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没有主旨,我是赞同的。对这部电影来说,感受的部分要大于理解。而反过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有主旨。就像有时候我们需要跟自己和解,并不是为了实现某个宏大的、一贯而终的意义我们才生活下去。
看这部电影仿佛看到了《穆赫兰道》和《妖猫传》。从真人回到乡下开始就进入了不合常理的梦境,会叫人名字的青鸟,连接无数个世界的钟楼城堡,这是动画,亦是跳脱了物理和真实世界限制的幻术。尤其当真人触摸到城堡里躺在沙发上的母亲,母亲融化的那一刻更像是《穆赫兰道》里梦境中所有人物如印象派笔触般化开的场景。但这毕竟不是一部惊悚片,在画面的处理上也并没有描绘出更多的恐怖元素。或者对于孩子来讲,母亲的形象的融化本身就足够恐怖。她是世间最强大力量的象征,而这个形象一旦在眼前坍塌了,孩子就知道自己不得不去面对一个力量更为强大却更为残酷严峻的世界。
说这部电影像《妖猫传》,是感受到了两部电影中情感逻辑的相似性。妖猫传中的幻术依然在人间进行,是戏法,是谎言,是华丽盛大的烟火和聚会。而《君たち》这部动画中,幻术的定义变得更为广泛,它可以是平行的时间,可以是推开门后不同的世界,在平行宇宙中威风凛凛的鹦鹉士兵到了主角的世界里只是漫天飞舞的可爱禽鸟。
幻术是假的,什么又是真的呢。《妖猫传》里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曾经是真的,白龙的守护是真的。而在《君たち》中母亲喜爱火的天性是真的,真人一心想要把夏子带回去在不同世界线里游走的经历也是真的。
或许我们生存的感受并不依托于现实亦或是梦境,所有我们体会到的一切,萌发的心境,永远留存,比物理定律更加永恒。
仔细回想起电影最触动我的一刻,是真人回到乡下的第一天。累的瘫倒在床上睡了过去,梦里母亲再次被大火吞噬,恐惧不安和对母亲的不舍与思念在画面中也磅礴得像烈火一般。但是当他睁开眼的时候,躺在宁静乡下的房间里,阳光像纱一样照进来。一切都是静止的,感受到这磅礴情感的,只有自己。
这一刻是心境与现实的接点。
看看雅虎的评分,4k+的评分,2.9分,已经相当给面子了,高赞评论也都是二三星(本人的评论默认在第1位,已隐藏)年纪大,最后一部作品,就是给观众喂答辩的理由???
还有评论说什么给自己的礼物,你爱给不给,放出来捞钱就是你的错!凭什么要观众花真金白银看你做出来的感动自己的玩意儿???
一群跪舔的,大师也有江郎才尽的一天,好聚好散不好嘛,捞钱就捞钱,别说什么情怀好吧,你们跪舔的样子自己不觉得恶心嘛???
再过两天,宫崎骏新作《你们要怎么活?》即将在日本公映。制片人兼吉卜力社长的铃木敏夫决定采用零宣发来宣发,没有预告片,不公布故事大纲和工作人员名单,上映前唯一的信息就是去年年底公布的一张半成品海报。8月号最新一期《文艺春秋》杂志刊登了一篇铃木敏夫的访谈,杂志主编新谷学问铃木,“半成品海报上那个鸟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不能说”。“故事情节和吉野源三郎的原著有关吗?”“一点关系没有。就借了个名字”,铃木说。二零一六年,宫崎骏花半年时间画了电影前二十分钟的分镜,周末前拿给铃木看,让他周一回来给个答案,能不能立项。铃木一听这名字就不行,《你们要怎么活?》。他就练习了好几遍怎么拒绝宫崎骏。对宫崎骏来说,铃木敏夫就代表舆论,他认为不能拍就不能拍。结果到了周一,铃木刚一进屋,宫崎骏就先抢话了”喝不喝咖啡?“没等铃木回答,就端来两杯,然后定定看着铃木不说话。铃木心一软,把预演的拒绝话术全忘了,反过来问了宫崎骏一句:”你确定要拍?“结果光画分镜就画了三年。铃木还把庵野秀明底下的一个年轻画师本田雄给挖来了,宫崎骏画不好的东西都交给他。从某种意义上说,铃木把那个漫画《风之谷》代表的暗黑小众版宫崎骏改造成了电影《风之谷》以来的明媚大众的宫崎骏。”你觉得什么是烦恼?“宫崎骏问铃木。还没等铃木想出答案,宫崎骏自己答道”生活就是烦恼。“ 据铃木透露,《你们要怎么活?》上演在即,宫崎骏已经又在策划下一步作品了。今年,宫崎骏83岁。铃木敏夫75岁。
很震惊怪物那个破电影一水好评,这个电影居然被人唱衰,不可思议。
去看完电影我的感觉就是这个故事值得拉片,细节都做得很好,讲的是男主妈妈在火灾里去世之后爸爸跟小姨子好上,带他搬家到乡下去住,在乡下的家里遇到的种种奇幻故事。我觉得整体结构很千与千寻,都是围绕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展开的,其他人只是推动剧情发展。
跟爸爸,妈妈,新妈妈,男主自己这四个人之间的发展本身没什么太大关系。男主在异世界旅行,遇到的人,遇到的事,经历的一切我觉得才是宫崎骏老师想展现给大家的。
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去纠结男主和爸爸妈妈后妈之间的关系,这些根本不是重点😂而且故事基本也没什么篇幅在写这四个人的关系,就只是简单交代了下因为这些原因男主到了乡下来住罢了……
引子 在宫崎骏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上映前,坊间对这部神秘的新作有着诸多猜测。一反业界以往大张旗鼓的宣发手段,吉卜力工作室对宫崎骏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坚决实行了“零宣传”策略。除了影片标题对应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1937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影片海报上的苍鹭形象、以及零星的配音演员讯息外,吉卜力工作室对影片的剧情梗概、出场人物、甚至故事背景的保密工作可以说做得是天衣无缝,从业界到坊间,无人知晓其中奥妙。据传闻,宫崎骏本人对吉卜力现任社长铃木敏夫的做法也保有疑惑,担心后者的极端宣传方式破坏了其苦心制作六年的“隐退作品”。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无疑应被视作生于战时的宫崎骏对于自己生命=作者生命的一种回顾。在影片刚上映后的第三天,通过观影时的记忆,我摸索着写出了这篇文章。作为对影片内容的梳理与简单的文本分析,本文未能结合动画制作过程与现时日本社会语境进行更多深入的分析,谨希望能为观众们提供一个观影后思考的视角,也对未来更多精彩的评论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FIN-
其实解读也是能解读一点东西的。
比如蓝鸟象征男主的阴暗面:蓝鸟困住男主的时候,后妈射箭驱走,使男主对后面增了一层好感。男主学做武器射向蓝鸟(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击倒蓝鸟后,后半蓝鸟变为了伙伴身份。
鹦鹉象征军国主义:经典反战
十三块积木象征十三部作品,轰然倒塌预示着没有宫崎骏的吉卜力也将迎来没有继承人的终结。
(新秩序的倒塌与重建?
男主的家境在那个时代无疑是非常阔绰的,也因此在学校受到了排挤。
祖父问男主要不要重新搭建由他维持的秩序。
这里有些没连上...)
看的时候确实比较懵。像之前的作品比如千与千寻的表层故事就写的很好,深层隐喻添加了一层含义。而该作故事叙事上的确欠缺了一些
不过老爷子大概率也是最后一作了,把自己最后的所思所想都搞进作品里也挺浪漫的。
特别意识流的一部电影,前半部分比较沉,后半部分很跳脱,很丰富,所以很多人说前半截觉得想睡觉,但是我感觉不管是意境还是节奏都很好,有张有弛,能看出来老爷子想表达的东西很多,特别多意象,很夸张的,很含蓄的,都有,配合久石让的bgm,显得特别伟大!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这部,没有爱情,但是亲情,羁绊,救赎,梦境,现实,都讲的很好,因为很多东西都表达的很隐晦 所以个人以为可以有很多种理解,还是很建议去电影院看的,相信每个人看这部电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前提是静下心认真看)
下午在电影院几乎满座,片尾曲也一直不亮灯,没有人玩手机看完了片尾曲,但是没有彩蛋这点有点遗憾。片尾曲很好听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感觉男主声音有点太成熟了,因为男主看上去就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但是声优的声音说实话有点像18岁的青年hhh尤其是嘶吼的地方显得稍微有点粗狂 比较出戏。
其他整体都还是很不错的,总而言之是比较有深度的一部电影,是需要思考的。
作为宫崎骏监督的拥趸,我对老爷子的作品一向是给予高度评价,哪怕可能招致新海诚粉丝的攻击,也一直倔强地坚持“宫崎骏可以称得上动画电影的大师,新海诚绝对不行;他不要说难以超越宫崎骏,甚至从来就没有达到过与宫崎骏比肩的水平。”今天老爷子时隔10年的新作在日本上映,想到这大概率是他的收官之作,为了见证活着的传奇,我无论如何也要在首映日为票房做一份贡献,然而却在观影结束后失望而归:这部作品缺乏优秀动画电影的基本条件,也丢失了宫崎骏这个品牌最核心的竞争力——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
宫崎骏一直以来的风格是作品中透着一股悲哀的美。因为他的画面太纯净——那样鲜明的色调,那样温柔的笔触,把人带入到与日常生活迥然不同的的童话世界;他笔下主人公的心太纯净,却不得不经受这个世界带来的伤痕和刺痛——做不了人、也成不了狼的幽灵公主,为救因贪化猪的双亲而努力战胜恐惧、窘迫和胆怯的千寻,《龙猫》中每天活泼好动、却在心底深处怀着对母亲病情隐忧的两姐妹……我们被人物唤起内心最纯真的那份情感,也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挣扎、无力和悲伤,正是这份残酷的对比有着动人心魄而又让人心碎的艺术力量。
这一次的作品《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无疑是准备在主人公真人身上制造这种冲突——真人的纯净是没得说的,母亲的早逝造就了他敏感、恭敬、谨慎的性格;同时宫崎骏也把这个设置为了他的伤口,即无法接受母亲去世,继而无法接受接下来的新家庭、开启新生活。而这一设定直接成为了毁灭全作核心的大败笔。因为要想描绘成长、描绘人格的进化、描绘时代的发展,如果从“死亡”这个主题出发,其实比之前所有作品的难度都要大,处理这个话题必须严肃,且要有深度有重量,但这部作品显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幽灵公主》的结局,是以人和森林双方都意识到了“争斗不休只会带来仇恨、痛苦和伤害”,进而跨越了影片中的困境,实现了成长;《千与千寻》的结局,是千寻在苦难中磨练出勇敢坚强的心性,救出了父母,也拯救了白龙,回到了现实世界,以这种方式跨越人物的命运困境,实现成长;《龙猫》的结局,是两姐妹的母亲病情好转,童趣的天使龙猫仿佛是听到了孩子心底最诚挚的祈愿,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好运,温馨地达成了happy ending……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真人是如何走出母亲死于轰炸机火海这件事的呢?是因为他在奇幻世界见到了年轻时的麻麻,麻麻说自己其实是噼里啪啦地狱火神!以后烧死就烧死吧!根本不怕!
朋友们!这是什么鬼处理方式!而且真人对此的反应竟然是:啊那我就释怀了,那我就回去跟继母好好过日子了。我摔啊!孩子你脑袋清醒一点!你真的这下就可以放心让你母亲去迎接她火中升天的命运吗!
试问以这样的发展,主人公自身真的实现任何成长了吗。不仅没有,而且还会让观众感觉相当不适。我们之所以一开始能够共情真人的悲伤,是因为有感于战争的残忍和人命的脆弱。至亲死于战争事故有别于一般性死亡给人带来的悲痛,因为我们会忍不住想,我们的至爱之人在临死前是多么地恐惧、无助和痛苦,他们离开得是多么没有尊严。我们会痛恨自己没能保护他们、没能照顾他们周全,一遍又一遍地咒骂自己的弱小和不孝。所以当我们看到真人在奔向医院时的恐慌、在母亲去世后的麻木、在梦中的呼喊和泪水,都能有切肤之痛。结果到后半段你告诉我他母亲自己就能玩火操控火?这真的会让人觉得在前半段流的眼泪都喂了狗,而且那些真正死于战火的人也受到极大侮辱。
类似的道理,真人在新家庭中的内心挣扎本来会是一个很好的故事点。这种年少时涉及原生家庭人伦关系的心理体验细致入微,且带有深刻而复杂的阵痛。如若仔细剖析,当为上好佳作。结果也被简单化处理了:首先,真人不接受继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谁能接受自己失去了独一无二的母亲,却发现对父亲来说,妻子这个身份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幼年的孩子,怀着对父母最恒常最忠诚的爱,完全无法理解成年人“我以前只爱你,可现在你不在了,我要爱别人了”的婚姻现实。这也是为什么真人反复强调“她是我父亲喜欢的人” “她不是我母亲”“是我父亲喜欢她”,而避免提及自己是否喜欢夏子小姐。因为说白了,真人其实内心就是对夏子小姐感到抗拒的,也不愿意接受夏子小姐所说的“以后我就是你的新妈妈了”,因为他知道母亲是不可替换的,那个诞下自己的女人离开以后,世上再不可能有谁像那样全心全意地对自己好了。夏子小姐所有的客套和礼貌,所有的关心和照顾,既是为了扮演父亲的好妻子,也是为了尽对逝者的责任,但都不是自发的舐犊之情。真人对母亲的怀念、对新家庭生活的排斥,与父亲和继母对新家庭的期待和喜悦相悖。真人清楚地感知到这一点,所以他的内心撕扯而痛苦。他既想要逃离,不和家里的大人(包括佣人婆婆)有过多的交流;又想要向大人表达自己的不满,吸引他们的注意——他砸破自己的头,任大人们急得团团转。这些都是真实而细腻的情感。重组家庭的两代人要建立真正的联系,通常只有在长时间的相处和了解之后才有可能。双方的距离从来不曾拉近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但真人在奇幻世界中,为把夏子小姐哄回到现实世界,情急乱叫妈,一声声地叫得我一愣一愣的:这就跟媳妇为讨婆婆欢心叫“妈”是一个性质,其实心里还是把婆婆和自家的妈分得门儿清的。真人唤夏子小姐母亲,但其实内心的距离并没有跟她贴近到情同母子的分上,而是带着一丝卑微的讨好。这让人不仅感觉不到真人从家庭的伤痕中成长了,反而像是向成人的世界妥协了(夏子小姐不回去这个家估计也没有他的位置)。
如上所述,真人所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心理上的问题,但他在奇幻世界上山下海、时空交错着穿来穿去、和青鸟大叔做的那些梦扯的那些皮、和鸬鹚与小精灵的奇遇、和太爷爷的哲学对话,对于他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一点帮助、一点关系都没有。宫崎骏之前的作品大多把人物的内心斗争给具象化了,以奇幻冒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一直是他老人家丰富想象力的体现。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就是为了奇幻冒险而奇幻冒险,尽可能地在里面塞宫崎骏式元素,但是对于故事的推进、主题的发展毫无贡献,可以说全是废笔。描写死亡主题的,同是动画电影的《寻梦环游记》《心灵奇旅》《萤火虫之墓》等都比本片有高度;同样写家庭伦理伤痛的作品中,虽然这是个乍看很狗血的主题,是枝裕和导演的影片就一向处理得非常精彩,包括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黎巴嫩名电影《何以为家》等也都利用这样的主题留下了引人深思的故事。所以并非是说选题本身不好,而是老爷子这次在故事构成、展开和挖掘上没有展现大师的风范和水平。(不过这可能也和老爷子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系,他经历二战的童年并不幸福,因此对战争、童真、少年少女的成长、爱、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有很深的思考和感悟。但宫崎骏的母亲虽然身体不好,还是很幸运地一直陪伴宫崎骏长大成人,甚至是到了宫崎骏40代的时候才离世。宫崎骏本人其实没有经历过幼时痛失至亲这种悲剧,对如何跨越“死亡”和“家庭变故”这个事情的解构有些浮于表面。)
另外,宫崎骏作品中通常都有一个“引导者”身份的存在,如《幽灵公主》中的阿西达卡,《千与千寻》的白龙,《龙猫》中的龙猫……它们代表真和善的力量,并和主角相互救赎。《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中最接近这个角色的是青鸟大叔,但是他又蠢又坏又菜,前期挑衅真人的行为不明所以,后期相爱相杀感情莫名升温让人看不懂,中间有几段你来我回的无意义争吵还一度成为尿点(宫崎骏电影会有尿点也是我不曾想象的)。
久石让的音乐这次也表现疲力,没有出现和剧情相得益彰的神来之笔。《天空之城》神曲荡气回肠、百听不厌;《幽灵公主》原声带让人心生悲怆、难忍眼泪……《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全剧终后,我竟然一个有印象的音乐片段都想不起。
标题定得也很迷惑,感觉这是宫崎骏最文不扣题的一次。影片的最后,真人一家准备回到东京,剧情就此戛然而止。各位看官认为真人的生活将会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吗,可以猜测真人接下来将“活出怎样的人生”吗,恐怕大家都是一脸懵逼吧。真人的未来如何,仿佛还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也就是说影片最开头提出的这个问题,最后也没问答就草草结束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不能说是和影片内容紧密联系,只能说是完全无关。我在写这篇影评时甚至都需要数次返回条目去看它到底叫什么名字来着。
最后的最后,让我最生气最无语最想吐槽的是:谁能告诉我那一堆彩色鹦鹉是干什么用的!它们在影片里的角色真的莫名其妙到了一个境界,除了贡献一堆鸟屎,以及它们的大王表演了一些迷之闪现以外,这群东西有什么存在的理由完全让我想不通。宫崎骏一向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笔力,这次以鹦鹉为首,那七个婆婆、真人的母亲、夏子小姐、真人的父亲、太爷爷……这些形象都没有立起来,用在人物上的笔墨不精炼、不高级。
总而言之,在去电影院之前,我非常担心老爷子就此退休;在去电影院之后,觉得接受老爷子退休毫无压力(悲)。十年磨一剑如果就磨出这样的作品,那还是可以不要继续再磨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无疑消费了人们对宫崎骏电影的情怀,也让我们更容易接受宫崎骏时代的终结。这样的落幕方式,总归是有一些让人唏嘘的遗憾。
宫崎骏爷爷献给世界的最后礼物
宫崎骏的最后一部却是我在影院看的第一部。海洋,密林,旷野,花园,飞鸟,塔楼,仿佛过往所有在吉卜力电影中看过的奇幻景象在眼前如风吹过。「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老爷子留下这句疑问就随着这阵风缓缓离场。(TOHOシネマズ府中)
很难评价,感觉比起故事更像エッセイ……特地跑去看首映结果只是坐立不安地在椅子上挣扎,感到了无法共情和被轻易地一笔带过的部分,所以这个故事好像也没法让我有很好的感觉。説得力の感じない、納得できないどころがぱんぱんくる...更别提是这种容易让人觉得是“老生常谈”的内核,以这种方式做只能说喜欢的人可能会很喜欢吧,而且这次的美术设定没有很让人惊艳的地方……作画倒是确实下了血本,但它对于这个故事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宫崎骏也不是只靠着画面好看的那种风格……真是微妙。
我到底看了个啥…整部电影都像是重感冒时做的噩梦。前半段还试图去理解可能是某些意象,后半段完全是种折磨。我都怀疑是吉普力的面试题,谁要是看懂了就继承老爷子衣钵
一直试图捕捉剧情的走向和脉络 最后半小时和左右两边的霓虹老伯三个人哭成一团
老爷子开心就好
无论时代如何困难、残酷,都要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
想说面白くない(这是可以说的吗?就也不至于看不下去,是能看得下去的,期待着点什么一直看到最后,然后只得缓缓打出问号的感觉…能感受到这是一部完完全全宫崎骏在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的电影,如果类比私小说,那这就是一部“私电影”?但说实话没看懂他想讲啥。有非常多象征暗喻(如果不把这些看作隐喻那岂不就…),尤其后半段挺意识流,有极大的解读空间……前半还想试图理解,后半就直接放弃思考了…反正我俗人光看一遍只感觉没看明白(但就这个故事吧挺无趣的也无法让我产生兴趣想多看几遍去搞明白。三星表达老爷子辛苦了,大概真就是最后一部了吧…老爷子你开心就好,最后一次做一部纯粹自己想做的东西也挺好的吧。
我ヲ学ブ者ハ死ス 学我者死。宫崎骏时代结束了。看到海报和名字,以为会像《起风了》一样的传记电影。不抱有任何期待的走进电影院,结果却是收获了太多的惊喜。佛教地狱般的火场,希腊神庙似的异世界,森林湖泊天空,还是那个吉卜力。全篇可以感受到宫崎骏对生与死,善与恶,健壮与衰老,开创与传承,秩序与混乱的思考以及同后世的对话。
把监督遮住我都以为是庵野秀明了,什么少年要当新世界的神了,什么并肩作战的伙伴其实是自己的妈……太抽象了
(无剧透、甚至不知道怎么剧透。纯感想)一场充满了隐喻的庞大梦境,四处飘浮着吉卜力动画史上闪光的碎片。有种集大成之感,有种这次是真的要退休了之感。与以往的奇幻冒险故事不同,这次的主角不再是少女,我个人认为是少年时代的宫崎骏。他成长于仇恨和战争,并一度用瑰丽的想象构筑起和丑陋的世界相隔绝的吉卜力之塔。如今时移势易、高塔倒塌,他用年轻时读过的一句话问我们的世代「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一周后,岸田政府拟向奖学金征税。日本乡民:「君たちはもう生きるな」)。与电影名同题的小说可能会因为政治立场问题引来相当大的争议。
声优有菅田将晖 木村拓哉(特出主题曲 米津玄师音乐 久石让男主剃头后有点《悬崖上的金鱼姬》里的宗介。好喜欢吉卜力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女船长的角色好酷。电影的色调偏厚重。原画真的太厉害,太厉害了!因为我日语还不算完全听懂,所以更把精力放在画风上,人物细节的刻画,还有魔法生物神态的刻画都太厉害了!中间有一段刺绣门帘的细节真的好漂亮…有很多吉卜力其他电影的影子,刚开头以为是一群汤婆婆、还有特别可爱的像《幽灵公主》里的小精灵、《风之谷》的王虫、《千与千寻》里的坊宝宝的房间…电影里好多鸟还有鸟屎哈哈哈哈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人们把战斗机舱盖往寺庙里搬,一开始还以为是搬运遗体…
难以言喻的心情。(离场时大家表情好像都多少有点沉重(或说茫然现实世界与符号隐喻世界两分,爱丽丝掉兔子洞式的冒险故事。符号世界的表象非常混杂,解读上大概难免歧义。现实世界方面,选在平静而显得封闭的乡下屋敷,几乎不见一般反战电影中常用的战争末期惨景,关于这一点大概也会产生双重的解读…叙事非常散漫,主人公的中心动机改变了两次。画面很美,不仅仅是流丽的作画,也包括令人感到怀念的、监督特有的幻想美学(虽然不太和现实背景契合lol)(又:不晓得和同名小说是什么关系…?没读过无从判断…
就是,还是熟悉的配方,但是已经无法被感动了
和介绍的完全不一样哇!是一部气质介于千与千寻和梦(黑泽明)之间的电影,肯定喜欢的很喜欢讨厌的很讨厌。最后乌托邦一样的塔倒下,后继者回到现实世界,老头是看开了还是敲打(没用的)儿子哇。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思想史、哲学书、童诗。属于自己的封山之作。
1·画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怪异&诡谲&荒诞,很多片断看似没头没尾,有点卡夫卡的《城堡》的即视感。2·故事性:围绕着母亲死亡展开故事,的确很晦涩,前摇的确有些长,故事性我觉得不如宫崎骏很多前作,应该是很多人诟病的点,各种细节的暗示我也没有看的非常明白。3·与原著的关系:最后收尾点在年轻人如何正视人性中的已经发生的怯懦或者恶意,迈开成长的一步,然后改善这个世界。虽然电影剧本和原著故事基本没啥关系,但我觉得核心是极其相似的。4·推荐度:说真的它不是我年度最佳电影,但我依然推荐进影院看,冲画面也值回票价。电影结束后,影院里有人鼓掌,但不是所有人都鼓掌了。
爱丽丝梦游仙境。和EVA终一样,业界顶尖的制作,内涵却是老男人告别自己的童年。
庵野秀明:“不能逃避,去驾驶你的机甲。” 宫崎骏:“不能逃避,去驾驭你的人生。”
开篇东京大轰炸。旁白说“战争开始的第三年,母亲去世了”。一想到此时中日全面战争已经7年多了——而对于日本民众来说,战争才开始三年——就无法真切地难过起来。果然对于没有被轰炸到自己国土上的战争,是没有痛感和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