他将裙子捡起来为女伴“遮羞”。然后,舞老师讲了自己的故事,同样是在比赛时发生了意外,但是这次男伴没有保护女伴,于是女伴一气之下退出了比赛,她现在想来觉得是自己的错,因为她没有信任她的舞伴。
杉山的妻子也是因为不信任自己的丈夫,以为他有外遇,还派私家侦探调查,但后来妻子主动让丈夫出去跳舞,同时希望能和他跳舞,因为她不希望看到丈夫整天闷闷不乐。此时,杉山的女儿出来说希望爸爸能够教妈妈跳舞,杉山于是开始教妻子跳舞。此时此刻,妻子流下了泪水,杉山似乎也感受到了妻子独守空房的寂寞,将妻子深深拥入怀中……
跳舞既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获取彼此之间的信任,共同享受沉浸在音乐中翩翩起舞的忘我境界的一种途径,我想,在那一刻,两个人是身心合一的。
6 ) 草刈民代!
(旧文)
很美的电影
这种感动属于东方式的暗地里涓涓的滋润
而不是美国版里浓郁的熏香和夸张的炫耀
要感谢导演周访正行创造了如此精彩的一个剧本
故事虽是老掉牙的中年危机
但通过社交舞这样一种西方产物来作一个东方中年男人的危机解药
老掉牙的故事也会长出新牙来
那就是一种潜在的东西文化冲突,可亲,可爱,可信
在一次次的矛盾中笑料百出,在一次次的化解后温情脉脉。
日本男演员两大戏精:役所广司和竹中直人联袂出演
表现绝对没的说
其他配角也都非常出色,不分伯仲
因为与其说这是一个男人的故事
还不如说是这个社会里一群关于跳舞男女的故事
配角的故事发展作为点缀相佐其间,也是全片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竟还是草刈民代饰演的舞老师
草刈民代第一次上镜演戏,被批演技
但谁都不能忽略她超群冷艳的气质
算不上精致的五官,反而给人浑然天成的独特味道
在英国小镇黑池参加竞赛时
她那一身高贵的黑色装扮,摇曳着金色耳环从人群中穿行而过的画面
竟使我一下联想起赫本在《蒂芙尼的早餐》里经典的长烟斗扮相
同样是优雅的傲慢,明艳不可方物。
有时对于美,我们只需欣赏就是。
不把这种逃离生活的欲望简单化成突如其来的爱情是日本电影的高明之处。
1。赞役所广司 2。音乐无甚出彩 3。色泽典型怀旧 4。很“日本”但对于家庭的处理以及两位女性的塑造不得我心 5。超过三次大段独白讲故事方法最冗余败笔 6。舞蹈章节何妨更彰显华丽一些~ 7。挖卡卡,木脸美女因此喜结周方正行
Shall we dance? 经典的还是好看呀,且不少萌点笑点。
竹中直人 天才!!
中年人的童話,漫畫式的安慰。又喊。
周防正行拍片极少,却难得部部精彩。在日本这种高压力国家,此类心灵放松的影片该是很受喜欢的,同时还暗含中年危机,婚外情等等。役所广司 这个木讷的男人很精彩,竹中直人主要负责搞笑,也很成功。草刈民代真是冷美人啊,中间略有些闷,这也是大部分日片的一贯问题,但是,这个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这部电影展现出非常高贵的价值观,虽然舞老师前程似锦,但不代表其他人是不能快乐的。
中年危机与乏味家庭,事业止步和出轨幻想,不要办公室的冷漠人际关系,让僵硬的身体扭动起来,热情的汗水流下来,回到最原始的快乐之中,才能找到新鲜的人生。胶片质感有怀旧色调,小笑点编织巧妙自然,几处忍俊不禁。竹中直人真是一朵高品质的奇葩,出演骚浪贱的男人,带点猥琐的善意,喜感天生,逗乐从来不是问题。草刈民代、松雪泰子,最喜欢的、会跳舞的日本女演员,从声音到肢体,从眼神到步态,真的很美。
压制欲望而又包含欲望的程式(经院理性)、源于欲望的形式化/特定表达(身体直觉),对于艺术的两极理解实际是相互渗透的,影片描绘了其合流的过程。经院回到人间,使人间变得丰富、也使经院重获活力。影片平淡而富于激情,但和真正的大师之作相比缺乏奇迹时刻,含糊中略欠穿透。
建议翻拍华语版,演员我都找好了,小S、刘真、郭惠妮、舞棍阿伯!
看完想立刻购买刘真老师的 3D 舞蹈 DVD 学跳舞!役所广司年轻的时候还蛮帅的…
竹中直人无敌
到JADA失误为止还算自成体系,后面就有点不可信了。很多戏的处理还是有些简单,过于想找到一个确定性的姿态。
东方人东方情感跳变扭的交谊舞。看完在厕所听到隔壁在哼里面的曲子。每一个角色都爆炸可爱。
周防正行,役所广司,竹中直人
最爱竹中直人在里面的耍宝!~
这片看点全在竹中直人身上,全程像一条蛇,在油锅里蛇状翻滚,舞池中蛇皮走位,动作堪比蛇形刁手,表情像在吃长沙口味蛇。男主老婆这么能忍可能完全因为役所广司长的帅吧,性转一下这个故事我给十星,没错就是这么女权。
以工薪阶层的目光去理解舞蹈的纯粹与美妙,另外能把政治如此不正确的感情拍得如此积极浪漫也不容易啊,SHALL WE DANCE?
舞蹈成为中年男沉闷生活的救赎,或意淫?电影不够动人的地方大约还是在于强行塞对于“成功”和“意义”的执念,及在看似温润日常的叙事中突出“漫画性”时刻而导致的风格撕裂。役所广司人物性格饱满的同时,与之配戏的角色统统堕入程式化的窠臼。舞老师身型是专业美,但我还是更喜欢玉子老师妈妈的感觉
真是始于猥琐止于高尚。我特别喜欢周防正行的叙事节奏,稳重又抓人,特别擅于把一个事物的独特魅力一点一滴慢慢透露给你,不急不躁。唯一不满的是结尾部分生造出来的悬念和最后一分钟营救,这部电影真没必要玩好莱坞那套,反而破坏了自身的气质。不过因为我太喜欢前半部分了,所以忽略这个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