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天秤座美女,果然都是调情高手
看戏里的May时候不断地想起我的天秤座女同学,一样的天秤座式调情。她们的调情总是非常的自然,像是蜗牛一般,沿路留下记号,让你慢慢追随。风情但不让人觉得轻浮。
你觉得你们在”约会“,对她而言只是个”聚会“。
你觉得她在对你表示好感,对她来说这只是她亲切友好的个性。
你试探性的开轻浮的玩笑,她坦然的指责但绝不一本正经。
从后面轻拍你,你给自行车打气的时候的给你扇风。(哦~~,多么可爱的一个小淘气!)聊天的时候偶尔气氛冷下来,她会马上笑来缓解你的尴尬。你沮丧了,她会安慰你,跟你说好听的话。没信心的时候,她会称赞你,鼓励你。(啊~~,她真是个体贴善良,善解人意的姑娘!)
一切都非常顺利,你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于是某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你甜蜜的回忆你们的****(牵手/抱/吻,反正就是共同的亲密记忆),她却说,没有啊,我怎么不记得,你乱讲……并且伴随着迷人的微笑,撒娇的口吻,流转的秋波。(嗯,没关系啦,女孩子都会有点不好意思的。),于是你就这暧昧的氛围里迷失了。
她依旧什么都不承认,但依然和你”聚会“。她总给人留下美妙的遐想,当你忍受不了暧昧的煎熬而跟她摊牌,她很可能会一脸无辜的吃惊状,我当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没想那么多。如果我让你误会,那很对不起。虽然让你误会了,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朋友,好吗?(再一次迷人微笑)
这么一个”纯真又大方“的朋友,你又怎么舍得跟她绝交呢?是吧?
=====================================================
话说高圆圆本身就是天秤座,而且是毫无疑问的美女。
说实话,其实挺羡慕天秤座美女的,欲拒还迎,风情纯情之间永远把握的那么合适,态度那么自然。她的主动是明朗活泼,她的被动是清纯矜持。所以才让人欲罢不能,沉迷不已。她做什么都是那么迷人脱俗。你永远没办法恨她,讨厌她,永远没办法把恶毒的字眼加在她身上,只是怪自己太多情,会错意。只能遗憾。
====================================================
原作者不得已的备注:本文版权属本人个人所有。那些摘章抄句放到自己博客帖子里的各位,请尊重原作者。
2 ) 成都不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成都人,只能说这片子没有拍出成都的味道。
主角都不会说四川话,直接掉一个级别。英语听着又不标准。。。
我怎么不知道肥肠粉这么有代表性,吃冒菜,串串香的人都比它多。
故事没啥情节,很别扭,既然自己明明结过婚,知道对方的意图就该早说出来,总是要等到出事后才揭晓,很俗!!
那个坝坝舞感觉也不怎么好看,音乐感觉就没对。
反正就很不搭调
3 ) 成都欢迎你,圆圆欢迎你
勒地死俺的尖头鳗,围殴康姆吐成都,贼死一死杜甫草堂。。。
请大家坐稳扶好,小朋友们不要掉队,下面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们要参观的是成都著名的杜甫草堂,和杜甫草堂,以及杜甫草堂。如果大家在观光过程中感觉无聊,请自行将相机摄像机调整为人像特写模式对准导游高圆圆,她的一颦一笑将极大缓解看片中各种不适。
打一开始就知道今儿没啥戏可看,进电影院前送了一兜子礼品:两张成都对外交流协会的DVD碟,一本全是洋文的成都介绍,影片介绍,还有制作精良的成都旅游明信片。鼓鼓囊囊一堆,传达的信息是您就当看了场旅游卫视,25块钱也没亏了谁,起码不用买明信片了不是。
伴随圆圆一嘴北京味儿英语,漫长的《旅游卫视—发现成都》开始了。既然是观光片,就不太好从电影角度评判人家,毕竟情节是否拖沓,演员表演是否呆板,或故事结构是否不完整对于一个宣传蜀地之美的节目不那么重要。只要能赏心悦目地表现当地风土人情,继而吸引中外游客增加第三产业收入,就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啊不是,我是说旅游节目。
从这点看《好雨时节》差一点儿就能担当起宣传成都的重任了。
全韩国班底的摄影组把画面拍的格外美丽。韩国片里那种总过曝的迷离影像很符合成都的悠闲气质,大阴天也能整出阳光范儿。下雨场景是最拿手的,本来脏兮兮的路面愣晶莹剔透,很神奇。
画面美丽的另一大因素是高圆圆同学。摄影师仿佛爱上了她,无论是高速旋转的全景特写(介是传说中的斯坦尼康嘛?)还是大特写,每一面都美。从前上影视艺术时分析《有话好好说》里的瞿颖特写,老师说中国女演员只有瞿颖能这么近距离地跟拍侧脸,脸型漂亮的无可挑剔。其实我看圆圆也可以。每当我觉得情节太烂昏昏欲睡时,总会出现她漂亮的脸蛋让人精神一振。
话说圆圆也是老牌花瓶一枚,花瓶到我一直以为这是在电影院里看的第一部有她的电影,所以那么惊艳那么漂亮。看卡司才想起来不刚看了《南京南京》嘛。。。竟然完全不记得。论美我觉得圆圆能数到前几名。没别的姑娘就是单纯的好看,电影需要周迅,也需要高圆圆。她微笑迷人的看着镜头,一瞬间让人觉得演技呀流利英文呀都是瞎掰,要啥自行车呀~
诠释may其实挺难的,真不能全赖高圆圆的演技。印象里她就没演过有层次的角色,要不就是学生形象的单纯到底,要不就是国难当头的愤恨到底。从不接受男主角到最后的释怀,中间的变化和过渡有点儿挑战。挑战中的战斗机是竟然全英文对白,简直是灾难。
英语本就不适合谈情说爱,如同卢梭说法语不适合唱歌一样。看好莱坞翻拍的那些失败作品就能窥见一二。母语都很难成功更别提两位的北京英语和首尔英语了,闭上眼听感觉像中学生在读课本,睁开眼睛就音画不同步一样别扭。这种情况下还得有情又有爱,太难为人。非母语+好演技的组合似乎只有张曼玉成功过,女演员中一奇葩是也。
另外原声做得很用心,声音团队没少下功夫。要是能把所有英文对白都换成背景音乐就更好了。
思念成都的同学请观影,思念高圆圆的同学请观影。
4 ) 成都,我爱你!
2007年的年末,再一次被朋友相约一起去天府广场过圣诞,却被我第四次拒绝了。
天府广场在成都市中心,离我们学校太远了,活动结束一定没有车回去,所以,算了吧,将来有时间再去。
如果在我弥留之际要评出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那这件事一定榜上有名。
在天府广场过圣诞是件真正令人快乐的事,所有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拿着充气玩具相互打闹,排山倒海人潮汹涌。
在成都的前两年是在双流县城度过的,那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小县城,全部走下来也不过半个小时,但是超市公园学校一应俱全,连高等法院都有,我还记得我每次走过那个法院的门口都会说,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有最有名的双流兔头——现在想想,我在那里那么久,居然一次也没尝过。
前半辈子最后悔的事都发生在成都了。
后来学校就搬了,搬到了新都,旁边就是大熊猫研究基地,也是在2007年,和寝室的几个家伙一起去了一次。所幸,我没错过这个。
还去了杜甫草堂,和所有到杜甫草堂的人一样摸了摸杜甫先生的手,纤细手指和突起的关节在游客们反复的摩擦中泛着铜光。
还有武侯祠,锦里和文殊院。
后来,我又去过很多养着锦鲤的景区,都比锦里漂亮而庞大,但又怎么能比得上锦里呢?锦里的酒吧,小吃,戏台,都是那样的美不胜收而又温婉恬静,如同这个城市一般,精彩自信,谦虚包容——连绵不绝的流淌着文化却又不慌张不刻薄的体谅着人们的脚步。
在这里你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就如同我在文殊院见到的那位行脚僧一样。不远万里从缅甸一路风尘仆仆,禅杖和袈裟都落满了灰,但依然笑盈盈的对着前来问询的香客答疑解惑。他告诉我,他是徒步走来的,不过也没什么辛苦,没有什么要紧的事,走走停停,不用那么急。
再后来,我去了九寨沟,回来的路上经过了都江堰。512时看新闻说,都江堰破坏的很严重,绵延几千年的水利工程因为这场灾难损失惨重。
那个时候,亲戚朋友都说,太好了,幸亏毕业了,幸亏回家了,要是这会在成都,那就着大急了。
这就是我和成都的缘分,美好的都看到了,灾劫躲过去了。
在512一周年的时候,很多纪念活动应运而生,无非就是治疗创伤温暖心灵之类的。
其实,都江堰沿河的大排档早在灾后重建之初就重新开始了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四川人比我们谁都活得明白。
在成都的四年,这个城市教会了我很多事,只是那个时候想不通,现在慢慢开窍了。
一直想着要再去成都,但却总是与她擦肩而过。其实这样也好,如果太着急只是匆匆而过,这个城市不会爱你。
成都,我的时光机。
成都,我爱你!
5 ) 《好雨时节》:震后成都的爱情故事
韩浩月
一场灾难之后,总得有点文艺作品将记忆留存下来,那种高喊口号的就算了,我说的文艺作品是指那些能通过好看的故事反映人性、给人以温暖感的小说、电影或者别的一些什么。四川震后,有过几部片子对地震进行过讲述,但电影看完后留不下什么印象。中国最值得期待的地震电影《唐山大地震》,冯小刚正在拍着,而《好雨时节》的将要公映,却夺去了首部最值得一看的地震电影的名头。
私心里我一直期待四川地震这个题材,要留给中国导演来拍,方能调动全体国人对地震的集体记忆,帮助大家纪念逝者、更好地生活下去。但影片的出品方还是邀请了一位韩国导演来拍,不知道这是否出于对国内导演的不信任。单从导演的知名度来看,《好雨时节》选取许秦豪不算是冒险,这个韩国人,曾拍出口碑不错的《八月照相馆》,他的电影作品,以对人的情感与生活进行细腻描写著称,在《好雨时节》里,的确也能看到他标签式的导演符号。
《好雨时节》是一部爱情电影,它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在叙述一对青年男女的含蓄、清新的爱情,韩国演员郑宇成与中国演员高圆圆分饰男女主角,把他们在美国为同学时的一段未了恋情带到了成都,他们再次相见时,已经成都震后一年,这个城市似乎已经彻底恢复了它的悠闲、浪漫的面貌,但在郑宇成重新对高圆圆表达爱意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情节,都在表明这个城市因地震带来的伤痕,仍然在隐隐作痛。
我更愿意把《好雨时节》当作一部地震电影来看,尽管电影只短暂出现了几个废墟的镜头,城市里的居民也多以男女主角背景的形式出现,但那些公园里奔跑的孩童,街上骑着自行车在雨中穿行的行人,往往会把观众的目光从主角的身上转移走,通过银幕上的信息去悉心感受这个城市里人们的生存状态。《好雨时节》越是轻描淡写,就越是能够将观众带到对成都震后一年的猜测与想象里。没错,电影里的成都是平静的、安宁的、诗意的,一如影片里高圆圆的形象,她的微笑、幽默和沉默里面,总有股看不到的忧伤。
《好雨时节》设置了一个让观众产生探究心理的悬念,这个悬念一直到影片最后才得以破解,支撑观众全身心跟随情节往下发展的最大动力,就是这个悬念的设置——高圆圆明明表现的那么喜欢郑宇成,却为何一次次拒绝了他;影片还有一个负担起搞笑任务的角色,即郑宇成所在企业的男性同事,作为第二男主角,将一个善良、热情同时又不发一点儿不识时务的中年男人形象演绎的很出彩。除了这个悬念和这个男配角,片子的格调可以用“淡然”来形容了,但它却并不缺乏让观众持续期待下一个镜头的吸引力。
《好雨时节》是部好看的电影,它的国际化制作风格——外国导演、中外演员、全英文对白,并没有削弱它讲述一个中国故事的本意。画面的唯美,高圆圆最为轻松和投入的演出,都为影片增了分。只是,《好雨时节》这个片名并不适合观众接受,第一印象它更像一个农业科技电影或者风光旅游片,如何强调它的爱情故事片和四川地震背景,是它能否成为大众关注的电影的决定性因素。为受众考虑,《好雨时节》这个片名寓意虽深,但并没有它原来的片名《成都,我爱你》更直接和容易理解。
6 ) 来了,就不想离开
■入评理由:中韩合作的爱情甜品,丝丝入微却少了点成都的市井气息。
■片名:《好雨时节》
■导演:许秦豪
■演员:高圆圆、郑雨盛
■上映日期:2009年1月8日(中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爱情的感觉变化就跟季节更迭一样,这一回许秦豪的爱情依然不完美。
拍了十年爱情片的许秦豪,一直没有走出心灵的迷区。他总在重复悲剧,即便等来了释然和点滴微笑,但也是笑中带泪的那种。就跟以前说过的,《八月照相馆》的韩石圭有绝症,《春逝》的李英爱有伤痛,《外出》的两位是不伦,《幸福》的主角索性是病人,谈一场恋爱,许秦豪就让主人公生一场大病,好比《情书》里的女藤井树,有着看似治不好的重症感冒。因而许秦豪的爱情故事少有完美,总有一方负心薄情另一方又大惑不解。《好雨时节》亦不例外,一对留学时认识的老同学,再次邂逅时,女方有难言之隐。她避谈过去的一些美好记忆,这是何故?后来,许秦豪直接把她送进了医院,为的还是说明爱情落下的重病不好医治,很难痊愈。
《好雨时节》里的成都是潮湿的,几场春雨应了季节,带来湿漉漉的感觉,有如催发情欲一般,就连人物开口说话都会有时滞效应。这种黏稠感好似男主角的不舍,他居然重遇旧日美好,宁可选择推迟当天班机。它也包含了女主角的迷恋,过去总归是美好的,雨季来临也意味着旧情重燃。电影要寻找的感觉其实就在杜甫的古诗里,说的是雨、讲的是从夜到锦官城的环境,可无一处不是在说诗人的欢喜心情。这自然万物,总能用以去化解留在内心深处的爱情伤痕。回看许秦豪前作,找到这样的共同点并不会太难。
影片原是《成都,我爱你》的三段之一,这些以城市为题的致意系列,无论原创还是山寨,大多采用了异国人的眼光。所以《好雨时节》的韩国男子会意外降临到这座城市,而不是杜甫草堂里的讲解员盼到了情郎。电影第一视点来自男方,他的语言障碍,一路上拥堵的交通,饮食的不习惯,躲在酒店里无聊寂寞打发时间,这些都是外来人物的最好写照。
这部电影把成都过分美化了,即便对于没去过的人来说,它都干净得太不像样了。从空旷广场到路边小店,路人彬彬有礼,没有了耳边嘈杂的川音和市井气息的热量。这简直是天造地设的场景,适合给男女双方用来谈情说爱的。然而这段昔日情愫静如止水,导演依然怕影片太过平淡乏味,就加了一个韩国中年谢顶男进来搅局,制造一些笑料反差。可即便如此,《好雨时节》还是太过于恬静了,冗长拖沓。影片空有杜甫草堂这样的人文景点,许秦豪恨不得再现当年竹林戏的柔情,可惜只能徒劳的复制。《好雨时节》的致命缺陷在于两个主人公没有过去,他们的过去只有照片,现实中有所关联的人物更是少之又少,多半是服务型的角色。于是乎,突如其来的爱情让人难以入戏,这种重逢虽有普遍代表性,可发展下来也不是这样客气的,没有丝毫惊喜。再有高圆圆拿捏女主角内心始终有所欠缺,更不提她那口英文发音。至于讨好中国人的天灾节点,未免处理得过于草率了。
从重庆到成都,这两座城市经《疯狂的石头》到《二十四城记》等多部影片的表现,借由银幕制造出独特的巴蜀文化,然而里头好坏参半。《好雨时节》加了韩国人进来,可这辣白菜跟四川人的麻辣终究不是一个味儿。太多的想当然,太多的甜言蜜语,反倒容易产生虚情假意镜花水月的幻觉。我在观看过程中不止一次想起了城市宣传片,多了精心设计,少了自然美感。两个异乡人在成都进退两难(高圆圆明显不是川妹子),那城市背景说到底还不是一个花架子,爱的是成都?其实是人。巴尔扎克说:坦白的爱情自有它的预感,知道爱能生爱。这《好雨时节》就是想由简单的爱而生出另一种爱,完成从男主角到女主角身上的情感转化,再有体现出对那场灾难的大爱。有一点是不会错的,不管是爱情来了还是人来了,来了,就真的不想离开。【北京青年报】
高圆圆的英文怎么讲的比韩国人还差…此棒男满有爱额~
觉得韩国男主角的英语缩滴比高圆圆好点儿...不多(跳着看的)
高圆圆的演技真是...毁了一部又一部啊...
郑宇成帅的没天理~
1、这片儿演技最好的是两位大叔。2、高圆圆的英文真是不能听。3、许秦豪用那么多运动镜头想干啥?4、原声可以一听。5、影片内容介绍是傻逼,剧透就真没意思了。6、此片15分钟可以拍完,最好的两场戏是机场和医院。7、看来看去还是三星。
不能用母语表演,对演员来说真是悲剧啊~
高圆圆这个老花屏
成都加一星,许秦豪加一星...
圆圆的英语确实令人泪崩。。。
高圆圆演技还是那么烂!
就...高圆圆短发真好看。
一碗白开水,哪来的麻辣酸辣味?折扣下,有点不行……《春逝》的竹林,《外出》的“车祸”……
高圆圆阿,这片毁就毁在你那点破英语和破演技上了....
高圆圆一开口说英语我就想放弃此片。
高圆圆台词真差,特别是英语。导演太不俭省,15分钟紧凑点可以讲完的内容非要抻成90分钟,结果就是个糖水片儿。对震后背景的暗描真应该让贾樟柯来拍……两位主要男配角的表演是影帝级的
就是圆圆姐的英语不咋地!还是人家韩国友人好!
前面拖沓看的我想中断,看完结尾回想之前的伏笔还是很美好
高源源你演得好烂
其实很惊喜,是个不错的故事,合理加入了震后背景,把成都也拍得很漂亮。问题在于该含蓄暧昧的时候过于直接,该理所当然的时候又太纠结。而浪漫戏也有点过头做作,就像高圆圆的表演,总会让人有出戏的突兀感。另外郑宇成的确很帅,片尾的主题曲也很好听。
高圆圆英语好烂啊,演技也生涩,怎么看怎么别扭。因为郑宇成,观影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