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跑完步马上打车去电影院,可能太赶突然有点天旋地转血压飙升,而这部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没给观众喘气的时间。不断切换画面,密集的对白,连一个慢镜头都没有。班克和小琳参加电视问答节目的时候在厕所狂吐,他们演习作弊的时候班克再次狂吐,最后小琳在考场用2B铅笔抠喉更是当场大吐特吐,有点晕车的我胃里翻江倒海,差点就要吐出来。
之所以紧张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希望小琳和班克都能成功。无论是帮别人作弊狂捞一笔,还是靠自己努力得到奖学金出国。虽然有点政治不正确,但是在丛林社会,究竟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呢,所谓道德的高地根本没有天花板。而且命运根本没有善待他们,贫穷的单亲家庭,父亲母亲没本事,哦对,他们比别人聪明,可是这种聪明也更多是后天勤奋得来的,跟班克的妈妈在洗衣店搓衣服搓到驼背的勤奋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就算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等生,就保证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吗?就像班克说的,还不是出来打工,只不过工资稍微高一点而已。他们即使勤勤恳恳,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诱惑。而他们做的选择,其实都只是在赌博,只能说作为赌徒,也许他们不够通透,但这种所谓的目光短浅,本质上很可悲——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早就过够了这种操蛋的生活。
这个世界留给穷人试错的机会太少,而试错的成本又太高。班克被小巴找人揍了一顿之后,错过了学校出国奖学金的考试,在他没有任何办法的时候只能选择跟小巴合作。当他知道自己被设计后狂怒,想要退出这场游戏。如果这样,之前他挨的苦头都白挨了,他只能回去那个设备落后的破洗衣店,帮着驼背的母亲搓洗衣服。
更令人绝望的是,当班克玩砸了,被学校开除,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拿着作弊赚到的钱,能想到的也就是给自家的破洗衣店换几台好点的机器。看到这里真的哭了,穷人能想到的真的也就是这些了,反正也没有再多钱。是的,也许哪天他的洗衣店就连锁了,从此成为洗衣大王了呢。班克对小琳说:“你是活该,我是倒霉。”但是他们的活该和倒霉本质上没区别,就是穷,人的不自由大部分来自经济不自由。
还有更加惨绝人寰的是,小琳干完所有的事情良心发现了!伟光正的她要去举报,要去揭穿这一切。这不就是鱼死网破,“代噶揽埋一齐死”吗!!!那些富人原本就那屌样,她去举报了只是把他们打回原形,而她和班克这种却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虽然班克最终黑化已经无可挽回,可是我真希望小琳转身离开洗衣店的时候电影就此结束。
结尾的小琳,让我联想到毛姆在《刀锋》里改编《马太福音》写到的耶稣: 耶稣很饿的时候,撒旦说你可以把石头变成面包,他拒绝了;撒旦又把耶稣胁迫到神庙之顶,说你跳下去吧不怕的,你的天使会托住你,耶稣拒绝了;撒旦又对耶稣说,你只要对我俯首称臣,这世间万国都归你,耶稣还是拒绝了。 可是,当撒旦对耶稣说,只要你接受戴上荆棘王冠和被钉在十字架的死刑,全人类都能得到救赎,耶稣答应了,撒旦笑得两肋发疼。 “恶人作恶的时候,总是以救赎的名义”,当人类决定自我牺牲的时候,总比上帝更高贵,因为上帝充其量只是牺牲了他的独子耶稣。 上帝尚且以救赎人类的名义,可是小琳,只是可悲地想要弥补自己一时的贪念将石头变成面包犯下的过错。我更同情的是班克,他的堕落更多是外因造成的,他原本是那么纯洁。
电影为了戏剧性表达所设置的规则似乎是:所有有钱人都是蠢货,所有穷人都绝顶聪明。 可是现实生活根本就不是这样啊! 这个世界没那么好。
大海印象中上一部在国内爆红的泰国片,还是7年前的《初恋这件小事》。
不过最近泰国片《天才枪手》引进内地院线,票房三天过亿,口碑刷爆朋友圈。豆瓣8.4的高分,让国庆档一众7分多的国产佳作也黯然失色。毫无疑问,《天才枪手》很可能是继《摔跤吧爸爸》之后又一部现象级电影。(本文有剧透)
《天才枪手》讲述的是发生在校园中的故事,主人公是帮富家子弟考试作弊的枪手。因此国内有很多人感叹:没有恋爱,没有堕胎,泰国电影告诉我们青春片原来还可以这么拍。
但是大海觉得,与其说《天才枪手》是一部青春校园片,不如说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片。
布局周密的作弊计划,紧张刺激的考试环节,简直就像是《银行大劫案》、《惊天魔盗团》这样的犯罪电影。同样是巨额赃款,同样是高智商的犯罪计划,唯一的区别就是抢银行变成了跨国作弊案,不过抢银行与当枪手又有着同样的诱因:无法逾越的阶级鸿沟。
影片根据2014年真实发生的一起跨国作弊案改编,这场轰动世界的作弊案也促使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对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
主人公琳(茱蒂蒙·琼查容苏因 饰)生活在家境一般的单亲家庭,她成绩优秀,从小各种奖杯拿到手软。在父亲的要求下,她高中来到一所私立贵族学校读书,因为是尖子生,校长为了招到琳,不仅免除了她的学费,还提供免费午餐。
女主角茱蒂蒙·琼查容苏因是第一次演电影,此前她是超模身份,身材长相都没的说。不过为了演绎学霸的气质,她在影片中的扮相很素,看起来真的就像那些不会打扮、埋首书本的普通女孩。
戳张图大家对比一下:
入学之后,她与长相甜美、成绩糟糕的格蕾丝(依莎亚·贺苏汪 饰)成为闺蜜。
格蕾丝是学校的戏剧社红人,为了获得出演舞台剧的机会,她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课成绩,于是格蕾丝报了老师的补习班,还让琳辅导她的功课。
结果到了考试的时候,琳发现试卷上的题目都是补习班资料上的原题。那些上过补习班的考生拿到试卷,顿时面露喜色。监考老师还意味深长的对考生说,那些成绩差还不报补习班的人,等着不及格吧。
更要命的是,学渣格蕾丝虽然报了补习班,但补习资料上的内容一个都没记住。为了让好友顺利通过考试,琳用橡皮+鞋子的方式第一次帮格蕾丝作弊。
上过学的都知道,虽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学校老师私自开补习班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看来泰国也是一样。而琳之所以帮助格蕾丝,一方面是对朋友的同情,另一方面就是出于义愤了。
之后琳又认识了格蕾丝的男朋友小巴(披纳若·苏潘平佑 饰),一个学渣富二代。
小巴想让琳也帮助其他富二代作弊,并且开出了诱人的价格,琳一开始不为所动,甚至有些生气。但是小巴随后说,你赚了这些钱,足够弥补家里交给学校的“赞助费”了,琳这时才知道父亲背着她给了学校20万泰铢的“赞助费”。
20万泰铢折合人民币约4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而且成绩越差的学生,交的“赞助费”越多。
这里反映的现实就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了,别人不敢说,大海(90后,生于北方某个小城)以前就是个学渣,上高中就交了一万多的“择校费”。
我记得当初上学的时候,一个能装60个人的教室,学校只招30人,剩下的30人不是不招,而是全招择校生,必须交钱才能入学,每年学校收的“择校费”就是一笔巨款。
作为学渣,没能考进年级前50%是我的错,但是依据这个排名敛财,excuse me?
据说这几年有地方开始整治这个现象,比如合理分配学校间的师资力量,比如择校生不能超过学生总数的10%等等,不过具体有没有落实,学生和家长应该更有发言权。
了解“赞助费”的真相后,琳的三观可能就发生了一些转变:既然校长和老师可以利用考试敛财,我为什么不可以?
于是琳与小巴、格蕾丝等人组建了一个作弊团体,打着教钢琴的幌子,帮富二代学渣们作弊。这门生意算下来,一学期就能赚23.4万泰铢。
琳使用的作弊方法非常复杂,她用四首不同钢琴曲的指法代表ABCD,然后在考场上像敲摩斯代码一样传递正确答案。说实话,大海看到这里的时候一脸懵逼,心想换作自己,可能根本看不懂敲的是什么。
我们作为过来人,当然有更多简单的作弊方法。不过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琳的暗号太简单,不是付费会员也能得到正确答案,收费作弊的生意就没法做下去了。
而且后来确实有个戴眼镜的学渣小东看不懂暗号,转而求助另外一名学霸班克,结果被班克告发,导致了琳的作弊生意被学校发现,琳争取留学奖学金的机会也被学校取消。
学霸班克也是出身于贫寒家庭,他的父亲早逝,母亲辛苦经营洗衣店供他上学。他一开始是正直的,鄙视作弊。但他揭发琳的作弊行为后,也没料到琳会受到这么严重的处分,因此心怀愧疚。
与此同时,富二代小巴和女友格蕾丝被父母安排去波士顿留学,所以他们必须通过STIC国际会考(原型是SAT国际会考)。而琳为了弥补自己留学奖学金的损失,也需要再当枪手赚一笔。
琳想到了利用澳大利亚与泰国的时差实施作弊计划:她先飞到悉尼参加考试,随后把正确答案发给三个小时后开考的泰国考生。因为澳大利亚与泰国同属亚洲考区,所以试卷也是一样的。
小巴和格蕾丝则在印刷厂待命,收到琳的短信后立刻把答案印在2B铅笔上,用条形码代表正确答案。(2B铅笔是为数不多能被带进考场的工具)
随后他们把印有答案的2B铅笔发给每一位付费的作弊考生,这一笔生意做下来,能赚几百万泰铢。不过实施这个计划还需要一个帮手,就是学霸班克。
班克自然不会入伙,但是小巴略施诡计让班克也失去了奖学金,再加上沉重的家庭压力,班克急需一笔钱。
并且,琳对班克说了一句十分扎心的真相:就算你诚实,生活依然会欺骗你。
对比一下班克与小巴的生活,就会发现人与人的命运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个是勤奋努力的好学生,放学后还要帮家里的洗衣店工作,还要发愁自己的学费;一个是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含着金汤匙长大,用钱就可以摆平一切。
最终班克也决定加入,当他知道自己能分到一百万泰铢的时候,直接瘫在了椅子上。
就像很多高智商犯罪片一样,天衣无缝的犯罪计划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来实施。
班克加入后,一个包含各种能手的作弊团队正式成立:眼镜男小东人脉广,负责寻找客户;富二代小巴口才好,负责向客户推销和解说作弊方案;格蕾丝懂电脑,负责排版打印铅笔上的答案;琳和班克飞往悉尼考试,每人各背下一半的正确答案,然后传回泰国。
他们不仅一遍又一遍的演习了作弊流程,还排练了被抓后脱罪的口供,可谓相当专业。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跨国作弊的行动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内部,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在外部,琳和班克的怪异举动引起监考官的怀疑。
其中一个眼神犀利的白人考官给大海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网友评论说:这个考官以前可能是FBI的。
一波三折之后,他们的跨国作弊计划终于成功,但是班克却被那位白人考官抓了个现行,不仅被STIC终身禁考,还被泰国的母校开除。
琳在看到班克付出的代价后幡然醒悟,打算洗手不干。而班克却已完全黑化,打算把枪手这条路一直走到黑,他说:“当枪手一年就能赚几百万,为什么还要上大学,毕业后一个月赚几万块?”
小巴和格蕾丝通过考试后打算让琳一起去波士顿留学,因为他们需要琳在大学继续帮忙作弊,但是琳告诉他们:“难道你们不知道大学的考试没有选择题吗?”
最终琳选择自首,揭发了她参与跨国作弊案的事实,这个结局是否强行“正能量”暂且不说,大海觉得琳的醒悟始终缺少一个关键点。
这个关键点就是,琳曾在劝班克入伙的时候说:“作弊让别人通过了考试,让我们赚到了钱,是双赢。”
而小巴向作弊考生们演讲的时候也说:“让我们去选择大学,而不是大学选择我们。”
他们的逻辑说得通吗?其实不,因为作弊最大的危害不是让不学无术的人获得更好的机会,而是让真正寒窗苦读那些人的机会,被作弊的人所顶替。
蛋糕就这么大,作弊的人拿走了,就会挤掉其他人的名额,作弊破坏的是公平。
而这个核心影片始终没交代出来,这是大海觉得比较失望的一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作弊破坏的是公平,如果这场考试(or人生)本身就不是公平的呢?
如果达官显贵的子女多交点“赞助费”就可以上好学校,如果学校本身故意拔高标准,让更多的学生只能交“择校费”获得入学机会,这样的“考试”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作弊者呢?
其他影评推荐:
写在前言:也许有人觉得谍战片般的作弊现场很过瘾,但我觉得背后隐藏的伦理才是精髓:关于单亲家庭成长的压力,教育制度与阶级之压等等。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人物形象非常立体。
从离婚证和爸爸后面说的“离开”,推测妈妈是因为爸爸或家里的贫穷而离开。
最开始的镜头女主自白(其实为了考试演练),说你们怀疑谁都可以,但都不应该怀疑他,因为他是我见过的最正直的人。
后面回忆他们最最开始的见面,女主说男主吃面弄脏衣服,衣服皱皱的上镜不好看(啊呀喂,肯定是女主上心了,不然哪有时间瞎关心别人),再到看到男主笨拙的样子开心的笑,绝逼有问题。
在考场被男主举报被抄袭,女主都没反应,直到后面以为是男主恶意争夺名额举报才生气,是因为她感觉自己的正直男神好像跟最开始的认知不一样(不开森~)。
之前看过一遍研究,说过女生择偶标准会参照自己的父亲来,所以男主大大跟父亲大人不觉得有点像嘛?
再到后面,用威胁的语言诱惑男主帮忙,其实一方面可以解读是女主真的需要帮手,另外一方面女主也深知奖学金的机会对于他们贫苦出身的重要性又多么大,所以女主想帮男主。
后面男主被捉,女主很犹豫要不要把两人相识的合照删除。最开始没有,后面敲门(可能想帮腔),是男主的眼神(不想钱泡汤)让她下定决心删除。但同时也删除两个人历经磨难的美好记忆。这感觉,要崩
这个删照片的举动对于整个影片的基础很重要,代表整件事的不可挽回/
后面以为男主找她,以为整件事情都结束了。听到男主有跟她之前一样的盘算之后,整个人都崩溃了。崩溃于她自己把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害成恶魔。
男主出身贫困单亲家庭,母亲为她洗衣服背都驼了。
这么一个以不喜欢吃外面的东西而拒绝外出吃饭(实际是没钱吃不想浪费)当借口的人,这么一个强硬地拒绝阿东要付钱给他帮忙考试的人,这么一个直愣愣地举办别人考试抄袭的人。
看上去过于耿直,然而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他保护最后的自我骄傲的方式,或者从小父母也是这样教授他作人的道理。
而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他凭着自己骄傲的成绩可以作为盾牌好好保护自己,这也是他一到考试紧张就想吐的原因,毕竟是保护自己唯一的武器。
然而保送奖学金的机会因“意外”毁了!他迷失了,接下来他应该往哪里走?直到女主用金钱诱惑他帮忙,是呀,要继续下去,只有这样的选择了,所以负责任地努力备考。
然而,当听到当时的意外竟然是有人恶意操纵时,他的愤怒和骄傲拒绝了金钱诱惑,摔门而出。
但当经过一个写新洗衣店的广告时,他又回去了,而且用同样的言语反劝女主继续。恶悄然萌芽。
在厕所发答案的关键时刻,犹豫再三,他还是决定勒索他人来赠偿自己的损失费。恶开始倾斜。
考试被抓,被通知到学校遭遇退学,母亲哭着签名,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他。
新的洗衣店门口地上用的是考试通过的人庆祝的t恤,他特意放在门口让别人踩踏,是否象征着他的释放,决意成为中产阶级学生前途的主人?
即使变成另外一种陌生的人?
首先出场,大家以为只是个富家公子哥,玩乐主义的学渣一枚,大家也就忽视过去了。
但当他为自己的私欲,打伤男主,破坏决定男主前途的机会。这真的不恐怖嘛?
一个人的前途在他看来完全没有自己的利益重要(被揭穿的时候也没有羞愧感,只是怕男主不替考而自己的升学考试可能被毁而苦苦挽留)。而且男二完全可以把男主放在一个锁住的房间或更远的干净地方,而不是放在垃圾场,这种折辱人的地方。当这种想法存在于富有阶级,尚且是一枚“纯真”少年身上,他已经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别人的人生,那么以后他面对更大的诱惑,是不是会做出一些更恐怖的事情(比如新闻常见的富二代的丑闻)。种种迹象的萌芽让人细思极恐!!
女主公开,那么就会牵扯到买答案的人群,甚至会像男主说的让全泰国的考生成绩被取消。假使这些成真,一方面,可能遭遇上层势力的报复,像小巴之前对班克做的事一样。另外一方面,一些键盘侠会抨击女主的正义,可能会歪曲成无事生非,“赚眼球”。这些情况,如果没有外力的保护,是要如何在惊涛下生存。
所以电影,就在那刻结束,留下未尽之言,也希望我们心中的善可以永活。
壞學生失敗的代價多低,一點點小成就就能歡欣雀躍,即便那是別人的成果,長大了還能叫囂逃學作弊打架才叫青春。而好學生的呢,一步錯便有可能滿盤皆輸,代價甚至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崩塌,而這正是最讓人難過的一點。
男主二宫和也,女主杜鹃,男二彭于晏,女二新垣结衣。
女主和女配不就是所谓的vogue脸和瑞丽脸!男主好帅喔!
日本小伙伴说全程精神紧绷,因为日本电影不太有这样的节奏,也不太触碰这样的话题。我说,其实泰国电影也不太有这样的节奏。泰国人今年值得为这一部难得的佳作而骄傲。导演很聪明用商业片的包装来批判教育体制,对比冷峻现实下迥异的个体命运。唯一不满是结局太正面,bank和lyn黑白分化过于刻意
确实是今年看过的最紧张刺激的电影,女主根本是美籍亚裔版金高银,男主已经完全是我的年度泰国小男孩了!
@2019-08-21 00:36:19
三星半。胜在新奇,几乎是杂糅了一个全新的类型片(教育谍战片?),尤其后半段拍的很燃。然而这片坏就坏在一切都太刻意,特别是为了增强戏剧感而呈现的作弊手段,如橡皮塞鞋子里、弹钢琴等等,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看起来也不像天才会做的事…以及结尾也处理的仓促。不过抛开这些整体还是很值得一看。
说神作有点过誉,但绝对是今年最具话题性的泰影。天才学生要么不作弊,要做就做成一部跨国谍战大片。惊险、跌宕、刺激,就最后错失的少女心让人有点唏嘘。看看我们的校园电影还在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我无语...(关晓彤/吴磊/刘昊然,中国版的饼先画起来!)
青春不只是堕胎与恋爱,作弊才是学生时代的主题啊!
万万没想到高中生考试作弊竟能拍得如此高潮迭起精彩好看。最后还有跨国悬疑谍战大片范!既有对公义和利益的探讨,贫苦优秀生在金钱诱惑下的铤而走险。也有正义少年的堕落黑化,少女初恋情怀的崩塌。更有好笑的喜剧桥段,聪明机智的作弊手段,紧张万分的考试现场。男女主颜值演技俱佳。秒杀国内青春片!
女孩果然比同龄男孩成熟地早啊,女主发现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的时候男主还在打小报告,女主发现自己需要承担错误的时候男主正打算大干一票……总觉得男主的成长落后女主一步。
从小怕老师怕考试的我全程像在看恐怖片……
与宣传语正好相反:作弊改变的只是成绩,这世界——出身和地位说了算。
( 注意有点剧透,没看过的快用手盖住。)说实话除了女主角天资过人,那些作弊手段真的很烂,暗号动作大而浮夸又没效率特别不实用。还有从起初渲染作弊的成就感,到之后因为叛逆变本加厉,最后又因为内疚失望产生的转变,都特别中二。结果牺牲了所有人,自己化作一朵白莲花,特别虚伪。
结尾过于政治正确,可惜了。
文戏武拍的极致,屌到不想讨论,跟朋友看完出来感觉很绝望,彼此不想干这行也不想搞闯作了,下半辈子做点小生意凑合过吧
虽然结尾很弱也不同意那种「何不做一对鸳鸯大盗」的假想。男女主根本不是同类。
作弊都能拍得这么燃,这么热血,真是激动到让人想鼓掌啊!剪辑很帅,节奏很好。虽然是青春片,整个的节奏更像间谍片或动作片,这就是侠盗的设定嘛。影片带出很多曾经的回忆,还借机探讨了泰国社会结构、教育制度等问题。几个小演员也不错。还有就是羡慕与嫉妒了,看人家青春片都拍到什么程度
exo me??那些说女主不好看的,女主明明长得这么高级,而且演技在线你居然还跟我扯长相?我chutimon气场全开好吗!夏日十佳之一,就是喜欢一本正经的反讽。
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接受了非常严格的“反作弊”教育,作弊被认为和偷窃性质一样严重,是人品的极大污点。我直到现在也不懂,很多人嘻嘻哈哈地说出“我们的青春就是抄答案”,“论文就是靠复制黏贴啊”,如何轻松又得意。你想过吗?很多人成年后的“坏”与“贼”,源头或许都是在学术态度崩塌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