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追逐着季节的你们,总有一天会去追逐梦想的吧
——记《少年同盟》
1.绿宝石色的薄荷糖
久违这样细水长流的日常番,平缓岁月中有喜悦浸透。
也是毕业后才惊觉我已经想不起高中生活的样子了。上课听讲背书,下课拿起水杯出去打水,按时钟维度精确地吃饭、休息,构成乏善可陈的生活影像。
高中即将来临时我曾渴望拥有穗稀高中里那样的天台,它是整个校园里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足够承载一人份的孤独,忧虑,还有窸窸窣窣的期盼。只要淋浇着橘红色的晚霞,我就能平静地宽恕一切。我也渴望拥有一些长久的朋友,他们脾气各异,真诚柔软。我们常常见面,在那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分享午餐。遗憾的是,十七岁的日子太过潦草,最终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少年同盟》的日常性叙事,让我窥见一种理想的年少。五个温柔可爱的男生聚在一起,本就剔透的生活多了一些甜度和弹性。他们中有人聒噪,有人温和,却将彼此的共同节奏默契调和。他们中不曾存在主角,却亦每个都是主角。
这也是我喜爱群像感的原因。
自幼的陪伴,让时光熬成绿宝石色色的海雾,有恬淡的薄荷清凉。
2.恋慕纯然无邪、又苦涩莫名
体育祭时玛丽羊与日和在高处旁观3-3班比赛。他们怀揣各自的秘密,只是在班级夺冠时兴奋地对视击掌。他们纯真地仰慕的人,也在和他们一样不断跋涉和成熟。
如果说悠太的温柔是清冽苦涩的薄荷糖,春的温柔就是樱花,开得春光烂漫。于是在遇到春递来的印花创口贴时,嚣张跋扈犹疑散去,由温柔的恋慕取而代之。而跟随身后的目光却是千鹤,期待着小女孩一个明媚的笑颜。海滩,沙砾,面具,害羞的你。
失神抚摸她的发梢时借口有虫子的戏码,淋雨时的鲜明失落。
只有被她占据大脑的时刻,甘之如饴。哪怕他从未得到回应。
像总是受着宠爱的佑希,对灰姑娘翘起的发梢着迷。
像努力耀眼的要,希冀静姐的注意。
与那个人并肩站在红绿灯一侧,临走时匆匆拉住她的围巾,含糊地说出,请一定要用我的盘子。
身处苦涩恋慕中的人,也许都需要那个时刻。
3.而你有令人贪恋的温柔
(这个部分是对悠太的痴汉表白,自己偷偷写本本里啦:P)
4.零下一度的雨
「其味何焉?」
「如此足矣。」
人生中有没有这样一个瞬间,我们由未完成向大人转变?
急于决定志愿大学的春,被茶道如此安抚。
动画的结局很寻常却也耐人寻味。五个少年停留在十七岁的末端,高三和模拟考一并涌来,冲淡着稀松平常的氛围。他们会去往何处,他们会成为怎样的大人,一切虽然未知,却又惹人期待。
就如此刻的我接近着不可知的那个未来一般。
追逐季节的你们,总有一天会去追逐梦想的吧。
22.07.10
2 ) 凡人皆有少年时
做梦其实是一件既费神又费力的事情,对不对?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梦境,明明是那么温柔的光线,细腻的感触,还夹带着不断在脑海中回旋的美好色彩,梦醒的时候却是一股无法诉诸语言的类似于失落的感觉,心跳虽然波澜不惊,却深感什么东西丢失了,留下的只是空茫。谁也无法称量,这股看不见的份量。
祐希一定不知道,在悠太带着关于碎盘子的记忆按响了要家的门铃那晚,我做了这样一个梦,梦的内容意外地简单,只是两个人紧紧交叉的手,却有着使人绝对安心的力量,即使那个建设了羽蛇神金字塔的玛雅人的预言成真,即使名字称之为上帝的人没有给你一艘诺亚方舟,即便黎明之后就是末日,也可以毫不惶恐地带着这份安定与坦然,你带给我的安定与坦然。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多,阳光已经渐渐变得柔软,白杨树在风中发出哗哗声,空气中浮动的尘埃开始了它们的舞会,这股空茫茫的感觉常常会造成恍惚,时光一不小心就会在这个时候打结,如果我用力地一跳,是不是就可以回到过去?这大概就是我最初的想法,遇到你们几个的时候,重返17岁重新洗牌我的青春: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用习题与考试来见证的时光,在你们五个人面前太过单薄。
弥补一段错失的青葱时光,填补一段空乏的遗憾,我觉得未拆封的礼物盒里是这样的东西。如果我的注意力没有全部被千鹤“不是啦不是啦”的声音占据的话,我相信连要都翘起了嘴角,悠太跟祐希不带表情却频率一致的摇头,“加油,猜对了就可以打开了。”春的声音在夏天的直率中显得格外绵软。
开篇时就是人生的第十七个春天,樱花依然重复着去年前年更早之前的动作,变得东西很多,不变的东西也以坚定的姿势存在着。其实是个很奇妙的年纪,意识这种东西在混沌中破土而出,只有你自己知道,只属于你自己的时刻——“自醒”。世界已经不只是听来的模样,而是自己亲眼所见,真真切切地感触得来的形状,自己一点一点地从世界的包围中割离开来,成为一座独立地孤岛。
就是在这样的年华里,也许是第一次摆脱模仿得来的自怜与矫情,品尝到逝去的味道刺激着味蕾,发现眼泪其实也可以在体内流淌,开始追寻鸣人与佐助般直抵心灵的羁绊,用伙伴的力量来证明自身的存在。我们还没有办法真正体会到流淌在血液中的由血缘关系带来的羁绊,就像悠太跟祐希一样未曾意识到天然而来的亲密无间,大多数的我们还是像要羞于坦露对妈妈的爱一样对于这束光芒视而不见,我们不断地伸长自己的枝蔓,如此渴望与外界的连结与牵绊。
我们生活的世界还是平常不过的世界,吃着泡面的骚年常年苦读《宅男心经》还是没有修炼到二次元,大眼睛的萝莉从女仆装换到玩偶装还是没有搭上“萌萌一号”前往喵星的飞船,在这个四季交替的世界,我没有办法替你打退小怪兽,我没有办法违抗火影大人的命令执着踏上追寻你的路程,在这个连开枪都成为落后杀人方式的时代里,我连为你两肋插刀的机会都没有。你有没有也曾经相信过只有这样才能置换来深刻的羁绊,从而等价交换来绝对的信任?
我想这并不是冒犯,鸡毛蒜皮也有鸡毛蒜皮的精彩,零零散散地故事串联起来,成长为一股记忆的洪波,轻易地就可以将你我撼动。以为祐希要挨揍而拼命奔跑的要,为每个人都亲手制作新年贺卡的春,大声提出贴纸轮集制度的千鹤,要成为哥哥共犯的祐希,温柔并且唠叨的哥哥悠太,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呢。
渐渐地我们开始明白重要的不是我们看到什么样的风景,走过什么样的路途或者身处何方,重要的是这些路途我们一起走过。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去食堂,一起参加学园祭,一起放烟花……再普通不过的名词后缀,有了“一起”的修饰才显得分外的有意义。
五个人挤在要家的夜晚,狼吞虎咽地瓜分着火锅,没有任何难为情地甘当吃货,足以让人相信“客气”这个词语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模仿春说话的方式,用毒舌相互掲短,暴怒的刀子嘴,最后以要被死死地压在床上告终。躺下之后久久难以入眠,总有新的话题在睡意来临前突现,尴尬或者温柔的回忆从未黯淡,像叶子的脉络般清晰可见。这样的情景,一定也会在你的记忆里出现。
一定有这么一个人和你在这循环重复的日子里一起吃饭,一定有这样一个人跟你谈起话来毫无节操没有下限,一定有这样一个人跟你在夏夜的星辉下躺在草地上聊天…可有谁告诉你,这些不是羁绊?我们容易忘记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忽略掉的正是一点一滴汇集的力量,白痴一样的日子有人见证着,牢记着,是的,我们都足够地幸运,而且这件事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难。习题与试卷的厚度不足以掩藏我们全部的青春,分数与考试从来没有力量可以攫取我们的少年时光。
“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盘旋了许久的蝉鸣骤然而止,祐希把手中的漫画放到一边,五个人一起屏起呼吸等着我的答案,“盒子里装的是,我的少年时代。”千鹤看起来比我更加兴奋的样子,和春抱做一团,接过要递来的剪刀,“打开看看吧。”
所有的声音又回归静止,剪开蝴蝶结的时候心里还是一阵一阵地颤动,打开盒子,挤满了一张一张曾经熟悉的脸,小小的十七岁的我站在盒子中间,“笨蛋,你终于知道回来了。”
3 ) 难道没有人跟我一样最喜欢要要么?
看完两季少年同盟有一段时间了,回想起来仍觉得心里暖暖的,这五个性格各异的少年那些插科打诨如流水般的高中生活仿佛琥珀,将会永远留在心中,每每触碰都会从指间暖向心头。在心中,仿佛他们永远都不会长大,不会被迫直面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不会分离,不会在很多年后为这段已回不去的时光唏嘘感慨。他们,永远是这样的少年。【好一本正经】
来,点评一下这些少年们。
悠太是几个人里面最成熟也最温柔的一个,虽然会时不时跟弟弟一起调戏调戏小要,时不时卖卖萌。。。但悠太的心可是最柔软的哦:像欧巴桑一样提醒佑希记得洗碗晒被子,跟弟弟生气了却仍会跑到要家里找个借口将佑希提溜回去。。。
佑希,毫无疑问是几个人里面最毒舌的一个【话说他的名字yuki真的不应该翻译成雪吗,对岛国语言不通。。。】,但也是最孩子气的一个,会赖床,会撒娇,爱吐槽。而且佑希的脾气应该很好,因为跟要君虽然是骂来还口,但从来都是打不还手,每每看到他被要爆头【呃。。。】都忍不住想笑。
小春是温柔中带点单纯和懵懂,对玛丽羊的爱意毫无知觉,面对陌生女孩的告白会手足无措,对所有人都怀揣善意,在众人大闹时永远都是调节的那一个。得个小春这样的女朋友会很幸福吧,得个小春这样的男朋友会很甜蜜吧。
如果把这几个人的团队比作一首乐章,千鹤就是里面最跳跃最嘹亮最欢快的音符,双子淡定的似不食人间烟火,小春温柔的如一池春水,要虽然爱吐槽但本质上还是有点闷闷的。而千鹤的到来则让整个乐章欢快并杂乱起来,似乎更加有生活的气息。平时的千鹤咋咋呼呼,大大咧咧,但玛丽羊面前的千鹤又让人无比心疼。看到雨中他笑容也掩不住的眼泪,作为观众的我竟不自觉地从心底产生一丝对小春的羡慕嫉妒。而千鹤太过善良,估计他从头到尾都只是小心翼翼的想守护玛丽羊而从未对小春产生过什么负面的想法。
终于到最喜欢的要要了。
若论外表,要要似乎不及双子,虽然和佑希留着几乎相同的发型,但发色和眼镜似乎让他显得比佑希少了几份少年的飞扬神采。若论性格,他没有悠太和小春温柔,没有佑希张扬,没有千鹤活泼执着,而且巨爱吐槽。眼镜加吐槽,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眼镜架--新吧唧君【能想到存在感如此低的物品好不容易】。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打心底喜欢要要,也许是从他幼儿园时暗恋自己的老师而做出种种傲娇而可爱的举动开始,也许是从他初中时明明近视却为了避免被嘲笑不肯戴眼镜结果因为误会担心佑希却被佑希算计了一把开始【话说佑希你和要要真的没有jq吗,为什么和哥哥吵架了要跑到经常斗嘴而且会打你头而且绝对会把你轰出家门的的要要家里而不是去找温柔的会安慰你的小春呢】,也许是从要要去幼儿园实习一把拉过同样傲娇的小男孩去表明心迹开始,也许是从他为学生会和班级的事物焦头烂额内心苦涩却故作坚强开始,也许是从他得知最喜欢的静姐姐即将嫁为人妻而不自觉流露出酸涩和温柔开始。。。总之,要要是不完美的,确实很可爱的,也是我最爱的。希望要要幸福。
也希望他们所有人都能幸福。
4 ) 短暂的美梦
#这不是评论
#献给同窗四年的你们,虽然你们看不到
前几天最后的班聚散席,有个姑娘挽着我说觉得自己做人太失败、大学四年好像只有你一个朋友。我下意识地安慰她,没事我也只有你这个朋友。她说你骗人。我确实在骗人,其实我觉得一个朋友也没有。长久以来,我就是这么阴暗任性的一个人,玩物丧志游手好闲,集体活动时以民主的名义唱反调,不停地给别人惹麻烦、习惯性地冷嘲热讽说话带刺,故作冷艳高贵其实内心各种羡慕嫉妒恨。寻找了四年的自我,最后只找到了一个一事无成的废柴;虽然没有被孤立过,也没有真正地融入过自己以外的世界。
毕业活动开始前我曾信誓旦旦地说,绝对不会因为那些恶心的伪装友情深厚表演而感动哭泣。终于还是在教室里全班合唱《老男孩》的时候被自己狠狠打脸。这短暂的几天好像出现了什么奇迹,有人说很欣赏我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的热情,有人告诉我每次班级活动只有我一个人敢说出心中不满,还有人说羡慕我独自出游的潇洒和勇气。最后,当我宣布自己很有可能要在明晚动身去河西走廊时,旁边两个家伙一脸仇恨地看着我,仿佛在责怪我的提前离场。我笑着搂住她们,没关系啦总有一天还会再见这样地回答着。其实,是真的很高兴,因为像我这样差劲的家伙居然也有人欣赏、有人羡慕、有人留恋和惦记。
可是总有一天究竟是哪一天,又有谁知道我多么害怕见到那离别的场景、所以迫不及待地第一个逃开,笑我没心没肺的男生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这个人并不勇敢而是怯弱得不得了吧。
因为,再见面也许就是十年后、二十年后、或者下辈子了。这场离愁别绪之前是人生中最甘美的二十年时光,之后是各奔前程的背影和尚且不明的路途。我们作为学生、成为某个因为情感相息而结合的小共同体的一员,我们属于校园的青春就此渐远、一去不返。
犹如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我曾对堂弟表达过对所谓治愈系的鄙视之情,中枪者从当时大热的某朵花到早年经典某星球领航员。毕业季来临,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这种鄙视无非也是一种年少无知,面对这些刻意营造的感人氛围而无动于衷可能确实因为我缺少类似的共同经验、不存在的情境记忆无法唤醒,以至于我天真地将之当成内心的坚硬和冷漠,甚至以此荣。多么可笑,不愿意付出热情的人居然将自身情感上的贫瘠和匮乏当做骄傲的资本。富于感受性的细腻且敏感的人是痛苦而幸福的,他们的人生是一张编织稠密的网,打捞起更多的伤害也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少年同盟》其实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校园治愈系青春日常动画。按理说也应该属于我年少无知时非常厌恶的那种。不巧,第一季的时候有个短评充满鄙视意味地表示了“这种青春娘炮得不忍直视”类似的意思。说实话,当时看了我有点怒。首先,娘炮及类似的词,在强化男性刻板印象的同时蔑视女性特质,不爽;其次,青春为什么不能“娘炮”,校园青春难道只能像灌篮高手一样热血或者像男高日常一样那啥吗?青春的形态如果可以被明确界定,就不是青春了——这难道不应该是个体生命中最自由最放肆、不应该是这些个体所在的共同体最多元最包容的时期么?青春不一定要学篮球、打棒球,一定要偷穿人家妹妹的内衣,青春也可以是温吞的、缓慢的,涂抹着男生女生难以言明的小心思,或者只是懒散地躺在天台看一本漫画书、和同伴边吃便当边拉家常。
毕竟对我来说,青春的魅力不在于干了什么,而是无论干什么,总有些事哪怕只有一件、总有些人哪怕只有一个是在用生命去认真对待的。友情、爱情、梦想甚至只是渺小的日常。就像小春纠结自家弟弟的纯洁、玛丽羊宁愿默默走掉也不想把拆乱包装的礼物交给小春、千鹤因为玛丽羊的一句话瞬间由落寞变成开心得无以复加、悠太想寻找能让自己燃起兴趣的事、要君一直在认真地为自己遥远的恋爱烦恼(误)、连稀穗散仙佑稀也有在认真地收集贴纸(喂)。执着于这些小事有意义吗?没有意义,这种执着本身就是意义。
我总有一种感觉,再过不久,三年或者五年,我曾经在乎的事情、曾经在乎的人都将慢慢改变,变得无关紧要,变得不足挂齿。那时,我再也不会为了猜测一个人微笑的含义苦思冥想半宿、更不会因为这个微笑而开心得忘掉所有委屈,不会纠结那家伙居然不给我占座根本没把我当朋友这样的蠢事,不会千里迢迢赶去赴一场约,不会兴致勃勃地假想一次孤独的远行然后背上包就走,不会为一本书苦恼,不会因一句话哭泣。甚至有可能嘲笑曾经把这些鸡毛蒜皮当事儿的自己实在二透了,甚至责怪曾经的自己为什么不把时间和精力用来多学点东西、多和有为前辈们交流。那时候,女生不会再像玛丽一样注视着一个男生,男生不会再像千鹤一样单恋着一个女生。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事需要顾虑和担负,升职、加薪、老板、同事、房子、车子等等等等。那时候,就正式地完成了对青春的漫长告别了吧。
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不再有为了某些事而冲动而认真的勇气,连认真地懒散也做不到。如果这一天真的到了,唯有羡慕青春年华时的无所畏惧与无忧无虑。校园这道帘幕为青春提供庇护,避免我们直接面对外界的审视和责问,我们可以作为个体尽情释放自我的隐秘的激情。即使被要求履行义务,也并不复杂。青春与青春碰撞出的火花或辉煌或柔和,但都是真诚的洁净的。直到现在,我也说不上多喜欢《少年同盟》,但是感谢它让我品尝到众多认真发生过的日式青春中的一种,也许是作者过于善良的幻想,这也没什么不好。本来就有很多人和事会因为怀念与追忆变成无法复刻的美景。
假如青春是一种缺陷的话,那也是我们很快就会失去的缺陷。虽然成长的出走中总是夹染着孤独的苦涩,但人不是植物,只有不停地前行才不至于枯竭在原地、习惯性地和旧色的风景一起老去。这风景就留在记忆和心里吧,提醒灵魂曾有的风情万种。
5 ) 奋力奔跑吧,青春!
很早就不看动漫了,此片纯粹是有人推荐。
然而看着看着,回忆之门逐渐被打开,泪水也抑制不住。
我的校园生活,也如此。
初中的五个人,高中的四个人,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斜阳投射几个人回家的背影,即使在窄道行走也不愿分作两排。就这么别扭拥挤却欢笑着。
并肩坐在操场上,天台中,思绪随着云絮游离。就这么不聊天,不说话,只是几个人呆呆眺望远方。
“那个....我累了,借你肩膀靠一下”
“既然这样的话...我们也要!”
叠在一起的众人,笑的七零八落。
有年级第一,有单科突进,有脾气暴躁的,有温柔善良的,有活泼开朗的,有沉默安静的。便是这么性格迥异的我们组合在一起。
家长们都知道对方的存在,是比恋人更早来对方家。心情不好时,挚友很干脆的说:到我家来住吧。你一个人怕不行吧。
高三考砸了,挚友们帮我复习,陪我散步,指着太阳说:看见它就是动力呢。以后我们会成功的。
别怕,我们一起去办公室。
每天如此,每天的鼓励安慰和帮助。
毕业季强撑着对对方笑,说些吐槽的话。却同时收到大家的短信:“看见你哭了,她也哭了,还有她,一定也想哭。看来最坚强的果然只有我呢。"
“才没呢,只不过毕业而已,我们的高中都在一个区好不好”
“恩也对”
又到一轮毕业季。
“今天你哭了吗”
“没有!”
“绝对吗?”
“恩好吧,有一点,不过,大学都在一个市啊,家也很近呢”
“也对哦”
“话说你,为什么今天走那么快?头也不回!”
“=3=因为知道你要哭不忍心看”
“......”
其实,是怕一回头,泪就会奔涌而出。
进了大学,曾经很担心大家就这么淡了,各自有了新朋友新生活。
然而,哪怕是一年见一次,却依然亲切如故。
初高中的回忆永远都不会腻,那些旧事可以翻来覆去的说。
转眼,又到一季毕业,约定好的毕业游,约定好的工作后也要互相鼓励。星空下,黑夜下,约定好的一直在一起。
很感谢生命中有这些人的存在,因为她们存在自己才能越来越坚强,越来越独当一面。
青春就是奋力奔跑,永远不停,永远不回头,永远永远向前看。
更重要的是,和一起奔跑的人,互相搀扶着到达终点。
恩,约定好的,不会变。
一直以来的吐槽,不会变。
即使被叫着笨蛋也很幸福的人。
6 ) 零下一度的雨和在春风中消逝的纯真无邪的梦
#大人们一定是,想象中的生物。#
暑假,来了。
在人生最后一季暑假来临之际,《君と僕。》的动画也在夕阳中中结束。既不仓促,也不突如其来,宛如命中注定。然而却一点都没有结局的样子。就如同高三的暑假,在结束后充满了期冀、向往、憧憬以及焦灼的,等待。
我一向自认为脑补能力强大到足以描述半人马座α三星之间的三角关系,然而竟无法在《君と僕。》的故事里进行丝毫想象的插足。不是它本身的文本饱和,只是因于我个人自身的过去已经无法创造这么优美的、带着日常埋怨又满心欢喜的青春番外,只能像一个毫无捕食能力的幼鸟等待母亲的哺育一样等待着作者的叙述。五个个性鲜明的主角之间,与五个人产生各种互动的各种其他角色,构成了整个炫耀得我只能羡慕嫉妒的高中生涯。这种生活在故事里如此地自然,以至于即便这部动画作品再怎么的充满了治愈的关怀和情调,都无法消解我个人内心因无法得到这样时光的悔恨与不甘。在这段不甘的孤独之中,最让人落寞的竟是设定里全剧最受欢迎的浅羽悠太。
对啊,是浅羽悠太,如此温柔的让人无法拒绝的悠太。
在看第一季的第七话时,高桥这个角色一出现我就觉得各种熟悉:没有什么特点,长得也一般,有朋友但不够交心,为了得到她们的友情而不停地讨好,平时除了图书馆就是书店,除了读书一无是处。
这种熟悉甚至带有一种条件反射,一接触这样的设定就开始紧张,无比关心这样的角色的未来,多数时候,他们只是出现过一次的路人甲,这时候就可以长吁一口气;而有时候,比如这部和主角有了一层暧昧关系的情况下,那份焦躁在心底蠢蠢欲动。没错,我就是如同高桥一样的人,在偌大的中学里毫不起眼,为了迎合所谓的朋友谈论大家都在谈论的男生,因此我迫切地想要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结局,哪怕这种幸福如此飘渺而不可捕捉。可是我“想要”、“想要”!“想要”的欲望从来没有强烈和迫不及待!每看一话,每每看到悠太的戏份,就如同一个跟踪狂偷窥狂一样兴奋,如同走过奢侈品橱窗的乡下小姑娘,对着透明的玻璃,艳羡一番,然后在整个人生中不停地回忆,在脑海里不断重构那唯一的一次交集。
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地反复地在深夜一个人听第一季的ED。是啊我是哭鼻虫,不仅懦弱且时而虚伪,自我厌弃,面对如同悠太这样自由自在享受青春的人,贪恋他的温柔。那副夕阳里悠太为高桥抹掉泪珠的彩铅图,在我这里有一个醒目的标题叫做“高桥的幸福”。
不过很可惜,我并没有在这么美妙的年龄里遇到美妙的浅羽。
路过奢侈品橱窗的时候总是目不斜视、佯装不见。得不到的,连肖想的尝试都不必。
近期最好看的一个番 没有之一!
还,还有比这更素晴らしい的吗?!!!有吗???还有吗!!!!!还敢有吗?!!!!------------------------------------------挥泪痛哭嘶声呐喊第三季!!!!!!!
第二集泪目!
被戳了泪点不敢看第二遍……我好弱orz
中段略基,不喜。
毕业季。成长主题比上一季更加明显,更加H&C、不过少了许多挣扎感。同时有些时候迎合潮流的卖腐点也太过明显,这样剧情的系列构成,如果压缩成七集左右可能更有看头……虽然是散剧类但闲笔也嫌多了。
没有比这更治愈的了
4月番追的第一部
怎么办 哥哥也好喜欢= 3=
因為千鶴和瑪麗羊的戲份過多而本命要的戲份過少於是減一星,誰他媽care金毛聒噪矮子的單戀啊摔!給我多點眼鏡君的不倫之戀系列啊!話說yuki那個也是姐弟戀意味濃重……怎麼說呢,騷年同盟真的適合一周一集,連著補還真的蠻催眠的,劇情起伏實在太低,不過我沒時間又能怎樣呢。
第一季就出乎我意料的好看。希望这个系列能长长久久地出啊。真是暖到我心窝里了。
青春是你无法独自完成的少年漫画,青春是一个一个稚嫩笑脸拼凑成的林荫大路,青春是上天赠与你的颅内星空。
双子不在一起简直天理难容啊靠,要佑党什么的,快醒醒!!!
QUQ治愈的又这么完结了。。。
比第一季好
越看越有味道的一部动画,剧情略平淡了些,但是丰富的细节成功的角色塑造还有好听的配乐都加分不少。最爱哥哥了!
最喜欢治愈系了……千鹤君,你又让我重新对BG燃起了希望!祝幸福!
求无尽的高中MODE啊
一眨眼4月新番也就这样完了 这般美好的青春
第二季也看完了 好寂寞 第三季快来啊快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