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有我独特的抱怨方式
《拍得不错(good take)》五个小故事,拍得不错。
第一个水泥,其实还是挺直白的,前世仇,世世报。而且跟小时候看香港杂志里面的恐怖故事套路如出一辙,甚至说有点老土,不过叶童描述被水泥杀死的痛苦的一段甚为精彩,你能感受到小警察的恐惧。
第二喜宴,有人解释得很复杂,冥婚又啥的。但根据一个中二病没毕业(我)的想法推断,导演只是单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解释这个婚宴,妈妈再婚,爸爸还爱着妈妈却没有办法,孩子的思维就是用动画片和游戏里面理解的被反派捉走的理解,和变强(爸爸升职还外派美国)的爸爸把妈妈救回来合体(一家团聚),但现实就是现实,最后一张全家福框住的卡牌写着大意就是“新开始”“我们不能重新开始,但我们能有个新开始。”
<图片1>
然后喜宴没人或者虚无的问题,估计也是从小孩的角度看,毕竟小朋友对着一堆不认识的大人会自动忽视,只记得自己的亲人(父母、肥姨)。
不过这段的确太隐晦了,玩弄意识流过了头的感觉,好不好见仁见智吧。
第三个good take 我觉得是拍得最好的故事,无名小演员到老不得志,唯一支持他的爱妻忽然去世不能接受一直把尸体放于家中,却在一次入屋劫持演了一场最棒的戏。心酸悲凉的却有点温暖的故事。
第四不一定,李灿森的演技啊,真的贱得想揍呢!这部的调色几乎都是灰的冷的,只有后来红色是原色,红色应该就是女主的欲望吧,红色的漂亮裙子,红色的名贵跑车。最后,在欲望的洗礼下,他们都变成了没有人性的疯狗。
第五,有点麦浚龙《僵尸》的味道,吐槽落魄的香港恐怖片的喜剧,里面好玩的梗要是以前不看TVB和老港片,估计一定觉得莫名其妙,一个玩情怀和玩老梗的电影,也注定了可能不被新观众和其他群体理解。
这部电影还是很有意思的挺有想法的,看了这么多纯粹把好卖的东西塞一起的大片,这样有自己表达的电影其实挺珍贵,香港现在处境尴尬(这里不多讨论了,大家懂的就行),恐怖片不能进大陆院线,市场非常有限,连带此类电影都带着苍凉悲惨的味道,也算是香港电影人独特的抱怨方式,于我也算在这些电影里,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2 ) 香港短片集MARK
1.《水泥》 TOP1
从开篇的生拨田鸡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调,视听语言点个赞。Bug点再于为什么方中信会疯?导演想要阐述的是人世间的“轮回”吗?
2.《喜宴》 TOP3
前夫带着孩子参加前妻的婚礼。唯一的亮点在于制造了悬念点,引导观众往错误方向走。原来不是肥姨结婚。
3.《Good Take》 TOP2
致敬不致敬到没有看到,只是……难道那幢楼里住的都是有恋尸癖的人?不过了老戏骨就是老戏骨。戏真好。个人以为如果泰勒不是一个恋尸癖患者,用另一种方式讲述泰勒原来是一个失败的演员会更好。
4.《不一定》 TOP2
护士→妓女→偷肾贼?
导演想阐述的是主题在于万事皆有可能吗?应采儿的角色是丰满的,但是,其他人的动机显得就很牵强。
5.《吓鬼》TOP4
也许导演想要表达,老一辈的香港演员与导演都十分赞,但新一辈的演员为了利益都跑到内地来拍片了。结构是有,但不够巧妙。
3 ) 港产电影的曙光
几个年轻导演的新锐之作,既有港产商业片一流的制作班底,又有老戏骨的参与,几个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让人感概新导的精彩,也让人相信香港电影其实开始在慢慢的复苏。
头个故事类似李碧华的风格,拿实物做片名,水泥作为行凶的噱头,很一般,因为故事内容比较单薄,叶童的表演浮于表面,方中信的表现则丰满一些,表现肢体和对台词的控制,勉强算及格。
接着的喜宴是港产片擅长的一个分支,絮絮叨叨的温情路线,夹杂着动画片略显冗长,整部没有冲突,五个里面最乏味的作品。
然后good take 故事还算有趣,对老演员的现状做了关照,后半段的冲突可能是篇幅有限,缺乏张力直接冲奔结尾,节奏失控。
中间的是非常香艳的不一定,也是片中最好的一作品,角色相当完整,故事一波三折前后呼应。
最后的吓鬼是对香港鬼片另一个角度的诠释,当年那些吓唬我们的鬼片演员近况如何,别来无恙?我们熟悉的面孔过着惨兮兮的生活,跟新闻里时常报道的各路过气港星一样,没有出路。服装美术非常亮眼,苗侨伟亦正亦邪有点约翰尼德普的意思。
4 ) 水泥-轮回转世的追杀,冷血刺骨的再世追魂
Good Take是我比较喜欢的香港分段式的电影,不同电影的类型汇聚到一起,满足观众的各种口味,有荤有素。这部片子无论是色调、演员还是表演剧情都非常不错。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一个故事--水泥。
影片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内容比较复杂,甚至令人困惑,神出鬼没的年轻探员让人搞不清楚状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年轻探员死而复生,而一直追随着他的女鬼二人组又是怎么回事,影片貌似语焉不详,但是已经给出的关键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不难梳理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再世追魂的故事。
影片实际上接住了方中信老警官的视角,讲述了整个轮回追杀的经过。老警官与年轻警官接到报案,老警官偷懒,指派年轻的单独出警。年轻警察到达事故现场但遭受到形状奇怪母女的暗算,影片介绍是被叶童饰演的诡异老女人封入水泥。正当观众感叹那诡异老女人心肠毒辣的时候,老警官随后赶到现场却被邻居告知该地已经空置好多年,而年轻警官则就此消失。老警官回警局翻阅资料,查到报案的物业发生过母女两个被封入水泥的命案,而凶手与年轻警官极其相似。年轻警官失踪一时成谜,多年以后,一直放不下这件事情的老警官在街上又遇到酷似年轻警官的人,看到他浑然不知已经被一对形状诡异的母女跟上了。
整个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二十年前,年轻警官的前世,因为变态将妻女封入水泥虐杀,然后被警方逮捕伏法。随即投胎,二十年后成长成为警察,但被虐杀的妻女并未投胎,尤其是前世妻子对他的怨恨极深,因此召唤他来对其进行暗算,也将他封入水泥进行报复。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年轻警察进入的时候是很自然的住宅,而方中信再去现场却被告知那个物业已经空置很久。因为年轻警察进入的完全就是冤魂布置出来的结界啊。
结界当中的时间空间是扭曲的,年轻警员踏入进去,实际上踏入的是二十年前的空间,被虐杀也是在二十年前,这也就说明了方中信破门而入的时候,在地上找到了完全旧化的年轻警员遗物。而被封入水泥当中的年轻警员尸体也经历了二十年左右的岁月。
然后,复仇并未结束。当年死去的年轻警官投胎转世,在二十年后又与前世同僚在路上偶然相遇。这时老警官又看到已经死去的妻女仍然跟随者转世年轻警官。相信老警官也不会再继续的找了,因为那一刹那他可能已经明白,年轻警官已经被冤魂复仇死去,而年轻警官的再世也不会逃脱出被厉鬼复仇虐杀的命运。
之后等待着年轻警官灵魂的是一世又一世的虐杀和复仇,这种永世痛苦和恐怖真是刺入骨髓,不寒而栗。
冤魂为什么缠着年轻警官永世不停呢?因为冤魂被封入水泥,永世不得超生,年轻警官的前世自作孽不可活,给自己带来了永世的追杀。而这追杀居然来自于曾经结发的妻子。相爱的一对居然走到了这种超越生死的仇恨的地步,不得不让人感到恐怖。
但值得说明的是,与复仇厉鬼一直相伴着的女儿,虽然也永不超生,但在影片中却并未看到他对于自己父亲的刻骨仇恨,在年轻警官要求进入房间的时候,他一直规劝年轻警官马上离开面遭不测,这个女鬼的设定,可能是这部冷冰冰再世追魂短片当中唯一的一缕温暖吧。
5 ) 拍得不错 《Good Take!》五个故事让你体验各种滋味!!!
昨晚无聊,找来这个片子看。如果你还没看本片,暂时不要往下看。
(此处建议大家在观看本影片前一定不要看影评!不要看介绍!)
(此处建议大家在观看本影片前一定不要看影评!不要看介绍!)
(此处建议大家在观看本影片前一定不要看影评!不要看介绍!)
看之前完全不知道故事由五个部分组成的。
1.看到第一个曾国祥执导的《水泥》
<图片1>
演员有方中信、周柏豪、叶童等。讲述警员9413(周柏豪饰)前往报案地点查案,但却被一妇人及一少女打晕,醒来时被水泥封住半身。其同伴接报到场,却只发现9413遗下的手机、一妇人及一少女的骸骨。
从时间或是从剧情上推断都十分可疑+诡异,按照时间推算,前后不过一刻钟左右,警员失踪后经过被一妇人及一少女用水泥封印杀害,但妇人和少女在案卷中却是早已失踪,探案人员破除地板发现了墙壁内的骸骨,警员定性为失踪警员的上司引咎辞职后不断刷寻人启事希望找到警员却未果,终有一日见到与失踪警员长相一样的男子,竟与害死警员的妇人及少女在一起,令人不禁联想起《万能钥匙》的桥段:人恐到寿命后灵魂无所依附,于是采用换身体的方式续命。(这只是一个猜想,另影片中有线索说之前失踪男子照片竟与失踪警员长相一样,大家可以尽情推理)
2.导演黄智亨的《囍宴》
<图片2>
讲述一个小孩跟爸爸(张兆辉饰)一起赴妈妈(宣萱饰)的新婚囍宴,童真与成年人的无奈都尽在心头。
在开头没有故事背景的情况下,只是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孩子又和母亲对话被嘈杂声打断,此时孩子妈妈表情略显波澜,让人意识到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婚礼。
场景的设置和气氛渲染让人产生一种无力感、惋惜感,同时又有温情和无奈,孩子的童真就像一缕干净的阳光穿插其中,将阴雨般的氛围照的明亮温暖。穿插在影片中的怪兽大战机器人游戏也在不断透露一家人的关系微妙变化。整体看起来设计精微,小演员表演非常到位。
3.黄进执导的单元《Good Take》
![]()
甘草演员泰勒在年轻时演戏中有一句:总有一天,我要将我失去的都
本部分由卢海鹏、曾国祥、林雪、焦姣演出。
这是一个向资深电影从业员致敬的故事,甘草演员泰勒(卢海鹏饰)准备烧炭,与去世的太太一起长眠,却遇上邻居被恶汉追数,泰勒以其精湛演技化险为夷,其后发生更荒诞的事。
甘草演员泰勒早上醒来,他他太太还未醒,但见枕边有花朵(白兰花),后泰勒做早餐,与太太谈天,突然一个镜头转向收拾桌子,此时才知道他太太已经去世,无人伴他早餐。之后他继续幻想,与太太跳舞谈天,为了留住太他的身躯到处找白兰花,奈何这个季节没有白兰花,他于是心灰意冷,欲与太太同去,却突然遇到楼上邻居被恶汉追数,他于是演技爆发,报警999同时进到邻居家以神父布道名义拖住坏人,为警察争取了时间,最后一枪镇住歹徒,也算完成了他之前龙套的命运,这次他真的用自己的演技拯救了邻居也如他所说,拿回来了他失去的一切。
4.杨龙澄执导的《不一定》
![]()
泽少(李璨琛饰)被舞小姐芳芳(应采儿饰)扣在床上导致遍体鳞伤
讲述泽少(李璨琛饰)被舞小姐芳芳(应采儿饰)扣在床上导致遍体鳞伤,原来背后有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故事。
芳芳原是护士,在医院照顾病人的日子让她觉得无聊,她向往灯红酒绿的生活,终于在与朋友夜蒲的时候认识了泽少,泽少的粉色跑车和芳芳的粉色大衣浑然天成,在暗黑色背景下格外抢眼,也暗示着迷离的少女在想要的生活上的加速,在路上撞到一个人,泽少说是狗,芳芳认定是人,回去看时,泽少指人为狗,芳芳说一次“是人”,泽少就打她一次,终于把芳芳从内心驯服,一夜过后,芳芳无法回到以前的生活,泽少却将芳芳当做妓女处置,给了她500澳门币,芳芳歇斯底里。画面转回,芳芳穿上衣服,泽少满脸满身枕头上都是血,经芳芳独白表述才知道距离他们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很久,而这次,芳芳取走了泽少的肾,用她的话说:我一直留着你给我的500块,现在我收下了你的肾,谢谢你的30万。(不看到最后不知道结局的翻转不一定系列)
5.导演黄精甫的《吓鬼》
<图片5>
由蔡卓妍、苗侨伟、卢大伟主演。故事讲述Charlene(蔡卓妍饰)挑战鬼屋一夜游,遇上中国殭尸、长髮贞子和辫子姑娘,过程又惊又笑。
开始觉得是个简单的鬼屋式恐怖故事,看到中间竟然充满温情,Charlene回来收外婆的楼,楼内却有各种鬼怪:中国殭尸、长髮贞子和辫子姑娘(最后还有绿巨人女版),原来大家是在导演的组织下扮演各种鬼怪防止最后的居所被地产商收走,Charlene知道实行后决定绝不会卖掉外婆的楼,坚决保障各位的住处。此时田氏地产来收楼,Charlene表示楼内有鬼,地产商与Charlene打赌,找大胆人住在楼内一晚则收楼,否则,整条街送给Charlene。入夜,地产商找来两位自吹大(S)胆(B)人士,进到楼内听到导演的恐怖背景音就要吓尿,而后各位鬼怪各就各位,类似于成(da)人(ren)版小鬼当家,不,大鬼当家,与两位大胆人士发生各种趣事,最后女版绿巨人终极大招KO,将两位大胆人士轰出窗外,掉落楼下。地产商完败,按照约定将整条街送给了Charlene。故事在笑声中结束,大家合力保卫了最后的家园,Charlene在剧中表现不俗,依旧是能量满满的阳光少女形象,感觉非常棒。
6 ) 拍来玩玩?
本以为是恐怖片,看到水泥时候还觉得还蛮有意思,看到喜宴就以为是小孩不在了还等着反转,结果是个温情故事。那个演员的故事倒是有些感触。不一定那个不就是前几年盛传的卖器官吗?最后那个倒是挺有趣,朋友都笑了。这几个故事感觉也不同,放在一起会很容易相互影响。水泥我给两星,因为剧情没说好;喜宴我给一颗星,表达了父亲无奈;老演员我给三颗星。不一定我给一颗星。最后给两颗星。平均下来就是两颗星。这电影对不起这片名,倒是有些讽刺。
为什么现在香港拍什么片子都有一种廉颇老矣的味道。
酸圈的声演有点儿可爱啊哈哈哈。。林雪你到底要扮多少次大陆人滴mix口音。。
很一般。
曾国祥真的挺有想法,最近看过他一些片子。希望他能够多出一些片。
曾國祥《水泥》;黃智亨《囍宴》:第一個觀看的短片,剛好是比較喜歡的一個,也是和另外四個短片故事風格最不一樣的一個;黃進《Good Take》;楊龍澄《不一定》;黃精甫《嚇鬼》:以前香港拍電影常拍鬼片,十部里有十二部都是我們做的。後來市場不好,導演們全都去大陸搞合拍,鬼片又不能拍,那我們就失業了,所以就來到澳門。
世道轮回
4/1719:55港 / 澳門UA 太古城中心7.5/10
压低期待值看的确能收获不少惊喜,算是非常有诚意的作品,曾国祥第一part算虎头蛇尾,看得出没钱,但方中信那个肚子也要认真搞啊;第二part可以算是最无聊的了;麦曦茵和杨龙澄的部分不错,虽然杨龙澄把画面搞得一泡污;最后的黄精甫真是,典型的卖情怀乱搞,偏偏看到冯淬帆说自己是冯淬帆的时候,一边咬牙骂导演一边完全无法抗拒这种情怀,袁祥仁再扮僵尸喔!
果然是点题的卢海鹏这篇最好,水泥惊悚烂尾,吓鬼荒诞烂尾,喜宴没头没尾,不一定倒是全须全尾,可惜选题太俗且完全不科学
情怀满满的《吓鬼》
拍得一般
五部风格化短片合集,难得香港新一代导演初出茅庐便个性鲜明,像这片名一样随性自如。香港目前的状况是,大导演都去大陆了,反而是这些新导演在执拗地坚守着港味。这片演员阵容不错,至少可以看出香港还是在努力培育新导演的吧。
一帮视觉系傻逼小二缺
太参差,几乎都有鬼片元素。曾国祥《水逆》相对好,但也没有特别看懂。《不一定》简直抄袭《罪恶都市》啊。
情怀向+大批熟脸。《水泥》有重温港式分段恐怖片的惊悚感;《囍宴》的电玩情怀与许久未见的宣萱;《Good Take》颇有彭浩翔的荒诞味;《嚇鬼》又是狮子山下又是大内群英又是冯淬帆,怀旧与娱乐兼备,苗侨伟骚起来特别抢戏;《不一定》略凌乱,稍有罪恶之城的风格。
水泥+囍宴+good take+不一定+吓鬼...移址澳门,一群落魄香港电影人的短片习作...除了曾国祥和黄精甫的可看外,其他都过于片段...
【粤语度 /s/10vHtj77fDp5BQqZTXU6l7g 码 0054 】
拍得不错。喜欢水泥与good take。氛围与故事都挺好
港灿小聪明,吐槽占便宜,五则:(1)《水泥》邪恶母女灌水泥,黑楼里浇筑和谐一家人。(2)《喜宴》吹牛老爸大话王,照片上扮演和谐一家人。(3)《Good Take》港片内容受限制,昨日澳门悍匪杀手已不见。(4)《不一定》青出于蓝,迷失港青新狗虐老狗。(5)《吓鬼》港片惨淡没落,港片人悲惨结局。
喜欢《囍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