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动作片韩国2008

主演:宋康昊  李秉宪  郑雨盛  严志媛  

导演:金知云

播放地址

 剧照

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2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3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4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5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6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3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4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5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6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7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8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9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4:29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西部精神

  一向对西部片提不起精神的我,居然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这部六十年代的西部片。依然是灰暗的调子,沙尘漫天,枪声大作,却改变了我对西部片的毫无道理的厌恶。对,我承认我的厌恶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之前没有看过西部片的上乘之作。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多好的名字啊,偏偏要翻成什么“黄金三镖客”,“镖客”在现代汉语中明明是指“旧时给行旅或运输中的货物保镖的人”,相当于现代的托运公司,而电影描述的是三个独行汉寻找宝藏的故事,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啊。我又是不喜欢事先看简介的人,差点就因为这个鬼名字而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1) The ugly   对洋人的脸有些辨识困难,所以为了早一点投入电影我总是特别专注电影开幕后出现的脸的特写,在我还没有搞清谁是主角的时候。当三个牛仔从两个方向向农舍逼近的时候,他们似敌非友,剑拔弩张的空气里预报着将有什么要发生。出乎意料地,三个人突然窜进同一扇门,不过一两秒的时间,连续几声枪响,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一个圆圆的脑袋捅出来,有些慌张又极其快速地逃离,一个停顿中字幕打出“the ugly”,而刚才的三个牛仔全部倒在农舍里。   我松了一口气,这个导演知道我的困惑,一开始就把善恶“盖棺定论”了,有强奸民意之嫌,倒是让我不必为那些陌生的脸蛋彷徨,省却不少麻烦 (2) The bad   收了贝克的500美金去杀人,抢了死人的1000美金,又杀贝克灭口。美其名为“受人钱财,替人消灾”,其实是骨子里的阴鸷残毒,从那对三角眼里射出,the bad的出现毫无争议。 (3) The good   正当我对the good的出场满怀期待,the ugly再次出现了。警察厅2000美金悬赏捉拿the bad,三个农夫即将得手,“螳螂捕蝉,麻雀在后”,the good出现了。他捉了the ugly,收了警察厅的赏金,又用枪射断了绞刑架上的绳子,救下the ugly. 他,竟然和the ugly是一伙的,串通起来骗政府的赏金。这样的“喜剧”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直到the good以为the ugly不值更高的赏金为止。   把缚着双手的the ugly丢弃在离小镇70里的野外沙地,the good扬长而去……   The good是个blonde,从头到尾the ugly都是这么称呼他,1米93的高个子,牛仔帽,风衣,年轻的Clint Eastwood帅到掉渣。他不是个通常意义上除暴安良的好人,看似一个未失去本心的好人。有时爱捉弄一下小人,以他天真的本性不知道“小人是不可以得罪的”,为此他差一点丢了性命。   至此三大主角全部登场了,以后的故事安两条线发展:the bad是一条,the ugly和the good是另一条。 (4) 故事的结局     三人最后的决斗在空旷的墓地进行,旋转的镜头,在三人的脸部特写和伸向枪套的手部特写间重复着,伴随着的主题音乐把影片推向了最高潮,留给足够多的时间让观众对即将到来的结尾坐各种假设。The good是唯一知道墓碑名字的人,the bad和the ugly只能打对方的主意,那the good呢?如果我是the good,我的子弹将会向谁飞去?这时候我开了个小差,仔细的研究了一下三人的长相,尤其是比较了一下他们眼睛的大小。光从眼睛的大小来讲,Clint Eastwood扮演的the good是最小的,他那深邃的眼睛总是眯起的状态,似乎被阳光刺到那样,可是谁也没法否认他又是最帅的。原来洋人帅哥靠的不是大眼睛双眼皮……我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枪声响了,the bad倒下,the good拔枪射击的动作总是快而且很隐蔽,而the ugly枪里的子弹早在前一个晚上就被the good取走了。   善人之所以是善人,是因为他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不会为了消灭敌人而滥杀无辜,不会有泛滥的贪念。The good自然不会杀了the ugly,却也没有错过这个捉弄他的好机会。于是又一次,the ugly的脖子上套上了绞绳,策马远去的the good转身射击,绳应声而断,the ugly的头重重地敲击在石头上。不过等着他的结局还挺好的,the good留了一半的金子给他。 (5)真实滑稽的小人   导演赋予了他许多黑色幽默的台词,让这个初见粗鄙猥琐的无赖显得有点滑稽,又因为真实开始讨人喜欢。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吊的,一种是切断吊索。   ——世界上有两种马刺,一种是走正门的,一种是走后门的,嘿嘿   ——如果你打不中,那最好就干脆打死我,你对我非常不了解,哼哼   ——如果干活是为了活着,为什么要为活着而累死呢   ——土豆,哼哼,吃土豆的人一定是穷的要命的人   ——在我们生长的那个鬼地方,如果不想饿死,除了当神父就是当土匪。你选择你的路,我也选择了我的,我选择的要比你艰难得多。   ——我吃饱了,我哥人不错吧? 像我这种流浪汉,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到我哥哥那里,保管一日三餐不愁。   ——当你想开枪呢,就尽管开枪,别废话   ——多少钱??哥们你理解错了,我不是问这把枪多少钱,我是问你能给我多少钱   相比the bad和the good,小人更具多面性,他“抢劫”枪店的时候凶恶狡黠,泡澡时杀了长近来报仇的农夫,来一句:when you have to shoot, shoot, don’t talk, 不失喜感。跟着the good去炸桥,是为了去河对岸找金子,客观上解救了几千个人的性命;一分钟前还趾高气扬要把好人折磨之死,后一分钟为求金子的下落满脸堆笑,好话说尽,一副唯利是图的嘴脸;和哥哥久别重逢,真情闪现,那是他就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弟弟,述说着生活的无奈;匍匐在铁轨边,让火车的车轮碾断手上的铁链,这方法残酷,无疑又是有效的;杀人前后总是“伪善”地在胸口划十字;找到伤心坡目的的时候,他在艾艾草青上喜悦地狂奔,穿梭在林林墓碑中,略带慌张地搜寻目标,那种对于金钱的疯癫……   默默的,我期望这个小人能够回到家乡,用这点钱做一个神父和强盗之外的正常人。 (6)战争背景   好人与小人冒充南军和对面开来的北军打招呼,他们是凭着灰色的军装判断的,不料,尘土拍去,对方露出蓝色的军服,阴差阳错,他俩成为了北军的俘虏。时代的大环境是任何一个个人无法脱离的,牛仔们再特立独行,命运也再三被也被这南北战争牵来扯去。   战争是什么?是两支军队守驻在桥的两头,互相攻击,死伤千余人,为了保护大桥的完整?是明知战争的无谓,又无法从这极度荒诞的大屠杀中解脱出来的军人捍卫军人荣誉的一个信念?“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的死去。”好人的一句话道出了导演的心声。    北军军营里,坏人在音乐声的掩盖之下,虐打俘虏(小人),小提琴手眼中躺下了泪水……   在西部片“好人不死”的眷顾下,the good始终是最幸运的一位。南北战的大炮使得他从容地摆脱了the ugly为他准备的绳套;Bill Carson临终的遗言又使得他在沙漠中奇迹地存活下来。我们喜欢这样的安排,他让我们心中燃起正义的信念,在残酷的现实生活获得些许活下去的勇气。 (7)西部精神   牛仔精神,或者称为西部精神更恰当一些,对我而言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它到底是什么?是即使杀人如麻的坏人也不杀女人?是好人为垂死的士兵盖上自己的风衣,递上点燃的雪茄?还是那标志性的音乐,口琴、口哨及小号的相互伴奏,洋溢着野性与桀骜不逊,甚至是玩世不恭?有或者是那戈壁滩上单调重复的马蹄声?

 2 ) 百看不厌

从创作思路上看,这部电影是一个转折点,之后的革命往事和西部往事很明显是先有主题,再有故事,要表达的东西很清楚。之前的两部镖客更注重意境上的感觉,套用最长听到的对莱昂内的评价,就是“像古龙”。《善恶丑》就是这两种思路的结合体,影片中最出彩的依然是围绕着钱打转的三个主角,但关于南北战争的部分,马上与两部“镖客”区分开来,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最高明的是角度,借用与战争无关的“镖客”视角,完成了最伟大的讽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毫无意义的死去。这是本片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当然是“丑”,从角色设定到表演,他都是最棒的。

至于音乐,已经被说烂了,老莫也拿终生成就奖了,这里只说一句,忘了是《掠夺》还是《两杆老烟枪》,有些部分的配乐简直一模一样。昆汀也说过他喜欢莱昂内。

其实在莱昂内的作品中,《善恶丑》是认知度最高的一部,在烂番茄和IMDB的分数,票数,都要比他的其他作品高。而且在IMDB前十名中,他是唯一一部“外国”电影。
但是在内地,却是美国往事最受欢迎,可能是因为美国往事说的不是美国往事,那种兄弟故事放到哪里都能被接受吧,至于西部往事,感觉好像比《善恶丑》更常听到,只是感觉而已

另外,不看《善恶丑》,不看《荒野大镖客》和《黄昏双镖客》,怎么知道《杀无赦》的牛比之处。

 3 ) 以仪式化的决斗消解暴力:《黄金三镖客》

1、 片头

1962年“007系列”首作《诺博士》问世,除了宣告电影史上寿命最长的电影系列诞生以外,它还带来了电影片头的“革命”——这个片头也在整个“007系列”中延续下来。

1964年,赛尔乔·莱昂内在《荒野大镖客》中已经使用了动画片头,配上莫里康内打造的“口哨声”,让人耳目一新。

到了“镖客三部曲”的最终章《黄金三镖客》,动画片头仍然延续了前两部的风格,但从长度到花样,都全面升级了,成为了电影史上经典的片头之一。

这个在当年非常炫酷的片头,是“意大利西部片”或“通心粉西部片”最具仪式感的开场,也预示着《黄金三镖客》是“意大利西部片”的集大成之作。

2、 人物出场

《黄金三镖客》的片名直译其实叫“好、坏、丑”,是指影片中的三大主角:好人布兰迪(金毛仔)、坏人桑坦萨(天使眼)、小丑图科。

在影片中,三大主角的出场顺序却是倒过来的,先是小丑搞笑登场,接着是坏人残暴登场,最后才是好人幽默、耍酷地闪亮登场。

影片虽然将三大主角定义为“好、坏、丑”,但所谓好人,只是有底线的聪明狡猾的赏金猎人,坏人虽然残忍,却非常讲信用,小丑确实是丑角,但他出身于一个“不当教士就只能当匪徒”的荒蛮之地——他其实是一个可怜人,也有些可爱之处。

三个人物的出场,除了表明这是一部非传统的西部片——善与恶、正与邪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是模糊的,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人物“隆重”出场的仪式感。

在我看来,《黄金三镖客》是一部以暴力为载体的谐剧,但赛尔乔·莱昂内如此“正式地”让人物登场,带给了影片剧场般的庄重感。

在庄与谐之间,是赛尔乔·莱昂内对剧场、对仪式的迷恋。

3、 南北战争

《黄金三镖客》的故事背景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个故事背景是可能让影片的叙事变得“宏大”的,但赛尔乔·莱昂内却无意于此——实际上,南北战争在莱昂内的仪式化叙事中主要是服务于剧情需要的。

南北战争在影片中至少扮演了四次推动叙事进展的重要“角色”。

第一次,也是战争的作为故事背景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

在旅馆房间内,图科逼布兰迪把绳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图科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报仇泄愤。

布兰迪的生命危在旦夕,能够拯救他的只有一场意外。

意外适时出现了,一颗战争的炮弹打到了旅馆房间内,旅馆塌了,布兰迪却因此逃过一劫。

第二次,布兰迪在沙漠中被图科折磨,将脱水而亡。

这个时候,载着南军士兵卡森的马车“路过”了,而布兰迪又“意外”地成了卡森身上的“宝藏”的秘密的唯一知悉者。

为此,他不能死,图科必须救活他。

第三次,在北军的战俘营中,好、坏、丑因为“宝藏”而走到了一起。

第四次,在南军、北军的一场“虚无”的争夺战中,布兰迪和图科联手炸毁了木桥,从而打通了通向墓地的道路。

也是在这场惨烈无比的战役中,布兰迪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地死去。”

他道出了战争的虚无。

战争是暴力的终极方式,那么,暴力也是虚无的。

这场伟大的战争,在赛尔乔·莱昂内眼中,不过是一场虚无的游戏,一如他的电影。

南北战争在影片中的每一次出现,都是关键时刻,它是莱昂内的“暴力仪式”的最佳衬托。

4、 莫里康内的音乐

没有莱昂内,“意大利西部片”将无法成立,同样,没有莫里康内,“意大利西部片”也难以确立。

莱昂内和莫里康内是小学同学(好像还同桌过),这两位有着相似背景的“好哥俩”一起创造了“意大利西部片”。

莫里康内在给“镖客三部曲”配乐的时候,特意避开了传统西部片的配乐方式——以交响乐为主,他以粗砺、潇洒的小号主题和空寂、辽远、漫不经心的口哨独奏让观众耳目一新,赋予了“意大利西部片”标志性的特色。

在《黄金三镖客》中,莫里康内的配乐风格与前两部并没有明显区别,但随着影片越来越丰满,莫里康内的配乐也更为圆熟,比如图科在墓地狂奔的那段MV,在别的影片中可能是BUG,但在莫里康内手中,他却用欢快、激昂的音乐化解了单调的高速摄影的枯燥,给观众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享受。

5、 剧场时间

《荒野大镖客》只有99分钟,《黄金双镖客》132分钟,而《黄金三镖客》的完整版长达3个小时,是1960年代美国“史诗片”的长度了。

《黄金三镖客》之后,莱昂内拍摄了另一个经典系列“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1968)、《革命往事》(1971)、《美国往事》(1984)。这个系列中,最短的是《革命往事》,157分钟,而《美国往事》的导演加长版长达四个多小时(251分钟)。

一般来说,戏剧演出的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

莱昂内在拥有掌控权的时候,他的影片的长度大体上是和一场戏剧演出的时间相吻合的。

也许,莱昂内制作如此仪式化的影片,恰恰表明他希望观众在观看他的影片的时候,能够获得在剧场观看戏剧的仪式感——在电影普及之后,戏剧带来的仪式感更为突显了。

6、 决斗的仪式

墓地决斗一场戏已经成为影史经典,其特写镜头和剪辑技巧的运用,无须我赘言。

这场戏中的事件发生的实际时间应该是一瞬间,但莱昂纳却通过递进式的剪辑,将时间不断拉长,在制造紧张感的同时,也成就了这场决斗的“仪式感”。

这一场戏,也是整部影片作为一场狂欢仪式的高潮。

庞大的墓地让整场决斗仿佛是在古罗马斗兽场中举行,而好、坏、丑之间也仿佛完成了一场古罗马式的决斗。

古罗马式的角斗是血腥、残忍的,而墓地决斗在“庄重的仪式”之后,却干脆利落地收场了——暴力已经在仪式中消解。

7、 环形三部曲

在完成对伤兵的“临终关怀”之后,好人布兰迪拿到了《荒野大镖客》和《黄昏双镖客》中的标志性披风。

从这个细节看,《黄金三镖客》应该是《荒野大镖客》和《黄昏双镖客》的“前传”。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荒野大镖客》是“为了一点钱”,《黄昏双镖客》是“为了更多的钱”,而《黄金三镖客》明显是“为了最多的钱”,钱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镖客也从一个到两个到三个,《黄金三镖客》又成了“最终章”。

实际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三部影片中所扮演的“镖客”,个性、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观众完全可以认为这三个角色并非同一个人。

也就是说,“镖客三部曲”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绎的是三个“镖客”的故事。

我们也可以将披风这个细节理解为莱昂纳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他的“小伎俩”让“镖客三部曲”成为了一个“环形三部曲”,“最终章”是“最初章”的开篇,而“最初章”又引致“最终章”。

8、 以仪式化的决斗消解暴力

赛尔乔·莱昂内导演的所有电影都充满了暴力。

每次观看他的作品,我都获得巨大的快感,这份快感来自影片中的暴力,却又消解了我内心的暴力。

赛尔乔·莱昂内电影中的暴力不同于《不可撤销》、《感官王国》等影片中赤裸裸的暴力,也不同于哈内克等导演作品中的冷暴力。

他的暴力是仪式化的,而仪式化的结果就是消解了暴力。

莱昂内之后,在电影中将暴力仪式化地呈现的,香港有吴宇森,美国有昆汀·塔伦蒂诺。

看了他们的电影,我想说——

在电影中,我们有那么多那么美的暴力,在现实中,我们其实不需要暴力了。

 4 ) 一场不公平的决斗

伴随着振奋人心却感觉有些荒诞的主题音乐和油画水彩似的开篇动画,西部片宗师Sergio Leone的经典近3小时的巨作拉开了序幕。果然是西部片的一贯风格,节奏慢而叙事详尽,看片时有一种看故事般的感觉。对三个主要人物善人,恶人,和丑陋之人的性格描写极其精致。三人最后的决斗在空旷的墓地进行。旋转的镜头、对三人的神态和伸向枪套的手的特写和重复的主题音乐把影片推向了最高潮,也使观众对开枪后将要发生的事情产生各种假设。善人、恶人和丑陋之人,三个枪法几乎一样却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谋手手段的西部牛仔,究竟谁会倒下而谁又会生存下去呢?

如果按照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那么显而易见,在这个没有法律只有枪炮,没有秩序只有强权的西部社会里,最后能活下去的那个牛仔一定是最能够适应生存环境的一位。善人之所以是善人,是因为他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不会为了消灭敌人而滥杀无辜。恶人之所以是恶人,是因为他为了得到利益可以从来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乃至生命,对他来说,杀人越货就想吃饭喝水一般自然。而丑陋之人,则是深谙两面之道,为了达成目的能够装成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甚至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寄人篱下,然后待时机成熟再翻脸不认人。那么这么看,貌似那个丑陋之人的手段更为高明且局限性小,他理应是这场who can survive 游戏中胜出的不二人选。

然而事实却往往不是这样,再真实的情境再现也无法完全脱离导演想像力的局限和观众普遍对“好人必胜”这一模式化结局的期盼所带来效应。好人不会死,就算好人最后死了也肯定是壮烈地和坏人同归于尽,这才是大家和片商老板都喜闻乐见的结局。

所以Clint Eastwood始终是最幸运的一位。虽然他被丑陋之人抓起来在沙漠中折磨,但却通过藏宝者的临终遗言掌握了最重要的信息:宝藏到底在哪座墓下。好人和丑陋之人之间的被虐者和虐待狂关系也发生了180度转变,丑陋之人明白,好人是他得到宝藏的唯一信息来源,他不得不千方百计地讨好好人。Eastwood也深知这一信息是他的护身金牌,只要他不把信息透露,他就能一直活下去,除非对方不想得到宝藏。而坏人则通过更暴力的手段获得了丑陋之人所掌握的信息,他深知拷打好人永远不会透露信息,所以干脆就任他而去了。

回到最后的决斗,到底谁会倒下去呢?虽然好人把写有藏宝墓地名称的石头防在了场地中心,但是作为坏人和丑陋之人,他们有多大把握相信好人写的是真话呢?站在这两位的角度上思考,如果好人写的不是真的,而好人却被一枪打死,那么又如何找到宝藏呢?那么如果去杀对方,不杀好人,当对方倒下后,好人也必然会趁机对自己开枪,那么最后获利的还是好人。怎么办呢?这的确是一场不公平的决斗。事实果然如此,正当两人犹豫不决时,一声枪响,坏人应声而倒,好人的枪口冒出一阵青烟。这时丑陋之人突然反应过来,虽然把好人杀死就可能得不到宝藏,但是如果不杀好人自己肯定会是下一个被杀的目标,于是冲着好人扣动扳机。好人没有倒下,因为他之前早已把丑陋之人枪里的全部子弹都卸走了。这显然对坏人和丑陋之人不公平的决斗,好人只用在他们两人犹豫向谁开枪的时候迅速解决坏人就成功了,绝对的信息优势和精密的心理学分析是好人胜利的保障。

对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典,正是由于他绝妙、富有逻辑而又不乏黑色幽默的剧情。好人最后必然获胜,但是Eastwood并不是虎胆龙威中打不死的Bruce Willis或者内裤外穿的超人或者每次快死了就闪灯然后发大招把对方解决的奥特曼。他是人。真实而又极具表现力的剧情成就了Eastwood西部英雄形象的巅峰。

南北战争的历史题材被绝妙的融入电影之中。我十分尊敬那位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桥而带着士兵英勇冲锋却毫无意义负伤又在炸桥的声音中满足的死去的北军将领。他明白只有炸桥才能真正让所有人从这场无意义的屠杀中解脱,却始终勇敢地捍卫着自己作为军人的荣誉。“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的死去。”Eastwood替导演说出了他对战争的认识。如果说那个死在Eastwood枪下的坏人是为了那一大笔财产而牺牲,那么这些死在战场上的无名氏们又是为了什么呢?在那个1966年那个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冷战年代,这种反战主Ⳡ情节和对战争黑色幽默似的嘲讽足以堪称伟大。战争是无意义的,不管是灰色还是蓝色,不管是所谓正义还是所谓非正义。对政客来说,一场战争下来不过多了一片尸体;而对士兵来说,一场战争足以自己的全部。

影片讽刺了南北双方为争夺一座毫无意义的桥而进行的惨烈的战争,却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描写了三个牛仔,或者土匪,抢夺宝藏的过程。虽然三人分别被称做好人、坏人和丑陋之人,但三人的目的却是完全相同的。好人虽然最后没有杀死丑陋之人,但他仍然获得胜利的伎俩也不登大雅之堂。坏人虽然滥杀无辜但还算诚实守信。而丑陋之人虽然见风使舵,却是出于被生活所迫的无奈。他的传教士哥哥或许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弟弟要做一个无恶不做的土匪,但是他自己却很清楚自己的扮演的角色的意义,或许和战争中一名无意识的只会服从命令的士兵一样,只不过他的指挥官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西部社会。或许好人只会生存在西部电影和小说中,他属于Sergio Leone,不属于这个和浪漫主义格格不入的社会。

 5 ) 真正的男人戏

     西风紧,男儿瘦,狂沙漫卷马蹄疾。

     胡编一首民谣作为开场。实际上,整个美国西部片的历史就是赤裸裸的编造。不过,排空真正西部的历史,回望西部片的历史,也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

    近来,作为对一度阴云密布的国产电影的拨乱反正,诸多男人戏搬上前台。电视剧有士兵突击,电影有集结号。这些戏无一不标榜自己的男儿本色,阳刚之气。

    细细想来,表面标榜的也许正是本质缺失的。阳刚之气也是有界限的。在古希腊,阳刚之气就表现为同性恋人之间的爱欲,尤其表现为lover对beloved的欲爱。在古中国,阳刚之气一向与阴柔之气出现,作为天地万物的开端。这样想来,阳刚之气从来不是男子的专利品,更不是勇敢无畏成熟豪迈的代名词。

    所以,我们在赞美一个男子的时候,不如只夸他“男人”即可。这在西方也有例可循。一个男人最高的褒奖倒不在于被称为”hero”,而是被唤一声”man”。前者固然崇高,但是总有疏离陌生之感,让人想到奥特曼。后者却是实实在在的贴切亲热的表扬。究其原因,称别人为man的应都是女人。女人的赞美无异于现世的福音。在伊甸园,夏娃的全部赞美只有献给上帝而非亚当。可见,男人得到女人的赞美本身是多么大的荣耀。

    黄金三镖客,三个男人,丑人,坏人和好人。具体的说,丑男人,坏男人和好男人。他们的出场顺序代表了一定的价值取向。人丑的话,还不如坏,可坏透了也确实不如好。这个价值取向与中国是很类似的。比如武大郎、西门庆和武松。

    当然,男人的聚合不是没有目的的,目的便是金钱。在追逐这一目的的过程中,三个男人各自男人本色的显现过程就是他们勾心斗角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阴谋诡计,包括背叛出卖,更包括心狠手辣。这些手段为仁人君子所不齿,却是沙漠之中唯一的通行证明。

    生存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在影片中是作为依附者存在的。龙门客栈中敢打敢杀的老板娘毕竟是极品,甚至于只不过是某类被虐狂男人的幻想。《黄》中唯一出现的有长镜头的女人是在电影开头,一个即将被坏人打死的人的老婆。她所提供给观众的仅仅只有惊恐的眼神和绝望的面容而已,台词都没有一句。

    有实力的人才有说话的资格。而在西部,有实力的人只有镖客。

    所谓镖客,倒不是中国替人压镖的人,而类似于游侠。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自己。穷人的孩子想活命只能做两种人:一是牧师,二是强盗。这都是生存的逻辑所决定的。所谓生存的逻辑,也便是最原初的食物链关系。

    男人不是那么好当的。士兵突击里看似有很多人,实际只是一种人,军营里没有个性。黄金三镖客看似有三种人,实际也不过是一种人。男人的困难在于,他们越是想成为自己,却不能成为自己。萨特想说的,也许就是这么回事。

 6 ) 《黄金三镖客》:重金利诱下的人性百态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即是一个民族的血泪史。这句话毫不夸张,无论哪个国家,无论何种体制,抛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历史自然规律不谈,一个民族从其诞生到逐渐发展强大,有多少荒谬的事件发生,又有多少人在这些事件中无谓的死亡?就连一向推崇民主自由的美国也不例外,在如今国势强大的光环照耀下,当人们一遍遍重温那些经典的西部影片时,历史的尴尬依然难以回避。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政客和艺术家的视角永远不会一致,前者在意的是功成名就,后者却为遍地的哀鸿悲鸣。如果《与狼共舞》和《燃情岁月》算是美国人对自身过往历史的反思和拷问的化,那《黄金三镖客》则是一个明眼的外乡人,对美国那段内战史,旁观者清的客观描述。意大利籍导演赛尔乔·莱翁对美国有着一种特殊的梦想式的痴迷,他的作品大多也是围着美国打转,其中的镖客三部曲自成一派,甚至赶超了美国本土的西部片,特别是最后这部《黄金三镖客》,更是集前两部之大乘,不仅赋予了美国西部梦想史诗般恢弘的气质,同时也奠定了赛尔乔·莱翁意大利西部片宗师的地位。

    赛尔乔·莱翁对电影悬念的解读,跟希区柯克颇有几分相像。赛尔乔·莱翁认为:骇人的东西不仅潜伏在阴影里或者潜伏在只身独处的时候,有时,当光天化日之下,我们和正常、友好的人在一起时,也会感到十分孤独、险象环生和孤立无援。或许正是这种源于自身的焦虑、孤独、紧张感,才使得两位风格迥异的大师在作品中呈现出别样的异彩纷呈。

   《黄金三镖客》以三个人的寻宝经历为线索,赋予浓郁的美国西部风情,穿插南北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在幽默诙谐的电影语言中,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一幅苍凉大气的美国西部画卷。故事在几个牛仔剑拔弩张的画面中开始,然后镜头在荒凉的西部旷野,面露凶光的彪形大汉,吹着口哨的风旋起的尘土间来回转换。缓慢的拍摄节奏,扣人心悬的紧张气氛,使影片开头就充斥着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

    随着故事一点点展开,三个主角陆续出场,影片不但先入为主的给人物定型,并且分别冠以好人、坏人、小人的称呼。这种对人性盖棺定论式的手法在影片中极为少见。人所周知,最复杂莫过人性,在多数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往往以人性的复杂、多变为看点,并依此判定作品的优劣。而赛尔乔·莱翁却反其道而行,足见他的自信和驾驭电影语言的能力已非同一般。

    该片的人物有些脸谱化,小人杜可相貌平平、笑容猥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且唯利是图,一副标准的跳梁小丑相。在他的概念里唯利益为第一目的,他人的生命一文不值,他的所有言行也都是在权衡利益得失后并随之改变。该片对杜可这种"利益型"小人的刻画非常传神,在得知好人知道金币的下落后,面部表情瞬息转变,态度判若两人。此等毫无心计厚颜无耻的伎俩,唯有杜可这种烧杀抢掠抛妇弃子的真小人才做得出来。然而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当他特意来修道院看望哥哥时,兄弟俩却是神盗殊途,从令人敬仰的哥哥口中知悉父母已亡故的消息时,一脸的悔意正是他人性尚未彻底泯灭的铁证。而当初为了寻求生路,哥哥弃家做了神父,弟弟无奈做了强盗,也正应了那句"不是我选择了生活,是生活选择了我"。没有人愿意自甘堕落,杜可已无从选择,因为弱肉强食才是这片冷漠大西部的唯一逻辑。

    以好人定性的金发小子显然是善的代言人,他有着帅气俊朗的外表,坚毅的性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贪婪,他可以戏弄杜可,却不会杀他,但对天使眼这样的恶人却毫不姑息,与坏人"天使眼"的黑白通吃截然相反。影片中对好人的刻画也颇细腻到位,给战场上快要死去的人披上衣服,让那个军官在炸毁大桥的爆炸声中含笑死去等,这几组残酷中包含温情的镜头,在对金发小子的善给予赞美的同时,也鞭笞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影片以善恶丑为主题来构建整个故事,在通过三者相互的较量、比较中突出内涵,画面大气而质朴,情节诙谐而跌宕,其中穿插美国南北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使影片在轻松的观感之余,平添了一份历史的凝重感,画内画外充斥着赛尔乔·莱翁一个智者的不羁与智慧。

 短评

哎,瞧瞧人家故事写的,现在这种经典的传奇式电影快绝迹了

6分钟前
  • Orchid
  • 力荐

the bad 也太象刘德华了。。。><

10分钟前
  • Zephyrance
  • 推荐

我看的是英文配音加长版。。于是乎故事就不很紧凑了555

11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看完脑子里都是自己像ugly扑金币那样扑倒在帅成仙儿的东木大爷脚下 爷眯着眼睛叼着雪茄给我啪一枪 我捂住心口:啊!您tm这些身儿好看的衣服都哪儿买的给个链接吧!

16分钟前
  • t0psh1t
  • 推荐

怎么看都觉得good和ugly有基情~

20分钟前
  • 羊茂出在杨身上
  • 推荐

最棒的西部片。最后贝克汉姆赢了。

23分钟前
  • 鲍小斯
  • 力荐

如果更纯粹的拍一部娱乐片而不是刻意、做作的在时代政治背景上大作文章寻求象征性的深度意义的话,会简练刺激很多。有些情节太浮皮潦草,一个靠卖枪过活的老头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劫了?前戏太多太长到令人厌烦以致严重破坏了悬念的构成。L确实离约翰福特意义上的类型片大师有一定距离,影评人没有看走眼

24分钟前
  • LOOK
  • 还行

电影院看了加长版,我都没有形容词了,真是坐在那儿激动的坐不住,看完了死活不想走,回来的路上还是回不过神。简直就好看的可以让别的导演都去自杀。。。我要是个导演我对我的人生都没有指望了,完全没法超越这了

26分钟前
  • XU
  • 力荐

The good loves the ugly. laf

28分钟前
  • 柳具足
  • 力荐

Clint Eastwood做了一辈子的帅哥

29分钟前
  • 疾走
  • 推荐

三小时剧情不拖沓,畅快淋漓。人物个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绝对是西部片中最好的作品。融入南北战争的元素使电影的立意得以提升,思考深度增加,又不失当地充斥着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

3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34分钟前
  • jumbu
  • 力荐

几欲睡找 3个小时 我现在好想打人

37分钟前
  • ❤sissy❤
  • 还行

年轻时候的伊斯特伍德长得太像裘德洛了!

42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配乐太给力了!

46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那个受伤的南方士兵本来还有气,结果吸了东木大爷两口烟立马死翘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吸烟有害健康.

48分钟前
  • 凯尔希
  • 力荐

像是在看贝克汉姆、刘德华和徐锦江一起演戏……OST真棒!!!!

4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Tuco很出彩

51分钟前
  • boks
  • 力荐

现在看起来,总觉得这片子,有点,基。伊斯特伍德年轻的时候的确帅,不过更喜欢那个丑,希望他俩幸福。

52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太喜欢他了,音乐自是NB的不用说~这个老头子年轻的时候这么帅啊~~

5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