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剧情真实细致,细致到没点历史功底或兴趣的人很难看下去,因为太多的人名地名太多的事件弯弯绕绕很容易就晕了,应该还没有这么细致还原长征这段过程的,可惜没有长征前期和后期的,如果都这么完全展现的话,长征其人物情节精神之丰富丝毫不亚于三国演义。而且基本没短板,服化道都挺真实,该有的场面规模也基本都可以,再高要求就是唯美质感进一步提高,但这太苛求了。演员虽然很多主要演员不是常见的特型演员,一开始会有点不适应,但其实选角也是尽量贴合,演的也很自然,大量的群演也都很好。可以看得出来本剧是真的很用心,本剧的意义更是重大。很多人只知长征二万五遵义会议几个名词,其他基本不知。不知道长征场场都是生死攸关,不知道王明博古张国焘的破坏有多大,不知道四渡赤水想法并非是开始就完全成型,不知道多次一天几十公里甚至一百二十公里的紧急行军,不知道长征都快结束了才决定去陕西,不知道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一样经历了曲折惊险的过程。。。希望这种好剧多多,带动观众多关注点历史
毛泽东演员的神形皆不相似。
红星闪耀中国中曾对毛有过一些形态描述,外国记着采访毛泽东的时候,毛谈到自己的前半生时,突然解开自己的裤腰带,边抓虱子边谈前半生。可见毛绝对是一个不拘一格的奇人。
长征途中,红军刚刚经历战败长途跋涉,前后均有追兵,带领这样一支部队走向胜利的领导,人格魅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有人格魅力的大领导人往往有个共同点,眼神亮中气足。这个演员我老感觉他属于熬夜肾亏党,既没有青年的勇往无前也没有中年的沉着冷静更没有毛身上最突出的老成持重。
联想到毛长征之前的经历,省城念书,组织工人运动,北大管理员,成立我党,两党合作破裂回乡,开始拿起枪起义,井冈山发展壮大,苏联错误指导攻打城市,世间种种皆已经历。我妄加揣测下毛的外在,老版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时诸葛亮,知天命尽人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年才俊。
整部剧最好的地方,向我们展现了,任何人,组织都是有成长过程的,伟人也会有错误的决策,都需要在一次次经历中不断的总结,改正。也向我们展现出了每次做决策的缘由,如果在讲军事分析时可以在地图上同步显示出路线图就更好了
唯一有点点不足,战争场面好多好多重复的,不过此剧重点不在表达战争场面,所以这点也无大影响
想夸下毛主席扮演者,非常不错真实中隐藏着伟大
一代伟人解救大众与水火之中,看到剧中场景不禁感叹,我们现在优越安宁的生活是他们用双手双足以及那伟岸的身躯给我们打拼下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铭记的不只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这些伟人的名字,更要记住那些千千万万为我们的明天用生命去点灯的中国共产党,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致敬中国共产党,致敬中国军人
选自长征途中历史真实事件,评论区和弹幕区明显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很多,动不动就神剧。要知道长征本来就是奇迹,尤其是前期几十万人围追堵截几万人,而且是在明知对方的路线且地域狭小的一个范围内。连过了五道封锁线,这本就是神奇的事情。血战湘江更是奇迹,自己可以百度一下。这部电视剧就是湘江战役后的长征途中最神奇的一段,也是后来评价毛泽东神来之笔的四渡赤水的一段,距今80多年了,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能拍出这种效果,实在是难得。 当然了演员都是年轻人似乎没有专门的特型演员,这一点遭到吐槽,完全没有必要,《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秦帝国》不也是很多人当历史看?那里面的人几个像原型的?而且还改了很多历史,忠奸不分,评分不一样高的出奇? 对于一部电视剧,已经很完美了。大家如果能以平常心态去欣赏,不要妄加议论,越看会越好看,值得观看。
看完《转折》,再看了一遍《长征》(少年时就很喜欢看长征),感觉恰恰是《转折》更吸引人。究其原因是《转折》能够将历史细节交待的得更清楚。这并不是说《长征》不好,而是24级拍完整个长征的过程,决定了它就只能展示大幅画面,交代大致过程。然折《转折》不一样,38级仅是拍摄遵义会议前后的内容,就有很大的空间来再现战争和会议的细节了。特别是遵义会议和会理会议上主席的长篇讲话让人振奋、让人信服、看了还想再看!
另外真的很想再强调一下,最喜欢的两个角色是主席和王家烈!
用心制作,真实再现。居安思危,胜利不易。豆瓣里的“当代汉奸”不少,竟公然污蔑英雄烈士为“流串犯”,真是让人气愤😡,面对这样的“当代汉奸”,我只想说是你爹妈祖宗把你错生在了我大种花家!!!
对那一段军史的刻画比较详细完整,看完还是挺有收获的。可惜主要演员没选好,周毛演得都不理想,还不如血战湘江里的演员。老毛那个假发套假得不忍直视,几乎每次战斗都标配慢镜头,重复而乏味。
午睡时候点开cctv1放了催眠用的,效果奇好,因为他们说话都慢悠悠文邹邹的。就是睡醒之后朦朦胧胧看见破屋里有个人和灯泡一样在发光,吓得我戴上眼镜一看,嚯,那共产党比老百姓脸都干净,白的不得了,还打玻尿酸,说送吃的就能端来满满一饭盒的红烧肉,老乡你们都不奇怪吗……
电视剧拍摄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片头演蒋介石的演员马晓伟标注(中国香港)是什么鬼,人家就是江苏的。还有演博古的演员,感觉很业余。形象与真实不太符合。而且黑博古黑的好惨,李德的语言我好像听到了英语也很奇葩。关于某些角色演员的选择,我觉得不是太合适。陈诚那么年轻,吓到我了。篇幅有点长了,45集,讲伟大转折,从通道转兵开始,但黎平会议,最后到遵义会议。之后其实就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与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会师的事了。没必要那么长,希望在相关会议背景,细节方面能处理好。
拍的不错,算是诚意之作了,但是还有一些缺陷。毛泽东扮演者对于角色的把握还不够好,在党和革命的生死关头,毛泽东应该是忧心忡忡,满脸凝重,而剧中的毛泽东太过云淡风轻,谈笑自若,似乎不久之前的血染湘江死的不是红军一样。实际上,这种表现伟人风度的手法并不好,感觉伟人脱离了人的基本情感。历史中的毛泽东火气还是很大的,该据理力争的原则问题毫不含糊,虽然有时候谈笑风生,那只是为了给战友和群众宽心,私下里应该是很心情沉重的。被博古李德把持的红军正在走向死亡,毛泽东面对这种情景,怎么可能不充满忧虑?如果表现的太过云淡风轻,那就是没长心了。
明明拍得很好啊,非常还原历史,战争部分尊重真实的过程而不是用花里胡哨的爆破场景一带而过,文戏也不算拉胯
居然还不错,不能苛求完全还原历史,整体来说,毛的军事指挥确实有一套。
那个...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老毛的角色有点流里流气的...剧中主要表现的就是刮民党各种酒囊饭袋无勇无谋,然后我党各种朴素与艰难<。)#)))≦
和爸爸一起看。我挺喜欢看的😂 历史不再是静态的,我希望重温。
这是看历史剧情,不是看演员的,我不同意某些人的评价,太客观了,实在不行,你去看康红雷的陆战之王,看了1集还是快进看的,那些可能更适合你们!
剧很正,但演毛泽东的演员太胖了,长征时期的毛泽东及红军都是精瘦精瘦的,怎么可能像电视剧里各个肥头大耳。
真实性有了,艺术化做的不好,演员们的台词太硬了,感觉可看性不强。
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
总体不错,就是政治感太弱。
这部剧还值得一看。虽然剧中叙述的历史在其它一些电视剧中也有,但该剧某些事件的叙述更详细一些,更写实些一些。如遵义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代表们与李德、博古之间针锋相对的场面,再现了当时我党我军政治思想、军事路线之争。总的来说,该剧试图通过两条线表现“伟大转折”这一主题的——一条是军事战场——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经过通道转兵、强渡乌江、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这是中央红军在军事战略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一条是政治路线——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纠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伟大转折!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确立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伟大转折!
感谢祖国的强大让我生活在和平时代。主旋律观影,评论里乌烟瘴气真是可怕,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不能忘,视死如归的战士们值得所有人尊重,值得满星,希望我的祖国越来越好。
首先人物长得是没有那么像,但是却拍出他好像就是那个时期那个年代那种感觉能够深刻显现出来,这部片子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了解历史。而不是硬生生的去比较这个演技那个形象。这个剧拍的很好,从道具到服装,值得被推广,是教育爱国很好的剧,也让现在的人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这样的红剧就该多让大家看看。
博古脸比我都白,李德演技奇差,周总理也那么白,强行贴胡子,这个什么演员把毛主席演成这个样子,向全国人民谢罪吧!!!!!编剧你放过"不堪设想"这个词吧!
总体来说非常不错,但是也是一堆疑问。首先能够起名叫伟大的转折,无非两个布局,第一,中心围绕遵义会议召开,这算转折。第二以遵义会议为起点到陕北与刘志丹会师,这算转折,没搞明白是没经费了吗?最后搞个虎头蛇尾的结局,到金沙江戛然而止……搞不懂这编剧怎么想的,特型演员凑一起也不容易,为何不把中央红军长征讲完呢?
看了看并没有前几个豆油说的不堪,4星是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