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决

大陆剧中国大陆2022

主演:欧豪  王景春  吕晓霖  赵阳  丁勇岱  邢瀚卿  李虹辰  王艺哲  赵雷棋  刘俊岐  孙睿  周德华  李沛霖  孙毓晗  于小鸣  

导演:周琳皓

播放地址

 剧照

对决 剧照 NO.1对决 剧照 NO.2对决 剧照 NO.3对决 剧照 NO.4对决 剧照 NO.5对决 剧照 NO.6对决 剧照 NO.13对决 剧照 NO.14对决 剧照 NO.15对决 剧照 NO.16对决 剧照 NO.17对决 剧照 NO.18对决 剧照 NO.19对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5-03-26 05:11

详细剧情

在经济发达的粤东省,罗元县却是个治安垫底的县城,席卷而来的扫黑除恶时代洪潮,将其裹挟其中。年轻刑警武剑在追查一起枪击案的途中遇到黑恶势力的阻碍,交回警队的证据不翼而飞,他无法洗脱嫌疑,只有文陆阳毅然选择相信武剑,并邀请他配合专案组的工作。行事不按套路出牌的文陆阳与粗中有细的耿直小伙武剑自此组成一对风格迥异的破案组合,两人在互相试探中互相影响,从枪击案到光头被杀案,抽丝剥茧,挖出罗元县最大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陈氏兄弟集团,然而案件背后,还有一把巨大的保护伞,牵涉着更为庞大的势力,他们将如何冲破当地黑恶阻碍,还人民一片清明?

 长篇影评

 1 ) 飘在云上的对决

作为观众,我只想说这剧真热闹,打架,追车,枪击,内鬼,感情等等抓人的每一点他都有,可惜的是抓人的点太多了,照顾不过来,跟万花筒一样。

作为同行,我只想说就是用这剧来打发时间,我都觉得有点浪费时间,因为漏洞太明显,太脱离现实实际。

1,按照剧情的设定已经是2018年了,不说车上几个人从哪里来去了哪里,但是凭着技术一个县城找一辆车的大致轨迹,驾驶人是谁,是一定找得到的。而且还出现在公安局门口。

2,现实中,一个副局长不可能让大队长听一个民警的指挥,而且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一个优秀的侦查员也不可能站在搬运村问搬运村枪击的线索,按照这样,也不可能问的出来。

3,一个县发生被打的人丢在公安局门口这样的恶性案件,在2018年可以说一定是全局出动,局长亲自调度,更别提后面副市长被枪击,那一定是市省都会来督办的。

4,副市长到县城怎么可能是这个待遇,连县委书记都要陪同的,如果是这么重要的活动,那是要提前抽调各警种准备预案,布置现场的。

5,倒是面店老板说的话我觉得很实际,要保护费的人关了几天就出来了,被惩罚的还是他们开店的。这很符合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心理和实际,但是作为一个刑侦大队的民警处理这种事情要么是通过法律找到证据扎扎实实的办案,要么是通过自己公安局的名声直接跟收保护费的人联系同样可以处理这才是实际啊。

电视当然很戏剧,也会明显高于生活,可是你让一个一毛一警衔的民警去主导一个扫黑除恶的大案是制造了戏剧,不是高于戏剧,是脱离了生活不是高于生活。

 2 ) 槽点太多,一集弃剧

第一集,不说主剧情副市长谈拆迁被枪击多么扯,就说细节也真是槽点满满…

副市长来拆迁谈判,直接跟流氓头子对话?假比方有这种做派,但这种情形下,市领导来这个流氓聚集地,公安局不说事先紧密布控,临时跑到现场安排,随意找几个点,发现有点不妙,副市长人都在车上了说不建议来了,这么临时?这么随意?公安局怕是都不想干了?

副市长见到流氓头子光头过来谈判,问拆迁办主任来的是谁,结果拆迁办卢主任连对方谁来谈判都不知道,说“可能是他俩吧”,不说事先把材料递上去,临到现场连个简单介绍都没有,这符合常理吗?这工作作风怕不是第二天就要下岗…

而且,欧豪冲进夜总会场面也是绝了,大喊“我是警察,不要打了”,结果没人理?自己冲进去见一个打一个,主角光环满满,buff开到爆啊。BTW这剧流氓袭警是一点成本没有…

最后,槽点太多,一集弃剧。

 3 ) 这个编剧有点“蠢”。——详谈《对决》中的人性光辉

罗元县,是个很奇葩的地方,地方公安局更奇葩,看第一集的时候,你总会觉得这是一个被编剧写崩了的剧本,但随着剧集的深入,你才会真正明白“有果必有因”的道理。

🚩 袁刚:

开篇仿佛是黑警的存在,而且是那种摆在台面上的黑警形象——限制武剑的行动部署、利用职权打压抓捕搬运村村民、对武剑提交的证人保护计划各种拖延。袁刚的心理是扭曲的,搬运村断掉了他的职业理想,他不得不躲着同事来掩盖自己眼瞎的事实,他的职业生涯只剩下最后的半年时间,他对搬运村是有刻骨铭心的仇恨的,这种仇恨一方面来自身体的残疾,另一方面来自无法手刃罪恶的愤恨,所以他在搬运村的相关问题上歇斯底里的极端,他会想方设法抵制武剑对搬运村的宽容处理,其实这些都是他无处宣泄内心秘密的迁怒。这就导致他和武剑之间奇葩的师兄弟关系,互相钳制,互怼,但一次次的争执摩擦却始终未伤筋动骨,职位还是那个职位,行动不配合但也绝对不下黑手,这或许就是袁刚在仇恨与理智之间的矛盾挣扎,他明白武剑并不是罪恶的源头,但他就是无法面对武剑处处维护的那个令他自己万分痛恨的地方,所以他总是不由自主地对武剑发泄情绪。

袁刚对武剑态度的缓和,其实是在他在文队面前摘下隐形眼镜之后,仿佛堵塞已久的堤坝终于找到了泄洪的渠道,文队知道了袁刚的秘密,也知道了袁刚的恒心,反而减轻了袁刚的心理负担。自此,袁刚在与武剑的配合行动中心态平和了不少,师兄弟终于可以默契配合着破案了。

我喜欢抓捕刘局时的剧情设计,武剑没有追进公墓,是袁刚去的,武剑终究是个感性的人,袁刚还是会用自己的理性来约束感性,所以就算他千不愿万不愿逮捕自己的师父,但他还是去了,职业信仰终究高于一切。

🚩 武剑与孙磊:

“小惠,快去找武剑”,这句台词加得很妙。土龙最初的交代里并没有这句话,这句话也确实与案情无关,这是土龙在文队的逼问下不得不没话找话说出的内容,对其他人来说或许只是一句无关案情的废话,但在武剑这里却相当重要,也是剧中第一个让我感慨万千的镜头。弥留之际的孙磊下意识地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己最想保护的妻子,另一个是自己最信任的兄弟。警与匪,武剑与孙磊站在黑白的两端,孙磊一直不肯说出真相,哪怕他知道自己的伪证不但骗不过武剑还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麻烦,但他还是怀着抱歉的心态继续做了,即使如此,武剑还是他心中那个最值得托付与信任的人。此时,我们再回顾武剑之前对孙磊对搬运村费尽心思的维护,才会发现武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武剑不是盲目的护短,他对孙磊的判断没有错,他一直以来所维护的并不是人情而是真相,这么多年了,作为从搬运村走到警队的第一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更要还搬运村出身一个公平公正。

🚩 刀疤与木匠:

木匠是这个剧里第二个我特别喜欢的角色,这个角色台词很有魅力,演员演得也很有魅力。木匠是个很有气质的人,甚至很难想象到他本人竟是一个学历不高的黑涩会老大。我喜欢他堆石头这个举动,耐心、恒心、隐忍、细节,木匠他贪婪,但他绝不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甚至不热衷于挣快钱。木匠对事情看得很透彻,他很早就意识到洗白团队才能过上真正安稳的生活,他也明白自己只是“上面”的工具,“上面”才是吃肉,他们只是在啃骨头。

挥发集团能够一家独大至今,绝不是机缘巧合,这对兄弟是有着过人之处的。林殊不是没有想过挑拨兄弟之间的关系,其实她很早之前就已经这样做了,只不过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她从来不在刀疤面前正面诋毁木匠,她很隐晦的让刀疤明白木匠通过自己打探刀疤的消息,刀疤对木匠产生了猜忌,所以抢了木匠五百万,然而木匠忍了,这就是这对兄弟情最坚固的地方。很早之前,木匠就以“残腿和拐杖”来暗示刀疤与林殊在他心中的位置,我一直以为这是木匠的一厢情愿,但直至22集,我才明白这对儿兄弟之间是很粗很粗的双箭头,一个小小的林殊只是蚍蜉撼树罢了。

林殊最成功的挑唆就是照片这件事,刀疤一气之下打了木匠,但消气之后他又复查了一切,说明他终究还是相信弟弟更多一些。“刀疤的豪爽”与“木匠的隐忍”才是这对儿兄弟始终不会大动干戈的关键:刀疤的冲动来得快去得也快,木匠虽然不满,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但还是跟在后面默默收拾烂摊子;刀疤知道木匠有很多事情瞒着自己,但他从来不闻不问,木匠让他帮什么忙他都鼎力相助。“大难临头各自飞”,刀疤与木匠之间永远不存在这种想法,木匠再隐忍但在刀疤生命受到威胁之时坚决顶撞“上面”,木匠知道自己走不了了,给刀疤留好了后路,但刀疤却坚持要替木匠顶下一切,因为那句由衷的“你比我聪明”。

有时我不仅感慨,这对儿兄弟真是投错了胎,选错了路,如果把刀疤的真性情与木匠的才干用于正途,他们真的会成为优秀的企业家。

🚩 文队与木匠:

文队是我在这个剧中最喜欢的角色,也只有他才能推倒木匠,因为他的办案手法足够“诡”,木匠看不到他的底牌,也就看不到他的弱点,所以才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武剑与文队有一段对话,武剑让文队抓刀疤,说文队审讯厉害,好好问问,文队却回怼“你不是很能打吗,严刑逼供一下”,其实文队这句话就是在诡辩,武剑的话只能说是建议效果不佳,但还是符合警队的规定的,文队这句话纯属抬杠。这只是对话中的一个小细节,说明文队在有些时候不是很讲理的,擅长以毒攻毒。

从文队来到罗元县开始讲起,先说说他栽赃武剑这件事。文队为什么栽赃武剑,是因为他已经猜到了挥发集团上面一定有巨大的保护伞,所以对这里的谁都不相信,但是,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个可靠的队友展开行动,所以武剑就成了他的第一个目标对象。为什么文队迅速选择武剑呢,因为他要验证武剑的直率到底是“人设”还是“人性”很简单,真正无辜的人被栽赃了不会乱咬人,只有做贼心虚的人才会尽快找个替罪羊,这就是文队考验武剑是否清白的依据。之后他故意让武剑去找箱子,就是让武剑看到里面的钱,就是想通过武剑对他疑似受贿的反应来推断武剑的立场,倘若武剑对自己没有任何防备反而才是不正常的。直到他确认了武剑确实可靠后,才跟他共享了第二颗子弹的秘密,这个时候观众才会后知后觉的发现当初武剑怼那个物证科的同事“不会说谎”这句台词一点也不多余。

接着我们说说文队与木匠的对手戏。文队自从收到一箱子钱后,就没有拒绝与木匠套近乎,也正是因为他故意不与木匠撕破脸,所以他才有理由进出赌场,接触与木匠走得近的人,甚至提出通过木匠与“上面”接触。皮笑肉不笑的交易,木匠也知道文队根本就不是真心实意的同路人,但又甩不掉文队,只能继续装糊涂地把戏演下去,这就是文队以毒攻毒的高明之处,就算木匠下套举报,文队那边早就打好了报告,所以木匠的举报也就都不了了之了。什么高尔夫的球杆,文队的“入门”“同门”,木匠在文队离开后咒骂“没门”,这二位的台词总是一语双关,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此处就看出了编剧的文采底蕴。

文队与木匠是剧里的对照组,他们都是擅长捕捉细节利用人性弱点的人,只不过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土龙周原被问了很久都没有撂,但因为徒弟注射器里的东西就直接泪崩了,文队质问他有没有看过徒弟临死前的表情,论诛心,文队真的不输木匠,他在最恰当的时机放大了老周的愧疚心理,也是他问询最厉害的地方。

🚩 刘局:

第一集的时候,你会觉得罗元县警局特别奇葩,局长的两个徒弟整天内斗,执行个任务鸡飞狗跳互相指责甩锅。其实在刘局落马后,再回想起警局的事,似乎就不难理解了,这种不和与矛盾其实就是刘局想要的啊,警局里鸡飞狗跳,才会转移注意力嘛,才不会有很多双眼睛盯着自己的行踪,并不是刘局不能够化解两个徒弟之间的矛盾,分明是他不想解决呢。

【刘局分析未完,等下周最后两集大结局播出之后再更。】

 4 ) 《对决》:证人孙磊死亡,袁队被怀疑,工作中如何避免成为背锅侠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对决》剧照

在工作中,有的员工会莫名成为背锅侠,让人百口莫辩,如何才能避免被他人利用而背锅呢?

电视剧《对决》中,搬运村拆迁推进过程中牵扯出越来越多的事件,搬运村内一直有错综复杂的黑恶势力,搬运村的拆迁工作又牵动着多方利益,多股势力的对抗中,案件越来越复杂。

搬运村多起案件中,嫌疑人孙磊被抓住,孙磊其实是黑恶势力木匠挑选的顶罪人,木匠以孙磊的妻儿为要挟让孙磊顶罪。后来,警方通过计策,救出了处于监视中的孙磊的妻儿,妻儿安全是孙磊开口说真话的首要条件。

《对决》剧照

袁队是刑警队队长,一直负责搬运村相关事件的调查,他首手提审孙磊,想要快速推进

案件的侦破。但是,没想到的是,袁队提审结束后,孙磊就死亡了。重要证人的死亡影响很大,袁队被怀疑是内鬼。

其实,从种种迹象中可以分析出袁队是被陷害的,袁队成了背锅侠,真正的内鬼另有其人。在工作中,如何避免成为背锅侠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01 袁队平时对搬运村的态度太过主观

搬运村地形复杂、人员复杂,很多没有户籍的不法分子多年来一直藏匿于其中,袁队是刑警队队长,自然少不了和搬运村打交道。袁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搬运村的人打了一闷棍,受了重伤,更是对搬运村没有什么好感。

搬运村拆迁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副市长亲自到现场视察,但副市长却在搬运村遭到了袭击,虽然证据并不是很清晰,但袁队还是把嫌疑人锁定为搬运村黑帮头目光头的司机孙磊。在袁队眼里,搬运村里没有好人。

《对决》剧照

后来,光头在一次KTV打斗现场死亡,孙磊也在现场。孙磊明明也受伤了,是一个受害者,但袁队又把光头的死亡和孙磊联系起来了,认定孙磊有问题。

《对决》剧照

文队是省里派来调查的刑侦专家,文队发现案件有疑点,经过调查排除了孙磊的嫌疑,孙磊是因为妻儿的性命被黑恶势力木匠要挟而不得不顶罪的。警方通过计策,成功营救了孙磊的妻儿,孙磊愿意从顶罪人转成证人,揭发真相。

文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警队里有内鬼,所以特别向孙磊表明不可轻易向其他人交待事实真相。

《对决》剧照

袁队在工作中主观意识比较强,容易把个人情感掺杂在工作中,由于自己的个人恩怨,就把搬运村里的人一棍子打死,这样非但不利于工作开展,更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在工作中,面对难题时,客观公正才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人是有感情的,在作判断时,如果加入个人情感,就容易犯主观臆断的错误。一个人在感性占先的时候,理性就会下降,分析判断能力就会减弱,容易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从而处于被动状态。

02 袁队在工作中违反常规流程,被人陷害成为背锅侠

孙磊在审讯室意外死亡后,袁队成为嫌疑人,因为孙磊是被袁队提审后死亡的,而袁队在提审孙磊时把监控录像关闭了。

其实,从整个事件来看,袁队并不是内鬼,袁队是被内鬼陷害的,成了背锅侠。因为按袁队的智商,不可能犯这么明显的错误。为了调查事情的真相,文队对袁队进行了询问。

袁队作为刑警队长,急于破案,由于孙磊答应文队以防内鬼不轻易向任何人说明真相,袁队面对孙磊的不招供非常生气,于是就打算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来逼问孙磊。袁队为了掩盖自己的非常规审讯,所以把监控录像关闭了。

《对决》剧照

孙磊被逼无奈就向袁队说了一些线索,但并不是真的线索,袁队为了快速抓住线索,就立刻出去查案了,而把孙磊和老周留在了审讯室。所以,真正的内鬼应该是老周,老周在袁队离开以后对孙磊下手的。

由于监控录像已经关闭,所以袁队也百口莫辩,没有切实的证据来排队自己的嫌疑。而背手黑手也不怕袁队把矛头指向别人,因为袁队采用非常规手段审讯孙磊也是犯大错,内鬼老周肯定已经偷偷录下一切,之后背后黑手应该会拿这个要挟袁队。

在没有切实证据的情况下,袁队就成为了害死孙磊的背锅侠,证人孙磊的死亡对案件的进一步侦破带来了困难。

《对决》剧照

每一项工作都有标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凡事按流程和制度执行,就不会被他人钻空子。在工作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模糊的灰色地带,在灰色地带开展工作会有很多捷径,如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跨越了边界,那有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工作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在工作中,保证自己的行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就不会被有心之人利用,不会成为背锅侠。

-END-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5 ) 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片。

这部电视不长,一个周末就看完了,挺好,超过30集的电视剧就有些冗长了,但是结尾好像有些仓促,有些地方嘴型也对不上,影响观看体验。

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大家从最开始,都是有原则性的好警察👮‍♀️,但是大家也都是普通人,会遇到孩子升学困难,结婚彩礼不够,孩子生大病急需花钱的情况。从某种方面来说,警察也只是一份职业而已,每月所拿工资不会太多,当有了这些需要的时候,手里的权就被人盯上了,就变成了黑帮眼里的弱点。他们蛰伏在暗处,观察👀着你,一开始不求回报地帮你解决问题,你忐忑地收了,心里想着以后还回去。某天他会请你帮一个小忙,你出于还人情帮了……后来也许是害怕被揭穿受贿的恐惧,或者对于金钱的贪婪,助纣为虐的恶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越来越远,没法回头了。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只是帮了一个小忙而已,但是是大家所有人的恶行和无动于衷,助长了黑暗的势力,致使局面到了更加严峻的地步。

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是恶人,而是一步一步慢慢被腐蚀掉的。

应该感谢对正义有执着的人,警惕自己不被腐蚀掉。

 6 ) 身为总编剧出来聊聊

做编剧,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体验生活。可以借工作的机会,接触到平日里接触不到的人。尤其这回的扫黑项目,使得我们可以走进监狱。我们会被搜很多次身,全身上下的所有电子设备都不允许被带入。黑老大们就隔着栅栏,等着我们。他们大多一开始不愿意张口,直到带领我们体验生活的领导,把一塑料袋橘子放在他们面前。这些曾经在监狱外头呼风唤雨,开着豪车住着别墅的人,此时此刻,在这个没有自由的空间里,却会因为一袋子水果,而眼圈发红,放下防备。随着橘子皮被掀开,他们的往事,也会自然的流淌出来。

刀疤和木匠,可以说,他们就是所有中国特色的黑老大的缩影。首先要强调的是,我们去采访的地方,的确是某省的治安最落后的县城。这地方直到2018年,才终于到处都铺满了摄像头。而且即便如此,摄像头也轮番遭到破坏。你还没法抓破坏摄像头的人。因为这帮蒙面人都住在城中村里。这个城中村的摄像头就从来没有好过。这城中村一直说要拆。大家也都知道这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但是一拆迁就有人躺推土机前跟你拼命。因为不好拆,所以当地,以及周边所有身上有案底的人,就都往那个城中村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当地治安不好,还有一些历史原因。当地有很多三线厂的子弟们,他们都是军工厂的工人后代。说白了,也都是有手艺的。回家去地下室接根电线,就可以造枪了。当地警察,是不敢一个人随便进城中村的。进去也都是一帮人一块进去抓人。当地人,也属于民风彪悍。我采访对象很广,我就问当地的路人,怎么看当地的黑恶势力。他们反问,我们这里有黑恶势力吗?没感觉有啊?治安挺好的啊。就是春节会死点人。因为春节的时候,车会比较多,路就容易堵。一堵车就会发生口角。一发生口角就会砍死人。

所以我看到有人说,这故事里的细节太扯,太不真实的时候,我只能感叹,真好。那说明你生活的世界很美好。但毕竟阳光不会惠及每个角落。也请不要忘了,这么好,是因为有人在为了你们负重前行。

我们在采访中,最感动的是一个小警察的故事。有个基层的公安局,里头有三十来个警察,每年春节大年三十,有一个小警察就会莫名其妙的失踪半天。他总会被人蒙面套头揪走打一顿,然后大年初一,就给扔回到公安局门口去。黑社会也不把你打成重伤,最多就是软组织受伤。他们就是羞辱你。因为你是这片地区,唯一一个天天和黑恶势力死磕的人。县城的大部分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加入了当地黑老大搞的P2P。加入之后一年可以利息百分之五十。而且,手续全部合法。毕竟,人家黑恶势力头目,在被扫黑抓了之前,人家的身份是守法公民。甚至还是荣誉企业家。当然,普通老百姓是没法加入这个P2P的。

我一直在想这个基层的小警察,内心是什么样子的。他怎么想自己的行为。别人看他的眼神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只有你,会挨打?你傻吗?这个人肯定会有家人,家人会担忧他的安危吗?会跟你说,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没出息的儿子?为什么其他人能赚钱,只有你不行?这个人会有爱人吗?很有可能没有。毕竟他一点也不酷,更甭提金钱和安全感。万一,他有孩子的话,孩子会怎么想他?也许小时候会管他爸叫英雄,大了会叫一声“笨蛋”。

这就是武剑的初始的模型。看到欧豪的表演,我很满意,因为欧豪的眼神里永远闪烁着执着。我们在屏幕上见过太多的警察,顶着“天才”“神探”的光辉。好像抓犯罪分子,就是手到擒来。好像破一个案子,就是不吃不喝不睡两三天的事情。如果那么容易,世界上就不会有黑恶势力了。毕竟黑恶势力都是多少年才能成长起来的。它已经渗透进了一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腐蚀了每一处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剧里有个小情节,刀疤看武剑不爽,去他家捣乱,把所有东西都砸了。威胁一番之后,临走了,主动留下了俩人来顶罪。刀疤的说法是,我看到了俩人来砸你家,我是来抓小偷的。现在抓住了,送给你。贼喊捉贼,听起来很荒诞吧,但这帮人这么干,你的确没啥办法。你审那俩人,他们都是提前接受过律师训练的。是的,这些组织会聘请律师来答疑解惑。他们就是死不松口,你怎么能证明,这俩人是受刀疤驱使,来砸你家的呢?万一这俩小弟就是看你不爽,来跟你对着干的呢?而且,对这些小混混而言,坐牢就像是上班期间出个远差一样。他们没有学历,有的只是犯罪的前科。有些连户口都没有。他们没法找到更好的工作。混黑帮,是他们眼里最有前途的职业。为了老大顶罪,半年之后出来,他们会捞到一笔奖金。在帮派中这简直就是镀个金。他们巴不得做这事呢。这就是黑恶势力难以铲除的深层次原因。黑老大不倒,就总会有人来替他们顶罪。

而这种恶行,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家都发现,法律也对付不了黑帮。我们去跟黑老大聊的时候,最震撼的一句话是老大自己讲的。他说,他到后边其实已经懒得去跟一个一个小老板威胁了,那些小老板赚的太少了,没啥可分的。可是所有在当地开公司的人,都会主动找上门来,给他们百分之十或者二十的干股。大家只有跟这个老大合作,心里头才踏实。潜规则已经取代了正常的规则,这才是现实中最可怕的地方。有一天黑老大开着车,不小心轧伤了一个农民。他车上有现金,他打算取点现金打发一下农民。结果农民们认出了他的车,拖着被轧伤的脚,就跑了。没有人报警。这种事没人报警,警察也不可能知道。只有当黑老大倒台之后,关于黑老大做的恶,才会浮出水面。

扫黑最重要的是要扫掉滋生黑社会的土壤。当然,黑老大的成长,离不开黑警。我们也采访了几个身在牢中的黑警。他们都是位居高职的人。一个个都非常擅长表达,对政策,对人情世故,那都是张口既来。让我挺意外的是,很多黑警,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的确是心怀理想,满身的热血,穿上这身警服的。但是黑恶势力,总会挖到你的弱点。尤其是能做到暗中控制一个县城的黑老大,那绝对不是靠着好勇斗狠,他花的最多的心血,其实是在观察你的弱点。而且有些弱点,对老百姓而言,对屏幕前的你而言,你都觉得,这些不是事。不就是个孩子上什么小学么?屁大的事啊?而且那种小县城,有啥好学校的?但是你邻居的孩子上了啥国际小学,回来念叨几个英文,你孩子一直啥英文都不会,你老婆一顿对你的唠叨,你心底里就会有委屈。毕竟,警察的收入就是这么低。直到有一天,黑老大跟你说,他帮你已经把学费交了。而且他也不需要你干什么。你也就渐渐的宽慰了。好吧。反正其他人没准也收了。我也就默默收下吧,这样我老婆也就不会唠叨我了。又过了几天,黑老大过来求你帮个忙,有个小混混偷东西被抓了,能不能给放了。你又觉得是个小事。在还了上次的人情之后,他们总会让你欠下更多的“人情”。直到,有一天,你会为了隐瞒自己犯下的错,犯下更多的错。人就是这么一步步的,滚到了悬崖的边缘。所以,不忘初衷是最难得的。一名扫黑英雄跟我聊天的时候,反复的念叨一句话,做警察,得狠心。爱情,友情,恩情,哪个都能要了你的命。

普通观众眼里,这是个破案片。但在我眼里,它其实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展示的舞台。破案只是一种类型片的手段,最后吸引住大家往下看的,其实是这些鲜活的,真实的人。即便是黑警,心底里一直不为他自己的行为后悔吗?不,他的后悔,远超大家的想象。他自己不知道这是个末路么?他知道,他每天都在祈祷着,早点结束这一切。同样,黑老大们,也只是每天沉浸在声色犬马中么?他们也有着复杂的一面。故事中木匠的原型,他的床头永远摆放着一本书《省委书记》。他是个初中文化的人,但是你听他聊天,你绝对猜不出他是个文凭不高的人。一问,人家是自学成才的。他比大多数人都努力。他心底里是有着燃烧的野心的。刀疤的原型人物,有好几个。其中一个,就喜欢看金庸小说。他第一次打架坐牢,是被人欺负,他心底里最恨的就是欺负他的人。但是他后来变成了一个欺负别人的人。故事中刀疤其实是最多面的,他是一帮小弟的大哥,但却被刘震的一声怒吼吓得手直哆嗦。他是靠收保护费发家的,成长为黑老大之后,最努力摆脱的就是收保护费的历史。但是他无法阻止手下继续收保护费。他想洗白上岸,让手下兄弟们都过上光明正大赚钱的生活。但是他又很无奈,他自己只配打打杀杀。他猜疑弟弟,又依赖弟弟。他儿子也想成为他,但他教儿子最多的话是,好好学习,将来找个正经职业。这些黑老大在被抓之前,在一帮小弟的鞍前马后的包围中,在跟领导上级的觥筹交错中,都以为自己走上了人生巅峰。当成为炮灰的时候,他们也就明白,自己一开始踏上的就是穷途末路。我采访这些人的时候,他们也就三十多岁。他们最多也就风光了十年。然后后半辈子都要在监狱里度过。

其实我们搜集完素材之后,最麻烦的,还是怎么整理和串起来这些素材。讲故事分两种办法。比如我来描述一根萝卜,我可以从萝卜根开始讲起,一直讲到萝卜尖。这特别适合《浴血黑帮》那种情节的片子。它的时间跨度很大。它娓娓道来,把黑老大的成长,包括黑警的堕落史,都能讲清楚。但它不是扫黑,它就是黑帮的史诗。文陆阳出场最后一集,然后这片就可以结束了。也有一种办法,就是把萝卜直接切开,夹起来一大块,让你直接看萝卜瓤,你感兴趣了,我再把萝卜慢慢拼一起,一点一点让你了解,知晓整个萝卜的全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它是在扫黑的范围内,在讲故事。但这就比较考验观众。因为你猛的看了一块东西,它和你认知中的萝卜不是一个样子,所以你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什么玩意?尤其是在这个,抖音快手横行的时代,大家习惯了,只能保持十五秒的注意力。我觉得不是萝卜,我就掀桌子,我就骂厨子。对此,我也没啥办法来解决这个坑。我只能说,我们这片,面对的还是稍微成熟一些的,有耐性,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观众。整个故事看完,大家再去看开头的第一幕的戏,就会完全看明白我们的呈现。

反正做这片挺不容易的。有多么不容易,我回头再发我微博上。这篇就专门写写剧作的问题就够了。这片完成了很久,我有一天,陪我们娃,教他儿歌《孤勇者》,她听不懂所有的词的意思啊,我一句一句给他翻译成大白话。翻译的时候我就想起来这部片,翻译完了,我也满眼含泪。

仅以本片献给所有那些,在人生某一阶段的黑夜中,倔强独自前行的人。黑夜总会来,也总会过去。

 短评

最喜欢在这种题材的剧里面扣细节,第一集的场景、画面和质感真的都无可挑剔,直接列入我的追剧列表里。

10分钟前
  • 六百味地黄丸
  • 力荐

顾弄玄虚,节奏太慢,一个县的黑社会。没有拍多少实质性的东西。人物立不住。刘局没必要杀光头栽赃除黑。副市长更没必要涉黑捞钱,完全可以合法捞钱。黑社会是捞钱的更没必要杀警察。稀土矿官商们可以用合法手段拿到。官商更可以用合法手段发财。

13分钟前
  • 流云
  • 还行

无论悬疑还是扫黑的戏份都十分讲究,节奏推进也相当迅速,不拖泥带水,无论正反派角色塑造都立体丰满。欧豪的演仍需精进,与王景春搭戏仍显稚嫩;结局收尾有些过于潦草和迅速,与前面烘托出来的紧张氛围有些格格不入,这两点算是缺点。总体而言,完全关注于扫黑的剧情还是可圈可点,远比同档期的《重生之门》要好

17分钟前
  • Rex
  • 推荐

王景春这个级别的演技来搞网剧 简直就是对其它作品的降维打击啊

20分钟前
  • 小民很行
  • 推荐

这部剧可能就是我的近期最爱了,聚焦于扫黑除恶的刑侦剧,题材不算新颖,但是拍摄手法和剧情真的好!

22分钟前
  • 似屺
  • 推荐

王景春跟欧豪的演技不在一个时空(倒数第三集审讯室里审讯刘建军,表演上完全没有达到这种戏份的预期,甚至是王景春,只有丁勇岱的刘建军不动声色地表现出了终于被抓之后的解脱无奈悔意与悲凉)

27分钟前
  • 虎珀鱼
  • 还行

纯冲王景春而来 一个县的黑社会能去美国给人藏毒 牛 结尾草草收场 一个副市长能量都这么大了

30分钟前
  • LittlePrince
  • 还行

太仇女了吧…

33分钟前
  • monicaty
  • 还行

抢个沙发,演过白夜追凶,沉默的真相 的女演员演技不错,为啥没火

36分钟前
  • go and see
  • 推荐

头两集和尾两集比较败笔。开头两集用力过猛,仿佛在说“快看我尺度大不大,敢不敢拍”“快看我动作戏好不好”这样的感觉过于强烈。一上来就是枪击副市长,接一个会所枪击案,想玩个大的,可这严重脱离了实际。在我国你要是敢枪击副市长这种级别的,怎么可能是剧里只派一个上级警察去督导调查,去一个督导组的事?这种严重不符实际的开头会劝退很多人,最后说是副市长自己导演的,就更加不合实际了,副市长不可能蠢到不晓得这种案子会下来什么样的调查规模队伍。不过从三四集开始。赵阳和王景春戏份增加,木匠兄弟和文陆阳的戏份,还是不错的,赵阳演这种斯文败类是真赞,几位主演基本是实力派,戏好看。后续剧情也算比较环环相扣,反转也算精彩,还是有看点的。不过大结局两集又和赶集一样,剧情飞快,反派迅速自爆了。另外,袁队和依然很多操作太不专业

39分钟前
  • 雪中来客
  • 还行

仔细看看第二集犯罪现场,执法人员的穿戴和办案工具的摆放都很有讲究,细节之处真的体现了这部剧的用心。

44分钟前
  • 野生动物没有园
  • 推荐

被阉割了吧?!虎头蛇尾的!前面铺垫那么多,最后就一个副市长?!真是笑话!!!

46分钟前
  • 庆鲁
  • 还行

丁勇岱演的局长,剧情内肯定是腐败了。不信大家往后看

50分钟前
  • 桔子
  • 还行

剧情紧凑不废话还是挺好看的,演员也挺好,连一些配角也演得不错,只不过结尾真的如我预期那样匆忙收尾,案情是说明白了,可除了两位主角可以有正常的交流和收尾外,其他配角之间的关系都一刀切没下文了。看过周导几部剧,挺喜欢他的风格的,希望周导多多拍剧

52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推荐

本年度最期待的一部剧,看完你会回来感谢我的安利,现在只想要求更新啊!

53分钟前
  • 建二
  • 力荐

欧豪真的很适合这样的角色,太有性张力了

57分钟前
  • 平底大锅
  • 还行

武剑在小瑞士救孙磊的那一段拍的太刺激了,近距离打斗、飙车等元素都集齐了。

59分钟前
  • R
  • 推荐

能感觉到编剧的用心,有些地方也确实写的不错,尤其是一些四两拨千斤的人物关系,但是这个剧情啊…前期鼓弄玄虚(点名故意毁袁队人设误导观众的莫名其妙行为),中期有些反转做的还不错,后期直接流水账摆烂,但凡你把结局写的精彩点我都愿意多给一星

1小时前
  • Nicole_xx
  • 还行

前几集给我的直观印象就是又燃又硬核,绝对是今年悬疑剧的品质保证,入股不亏了。

1小时前
  • 薛定谔的猫
  • 还行

结尾有些仓促了。

1小时前
  • 小沛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