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摇滚电台 剧照 NO.1摇滚电台 剧照 NO.2摇滚电台 剧照 NO.3摇滚电台 剧照 NO.4摇滚电台 剧照 NO.5摇滚电台 剧照 NO.6摇滚电台 剧照 NO.13摇滚电台 剧照 NO.14摇滚电台 剧照 NO.15摇滚电台 剧照 NO.16摇滚电台 剧照 NO.17摇滚电台 剧照 NO.18摇滚电台 剧照 NO.19摇滚电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2

详细剧情

  Times are tough, listener-ship is down and Clarence Lindeweiler needs to come up with a plan to save his struggling alternative rock radio station...

 长篇影评

 1 ) 有关热爱

比性、毒品、音乐这些原始欲望更为强烈的是一种基于责任的热爱,一种对他人有所帮助,对群体有所贡献的理想驱动着整个人类的进步。

当时间堆砌出伟大,例如宽容、包容、和谐等词汇作为副产品共同显现。单纯追求这些词汇,恐怕略有徒劳。佛教既讲修持自身的智慧,也谈对他人的慈悲之心,也许正与此相关。

 2 ) 千帆竞逐,摇滚不灭

      有些电影,你要上它那个“道”才能理解它的乐趣,比如《海盗电台》,当一些人说这是部“傻片”,如何如何烂时,却依然挡不住相当多的摇滚迷泪流满面的将这部电影捧上神位。首先表态,我爱死了这部电影,看到最后千帆竞逐的场面,我也有了想哭的冲动,所以看到有人骂这片如何傻时,也难以理智的想回骂,娘的,你他妈听摇滚吗?!

    有些电影,以一种情感感染人,比如这部《海盗电台》,你有被深深代入到影片的感觉,那两个小时,你的脉搏几乎随着这部电影的节奏而动,已经不会再去从什么剧情、摄影、导演、演技之类的角度分析这部影片,而就是凭着一种纯粹的感觉,因为这部电影让我很high,所以我也要想大家力荐。这是部极具摇滚精神的电影,它的反叛,它的自由,它的率真,结合同样具有自由精神的“海盗”二字,更是如此。“海盗”如今已经抽去了早期那种杀人放火的杀气,更多蕴含纵横海洋的自由精神,比如《加勒比海盗》里面以杰克船长为首的一帮神经质海盗(有趣的是,本片的船长正是《加勒比海盗》中的章鱼船长戴维琼斯),比如现实中,瑞典甚至有以网络分享为纲领的“海盗党”开始登堂入室,正式进入政治生活,让无数反盗版的大公司们窘迫不已。在20世纪60年代,有这样一群海盗,他们没有使用刀戟,没有使用枪炮,凭借一种叫做“摇滚”的音乐,“挟持”了无数人的耳朵和心灵,这是一艘自由之船,一个乌托邦的世界,我已经看了太多描述未来世界如何可怕的反乌托邦电影,所以当看到这样一艘自由之船凭借声音让无数个体组成摇滚乌托邦的时候,怎能不感到激动?

    船上的诸位都是些肉体凡胎,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高尚”,只看到率真,有时候他们尖酸刻薄,有时候又真情流露,有时候游戏人生,有时候又豪情万丈,他们也会为了女人争风吃醋,但是也会为兄弟两肋插刀,最后心有芥蒂的兄弟也会重归于好。这是多么纯真的画面,大家想哭就哭,要哭的尽情;想骂就骂,要骂的过瘾;想笑就笑,要笑的痛快;当然,想XXOO,也尽情的去XXOO。自由的声音常常让权威恐惧,本片将这种力量浓缩到一位部长身上,一位立志一年内关闭海盗电台的部长,他歇斯底里,他张牙舞爪,他使劲浑身解数想要关闭电台,而它的手段一个比一个卑劣,也更反衬出那首自由之船上的人们是多么纯真。终于,眼看他要得手了,当他手持红酒,与家人在收音机旁得意的等待着电台最后的广播时,哪里想到DJ以让拥趸流泪的语言抒发一阵离愁别绪后,立刻就高呼“let’s rock!”,那一刻,少数官僚的恼羞成怒和多数拥趸的欢呼雀跃形成鲜明对比,自由的精神在那一刻喷薄而出,势不可挡。海盗永远不会被陆地的法律束缚,摇滚乐也不会因为一些官僚的恼羞成怒而停止,一群那么可爱的人们在坚持,在梦想,而这种精神也深深带动了更多人,在影片的末段,海盗船遇到海难,眼看即将沉没,而当那部长不愿施救,露出他最后血腥的卑鄙时,船上的勇士们还在坚持广播,船上还有人视珍贵的唱片甚于他的生命,他们簇拥在船头,本来意外将迎来死亡,没想到却引来了国王般的拥戴,相信不只是我被最后那么多人自发驾船前来营救他们的场面所感动,那一刻,他们成了王,民众选择了他们,选择了摇滚精神,而非官僚的思想。最后,大家高呼“Rock 'n ' roll!”时,也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在迈克尔杰克逊死后,我就曾经写出我对他价值的看法,“国王有两种,一种是在众人拥戴下坐上宝座的;一种是拿着刀枪抵着众人拥戴他坐上宝座的,迈克尔是前者”,“一个黑人小男孩,竟然凭借歌喉和舞步,成为美国的时代象征,成为一代人精神塑造的重要一环,成为让政客们汗颜的真正的人民国王。”,海盗电台的精神同样如此,他们以自由的声音感染陆地的人们,让千万人汇成摇滚乐的海洋,沉没的只是一首破旧的船,但是那种精神永不沉沦,所以,在今天,更多的电台在播放摇滚乐,而在60年代后,摇滚乐领域也继续涌现更多明星,让更多的人去享受这样的音乐,包括中国人。中国的摇滚乐在经历了20世纪末的一阵高潮后,如今正处于一种混沌期,处于一种大家戏称的“土摇”、“穷摇”阶段,但是我相信混沌中总是蕴含着力量,你看和我一样有那么多中国青年被这部讲述英国60年代摇滚文化的喜剧激动的欢呼雀跃就知道了。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56288b02bfa843064bfb518d.html

 3 ) 自由本是件肤浅的事

昨晚回到宿舍就已经快过零点了,懒懒的,实在不怎么想继续看书,想着看部没什么营养的电影消磨下时间就早早洗洗睡了。 基于这样的原因,才选择下了很久的《海盗电台》,然后出其不意地心澎湃了一把。 “地下电台”是个历史悠久的概念,即使在我们的教育中,地下电台也并不陌生。举凡海内外,说起地下电台,总是与红色政权、革命、民族解放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同20世纪中叶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共沉浮。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一次去上海广播电台,直播间大门口有荷枪警卫把守,甚为震惊,心想不就是播播新闻报纸摘要,990广播,百灵鸟广播么,又不是市政府。大人们开玩笑说,如果要占领一个国家,第一件事情就要先把电台给打下来……或许直至互联网诞生之前,电波应该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最高效的媒体工具,毕竟不是谁家都买得起二十九寸大彩电,但是路边摊一个调频收音随声听的价钱,比一份新奥尔良烤翅都贵不了几个子儿。或许故此,空中话语权的争夺战,成了所有战争中另一条至关重要的隐形战线,地下电台象征着彻底而绝对的自由,它可以横越所有洋海高山,所有的铁丝网和禁令,冲破一切阻隔,在空中穿梭传递着信息,因此成为了最具革命性颠覆性的象征符号。 风雨飘摇的革命年代过去之后,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地下电台也理应伴随着烈士们的鲜血与传说共同沉寂,走入博物馆。但《海盗电台》告诉我们,即便是经济昌盛国泰民安的和谐年代,即便是繁荣似锦的60年代英国,自由永远不是一纸红头文件,一句合法的口号,或者一尊纪念碑那么简单。60年代的英国人,认为追求自由的需要从来不能停止,更不会伴随着民族自由的实现而走到尽头,还有其他甚至更多的自由需要被唤醒吁求,并用同样的热情与疯狂去追寻,那不一定必须是高尚的,复杂的,形而上的,可以仅仅只是听音乐的自由,听摇滚乐的自由。 在当下自诩自由已经多如高速公路上的废气的和谐社会中,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才令屏幕前的观众心有戚戚然焉。当然影片鲜艳的色彩,夸张的服饰,经典的音乐,舒缓有致的节奏,轻松明快的调子,煽情的高潮,骨子里的英伦浪漫喜剧范儿,还有那一群有爱又型格的老男人们……都可以是让人爱上这部影片的理由,但总有那么一些其他的,有足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让上述这些因素变得更可爱,才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沉醉在剧情之中,跟着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屏息,一起默哀,一起流泪。对于并不属于,也未曾见证经历过故事所发生的年代的我们来说,海盗电台是一个我们承受不起的乌托邦,它代表的不过是一个最简单最普世的梦想,无论我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追求个人自由的自由。或许有一天,当我们能够实现这一点,并能够尊重宽容每个人拥有同样追寻自由的权利,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天下大同吧。 海盗电台确实是肤浅的、商业化的、非摇滚精神的、讨巧的、程式化的,甚至可以说是媚俗的,但这并不妨碍我给它打上五颗星。让我们把摇滚精神留给音乐人,把文艺电影留给影评家们,把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的争论留给哲学家们,把实现自由的范畴的讨论留给伦理学家们……然而追寻自由,争取自由,渴望自由的权利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因为自由本是件肤浅的事。

 4 ) 珍爱生命 远离烂片

不小心看到好多正面评论,实在太夸张了,有人说这是他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我对这哥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太苦了,政府的送电影下乡活动英明,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bb两句,希望能帮助很多朋友避免损失生命中珍贵的一个多小时。。
电影刚出来的时候好几个朋友分别向我透露说最近又有一部关于摇滚乐的电影,应该好看,说实话我对这种鲜明意识形态类的电影还是比较偏好的,对于这部电影基本还算期待,当有了1024分辨率的下载后我第一时间把它弄到我的硬盘里,在浪费了我生命中宝贵的十分钟之后我忍无可忍的把它删了,有人说“你要看完它才知道好不好”,一部电影,如果它烂,1分钟你就能知道它烂,10分钟我已经很有耐心及爱心了。
就这10分钟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
1.这不是摇滚乐电影,这是一个二百五编剧和三百六导演根据自己的幻想对于摇滚乐一厢情愿的意淫。
2.如果一定要说它是摇滚乐电影,那它应该改名叫《幻想摇滚乐是这样儿的傻缺们》
3.这是另一个《摇滚学校》,编剧对于摇滚乐的理解程度基本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在可看性上甚至还不如摇滚学校,至少摇滚学校还能当喜剧片儿看。
4.如果你喜欢摇滚乐,别看。
烂片并没有什么错误,我也经常不小心就把一烂片看完了,拍的烂可能有各种原因,预算少,本子烂等等诸多原因,如果一定要拍一个烂片,那去拍烂恐怖片,烂青春喜剧片,烂爱情片,这些类电影烂的很多,也不差你这一个,但是专门针对某种文化和某种意识形态来糟蹋就太不应该了,你要拍个关于时装的电影,起码你自己得穿的像个人样,或者至少要知道什么样才叫人样。
评论里有人拿建国大业说事儿,说中国拍不出海盗电台这么牛逼的电影,只能拍出建国大业,我还告诉你,建国大业和这片儿比一点都不烂,不说意识形态,从其他任何角度上说,建国大业都比这个装腔作势事儿逼假莫三道的“摇滚乐电影”更有可看性。
昨儿一朋友跟我说了一句话“摇滚乐是好多人的G点,稍微碰一下就射了”,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的观点是跟摇滚乐沾边的就不是傻逼,但凡有人喊一声“摇滚”,他们准不假思索的喊“万岁”并且痛哭流涕,可能这电影是拍给他们看的,摇滚乐里没傻逼么?有,多了去了。
在此,我真诚的奉劝各位,三思而后行,昨晚熬了夜的去补补觉,能睡一小时就睡一小时,别浪费在这个片子上。
喜欢看文化类型片的我推荐别的,近期的放松日不错,半自传小说改的,拍的很好,配乐也很棒,还能顺道学习学习英国的东北口音。

补充两句:已经被这烂片儿浪费了时间的咱就一块儿骂两句解解恨,看了觉得很好很牛很感动哭了一鼻子想捍卫神圣摇滚乐的麻烦您离我远点,别跟我掰扯,我不是摇滚学校毕业的,我说什么你也听不懂。

 5 ) 热血沸腾的片子

1966年英国,北海上飘扬着一条游艇,这里有一群充满了摇滚梦想的年轻人,在24小时不间断播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他们叫做海盗电台。全英国的年轻人,无论种族、信仰,都热衷于海盗电台的音乐。被学校开除的卡尔被海盗电台的首领昆汀引荐入伙。

2009年喜剧音乐剧情片,影片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一个由DJ组成的乐队用音乐结合了几代人,来和一个古板到都不能接受爵士乐的政府对着干的故事。很不错的片子,看完了热血沸腾!追求理想大概也就这样吧!生命不止,摇滚不死!Rock'n'Roll!

 6 ) 如果摇滚是这副样子的

如果你还是小孩的是时候。曾经在深夜听过摇滚电台播着你最喜欢的歌 如果你会跟着音乐摇晃。装着弹吉他的动作发疯 如果有个船长长的像傻逼法国人。老但是依然跟时髦。有问题都由他来解决。像个爸爸一样纵容你们做恶 如果有个首席主播是一个Fuxking 美国人敢在大气电波中说Fuxk 如果有个传奇DJ长的基本和Paul Weller没啥两样。性感又卖骚 有Les。有Nerd。有Nut。有Thick。有Wanker。 肥但是帅的男人。你曾经见过他在Hot Fuzz。他说你不上课Good On Ya. 你们充满激情的上班。充满色情的下班。 一群爱音乐的人猜着心中的偶像。说着经典的形象。经典的老造型。互爆糗事玩YES OR NO。 如果你身处一个country有个傻逼的正腐。他们办事效率慢。腐败无能但能让你绝望。 谁不是曾经操过别人的老婆。 谁的老婆又不是曾经被操。第二天播音却能像什么都不发生般的让人落泪的敬业。 星期六有操不完的女人。 在甲板上打篮球,在桅杆上决战。全身残废再称兄道弟。 连圣诞节都和他们过。 如果有个如此痴迷于音乐的老爸。 如果你的25million听众无时不刻的围着那该死的音响。连那或许平时禁欲许久的老处女都在收音机旁卖骚 又如果。明知道要死了。为了那该死的音乐却不像个coward冷死在海里。心里默念着Fuck your majesty的敬礼。那个或许是最后的敬礼。 如果。'Titanically'。并看到count说出那句Chicken.听出Beach Boys Wouldn't It Be Nice. 如果当Father and Son响起。眼泪几乎夺眶而出。接下来又为儿子父亲换位而傻笑。Bob掉下去的那一霎那仿佛想到拿了奖的那个动画积木之家。 如果你进水那时候你你直接听出来是The Who的Won't get fooled again.如果你最后不看字幕都听出来David Bowie的Let's Dance并且像Brad Pitt一样扭。如果你最后的专辑几乎全部都听过了! 如果你也喜欢这英国口音.也爱着怪怪的词. 如果你也早操蛋的被剧透了差不多了. 如果你也爱无政府主义 Welcome aboard,then.

 短评

摇滚、毒品和性永远是吉祥的一家。

3分钟前
  • Ran
  • 还行

真特马的带劲!

6分钟前
  • 水木丁
  • 力荐

六零年代Rock&Roll之魂巨燃,真男人的片子...真英国范儿的合拍!开着蒸汽船的勇敢海盗水手们,用自由的音乐大肆劫掠。女王的军队做作无能,所选的提督蠢笨可笑,男孩的初夜如此重要,千帆竞渡的自发救援很令人感动,这是传奇片嘛!这是现代浪漫海盗片嘛!这是勇于追随自由的一帮游骑兵嘛!

10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一星给Richard Curtis,一星给所有的fuck,shit,testicles,一星那些听电台的美好的人,一星给大不列颠,一星给摇滚

12分钟前
  • 力荐

这无疑是我看过的,最摇滚的电影。

14分钟前
  • 灼热的海豚
  • 力荐

be gentle,but be firm

15分钟前
  • 达斯佛™
  • 推荐

遥远的保守年代,年轻人用摇滚乐冲击禁锢。

1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有没有六星啊?!!!! 笑中有泪

24分钟前
  • Jin
  • 力荐

我想说,给五星的人是有梦想愿积极心未死的人.给一星的,你已厌世你已反感一切美好事物,鉴证完毕.

26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西蒙佩吉或盖里奇那透露着精致的简单粗暴,在理查德柯蒂斯这里永远不会体现,他的电影包装精美色彩鲜艳,同时却也失去了英式喜剧的洒脱和随意,风格更近似于美式工匠电影;一群出色的性格演员(jen和roy看到你俩我就泪目了)也只能掩埋在表面性的摇滚精神和串场的名曲里了。

30分钟前
  • 彦夕
  • 还行

邪恶的政府 。自由放荡的R ock DJ 。这是1960s的童话。主题不是摇滚乐。整个故事只是努力从古老的摇滚乐时代里挤出边角笑料来。一群男人在船上。会发生什么。这只是部喜剧。1960s只是件衣服。下次换上70S。还有80S等着呢。

34分钟前
  • melonking
  • 还行

一种情绪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啥叫牛逼?牛逼就是逃命的时候还用仰泳。。。。。。。

39分钟前
  • Zephyrance
  • 推荐

《真爱至上》导演、《诺丁山》《BJ单身日记》《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编剧、《憨豆的黄金周》制片…依然励志,依然Happy Ending,依然内流满面。

4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与此同时,政府高官与国家电台却开始注意到这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团伙,并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从最初的封口令,到后来的军队驱逐,对抗愈演愈烈

44分钟前
  • (๑⁼̴̀д⁼̴́๑)
  • 力荐

England, the Kingdom of Rock'N'Roll, the Nation of Hope

48分钟前
  • RITA
  • 力荐

因为一直对摇滚无感,所以这部电影一直没有看,以至于差点错过。电影始终充满激情和浪漫,英伦风情美得让人沉醉,还充斥着对自由的执着。当唱片随着轮船的沉没而漂泊于大海汪洋,摇滚的疯狂已完全蔑视了一切。Rock'n'Roll!★★★★

51分钟前
  • Q。
  • 推荐

Rock&Roll,rock the world!!!!!!!!!!!

53分钟前
  • neeeeeverland
  • 力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关键时刻,粉丝能救命啊……

55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这是一个给人们梦想和欢乐地电台,这是一个乌托邦的电台,这里有爱,有梦,更多的是音乐带给人们的欢乐。是那些嬉皮士们 的DJ带给了人们这个只属于我们的电台。音乐很棒!摇滚万岁!

57分钟前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