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观感:十元演技在unnatural得到证明,但是这部剧之前我就不抱太大期待。果然,第一集看得我一言难尽,在医院药学部实习的我真的想说这不是真实的医院啊,而且也没有很特别的升华核心思想。首先在医院大家还是各自分工的,当然医生的确很强人家硕士博士规培住院主管主任一路过来很不容易的好么?其次医生查房也是充分听药师意见的,毕竟不合理处方在医院用药的系统也不会通过好么?配药倒是真实,忙到不行的确是常态,实习生放错药是常有。最后,作为实习生,即使主任给你和蔼的笑容也不会记住你的名字,只会在跑腿的时候想起你喊你一声实习生(主任面对各科主任各个部门院长医药代表已经够累了好么)。
刚好跑腿跑了一整天还被老师喊去切哈密瓜的我表示宁愿看到一个缺点与优点满身也会为柴米油盐苦恼真实药师,也不愿意看到丑化或者工具人化其他工作岗位来衬托一个完美假大空人设的药师好么(ps:放下手头工作去找病人这种护士工作的药师真的不是为了炒鱿鱼是为了什么?她考虑了一个患者的利益那其他患者的利益呢?)。等待捡药的不耐烦患者也是常有但是介绍的太浅了,真实的情况大多是医生给病人改了处方然而病人却怀疑药师发错药的情况,这时候药师哪里能靠魔术打哈哈啊,我要是病人我一拳就上去了,真实的药师只能是一遍又一遍解释新的药物效果更好,还有要注意这个药应该怎么用啊!
依旧动人,十分动人!
放着演东亚大女主热剧和时装偶像片不演,偏要挑“药剂师”这种一点也不酷的角色作为空窗复出,不愧是我的女人!
第一集开场就不是什么爽人剧情:被药剂部同事奚落过度关怀病人,被主治医生在食堂里讽刺多管闲事(其实并不)。当然,一集靠着缜密和敏感心思救两个病人三条命的高密度输出也有······
除此之外,探讨到了很多人会注意不到的社会细节:患有慢性病的青少年的校园融合,或者说是,住院患者重返社会的社交恢复过程。
反派。反派似乎主打中年油腻男。
另外一个问题是,医生这种神圣的英雄角色怎么可以做反派?
“医生”(和“教师”)是至高无上的职业,与其说这话是说给社会的其他人员听的,不如说是说给药师,护士,食堂大姐和保安小哥听的。
发现医生可能出现疏忽和错误时,护士和药师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我们东亚人不兴讲“有权利表达XXX”,一向讲“有资格讲XXX”。葵绿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是把患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用勇气和知识指出医生过失的人。在这里,请回忆上一部在法庭上反驳对方律师对女性看法的三澄法医(《非自然死亡》)。
和航空业比起来,医院的意外事故发生率是更高的,毕竟前者有黑匣子还原过程是如何恶化的,这个行业可以不断从错误中学习。
医疗事故没有黑匣子数据,没有唯一的真相。
医院里需要有这样的角色存在,作为故事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和病患一起建构关于她或他的人生故事,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葵绿是这样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可以开始呼吁推进驻院社工和心理咨询师的设置,开始呼吁各行业的跨学科的合作模式。如果是在在医院里,对患者来说,她或他能够接触到治疗康复团队成员应当由这些工作背景组成: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
8.5分,不吐不快。是很主流的片子。 首先,一遍看下来,服化道摄影剪辑无可挑剔,起步六分往上。演员演技可以,这集娜酱表现不如十元。 剧情方面,剧情、人设有点老套,但不惹我反感。终究是本剧硬实力太扎实了,掩盖住了。这样,成为佳作是没有问题的,想成为神作不太行。 作为开篇已经很棒了,伏笔埋好,设定交代清楚,氛围铺开了,矛盾展现了,同时把故事讲好了。大师以下的最高水准,我称之为专业。 槽点: 1.第一集设置一个臭屁的反派,真的纯工具人,用来塑造男主人设,推进男女主感情线的发展。确实有点生硬。 2.结尾橘里橘气的。樱花染红的柏油路上,是 爱情开始的地方。 3.女主人设太“晨间剧”了,果然晨间剧女主才是铁血王道嘛。 4.这些同事也太不友善了,放俺们这儿,小葵妥妥的团宠吉祥物,谁敢欺负她就是在我们全组人头上动土! 总结:总体看下来,看得出有投资、有水准、有用心。不足之处也很有,但我觉得,都做到这个程度了,换谁来也不能保证做得更好。说的玄学一点,再往上,就需要机遇和灵感了。
头一次看医疗题材的剧,不太了解这是医疗行业的普遍样式还是日本医院有自己的工作方式,从中看到了一些值得在工作中借鉴的东西,这里记录一下。
时刻明白优先度,并为此做好准备,不受突发状况影响。(药剂师全员穿运动鞋走楼梯,是为了不占用病人、医生优先的电梯资源)
再着急也有优先顺序,及时更新情报,有应急储备。(遇到等药发牢骚的病人也只能加快速度,按照应该的顺序配药;眼镜小哥在窗口盯着事态发展,老医生能出面劝解)
掌握情报即使共享,说出自己的分析,哪怕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上。(发现病人口袋里的药做出肾上腺素无效的判断,及时建议医生换药)
遇到问题及时找到第一责任人获取授权,有自己缓解压力的途径。(当自己看出问题时,及时找到出问题的医生,电话不通就当面找;被骂了自己盖章解气)
养成分析资料的习惯,知道资料在哪。(无论是孕妇还是糖尿病学生的资料都能有记录分析,知道二楼的医书在哪个书架)
能跑就不用走,尽可能多做。(发现孕妇的病情,马上联系医生并跑去护士站要血压计并向护士建议做好输液准备)
有团队沟通系统,遇到状况能马上联系到对应的人。(在楼梯发现病发的学生,马上联系到人,有状况专门对应的代号)
能给服务对象讲明白道理。
再忙也要检查,有容错机制。(配药之后都要检查一遍,发现错误后拆开袋子,正确后重新封装)
回头看了一下,这篇梳理里面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及时”,这个剧、这个职业能通过一集就给我留下这么多印象的原因也在这里,如果真能事事做到及时,那么离专家应该也就不远了。
故事从新入职的相原(西野七濑饰)的视角开始,入眼即是明亮的、现代化大医院,医生、护士和病人来来往往,药剂师的工作在医院似乎不被看到?
医院里的潜规则:电梯优先顺序:病人、医生、护士,最后才是药剂师。在追逐前辈的路上,相原思考着:在药房里也能配药,医院里真的需要药剂师吗?
一边思考着,部长带着相原到了她的带教老师——药剂师葵绿(石原里美饰)面前,此时的葵绿正在给过敏性休克的病人做心脏按压。药剂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待在药房配药,在药房之外也会参与救治的辅助性工作。心脏按压、肾上腺素在病人身上都不起作用,葵绿在患者身上发现他因患有胰高血糖病,长期服用阻滞剂,在得到医生认可后,药剂师葵绿冲向药房,拿出正确的药剂,患者的心跳复苏,葵绿心安了,走到一旁配药,患者家属握住医生的双手表示感谢。这就是药剂师的角色——默默奉献的灰姑娘。懵懂的相原问:为什么没有人感谢药剂师呢?
开场十分钟,节奏飞快,演员全程奔跑,医院的工作忙碌,默默奉献的药剂师,不被看到,不被感谢,甚至药剂部的前辈认为:治病的是药,不是药剂师
一位先兆流产的孕妇在病床辗转难测,葵绿根据药学知识判断患者可能得到子痫,需要紧急手术,但是值班妇科医生还在酣睡,没有医生的命令,药剂师不可以擅自用药,看到孕妇当下的状态,再不用药可能就晚了,葵绿一边请人催医生起来,一边请护士输液,医生姗姗而来,对着葵绿的不守规则一顿怒吼,所幸葵绿判断正确,患者患有子痫,提前剖腹,母女平安。
但是葵绿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医疗安全委员会对她擅自用药的指控,药剂部的主任安慰葵绿:虽然她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她仍然会用她的全力保住她。在会议上,妇产科医生振振有词提出让葵绿回家反省一个月,旁人不敢为葵绿担保,担心祸及自己,此时葵绿的师傅药剂师濑野副部长一句:那么辞退她。想到葵绿为了患者的奋不顾身,在座的不愿沉默,护士说出了当晚的情形,医生指出了急诊时多亏葵绿及时的发现问题,他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最终药剂部部长拿出杀手锏直指妇产医生的软肋,产科医生投降,葵绿无事。后来道场医生带着葵绿来到孕妇面前,孕妇对她说了声谢谢,并让葵绿抱抱她的孩子,葵绿此时手足无措,泪眼朦胧。
药剂部的部长,一个以柔克刚,温暖而有力量的女士,她对葵绿说出:我会尽全力保住你,没有带一丝丝夸张和高傲的表情,那么的诚恳,正是因为她对药剂部全员的爱,才能让各自以各自擅长的方式为患者为药剂部服务。副部长,葵绿的师傅,话少确有分量,镜头也比较多的角色,期待他后续的表现。
葵绿带着相原来看患有1型糖尿病患奈央,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只要每天注射胰岛素就会和常人一样,但也得终其一生进行注射。奈央现在仅读初二,她性格乖巧,十分听话,但是最近血糖总是不稳定。高一优花是她的临床,优花性格活泼,有些调皮,虽然性格有差异,但两人在医院里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然后乖巧的奈央似乎变得不乖巧,一旦没有医护盯着,奈央就会偷偷不注射胰岛素,有次甚至晕倒在无人的楼梯,十分危险,奈央的妈妈认为是优花带坏了奈央,为了维护朋友奈央说出了自己偷偷注射的原由。
小学时同学们都可以在体育馆里运动,奈央只能看着他们,还会被同学问:你真的生病了吗?你看起来很正常啊。初中之后,奈央除了班主任没有告诉任何同学自己的病情,每天都要悄悄找时间去医务室注射,慢慢地跟同学们越走越远,奈央失去了在学校的容身之所。而在医院奈央无需隐瞒病情,甚至还交了好朋友,她不想离开。
虽然很明显她们的未来是属于外面的世界的,但是小姑娘内心敏感,一些成年人觉得不过如此的事,姑娘也会想入非非,在日本不合群就是最大的原罪,葵绿了解了她们的内心,也在鼓励她们接纳自己,优花被打动,她勇敢的追向快要出院的奈央,两人相互约定以后不要在医院见面,要在外面的世界见面。女孩子的友谊源于感同身受,源于青春路上的相互鼓励,相互理解,她们毕业,工作,各自结婚,生子,一直一直在一起。
最后两个小姑娘一直相伴的画面使我落泪,有时候觉得生活很难,是一道巨坎,可能自己一个人跨不过去,如果从旁有人加以劝导,加以鼓励,度过了这道坎,回头看甚至要感谢这道坎,教我成长,教我遇到一生有幸的朋友。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一切,奈央和优花是面对了自己的疾病,而如果有些东西注定要与自己一生相伴,面对它接纳它则是最优解。此时的我想到了一些苛求极致身材和容貌的朋友,爱上自己很难,但是未来会很幸福。
最后的最后,是葵绿微笑地看着奈央和优花的笑脸,药剂部一众在忙碌的工作中微笑着看着窗户外葵绿的笑脸,葵绿以自己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药剂部工作的重要性,她也打动了初来的相原,相原换了一双舒适的球鞋,要留在医院了,和药剂部一众一起奔走了。
花絮:剧中在医院有一位一旦取药时间过长就会极度不耐烦的患者辰川,本职工作是一家拉面店的老板,态度可亲。人是具有多面性的,看到拉面店里态度极好的辰川一下子觉得特别接地气。拉面店也引出了成田凌饰演的角色,期待后续。
【本文同步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singthelife),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石原里美新剧《灰姑娘药剂师》本月开播,追了三集,质感还不错。
职场味很浓,目前感情戏浓度不足1%,能看出一点端倪,可能会在中后段剧情里萌芽发展。
上班非常憋屈,但又无可奈何的人,适合追这部剧补点气。
石原饰演的葵绿是药剂师,医院鄙视链最底层。
医院电梯优先使用顺序里,药剂师排在最末,他们只能爬楼梯。
但工作强度每天都是负荷满满,新人报道,大家都是用「跺脚」欢迎。
这里每天都是兵荒马乱,药剂师经常干着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医生鄙视他们,病人更是日常作妖。
光芒都是医生的,药剂师完全就是赠人玫瑰,手无余香。
这种工作看起来很憋屈,每天忙得要死,还不被重视。
葵绿的职场作战精神很有代入感。
她业务好,有一种死磕精神,容不得半点马虎,毕竟在医院,精益求精是刚需。
她也有个性,敢挑战权威。
她所在的是一个边缘部门「药剂部」,同事们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精神,矜矜业业做好分内的事情。
葵绿的「爱惹事」,在她领导眼中是颗定时炸弹。但她又不是那种浑身带刺的「惹事」,她的「惹事」都是有理有据,而且确实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只不过在职场规则中有一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就像你遇到一个项目,你负责的部分完全没有问题,可以顺利交差,但你发现其他同事因为把控不严,存在风险。你是待在自己的安全地带保平安呢?还是主动指出问题?你的好心,还会惊动别人的奶酪,落个不讨好的恶名。
只不过葵绿在医院,所有问题都可能影响病人,在她眼中,病人最重要。
#她的死磕精神里首先包括和自己死磕#
你以为药剂师就是给病人配药、发药么?
没那么简单。
葵绿喜欢和自己死磕,她会尝遍所有药品的味道。她自己知道药的味道,才能更好地督促病人服药。
有些药味道很苦,小孩不愿吃,她要想办法如何让药更入口。
比如咨询过其他同事后,放在冰激凌里混着吃,口感就不错。
第二集出现的紧急病例,病人危在旦夕,医生不知道他过去的服药史和病例,不敢配药。
葵绿只能跟着家属赶到病人家中,她一边用舌头试药,一边和医院同事电话确认药品范围,她没法精准确认。
再根据各个医院留下的联络卡,一家一家联系,最终确认病人服用的药。
她对自己要求很高,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情绪管理。
即便她人微言轻,经常遭受白眼。
她首先做的是「自控」,情绪稳定必须第一优先。遇到不可一世的医生,药剂师对接工作无法顺利展开,葵绿只能把姿态放到最低。
她发泄的办法也很直接——疯狂地敲章。
每个人都需要用公章来落实自己的责任,她就用这个随身携带的物件当做自己的缓冲剂。
面对职场打压和不公平对待,她可以做到微微一笑。
从假装镇静,到强装镇静,敲章动作一直伴随她。
作为医务工作者,不轻易表露自己的个人情绪应该是基本素养。
她走个过道,疯狂敲章几十秒钟,气就咽下去了,这种情绪处理方法很划算。
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你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如何激活上班的成就感?#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很多人上班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无须投入太多真情实感(这并没有错)。
但初入职场的我们,还是要给自己理想的光环。随着时光的流逝,一部分人可能觉得疲乏了,也就开启了得过且过模式,说不定那会儿的你还留着几口气,准备血战到底呢。
上班成就感不强求,真的随缘,看每个人的特点和目标。
但就我个人感受而言,上班有成就感,时间过得特别快,而且这种成就感可以同步到生活中,让生活充满动力,至少我们心情会很好。
医疗剧除了说工作本身,还会从病人故事中找启发。
这大概是服务行业的共性,如果你的工作要对接各种各样的人,你也慢慢跟着感受到了人生百态。
第三集这位小学老师的故事很感人。
他身体不好,需要经常做透析,这样必然会耽误工作。
他是一个要强的老师,却也力不从心。
老师圈和家长圈开始流传各种闲言碎语,有的学生还给老师取外号叫「吐吐老师」。因为他要服用各种药物,有些药有催吐的副作用。
老师有点自暴自弃,他觉得人生无望,也不好好吃药。
葵绿默默带着同事去学校开展疏导工作,让孩子们给老师写小卡片,并且录制鼓励的视频。
老师看完,惊呆了。
他虽然要强,带病上课都是靠毅力,可他也需要肯定和鼓励。
多年教学工作,因为带着病痛,他自己又有些敏感,不愿和人分享自己的心事,久而久而容易有挫败感。
孩子们的小卡片画得好暖。
葵绿还帮他做了一个吃药日历袋,颜值很高。
老师含着泪说:我不会自我放弃了。
得到学生的鼓励,老师满血复活。
这段故事还有另一条冲突线。
老师原本是去外面药房开药,但药房的药剂师细节做得不到位,比如有的药混在一起,有的药竟然切掉一半。
医院药剂师们看到后,瞬间气炸了,因为这可能会给病人带来危害。
葵绿开始去找院外的这位药剂师恳谈,两种职场思维大碰撞。
对方曾经也怀揣着理想做药剂师,药房的药剂师还比较特殊,每周要坚持上三天夜班,日积月累下来,他身心疲倦。
他在死撑,而葵绿坚持热爱。
日剧总是会给困境注入生机盎然,困境的类型各种各样,总有一样是我们的同款吧?
最后那位老师也去药店感谢了这位药剂师,受到鼓励的他,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初心。
工作的成就感,取决于你还有没有热爱。
如果有这份热爱,即便中途你心灰意冷,你还是有机会完成自己的重启。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热爱,可能你选错了工作或者行业,那你需要重新思考一下了。
葵绿很喜欢和病人沟通,她喜欢挖掘病人的服药感受,包括整个生活状态。
她觉得这是药剂师的成就感,看着病人乖乖吃药,恢复健康。
但她同事就觉得:你对一个病人不要投入过多时间精力。
医院药剂师也有硬性指标,如果达不到这个指标,医院很可能就取消药剂部。
病人服药就得不到这么细心的服务了。
葵绿一直就活在各种高压下,总是有人用各种条条框框来约束她。不过她就是听听而已,她还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说到底,葵绿业务能力过硬,她有抗衡的资本。
如果你工作特别彷徨的时候,先问自己这个问题:你的业务能力足够强么?
她每天都会打磨自己的试药基本功,而且对药理知识了解得很深入。
可能这些业务范畴已经超出了普通药剂师的规定,但她这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还是成就了她的强大铠甲。
虽然活在鄙视链底层,她每天都是一脸阳光。
懂得专注自己的主要矛盾,不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劳心劳神,葵绿的这个习惯很好,一旦养成,受益无穷。
我似乎发现了十元最擅长的戏路,就是忘记她美貌的职场剧。去掉浓妆艳抹锦衣华服,全身心投入于本职工作的角色反而让十元演绎出认真的美感,同理可见《非自然死亡》。但如果十元总是时刻端着自己女明星的架子,刻意盛世美颜则会出现油腻感,同理可见《天国餐厅》及《高岭之花》。当然也有既专业又美貌的角色,比如《校对女孩河野悦子》,但这是杂志社工作背景对人设的要求。所以十元还是尽可能地多接展示工作专业性的角色,职场女性也很拉好感。
日本的医生都是憨憨?
老婆我来了,超絶可愛いななせ
第一集就穿插了三个故事,感觉剧情节奏和bgm都很不错,真矢美纪姐姐的药剂部长也太逗了,又怂又可爱……特别喜欢那两个小患者的故事线,被结尾 数年后的时间线惊艳到了。原著漫画的故事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所以个人认为第一集改编得很成功。
跟十元一比西野就是村姑啊 怎么都喜欢不起来的长相 剧情有点夸张 药剂师把医生护士的活都做了的节奏
我也是一名医院药剂师,希望通过这部剧,可以提升我对职业的热爱和使命感。
首集看完先给个三星打底把,看看下一集咋样
葵绿凭借一己之力做了药剂师、医生、护士三人份的工作。
太悬浮了,完全无法理解药剂师为什么能够负责医生/护士/心理调解师的工作
有泪有笑,果然十元的职场剧还是可追的。不过有一说一,日本职场剧套路化属实有些严重了。
第一集的剧情就中规中矩,有一点低低配版《非自然死亡》的感觉。石原里美是好看的,但看她眼含泪光深情注视糖尿病小女孩表示“我懂你”的时候就还是有一丝审美疲劳…… 暴躁取药病人、药剂魔术师大叔之类的人设有着典型日剧/日本人的浮夸,就微笑就好。希望是渐入佳境的类型!另外这部是从《轮到你了》剧组拉了多少熟人哈哈哈哈哈。
药剂师的日常就像是勤劳的小蜜蜂,而十元是最有活力的那个,干练的丸子头+脚下生风,各种看不腻~另外第一集前半节奏过快了,显得后半感情不够饱满,但是仍有感动到
twitter有日本的药剂师说,剧播出后,感觉拿药时,说谢谢的人变多了。我想,这是对一部剧最好的褒扬了。
首集里,讲述药剂师在医院里的重要性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用医生的粗心和野蛮来衬托石原的好就太牵强了。包括到后期跟患者面对面的沟通,和在急诊时打断医生的诊断都不是现实中医院会发生的事情。可见这部电视剧从一开始就把石原扮演的角色给打造成一个“圣母”的形象,百分之百的好人。不过对于喜欢石原的粉丝来说,不管她演什么样的人物都会给她打五颗星吧。
日式类型片,和以前的一个套路:校阅的干编辑的活,验尸的干侦探的活,药剂师干医生的活。
西野七濑一出来感觉是要来毒死病人啊
丸子头石原里美完美地还原了漫画中女主角的形象。这个总被人觉得只是“抓药”的无关紧要的职业终于也有机会进入公众的视野。对生命的敬畏,对岗位的使命感与对患者的爱。这无疑比死板地遵守规章制度更加可贵;本剧让观众看到,除了医生和护士之外,还有那么多默默奉献的医疗工作者在为守护人们的健康而努力
在这里怼一句此条目下的热评,《校阅女孩河野悦子》里的校对不是做了编辑的工作,那本来就是校对的工作,只是不认真的人越来越多,了解的人越来越少。在我看来,十元的几部职业剧都有比较多的戏剧化处理,但这几部作品都演技过关、故事过关,拍出那些小众职业人的专业素质和辛酸,已经相当不错了。
抛开人设浮夸,鸽子,田中圭,和那两个若手演技稀烂的令人触目惊心,以及,女主跟只猴似的从门诊窜到急诊,从产科窜到内科,除了不在药房待,哪都待以外。这剧节奏不错,故事虽然老套,但也不至于难看。
非常套路的日式医疗剧的热血和煽情。我服了我服了,药房都能拍得那么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