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1965

剧情片日本1965

主演:岩下志麻  木村功  加贺麻理子  

导演:大庭秀雄

播放地址

 剧照

雪国1965 剧照 NO.1雪国1965 剧照 NO.2雪国1965 剧照 NO.3雪国1965 剧照 NO.4雪国1965 剧照 NO.5雪国1965 剧照 NO.6雪国1965 剧照 NO.13雪国1965 剧照 NO.14雪国1965 剧照 NO.15雪国1965 剧照 NO.16雪国1965 剧照 NO.17雪国1965 剧照 NO.18雪国1965 剧照 NO.19雪国196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7

详细剧情

  倚靠家产四处游历的无业学者岛村(木村功 饰)偶然间来到一个名叫雪国的地方,在当地的温泉旅馆,他邂逅了19岁的美丽酒女驹子(岩下志麻 饰)。驹子倾慕岛村的才华,岛村却一心寻欢作乐。离开雪国当晚,这两个身份悬殊之人终于结合在一起。  回到东京的岛村对驹子念念不忘,次年,他再次回到雪国。此时的驹子已成为艺妓,她为了医好未婚夫行男的病而努力赚钱。岛村的到来令她的感情世界再起波澜。这两个人,注定一段难解难分的爱恨纠缠……  本片根据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某次晚餐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至今还没有去过雪国,所有关于雪国的印象,或是听朋友描述,或是自己所臆测 所以一直向往 书里面,最吸引人的应该是篇章开始时,火车玻璃窗上倒映的叶子的印迹,以至于后来都忘了,原来驹子才是川端康成想要刻画的那个形象 爱恨分明,一直期待着,一直失望着

人最不应该坚持的,就是回忆。最折磨人的不是别离,而是感动的回忆,让人更容易,留在原地,以为还回得去

无法描述更多,希望驹子的雪国,也有春暖花开,也有桃之夭夭

也希望自己在成长的路上,能和中意的人,看到更多的风景

 2 ) 《雪国》春雪融尽情亦逝

题记:
在男性世界里真正做得到怜香惜玉的很少,太多的逢场作戏让彼此失去了忠贞的勇气
――――卡夫卡·陆(KavkaLu)

http://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11/27_72904.gif

来自东京的舞蹈研究者岛村去北国山村度假和写作,闲着无聊的他寂寞难耐,告诉旅店老板娘要找一个艺妓陪酒,因此和美丽的19岁艺妓驹子相识,驹子仰慕他的才情,岛村喜欢她的美貌,一下子就如胶似漆了,她虽然知道岛村在东京有家室,但她希望爱情能够让岛村让岛村为她倾心,可,对于岛村而言,驹子只是在寂寞的山村解闷的伴而已,他更无意打破现实的平衡,就这样一晃三年,短暂的相距伴随的是漫长相思的苦痛,守望着下一次见面的的驹子渐渐明白这样的恋情只是镜花水月的单相思,她决意要和岛村分手过新的生活,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加速了他们关系的改变……

此片可以让我们了解川端康成一代日本人的情爱观,朦胧而虚无的爱情就像雪国的冰雪,最终就像冰凌融化消失得无影无踪,导演在影片里几次将镜头停留在冰凌之上,时间和情感的流逝无声而凄楚。驹子在相思和哀婉的背后是男性对于女性世界的独占,就像岛村游刃有余周旋在妻子和情人之间,而作为女人和卑微艺妓的她无法要求男人做什么,她只能收藏起思念和期待被动接受命运给与的一切,从现今的观点看,这种凄美和苦情是建立在为取悦男性世界的基点上的,这是时代局限性造成的。直到最后她还是对这份恋情难舍难分。文学改编片其实很难拍好,特别是心理描写的视觉呈现需要演员靠形体和眼神表达,这需要演员的修养和对于角色的理解,川端康成的原小说细腻描写了两个不同背景的人在温泉旅舍邂逅,电影是以忠于原著的态度拍摄的,大段的人物对话有些沉闷,虽然主演岩下志麻令人信服地塑造了艺妓驹子这个角色,细微传达了一个19岁的艺妓从羞涩到习惯这种生活的过程。不过,从电影语言本身而言室内剧形式给导演的空间不大,也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年轻人。
电影里有两场戏和文人岛村的舞蹈画册有关,驹子对于知识分子的由衷羡慕和另一个艺伎的粗俗形成强烈反差,对比更让人对于地位低下却内心纯净的驹子产生同情,影片传递了原著悲哀和颓伤的情绪,观众从驹子在车站苦等岛村的落寞情绪里感受她的内心哀婉之情,车站始终在灰暗的色调里对应着主人公的心境,只有那熊熊炉火的特写反映着她内心的相思和期盼,驹子独坐在候车室而不愿进站台的细节将她内心渴望岛村留下的心情充分显示,可是,这种被社会原则所不看好的恋情只能是自酿的一坛苦酒。等待被夸大成仪式化的凄美,在乌祭的夜里驹子在提灯孩子们身边孤单穿行,充满感伤的画面的孤单却掩盖了前提的错误,在旧时代的日本文艺里女性对于女人的服从是高于她们自身的,这样的恋情本身就是注定的悲剧。对于岛村的形象导演以他在雪原上的被太阳拉伸的影子说明了他客居的姿态,本片比较有价值的是日本民俗以及艺妓文化的展现,特别是依靠移门和拉窗将景物内外景分出几个层次,这种方法对于日本电影美学的间离性和借景起到了极大作用,它让画面产生梦幻般的效果,这是日本电影重要特征之一。

【附录:影片资料】
《雪国》1965日本
导演:大庭秀雄
演员:岩下志麻、木村功、加賀真理子
片长:113分钟
个人评论:艺术性5.5,欣赏性5(文学影片)

昨夜过济南,无言暗中 回到云间
2006年11月24日 星期五 下午23时17分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3 ) 雪国

两个版本都看过,1957东宝的岸惠子和1965松竹的岩下志麻,前者兼具欧洲的理性感和日本的传统美,这让驹子看上去很别致,唯一缺点就是太聪明,或者说太岸惠子,她的天真和忧愁都是权威的,但是比起驹子应有的可怜可悲岸惠子太幸福了。岩下的驹子岸日本传统日本美女标准评判的话,后者更胜一筹。但是岩下演过太多类似的风尘女角色,演驹子显老成,没有带来多少惊喜感,悲情戏部分倒是好过岸惠子,只是雪国这样的文字,淡淡的,些许压抑的情绪更适合,所以好像还是1957东宝的丰田四郎版本的更胜出,对于川端康成突出感官的新感觉派文字尤为适用,而大庭秀雄版本太忠于原著,画面输了意境和格调,再说从黑白到彩色,少了些许形式美。

 4 ) 爱的徒劳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把川端康成的《雪国》看完了。这个从村上春树笔下流露出无限敬意与喜欢才被我得知的日本作家,原来是这样一个笔感细腻、温柔忧伤的老人。他的作品与村上完全不同,村上只是描述一个故事,对白有很多;而川端康成的字里行间都显露出自身的文学功底,他真的是在描写一个故事!于是《雪国》的感觉就如“雪”一样美丽纯净。
    《雪国》从头到尾谱写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旋律:岛村,一个靠吃遗产过活的二流作家,一次旅行来到雪国,认识了当时还不是做艺妓的驹子。可能是寂寞,也可能是无聊,岛村与驹子之间产生了似有若无的爱情。可是岛村只是一个旅人,偶尔的情况下来到雪国,稍作停留后便又会起身赶赴下一个城市,这样留下的情可靠吗?长久吗?一年一次的相遇,无论怎样美好,也只能是爱的徒劳吧?
    这爱,如雪,静静地降落,静静地积累,静静地融化。寒冷、纯白,阳光后,不留一抹痕迹。岛村就这样默默欣赏着驹子的美,然后淡漠地定时给家中妻子寄去明信片…他对驹子的爱不抗拒、不约束,到点就准时离开,不作更多的停留。而驹子,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爱的徒劳、一次时间的浪费、一段难以愈合的伤口。她,除了作为他旅行的一部分新鲜感之外,便不再具有意义。可是她还在等待!岛村用他短促的热情“爱上”驹子,然后迅速的将她遗忘。他把这假日恋情看得太透彻,概括的太精炼。事实上,他“认真”的玩弄了她的爱情。她对他说“请带我去东京吧”,他说“对不起,我不能为你做任何事”……驹子用女人特有的幻想爱着一个虚无的男人,构建一座希望中的爱之殿堂,让人看来是这般单纯无辜。她的行为是徒劳的,希望是模糊的,爱是不切实际的。她把所有寄托放在了一个根本无法自救的男人身上啊!
    驹子,从一名酒店招待变成一名艺妓,在日日笙歌、纸醉金迷中,将像任何一个普通艺妓一样年华老去,最后被这寒冷国域所抛弃、淡忘,就像故事最后那一场熊熊大火,让人震撼过、惊慌过、无措过,但最终还是被扑灭了。
    宿命中,爱情遇上了不对的人,无论怎麽留恋仍然会走向末路。岛村看见银河向他这边倾泻而来,那是他未曾见过也不曾企及的美丽。他奔跑着,虚妄地追逐,但终归是一场徒劳。

 5 ) 冰冷世界的美学

《雪国》应该算是川端康成笔下最为成功的作品,作品体现了日本式的川端式的美学,这种美是一种物哀的美,一丝压抑和愁绪,事实上,用镜头语言的写实去表达这种虚像,难度是相当大的,电影基本忠实了原注,且花了大力气表现日本式的美,因此,电影的画面和构图实在是太过考究了,如果拉片,每一个画面都是可以入画的……电影并没有表现太多,因为川端只是记录了一些往事和遐想,一点哀愁和苦闷,主人公如同川端本人,他们信奉的是虚无主义,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这势必会造成女主人公的悲剧,因为男主人公将他们的露水之欢之作一个微末的小事,电影在中断的一丝对谈,透露了时代背景,这是日本发动战争的年代,而男主人公的游手好闲,一方面反映了川端的精英思维,一方面也是在对战争的一种软抵抗,因为一切都是虚无的,那么战争的意义自然也很难诠释……影片结尾,对少女的死也是轻蔑的,男主人公的心是冷的,与之对应的,除了叶子的热情外,导演让她一直穿着红色的衣服,也是对她热的写照,而最终,她也宣告了死亡,或许川端,又或是导演在这里的处理也是一种反战的宣言,对那些执迷于现实的狂热分子而言,所做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论如何,都将面临死亡,因此虚无也在在所难免……因为时代背景,导演处理画面处理的很干净,色情丝毫没有外漏,这就多靠女主角的生动演出,她将内心纠葛的一个女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驹子是善良的,但是现实是如此残酷,她是友情的,但身边的人又是如此冷血,于是,她掩藏起善良和多情,将内心的欲望和痛苦压抑,她一位男主人公是自己的光,却慢慢懂得,这是自己的臆想,无论如何,她都生活在一个雪国,这里一切都是冰冷的,而她要做的是活下去……非常遗憾的是,这部电影中文翻译的十分糟糕,错误百出,如果不熟悉原著,看翻译的电影基本是看不懂的……

 6 ) 埋葬雪与愁

日本女主角柔弱的身体 离别的惆怅 前期长时间的温柔

长焦 雪与冰凌

男主角的呆子 无奈 不停的吸烟
军队不多的从你身边走过 你成为社会的第二面

火灾 日本女人的殉情

 短评

男主人公简直就是个摆设!

5分钟前
  • 布鲁斯
  • 推荐

谈不上多少艺术性,故事却也讲得不坏,只觉得处处少一点。成濑也应该拍雪国。

8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荒寂。

11分钟前
  • 错荡
  • 推荐

原来看的是这个版的。

15分钟前
  • Asiovo
  • 推荐

只适合在静谧中细细品味,悠扬的旋律,温柔的白色,雅致的生活还有命运的无奈

19分钟前
  • dellizheng
  • 力荐

中规中矩讲了个故事,无甚精彩迷人之处

24分钟前
  • 沈园清客
  • 较差

是丰田四郎版就更好了

25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我认为比那个版本要好。交代的清楚。川端康成跟电影界的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有一比,比较关注女性逃不脱的宿命,给予同情,理解,但还是束手无策。

27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只看过书,很想看一下电影

28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还行

意境与原著相差甚远,全然不见小说中那股空灵轻盈和虚无感,成为艺伎后的岩下志麻娇艳十足

32分钟前
  • 女杀手
  • 推荐

在风物意境上对原作中的雪国做了比较准确的还原,比如雪上曝晒的绉纱究竟什么样,在影像上终于落到了实处。岩下志麻的驹子也风情万种,光彩照人。难免悬想要是成濑拍会是什么样,这么想着,忽然意识到成濑惯常用的细碎剪辑,正与川端连缀片段而成长篇的写法契合。

34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雪的国,情似火。东的京,冷如冰。

35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岩下志麻划拳是唯一的亮点。

38分钟前
  • 古拉格的罐头人
  • 较差

这样的相遇虽然不大美好,但是爱是纯洁无瑕的。

41分钟前
  • 莫小棉✿
  • 力荐

なんと悲しい

46分钟前
  • 思南nan
  • 力荐

即使岩下志麻也拯救不了这部在其他方面无能为力的电影了,诶,看来《雪国》是不可能被影像化的,至少我心里的雪国是不能了,目前为止在感觉上还原得最出色的竟然是表面上毫无关联的《情书》,我也不晓得为什么...

49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还行

没有看原著时的感觉

50分钟前
  • Ryan
  • 还行

雪国很美,雪国的女人更美。配乐美。木村功太帅了。

52分钟前
  • 春山
  • 还行

调度上还是差了。

54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一个一年只来一次的人。

58分钟前
  • 阿西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