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太潦草,气氛不好搞
众所周知的‘三年’过后有种百废待兴的感觉,一出门就觉得人山人海,物价飞涨,啥都要排队,啥都不值得排队,啥都挺没意思的。
这部纪录片或多或少治疗了这种内耗。特别出色的文案,随处可得让人不禁会心一笑的机灵小短句,把平淡普通,或者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一口气带了一百样到你面前,任君挑选,万物复苏了。
第一集就下单了手机壳盲盒,九块九买个三件衣服,给手机换着穿,还有拆快递时候的期待和惊喜,时不时来一次,没有任何九块九比这个抵。
第二集无法共情爆炒直播哥,因为我不吃蒜,但不影响镜头反复拍他炒菜炼油时候的画面治愈感,同理可以apply到之后假发制作,雕塑制作,气模制作,治丧玩具制作,唢呐制作,卡车床垫制作,我不懂什么算镜头语言,我觉得这个就是镜头语言,让万物跟你说话,让万物陪你聊天,让万物快乐你的生活。
苏州的料理锅和扬州的国产巧克力硬广硬是吃下了,一个十级厨房厌恶的工程师,无法不爱那口锅的研发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带来极度舒适,嗯,我不会买,我觉得还能进步些,但我爱看wakaka。国产巧克力那part的文案是最喜欢的,大师级广告,编剧加鸡腿。
这套纪录片给潦草的人间构建了一个小空间,虚拟的快乐也是快乐。
2 ) 一次货品的溯源之旅,问问货的来处
第一个故事,记录的是在深圳贩卖手机壳的三人团队,他们负责清理各大公司剩下的尾货,在网上用十元十个手机壳的盲盒形式出售,以及在人流量巨大的繁华街口以十元三个的价格摆地摊。他们赋予了即将淘汰在市场上的手机壳新的美学尊严。这是比拼声量的时代,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趣的灵魂,让整个贩卖手机壳的过程变得轻快又热闹。
第二个故事,记录的是厦门一个设计和售卖情趣内衣的团队,领头的店主盐不浪堪称情趣内衣界的脱口秀女王,她很有想法,大胆创新,直播时金句频出。团队在乎买家的感受,灵感和商机经常从买卖中迸发出来。她们想要做的是脱离低级趣味,扩展想象空间,将品牌设计出不一样的美感。尽管是这样引人遐思的产品,灌云的生产线上却是大妈们在认真剪裁,“遍历人间无数事,只道风月是寻常”,看完余韵十足。
第三个故事,记录的是河北曲阳的不锈钢生产,这个小县城充满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雕塑,精通这一行的师傅都精益求精,十分注重细节和质感,容不得一点瑕疵与差错。他们说追求艺术是永无止境的,这门手艺不是庖丁解牛的细致,而是大巧不工的洒脱。
旁白依然是串儿的导演陈英杰熟悉亲切的嗓音,不失幽默风趣,更加贴近生活。每一段故事的bgm都和拍摄剪辑的画面很契合。没有磨皮、没有失真滤镜,这样真实的纪录片看了既觉得放松愉快,也是开阔了眼界。问问货物的来处,也许能让我们的知觉重新敏锐起来。
3 ) 一些喜欢的文案
这是一个人人都喊着躺平,却人人都很拼命的时代,我们闲下来的时间越少,越不想错过一顿像样的饭,生活的节奏越乱,越想有一个整整齐齐的家,有人说,人生就像睡觉,醒着的时候很困,闭上眼睛又开始清醒,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在每一个舒服的背后,都有一群,为他拼命创造可能的人,你和我,也不例外,致敬这个,我们互相帮助的时代
这就像我们的时代,既荒诞,又浪漫
美学大卖场,有众里寻她的欣喜,有挑挑拣拣的美学修行,有个黑暗中的微光,有笼罩一切的时代之风,更有一段沸腾热烈的海海人生
唢呐声声,比高铁更急切,比绿皮,更悠长
但在赤诚的灵魂呐喊面前,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在远离尘嚣的芦苇荡里,痛快的撒撒野吧,呼吸吐纳,打开胸腔,山长水远,生命奔放,吹响一支唢呐,是我们抵抗时代性疲软的最后阳刚。面对生活,放轻松吧,实在不成,买把唢呐,卯足了劲吹,唢呐一响,能让你魂魄飞扬,唢呐一响,为你的人生炸场
在凡俗生活的迷雾中,逝去的亲人,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长明灯,一次体面的送别,好好说再见,留下的将不再是一个灵魂的空洞,而是一团想死而生的烈焰,那是永恒的爱与真情
4 ) 普通生意人的江湖都在这部纪录片里
最近看了一部国产纪录片,非常感动,一定要安利给你们。海报很赛博朋克,Slogan是「人造万物,货见众生」,我觉得,很贴切由豆瓣评分8.9分的纪录片《人生一串》的原班人马打造,导演富有特色的烟嗓,配上精彩的文案,还有一贯的对于小人物的刻画,豆瓣开分即破 9。1.大国制造背后的毛细血管
这部纪录片不是关注大国重器的恢弘巨制,而是呈现了大大小小各级市场中的普通生意人的生活,他们忙碌奔走,凭灵敏的生意嗅觉发现商机,提供产品和服务,共同编织起大国制造的坚实根基。在深圳华强北,这个全国最大的数码市场里,导演选择的不是卖手机、修手机的摊点,而是尾货手机壳市场,它更边缘、更微小、也更灵活。在中国供应链的强大背景下,一个款式,从设计到上市,从流行到过气,好像是一瞬间的事。过气了的潮流也会被嫌弃,既卖不出去,又占着场地……而场地,都是有成本的。伊哥的手机壳尾货小队,就应运而生。伊哥曾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做过手机维修,受够了日复一日「打螺丝」的工作,也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毅然离开流水线,在华强北鬼市倒腾过「名表」,在坂田北街头叫卖过玩具……最后,在尾货手机壳市场找到了空间;一边帮大小的卖家清库存,榨尽手机壳全部的剩余价值,使其「重获美学上的尊严」;一边帮助手机壳从耐用品变为快销品,满足这届务实的年轻人在低迷的大环境里想要低成本取悦自己的愿望;比起「口红效应」里的口红,这「手机壳」,是生活中更可预期、可掌控的一点点微小的「甜」。拉来一车手机壳,卖家还要再给伊哥 1000 元——也就是说,这些过气的手机壳,伊哥他们收来没有进货成本。晚上在人流量巨大的路口摆摊,他们说卖货讲求「货卖堆山」;同时,伊哥的团队还通过网络把过气的潮流手机壳卖到非洲;伊哥的小分队认认真真经营这些不同的渠道,没有高下之分,只要能下单的,都是顾客;不管是面对镜头还是身处闹市路口,都同样卖力吆喝。闲下来的时候,他们也会一边喝酒、一边复盘、一边展望。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是大国制造背后的毛细血管,他们如此的不起眼,但又不可或缺。2.那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
比如,卖情趣内衣的盐不浪,不仅是老板,还是内衣模特、带货主播、up 主。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能hold 住这种生意的女人,就不是普通女人。有了这样的内衣店老板,这些内衣的风格开始不再充满「男性凝视」,而更多融入了女性审美,成为女性取悦自己的产品。再比如,一锤一锤砸钢板却眼里有光的朋克工人、不锈钢界的爆裂鼓手、打料老三。一个「一天挥锤上千次,从不戴耳塞的狠人。」我才知道,原来即使在工业化如此成熟的现在,全国的不锈钢雕塑,无论是什么风格、什么造型,也都还是一锤一锤抡出来的,内行叫「打料」。还真不会。在老三这样一流的打料工人手下,不锈钢仿佛像超轻粘土一样听话,可以表面光洁、造型行云流水,没有一丁点瑕疵。老三的工作开始于分解模具,需要在泡沫模具上画出分割区域的线条,再将钢板沿线条切成一个个块状的钢板,以便于后续捶打;分割需要尽量贴合雕塑本来的造型,又要尽量减少焊缝;锻打钢板需要准确稳定,打在钢板上的印记也就比指甲盖大一丁点;一锤一锤地抡下去,反复击打,反复调整,在噪声和火花中,雕塑逐渐成型;老三的作品,总能在抛光后光洁如镜,看不出一丝敲打和焊接的痕迹。这个工作劳累、枯燥、嘈杂,已经鲜有年轻人愿意继承手艺,但老三仍然对技艺仍有着自己的追求。他愿意做更复杂的任务,因为只有难的活儿,才能提高手艺。工作之余,他雕了一头鹿,这鹿是老三的代表作,也代表了曲阳不锈钢工艺的最高水准。片中有一幕,老三跟徒弟一起,往他的鹿身上泼水——那鹿肌肉紧实、线条流畅、昂首挺胸、通体反光、浑然天成……这不是完成任务应付差事,而是一个匠人主动的创造,和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在这头鹿的身上,我看到一个做粗活的汉子内心的细腻与柔软、执着和理想。片中旁白说道,「在技术逐渐取代人力的当下,他依然是曲阳无人能敌的皮格马利翁。」这个比喻就很妙——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用高超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并把他全部的精力、热情、爱恋都给了这座雕像。皮格马利翁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一词,后来被用来指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片中的老三,他只是一个最普通的打料工人,可我们都知道,他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热情,并有着至高无上的艺术追求,在他的不锈钢世界里,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王。片中给了老三一个「广告时间」——「这鹿是我打的,想要的买家随时联系我」,在这个所有人都追逐流量甚至制造噱头、不惜动作变形的时代里,在刻意回避广告嫌疑以保持客观立场的纪录片里,导演给了他五秒钟,让平凡的劳动者,让这些无名之辈有机会被看见,并因而得到帮助,这才是传媒的意义啊,感谢导演。
「每一件物都是一双双有温度的手做出来的,你拿到这样一件商品时,也许会多看它两眼,甚至会想这个东西背后有什么故事,最终可能会让你感觉到更幸福。」导演陈英杰说。纪录片的呈现,让我们对于许多商业稿中单薄的描述有了具象的印象、感情和思考。我很喜欢看这种普通人的故事,他们接地气,有着强悍的生命力和灵活的生存智慧、他们勤勤恳恳劳作,也有自己的坚守和追求。他们的故事,真实又传奇,平凡又热血,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高速运转,看似坚韧也同时脆弱。这部片子,拍出了这些野蛮生长的小生产者,最真实的模样。他们是无名之辈,是跟你我一样的普遍人、他们力量微小,常常只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也只能服务好一小撮人群的某一个需求,但也正是这样无数微小的个体和团队,他们各个不同、不被定义的人生和不曾停止的探索,最终呈现了这个广阔天地里的众生百态,共同构成了我们热气腾腾的生活。在人们普遍崇拜精英、渴望一夜暴富的当下,谢谢这部片子,敢于为「无名之辈」作传,记录他们日复一日普通、甚至有一点琐碎的劳动和创造。3.当生意回归本质
云南富源,在一个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山下工厂里,退役的大车司机毛光友,在为卡车司机们做床垫。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从来不知道还有「卡车床垫」这样的产品。我的生活与卡车毫无交集,卡车床垫自然也不会出现在电商平台给我的系统推荐里。可是,在中国,有超过 1700 万卡车司机,他们一年有 300 天是吃住在卡车里。在不足 5 平米的空间里腾挪,披星戴月地在公路上奔波,就是他们年复一年的日常。没有切肤之痛的人不会关心他们的床垫舒不舒服,甚至包括这些汽车厂商的设计师,正如毛光友所说,这些坐在空调房里的设计师,有几个在卡车上住过呢?而作为「卡二代」,十几岁开始跑车,家里好几个司机的毛光友,他关心,因为这正是他曾经的痛点。凭着实测和手绘,毛光友积攒下厚厚一本各种品牌各种车型的床垫图纸。跟父亲、妻子、兄弟姐妹一起,撑起了一个厂子的运转,日复一日,给一个又一个的卡车司机做定制的床垫。卡车是移动的,所以床垫需要有更牢固的支撑,因而,毛光友的车垫里,弹簧都是加固过的;因为北方的司机抱怨车上太冷,毛光友用半个月设计出可以冬暖夏凉的创新型床垫,而几乎没有增加什么成本。卡车司机并不是一个富有的群体,毛光友的定制床垫也都不贵,加了保暖功能的床垫也才六百多元(相比普遍家用床垫通常在数千甚至数万的价格是非常便宜了),「唉呀,都不容易,我给你做一个吧!」他常常这样说。卡车司机永远是奔波在路上的,于是毛光友跟司机们约好时间地点,扛上做好的床垫送到司机方便的路口;一个男孩捡起水洼里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用力扔回大海。男人:「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男孩:「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条,这一条,这一条……」毛光友很自豪,他亲手设计制作的产品得到客户的认可,甚至卖到了台湾,也期待自己做的事情,能给卡车的生产企业一些提醒——不是只有发动机、变速箱这些部件是重要的,床垫也同样重要。这里没有「赋能」「抓手」「漏斗」「沉淀」……等互联网黑话,没有靠PPT撬动的动辄几十上百亿投资的大生意,没有高大上的概念和不明觉厉的商业模式,没有一晚过亿的战报……不再宏大叙事,而是贴地飞行。这些十元十个的手机壳,这种一单一定制的卡车床垫……这些——看似夹缝里的——生意,才更是「生意」的本质——解决某一个市场的痛点,从中获取合理的利润。4.复杂的商业系统
在城市生活的人,常常对于生活中的便利习以为常。网购、前置仓、社区团购、外卖……这些词汇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缺什么,动动手指就好——快至半小时,慢也不过三天,就都收到了。太方便了,我们似乎忘记了在互联网早期,网购刚兴起的时候,买个东西往往要十天半个月,也从来没想过,动动手指到收到货之间,有哪些环节。在《仪式养成班》一集中,卖花姑娘小张带着我们深刻地感受了简单的网购行为背后,属于这个时代的复杂的商业逻辑。云南向来以“鲜花”出名。数据显示,「云南花」的产销量连续20余年保持全国第一。斗南花市每天上市117类、1600多个品种的鲜花,云南省80%鲜切花和周边国家、省份的花卉在这里交易,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产自销的小商贩、像卖花姑娘小张一样的中间商,和鲜花跨国公司一起,共同组成了这个在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鲜花交易中心。在这里,围绕“鲜花”的一天,几乎是24小时运转的。凌晨三点,花农们的早市已经开始准备,这里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但也需要一双识花的好眼力。为了寻到质优价廉的鲜花,「小张」们在天不亮时就要赶到市场挑选。本地口音、专有词汇,都在彰显买花人的专业和老道。但小张也并不一味杀价,遇到没有经验卖便宜了的新来的花农,小张也会告诉他,这个花合理的价格区间。这市场里,有属于生意人的讨价还价分毫不让,也有萍水相逢指点迷津的善意和温暖。在这个“植物王国”和“世界花园”的地方,最硬核的当属鲜花交易市场,「下午,重头戏登场,斗南人为了交易效率,引进了一种舶来品——降价电子拍卖。」天还没亮的清晨,小张在早市进货,天黑后的花卉市场,小张还在夜场花市补货——说披星戴月一点都不夸张。而进货和补货之间大段的白天,小张像这个时代所有行业的卖家一样,对着屏幕直播卖货。如果送来的货有问题,不够发当天卖出的货,就仍然需要临时调货和补货。进货从来不是鲜花生意的开始,在更上游的地方,有播种、扦插、养护……出单也从来不是鲜花生意的句号,之后有修剪、保水、分拣、打包……几个小时以后,包扎妥当的鲜花从这里飞向全国、甚至世界。大小商家们就这样进货、卖货、补货、发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曾经在之前的文章里推荐过一本书《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 👈),就是通过各种丰富的数据、照片、插画、图表来说明一个超大型城市是如何通过各种密集的基础设施群来维持它稳定高效日夜不息的运转的。而这个纪录片,则通过一个个小的切口,以直观的视觉呈现帮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背面——他们的团队往往没有很大,有时是夫妻店,有时是三人小分队,有时是家族生意,也不过五六个人,却分工高效合作严密,构成这个复杂社会里微小的一环;在片中,我们还看到一个个产业带的集群,比如华强北手机壳、斗南鲜花、许昌假发、义乌解压玩具、曲阳不锈钢、温州气模……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会影响到河北省保定市曲阳的雕塑厂生意;而在不锈钢雕刻之都曲阳,思想家与梦露同台,古代先贤与熊大熊二比邻,这些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不锈钢雕塑,共同构成了「可以供三体人集中鉴赏的人类文明景观」:在中国情趣内衣之都,连云港灌云县,让人血脉偾张的情趣内衣,出自泰然自若的工厂大妈之手,于她们而言,只是赚钱的生计,跟做假发、编扎殡葬用品……没什么区别;比如,一边是帮商家解决库存问题的尾货小分队,一边是现代工业的按需定制串联生产,伊哥怎么也想不通和「每个人要的都不一样,怎么同时生产呢」,可现代科技已经实现了;再比如,一边是对着直播炒菜的菠萝哥,坚信做饭这事无法标准化与规模化,另一边是一群前厨师长,转型产品经理,帮助机器复现自己的拿手好菜的味道……在这样充满关怀并饶有意味的镜头里,我们看到这个庞大商业世界的复杂运转,我们的日常生活,小到一个手机壳,一顿外卖,一件内衣……都有着背后无数人的无数流程的工作共同组成。这些错综复杂的需求被满足的背后,有着不同人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和不同解决方案,有时前仆后继,有时并驾齐驱。商业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今,一件代发系统(ERP)已经实现了下单、生产、发货全流程一体化智能控制,一壳一码,下单一个生产一个,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库存。也可能不知道哪一天,一件代发系统彻底解决了库存问题,而导致伊哥的小分队不再有生意的空间,但我们同样相信,这个从富士康流水线上走出来,换过二十多种工作的伊哥,有着如此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柔软身段的伊哥,一定能再次找到新的商机。为这个我们正在参与着的时代中的平凡人物,留下如此细致、丰富、动人的记录;让我们得以窥见简单的商品、便利的服务背后、那经由无数人的勤奋和接力共同编织的复杂的商业逻辑,让我们享受舒适的同时心存敬畏与感激;也让作为劳动者的我们,同样得到勇气——我们是他们的一员,我们,也正努力工作、积极参与着,这个热气腾腾的时代。 5 ) 看似讲“货”,实质讲“人”——文案整理
聚焦每一单交易背后的卖家,看似讲“货”,实质讲“人”,文案太够味了,烟火味与思辨并重,它并不是辞藻华丽的美,而是每一句都暗藏入心的洞察。真像跟历经岁月沉淀的大叔面对面坐着,听他娓娓道来卖家们的人生海海,还时不时逗你两句,换错台到三体,乱入到瑜伽教程,口吻轻松,回味悠长。
我马点押韵又幽默的文案,每一句都那么妙,后3集文案那更是妙上开花。
第1集 美学大卖场
“你看得到的,叫什么希望,希望是你看不到的东西”
“美学大卖场,有众里寻它的欣喜,有挑挑捡捡的美学修行,有黑暗中的微光,有笼罩一切的时代之风,更有一段沸腾热烈的海海人生。”
第2集 舒服供应链
“他们六个人组成了一条默契高效的生产线,这个曾经的跑车天团,为那些一直在路上的卡友们生产着一个个神奇的宝贝,它或许并不能对抗时间加速,也不能药到病除,但它可以让卡友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更舒服一点。”
“2022年的这个夏天,小吴正式成为了一名沪漂,和无数浪潮的年轻人一样,他们意气风发,准备谱写自己的海上传说。”
“这是一个人人都喊着躺平,却人人都很拼命的时代,我们闲下来的时间越少,越不想错过一顿像样的饭,生活的节奏越乱,越想有个整整齐齐的家,有人说,人生就像睡觉,醒着的时候很困,闭上眼睛又开始清醒,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还好在每一个舒服的背后,都有一群为它拼命创造可能的人。你和我,也不例外,致敬这个我们互相帮助的时代。”
第3集 治丧救助站
“凌晨一点,鱼市刚刚开门,灯火喧闹,人声沸腾,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你早晨起床后世界的样子,其实是在夜里准备好的”
“你们是否跟我一样,好奇欣峰的个人故事,他经历了什么,他在怀念什么,他又希望什么,但在赤诚的灵魂呐喊面前,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在远离尘嚣的芦苇荡里,痛快地撒撒野吧,呼吸吐纳,打开胸腔,山长水远,生命奔放。吹响一支唢呐,是我们抵抗时代性疲软的最后阳刚”
第4集 仪式感养成班
“他,要表达爱意;他,要招揽生意;他们,在寻找超越的体验;他们,要留下幸福的瞬间;其实,这些都是一件事,仪式感。营造它,需要玩意儿,缺了它,生活没劲儿。他是个人体验的锚点,也是集体记忆的库存。今日开课,全场打折,欢迎您来到 仪式感养成班。”
“天台之下,匍匐着跟气模厂一样的无数小微企业,这里面造不出芯片,也进不了全球500强,但却律动着生存的乐章,也承载着超越生存的梦想。越是低头忙碌的人生,越需要一种东西的滋润。所谓仪式,就是给生命赋予意义的那些时刻、而目送飞往地球另一边的产品,也许就是查老板的一次平淡而真挚的生命仪式吧。”
“人生苦短,喜忧参半,当你回首往事,生命情节,全部展开,能让你心生波澜、感概不枉此生的,却是那些绵长的爱情,和那些偶然击中你的 仪式感。”
第5集 体面提货点
“阴阳一纸隔,思恋无分割。安慰也好,寄托也罢,在凡俗生活的迷雾中,逝去的亲人,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长明灯。一次体面的送别,好好说再见,留下的将不再是一个灵魂的空洞,而是一团向死而生的烈焰,那是永恒的爱与真情。”
“人生体面的意义,那远不是表面的得体,而是尊重他人,与自己。”
第6集 奇趣杂货店
“我们无意描述一个物欲的世界,也不想怂恿大家买些什么,我们只想和你穿越屏幕,一起看看在这片真实又魔幻的大地,有哪些顽强的生命律动,我们只想和你跨越电波,一起听听在赛博街区的角落里,那些从未停息的声声吆喝。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货,大多出自一段默默无闻的生活。但我们想为这些心存希望的人生喝一声彩,我们想谱一曲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热血的、欢笑的、呐喊的青春之歌”
感谢陈英杰导演团队,感恩出货,多谢款待!!
6 ) 记录下《治丧救助站》
强哥说,鱼缸造景就是把大自然搬进缸里。虽然家里没有立式鱼缸,但也曾逛过花鸟市场。大大小小的草缸里有着形态各异的假山和水草,视线跟随着色彩斑斓的鱼自由地穿梭其中,我发现会不自觉地放空,那几分钟或是十几分钟脑子里不会想任何事,仿佛我也是一条鱼,在草缸里吐泡泡,在探索那些山水之间的缝隙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一介草民之乐,在乎山水之间。强哥这个店名令人眼前一亮,格局打开了。
旁白说草缸让眼睛休息,唢呐让灵魂起立,刚开始觉得“让灵魂起立”这种说法太夸张了,结果看完整个故事,发现唢呐不仅仅是葬礼上的重要角色,也能将心中烦躁沉闷的情绪通过铜碗扩音器发泄出去。
最后李欣峰在芦苇荡里伴着夕阳吹响唢呐的镜头特别美,搭配上唢呐的声音有一种难以言状宏伟感,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唢呐的魅力。
真的太好了 在网络上好久没有看到这种拍摄普通人的平凡又快乐的生活了!虽然都是”下游” “底层”的货和服务,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关键是纪录片拍摄他们如此快乐,没有渲染他们的辛苦而且给别人生活带来快乐的成就感,我喜欢拍摄这些民间艺术家设计师时配的交响乐!真的太好了 给现在的网络带来了平淡快乐!
只有制造业大国才能拍出的片子
看得我又哭又笑!问群友那部国剧可以一边做首饰一边看,没想到朋友推我这部纪录片,朋友说解说词风格像我一样。我一看岂止解说词像我写的,里面的人也戳中我的泪点笑点啊。
今年必看的纪录片之一。无论是赛博朋克风格的酷炫片头、周云蓬《不会说话的爱情》惊鸿插曲,还是一浪高过一浪的鲜活内容,都让本片成为中国纪录片的另一种珍贵模样。作为传统强项的文案,这次更是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烟火气与思辨感并重,趣味性共人间味开怀,看似是讲“货”,实则在说“人”。其真正展现出中国人面对无常生活时,从内向外,由心生发的超然自信,每个为生活打拼的人,当他们讲起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那眼里顿显的光,分明就是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一代代传承至今的实业精神,在夺目绽放。所以,虽然片名叫《这货哪来的》,但它真正的名字,其实是更为广袤深远的——《客从何处来》。
选题太好了,还是那个味道,镜头里的大家都活得好用力,即使最不起眼的,一旦被凝视和探究,也有江河与湖海。
三星半。 高开低走,文案机灵得让人有点烦。
大千世界,百态人生,万亿精彩,十分好看,年度最佳
你就说,卡车宝贝到底是怎么找到的。
看出了人类学、社会学的格局,收获了商业外的属于人性的深深感动。“中国人精神”的生动体现。很适合发行到国外去。
非常有意思的纪录片,开阔视野开阔眼界。
第一次由衷地想生活在云南,竟是因为知道了这里有个地方能让我每天下班后来捡花…
做货的城市小强。遍历人生无限事,只道风月是寻常。01深圳华强北,厦门连云港内衣,曲阳雕塑。02做菜机器 日式搬家 卡车宝贝 03 治丧 义乌玩具 水草造景 乙家班 唢呐04 仪式 温州气模 斗南鲜花 佛山醒狮05体面提货点 许昌假发 珠海农场 保定丧葬用品 06 奇趣杂货店 扬州巧克力 成都机巧装置 西双版纳昆虫繁育
居然在一个行业纪录片里感受到了唢呐之美
选题好,故事好,剪辑好,解说文案好,狠狠拿捏住了B站的风格和精神,赛博朋克般的治愈,可以说是中国商业纪录片的一个里程碑了。唢呐一响,为你的人生炸场!
太浅
不同行业打工十年,我们都来到了卖货的路口。
哈哈哈哈哈被文案牛到了
拍得意外得不错,但这些卖家也只是广大商家的一部分缩影
近期质量比较高的纪录片。但是“人生一串原班人马”这几个字对这部纪录片来说是个减分项,《人生一串》从不管是文案还是旁白都太过油腻,这部纪录片里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已经很精彩了,不需要太过油腻的调味,扣一星。
原《人生一串》团队的主题、文案、镜头语言一直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