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知觉已经经历了3个年头,席卷全球后又再一次杀了个回马枪,然而这一次的奥秘克隆,相比2019年末的新冠病毒,带来身体伤害降低了,但给人们心理的创伤可怕到了极致。看过太多新闻,抢购,打架斗殴,跳楼,上吊,撒钱,杀人,一个个活鲜的生命被这次疫情逼到生活的角落里崩溃发疯。直视人心的时候,道德显得尤为无力!
《瀑布》相比《穿过寒冬拥抱你》显然故事架构是要完整的,寓意也更加深刻,他在讲述的是疫情背景下的人和故事,与疫情相关,又和疫情毫无瓜葛,疫情只是揭开人性面具真相的导火索。
遭受婚姻背叛的贾静雯独自带着叛逆青春期的女儿王静一起生活,疫情冲击下她业绩下滑,被迫失业,房贷、车贷、残破的家庭、支离破碎的人生给她带来巨大压力,疲惫不堪最终患上了思觉失调。电影前半段用极其阴沉诡异的画风营造一种抑郁,压迫,窒息,绝望的氛围,讲诉一段悲苦母女的命运颠沛流离。这或许就是要让你也有一种被生活按压在地上摩擦的感觉,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自己的愿望存在或现实。告诉你生活到处都是真苦难,假欢喜。苦难和折磨一点一滴的堆积在你的身上,然后在某个瞬间,你扛不住了,想要逃离,想要放弃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
导演终究是想要传达点积极向上的东西。电影下半段用了略显轻快幽默的情节给生活上了一点颜色,他借着角色的话,传达了他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每个人都会有难堪的过去,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而且未来会怎样,也没人知道。母女的生活终究是否极泰来,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一路的磕磕盼盼,在人生跌入谷底之后日子一路开挂,病友彼此间的抚慰,中介经理的良心助力,工作经理的生活协持,以及女儿的绝境重生也似乎在告诉我们,那些经历过的苦难,都将完整你的人生,绝境必逢生。
生活有时候犹如瀑布,耳畔轰隆作响,坠入深渊,有时犹如泉边小溪,静谧沁人。我们无法摆脱胜过对我们的恶意,请也不要拒绝生活给我们的温柔。
- 《瀑布》
我被填的乾乾淨淨
- 台灣的這幫導演們又延續了他們對於家庭,社會,人生的獨特思考角度,這是大陸目前所不能及的人文修養與社會意識
鐘導是我非常喜歡的導演,從監制的《大佛普拉斯》看起,直到我個人認為是近幾年最好的社會片《陽關普照》後,鐘導再度給了我驚喜,這使人回憶起小津安二郎,李安,是枝裕和的那些溫情片,平淡不失刺痛
鐘導不善於捕捉台灣中心的繁華、喧囂、熙熙攘攘,相反,他捕捉的是台灣的小街小巷,家居的空間,人們真實地生活於其中的空間,而且這些空間的造型環境,普通的zoom in(拉近鏡頭)與dolly in(聚焦)直面地撲捉了台灣的景觀,看完只感到舒心,構圖上也很講究,是從一開始的深藍到後來色調的越來越亮,直到看到結局的最後一幀我才松氣,鐘導還是收起了他的獠牙,給了我們一個普遍級結局(結尾的反轉以為又要被他掏空)
- 角色們戴上口罩後只看見情緒的雙眼,這是神來之筆,內心的余悸
疫情的爆發對我是痛苦的,外婆在那一年去世,癌變,她走的時候一句話沒有說,在房間外醫生叮囑我們日後的康復過程中去世的,所以,當看到劇情疫情的背景下,家人的病發,我已經被填滿一半了,母親和我一同在這個春日的下午看這個片子,她被診斷出甲狀腺癌不到一年,我問她外婆去世前是不是隱約感到了她的不對,所以才每個週末盼著我去看她,母親沒說什麼,跟我講起了她的高中同學的夫人,在九幾年被診斷出精神病,那時她的孩子在上高中,一日丈夫回家發現她站在窗台上要跳樓,母親說最令她震撼的話,「你如果從這裡跳下去,你是死了,這房子稱凶宅,你忍心讓你孩子住這?」,上個月我去了醫院看這個阿姨,憔悴的樣子跟羅品文在醫院時頭髮鬆散,眼神逃離時一模一樣,看得人毛骨悚然,她說她剛從美國回來,憑著叔叔開工廠掙了那麼點錢去治病,現在是遏制住了,兒子也有出息,在國企當了高管,我為她開心,但此刻回憶時又難受了,她的眼神里透露的不是傾訴,是他人對她的真正理解,在疫情期間看到這樣的人文片,已頗為打動
- 瀑布作響,但我不想念他
第一個場景出現我就瞄到了小靜家牆上黑澤明的《電車狂》,作為黑澤明由黑白轉到彩色的一部血淋淋的片子,他對待像小六這樣的社會群體是悲觀的,但是那部電影的用極為鋪張和大膽,他把一座殘破骯髒的棚戶捨渲染得如同夢境一般
其次就是Degas的「風景中的賽馬」,原本鮮亮的油彩早已褪去,只留下滿畫的藍色線條,勾勒出「不知從哪裡來,又要去往哪裡」的騎師們
魏如萱在走廊上唱響《抉擇》,後來知道是唱給她想念的那個他
墜落高樓的噩夢、不存在的衛兵、真實存在的蛇
品文母女在小區里散步,同《陽光普照》結尾母子騎單車相呼應,還有陳以文大喊「學駕照有沒有學過倒車啊」
遮蓋大樓的巨大「瀑布」,大膽的使用藍色(The son中同樣),讓人想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藍」
「Fall」下墜
T恤——上面印著「Don’t Sweat it」(別擔心)
「不要再問我好不好,可以嗎?我會努力好起來,和你一起生活下去…」
「每個人都有難堪的過去,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而且⋯未來會怎樣,沒有人知道」
「你真的還會想念他?」
「會啊,我真的會想念他,但不會想要聽見他的聲音了」
「只是一個提供精子的男人」
客串的老面孔們
魏如萱與賈靜雯的兩場戲是全片最觸動我的地方,兩個「思覺失調」,一個是溫柔男生,一個是轟隆瀑布聲,一會到來,一會消失,這兩個極好的意象,諷刺了對於這種社會群體的令人作嘔的腦中聯想,這依然是拍社會問題的常用角度,特殊群體缺乏人文關懷,導致社會福利無法進一步保障,固定的增加數字,在一個個看似正常的生命體當中產生胚胎,某一刻就要爆發
- 狠不下心與主旋律
品文離職後整日待在公司,公司卻面對「工鬧」非但不報警,還選擇給予六個月薪水
品文煮飯使得家中失火,三月沒付傭金的傭人不求回報地幫她們打理
品文一人孤獨地住院,卻遇到主動開導的病友,還在之後相遇
再找工作時,遇到了暖心,深情的大齡單身領導
當小靜差點被騙時,又是那個看似最油膩、最滑頭的主任及時揭開下屬的圈套
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軟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衝擊侵蝕得厲害,形成陡坎,堅硬的岩石則相對懸垂起來,河水流到這裡,便飛瀉而下,形成了瀑布。也可以說,河水在河道中奔流,遇到河床的陡坎時,便跌下來,形成了瀑布。除此之外,還有因山崩、斷層、熔岩堵塞、冰川等作用
導演處處不在暗示疫情作為主題,超市裡「強迫症」糾結餅乾長短變化的大爺,醫院裡同病相憐的病友在做「投球康復」,瀑布,站在它的下方,聽的轟鳴的爆裂,雨點刀刮般拍打在身,遠望,涓涓細流,流水不腐,美好,一場世界災難,多少人會在午夜之際,耳旁回響起內心的瀑布,生活的湍急與生命的偶然性,甚至在片尾都直觀地表現出來,捲走了幾千萬人
瀑布,如果我不能上升,那麼請讓我下降的慢一些
鍾孟宏導演一向偏好探討失和的家庭人際關係,不論是《停車》、《一路順風》裡的偽父子女,或者《第四張畫》、《失魂》的陌生父子,甚至是《陽光普照》的家庭群像。但是,這幾個故事大多專注在「父親」角色,較少站在母親角度思考,直到《瀑布》出現。 《瀑布》講述離婚三年的白領上班族羅品文(賈靜雯 飾),平時是一個管教嚴厲的母親,與女兒小靜(王淨 飾)的關係不睦,但隨著疫情爆發,品文與小靜都被迫居家隔離,導致兩人的關係更加緊張。某天,品文突然精神崩潰,讓小靜不得不肩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並且處理家中岌岌可危的經濟負擔。 (以下有微雷,請謹慎閱讀。)
由於故事背景設定在Covid-19疫情時期,本片在上映之前就頗受熱議,但其實劇情主要仍圍繞在母親羅品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康復過程,以及前夫(李李仁 飾)再婚對她與小靜所帶來的衝擊和傷害。因此,前夫雖然出場時間不多,但他的存在正是這對母女最需要跨過的檻。 一開始,本片絕對是一部上乘的驚悚片。從母女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到母親發病後的各種詭異舉動,都讓觀眾跟著小靜一起擔心受怕,不知道疑神疑鬼的品文,接下來還會做出什麼危險舉止,尤其片中一段早晨戲的接連對峙,更讓人清楚感受到小靜對眼前陌生母親的恐懼。 但隨著品文開始接受治療,小靜終於慢慢接觸到母親平時所承擔的壓力,並且明白父親對母親造成的傷害有多深。因此,在母親缺席的這段期間,長年聘請的家務幫傭阿姨(楊麗音 飾)便成為小靜的支柱,也讓她更有時間站在母親的角度思考,陪伴母親慢慢熬過混亂的精神狀態。 在品文漸漸康復之際,電影調性也開始變得輕鬆幽默,而且大量鍾導電影班底演員的客串,也讓人更能輕鬆看待這對母女的成長。不過,一旦品文精神變得緊張,電影又會馬上恢復成驚悚調性,導致後半段劇情開始變得較為奇怪,好似要讓人時刻處在不安之中,必須擔心下一秒又畫風丕變,溫馨不再。
片中最明顯的色彩象徵,莫過於住家外的藍色施工帆布。 當劇情演示到結尾,揭開品文思覺失調症的幻聽聲音之後,觀眾才會明白那些遮住陽光、透進客廳的靛藍色光影,似乎都是母親過度在意女兒之後,冥冥之中看見的徵兆與第六感,而這也使得結局陷入一種真假難辨的困境。究竟品文看到的那個畫面,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還是她再度病發而不自知呢?這種極度巧合的宿命考驗,頗有奇士勞斯基《紅色情深》結局的救贖感。 此外,電影拋出非常多的圖像與意象,試圖讓觀眾盡情解讀,像是黑澤明《電車狂》海報、海灘照片、竇加《風景中的賽馬》畫作等,或是墜落高樓的噩夢、不存在的衛兵、真實存在的蛇等。不管是隱喻母女關係的相處,或者引申命運不可知的主題,觀眾都能透過這些影像符號,看見壓抑在資本主義與人際交往的都市人身心狀態。
可惜的是,本片既沒有《陽光普照》般的故事厚度,也沒有鍾導其他作品的荒誕態度,但電影又同時包含前者的溫情雞湯,以及後者的驚悚與黑色幽默,令人對這種混亂的調性有點難以下嚥,再加上兩小時以上的片長,實在有不少情節只有台灣人笑點,而無實際推進劇情的內容。 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鍾導對攝影的掌控依舊熟稔,雙女主角的表現非常優異之外,本片的造型設計與視覺特效也相當稱職。從母親的病容到暴漲的溪水,這些突出的技術呈現,都讓人更能沉浸在電影裡,功不可沒。 《瀑布》是少見描繪台灣疫情時代的電影,也是鍾孟宏導演第一次深度刻畫女性角色的作品,儘管有些地方不盡善美,但是母女之間的感情深度與親密關係,以及反映當代台灣的各種細節,依然讓本片值得一看。
最近一直想找电影看,因为电影很长,可以花掉两个小时,又不至于像打游戏那样无聊。今天刷到《瀑布》入围专访,决定来看它。
最近其实心态上有点问题,虽然非常平静,但这种平静是一种沉寂,不想发声,不想说话,不积极,不想睡,不想醒。我常常怀疑自己会不会生病,但不幸的是,我太健康了,最近甚至都没感冒。
本来已经知道电影讲母女关系,而且知道前半段两者关系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对会出现的内容心里都有点预测到,但还是没想到故事会变成这样。贾静雯在采访里说导演自己写的剧本,对角色有很清晰的画像,采访者也有问这样一个之前一直拍男性群像相关电影的导演来拍这样一个母女电影会不会让她们觉得不适配的地方,贾静雯好像讲了一些导演对角色很死的要求,特别是语气词方面。
但呈现的后疫情时代下普通人生活的变化非常真实,故事也讲的挺好的。今天在网上刷到有人说之前阳了之后消沉了好一阵子,最近二阳担心自己又会消沉一阵子。别人也开始问受感染与精神抑郁是否有关联,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之类的。
看的过程中不断感叹王净演得太好,平常偶尔看她访谈的样子都是活泼大方偏成熟的样子,之前刷到wave on里的片段也是OL的装扮,学生扮相一出来,前期那种烦燥(妈妈想象出来的)和后期逐渐成熟照顾妈妈,独当一面的样子,都演的太好了。想起来她跟爸爸最后一次见面说你好好保重,别人解读是说你滚之类的,这也算导演对角色心态的成功拿捏吧。
再就是觉得她们还是蛮好运的,碰到的人都还算比较好的,没有因为拖欠了四个月薪水就再也不来做家务的家政,离职也给了她裁员的薪水,卖房子也被中介老板挽回损失,还碰到好心主任。
说起主任我看到他第一反应就不像好人,后面跑来帮忙理货架我马上想不会性骚扰吧(dbq)没想到真是正经人。就是配妈妈老了点。。女儿的评价是长相还挺有特点的。倒是个值得学习的话术。
只能说我实在是看谁都不像好人,电影里除了母女几乎全是男性角色,小静那么小又出面去处理那么多问题并且都处理好了,感觉难以想象。爸爸的角色嘛,很常规,没什么可说的点,有一种平庸之恶的感觉,厘不清非常明晰的好坏。
剧里唯二轻松的点是在小超市那个老男人唧唧歪歪被妈妈出手锤了,被店员和高个子男生架住在那疯狂踢腿,心里想,哦~体能还不错呢,可以踢这么多下。还有一个是母女俩站在刚搬好的新家里,女儿扮演妈妈和主任的对话结果主任又折返回来那一丝丝尴尬,还挺好笑的。
配色和一些拍摄视角以及一些熟面孔都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些台湾电影,总得来说还是不错,故事结构也还行,但是人工痕迹也有点明显。
前天刚刚看完《瀑布》,心情压抑得难受。
昨天下午,屏幕就弹出来新闻,一架搭乘133人的客机在广西滕县发生事故!
整个人呆住,不相信是真的。直到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说,飞机失事爆炸了,天啊,又一个负面新闻!
2020-2022,这魔幻的几年,疫情反反复复,世界像按下暂停键,又像一个内在燃烧的火球,痛苦地挣扎,蜕变,似乎想冲破旧有的束缚,中间不断发出撕裂的声音。灾难一个接一个接踵而来。
而我们人类,只是其中一只只蚂蚁而已。看似静水流动,猛地像个瀑布扑面而来,措手不及。就和《瀑布》里面演绎的一模一样。
贾静雯饰演的女主角罗品文是一家外商公司的高管,已离婚三年,和18岁的女儿一起生活,关系若即若离。一天电话得知女儿所在班上一位同学得了新冠,女儿不得不在家隔离,她也被公司要求在家隔离。两母女的关系由此变得更加紧张,有一天夜里,她被狂风暴雨惊醒,起来发现女儿也不见了,于是走到大街上寻找女儿。
直到第二天早上女儿接到警局的电话,才知道妈妈被警察送进了医院。由此,我们才明白,前面所有一切是女主的幻觉。她患了思觉失调症。
影片几乎没有过多的音乐渲染,用近似白描的手法,女主上班、煮饭、搞卫生、隔离,像极了我们身边的日复一日的生活,甚至和我们当下困在疫情中的情景一模一样。所以,当女主患上思觉失调,狼狈地走在大街上寻找丢失的女儿,我们猛然惊醒,我们一向平静的生活已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改变,而我们却浑然不知。维持原世界秩序的那一根线,早已断掉了,一切已经回不去疫情前的世界。
想起,疫情之前曾经看过一句话:2019 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现在重新看这句话,感觉充满预言的神秘色彩。
大环境的萧条,从电影里溢出屏幕外。环顾身边那些失业的朋友,有的开起了滴滴,有的去送外卖,有的蹲在家里几个月不见天日。每个人在时代的尘埃里,步履艰难。就像女主从外商公司高管到超市理货员,萧杀的大环境之下,人的落差如此之巨大,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这个时代,到处都是不确定性,再没有安全感可言。
“不确定性”当然不是影片要探讨的主题,我们日常的“疯癫”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察觉。当我们日复一日挤上地铁、当我们在“996”文化压榨下不吭一声,当我们对各种工作群习惯说“好的”,当疫情笼罩下,我们不得不隔离,失去我们的工作,顶着父辈的病痛、嗷嗷待哺的孩子、每月的房贷,我们在这可怕的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生里,深感未来的苍白和无力,这时再鲜美的鸡汤也拯救不了轰然倒塌的内心。
整篇影片前半大部分没有一点有关“瀑布”的映像,它甚至是平静的。在这不得不点赞贾静雯的演技,她的每一个神情、每一个动作,让我们感受到女主巨大的精神坍塌。
“瀑布”这个意象只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罗品文才向女儿提起,之前一直出现在她脑海里的声音,很吵,原来是瀑布的声音,后来她可以控制住了,变成了潺潺溪水的声音。电影终究不要教人绝望。她表示,她会好好活下去,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直到最后,电影再来一个小高潮,女儿的班里组织去河边烧烤,突然碰到河水决堤,她和许多同学都冲到了河里。此时,另一边,妈妈正用煤气煲的粥也溢出发出警报,最终煤气自动熄火。我们跟随着女主看新闻救援员抢救落水学生,心眼也吊到了脖子眼。生活从来不会给我们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就在你以为挑战一道坎过后,可以悠然享受半刻的时候,它会再次展示血淋淋的现实。
这就是生活,平静的水面下是永远是惊涛骇浪。
影片最终版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希望,那个貌似她的女儿被救援员搀扶着出现在屏幕里。但生活不是电影,我们要随时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巨大的瀑布。
写到这里,情绪依然down到极点,直到现在,新闻里说尚未发现东航MU5735幸存人员,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人生无常,我们照耀到的每一片阳光、每一缕空气,其实都是无数随机选择下的幸运。
好好活下去!
的確靠賈靜雯的輸出支撐全片,前段極度毛骨悚然,後段情節如《陽光普照》一樣變得鬆散,花費一半的片長呈現重新整頓生活的母女倆,本來我還在想:鍾孟宏拍普遍級我才不信,結局就......好樣的。 我不知道剪接前的劇本長啥樣,《陽光普照》是3.5幕劇;《瀑布》是2.7幕劇。 電影將時間濃縮成好幾場戲,我在觀賞時偶爾會回憶高三學測前看《失魂》那種碎片感。 喜歡鍾孟宏電影的肅殺氛圍、還有美好的攝影,中島長雄消失後,《瀑布》畫面變得藍色與柔和,這幾年zoom in用得少dolly in用得多,證明鍾孟宏說的改變創作方式:以帶領情感取代撕裂情緒 在城市你不會有絕對的被孤立時刻會有人與你互動,工作夥伴和家人是相處最久的兩個群體可是習慣之後的隔閡感會成就一種隱形病疾,《瀑布》沒有表示主角的精神問題從哪來,我個人解讀是: 「角色們戴上口罩後唯一可看見情緒的雙眼就是癥結點吧」 我也在家樂福上班喔,叫我怎麼不迷鍾孟宏的電影
其实这个故事不需要疫情,后半段说的那些才是它要打动你的东西。这里的瀑布就是阳光普照里的阳光,你不知道哪个瞬间突然就明白了。
山中的激流,溢出的锅炉,平静而无望的注视下躲藏着哭泣的双眼。她在脑中臆想,在暴风雨中呼唤,她的她所拥有的名字。孤立的人伸出歉意的手,站在被破坏殆尽的城堡面前,她的眼泪是被阳光照耀的。她们的双耳不会被嘈杂的水声侵蚀,她们的瞳孔不会被刺眼的光线灼伤,她们之间的距离不会被一朵朵的玫瑰阻挡。当通向彼此的房门在渐渐打开之时,一切的言语会忘记它们中伤的身份走向拥抱。
水流朝她们冲击而去,而她们都活了下来
如果没有结尾部分贾静雯说她听到瀑布的声音这段强行意象植入的戏,我觉得这是去年最佳华语片。深深地感觉到主创者以极大的温柔与诚挚去构建一个妄想症精神病人往下坠落的过程中懵懂抵抗的过程——无法不被贾静雯的面容所打动,几乎落泪,呆滞、恍惚、低沉、落寞、惊恐的状态中蕴蓄着回归常态的冲动,同时又带有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缕明媚。华语片里再没有见过比这更真实丰富动人的精神病人角色。贾静雯那位病友演不好,没有病人样。3.5
这几年,每逢春节都会看一部台湾电影,从2020年《阳光普照》、2021年《孤味》到今年的《瀑布》,依然静水流深,温暖治愈,台湾家庭片的艺术水准已丝毫不输于日本。疫情如同突然汹涌而至的瀑布激流,重创着每个人的身体和精神,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家庭关系,母亲会慢慢走出精神失常的阴影,孩子也会渐渐理解大人成长起来,瀑布急流终会变成涓涓细流,奔向自由广阔有爱的心世界。片尾,母亲在电视新闻上焦急搜寻女儿获救的身影,那泪光盈盈的注视,是对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之红》的深情致敬。贾静雯、王净的演技真好,摄影真好,音乐真好,温柔敦厚的台湾国语真好。过低的豆瓣评分配不上她的好。
观感很复杂,确实没有和疫情非绑在一起不可的关联,但却又像是不得不在疫情时才能get到的电影。很多东西都不断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模糊消去,但却也鲜有人真正去认识一个人,而在这种危险的亲密关系里,盼望“雨”将对方打醒的同时,却又不再盼望“雨”消散,于是“雨”积压泄落,结局亦未必是天晴。场置美术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本子里不够细腻的东西,每个场景的细节都做得又足又厉害。王净表现得挺好,虽然也有角色本身的加成吧。3.5归4,个人而言比《阳普》更加喜欢这部。
还好最后小静得救了,不然我真的想飞起给编剧一脚。
台湾能有钟孟宏这样的导演是一大幸事,华语电影能有钟孟宏导演亦是如此。影片结尾妈妈喊出小静的时候,泪水也从我眼中无预警泄洪出来。
幸好还有台北的电影
《红楼梦》里贾家家道中落,以秦可卿托梦凤姐作为转折,凤姐生病,倾力维持仍无法阻挡大家族走向灭亡。《瀑布》里的家道中落,用fall这个词和脑内瀑布的声音关联,母亲生病,做出的正确判断(中介、蛇、洪水),也被视为异常,洪水冲击一贯坚强的女儿,母女终究要离开中产生活,瀑布般无可挽回。钟孟宏用贾静雯和王净以往经典角色形象代入到新片中做出反差张力,本身也可以理解为疫情背景创作中对异常的描写。
几乎是华语到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疫情电影,又与中产家庭的疏离关系联系起来,既是特殊性又是普遍性,很能让人产生共鸣。日常的恐怖化,加上大量缓慢推拉镜头和特殊的构图,应该偷师不少黑泽清。不过仍然是很差的杨德昌模仿者,虽有文学性,但对话时而过于矫情做作;剧作算圆但太简单,不再有杨那样复杂和精密叙事的野心,也就少了对台湾当代社会鞭辟入里的理解。至于最后洪水的来临,与其说是一个有某种必然性的突发新闻,不如说是一个编排潦草、为瀑布而瀑布的可笑事件。
还是《阳光普照》的路子,后面再拍一部,可以搞个家庭三部曲了,虽然这次的配乐换人了,但还是一股林生祥的味道。导演的朋友圈几乎都用上了吧,熟人们都来了,疫情期间拍的电影,疫情只是导演灵感的开始,其实是借疫情和隔离去讲人的状态,家人之间的关系,这对母女的关系其实早就隔离了很多年,只是借着疫情和心理疾病的壳子对面对问题。瀑布是老妈内心积压的情绪,最后释放成了洪水,把女儿直接卷走。用文艺的对白解释瀑布,像《阳光普照》的结尾那样,配上优美的配乐,太爱钟孟宏的这种感觉了。
贾静雯演技好好哦,这么熟悉的演员在新角色里还能让我感到很陌生,真的很神奇,以及怎么回事,竟然还能跟火神的眼泪和阳光普照梦幻联动,好几个地方真是,会心一笑,谁懂……
4.5喜欢瀑布胜过阳光普照,瀑布拍得很笨拙,阳光太精巧了,以至于看不出他要干什么,阳光的说教性更强,有一种宣扬。瀑布很长,大量的日常戏,和一些日常对话,拍得笨拙还有尴尬之处,甚至看出点李红旗…然后再配上《阳光普照》的方法 我就能get他努力的方向了…声音很好。—“台北精神失常记”
先看的《美国女孩》,觉得很好呀,再看《瀑布》,才明白角逐金马奖为什么《瀑布》能更胜一筹。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精神科医生告诫小静的那句“不要再否定你妈妈了”,这几乎也是对贾静雯为什么会得病的官方注释。先是丈夫背叛,然后女儿叛逆,最后工作濒危,爱情、亲情、职场,人生最重要的几段关系几乎全部毁灭。好在导演给了我们希望和出口,只是讽刺的是,自从贾静雯病后,他们遇见的每一个人几乎全都是好人。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吗?
可以不要问我“你还好吗?” 我们一起好好地走下去/最后的落水看得我要心梗了!!!!!!!!!!!!!!!!!!!!!!!!!!!2022看的第二部好片
拍拍所有下坠中的人们和自己,会过去的,都过去了。
瀑布应该是疫情题材环境下最好的影片了
开头非常巧妙的小反转,叛逆的变成乖顺的,而框架内的变成了不安定的,照护与被照护的变化让生活这个罐子被晃动了一下,渣子、凝固也隐匿在罐底的东西都浮现出来。瀑布出现时的声效完美,像粗重呼吸,像疯癫前兆。到后半段,从搬家后饭桌那场戏开始有点鸡汤,算是遗憾。前面的部分都可圈可点。口罩遮面,蓝布遮窗,阻隔、遮挡用得真妙,疫情之下,封闭之心被砸开,如冰封碎裂成瀑布,瀑布又缓成溪流。几个人的演技都值得赞叹。
牛奶有叶帘帮助隔绝温度,高楼有蓝布帮助隔绝坠落,嘴巴有口罩帮助隔绝病毒,可是什么能帮我们隔绝孤独?房间里摆着前夫的旧物希望爱情能回家,脑海里滞留温柔的男声希望寂寞能赶走。我们变成窦加画里不知去哪的骑师,变成鹰架拆掉不知钻哪的长蛇,变成无预警泄洪的水坝,溪流变成瀑布,沉溺无法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