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吉田修一 一次漫长的意淫
时间拨回三十年前,十八岁的横道君拎着不是很沉重的行李,从长崎的乡下出发,经由慢悠悠的公交,转乘JR铁路线,不超过十个小时就到达了东京。从住处邻居诡异的闹铃开始,想象中的“东京这样的城市”一点一点在他的面前展开。
那是一个新的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时候还是樱花的花季,谁知道前方是一个怎样的未来呢?既不是什么校园的风云人物,社团也是听起来就不是很靠谱的桑巴,性格也没有一眼可以看出来的亮点,除了一个“好像说相声的”一样的让人发笑的名字,实在是一个邻家大男孩。会因为一笔可观的小费而合不拢嘴,跟所有的男大学生一样,关心是不是处男的问题,也邋邋遢遢穿个大裤衩在家宅一天,泡面一族的无敌属性,让他可以用筷子直接翻漫画看。
就是这样的横道君,被大家偶念不忘着。
偶念不忘——在适当的时间因为偶然而记起,或失神或发笑,才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横道君,纯粹,天然呆,或者用他妈妈的形容,无忧无虑。18岁到19岁这一年,描刻一段年轻得近乎荒诞的时光。
仓持跟唯,这两个他入学最开始结实的男女朋友,横道见证了他们顺利地走在一起,一起面对了他们意外怀孕以及退学的状况,见证了新生命的诞生;对于交际花千春这位御姐熟女有着一见钟情式的好感,几次三番的偶遇也像是命运的安排;认错人而结识的加藤君,向他出柜时因为一句“你这是在向我表白么”让所有人大笑的桥段;姗姗来迟直到影片四十分钟处才露脸的女主,祥子笑点低到跟横道天然呆到极致的般配,然后是一段纯的滴水的爱情,养眼又温暖。 一整年生命的际遇在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的镜头中逐渐显现,知道最后又是樱花绽开的时候,祥子决定到法国留学,给祥子拍完照片之后,公交车来的时候都来不及一个仓促的道别。只有一个第一卷胶卷的照片的约定,那也是横道摄影师生涯的开端,以蓝天为背景的樱花,即使横道君生命凋零,依然在那个春天在回忆里永远盛开。
并没有用高明的叙事手法,许多未完结的故事依然给人足够的想象,仓持跟唯的女儿后来跟汽车保养站的小伙子怎么样了呢?千春的改变有他的功劳吗?加藤那副冰山脸好像也没有变化,祥子也从不谙世事的小公主成为一名足够坚强的现代女性,这期间彼此又错失了多少呢?
各奔东西之后他们明显是没有再联系的,生活中的琐碎总有力量把一个人的精力占据满满,这些曾经的朋友们的生活仍然有欢乐有不如意,就在某一个时刻,横道的身影模糊地出现在记忆中,然后零零碎碎地片段闪过,不由得发笑,“遇见那个人,真好啊。”
年岁既久,人的记忆究竟没有我们想象的一般顽强,即使曾经的浓墨重笔朝夕相处在时光的洪流中晕染开来,就恍惚是一场白日梦,美丽并且难辨真假。而镜头屏蔽了更多局外人无法关注到的地方,只有19岁才会有的困窘与烦恼。银幕上所呈现的不是横道君的个人回忆录或者私人日记,而是所爱的人对于横道君的共同回忆录。夹杂着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在横道君身上流淌而过的岁月分外动人。只是,这样呈现出来的横道君的不完全版承担了太多人的想象。
末了,便知,横道世之介不过是吉田修一 一次漫长的意淫。
2 ) 横道世之介
本片可称为男版“被遗弃的松子一生”插叙和倒叙的手法并述 用被世之介影响的所有人勾勒出真诚 乐观 直率的世之介形象 这又是部让人看完回味不断的影片 80年代羞涩的初恋感觉很好 其实并非狗血的“现代恋爱”才有观众 但能拍好纯爱太需要相应的功力 导演很有意的还原了80年代胶片色调 非常赞 高良健吾阳光的形象也很成功 是一部既治愈又有回味的好电影
我也是那个看着世之介和祥子温柔而坚定地互相叫着对方的名字,泣不成声的旁观者;我也是那个看着二人袒露心迹羞红了脸不敢面对彼此,觉得他们傻傻的很可爱的旁观者。遇见你,大概是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若记忆中的你是奇怪而有趣的,那这份美好或许会多一份怅然若失。日影的细腻,对情绪的精准把握,让这个剧情上缺少起伏的故事在人心里掀起无穷的波澜。
3 ) 横道世之介——不真实的人
是因为看了豆瓣两处的极力推荐才会去看这部日剧的,整个影片节奏缓慢,导演就没有想着要节省观众的时间,就连互相喊名字也要喊上三遍,我都只在心里骂着神经病了。
虽然小时候也曾幻想拍一部关于人的吃喝拉撒的纪录片,如今才知道这是每个人天天经历的事情,拍不出新意是绝对没有人看的,而这部影片就像在要拍出新意方面用力过猛了!
我总觉得日本是个复杂的国家,或者说是个极端的国家,拍低欲的他们可以拍到惊世骇俗,拍纯情的他们也可以拍到令人抓狂,就不能正常的表达人的欲望吗?简直要呕吐,本应该是情不自禁的接吻被要一本正经的问:“我可以吻你吗?”,本来是平常的问是否在交往的关系,如果羞涩点下头就可以了,居然可以抽风到非要躲到窗帘后面才能回答,宝气啊,原谅我真没有他们的思维,这个导演难道就不懂过犹不及的道理吗?
再说横道世之介这个人,后面简称横,确实很温暖,似乎是没有任何欲望的人,也没有任何原则或者标准的人,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不是,他有欲望,他的欲望是千春小姐,只是求而不得也只能作罢,正是因为千春出现在前,所以即使条件炫目的祥子出现的时候,他都会有些心不在焉了。但是打住,横这人没有尝就打止的欲望实在是太不真实了。
我在想一个人要怎样成长才能成长到都进入大学了还是像一张白纸一样,人都活过四分之一的岁月了,还没有体现出人的复杂性、多面性,只是一味的对别人好,不想事,也没有拼命想要争取的东西,这样的横太不真实了,虽说影片中有他的欲望,比如对千春、比如站在海里呆呆的看着前女友,有点看着横像个人了,但是马上就没有了,一闪而过的人性。
我可以允许人很笨,比如要再开一圈才能停好车,但我真的不能允许把人刻画得太单薄,正是因为这点,觉得横不太正常,本应该感动的地方也觉得淡薄了。
再说祥子,我觉得横从来就没有爱过她,从来就是她的单恋,不过她眼光不错,以她的身价挑选横来作为她的恋爱对象是万全之策,因为横没有欲望,对她也好,对金钱也好,都没有欲望,所以要分开时是太简单的一回事了。
请原谅我把如此众多人拿来回忆青春回忆友人的片子,邪恶的解读成了这样,但这确实是我心中所想,绝非哗众取宠,我那漫长的看片时间,我好心痛。
4 ) 《横道世之介》——不存在的人
首先,关于这个名字,用主角名做电影名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啊,让人不知道中心思想啊喂,导演一看就是没上过中国的作文课。切。
横道世之介其实是日本某个情色小说的主人公的名字,换做在中国应该就是叫“西门庆”吧,所以剧中所有人听到主角自爆姓名后,都忍不住笑出来,然后就是主角憨憨的缩缩脑袋。
然后,虽然故事的主角是横道世之介,但他的存在感却不是那样的强烈,所有人在回忆起他时都要费点力气的感觉,但却又忍不住想起就露出了笑容。
其次,横道世之介太纯粹了,活得不像是真实世界的人,倒不是他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相反,他的所作所为真实的不行,只是,这些温暖的举动和想法真的可以无时无刻的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吗?真的有一个人可以这么温暖的照亮身边所有的人吗?
再说说一些细节:
1.大学的朋友因为女友怀孕,放弃了学业,开始了新的生活,横道世之介借钱帮忙搬家不说,当快临产时,他站在他们身后大声的“呼呼吸~呼呼吸~”比当事人还在意,朋友忍不住摇摇头,“别理他,那个傻瓜。”
2.大学同住的好友在公园里,对他坦承自己是gay的事实。——“所以,你要是有什么想法,以后不要来找我了也行。”——“哎?不能来找你了嘛?”——“不是这个意思。”——“哎?那是要对我表白吗?”——“你不是我的菜。”——“哦,那你去吧,我在门口等你。”然后横道世之介啃着半个西瓜,坐在旁边,像没事发生一样,好友坐下后,还掰了半个西瓜递过去。
3.交际花千子巴不得甩掉横道世之介,但只是简单的几次相遇,最后她却决意回归正途。她也想不到,多年以后再一次相遇是在自己当电台主持人后,读出关于地铁救人新闻时,一名见义勇为而死亡的人叫做横道世之介。导报问她为什么突然心情不好了,她平静了一下,说这个新闻里“下午5时”读起来也太拗口了吧。
4.相恋的家庭背景差距极大的富家小姐要去法国留学了,明明一再见就是永别,但两个人却幼稚的可笑却又让人心疼。两个人像往常一样边走边聊,拍照留念,送到最后BUS开来,两人急急忙忙将行李运上车,还来不及好好道个别,还来不及留下泪水,BUS就启动了。缓缓开动的车里女主角头伸出窗外,大喊:“横道世之介,我好喜欢你。”在电影的最后,这里导演用了一个很长的长镜头,横道世之介盯着车消失在路口尽头,深呼吸,转身,踏上楼梯,开始用相机记录那些生活中的小美好:逃跑的小猫,打哈欠的片警,飘落的樱花,放学归来叽叽喳喳的学生妹,淘气打闹的熊孩子们。这一幕也解开了观众们的疑惑,之前剧情里介绍的横道世之介死后,他母亲邮寄到归国回来的女主角手上的那些不明所以的照片究竟从何而来,因为他们约定他的第一卷胶卷的照片要留个她第一个看,所以这些照片应该静静的躺在他的抽屉里很久了吧,只不过她想不到这些照片就拍在她们分别的那一天。
像这样的小细节,电影里不胜枚举,像茶一样,细细回味,就别有风味。
最后,我想说,一开始看到片长有2小时40分时,不由得抽了口冷气,还好是个闲适的星期天下午。所以建议广大群众别把这部电影塞填在忙碌的生活中,一是没耐心看完,二是会错过电影里美好的细节。
P.S吉高由里子演大小姐还是很可爱!
5 ) 很高兴认识你
有种电影看的时候心情澎湃神情紧张,看完忘了也就忘了。有种电影看的时候温温吞吞,暂停再播放,时不时会查看一下进度条,但后劲特别大。拉扯出你的经历。
影片开头像极了《四月物语》,一个是从北海道去东京的少女榆野卯月,一个是从长崎去东京的少年横道世之介,都在电车上品尝着告别与憧憬。到达住处,空旷的房间,看看窗外,向邻居问好。新同学、社团、男生女生交朋友。
“你叫什么啊?”“横道世之介。”之后对方的反应不是哈哈哈大笑,就是质疑这是你的本名吗?横道世之介啊,和一部经典情色小说的男主同名。他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微微驼背,嘿嘿地傻笑着。穿着滑稽的衣服练习桑巴,在小澡堂好奇朋友的爱情故事,喜欢上一个美丽大姐姐后整天想着找人倾诉这甜蜜的烦恼。世之介太无忧无虑了,因为小费开心地合不拢嘴;紧张地为退学的仓持出谋划策,说我平时也用不着钱都借给你;知道加藤喜欢同性后,满不在乎地啃着西瓜,说你快进去我在门口等你;在海边慢慢挪到祥子身边,伸出右手揽住她的肩膀……他普通平凡不花哨,他的一举一动看来都是笨拙甚至有点可笑。世之介像一支小小蜡烛,靠近他生命的人都被这微弱烛光包围着温暖着。他关心世界关心生活关心他人的方式是默默的傻呵呵的,像一只笨鸟,还在等着别人都快快乐乐地飞走了以后,他才心满意足地收起目光扑腾起翅膀。
世之介也孤独吧,他在海里露出脑袋看着沙滩上朋友们愉快的玩闹,前女友向他招手他也招手。他们在陆地上,他在海里。孤独有时候就是这样:你们站着,我漂着。
电影进行一大半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在80年代笑得开怀的世之介的命运。为救人掉入轨道,享年35岁。我却没有那么讶异难过,在影片慢慢前进的时间里,我就感到世之介的小小光芒注定无法永驻。没有他,这还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想起他,是会开怀大笑的。像是世之介的妈妈在最后的信中说的:“能和世之介相遇,是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那些被世之介温暖过的人们,一定也这么想。
形容人生美妙相遇的——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和你相遇是我的荣幸。”
“很高兴认识你,以后常联系。”
我们交换手机号QQ号我们互粉微博互加微信,我们聊天分享生活,我们用酷炫高科技寄托想念传递感情。它比光还快,比最短的距离还短。那时候呢?想你就见你,站在你家窗子门口叫你,穿越拥挤人群从远到近跟着你跳一样的滑稽舞步。“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了,我就翻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
因为,你不在手边的时候,手一直想你。
巴黎到日本,不再是两座山五里路的距离了,手再想你也没法牵到你。祥子坐上公车去机场,从窗子里探出头,大声地喊着“世之介,我好喜欢你!”这个时候,我竟然学着祥子的样子,抬起右手说着她初次见面时说的“ご机嫌よ”,只是这次要换成“撒由那拉”。
初三的暑假收到人生第一台相机,富士牌卡片机。上高中起我就每天揣着这个相机,把上学的路上照了个遍,把教室书桌同学照了个遍,把学校的角角落落照了个遍,初一到十五的月亮每天不一样。我把那些照片都洗了出来,放在床头的抽屉里,偶尔会一张张翻出来看。世之介答应祥子,第一卷胶卷拍出的照片要第一个给她看。于是很多年后,仓持和小唯刚出生的女儿、逃跑的小狗、打哈欠的男人、风吹就落的樱花、坐在栏杆上的祥子……都回来了,历历在目。有人能共同记忆并分享那一段时光,是难得。并不是谁都有第一卷胶卷,并不是谁都有第一卷胶卷并且约定第一个给谁看的人。
大雄家的抽屉是机器猫藏好的时光机,我们也有,打开抽屉好多过去,我和你的她的他的他们的时光。
不再朝夕相处后,我们只能是偶然被想起。仓持和小唯为早恋的女儿担心着,加藤和恋人看着夜景喝着酒,千春纠结着“今天下午五点”这个拗口的句子,祥子计划坦桑尼亚的新旅行,抱怨关于蚊帐的不愉快。这些曾和世之介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人,在寻常生活的间隙偶然回想起很久以前,自己有一个朋友、“弟弟”、恋人,他呆呆傻傻笨拙好心肠,他有一个谁听了都会笑的名字,他叫横道世之介。
“说起来我们是因为他才认识的呢。”“现在想起来,光是遇到那家伙,就感觉自己赚到了。”“就是个普通人,很普通,普通的让人觉得好笑。”不能说世之介被人想念着,也不能说他被人怀念着,他只是被记忆着。大部分的时间他还是安安静静地呆在逝去的时光里,没有被遗忘,没有被刻意想起。
要花多久时间,才能逐一体验电影里各式各样主角配角的心情。“感同身受”这个词在到达之前都是虚空的嘴炮。这电影可能会让你去回想,人生中是否出现了一个横道世之介。我不想,我想我是否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横道世之介。不论我们之间是平平淡淡还是轰轰烈烈,也不管我们是同学挚友恋人抑或点头之交,希望能在告别之后,重逢之前,不被忘记偶尔想起。像横道世之介一样,曾靠近过你温暖过你改变过你,真真切切。
时间会远走,喜马拉雅山上有着贝壳化石。但横道世之介,这只笨鸟,飞多远都会在你的笑容里。
6 ) 与君相逢,何其有幸
看完片子以后我一直在想,世之介自己是否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想来按照他那种呆萌又温吞的属性,必然是不曾了解的。
而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则是当一群年轻人在海边玩乐时,世之介独自将自己泡在海水里,只露出一颗脑袋默默地看着海滩上打排球的朋友们。这一刻我才突然觉得,即便从头到尾,他有过朋友有过恋人,但他的精神世界是独立于他人之外的。
整个故事想来也是靠朋友和恋人的记忆堆积起来,说横道世之介是主角,在我看来他又更像这些人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一起走过一个阶段便被渐渐淡忘,而在某日突然的一个场景里被人们记挂起,人人都难掩嘴角笑意,并确定地表示结识过这样一个友人是人生的幸运。
这种设定本来就很像生活本身,你见过一些人,然后就再也没见过,关于这些人的记忆只会出现在特定的某个时候。世之介曾经是故事里所有人某段生活里的重要角色,而他这个个体对他人的意义只会在那段生活完全逝去以后才能在回味里浮出水面。
所以接近三个小时的电影里,看似记录的都是平淡的琐事,却借由回忆这个平台而变得意味深长。进入大学,加入社团,结识朋友,约会女生。细算来看,并没有经典好莱坞模式的高潮,但也不似有的日式小清新过分文艺到做作。强烈的生活气息是最大的特色,演员的表演也相当自然,就好像你从身边随时都能拎出一个相差无几的普通人。而也是因为这股真实,连世之介边吃泡面边看书,最后用筷子去翻书页的场景也能惹得观众哄堂大笑。
台词的设计也是全剧成功的要素,符合日本人絮絮叨叨拧巴拧巴的特色,又自然地造就了每个笑点。印象中看到最后,都已然不记得全片里自己笑过多少次,倒不是因为有什么鬼斧神工的段子,而纯粹因为那种冷笑料与生活实在太贴合。
如果世之介与洋子的爱情要算故事中心的话,也充满轻松和愉悦。而按传统编剧模式的尿性来说,富家千金和普通毛头小子的爱总是不被祝福加苦逼到荡气回肠,诚然,当片中两人二逼呵呵地约会约着约着女方贵气逼人的母上出现时,我也不禁心中一个咯噔。
而事实是,在千金家的豪华大客厅里,女生的父上仅严肃地问了两个问题,大学什么专业,有前途吗。男生不及回答,女生就大声说可有前途了,世之介是我遇见的最有前途的人。父上只能默默说好吧,便就默允了二位。
所以这是一个毫无压力的电影,你所需的就是揣着轻松的心情随人物而欢喜。当然,鉴于观众都明确地知道这些都是过往的回忆,所以即便这段小年轻的青涩爱情多么动人,结局也是分离,但本片别具一格的地方也在于,它丝毫不曾刻意营造任何煽情流泪的氛围。
没有人知道他们确切是如何分手,只能猜测在女生去法国留学后他们的故事就不了了之。而那场送别的场景里,观众所能看到的,也只有尽现的春光和欢乐的笑容。
晴朗的白日,干净的坡道,洋子穿着漂亮的洋装拖着粉色的行李箱,世之介摆弄着脖子上挂的相机,男生给女生拍照,做了一个关于第一卷菲林的承诺,而后两人急急忙忙追赶去机场的大巴车,最后开心地互相道别。
也是在最后,我们才能透过世之介拍出的照片,清晰地以主观视角看见世之介眼里的世界——初生的婴儿,呆萌的小狗,和睦的春光,百态的路人。他以单纯友善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也报以他温和与平静。
就像他的好友磕磕绊绊地跟他表示自己对女人没兴趣的时候,他也只是单纯地问那你是在跟我告白么,对方恼羞成怒地说才不是你根本不是我的type,他乐呵呵地把手里啃得乱七八糟的西瓜掰成两半分一块给对方。
这段情节我个人一直非常喜欢,好友出柜的情节上演时,我明确听见身边的观众倒吸一口气,对这种事情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设想情节要走入低谷了,而实际上导演只会下一秒告诉你,你想多了那都是没有的事,然后剧情依然轻松又稳定地在世之介式的轨道上运行。沉重的话题总是莫名其妙的被轻松化解,想来又正是横道世之介这个普通人的不普通。
总之,横道世之介是一个快乐单纯的老好人,初恋女友评价他,说若你死了,以后大家回忆起你,应该都是带着笑。
所以这个关于他的一生的电影没有悲伤和繁重,它只是以不紧不慢而又细腻的方式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快乐的故事,无论人物的结局如何,他们希望你开心。
而回到现实,片子终了时剧院里两次经久不绝的掌声,也应足以说明电影的成功,或者说,世之介这个普通人的成功。
省略用得极佳(相遇戏拍得尤其好),点到即止。不煽情、不刻意、不累赘,仿佛有一抹清风拂过那梦里的日渐模糊的幽幽时光,叫人迷醉,舍得不醒来。一部难得一见的,干净、清透、舒爽,暖人心头的佳作。
这些天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就会自己在脑中默念“横道世之介”,仿佛我的生活中真的曾经出现过这个人。
窗帘后的害羞、医院内互唤名字、雪地里的拥抱、分手时的淡然,生离死别被处理得干净通透;当一个人以微笑的姿态永恒镌刻在他人记忆中,当青春友谊爱情都已走味,当生命中重要的人都成流星,当每个人静心回想过去,一定有那么一个人,让所有人都记得,记得他的普通他的美好,和他的相遇,是最幸福的事。
这片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完全没有共鸣,如坐针毡。。。越看越难过,不是为了影片,而是觉得我离很多人的口味渐行渐远,8.6分。。你们太闲了,或许我没有青春吧。。
“现在想起来,光是遇到那家伙,就感觉自己赚到了” 喜欢加藤。
160分钟拍个/看个这样的故事/人?真是太得闲了。
常常觉得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情却变得越来越淡,甚至连如今的年轻人都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了,这个故事的切入点太棒了,让人缅怀一把曾经的青春,也许不属于我们,但却是人人向往的,纯洁阳光美好的青春。晶莹剔透的治愈系青春片,时间改变了很多东西,但也许总有可以幸免的。★★★★
冲田修一新片《横道世之介》太净化心灵了,明快朴素的调调讲了一个真挚无邪的悲伤故事,两小时四十分钟几次内牛满面,这才是日式致青春。朴树《那些花儿》的意境最高诠释。生命中那些绿叶,那些陪着你开放的绿叶,最后被一个个忘记,偶尔想起来竟然笑起来,模糊了面孔,可他们也曾是自己的主角。五星。
一部佳作,十分干净,百般美好,千种温暖,万道光芒。
160分钟的片长有点失控了。傻不隆咚而惹人发笑的横道世之介啊,就像一面干净透明的镜子,照射出每个人单纯可爱的大学年代。惆怅果然是人类最奇妙的情怀。
好人,一个好人,重新定义了“好人卡”。说高良健吾很普通,恐怕就跟说九把刀有183cm身高一样吧。散点手法,没有高潮,甚至还不到结尾处,就极其随意地揭开了横道世之介的命运。河濑阿姨感言过:电影是风,是阳光,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人们。
佳能,感动常在。
真是又治愈又温馨。快乐中带几分伤感,恰好对应回忆中的青春。却又不想将之归为青春片,这是一个人的故事,又不仅一个人;是关于回忆,又不仅回忆。横道世之介真是一个可爱的角色,无忧无虑又有趣。高良健吾大加分,吉高由里子也很赞。几次回忆看似漫不经心,却实在妙笔。本害怕片太长,结果一下陷进去
世之介最后还是被拿去填海了吧。
被怀旧轮奸的一年,最终在这日本致青春里崩泪。乱序多视角,记忆里的好笑过客,懵懂的种种可能。肢体小动作,筷子翻书,桑巴跌倒,散步吃瓜,没用完的硬币,过曝的照片,繁枝茂叶中的卷发板鞋,结尾长镜头大笑奔跑,明媚得心疼。横道学会了救人,祥子夹起汉堡包,青春不是扳轨,而是隽永的辙痕。
光是看到了这部电影就觉得是赚到了。
隔着走道夸你眼妆漂亮的人,逼仄澡堂中同你一起讲荤话的人,夏天夜晚像块牛皮糖粘在身后跟着来同性恋公园分食同一块西瓜的人,站在酒店洗手间外厚厚的地毯上给你拎包陪你等乡下母亲的人,一起在快餐店大口吃汉堡一起去老家的海边游泳一起在圣诞节的雪地里亲吻的人。这样的人,光是遇见,就已经赚到了。
二次元感、拘谨感、所有人都努力传达着某种真诚,但感动观众的是什么呢?无非是每个人都曾是世之介。利用观众对自己认同和怀念倒也不太坏,但将世之介这样纯情化(有无穷活力且完美恪守公序良俗与潜规范),在四个人的回忆中都无心至纯,实际上迎合的是我们对自己的欺骗。类似每个人的毕业视频留念。
加藤说,现在想来,光是认识横道这个人就觉得是赚到了。仓持说,我连找人帮忙搬家也只能想到你。妈妈说,能有世之介这个儿子是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情。祥子说,若你死了,以后大家回忆起你,应该都是带着笑。跳着桑巴的世之介,他笑成了岁月里的一朵向日葵。
天然呆遭遇自然萌,欢乐多并且感动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