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国产电影里还是不错的
看了看大家的评论,众说纷纭、一头雾水啊…
后来自己看了看,说不上有多好,但也没有一两星那么差吧…
先说剧情逻辑,那些说没有逻辑的你们有认真看么?难道导演打乱个顺序,用个倒叙、插叙什么的你们就看不懂了?这智商基本也该告别电影了吧…里面有一些小细节错过了就是会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一幕是怎么回事…
再说说演员演技,我觉得还OK吧,对得起国产电影,也对得起这票价了…当然,你们要是都跟好莱坞那些电影、明星相比的话确实有差距…
最后说两句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好多人说什么90分钟也好意思上电影院、或是幸亏只有90分钟、亦或是浪费了自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有点不理解,这个电影在我看来90分钟的时长以及比较紧凑的剧情,我觉得是被阉割了…这个我们爱莫能助,也不知道网上会不会有一些删减片段放出…而是不是浪费观众时间…呵呵,不知道该说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看事的角度吧…
总体觉得没那么烂,至于有多好,那就看个人吧,主要是因为刚看了钢锯岭没几天,实在是太震撼了,脑子里全是one more,还没缓过来…
2 ) 冒牌卧底,注定烂片?
这一系列国产烂片太多,现在总结下国产电影拍摄门槛为什么这么低……
1.找个导演,内地导演优先考虑(省钱)。
2.去网上热搜榜(也是经纪公司)上挑几个当红明星(粉丝效应)。当红明星就像木偶一样被装扮上了。
3.去影视学院和北漂南漂找上其他演员龙套(省钱)。
4.租个摄制组,拍摄场地,演出服。(如上)
5.找二三线编剧(如上)或自己操刀花上一星期把剧本凑到一部电影时长(参考网上剧本的对话)
6.拍完,就剪辑成90分钟左右的电影长度。
7.打包给营销公司,目标是各样马凳占领各搜索微博等阵地(电影蹭热度)。内容主题只要不反动不犯罪随便换,一小时出现在页面前3条。
8.全国各地影院排档期上映了(电影院排片多于鸿毛,分成不少)。
一路过来的只要遵循国家法律制度,避开行业不成文的禁区基本绿灯通过。哪怕是伦理道德,逻辑规律。不触犯法律要求也是可以放低的,导演就是上帝。
最后总结:如果算是创作的话,除了原著用了脑力,搭上劳力,主要靠资源配置,就可以公放收钱了。
ps:国产烂片的组成:5%的创作+85%的钱+10%的劳力=作品
3 ) 当代韦小宝黑帮卧底奇遇记
文 / 赤叶青枫
不可否认,《冒牌卧底》这一片名颇具欧美犯罪喜剧片的即视感,而且简单的四个字把影片的主题凸显的淋漓尽致。不过,你可能只猜对了一半——这的确是部犯罪喜剧片没错,但它亦是一部根正苗红的国产片。
《冒牌卧底》由80后新锐导演唐旭执导,潘粤明、林鹏、吴樾、高圣远、常远、谭凯、金士杰等人领衔主演,讲述了潘粤明所饰演小导游韦宝宝因为一场阴差阳错的误会被卷入黑帮斗争,为保命不得已假扮黑帮神秘线人“薛先生”,成为警方卧底这一惊险且有趣的故事。
就剧情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倒霉屌丝逆袭成为英雄的励志传奇,不过与其他相似题材的影片相比,此片较为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是用喜剧的外衣包装了一个犯罪题材的卧底故事,而且还是让一个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废柴型”素人去挑战时刻都身处险境的黑帮卧底的角色,其身份的巨大跳跃与反差令男主人公卧底生涯变得更加惊险刺激,而他如何屡次化险为夷、虎口逃生并协助警方将黑帮一网打尽是全片最大的看点之一。
另外,男主人公名为“韦宝宝”,他不仅在名字上与“韦小宝”仅有一字之差,其原本的草根屌丝身份、性格以及接二连三、阴差阳错的机缘巧遇也与昔日金庸笔下的那个最接地气儿的“天下一大小滑头”如出一辙——要知道,出身市井的韦小宝本就是武侠小说及影视作品里最深入人心的卧底,他传奇生涯里复杂的多种身份往往并非他自己主动争取得来,而是在危急关头下为求活命的随机应变,再通过自身的机智与滑头而屡屡逢凶化吉。本片中韦宝宝亦是如此,做卧底并非他所愿,但面对复杂形势为了活命他只能硬着头皮见招拆招,而饰演者潘粤明此番也将角色身上特有的怂、挫、贱以及贫嘴等特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因此这出《冒牌卧底》不妨可以看做是一个当代韦小宝的黑帮卧底奇遇记,只是韦宝宝没有韦小宝那无边艳福,不过其经历随着缉毒、卧底、清查内部、毒品交易、爆破、黑吃黑等相关桥段的展开则于嬉笑怒骂中更显惊心动魄。
除了潘粤明外,其他主演的表现也各具亮点。林鹏饰演的黑帮老大狼哥的情人和贴身保镖一角台词虽然不多,但是外形冷艳性感,身手利落不凡,在一众男星之中如同万绿丛中一点红;吴樾饰演的狼哥手下阿杰亦正亦邪,做事雷厉风行,忠诚狠辣,甚是抢镜;高圣远饰演的黑帮杀手土狗飞机头的外形有些搞笑,行事却最是阴险狠毒,堪称全片第一狠角色;常远此番挑战警察一角,对于习惯了看他挤眉弄眼放肆搞笑的观众而言,这一次将看到他故做一本正经的上演冷幽默;谭凯饰演的狼哥几乎全程“西装诱惑”,极正的外形令他颇能压得住场,与手下“香菜”的男男暧昧关系更是影片后续剧情反转的关键点之一;至于金士杰饰演的黑帮大BOSS虽然戏份不多,但演技极佳,不怒自威,气场逼人,将大BOSS的城府与铁腕诠释的淋漓极致……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不仅男主人公韦宝宝本身经历足够离奇跌宕、惊险刺激,上述演员中多位所饰演的角色其实都分别有另外一个真实的身份,而这些身份随着剧情发展的陆续曝光,会带动剧情的不断反转,从而导致高潮不断。至于他们各自真实身份到底是正是邪,你看完全片自会真相大白,暂时就不剧透了。不过,在此可以透露的是,倒霉的怂男韦宝宝以往的人生信条是极具屌丝意味的“忍者无敌”,经此一番奇遇后,虽未能就此走上人生巅峰,但终于明白“仁者无敌”才真真是颠簸不破的人生真理。
现实总是残酷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出人头地,光鲜顺利,像韦宝宝这样的屌丝其实在你我身边比比皆是,甚至你我和他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做人,总要信。要学会让自己不断变得更强大,自能勇者无惧,仁者无敌。
4 ) 不好意思,我不是影评人,我是水军派来的卧底
自从人民日报发文后,总感觉打分要小心翼翼的。
思前想后,还是战战兢兢的打了2星。
毕竟,我不是水军。。。
感觉好像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次事件以后,影评人被推上风口浪尖。
影评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个主观产物。我觉得这部电影好看,就打个高分,把出彩的片段拿出来共赏。我觉得不好看,就打个低分,把败笔讲出来讨论。
诚然,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与影评人个人的鉴赏水平,欣赏角度,甚至个人喜好等诸多方面有直接关系。一家之言,岂能反应电影的真实水准。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影评人,这其中有专业的行业从业者,有资深的影迷,也有普通观众,如阿北所言这些人“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因此构成了一部电影的口碑。
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事实却是,你说这部电影好,值得一看,立刻有人跳出来问你拿了多少钱,是不是写软文公关稿的。你说这部电影烂,更不得了,各路人马杀出来恨不得把你撕碎,各种诋毁谩骂,懂不懂的欣赏电影,这么黑你是收了多少钱,有本事你去拍啊?
总之,感觉不管你写什么都是收了钱的。真是无奈了,麻婆倒是想收钱呢,哈哈哈。。。
说回冒牌卧底,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几乎没多少人知道,宣发工作很不到位啊。
据百度百科,导演唐旭,中国80后创作型新锐导演,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完成处女作《青春日记》,2014年拍摄院线电影《换爱七日》、《爱情不等式》。
很抱歉,这几部作品都没看过,对导演不是很了解,不多评论。
这次冠以中国式昆汀的大名,来完成这部黑色幽默喜剧。稍显吃力。
能看得出来,电影一开始,拟塑造七位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高圣远的“凶”、金士杰的“神”、谭凯的“恶”、林鹏的“煞”、常远的“蠢”、吴樾的“狠”、潘粤明的“搓”,每个人物背后有一条单独的故事线,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来讲述这个因误会被陷入黑帮的市井小民是怎样为保全生命而被迫犯罪的故事。
然而很遗憾,剧情推进太牵强,从一开始,韦宝宝被误认成薛先生,黑帮老大真的这么好骗?富二代扮演假冒警察,在酒吧门口寻找线人,线人这么容易被买通?亦或是阿杰知道这俩警察是冒牌的,闲得无聊陪他们玩?为什么土狗莫名其妙被怀疑,还敢拿枪朝脑袋蹦一下?
类似于这样的疑问,全剧太多。
本意应为多条故事线的串联,但事实除了韦宝宝阿杰和狼哥之外,剩下的人几乎都是跟着打酱油,特别是最后反转的重点土狗也没有多少戏份。叙事基本都是顺着韦宝宝往下走。前期的铺垫,几乎没有成功之处。
到收尾的时候,要我说,就四个字:强行反转!
而且连续反转!分分钟大家每个人都能反转,警察不是警察,卧底不是卧底,狼哥不是狼哥,狼哥悲惨的大叫: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我突然想起来贾玲的一档喜剧节目,旁边的导演喊一声:反转!然后敌人立刻变成队友,再喊再反转,不停的喊,就不停的反转。
第一个反转是爷识破狼哥要吞货的把戏,爷当然会识破啊,不然爷还是爷吗?
第二个反转是土狗原来是真正的卧底,要不是他穿上一身警服出来,我几乎忘了土狗这个人。
第三个反转是原来杰哥才是真正的狼哥,要不是韦宝宝一字一句站在那里讲出来,我还真猜不到这个反转呢。我实在看电影啊,又不是脱口秀,故事难道不应该是用镜头呈现的么?
昆汀大师这种看似毫无瓜葛的人物,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情节,在剧终,总是能浑然天成的结合在一起。之前的疑惑的矛盾也能瞬间让人茅塞顿开,前后呼应不得不拍手叫绝。
相比之下冒牌卧底的反转,来的太猛太突然。
最后借用昆汀大师的话:“其实我每部戏都是这儿抄点,那儿抄点,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如果不喜欢的话,观众大可不看,我就是到处抄袭桥段的。伟大的艺术家总要偷桥段,是偷,不是什么他妈的致敬。"
5 ) 《冒牌卧底》哪来的“熊心豹子胆”,敢在年末“秀爆笑肌肉”?
2016中国影坛不太平,风波不断,迄今没有一部“叫好叫座”的电影。尤其是贺岁档前传的圣诞档,乱极了,可以说喜剧、工业、动作、情怀、鸡汤、爱情都轮番来了一遍,依然是“众口难调”。难道这是个“无解”的“八婆档期”?
孰料趁着乱劲,半路突然杀出个“程咬金”,潘粤明领衔的嘻哈爆笑犯罪电影《冒牌卧底》将在这个“非凡”的2016年的年末,登上大银幕,正式加入这场贺岁档前传的“乱战”之中。
《冒牌卧底》会不会像《摆渡人》和《长城》那样被“扁得”全身上下胳膊疼?目前很难说,但潘粤明不是景甜,也不是梁朝伟,他和他的黄金配角兄弟团没有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甚至可以说是“胸无大志”,只是想在这个贺岁的当口,奉上一出离奇搞笑走心热闹的爆笑犯罪喜剧,让劳累了一年的全国人民欢声笑语一回,这不比吐槽、失望、鸡蛋里挑骨头似的看电影舒服多了?
港真,《冒牌卧底》的故事有点儿扯。话说潘粤明饰演的小导游,因为一场误会被卷入毒品犯罪交易,为保命不得已假扮黑帮大哥,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地做起了“双面卧底”。这是当黑白两道都是“零智商”吗?
逻辑上来讲,潘粤明饰演的这个“冒牌卧底”活不过20分钟。实际上呢?他神奇地活到了最后,幸运地逆袭了,从此与他的小伙伴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先别急着苛刻,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如果是为了保命,他的人生演技和底线也许会是平时的几倍、十几倍”。所以,“冒牌卧底”逆袭这件事,非常有可能。更何况,潘粤明饰演的这位“韦宝宝”本身就是集“怂、挫、贱、贫嘴、屌丝、大龄剩男”于一身的loser,上帝从不收这种“烂命”,所以让他去干了一票大的。
除了彰显搞笑之能事的“韦宝宝”和离奇冒险搞笑的黑色幽默故事,《冒牌卧底》的黄金配角兄弟团也非常有看头。这其中有开心麻花的常远、功夫好人又帅的吴樾、黑帮型男谭凯和周迅的“另一半”高圣远,以及“老戏骨”金士杰。黄金配角兄弟团这几位可谓“形色各异”,外形、功能、功效截然不同,他们会让这部极具英伦范儿的黑色幽默犯罪电影更加带感。
《冒牌卧底》是一部认真着在搞笑的电影,它的黑色幽默、戏谑、无厘头等元素,包括故事里‘反套路’的反转,凝结成了一个独具一格的“风格系”犯罪喜剧故事。此外,该片还祭出了“反水逆大片”的名头,冀望以“笑里逃生”的电影寓意,让观众在一年之初“开年见笑”扫尽晦气。
此外,在整体的视觉风格上,《冒牌卧底》也创新地在电影里“拼贴”了大量的动画,以求让电影更符合年轻人的观影感受。
6 ) 有多少冒牌的电影迷来卧底评论?
以前都会在看完某部电影之后来豆瓣看影评,看看与自己同样喜好的人有多少,看看别人的解读有哪些,看看哪些漏掉的彩蛋被别人发现了。
现在、满目充斥的只有一些恶意差评或者某些片方雇佣的水军留言,深感无趣。
最近被一些所谓大制作或者无病呻吟的影片刷的有些兴趣缺失,在无意中发现这部影片就看了一下。闲扯不多,现在聊一下正片。
故事逻辑没有大错,最后几个反转有些惊喜,只不过线索略多最终收尾时不能完全扭转回来,这有点像我前段时间看的《唐人街探案》,都有潘粤明,演技也有惊喜,但是总感觉最后交代有些牵强,反派表现的不够充足,但是也可能正因为这样,多线叙事的效果才会明显,让人猜不到始作俑者是谁。
影片色调其实并不是我喜欢的那种传统犯罪片的调性,但是整片看下来却发现光影效果有着制作方自己的独特风格,仔细查了一下摄影师,原来是资深的香港摄影师黎耀辉,回想起致敬《无间道》的那一幕时会心一笑,原来大家想的都一样,最好的卧底片之一必须有它一席。
美术服化能看出很用心在做,但是缺点也明显。那种夸张、复古、荒诞的感觉相较与韦斯·安德森的电影还有差距,不过选择在一座小城市里拍摄反而让整体效果更合适影片风格。有几处能看到在致敬昆丁大佬,但是却又感觉稍稍不足。个人建议,如果能往扎克·施奈德(个人最喜欢导演之一)的风格略靠的话,效果应该更佳。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下制作方与发行,要不是无意发现都不知道有这样的电影上映,现在炒作(敲黑板)多重要不知道吗?看在是小投资的份上原谅一下。
最后说下导演唐旭,之前没听说过也没看过这位导演的作品,好像突然冒出来的一样,在看完影片之后突然想表扬一下他,作为同样的影视行业从业者来说,深知没有资源的创作者是多么的艰难,随便一个写小说、圈外人只要有钱就能拍电影的现在,有些个这样有想法,有创新的导演实在是国产电影之幸。虽然整片效果略显稚嫩,但同样也是合格之做。
本来想打7分的,但是被某些人气到了,中和一下。
因为潘老师来看的…看到诺基亚真的很怀疑是哪年的电影,潘吴都是不错的演员,但剧本和导演实在是功力太糟糕,基本的故事都讲不圆…认真的希望好演员都能接到好本子 能搞艺术也能吃饭;也希望少点不靠谱的编剧和导演…
潘粤明
因为潘老师打三星,三星全给潘老师......
有些剧情呼应的不错。比如最后的亭子 和开始的亭子相遇 ,最后那个薛先生的梗 蛮好的。剧情上有些破绽,有时候太想让观众明白,对话太直接。比如最后一场,假的狼哥和别的对话中说了: 杰哥不去交易。另外 别人不认识 狼哥 作为 龙爷 爷级别的人 不知道那是假狼?结尾的十字架教堂镜头也多余
所谓冒牌 就是以你想象不到的卧底呈现其中 既有冒牌 就有真实 所谓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最后自己也欺骗了自己 结束后细细想来 若你看的认真 若你是个对电影情节敏感的人 应该很容易猜到谁是真正的卧底 每一个关键的细节 就有略微缓慢的特写 剧本其实还挺高能的 就是潘粤明表现的很无厘头的风格 让人吃惊
这片子能有两千万票房挺神奇的。一通乱炖,故事看到我怀疑自己的智商,我跟编剧生活在一个世界吗?
小人物卷入毒品交易与黑帮乱战,冒牌卧底化身热血英雄,创意是好的,可惜从剧本到剪辑制作都是一团混乱,在剧本混乱的情况下,编剧和导演居然还想强行反转,并且不止反转一次,导致所有角色的行为动机看起来非常脑残,潘粤明倒是很卖力,可惜在这样的作品中,实在难有发挥,至于吴樾,越混越差啊
完全不好笑,挺烂一片儿,来看潘粤明的,演技还是在线的。
无话可说,已经烂到根了,无药可医
故事反转得比较单调,如果浓缩为小的喜剧短片,或许还不错,但这毕竟是电影。就拍摄来说,真是很难相信,这是2016年的电影,大概这就是小成本电影的难处。
国产电影就会骗老百姓的钱,糊弄老百姓。
呵呵。
不知所云,好凌乱
中午吃饭时的消遣片,在揭露谜底前,故事都很尴尬,当然,潘粤明的表演则是尴尬十足。情节是多线发展,比较复杂,但导演显然处理得并不高明,有些杂乱无章的感觉,缺乏布局的精致,反而更像是在耍什么小把戏。至于其他配角的表现,可以说还算正常发挥。有快进。
额......
这样的电影也能进入院线真是奇迹。
我发现现在能被人骂的电影都是还不错的电影。这部电影我都懒得给它打分,还不是赶时间被电影院忽悠了,中途差点睡着。都是还不错的演员,资源已经差到要靠拍这种片子来养活自己了吗?真是可悲可怜。
还可以吧,就总是有一些不得劲的地方。但无聊看看也不错。另外觉得潘粤明演技挺好的。
就剧本构思来说,明明能做得更好,结果最后就像网大一样无序,各种混乱
几个主要演员也算是蛮资深的了。前半段看得我一塌糊涂各种逻辑不通。后半部几次反转的时候送算是还有圆回来。心疼潘粤明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