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誰人之過
評論電影《惡狗幫》之前,先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經歷,這段經歷讓我明白電影中少管所裏青少年的心理。
我在小學時,因爲發育早,人長得比較可愛,成績又不錯,女性緣是零。女生們不喜歡我,排擠我。機緣巧合我的座位周圍是一羣所謂“不良少年”,被他們纏上也好,渴望有同伴也好,我就逐漸跟這羣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每天放學我們就在后街遊遊蕩蕩,騷擾一下同齡人。但我並不開心,因爲這羣不良少年總是問我要錢,沒錢的我自然就只能去偷父母的錢。還有幾次還差點被男生侵犯。但心裏我隱約知道這是不應該的,四年級,我曾經告訴當時年輕的班主任馬老師,但老師不知道是不想惹麻煩還是怎樣,沒有理會我。而家裏父母因爲發現我偷錢,爸爸打得我半死,媽媽哭哭啼啼,沒有人問我到底怎麼回事。是到了將近畢業,有一位欣賞我、鼓勵我寫作的陳老師出現,我才又一次鼓起勇氣告訴她我被勒索的種種。陳老師立馬全班通報,警告這些不良少年不要再接近我,而且有段時間陪我放學。在她的鼓勵下,我決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才有了後來的我。如果不是陳老師,我估計早就墮落到不能翻身。
回到電影,三個少年,David, Butch,Angel,因爲這樣那樣的過錯進了少管所,在少管所裏受到虐待,卻不願意告訴教官和父母。不止是他們三個,整個少管所裏的少年,沒有一個會泄露欺凌的事實。我一開始心中覺得不解,但想想自己經歷,就明白了。我的父母還算不錯,但在發現我偷錢時,我卻沒有告訴他們真相。小孩子是非常要強但又非常脆弱,如果一旦失去對成年人的信心,就很難再敞開心扉。所以孩子會用各種方式去掩飾真相,但內心卻很希望別人能夠傾聽自己,能夠有真心真意的愛。坦白說,童年時我爸爸對我並不算好,經常因各種事情打我,我感不到爸爸對我的愛,總覺得自己是撿來的。我媽媽對我很好,但就因爲對我好,我不願意她擔心和傷心,總覺得事實真相會直接或間接傷害她。所以我很明白電影裏少年,不是向成年人和權威求助,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處理,大多數情況下就是暴力了。我記得在四年級還是五年級時,因很小的事情觸發,把不良少年中的其中一個暴打了一頓,往死裏打的那種(後被罰給該男生整理午休被子以及通報家長)。憤怒是需要宣泄,一個人總是當受害者,結果無非是要麼自殘自殺,要麼就是以暴制暴。電影裏,David自殺,Butch以暴制暴,Angel反抗被教官錯手致死。理性來看,他們應該選擇:David等到下次父母探望時告訴母親;Butch忍耐到一週後釋放;Angel就不要反抗,低頭認錯。但就如上面所說的,因爲不再信任成年人,所以他們寧願依靠自己的衝動和直覺,哪怕是非常愚蠢的。
成年人,因爲不明白孩子的心理,以教條的方式,是根本不可能令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例如電影裏Ms.B的workshop,讓這羣每天都在生與死之間掙扎的孩子給自己當天心情打分,有人說0分,每天都0分,她還不明白嗎?這些給心情打分,什麼控制自己憤怒,根本就是沒有用,只不過是權威們的意淫罷了。如Ms B,你們有自由,可以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心情不佳,那麼這羣困在籠子裏,出去也不見得有希望的人,心情可以好到哪裏。所以說零分,不是消極抵觸,而是孩子真實的心情。還有勞改的方式,除了去漫無目的挖地,可不可以有其他更好的方式讓他們跟這個世界reconnect?例如建造菜園花園,跟貓狗相處等,都證明是更好的方式,可以把被囚禁的人重新找到生存的意義,將溫柔的一面激發出來。又例如Freedomwriter裏鼓勵孩子寫作閱讀也很好。我記得當時我父母對我偷錢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懲罰,打!如果他們不是打我,而是冷靜地跟我談話,效果會不會更好?不過“懲罰才能讓孩子知道錯誤”,是成年人普遍認爲最恰當的方法,但是在現實,恰恰證明懲罰是最差的方式。
2 ) Dog Pound
很棒的一个故事,不过结局让人看得憋屈。每当看到以牙还牙时总是很激动,很亢奋,谁不是呢,谁不想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任何人都可能爆发(所以内向的马加爵爆发了,可惜太过了点。如果稍微改编下可以是个不错的故事,很早就这么想了,可惜国内不可能,跑题了),片中的Butch很让人喜欢,但是最后可惜了,原以为是匹狼,最后还是成为条狗,哎,够狠还不够啊,要够聪明,最后暴动的时候怎么会选择自己一个人夺门而出呢,当时太亢奋一时头脑发热?如果最后他冷静地藏匿于人群中,最后完全可以安然释放啊(鸡奸的杂碎已经在暴乱中被教训了啊也没人会发现)!不过这样完满的结局虽然不让人觉得憋屈了但却也没意义了,那既有悲剧色彩又不让人觉得憋屈的结局该怎么安排呢?
3 ) 一个故事,怎么看在于你自己。PS:音乐很棒
这电影就是回忆真实事件类的电影,拍成这样挺不错了。影片的音乐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内涵的歌词和凄缓的曲子,为影片营造了很好的气氛,也达到了导演想要的效果。音乐让故事本身更传神,且不说主角演技如何,导演在导这方面做得不错了,何况主角出演这个角色很到位。听着几段插曲和片尾曲,一股凄凉、无助袭上心头,再对比影片的内容,更让我同情里面的少年们,似乎能感觉到他们的无助和冷。虽然有些细节处理得不是很完美,但是不得不说拍得挺好的。
看完之后让我不舒服的电影就是好电影,av除外——Ray。
4 ) FUCK!NO!
片尾曲很好听,很想知道“帅哥”之后会怎样。Davids太悲剧了(这个糟虐的场面是最让我控制不住情绪想杀死操的家伙的场面——每次看电影有这样的虐行为都会控制不住,SHUT!)
5 ) Who let the dogs out?
题目中这首动感十足的HIPHOP是欢乐地,搞笑的。而这部“恶狗帮”讲的却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
监狱第一个功能是惩罚性的,限制罪犯的自由,让你在为非作歹后付出相应的代价。而监狱的另外一个功能是改造罪犯,让你出去以后不致再为害社会。这里的DOG POUND是一个少管所。导演通过这样一个片名,暗示观众,这里的青少年并不安分,是会咬人的"DOG"。
开篇阴冷的环境和少年暴力的肢体语言给我们定下了全片暴力的基调,3个身份,罪名不同的少年被分到了同一所少管所。高个子Bucther(我们注意到角色和演员的名字是相同的)最为暴力,因为不满教官对他的身体上的伤害而弄瞎了教官的眼睛,这里也暗示了Buchter之前就有过犯罪行为。贩毒的Davis看起来油腔滑调,稍微“娘”一点,后面的剧情也印证了这一点。小个子Angel可不像他的名字是个天使,虽然他的年龄看起来小一些,罪名是抢劫。
就是这3个少年,在同一天被分配到了这个DOG POUND。观众不禁推想,他们之间一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也许DOG POUND是这3个少年在监狱里组建的一个帮派?Butcher是头号打手,Davis掌握物资的流通和财政大权,而小个子Angel人小心狠,其实是他们的老大.....
事实并非如同监狱成长电影《先知》一般,这个片子是残酷的。打饭时被故意浇到手上汤汁,被抢走新鞋子,夜晚睡觉时不明不白的一顿暴打,甚至于被恶意的灌下毒药....这是Butcher和Davis的遭遇。将这些施加给他们的是少年中的老大,Banks。 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突出的就是他们之间的矛盾。Angel这时到没受什么罪,只是因为没铺好床而顶嘴被狱警关了禁闭。
关于这个Banks,可以理解成是监狱里混“上层”的一类犯人,这种人和狱警套近乎,同时又欺压他们看不顺眼的囚犯。他们拉帮结派,即使在监狱这种地方也能无法无天。很多监狱片,都有这样的人。狗仗人势,可以在某方面完美的形容他们。
而随着情节的发展,当女教师给孩子们上课,告诉孩子们不要有报复心理的时候,我不禁想到这会不会有另外一种解释? Banks其实是受到监狱长的指派,故意去欺压这两个人的呢?看看他对暴力的Butcher施以暴力,对贩毒的Davis灌下毒药。就是要激起他们的愤怒,让他们报复自己。得到的补偿就是各种特权。而前面某人告诉Butcher“不要去报复Banks,这样你会中了他们的计”,以及Banks自己说自己已经是第3次来到这个少管所了,正好是这种推想的印证。
放下Banks不提,因为Butcher已经给了他应得到的。在Butcher教训了Banks的同时,他也得到了暂时的地位,有了几个跟班,同时也有了贩卖毒品的机会,而晚上睡觉的时候,Davis也可以用他意淫的艳遇把气氛搞的非常的轻松。
就在此时,影片进入了最后的高潮。因为在墙上画裸女而被警官一下子就摔死的小个子Angel(这个娃娃太悲剧了),引起了少年犯们的暴动。同时,Banks的两个跟班,残忍的把Davis鸡奸了...内心非常脆弱的Davis寻求Butcher的帮助,后者却因为Angel的事情无法原谅他。在最为痛苦的时候寻求警察的帮助,却也被拒绝。这些导致了Davis的悲剧性的自杀。
DEAD,DEAD,DEAD!绝食抗议终于引发了最大的监狱暴动,影片末尾直接表现出了了少年犯和狱警们,或是社会的最大矛盾。没人真心想帮助他们,没人关心他们的生死。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上,人性的冷漠,自私摧毁了少年们的肉体和心灵。催泪瓦斯弥漫在食堂的时候,其实也遮住了这些少年们原本有可能光明的人生。
最后Max为什么不逃出去呢?因为他知道,怎么也逃不掉的。你从DOG POUND逃出去,你将会面对的是下一个CAT POUND, PIG POUND.... 社会已经不对你开放了。马戏团?Butcher的小小愿望换来的只是嘲笑般的轻哼。
所以Butcher捂着断腿嚎叫着被拖回DOG POUND的时候,影片结束,他的人生再也没有马戏团了,而是一条不归之路。
Who let the dogs out? 谁把狗给放出来?当然,你得先把他们变成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6 ) 恶狗帮
内心有力量才是真正的有力量。
意志决定一切。
强大,不是面目狰狞、凶神恶煞,而是在不动声色间周身就形成一个气场。
语言的威胁不是真正的危险。
动作的恐吓不是真正的危险。
不说一句话,不做一个动作,但让人感到寒意,才是危险到来。
经历过风吹雨打而没有夭折的树才能长成大树
男主角很有范儿
总有些人要为热血付出代价!
感觉美国青年和中国大学生活有很多相似哦
小伙子们不错
我们不知道事实状况是真是假的时候 我们就用一个词儿:逼真~~~
你的青春要不残酷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
影片前部部分像英国片【人渣】,讲了一个男孩是如何在看守所成长为老大的故事。后半部分像去年的法国片【先知】,本片的同样做的不错。★★★☆
男主角帅。看的真火大,仗着权利了不起啊,羞耻!
这不就是人渣的翻版么~ 剧情都一样啊,人物却单薄了,还是不如1979年版的深刻。
没有想像中的好
恐怖的监狱
这真是一部我不知道怎么评价的电影!!!你问我好不好看我都完全答不上来!!!
感觉漏洞蛮多的~~不严谨
不知道要说什么~
因为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打人还是挨揍,对狱警永远只说don‘t know,所以看到巴兹小宇宙开始爆发的时候我就笑了。 里面内个谎称自己得艾滋的演过《翠西碎片》里Page的英伦范儿男友,不改一副吸毒过量的病秧子样,我想看类似这种片子的女生版,话说女的狠起来那才叫不是人啊!
躁动的青春 简单的快乐 冰凉的情感 暴力相向 完全笑不出的结局就在想 究竟是谁犯了错
演绎青春的电影很多,体现残酷的也不少,但本片的最深的主题应该是绝望。在面对挑衅威胁欺辱的时候,是要忍还是要硬。可是不管是怎样的态度最后都没有好结果。片子大毛病没有,但是在节奏控制,情感爆发甚至是血腥程度上都不够到位,那么在类型片中就很难脱颖而出了。
少年总是有力,又无力
欺负人还是被人欺负!
敢更残酷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