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少年们的青春保卫战
我虽算不上日剧达人,但每年收视率高的日剧都关注。看过不少很优秀的日剧,若要问我心中的NO.1是哪一部,则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20岁那年看的《未成年》。有些人知道青春片是我的最爱,所以如果没有出现超越《未成年》的同类题材剧集,这个NO.1宝座会一直持续下去吧!
人往往不愿轻易提起心中最爱,比如我不会跟生活中的人多谈hide,比如我看过无数遍《未成年》却没有好好写过。当初去找这部95年的旧剧来看,是因为hidesama当年看的时候流泪了。
怀着“能让我的神流泪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日剧”的疑问,我走进了《未成年》的世界。然后我发现,不仅仅是hidesama提到流泪的桥段,从头到尾,我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时间都在快要流泪和泪如泉涌之间晃荡。我并不是看电视剧爱哭的那种小女生,《一公升眼泪》这种号称超级催泪弹的日剧从我这里一滴眼泪也没赚走,可是《未成年》却几度让我哭得哽咽。不管看过多少遍,再看的时候还是会感动到流泪。如果哪一天我看《未成年》不再感动了,就说明我被这个世界和平演变了。《未成年》成了我对自己的试金石。
人往往只会对有切身体会的东西有感触,只有自己正在经历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对抗,或者曾经经历过这些希冀与破灭的人,才会被《未成年》打动。当时的我一面为有如此吻合我心境的日剧而激动,一面惊叹当时已到而立之年,贵为日本声名赫赫的ROCK STAR,管理着自己的事务所还要为许多后辈铺路的hidesama,还会拥有一颗如此纯粹的少年心。
为什么要变成大人?为什么要学会妥协?为什么要学会原谅?我实际上并没有变,我依旧像他们一样,对这个世界怀抱着天真的信任,对背叛和欺骗如同平生第一次经历一般的怒不可歇,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强装着对这一切丑恶习以为常?我为什么不能把悲愤直截了当地表露出来?这一次,我不再劝自己长大了。如果长大意味着像如今的X JAPAN这般,那么我想和hidesama一样永远不老,永远爱憎分明,永远用最真实的自己生活。如果有谁胆敢向我们宣战,我们就与他们对抗到底,直至消灭为止!
我把博人在每一集开头和结尾说的旁白摘录下来,还有几段经典对白,让我们一集一集回味这部感人至深的日剧吧!
第一话:红伞和哥哥的女朋友
真无聊,那些人真是有够无聊的,像脱离季节的青蛙大合唱,呱呱叫,呱呱叫……
我自己也一样无聊,在这个时候,我的下半身也会做出无聊的事。安分点,这家伙!
不管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但从今以后,在我的眼里,永永远远,除了她之外,容不下任何人。
剧情批注:
哥哥在赛跑中故意输给博人,却让他自尊心受伤。博人跪在雨中泥泞操场上哭泣的一幕牵动人心。
博人跟木偶用萌香的雨伞打赌,当红色的雨伞慢慢出现在视线中,真是振奋人心。
第二话:潜入她的心
大概是平衡不好吧,喉咙总是干干的。整天只想着她,头脑一片空白。
我偶尔也会想,人生其实也不错。
不管经过如何,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只要她最后对我微笑了。
剧情批注:
一群少年潜入田村瞳卧室,挟持她,让高才生神谷勤表白的一幕,荒唐,却无邪。
第三话:我们一团糟的人生
用句老掉牙的台词来做总结的话。我是不会把我的第一志愿让掉的,只是想,把人……不,是把某种东西,哇啊~真想轰轰烈烈地爱它一场!
对了木偶,你会不会想到未来的事?不可能马上成功,所以要给人频频磕头。不过像我这种人,一辈子都不会成功吧,一辈子都要给人磕头吧!
太刺眼了,没错,就只是因为太刺眼了,我们的季节,无论到何时都会在一瞬间变成白色,在这个比何时都重要的时刻。
剧情批注:
17岁的博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担忧,人人都经历过吧!
棒球场的刺眼阳光,从顺平手套边滑落的那个关键一球,让少年们意识到,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四话:变成肮脏的大人
谁都会有一两次失误,只是运气不好的话,就会在众人面前发生。这个家伙,只是输了而已,可是却决定了这小子的人生。这就是我们的……悲惨人生。
即使是这样的我,如果有谁关心我的话,我还是什么都舍得的,虽然有些夸张,但让我告诉你,我连性命都可以赔上。
剧情批注:
仅仅是没有承认自己跟五郎是朋友就受到内心煎熬的博人,厌恶自己变成了肮脏的大人,其实还纯洁得不知背叛为何物。
第五话:再见了,我的朋友们
高兴只是因为太单纯,我顿时看到了未来,BABY,这样还能再见她一面。
神谷:博人,你活到现在,有遇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跟悲伤难过的事相比的话。不成比例吧?
“你们出生在一个好时代。”大人都这么说。这个国家没有战争,我们可以过着和平自由的生活,几乎没有贫富差距,大家都有均等的机会。可是这么说,只是不给我们任何借口地逼迫我们,
每天有的只是压力,想要逃避的话,除了寄托于宗教也没别的法子,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找一个冲击的方向,向着自己人杀戮,对别人失去原则,就好象狩猎一样,人类的狩猎,精神上拒绝现代,用很久以前的祭祀,大肆庆祝原始的狩猎。失望和愤怒,会造成另一种人格。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对这种美好的事,现在的小孩已经说不通。他们也已经,早就被压力侵入了。
博人:那又怎样?成为政治家或官僚的不就是你们这种高才生吗?让这个世界变成这样的,不就是你们这种人吗?
神谷:你在哭吗?
博人:让我来告诉你一件扫兴的事,即使是这样,还有人想要冒险。
我们浸在下水沟里,尽管身体感官得到了满足,却喋喋不休地聊着彼此的不满,不是吗,浸在下水沟里的我们。
剧情批注:
博人坦然接受萌香成为自己的大嫂,并且真心祝福她,他成长了。可是当他知道萌香随时可能死,还是难以接受现实。
顺平不负责任的话,伤害了比谁都渴望友情的五郎。
当萌香在下水沟里抱着被小孩子欺负的木偶,博人发现,每个人都有伤口。
第六话:我爱你
小时候参加运动会,只要看到终点,跑得再慢的人都会拼命跑,对于朝反方向跑去的那种闹脾气方式,我已经厌倦了。先看下一页吧,这会是天堂还是地狱呢?
木偶,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受的伤,但是你头上有伤疤。萌香胸口也有伤疤。虽然看不到,我想五郎心里一定也有伤口。真不可思议,这样的人在我看来特别美丽。
我们大家都是马戏团的小丑,像笨蛋一样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悲伤的时候来临了,却依然笑闹着。
剧情批注:
白凤大学教授答应录取博人时,博人闪闪发光的眼睛。
深夜的篮球场表白大会,好温馨哦,貌似日本的影视作品里有类似情节。
结尾时博人跟木偶打闹,木偶被推倒,博人得意地说了句:あまい!(你太嫩啦!)与他自己回忆往事时的旁白形成了讽刺效果。
第七话:朋友之死
幸福是无法跟他人相比的,要比幸福永远比不完,所以说,萌香,你选择的生活,真的称得上幸福吗?发誓从此以后不再恋爱的这种生活。
借口还不要紧,可是我只会责怪别人。唾弃自己吧,因为你谁也不是。
剧情批注:
博人得知哥哥抛弃萌香,愤怒的眼神。得知萌香失恋后自我逃避,更是痛心不已。
阿丽莎告诉博人,恋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熟悉的体温,与性相比,在一起睡更重要。
第八话:半夜的逃亡者
不管是谁,都想去龙宫看一看吧?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在天黑前到达龙宫,一直玩到天亮,没有讨厌的人,也没有讨厌的事。如果真有龙宫的话。
知道吗?你知道吗?我们要去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
我知道,我知道,那里一定,只存在着真实。
剧情批注:
博人追赶着列车,眼看要追不上,忽然看到萌香从车里探出头向他伸手。他奋力抓住了,爬上列车。一群在现实中倍受伤害的少年,在深夜逃向未知的远方,他们相信在那里有理想世界。(hidesama说他看到这一幕禁不住流泪了。。。可见hidesama渴望着跟博人他们一起逃向理想世界。。。)
第九话:受伤的战士们
“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谁都希望这样的吧!“把以往的一切掏空,这次一定很顺利的。”
记者:你是这群犯罪少年中的一员吗?
博人:恩。
记者:那么,你们挟持我们一名女性助理为人质对吗?
博人:人质?是她自己要闯进来。
记者:想挑战国家吗?你们的愤怒根源是什么?你们对大人不信任吗?或者想进一步,进行整个社会的改革,而有了革命意志。为什么不回答?你们的要求是什么?
博人:那个……让你失望真不好意思,我的要求很简单。虽说那个银行职员真的很差劲,但是伤了他的事我负责,自首也可以。只是。。。
记者:只是?
博人:希望只处罚我一个。别把木偶送进精神病院。他是这世上最温柔的人。根本一点恶意也没有。他是像天使一样的人。
记者:一般民众可不这样认为。因为听到你的同党那种疯狂言论,如果你们真的打算这么做的话。
博人:那小子的确快崩溃了。可那不是我们的意思。他跟这次的事无关。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吧,像他这种能顺利考上东大的高才生,会选择跟我们一起逃亡。
记者:田村家的女儿还好吗?
博人:她快要当母亲了,不借助医生,打算在这里生产。我想她是为了不让孩子和父亲分开,而本能地选择在这里生产。母亲的意志,真是太惊人了。
记者:话说回来,你自己,对这个社会有什么不满?
博人:谁都会有些不满。
记者:什么样的不满?
博人:别再拿我跟别人比较了。
记者:是指对重视学历的这个社会,对重视成绩的教育制度吗?
博人:不是那么小的事。我讨厌所有的事都要跟别人比较。比如说,找寻他人的伤口,假装要为他疗伤。为了避免疼痛,他只好攻击别人。比如说,别把一种价值观强加在她身上。否则她会变绝望,变成一个孤独的人。
记者:你再说简单一点。
博人:别人不比我伟大,我也不比别人伟大。住在豪华的房子,开着好车的人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他想要而已。东大毕业并不伟大,参加奥运也并不伟大,政治家也并不伟大。只是他们想成为那样吧。有些事情努力也做不到,有些人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大事。每个人的细胞都不一样。再说,踩着别人的肩膀自己往上爬的人,一点也不伟大。我们不是汽车电视,即使本身不愿意,也被别人比较性能。因为有这种视线,我们已经厌倦了这个世界。
记者:你是这群人的领袖吗?
博人:这个嘛,怎么说呢。。。
记者: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博人:我的名字是,户川博人。
我们的一生,只不过是吃饭和睡觉。有什么差别?只要不伤害谁,不伤害谁的话,就这样继续吧。
对我们来说,是没什么差别的。
剧情批注:
一群年轻人在一所废弃的乡村小学里建立属于他们的乌托邦,捕鱼种菜,忘记烦恼,幸福地生活了几个月。但这种天真的逃避隐含着重重危机。
第十话:爱与哀愁的圣诞节
YES!YES!绝不能回头,否则之前的一切都是白费。
NO!NO!NO!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一无所有。
真想早点成为大人,那样就不会被任何人抱怨了吧!
不过也不见得,大人也是有他们辛苦的地方。
那么请问,到底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自由地伸展翅膀?
剧情批注:
清晨,木偶独自一人哼着圣诞歌,鼓起勇气向防暴警察自首,换来的却是棍棒和铁拳。大梦初醒的少年们,终于一个个束手就擒。
最终回:再回到昨天
我为了什么逃,一个人能做什么?
GAME OVER。
给我个答案,要找谁报五郎的仇?
我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世上,为什么又死去,可是无论怎么想,一点也想不出答案。可是我们还是会思考。花、树、虫不会像我们这样想。花只是在那儿开着,只是那么努力地开着,等到了某一天就这样枯萎。我很喜欢那样的花,因为不是永远,就会很珍惜,帮它浇水,我们也不是永远的,总有一天也会死,跟花不一样的只是有欲望。
希望能吸收更多营养,想晒更多的太阳,最好能独占。暴风雨来了,别人被吹走了,同情是同情,可是不会出手相救。
我们喜欢同情,喜欢看他人的不幸,我们老喜欢和别人比较,老是有小小的不满,哀怨自己的无能。
放弃那样的想法,注意自己的脚步,就跟那些花一样。我也是这样过来的,跟自己的朋友比较,不知不觉地同情了对方,将朋友,竟然将朋友……木偶,他原谅了我。所以,我也要重头开始,犯了那样的错误的我也要重新开始,这是我深爱的人教我的,她拼命地开出了自己生命的花朵。没有什么东西能衡量出人的价值,如果社会想要衡量我们大脑运动才能的话,那就拒绝这个社会!拿我们比较的家伙都给我闭嘴!如果你们,感到无力,感到矛盾,感到愤怒,想说NO的时候,我,跟我的朋友们会站在你这边的!
剧情批注:
看到坐在校园天台上发表宣言的博人,我想到了hidesama。并不是因为hidesama向我们推荐了这部日剧,我就把主人公往他身上硬套,而是因为,hidesama穷尽一生用音乐向我们传达的,正是这种自我觉醒的精神,在我们感到无力,感到矛盾,感到愤怒,想说NO的时候,hidesama,跟他的朋友们,确确实实站在了我们这一边,给予我们与现实世界对抗到底的勇气。他用音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也许是《人间失格》揭露的现实太黑暗了,野岛伸司这回有了妇人之仁。可我不愿接受这种削弱全剧思想性的童话结局。あまい!我宁愿相信,五郎在镇压中丧命,博人亡命天涯,木偶在病房里终结一生,这才是《未成年》的真正结局。
2 ) 一种压抑的感觉
其实,当初只是为了反町隆史才看的《未成年》。那里面他非常年轻,非常帅,是形象最好的一次。
看了以后,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种压抑的感觉。
尽管在结尾,并不是用极端的悲剧来强化,但还是让人很不舒服的。
其实主人公最初面临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理解自己的父亲和太出色的哥哥,缺少母爱……,在成长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坎。
后来,只是因为和反町演的不良人士有几次接触,竟然使他的情况逆转而下。大约这就是野岛要表现的校园的冷酷和虚伪。其实反町的角色是个单纯和善良的人,虽然是流氓,其实只是冲动和爱恶作剧。把自己的女友当成小朋友的性启蒙老师,果然是出格。
香取慎吾的弱智人士结果成了一切事件的转折,最终那么一帮半大不小的人,成了社会的危险人物,出动了大批的警察。虽然他们有枪,但那其实只是对自己的威胁。
戏剧作品,总是少不了巧合。这里,也是因为一连串的巧合,才让主人公身不由己的成了“叛逆英雄”。生活里,也不能说没有这样的事,但是往往,会更直接和残酷。校园里的惨案,杀父母,杀老师……,中国也不是乐园,这样的事也不少。我们看了报道,会震惊和害怕,会对当事不解和厌恶。但我们看戏的时候,会去了解,也会同情。这就是现实和戏剧的差别。但现实里悲剧,是和整个社会的态度密切相关的,没有人自己愿意那样。其实,戏里最自私和懦弱的人,才和我们最接近吧。
3 ) 部分台词摘录
我们的季节,无论在何时都会瞬间变成一片白色
博人,你活到现在,有遇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跟悲伤难过的事比起来如何?不成比例吧。你们出生在一个好时代,大人都这么说,这个国家没有战争,我们可以过着和平自由的生活,也几乎没什么贫富差距,大家都有均等的机会。可是这么说,只是不给我们任何的借口地逼迫我们。每天有的只是压力,想要逃的话,除了寄托于宗教也没别的法子。压力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找一个冲击的方向,向着自己的人自杀,向着别人的失去原则,那就好像狩猎一样,人的狩猎。精神上拒绝着现代,用很久以前的祭典大肆庆祝原始的狩猎。失望和愤怒,会造出另一个人格。只要活着就有好事,现在这种美好的事对小孩子来说已经说不通了,他们也已经早就被压力侵入了。
谁都会有一些不满,别再拿别人跟我比较了,不只是那么小的事,我讨厌所有的事,都要跟其他的人比较。比如说,找寻他人的伤口,假装要为他疗伤,为了避免疼痛,他只好攻击别人。比如说,别强把一个价值观加在她身上,否则她将会绝望,只想变成一个孤单的人。
别人不比我伟大,我也不比别人伟大,住在豪华的房子,开着好车的人有什么伟大的?只是他想要而已。东大毕业并不伟大,,参加奥运也并不伟大,政治家也并不伟大,只是他们想成为那样而已,有些事情是努力也做不到的,有些人怎么努力也成就不了大事,每个人的细胞都不一样,再说,踩着别人的肩膀,自己往上爬的人,那一点都不伟大,我们不是电视或车子,即使本身不愿意,也会被别人比较彼此的性能,对于那些视线,是我们已经厌倦这个社会了。
我们的一生,只不过是吃饭与睡觉,有什么差别,如果不伤害谁。不伤害谁的话,对的,对我们来说是没什么差别的。
可是至少那时年轻人都认同我们,对这世界的矛盾与自己成为齿轮的一环感到厌恶的感觉。可是现在呢?真可怜的未成年人们,今晚是圣诞夜,法国还要进行好几次核子试爆,可是人们却依然使用着香奈儿跟LV,喝着葡萄酒跟香槟在庆祝,每个家伙都犯了冷感症。
没有什么东西能衡量出人的价值,如果社会想去衡量,我们的头脑运动才能的话,那就拒绝这个社会吧,拿我们来比较的家伙全都闭嘴,如果你们感到有无力感,感到矛盾,感到愤怒,想说“不”的时候,我、我跟我的朋友,会站在你们这边的。
4 ) 一遍一遍重温
第二集 我们是什么时候长大的,计较地爱。 看东大生和博人的单纯,除了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同样也知道,是因为自己已经忘了。 每一次临别,看到你脸上的笑脸,今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是天真还是浪漫都不要紧,只是觉得温暖,渴望着这种浪漫,怀念着想保护自己这颗未成年的心。
第八集 孩子的出生换回了东大生的平静和温柔。谁能不把寄托放在孩子身上呢?
娇嫩的崭新的,希望。
上次看的时候,心想是阿,不愿被当作电视机和冰箱来比较,现在,若能够不被这些比较影响,真的体会到一种自由。
在一个认同宣扬着呀撒西的民族和一个教育要坚强的国度,这是我们浮尘于世的原因吗,是我们没有那么好的青春片的原因吗??
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以前觉得差距很大一方不完整的爱情是一种失衡和不可思议。
看着萌香,仿佛突然觉得,只要对方心里评价的尺度没有失衡,爱就是没有失衡的吧。这么说来,我真真乐观了好多。
大结局 现在看来,也许要把青春扯上反社会的话也许有点夸张。当那句没有什么能衡量人的价值出现的时候,不禁还是要问,有什么意义。
5 ) 真实的青春
虽然是老日剧了,还是推荐一个,谁让我那么out呢,经常把别人都看了几十年的片子翻出来看,看完了去和别人说,遭到无限鄙视。
在25岁大龄青年的情况下看完这部片子的我最终是哭成泪人。虽然未曾有过如此叛逆的青春,仍对那样的热血和那样分明的爱憎心向往之。片尾曲卡朋特歌里所唱的"I know I ask perfection of a quite imperfect world"就是此片最好的诠释,度过全部人生的勇气大概都是从这样的青春叛逆和无畏中所汲取的吧。
反映青少年人世界和校园生活的日剧有不少,而其中不能不提的则是著名编剧野岛伸司的三部曲《人间失格》、《高校教师》和《未成年》。三部剧作分别反映了校园暴力,师生恋和少年之间的友情,但一个反复出现的母题则是在现实世界中,竖立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世界之间的高墙,一个明亮的理想世界和纷繁迷离的现实世界的分野,被日本的导演和编剧们反复讲述的青春的残酷和成人世界的虚伪。类似的青春题材电影或者剧集在国内很少,鲜有的几部虽然有对此类冲突和现实世界的反应,但基调总是积极向上的,结局总是过于美好的,如早年的《十六岁的花季》,后来的《男生贾里》等等。反而那些让我感觉到与成人世界对立的的作品是针对更年轻的观众群体的,如《小龙人》,还有郑渊洁早期的童话故事。改革开放后的经典电视剧里面很少有校园和青春题材的,这也许是一种很严重的缺失。如今的80 后已经开始拿李磊和韩美美的爱情来说事,现实和理想错位后的挣扎仿佛已成为回忆,烫金的证书上没有青涩故事和校园传说,只硬生生抛给我们毕业和合格的字眼,留下的空白只有我们自己去填满,剩下的学分只待我们自己去修完。
《未成年》里所塑造的是现实社会的青少年人群像,有功课很好的乖学生,通常是目标直指东大的,也有成绩平平一无所长,被长辈们与同龄人比来比去的倒霉蛋;有家庭背景显赫的政治家之女,企业家之子,也有家庭式手工作坊和街头小店的后代;有义气冲天的混混,还有陪着他们坚强过活的桑拿女郎;最后还有一个智力有障碍但天真可爱的“木偶”。他们所经历的是一次青春的冒险,一次对谎言说不的偏激实践。他们的世界里一切来的都是那么真挚而美好,但正是这些美好触犯了现实世界的规则,让他们撞的头破血流。但看完片子,我想观众所拾到的是打破现实处境的勇气和对生活意义的深深反思,需要整治的是那些早已对谎言麻木的心灵和对弱肉强食的社会产生免疫的肌体。
而我最想说的是,在我们身边,小混混和桑拿女的现实组合并不少有,在旁人看来是肮脏堕落的交易,但也许他们就在东莞的某个角落一同坚强培育不染尘俗的爱情之花。天真如赤子的“木偶”在我们身边不是没有,而也许他们只是在忙碌生活里令到我们心烦,唯恐避之不及的智障邻居或者那些被我们认为是慢一拍不上路子的同学和朋友。被成人世界种种潜规则折磨至残的不是没有,最后能够呐喊出来的却遭到冷眼和嘲笑,在茶余饭后和黄色笑话混在一起可悲的成为笑谈。如果心里还有一丝柔软,不要找寻现实的借口,去为他们鼓掌一次也许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吧。
看看身边的朋友和同学,那些在成长的道路上已是过客的人,有人成了混混,有人被迫在声色场徘徊应酬,有人踏上仕途经济的康庄大道,有人也选择了人生的窄门,大多都还在寻寻觅觅,艰苦奋斗之中。而那些爱情,死的死,伤的伤。现实所架起的门槛让几乎所有理想都跌倒,爬起来舔着伤口学乖了,然后渐渐变得有些麻木。那些少年的朋友,大部分已经不联系,少有的几个定期问候,倘若还有一个人能够和你勾肩搭背的开个玩笑,那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这些感觉在看完这部片子时一一翻上心头,难以抗拒。
碎碎念般说了很多,无非是极力推荐这部片子,虽然有的地方说教痕迹明显,但仍不失为一部好片子,看完后一定会有所感动,特别是片头片尾 Carpenters的经典曲目为影片增色不少。这里附上片尾曲<I need to be in love>的歌词:
The hardest thing i've ever done is keep believing
there's someone in this crazy world for me
the way that people come and go through temporary lives
my chance could come and i might never know
i used to say "no promises, lets keep it simple"
but freedom only helps you say goodbye
it took a while for me to learn that nothing comes for free
the price i paid is high enough for me
I know i need to be in love
I know i've wasted too much time
I know i ask perfection of a quite imperfect world
and fool enough to think that's what i'll find
So here I am with pockets full of good intentions
But none of them will comfort me tonight
I'm wide awake at 4 a.m. without a friend in sight
I'm hanging on a hope but I'm all right
End...
6 ) 愿我们不会成长为肮脏的大人——日剧《未成年》观后感
1995年的夏天,那几个青年处在闪闪发光的年纪,一举一动都闪耀着满溢而出的活力。那时,世界不会知道饰演着文静单纯的少女的滨崎步将霸气地横扫亚洲歌坛,一步步成为流行歌后;也不会知道那个莽撞率真、浑身散发着少年朝气的石田一成会在几年后因为吸毒而黯然走下影视舞台。未来是如此的不可预料,未知而令人恐惧。我们谁也无法肯定,自己不会在未来变成自己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
我的十六七岁,可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爱情,没有一起称兄道弟的友情,也没有动不动的旷课去晒太阳,甚至连在运动场上拼尽全力挥洒汗水为博得暗恋女孩的关注的小心思也不存在。我明白社会的竞争压力,明白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因此虽然偶然有些风浪但还是顺利地念完了高中考上了不算太差的大学,并没有像主角一样被抓进局子里(笑)。然而,去tmd的未来,lz也想和死党们一起浪啊,但是我妥协了,向着现实这头不讲理的、终将吞噬我的猛兽。然而这真的是正确的吗?丢掉青春期时的那股犟劲儿、丧失那敏感躁动的心、抛弃曾经追逐的梦想真的是正确的吗?只为自己的利益(短期或者长期)考虑,理性地走好每一步,合适恰当地融入社会中真的好吗?或者换一句话说,成为为了工作加薪而向处处施压的上级妥协、整天消费他人不幸和绯闻来娱乐自己麻木的内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名声而深谙社会规则从而活在怀疑与攀比世界中的大人真的是你所想要的吗?虽然我不想要,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不断地在向那个方向靠近,无可避免的变得庸俗。
瞧瞧电视中的那些衣着体面的成年人们,博人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棒球手,甚是喜爱继承自己球技优秀完美的长子,对不成器的博人冷嘲热讽;小瞳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毫不关心女儿的感受;神谷的母亲为了儿子考上东大而想强行剪断儿子的恋情,用自己的期望来绑架孩子,以及为了博得头条而无所不为的出版社......而‘未成年’们却会为了友情而同甘共苦,会为朋友分担压力与痛苦,讨厌谎话讲究义气,会相比自己更重视朋友......
是的,我知道,那些肮脏的大人们也不是一出生就是那样自私利己,冷漠无情的,也一定是在经历人与人之间丑陋的争斗后才变成那样的。所以说,我们谁也不能肯定自己不会在遇到某些人的中伤排挤后变得冷血。所以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祈愿自己能够保持少年的热血,成为能够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大人吧。
part2再不浪就没机会了!
想起来了我一个月前通关的《kira kira煌煌舞台》的绮良里线,二者给我的感觉相当相似。椎野线的前期和本剧第5集之前都是尽力地歌颂青春的美妙,竭力描写青春的颜色——灿烂、耀眼的金色。无论是kira中极具浪漫色彩的朋克乐队旅行,还是《未成年》中大家伙一起在河中嬉戏、在岸边放烟花的充满真实质感的回忆片段,都表达着年轻的朝气蓬勃、对自由的追求、对生活的激情、不考虑未来的无忧无虑等青春最美丽的元素。然而青春可不只是有这些。步入青春期之后,人的自我意志飞速成长,不再乖乖地听父母的话了,有自己的小心思小愿望,以及那闪耀的梦想。那时,我们还保留着童年时代的纯真。可是,有了强烈自我意志的我们,开始注意到成人世界的种种不美好之物——无休止的抱怨、住房,工作,求医等生活上的各种压力、压抑与不满、习惯性说谎,年轻的我们有着花不完的力气,自然也不会对其容忍,试图以自己的正确说服大人,对大人那自以为是的想法不屑一顾,我们才不管什么成绩不成绩、地位不地位的,我们更想接近喜欢的那个ta,更想和朋友们一起嗨皮,会为了梦想翘掉课弹吉他。
太过生猛的牛是要挨锤的,同处一个世界的年轻人自然也不会例外。等到考学压力、就业压力、婚姻压力、买房压力毫不留情地一个接一个的锤着我们,再犟的脾气也会慢慢漏气,再尖锐的角也会被慢慢磨平。再等到更年期到,身体素质开始下降,各种乱七八糟的本以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疾病袭来,大多数人恐怕就已经被锤瘪了吧。于是养不活自己的吉他还是丢了吧,不喜欢的老婆还是将就着过吧,太累了放弃读书吧,工作压力太大了让我多喝一杯冰啤吧。于是,一切都在走向庸俗,日子变的越来越稀松平常,生活越来越提不起干劲......
现在的时代发展的如此迅速,到处都在营销焦虑。不好好读书你将来怎么办啊!以后到处都自动化了,不学习你怎么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啊!别人这个年纪都出国几次了,年薪几百万啊!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二三十岁时梦想或许都是一个奢侈品吧。下拉豆瓣长评,几乎每一篇都表达着对片子中那虽残酷但耀眼的青春的羡慕、以及对自己身陷现实囹圄中的过着窘迫生活的不甘心。其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感谢你们代替我们去努力了(来自豆瓣用户安徒死《我们曾经未成年》)。是啊,我们常常为朋克精神所感动,却仍旧无法改变什么,只不过是多些心理的安慰罢了。
永葆少年心很难,所以我们往往会被那些一直坚持梦想的‘傻’家伙们感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如果自己曾经努力过、反抗过,在被现实虐的头破血流之后,最起码还有喝杯啤酒感感伤‘老子以前可是***’的资本。是的,这一part我想表达的是,正处于青春或者即将踏入青春的家伙们,好好放荡吧,向着现实不满的地方咆哮吧,这是你们这个年龄段才能够做到的,不要让青春草草结束,不管是欢喜还是悲伤的回忆,一定要留下些什么东西。不要以后和伙计们喝酒的时候只能听别人吹牛皮或者编造一吹就破的牛皮(笑)。
part3后记
写这段文字的时间再过约32个小时,我就要赶往机场,飞向七百多公里外的异乡,开始我的大学生活。这一次,我一定要做的更好,我不想再过一遍初中高中那么挫的生活了。在这最美丽的金色年华里,愿各位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精彩!也希望自己在大学能够脱宅脱单,不过我校3比1的男女比(工科学院比例还要升不少)怕不是要把我搞弯......
咳咳,最后的最后还是严肃点吧,大学毕竟也是一个小社会,不可能完美无缺,肯定也有潜伏的黑暗,但是我们还年轻,趁还相信美好的年纪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吧。
写于 2019-08-29
补tag
每一集都是亮点。。主题曲也超亮。。
看了想死
…………没办法有共鸣╮(╯▽╰)╭后面四集基本上是快进过去的
即便是再惨烈的青春也是绚烂的,在一个让人无所适从的世界里,能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所有的一切才显得如此美好。虽然最后的说教有些生硬,但依然还是让人落泪;卡朋特的音乐也始终让人陶醉其中。直到看到中间段落才回忆起其实在很早前就看过,但经典的东西不管隔多久看多少次都不会失望。★★★★☆
石田壹成太TMD丑了,他的角色应该跟香取慎吾换一下~!反町隆史最帅了~~不过太恨这个脑残编剧和导演了,让五郎随便就把装满子弹的枪给了木偶当玩具,你当观众是傻逼啊~!从一开始这就是个错误的剧情,之后的亡命天涯也在这条很不合理的道路上继续发展,所以看到这样剧情真是如同嚼蜡~~
我们的青春岁月流着流着就成混汤儿了.我们也都不愿迈入成人世界.因为那里不曾有龙宫有乌托邦."即使全世界都成了你的敌人我也会保护你""跟你在一起我没有什么会害怕的"曾经这样一起对话的人早已经老死不相往来了.我们再也找不到未成年世界里那么美好的友情和爱情了.木偶冲出去的一刹那心都碎了.被煽哭
谁都有过。
现实题材 表现手法还是不太现实
这个评分好想破表。。。。=。=
虽然是15年前的 但对我们这个国家来说还是超前了。。。
撕裂的青春。
演技很好,结局吐槽无力...
yesterday(never)once more。野岛伸司真的残忍,用十一集证明了世间不存在真正的乌托邦。这个大人们用肮脏的道理和规则填充的世界,容不得少年少女一点点的自由。雨天的红伞,逃亡的列车,废弃的卓球室,山中的学校,夜空下的烟火与舞蹈。明知“什么都不会改变”,也没有人拥有永远,却还是心怀不甘,流血流泪也要历经人生的这一场冒险。樱井幸子塑造了一个宛如圣女般纯洁与博爱的角色,石田一成&香取慎吾当时的演技也非常惊人。
确实感人确实演技帮确实批判,可总觉得这个现实主义太过完美主义,相比更喜欢stand up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年少...还未长大的故事...
老娘心都碎了,全碎了。
转一句话:“真好啊真好,那么年轻的石田壹成,那么年轻的反町隆史,那么年轻的香取慎吾,那么年轻的樱井幸子,那么年轻的甚至还不叫滨崎步的滨崎步。”
I know I need to be in love ,I know I've wasted too much time
野岛三部曲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