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逆光飞翔
台湾的一部温情之作,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在2012年上映。影片讲述了天生失明但琴弹得好的裕翔,却因为不想被同情而不愿参加任何比赛。爱跳舞的小洁被迫放弃学舞,却交了个一跳街舞就闪耀着光芒的男友。两人相互鼓励一起追逐梦想的故事。
昨晚踏血寻梅,今夜逆光飞翔,同样在各自低谷中相遇的两对儿人,同样惺惺相惜的两对儿人,同样的写实风格,前者沉重无比,后者却阳光治愈。前一对儿一方用谋杀成就了另一方的自杀,双双走向毁灭;而后一对儿,幸而两人都心怀梦想,才能以梦为马,相互温暖,相互扶持,走出各自生活的阴霾,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翅飞翔。生活没有亏欠任何人,天生眼盲并不可怕,终身心盲才可怕,心盲了,人生只有无尽的黑暗,要么走入歧途,要么坠入深渊。
2 ) 逆光的梦想
——给那些曾经有梦和梦想着的人们
电影院里的沧海遗珠
评分很高,却很不为人知的一部电影。上映的第三天去看,即使是节假日,排期也只有三场,而且还差一点就包场了。但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就很奇怪,有些人看电影只管冲着大片大卡司大制作,即使是烂片也在所不惜。一些诚意之作又往往不为人知。我想,这是一部值得观众好好对待的一部电影,如果你能够用心去感受的话。
合伙人式的成功vs逆光的梦想
作为一部代表台湾地区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该片诚意十足。有泪点,有笑点,无尿点。由始至终你都仿佛能够感觉到阳光漏下来的感觉。没有用力过猛的痕迹,进入影院,黑暗笼罩,导演就像裕翔手中的那根手杖,慢慢地牵引着你,带着你去领略一些东西,知晓一些故事,仅此而已。偶尔被逗得哈哈大笑,就连感动也是淡淡的,某些挠动你内心的情感,在光线和配乐的配合下,顺势地流进你的内心,而又悄无声息。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想起台湾的另外一部电影,金马奖最佳纪录片《街舞狂潮》,想起里边那个尬舞尬到34岁、依旧迷惘依旧坚持的街舞dancer阿伦。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不知道这样走下去到底对不对,但是我就是想知道我到底能做到多少。”这一类的台湾电影之所以能够触动我的内心,是因为它专注于主人公对待梦想的过程。《逆光飞翔》和前一段时间很红的另一部类型片《中国合伙人》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包括像《逆光飞翔》或者说《街舞狂潮》,你说主角最后成功了吗,小洁最后好像也没有入选舞团,裕翔也没有通过那场比赛变成家喻户晓式的成功,但是在那个迈出一小步的过程中,在那个探索“如果想做的事情没有办法把它放下,那就去努力地实现它”的过程中,我们又是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身上的变化——那是个体力量的成长与突破,内心坚持的小胜利,即使这点小胜利在世俗看来毫无成就可言,但是这些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那些让他们变得闪闪发亮的东西,足以慰藉你我的小心灵。梦想即使逆光即使不被理解,即使不成功即使失败了,但是那个追求的过程是让我们变得与别人不一样、感知自己存在的一个过程,这一份历程的收获,不是能够用最后的成功与否来衡量的。追求就意味着一切。但是合伙人式的成功就不一样了。主人公的成功乃至最后对一众成功人士的致敬,展示的就是赤裸裸的成王败寇式的现实。我不管你过程怎么样,反正最后我是成功了,牛逼了,万民敬仰了,我所经历的一切就有意义了。孟晓俊在戏中一直拧巴着一股劲,一股好像全世界都欠着他尊严的劲,但到最后,尊严却是可以用钱买回来的。这部电影是当下流行的成功学最好的注脚。胜者为王,败者就为寇。好像一切有意义的生活,只能是建立在世俗意义的成功之上。这样的背景之下,人能不焦虑能没有戾气吗。
所以,这不温不火的《逆光飞翔》是那样的让人看得心生温暖。梦想一词说得太多有时候会变得很矫情,但是这不妨碍你去感受它,如果在你心底深处还有的话。一想到裕翔没有办法知晓自己的表情还可以演成这样,就觉得好厉害。
作为一名专业电影院钉子户,表示最后灯亮片尾曲的海边视频好有爱啊。
3 ) 配角们
【妈妈】
这个妈妈挺好,不沉重。
主角是残障人士,母亲这个身份,最怕和“母爱如山”之类的词联系在一起,像《我与地坛》那个套路,扶着眼镜像在海里找艘船的、默默无言而苦难深重的母亲,赚人一钵热泪。
这个妈妈平平常常的。儿子去念大学,邻居也平平常常地问候一句“去念大学咯,放不放心啊”,她说让他去试试。她说差点想把小孩丢在医院里,她说被吓蒙了,从来不知道怎么照顾眼睛看不见的小孩。
可是也照顾过来了。下楼走十步,一二三四五,她在旁边帮儿子数过几次?
却不言苦难。只说内裤在左边袜子在中间,我把黑袜子带走免得你弄混了。洗衣服的时候儿子没洗干净,她接过来冲冲,儿子问她,她说在洗手。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他的认知。我有段时间总跟我妈发无名火,因为我觉得她打心眼里认定我是个大婴儿,导致我已经成年多年,却一直没办法变成一个真正的成年女性。这个妈妈,她没有太把自己的儿子当成异类,她的儿子,也就比较容易做一个普通人。
妈妈走的时候,在楼梯口停了一停,她的儿子,听见了吗?
【王老师】
王老师只是个代课老师,第一个镜头,连个正脸也没有,只有前景里一把模糊的褐色头发。
随堂小测她让黄裕翔上来弹琴,我就觉得她在帮他,有意让他显显身手,好叫同学们不要小看。
后来帮SM四人组参赛,自不必说。我感动的不是她在赛场的二楼招呼一声,也不是她在幕后拜托“几分钟就好”。虽然直接造就了结尾的华彩,但于她而言,举手之劳而已吧。
我感动的是她说:“我帮你去联系外校,你这样的钢琴手,很多地方抢着要的。”
她没有说黄裕翔是个盲人,也没有说同学怎么这么欺负他。她说的是:你很厉害,他们不要你,有得是人需要你。
【奶茶店店长】
看电影的时候,我低声和旁边的朋友说:“我觉得女主角应该跟店长在一起。”
她说:“为什么?因为你喜欢胖子吗?”
我说:“刚刚你去上厕所没看到,女主生病了,打电话给店长问店里忙不忙,店长说你赶紧去看医生,不要乱吃药。”
小洁跟她的负心男友说“我不知道我到底喜欢你什么”,店长说“你只是喜欢他跳舞的样子”。他是懂她的。
而且,要不是因为喜欢你,一个死胖子,跑去上什么舞蹈体验课啊!要不是因为喜欢你,谁钱多赞助你去舞团甄选啊!
看到胖子被舞蹈老师追得满场跑、最后倒在地上的那段,真是全场爆笑。多可爱啊,像个泄了气的皮球。遇到这样的胖子,你就嫁了吧。
【朱自清】
每部青春片里都有一个搞笑的胖子,这部里面,有两个。
“我叫朱自清,体育系”第一句台词就正中笑点,要不要这样啊。
还有那件销魂的银色衣服,“银色你知道吗?”“锅,还有白带鱼”——一世英名就跟带鱼扯到一起了。
说真的,阿清刚出场的时候呼噜打得山响,早上起来又是那么一副HIGH过头的样子,我本来还担心,他会对黄裕翔有攻击性。没想到这胖子这么可爱。
黄裕翔拿着盲杖在路上走。同学说“这里有盲道你自己可以走到,不要浪费我时间啦”;妈妈说“你自己走一遍,妈妈就在你旁边”;小洁说“你这样很危险,我带你”;阿清从后面窜出来,手往他肩上一搭:“走那么快,草上飞啊!”
阿清把他当做普通人。叫他“翔仔”,搭着他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全垒打的时候抱着他一起欢呼,就好像他看得到。
黄妈妈在洗衣服的时候说:希望舍友是个好人。走的时候站在门口,拜托阿清照顾裕翔。黄妈妈,你在音乐厅的台下,是不是有在想:没想到阿清这么好,这么厉害?
突然想起大头。那年我做编剧,她做导演,谢幕的时候,她说把我放最后,我说把她放最后,终于还是牵着手去鞠躬。她说我的本子好,但我知道没有那个负责到底的人,写出花来也白搭。毕业了,上哪儿找这样的朋友和搭档去呢?
4 ) 面对希望 逆着光
这部电影情节简单,小清新励志小本。电影电影里的裕翔,天生眼盲,弹得一手好琴,却不想参加任何比赛。他不希望因为同情获得肯定。第一次离开家去念书,被排挤的时候,他也只是憨厚地笑笑。他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亏欠他什么,他所要的,只不过是和正常人一样在一个阳光美好的午后,在靠窗的咖啡屋里喝一杯咖啡,听听这个世界的声响。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梦想,让爱跳舞的小洁渐渐地温暖了起来,她渐渐明白生活不仅仅只是母亲的不知知足,爱情也不只是跳舞很棒却没有把心放在她身上的男友,在她的心里,那颗对舞蹈无比热爱的心,渐渐地被温暖的裕翔唤醒了。
他给她勇敢的信念,给他就算逆境也要走下去的坚强。
她给他一双背后的眼睛,他要去哪里,她就带他去。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最喜欢电影里的这句话。每个人都有梦想,而大多数人的梦想都被各种牵绊各种因素所击破,我们需要像裕翔那样的人,给我们信念,坚持喜欢的东西,努力让别人看到你的存在看到你的努力。青春尚好,梦还是要有的。
好的电影不只是因为有好的演员好的剧本,好的电影是活的,给人带来力量的电影,每句对白都感动人,它能给人带来能量。
希望“逆光飞翔”能给你带来力量,正如裕翔常说的“我想试一试,我想看看我能做到多少。”
5 ) 让你忘记时间的电影绝对是好电影
整个过程,我已经忘记了时间。
顺畅,一点不做作。不管是音乐、画面,还是剧情,有一种水从高山上流下来的感觉,自然而然。不俗套,不高雅,连挣扎都显得如此平静,如蜻蜓点水般,很快便不见了痕迹。
我没有把这电影当作一部励志片,看完后没有什么所谓的正能量包围我的内心。只是一颗浮躁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像婴儿般沉沉入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美好的感觉都是通过眼睛传递给内心的。眼睛也容易看到太多的东西,任它们一股脑地往内心里钻,最后内心不堪重负,过早地长满了皱纹,再也年轻不起来。
有人说,张国荣当时如此被追捧,有一部分原因是那个时候的粉丝更忠诚。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那时候的人们不只是对明星更忠诚,对爱情,对婚姻,对朋友都更忠诚。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东西进入他们的内心,摸到的只是锄头、碗筷,妻子的身体,听到的只是鸡鸣狗叫、偶像的歌声,妻子的呻吟,看到的也只有所生存的那个小小的生活环境、坝场电影,妻子的裸体。人的行为基于欲望,欲望基于想象力,想象力基于你所感受到的一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加选择的吸收,你的心脏还能支撑多久?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偶尔有一个像黄裕翔这样的人会让我们有如梦初醒的感觉,但很快,我们又沉沉睡去,继续做那个未完未了的梦。
6 ) 逆光飞翔更有爱
这部2012年的口碑台湾片作为今年大学生电影节的开幕片放一场,但貌似还没有正式公映的消息?预告片很容易地就勾起观影欲,爱跳舞的美丽女生和热爱钢琴的眼盲男孩之间的真情故事令人怦然心动,现在也只有台湾能为华语片奉献这种真正“走心”的片子了!青春,爱情,友情,亲情,每一个情感都是让人为之心动,难忘至今,让人看了不会觉得那么狗血。
很值得一看的台湾片,真诚不做作,整体像首后摇曲。
加长版《天黑》,在其基础上做了许多剧理填充,显得恰如其分。影片前半段处理得非常好,自然洗练,后程显现台式小清新的“旁白+特写”顽疾,尤其是配乐严重过满。但这并不妨碍影片的白描状态,张榕容的支线故事也足够好看。相信金马新人导演只是一个起点,看好张荣吉。
给女主和配乐加一星;手持近景、各种柔光、大块色彩和微微仰头的角度,定下清新基调,但自分叉叙述一开始就能预测到其后发展(同类题材过于泛滥),平行剪辑既俗套又刻意,仍流于浅白心灵鸡汤;正如盲人易博同情,此片题材也讨巧,赢得了我那些同事的大量喝彩、满堂笑声、交口称赞。。
平行线的优美在于笔直的延伸,两个人各自发展各自的故事会不会更好些?交点的存在,让故事的主题从寻梦变成了爱情——不是不好,只是有点貌合神离的遗憾。
舞蹈美极,钢琴好听。泪点满载,笑点不断。“我总是照着别人的方向飞翔,这次我要按着自己的方式飞一次。”
改編自真人真事,介於小清新和勵志片之間的作品,男女主角各自敘事線既不夠平行又不夠緊密,敘事手法近乎白描,雖親切無距離感,但又顯得太過平淡。配樂好聽,但過猶不及,再加上剪輯手法,過於MV化了。張榕容的表演依舊精彩,細膩與大氣皆具,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她在《陽陽》中的表演。
看这样的台湾励志温情片,就像喝片中的Coco奶茶,一次两次还算新鲜,喝多了就腻味了…
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一下子想起了天黑,原来也是张荣吉的作品。不强求剧情,人物,技巧,故事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梦想却很真实,慢慢的展开,像一朵花
闭上眼睛,跟随梦想的声音,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真实自然的故事,流畅的叙事,张弛有度的表演,不矫情的小清新是如此的让人喜爱,这才是年度正能量!
數次落淚又數次大笑,平淡簡單的故事最動人。
台湾青春片如今应该算是一种类型片,小清新的审美,台湾腔的嗲气,加上各色青春的阳光面孔,这里又套上了一层好莱坞青春励志类型片的双保险,还有着真人真实改编的感染亲和力,但情绪铺垫还是难以到位,套招般的剪辑就不幸的跟着沦为了音乐录影带。★★★
很慢但卻細緻的治癒系,在電影院裡看著畫面掉眼淚。想要為彼此扛著夢想前進,成為彼此的力量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管是友情或愛情,這樣的情感已經巨大得讓人淚崩了,這是一部需要專心並且細細品味的電影!大螢幕看真的很爽!
以改编自真人真事作为前提,母子间的情感演绎得十分动人。影片没有刻意刻画残疾人不容易之类的情节来博取观众的同情,更多的是一份内心真挚的感动,让我们看到盲人的勇敢,看到了勇敢的力量,让我们知道勇敢是可以传递的,信心是可以共造的。
雪花虽然淡爽,喝多了也吐;小清新虽然温暖,看多了也麻木。
平行人生,同样的梦。
一部温柔的电影
很温情小清新的文艺片,电影里徐佳莹的《调色盘》这首歌很好听,也很符合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
有几次我忽然跳戏,猛然发现我居然弯着嘴角却不知在笑什么。
溫柔而富力量的電影,攝影與配樂極細緻
我们所经历的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