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烂的电影中文译名,各种总动员当之无愧,偷懒的译者总将电影提取出一个主人公就胡乱套上总动员的名号,让人但凡看到XX总动员的片名,就条件反射出一种凌乱感,自然地认为电影也是一锅乱炖,热闹之后难有余味。这样偷懒的译名常常让人误会甚至错过了很好的电影,比如《Toy Story 3》,又比如在这个暑期档很容易就被忽略的《Minuscule》。 比起感觉像译者用32倍速看了几分钟然后随便套上的《昆虫总动员》的名字,我更喜欢另一个译名《微观小世界》。前者有种操之过急的喧闹,而后者,则有种屏气凝神用放大镜静观一朵花的气定神闲。《Minuscule》就是这样一部泰然自若的电影,全片没有一句人类台词,却也让人愿意沉浸其中,看一只瓢虫和一群蚂蚁的日常生活。 《Minuscule》是那种很法国的电影,真人实景和动画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又不失趣味。那空灵秀美的景色让人想起曾经在书本里看过的阿尔卑斯山,而那幽默又热血的剧情可爱又温暖,简单得恰到好处。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动画片不过是供小孩子娱乐的东西,其实不过是我们在庸庸碌碌中丢失了那颗可以津津有味地看蚂蚁搬家的心。 《Minuscule》让人想起那种西方人独有的纯澈笑容,干净自由得一塌糊涂。整部电影没有一句人类台词,只有蚂蚁和瓢虫沟通时的嗞嗞嘤嘤,然而当电影回归到光影和声音的本质,我们反而更容易沉浸其中。长期被院线良莠不齐的电影坏了胃口,能在电影院里看到这样简单灵动的电影,那种惊喜和冲击也许就像多年前人们看到《火车进站》,我们体会着电影纯粹的光影带来的神奇魔力,心悦诚服又满心欢喜。 记得多年前百威精妙绝伦的蚂蚁广告片惊为天人,而这一次我们得以在100分钟内事无巨细地看着小蚂蚁们囤积食物,保卫家园,获得丰沛的满足感。更妙的是这一次我们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观察者,我们和一只瓢虫拥有着同样的视角。我们没有觉得树怎么会那么壮硕,反而觉得一只蜘蛛都是危及生命的宿敌,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在让人眼花缭乱的暑期档,这样简单真挚的电影实在太过珍贵。没有大牌演员,没有恶意营销,没有粗制滥造,甚至连对白都没有,有的只是电影人专注的态度和专业的坚持,以及对电影的爱和情怀。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平和地面对一部电影。它淡然骄傲地存在于一群争奇斗艳等待被挑选的同伴中,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私以为《Minuscule》如果由Disney或者Pixar来拍,情节肯定会更曲折精彩,但是否还能保有那么纯粹的质感就不得而知。电影通篇流露出自成一派的怡然自得,那是一种欧洲电影才有的恃才傲物的优越感。那在山谷里的野餐,那复古的车辆,那些对细节不遗余力的精雕细琢,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让人欣喜之余还有些感动。Magasa写道:“法国人对待电影的态度自始至终和美国人不同,也许电影仍是商品,但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产物,承载了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的期盼。”嗯,没错,《Minuscule》就是这么优雅地骄傲着。 有时候很喜欢的东西是不舍得和别人分享的,而《Minuscule》就是那种不想让很多人知道的电影,就像那个可爱的译名《微观小世界》一样,它安静的在那儿,自己能看到那个小小的奇妙世界就挺好。而大多人错过了,也挺好的。
5 ) 耳目一新小世界 乏善可陈大电影
如果之前没有看过法国系列动画短片《微观小世界》(Minuscule),那么你一定会在动画电影《昆虫总动员》(Minuscule: Valley of the Lost Ants)开场之时,对影片所呈现出的精妙绝伦的昆虫小世界叹为观止。 这两部动画作品均出自法国Futurikon公司,其2006年出品的《微观小世界》共78集,每集约5分钟,故事简练精巧,呈现的是自然环境下昆虫王国小格局下的细节。而电影《昆虫总动员》迎来了更宏大的叙事结构和更丰盈的叙事空间,却难以跳脱小世界视野和格局的局限,对这部影片的龃龉之感也正来源于此。 当然,即便不被这个大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吸引,也没人能够否认该片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享受。影片采用3D摄影机实景拍摄自然场景,再用CG动画制作3D昆虫的动作,这种手法融合了电影美学和动画趣味,让观众既有亲近感又有新鲜感。 影片的所有外景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拍摄,自然实景山川秀美,植被丰富,昼夜晨暮,景态万方。摄影机尽可能地贴近草丛、水面和公路路面进行拍摄,移动的风景传递出一种引人入胜的速度感。同时,影片比动画短片更多了一些视野辽阔的空镜头,应该是出于配合影片创作者“史诗般的感觉”的考虑,画面虽美但遗憾的是没能很好地与剧情紧密交融。影片中瓢虫、蚂蚁、蜘蛛、蜥蜴、青蛙等昆虫或动物形象设计精巧,形态逼真。尤其是大反派红蚂蚁,通身颜色鲜亮得像煮熟的小龙虾,且各个形态各异。据说创作者为每只红蚂蚁都赋予了不同的性格,只是在几乎全是群像出场的场景中,这种独特性和差异化很难凸显出来,也有些辜负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应该说,从《微观小世界》延续到《昆虫总动员》的制作手法、动画形象,甚至经典桥段都是成功的。法国动画短片独特的革新精神和清新风格在短片《微观小世界》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昆虫总动员》将故事扩充到90分钟的长度后,原本短片情节的灵巧、幽默和狡黠,在大格局中丧失了生命力,叙事的戏剧张力一再被各种细节削弱,情节显得破碎支离。 影片故事的开头像是一场讲瓢小美冒险奇幻经历的成长故事,而故事主体很明显是两大蚂蚁家族为一盒方糖的归属问题而引发的一场战争;在瓢小美两次梦境场景中瓢小美全家一起飞舞的温馨画面里,本期待结尾处来个幸福大团圆,结果是瓢小美和黑蚁小队长并肩共赏夕阳浮云的场景。具体到情节,只举影片高潮戏一例,黑红蚁群大战中黑蚁因为缺少火柴而使大炮神器无法发挥威力,黑蚁大本营在红蚁军团的重击下面临分崩离析的绝境,瓢小美想到野餐垫上有一个遗留的火柴盒,飞回到整部影片故事发生的地点,带回一盒火柴后帮助红蚁军团完成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是个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情节设置,主线原本紧张激烈的节奏和情绪却被两条莫名奇妙的副线拉平,那就是瓢小美取火车盒途中遭遇的“程咬金”蛛小萌和老冤家红头小蝇。最后当瓢小美飞回到黑蚁大本营时,高潮戏的情绪早已滑落,只能靠被火柴点燃的漫天飞舞的烟花勉强支撑一下场面。总体来看,全片情节借鉴了西部片、冒险片以及经典电影中的诸多元素,杂糅且缺乏新意,对推动剧情和刻画角色呈现出一种无力感。 最后,结合个人经验谈一点《昆虫总动员》给我的启迪。以前家里放养的一只垂耳兔,总是喜欢把头枕在地上,一点动静和声响便迅速警觉。一次我拖干净地面,学着她躺在地上,发现了从来不曾察觉的地面的世界:窗外一阵风吹过刮来的新鲜的尘土,地板裂缝发出的吱吱声,不远处那个小家伙的暖和的体温。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这一场景。我们多需要闭上嘴巴,放慢脚步,安抚灵魂,安静地去观察和聆听一个从来都被人忽略的奇妙世界,直到你的呼吸和心跳都改变了以往的频率。
好看呀,无对白和拟人化,很不同。自然风光旖旎。掉队的瓢虫做梦时候想吃浆果,想小伙伴,都好Q啊!
呆萌小瓢虫丛林历险,走进昆虫王国的微观世界,给你带来宏观的震撼!
开年,第一部打五星的动画片。。各种可爱的动物造型,想起当年把一群妹子拉着看它的电视剧版。
《微观小世界》的电影版,当年还记得飙车党苍蝇和倒霉长腿蜘蛛的CG短片,这些角色本片中也有客串,主线是小瓢虫与蚂蚁军团的故事,冒险题材+超萌的小虫虫,也有法国电影一贯细腻的方式,挺有意思,但作为长片,时间长了有些疲劳
深邃尽在小眼睛~咕噜噜咕噜噜~良心作品!【2014.08.13】
一部没有对白的影片,我竟然看了好几遍!使坏的苍蝇,呆萌的瓢虫,聪明的蚂蚁各种斗智斗勇,充满生趣的自然故事。
我要被这群小家伙儿萌死了,尤其是活的精致的小蜘蛛,但是请不要出现软体虫子好吗……
画面超美,虫虫们都萌萌哒,不停地唧唧唧唧~估计是因为给孩子们看的,所以内容太幼齿,紧张感什么的就免了,给低幼儿童看的黑帮片。人类世界有贱人,虫类世界也有。
万物有情,向宇宙致敬~ 被一句话都没有的昆虫萌到~
这个就是《动物世界》结尾播出的小动画的电影版呢!自带萌属性之外还拥有了标准大片的几乎所有要素,很好玩喔。不过最后正在紧张大战的途中,主角小瓢虫还能顺便复个仇再英雄救个美,这里的节奏稍微有点松散了啦……
就像小时候津津有味的看完了一场蚂蚁搬家、
竟然把这些昆虫刻画得那么可爱,而且极富想象力,天真烂漫,打仗那段真是绝了。
好惊险,好有爱,幽默
人家的动画做得多么用心,我们呢?(好后悔那时没去电影院看啊啊啊啊啊啊)
把史诗般的红黑蚂蚁大战之景,幽幽地开了多个笑点,不错~
非常双塔了,瓢虫竟然是甘道夫!
没有一句“台词”!
和传统的动画片完全不一样,没有“拟人化”,没有让小动物们说英文,也没有讲述小动物们和人类的故事,而是保留了它们原本的交流方式。在这个人人都说“拟人是最恶心的修辞手法”的年代,《昆虫总动员》早在多年前就选择了更尊重小动物们的形式。虽然这个故事中人类不是主角,但对昆虫们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一个玩具,成了蜘蛛的豪宅;一盒方糖,成了引发蚂蚁战争的导火索;一盒火柴,成了取得胜利的希望;还有棉签和牙签成了武器,榴莲成了攻城锤,火炮成了炸药……对人类而言不足轻重的东西,对昆虫们而言可能意义非凡。还有一层保护环境的含义:不要乱扔垃圾,更不要在森林留下火源。正是因为掉队,才体验了别样的生活;正是因为离开家人,才认识了新的朋友。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
带有七颗星的,是好虫子。
瓢虫围观红蚂蚁大战黑蚂蚁,但后面救援节奏不紧不慢,直接拖垮了大战的节奏……什么蜘蛛青蛙还低空飙车的,一点都不着急。估计是因为给孩子们看的,不需要什么节奏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