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好大一只熊。
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只是很清楚,当我看见那只硕大的熊、只它独身,在青葱的山上引吭长啸的时候,我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空寞与苍凉。
人事代谢,当你的心飞翔在天际的时候,万物有灵,皆有各自的道理与轨迹。禁锢其中的,久久无法平息心中的火焰;恍悟过后的,方能了解世间之事莫非“放下与上心”之分。
遁入空门也罢,看破红尘也好,人们所汲汲于求之事不过是求一个平稳安宁。
PS:摩根弗里曼不曾让我失望。安静凉薄的摄影画面让我真的感受到了西部片里狂野下的柔和悠远。
2 ) 简单,质朴,诚恳:一如真正的生活
终于考完试,累得虚脱的晚上,只想找个片子来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想不到这个被从柜子角落里翻出来积满灰的老片令我惊喜,不是一两个片段,而是从头到尾。全剧都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却丝毫不觉琐碎沉闷。喜欢这样简单质朴诚恳的东西,没有卖弄智商不知所云的概念,也没有没有戏剧化的冲突,狂悲狂喜的煽情,唯一的暴露镜头竟是Freeman打针时露出的老皮肉。
最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是Freeman说的,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自以为不走运的人。人生充满了局限,错误,和无奈。粗心驾驶出车祸造成丈夫身亡的年轻女子,被迫跟着单身母亲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小女孩,承受丧子之痛的祖父,因为被熊袭击而失去行动能力每日依靠针灸维生的老人。但同时,人生也充满了选择。年轻女子可以选择委身于虐待她的男人,也可以选择自立,选择爱。祖父可以选择终日在儿子的墓碑前悼念,怀恨杀死儿子的媳妇,也可以选择原谅,把爱和关注放在留下来的人身上。老人也可以选择说,我对一切际遇都心怀感激,选择放了那头伤害自己的熊。而正是积极的选择,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开始真正地生活,开始体味到生命之美。
这个片子的主题词是原谅。原谅意味着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真正地生活在此时此刻,感恩美好的部分。风雨后总是有彩虹,当然阳光之后还是会有暴风雨,但是只要有爱有对生活的信心,生活就是美好的。这是一个如此简单的选择,每个人都能做到,只要你想要幸福,只要你愿意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怀俄明苍茫的群山和牧场,让我怀念新疆西藏四川那些西部美丽的矿野。也许只有在那种视野开阔的地方,人才能够忘记所有琐碎的得失,真正地去生活。
3 ) 未竟一生
没想到美国片子也能拍出朴实平淡的类型。看完《未竟一生》开始洗刷以往对美国影片的印象。片子的主题相当明确,就是宽恕。由一个怀俄明牧场的家庭往事来诠释这个主题。
牧场主的艾纳的独子在车祸中丧生,他沉浸在巨大的丧子之痛的阴影里,难以平复。并且艾纳将怨愤都发泄在粗心驾驶的媳妇琼身上。为此,怀着身孕的琼选择了离家出走。几年后,由于遭到男友的虐待,琼带着她的女儿葛瑞夫来到怀俄明的牧场,来到她死去的丈夫的家。
讲述了各自如何放下心中的怨愤,懂得宽恕和理解。艾纳原谅了他的儿媳;米契原谅了攻击他的黑熊;葛瑞夫原谅了妈妈。开始过新的生活。
故事很简单。平淡日常的对白,人与人之间不习惯太靠近的相处,经常用粗暴的言辞来驱逐情感的羞涩。可能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人必须使努力令自己变得强硬来适应环境。可是更多的让我感觉到,在彼此貌似疏离的表象底下,有着脆弱真挚的内核。
艾纳到儿子的墓碑前。他坐在墓碑旁的木凳子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发生的事。言辞简单,却能让人感受到他对他儿子的爱。
艾纳每日为米契擦药、打吗啡来减少疼痛、照顾米契的饮食起居、平常与他斗嘴、两人坐在屋外的凳子上聊天。彼此虽尽是粗言粗语,但是彼此深厚的情感仍能让人辨识。
艾纳与他的孙女之间的情感更直白些,教她修车、骑马、挤牛奶、开车,这些琐细的生活小事,让人觉得温馨可人。
即使艾纳并未原谅琼时,他还是相当关心她。他明白琼被前男友虐待,得知琼的男友来找她时,便拿着猎枪强硬的赶他离开。
故事的生活性很浓。他们不动声色的过着平凡的日子。在平静的生活中,他们各有各的错误和难以释怀的疼痛。他们在面对众多人世的伤痕,依然拥有坚定的内在。虽然难以跨越,但终究还是能够Move on,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影片是少见的清新可喜,看完之后有一种释然。生活当中有许多失意之处,诸如:得不到的爱;忌妒;积压的怨愤;彼此曾经的互相伤害。不管怎样,都终将过去。在荒芜世间,能把握的感情日渐稀少,握住手中所拥有的,不要松开,不要伤害。
4 ) 生活在继续
这是一个发生在破碎家庭里的故事。失去了丈夫的简带着女儿葛瑞芙,生活并不容易。和脾气怪异的男友实在无法继续了,她只好选择离开。因为无处可去,她最后决定带着孩子来到怀俄明的牧场打算暂时投靠孩子的爷爷艾纳。儿子格里芬在车祸中丧生,艾纳的牧场也开不下去了。他独自打理着已经败落的农场,照顾被棕熊致残的老友米特的生活起居。一场车祸结束了儿子的生命,同时也击碎了一家子本来该有的正常生活。失败的阴云笼罩着艾纳的心头,挥之不去。格里芬从未在影片中露面,但他的未竟一生(unfinished life)却是整个故事的大背景。
没有人希望遭遇不幸,但或许,遭受不幸之后的生活才更加真实,更具价值。这种看法,国人很少能接受。这个主题,不记得看到过国内的作家、编剧、导演处理得很好。对于失败和不幸,我们习惯于归咎于他人,怪罪于敌人,最后,自己沉醉在击败敌人、获得成功的想象中。推翻三座大山,当家做主人,差不多就是这样一种应对苦难的方式。
眼前的失败,头顶的不幸,正是这部片子开始的地方。但电影并没有夸张和渲染苦难,在展示人物内心苦楚的同时,也提示着细微之处的自然美和人性良善。未竟一生,并不是已经死去的格里芬关心的事情,而是所有活着的人要真实面对的现实。以一个11岁的小姑娘为契机,片子向观众生动地展现出生活中的新生力量。的确,人生生死死,但人的生活不会停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某个地方,超越个体的力量在不断积聚,持续向前。生活在继续,是片子要讲述的内容。
很喜欢这部片子。宁静的乡村风景、冷清的生活场景、简洁平淡的语气还有两男人坐在墙角享受闲暇的祥和都很美。不过晚上突然想到,艾纳和死去的格里芬之间的情感,如果发生在父亲和未成年的孩子身上,那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在两个成年人之间,不分你我的融洽真的可能吗?另外,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如果不可能从父母那里汲取养料,葛瑞芙的美善源自何处?我还是觉得,真实的生活故事和根据价值观念虚构的故事,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5 ) 理解,然后共同渡过
有些事情,会让人觉得不如去死;
有些事情,会让人觉得一定要活下去克服;
事实上,是没有什么事情不会过去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原谅的,只要那个心结一旦被解开,再大再深的恨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关于原谅,有时候当初那沉痛的事实真相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的事后态度。因为我总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很多伤害并不是在某一方有意的情况下而做出的,很多都是在无意的情况下错手而成的。这种记恨只会使自己和他人永远生活在沉痛和自责中,这于当下的生活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很多人很多事我们都是完全可以抛开自己的心结去慢慢原谅的。在这部电影中,这一点最令人感动的倒不是艾纳最终对这对母女的完全原谅,而是米奇对待那头熊的态度,就像他自己所说的,熊只不过是做了它作为一头熊应该会做的。尽管这种伤害令他瘸了一条腿,并且需要别人给他穿衣刮脸料理日常生活,还需要别人为他注射咖啡来缓解疼痛。但他一直都没有怪它,哪怕是它被抓住后关进了动物园,他还是觉得应该让它回到那属于它的森林和草原去。
这部电影并非是单纯讲原谅这个主题的,它还包含了艾纳与米奇那几十年的朋友情,还有艾纳与孙女的血肉之情,还有简对格里芬的死这一事件的从自我挣扎自我责怪到终于释然的心路历程,当然还有那个小女孩眼中的复杂的成人世界。这些都是属于这部电影的,好电影有时候就是这样,它就像一个万花筒,可以让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吸引人的东西。
在怀俄明州的牧场,在那片群山绿树碧草之间,也有两个老牛仔,但是这一次讲述的却是共同渡过的故事。
6 ) 和上帝握手与命运同行 ——观电影《未尽一生》后感
和上帝握手与命运同行
——观电影《未尽一生》后感
母亲在熟睡,我在电脑前静静的看完了这部片子。然后缓缓的打开了后门,外面没有一丝的灯光,却有些朦胧的月光,温柔而锐利的打破了黑暗的沉寂。
影片是如此的简单平淡,一个父亲无法走出丧子之痛,因此无法与这个世界达成真正和解。他恨这个无常的世界,恨导致儿子死亡的车祸和当时正在开车的媳妇,甚至恨自己从未谋面的孙女,最后他还恨自己,恨自己因喝醉酒没有来得及救下正在熊抓下的朋友。
在一个辽阔而美丽的农场上,却有一座突兀的坟和一块瘦峋的石碑坚在那里。影片就是这样带着伤痕的美丽中展开的,就像每个人的心灵,本来是那样的美好,却总是隐藏着深刻的伤痛。
这种深刻的伤痕,或许,尽其一生都无法愈合。而这个父亲(我总是看完影片后会忘记片中主角的名字,请原谅我的忽略)或许真的很幸运,因为他还“未尽一生”就和上帝达成了和解。他幸运的拥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可爱的孙女,一个坚强的儿媳,才让他在伤痛、迷失之时,没有让他彻底的绝望,而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珍惜现在,愈合过去的机会。是的,他最终明白,其实一个人和命运达成和解的机会一直拥有,而且总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是,他总是尽力的隐藏或加深自己的伤口,是自己在掩藏与加剧之间,给自己织了一个心网,本想借此来保护自己,却网住了自己的心灵。他的朋友一直在希望并引导他走出这张心网,告诉他做了不同的梦,而最后还是主人公自己,打开了这张心网,才自己真正梦到了“在天空中飞翔,看到了绿色的草原,看到了仁慈的上帝,看到了宽容与原谅”……
可是,要做真正超脱的‘飞翔’,要在有生之年得到灵魂的解脱,这种智慧与真理,又是何其的艰难,尽其一生也难以找到?而片中的主人公又是何其的幸运,“未尽一生”,却已飞翔。
是的,我能理解这种“飞翔”的感觉。一种成长、开阔、感激而美妙的瞬间。每一次飞翔就是一次愈合,一次成长,一种开阔,从对父亲离去的悲泣、痛恨、掩藏到平静、思念与释怀,从对母亲的不屑与不解到深切的感念,从对贫困的悲哀与憎恨到对贫困的直视与感谢,从对成长的困惑与卑怯到对成长的开阔与信心,都是自己在努力的愈合心灵某处的伤痛,一次次的和上帝握手,与命运同行。
“与命运同行”,这句话多好!“愿意的跟着命运走,做命运的奴仆;不愿意的领着命运走,做命运的主人”,周国平先生加了一种,“我愿意与命运同行,不停的和命运达成和解”。命运的无常的悲观本质与世界的偶然莫测让我们有时无法选择和奴役自己的命运,而对生命的热爱与执著,对真理与智慧的探索与追求又让我们时刻充满热情,去努力的创建和掌握自己更多的命运。最终,在悲观与执著之间,在憎恨与漠视之间,我们选择与命运同行,和命运达成和解。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超脱吧?或许,这便是生命的智慧与人生的真理吧?
谷穗 2006-7-9 於沙溪村
各种情绪复杂交错的表达着。
美国治愈系电影, 平静.
最近的口味实在是。。。家庭
故事很简单,甚至有点闲碎枯燥,但这就是生活。
如果我是艾纳,我会无法原谅吧!毕竟原谅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大的熊!老演员是质量保证。
淡淡的幸福
妥妥的五星啊,个人很喜欢!
20111027京上小火车畔
很美的小木屋和牧场
http://www.tlfminisd.com/archives/1629
小镇
主要线索不够清晰...平淡的生活剧...没什么太抓人眼球的地方...很公式化的好莱坞文艺电影...Jennifer Lopez在两大戏骨的夹攻下表现还是弱了一些...只有两个老头KUSO自己是GAY的那段还有点意思...
It is not my cup of tea
非常好的电影,可惜豆瓣简介完全剧透了。
就喜欢这类片儿,没啥是不可以原谅的
未竟一生,好名字
傻大妹也演文艺片
这部电影并非是单纯讲原谅这个主题的,它还包含了艾纳与米奇那几十年的朋友情,还有艾纳与孙女的血肉之情,还有简对格里芬的死这一事件的从自我挣扎自我责怪到终于释然的心路历程,当然还有那个小女孩眼中的复杂的成人世界。这些都是属于这部电影的,好电影有时候就是这样,它就像一个万花筒,可以让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吸引人的东西。在怀俄明州的牧场,在那片群山绿树碧草之间,也有两个老牛仔,但是这一次讲述的却是共同渡过的故事。
forg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