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好一个陈思思,名不虚传
知道这部电影是听俺娘说的,是当年奶奶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俺娘一说起来,陈思思,那~然后就不说了,好像陈思思跟她很熟似的,好像一提陈思思,其他都不在话下了,自身形象立刻高大起来。谁让咱那时候岁数小啊,没机会看到内部参考电影,只好老老实实等长大等机会等翻身。
终于有一天,被我买到碟了,嘿嘿……名不虚传。宫装美女的标准从此定了。
这种黄梅调的电影,不光好看,而且好听。(评弹)《山歌调》、《湘江浪》、《茉莉花》 、《吟诗调》、《茉莉花》转《吟诗调》、《吟诗调》转《吴江歌》 、沪剧《快板慢唱》、《山歌调》、《吴江歌》、《梨膏糖调》、《哭七七》、《道情调》 、《杨柳青》、《紫竹调》、《知心客》、《银纽丝》、(锡剧)《大陆板》、《拔根芦柴花》、《泗州调》、《紫竹调》、《无锡景调》、(评弹)《山歌调》、《摩珂萨》、《叠断桥》、《剪剪花》、《烟花女子告阴状调》 、《小扳艄》、《梨膏糖弹》转《杨柳青》 ……这些都是电影里的唱腔,《三笑》号称是真正为黄梅调电影「黄金岁月」画下句点的压卷之作。电影《柳堡的故事》等等我们一批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歌曲,其实都是用的黄梅调。
陈思思被称为长城影业公司“三公主” (另外两个公主是夏梦,石慧)。1984年,央视春晚参考了台湾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式,先聘请台湾电视主持人黄益腾,接着又邀请了香港的陈思思。但有关方面认为陈思思在香港已无多大影响,最好不要请她(有关方面真是纯二,脑子里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导演正在为难,发现中新社已将此消息向世界发布了(严重表扬中新社),结果,只得同意让陈思思来主持。那年的春晚,当来自台湾黄阿原与来自香港的陈思思、张明敏一起站在舞台上向全国人民拜年时,相当出效果。
附:
陈思思演出影片
1956:鸣凤、红颜劫
1957:红灯笼、捉鬼记、魔影、香喷喷小姐
1958:王老五之恋、锦上添花、小咪趣史、金美人、有女怀春、少年游、机灵鬼与小懒猫
1959:午夜琴声、新闻人物
1960:飞燕迎春、迷魂阱
1961:红蝙蝠公寓、美人计
1962:粉红色的梦
1963:爸爸的情人、三笑
1964:五虎将、黄金万两、艳遇
1965:云海玉弓缘
1967:双枪黄英姑、春雷
1968:双女情歌、珍珠风云、一剑勾魂、麒麟寨、冰谷女
1969:八步追魂、我不要离婚
1980:密杀令
2 ) 封面错了
这个封面的确传错了,这是邵氏公司黄梅调电影《三笑》,李菁演的秋香,凌波的唐伯虎。而陈思思演的电影音乐是采用江浙民歌作的,不是黄梅调音乐。
3 ) 如今的才子,会喜欢婢女吗?
唱段不少啊。“放浪形骸非本意,佯狂为了避追寻”
“但求鸳鸯稳,不求登凌烟”
秋香对唐寅笑三次,唐寅就确定她是他的唯一。
《唐伯虎点秋香》原来是对《三笑》的恶搞。
果然有个豪放的石榴姐。分明不是好人胎
周璇某歌曲调。
唐寅的表妹嫁到了华府。母亲常唱唐寅跟二奶奶对唱的那一段。
唐寅对秋香动手动脚,果然轻佻,当时的电影尺度还不小。
如今的才子,会喜欢婢女吗?
4 ) 俊俏喜人的三笑姻缘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长眉入鬓、杏眼传情、粉面含春、婀娜多姿,最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韵味。
好一个西冷,好一个洞庭,参罢那个灵隐,转回苏城。到虎丘,拜一拜云呀云岩神呀,再转东亭。(描写杭州的小调)
新选的童儿十八春,聪明俊俏太师惊。真惊人呀,哎唷,两眼如明灯,双眉如剑分脸蛋如敷粉,双颊红喷喷,玉琢如天生,走路像风行,哎呀唷,我心儿里扑腾腾嗯
分明是不怀好意为裙钗,分明是儒门败类太不该(第一次碰手还轻摸秋香手心一下)
态轻盈,人俊俏,半傻半呆惹人笑。谁料他这无赖会盯梢,哎呀,早知如此不该笑。哎呀哎呀,哎呀可怜我二笑又三笑。
骂一声小华安,自弃又自暴。秀才本是宰相根苗,一不愁功名,二不为温饱,卖身投靠为的是哪一条?我说小奴才啊,你自作自受不可饶。
五月开花八月果,石榴二字就是我。(想起石榴姐哈哈)
谢什么呀?
姐姐三笑留情,五衷铭感。
你知道笑的是什么?
姐姐我明白。(唱起)金龟赠与金龟婿,寓意深长不用提。凤凰俦,默默许。但愿早结同心侣。
明明瓷龟当金龟,错把胡桃认作梅。休颠狂,少痴呆。再去诗书读几回。
金龟也是瓷龟改,涂了金粉便成才。金玉意,我深解。何必惺惺假推诿,假推诿。
失敬失敬。
岂敢岂敢。
好一个唐伯虎,我把你官衙诉,卖身投靠来做小登徒呀,辱没了斯文,真呀真可恶。上堂去先打你五百五十五。(刚刚唐伯虎还自诉缘由表白让秋香莫错过这段巧姻缘,现在秋香就责他报官)
告诉你小秋香,切莫太猖狂呀。一笑三笑,秋香先荒唐呀,上堂去谁个说得嘴响,皮鞭呀,板子呀,要你先尝尝。
真的是他们亲手写的?
真之至啊,我都叫他们背过了。这都是上苍之报德,老太师之洪福也。(拍马屁一流)
喜剧成分:
(1)石榴遇见华安,问他何年何时生,一句“四同”同年同月同时辰,隔壁屋子的小杨说石榴姐上次你也是说跟我“四同”,又多了个“四同”?
(2)华安文笔绝伦,原来的老师拍马屁到最后自觉灰溜溜走人还没等跟太师(尊翁)打声招呼,太师还问老师呢?镜头交待已离开。
半奴半主坐书斋,寂寞凄凉伴二呆(二位公子)。自从被锁柴房后(被秋香使了一计),苦思量,细推猜,猜不出秋香心安在?没奈何,我耐着心儿慢慢挨。
若说是有奇缘,哎呀。这心事太难言,哎呀。无端三笑就把痴郎牵,怎奈你疯狂又佻达呀,如何同你两心连,哎呀。风度是胜潘安,才华是追子建,哎呀。为什么定要冒名唐寅,怕只怕哄上小梅香呀。又怕他那良心变,哎~呀。倒不如重审度,哎呀,稳住啊莲花步,哎呀。女孩儿家怎好行差错,他若是真情又真意呀,哪怕鳌鱼东海渡,哎呀。
唐伯虎与挚友祝兄生一计可成送祝兄千两银子,让祝兄顺路来拜会太师,离别后回太师府心里难过,太师问缘由,华安说祝兄问其为何做下人,来祝家做西席(宾师之位),而且可以十二丫鬟选一个作妻房。华安又说舍不得太师爷的恩遇道祝兄左一个奴才右一个奴才。
太师听罢“岂有此理,这个毒蛇竟敢夺我所爱(指华安)。好,我有三十六个丫鬟,除去未成年的,你随便挑选一个。今晚成婚,明日尊为西席。”(娶秋香愿望有了)
点丫鬟:
芳名唤莺莺呀,理应配张生,哎哟哟,无缘分。
春梅脚不小呀,小生只好跑。啊呀呀,得罪了。
丰腴够消魂呀,渔郎叹薄幸。哎呀呀,请请请。(春桃太胖了)我还不肯呢。
胜似西施态呀,区区感不才。哎呀呀,可惜哉。(颦儿)
芳名唤石榴呀,多情又多油。区区清淡惯呀,今世未曾修。哎呀呀,我先溜。(多情的人更多情,无情的人更无情,指石榴和秋香)
好一个婵娟,好一个天仙。一笑那个三笑,笑出并头莲。笑月老,他几时呀牵呀牵红线,结盟鸳。
六艺抛荒已半年,如飞归鸟快加鞭。去将花坞藏春色,了却伊人三笑缘,载美回苏仙上仙。
通俗剧,轻类型,时尚,喜剧的风格,虽然是戏剧,是江南小调的融合,是简易场景的平换,但表达方式以及特有的故事和人物演绎的趣味性确实很引人入胜,那些哎~呀的声调越听越有味道,而且词也写的妙。陈思思和向群(女扮男装)演的好,而且其他角色也不赖,石榴姐,小杨,太师的俩犬子,二奶奶,都是各具特色。而且边唱边做动作的方式也新颖,但也需要剧本吸引人,才子佳人,而且佳句频出,群像出众才行。
ps:新联,凤凰,长城,50年代香港影业公司代表三家,80年代合并为“银都”。2003年签署CEPA协议。
5 ) 佳人配才子的经典港剧《三笑》
2021.02.28
解元唐伯虎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内游玩,与无锡华太师府婢女秋香邂逅相遇,看见秋香貌美,不觉举止癫狂哑然失态,不想引起秋香无意一笑,于是失魂落魄一路尾随;华府官船靠岸夜宿,秋香开窗,将水误泼在他身上,望着他木然的样子,秋香忍不住二笑,唐伯虎喜不自禁;秋香登岸,唐伯虎衣冠不整抢上前行礼,引起秋香三笑。误以为美人垂青,竟改名康宣,华府门前哭天抹泪卖惨,引得华府仆人同情,引荐给太师爷,卖身华府作伴读书童,期间围追堵截,费尽心机,寻觅与秋香私会,表诉心迹,倾吐衷肠。秋香其实早已仰慕唐伯虎的才气,更折服唐伯虎的志气,因此从羞怒、不屑、猜疑、犹豫,终情有所动,心有所属。唐寅历尽波折,最后邀祝枝山共同设计,在华府丫环中点中秋香。新婚之夜,两人凭着二奶奶提供的后门钥匙和好友祝枝山的接应顺利潜出华府,载一叶扁舟,双双回苏州老家去了。港片的经典,惊叹早期的港片如此细腻、妙不可言。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千百年来民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当然不同时代不同叫法,现如今更多的称其为达官贵人,郎才女貌。曾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些都被列为封资修,牛鬼蛇神来批判。不过终归是大众百姓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经过一个轮回之后,又重新回到了公众面前,继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剧中陈思思扮演的古典美女秋香一笑一颦皆是美,娇柔不造作,妖娆又妩媚。而向群饰演的唐寅,“扮相儒雅俊朗,举手投足风流飘逸,很有儒生气质,表现人物喜、忧、恐、惊丝丝入扣,入木三分。”据说,《三笑》在大陆的票房总收入始终保持第一名。至今无超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6 ) 越看越有味之老片《三笑》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摘。)
1962年,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出品的《三笑》对解放前后上海附近流行的艺术样式表现出很深的综合理解,上映时曾引起全国轰动,看过让人惊奇,一些古老的民间艺术竟在香港电影里表现得那么地道。《三笑》运用电影的手段,上海滑稽的风格,戏曲的程式来演绎这个故事。化妆化的是越剧装,虽然说、唱都是普通话,但音乐部分大量采用了扬剧、评弹、昆曲、沪剧、锡剧等地区流行的音乐。其中扬剧音乐更是占到绝大的比重,只是完全匹配的曲牌就有《梨膏糖》、《湘江浪》、《茉莉花》、《道情》、《杨柳青》、《知心客》、《拔根芦柴花》、《泗州调》、《五更调》、《南无调》、《妓女告状》。电影作曲者对戏曲音乐有很深的造诣,曲牌体方面已经运用了现代的曲牌连缀、拆合的手段,比如电影中的曲牌《茉莉花转吟诗调》、《梨膏糖转杨柳青》还运用板腔体的手段,把影片中最常用的《知心客》发展了几个不同的板式。
长城影业公司1949年初由张善琨等人创办于香港,1950年夏因经营不善转让给航运界巨子吕建康。吕建康通过费穆的弟弟费彝民的协助,招纳和培植了夏梦、乐蒂、石慧、傅奇等后来叱咤香港影坛的著名演员。长城版《三笑》于1969年获第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喜剧片奖。因为时代的关系,现在很多人津津乐道周星弛版唐伯虎点秋香,少知长城版《三笑》的搞笑程度并不亚于星爷版(另有香港邵氏版本),除了太师府里的二位不学无术的公子,和春心荡漾的花痴石榴姐,唐伯虎的孟浪行为也常常让人匪夷所思,忍俊不禁。而喜见传统文化的人,亦可在片中展现的江南山水、古建与庭院陈设中感受一份风雅。
主演陈思思,1955年入香港长城电影公司任演员,和夏梦、石慧并称长城“三公主”,片中三笑倾人,看过让人念念不忘,更有人因她浓眉大眼的模样称其为中国的赫本,1984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届春晚。而另一位主演为著名的越剧女小生向群,戏曲功底深厚,在片中反串风流才子唐伯虎,扮相儒雅俊朗,举手投足风流飘逸,很有儒生气质,表现人物喜、忧、恐、惊丝丝入扣,入木三分。今天在网络上很容易收集到她们的各种资料,足见这部老片并未被喜爱它的人们所淡忘,到今天仍然具有无法掩盖的魅力和艺术光芒。
剧透:解元唐伯虎在苏州虎丘云岩寺与无锡华太师府婢女秋香邂逅相遇,看见秋香貌美,不觉举止癫狂,引起秋香无意一笑,于是失魂落魄一路追随;华府官船靠岸夜宿,秋香开窗,将水误泼在他身上,望着他木然的样子,秋香忍不住二笑,唐伯虎喜不自禁;秋香登岸,唐伯虎抢上前行礼,引起秋香三笑,误以为美人垂青,竟改名康宣,卖身华府作伴读书童,历尽波折,最后采用好友祝枝山所授之计,在合府丫环中点中秋香。新婚之夜,两人潜出华府,载一叶扁舟,双双回苏州老家去了。
全本唱词:《梨膏糖弹》转《杨柳青》
(合唱)上有天堂下苏杭啊,青山绿水好风光啊。
唐伯虎的佳话传千古呀,三笑姻缘世世讲啊。
哎哟咿哟,三笑姻缘世世讲啊。
哎嗨哟,卖身投靠换奴装啊。
哎哟咿哟,卖身投靠换奴装啊。
哎嗨哟,这一轶事代代传啊,唐伯虎的风流天下道,秋香的情意真正长啊。
但将旧事传新谱啊,莫说荒唐求韵长啊。莫说荒唐求韵长啊。
(评弹)《山歌调》
(华文、华武)诗云子曰呐,谁说要读,要读两百回呀?读得我昏昏糊糊啊,有点之乎者也啊。
(华文)刚读一回,
(华武)头也发胀,
(华文)眼也发花,
(华武)腰也发酸,
(华文、华武)四肢百体快拆开。举人进士呀,谁稀罕?去你的蛋!
《湘江浪》
(秋香)我秋香虽不是王侯种,却也是金枝玉叶容。如今真堪痛。
恨只恨,宁王心太狠。没籍为奴相府中。
太师和主母呀,宽和又谦恭呀,
却不道呀二位公子,每日里摸脸牵衣,不呀么不尊重。
《茉莉花》
(合唱)好一个西泠,好一个洞庭,参罢那个灵隐,转回苏城。到虎丘,拜一拜,呀云呀云岩神呀,再转东亭。到虎丘,拜一拜呀,云呀云岩神呀,再转东亭。
《吟诗调》
(唐伯虎)唐寅脱去解元巾,纸扇轻摇佛殿临。放浪形骸非本意,佯狂为了避追寻。
《茉莉花》转《吟诗调》
(秋香)第一愿,默默祷苍天。但愿得亡亲登仙境,生主福寿全。
第二愿,再告老苍天。华文休捣乱,华武少纠缠。
第三愿,三次祷苍天。
(秋香、唐伯虎)但愿得,
(唐伯虎)月老牵红线,姻缘早日联。但求鸳步稳,不求登凌烟。
《吟诗调》转《吴江歌》
(唐伯虎)婷婷袅袅哟,妙到毫颠,我喜上眉梢。追!
(沪剧)《快板慢唱》
(唐伯虎)江水滔滔万里遥,为什么不把船儿掉头摇?恨秋风吹走了美人过枫桥。
《山歌调》
(米田共)早穿棉袄午穿纱,腊月里抱了火炉吃西瓜哎。稀奇的事儿说不啊尽哎,螃蟹它要娶亲,娶了一个一个大王八呀,哎,嗨。
一年四季百花香,秋香桂子独称王哎。说也秋香,想也秋香,醒也秋香,梦也秋香,横也秋香,竖也秋香,秋香,秋香,就是嫦娥也把你想啊。秋香啊,你什么时候出船舱?
《吴江歌》
(唐伯虎)妙哉真妙哉,却不道喜讯从天外来。一笑再笑非寻常,月老的好意我怎推开?
《梨膏糖调》
(合唱)一笑再笑连三笑啊,唐伯虎的灵魂上九霄啊。不管侯门深似海呀,横冲直撞相府跑啊。
《哭七七》
(合唱)到底侯门深如海,娇娥欲见费安排。扮罢穷生施巧计,拉长了细嗓哭哀哀。
《道情调》
(唐伯虎)哭元和,吊伍贠,叹蒙正,悲韩信。吹箫吴市谁怜悯?添花锦上无须问,送炭雪中哪处寻?徒然么气愤徒然恨,只落得长街落魄,眼盼着冷饭残羹。
叫康宣,住苏城,入黉门,是书生。连遭回禄双亲殡。青云有路谁招引?白眼无情似箭翎。男儿无计展青云,似这般萍瓢断梗,倒不如了此残生。
《杨柳青》
(合唱)新选的僮儿十八春,聪明俊俏太师惊呐,真惊人呐,哎哟哟。
(丫环)两眼如明灯。
(丫环)双眉似剑分。
(丫环)脸蛋如敷粉。
(丫环)双颊红喷喷。
(丫环)玉琢如天生。
(丫环)走路像风行。
(合唱)哎哎哟,我心儿里扑腾腾。
《紫竹调》
(秋香)书僮就是那书呆,好叫秋香费疑猜。狂徒胆儿大,大胆府中来,书生不做做奴才。分明是不怀好意为裙钗。分明是儒门败类太不该。
《湘江浪》
(秋香)看他不顾前程大胆来。看他不顾王法相府挨。分明不是好人胎。且与二娘商一回。
《知心客》
(秋香)云岩殿,拜坛前,一笑谁知把祸牵。就这样他卖身书僮变,哎呀他是成心来纠缠。哎呀哎哎呀,哎呀,这件事儿怎敷衍?
态轻盈,人俊俏,半傻半呆惹人笑。谁料他这无赖会盯梢,哎呀早知如此不该笑。哎呀哎哎呀,哎呀,可恨我二笑连三笑。
《三跳》
(唐伯虎)只为了相府美裙钗,
(合唱)令啊以令啊,
(唐伯虎)我就忘却了表妹二奶奶。早知今日要重逢啊,
(合唱)令啊以令啊,
(唐伯虎)我又何不前天笔下松?唐伯虎下油锅啊,
(合唱)令啊以令啊,
(唐伯虎)好像阎王殿上见阎罗。
(沪剧)《快板慢唱》
(二奶奶)狂徒竟是小唐寅,不由我玉英气难平。心里纵有千般恨,总不能毁了他的锦绣前程。这可叫我难煞人,难煞人。
《银纽丝》
(唐伯虎)尊一声二表——尊一声二奶奶,听我表一表,华安本是块好材料。从小宝护金,长大金护宝,屈膝为奴这是第一遭。我的好二奶奶呀,你好心成全有好报。
(二奶奶)骂一声小华安,自弃又自暴。秀才本是宰相根苗。一不愁功名,二不为温饱,卖身投靠为的是哪一条?我说小奴才呀,你自作自受不可饶。
(唐伯虎)尊一声二奶奶,听我说分明,过去的事情勿再论。太师已收容,何必苦追询?从头做起譬如今日生。我的好二奶奶呀,你成人之美没齿不忘情。
(二奶奶)劝不醒的蠢奴才,我且不追询,你祖宗的颜面给你丢尽。为奴终身贱,一世不翻身,家法森严时刻要当心。我说蠢奴才呀,你倘有差迟重罚不留情。
(唐伯虎)我说好二奶奶呀,倘有差迟只有你留情。
(锡剧)《大陆板》
(二奶奶)他是一往情深把功名扔,我却胆战心惊怎做人?唐寅啊唐寅,丢过我面子还不算,如今再叫我做难人。
《拔根芦柴花》
(石榴)左一铲来右呀一那个铲啊,肉丝哪十八铲哪。几时铲出并呀并头莲?心上的人儿哎,几时让我见一见?哎子哟。
(小杨)心上的人儿哎,我天天在等着你,怎么没看见?哎子哟。
(石榴)左也想来,右也的个想哪,想得我心痒痒哪。几时让我送菜到书房?心上的人儿哟,望你一望我也把心放,哎子哟。
《泗州调》
(石榴)我说太阳西边升,华安从那里竟呀来临。快快地我放下油瓶,哎哟哎哟,快快地我拉开长凳。
五月开花八月果,石榴两字就呀是我。快快地这块请坐,哎哟哎哟,该不该叫你一声哥哥?
我们两人是天生,同年同月同呀时辰。我同你是地凑天拼,哎哟哎哟,我同你是地凑天拼。
《紫竹调》
(唐伯虎)金龟赠与金龟婿,寓意深长不用提。凤凰俦,默默许,但愿早结同心侣。
(秋香)明明磁龟当金龟,错把核桃认作梅。休癫狂,少痴呆,再去诗书读几回。
(唐伯虎)金龟也是磁龟改,涂了金粉便成材。金玉意,我深解,何必惺惺假推诿?假推诿。
《无锡景调》
(唐伯虎)为了小秋香呀,叫我想到狂,卖身相府好比跳粉墙呀。功名么富贵么谁指望呀,只羡那鸳鸯么快快配成双。
真心来相诉呀,我就是唐伯虎,卖身投靠原是假戏做呀。独步么三吴么桃花坞呀,巧姻缘劝你么当面莫错过。
(秋香)好一个唐伯虎呀,我把你官衙诉,卖身投靠来做小登徒呀。辱没了斯文么真呀真可恶,上堂去先打你五百五十五。
(唐伯虎)告诉你小秋香呀,切莫太猖狂,一笑三笑秋香先荒唐呀。上堂去谁个么说得嘴响,皮鞭呀板子呀要你先尝尝。
(评弹)《山歌调》
(华文)绝子绝孙王本立。出什么三十而立,三十而立,绝题目?
(华武)早点早餐无眉目。已叫我饥肠辘辘,饥肠辘辘,哎哎哟哟。
(华文、华武)皇帝不差饥饿兵。总不能缩紧裤带,缩紧裤带,来作文。
《知心客》
(唐伯虎)半奴半主坐书斋,寂寞凄凉伴二呆。自从被锁柴房后,苦思量,细推猜,猜不出秋香心安在?没奈何,我耐着心儿慢慢捱。
《摩珂萨》
(唐伯虎)倒锁柴房真正苦,南无,今天还要,摩里摩珂萨,打屁股呀,阿弥陀佛。
小生已把真情吐,南无,情海无边,摩里摩珂萨,求普渡呀,阿弥陀佛。
既入灵山求普渡,南无,不能空回,摩里摩珂萨,桃花坞呀,阿弥陀佛。
《叠断桥》
(秋香)若说是有奇缘,哎哎呀,这心事太难言。哎哎呀。无端三笑就把痴郎牵。怎奈你疯狂又佻挞呀,如何同你两心连?哎哎呀。
风度似胜潘安,哎哎呀,才华似赛子建。哎哎呀。为什么硬要冒名行佣间?怕只怕哄上小梅香呀,又把他那良心变。哎哎呀。
倒不如重审度,哎哎呀,稳住了莲花步。哎哎呀。女孩儿家怎好行差错?他若是真情又真意呀,哪怕鳌鱼东海渡。哎哎呀。
(评弹)《山歌调》
(唐伯虎)叫一声秋香姐姐,哎呀我的姐姐秋香,你放大胆子何必慌。皇封佛阁烧香去呀,你我正好细商量。失去良机无处偿呀,切莫误了好时光。
(评弹)《山歌调》
(华武)已去烧香在园亭,哎呀在园亭,快快让我亲一亲。现在不亲夜里亲,啊呀夜里亲,什么地方等卿卿?
《评弹调》
(华文)早也想,晚也想,做梦也在想秋香,最好嫁我做偏房,要是今天答应我,譬如南海么去烧香。倘若将来要忘记你,罚我的嘴唇上,生一个大疔疮,还要烂心烂肺烂肚肠。先死爹来后死娘,连家里的老鼠都全死光。
《知心客》
(合唱)冬已尽,春又暮,姻缘两字空中舞。似这般相思牵萦苦,
(唐伯虎)秋呀,你到底知数不知数?
(秋香)哎呀,秋香我也一样苦。要知道,女儿心肠,哪个姑娘不想郎?但要郎君真心真意一世长,哎呀你到底真唐是假唐?
(合唱)哎呀哎哎呀,
(唐伯虎)秋呀,只有祝兄好帮忙。
《剪剪花》
(唐伯虎)芳名唤莺莺呀,理应配张生。哎哟哟,无缘分。
春梅脚不小呀,小生只好跑。哎哟哟,得罪了。
芳名够消魂呀,渔郎叹薄幸。哎哟哟,请请请。
胜似西施态呀,区区感不才。哎呀呀,可惜哉。
芳名唤石榴呀,多情不多油。区区清淡惯呀,今世未曾修,哎哟哟,我先溜。
《知心客》
(唐伯虎)好一个婵娟,好一个天仙,一笑那个三笑,笑出并头莲。笑月老他几时呀,牵呀牵红线呀,也结盟缘。
《烟花女子告阴状调》
(石榴)左盼右盼盼四同啊,四同冤家不料送我终。伤心的人儿哎,哎哎哟,不料送我终。
《小扳艄》
(合唱)三笑姻缘成佳话,床前再笑春无价,凭它厅前闹着笙歌宴,只要你我静悄悄,眉对眉来眼对眼。笑呀,笑呀,笑呀,眉对眉来眼对眼。
《梨膏糖弹》转《杨柳青》
(合唱)六艺抛荒已半年,如飞归马快加鞭呐。
去将花坞藏春色,了却伊人三笑缘呐。咿哟哎哟了却伊人三笑缘呐。
哎嗨哟,载美回苏仙上仙。哎嗨哟,载美回苏仙上仙。
最后的点秋香段落太精彩啦!
一笑二笑连三笑啊,唐伯虎的灵魂上九霄啊~~~最爱这个版本的秋香!
一笑再笑连三笑,唐伯虎的灵魂上九霄!本以为对周星驰的唐伯虎太熟悉了之后对此片不会感冒的,没曾想,我却爱上了。陈思思的笑,足以迷倒众生。
最难忘的是一起看的人。
以前看岳枫版的三笑,以为后来周星驰的各种桥段都是从岳老爷那儿学的,看了李萍倩的才知道,原来用典的出处都在这里,这就是看片太少,见识短浅的害处。陈思思比李菁版本更端庄,不过邵氏版用凌波又略胜一筹,算是各有千秋。
墙裂推荐
这版唐伯虎过于死缠烂打厚颜无耻了,正所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思思演的的秋香天仙绝美,佳话的典故喜剧的形式,各种小调美到不行!服化道具神马的也超有六十年代香港老电影的韵味啊~“早穿棉袄午穿纱,腊月里抱着火炉吃西瓜,世上稀奇的事儿啊说不尽啊,螃蟹,它要娶亲,取了一个一个大王八诶~~诶~~~”
此片文革后在大陆公演,轰动一时,很多年轻人连续看了几十遍。看了那么多年的铁姑娘,终于在大荧幕上看到了真正的女性美,1984年春晚还特地请来了陈思思做主持人
每一场都欢乐无比,哎呀呀,果然是最美妙版三笑点秋香
幽默、端庄的《唐伯虎点秋香》。
在前可以被借鉴。比岳枫那版的曲目要详细,台词也要讲究一些。
= =我什么也不想说了 爱戏剧就是这个启蒙的 我还有正版呢
我小时候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
64年的,呜呜呜,拍的这么好,还是彩版的。呜呜呜,当年美女那么多,呜呜呜。|讲真,这里略微有点《红楼梦》的感觉,又有种《白蛇传》的感觉。
经典就是经典。这个故事其实是耳熟能详的,因为已经被改编了N个版本。细节动人,演员演的好,虽然还是戏曲式的表演,但还是相当出彩和生动的,小动作很加分,这个从现场的反应就看得出来。美女就是美女,几乎让人窒息的美。好一个被后世传为佳话的故事,其实不过是风流才子死缠烂打勾美女。
陈思思是秀丽的标准美人,如上海的王丹凤,如台湾的汪玲,演技介于两者之间,够用了。不少人误以为本片是黄梅调,其实是把江南小调冶于一炉,但确实比邵氏凌波版的黄梅调三笑好,向群赢了。
一家人一起看一起欢笑的好电影。
戲曲,揚劇、錫劇、滬劇。
香港黄梅调电影代表作之一。陈思思真好看!向群的女小生也真是俊朗。出了很多著名的唱段【参看友邻整理: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71804/ 】。在香港要拍大陆的山水就挺难的,实景配戏装和舞台调度,虽说一开始看不习惯,但剧本无疑是精雕细刻很多次了,写得情理通顺至极,很多喜剧桥段如今看还很好笑。对这个类型不熟悉,权当业务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