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梦想就是“冲杀淆”
林育贤先生无疑用“根据真人故事改编”八个大字,在影片一开始,就打入了一针强心剂。
以看影片的角度来说,更该从一种纪录片来看。
当然,这么说是会让林导演难过的吧。
想起17岁的时候,看着郑伊健在《九龙冰室》里低调地做一个服务生,莫文蔚说等她东山再起时,三队人马赶来时,那种骨子里聚集起来的热血沸腾。那时候,我以为那就是热血。
我不能理解在那样的情况下,郑伊健没有起身摇旗呐喊的原因。而这些原因,等我30岁,我终于明白。郑伊健身为人父,他退出那样的打打杀杀的人生,想为自己的孩子,留一份安稳,用了多少容忍。
再后来,我看到台湾的《艋舺》,凶狠好斗的阮经天,最后也只是把生命留在了人们的茶余饭后了。也终于明白了那句话:“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边倒。年轻的时候我也以为我是风,直到最后我遍体鳞伤,老了以后才知道,其实,我们都只是草。”
彭于晏就是年轻时的这阵风,在体操毫无进展的情况下,被母亲勒令回家卖水果。壮志未酬的他,把一股怒气发泄在这个社会里。他和柯宇纶一起喝酒,打架,成了母亲心头难以愈合的一道伤口。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直到柯宇纶以为误杀了黑帮之子陈汉典,他们开始逃命,从宜兰到台北。他们的生活渐渐改变,彭于晏离自己的梦想也越来越远。直到柯宇纶的死去,他再重新回到宜兰,重新走上体操的道路。最后一举夺金,成就梦想。
我相信很多人并不喜欢这部艋舺版的体育励志片,尽管彭于晏182的身高,连男人看了都要羞愧的腹肌,为广大宅女带来了的福音。单就语言来说,台语对白几乎占据80%,这让我们这群福建影迷欢喜雀跃的同时,也会直接秒杀了其他听不懂台语的影迷。果不其然,评分6.9应该有部分原因证实了这一点。
影片里的男主角从因天赋被挖掘开始,然后失足,再回头,夺得人生荣耀。多少有了《海角七号》里范逸臣、《灌篮高手》里三井寿的影子,让人不禁觉得这是一部炒冷饭的青春偶像剧。加上《36个故事》里饰演文艺女青年蔷儿的林辰唏,穿插了一段无疾而终的小爱情,在最后比赛时的那个加油,听来有了几许唏嘘。
应该说这是一部小众的电影,林育贤导演在把这部电影搬上荧幕的同时,更多是以传纪的形式去叙述了体操对于哥哥的意义。以至于我们在区分这到底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教育影片,还是体操健儿受挫精进的体育励志片时,实在难以下手。
无论如何,每一部电影拍出来,都代表了一些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人说好,自然也有人说不好。你认同,因为你经历过的人生,有部分与影片里的主人翁有了重叠,有了让你回忆过去的冲动,那便是好的。你不认同,因为主人翁的一切,在你眼里得不到任何的感触的欲望,你便会开始心疼票价,心想那些钱如果不花的话,估计还有更大的利用价值。人本身就是矛盾的产物,而这些东西,才是让我们开清这个世界的条件。
2 ) 当有机会轻触梦想的时候,你有没有用力抓住它!?
会选择去看一部电影,就好像是选择去一处旅行一样,很少会挑剔、抱怨,虽然可能目的地和想象的、期望的不尽相同,会有所失望,但既然去了,就一定会用心找寻和体会它美好和精彩的地方。我确实也看不起那些莫名讽刺挖苦的人,比如评论说搞基,卖肉什么的。。。实在不解,那些人冷得就好像佛山被碾小女孩身边路过的路人一样的可恶和可悲。
《翻滚吧!阿信》有着小文艺情节却不是一部《海角七号》类的文艺片,它演绎的是一个体操运动员的故事但也不能归类于体育片,有黑社会故事和打斗穿插其中又不是一部《艋岬》那样的黑道片,很励志很鼓舞却又不是一部单纯的励志片。。。你觉得它四不像,我却觉得,电影就该是这样,靠故事情节带你走进那个年代,走近影片中的人物,体会他们的经历,他们不同阶段的遭遇和故事,他们的选择,他们内心的各种情感挣扎。。。电影院那么大,里面的每个观众,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不同的个性和喜好,却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这部影片,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最喜欢最深刻的部分也各有不同。。难道不该是这样吗。。。有谁喜欢那种进去看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是一部怎样的影片,比如变形金刚那样的科幻片(虽然看起来我也觉得不错),每个人进去看完影片出来,对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桥段全都一样,对影片的感受也都大同小异。。。这样的影片我们也爱看,但真的喜欢吗? 没错那是大片,大制作,没理由不喜欢,可我更相信,很多人,已经厌倦了这样的观影感受。
《翻滚吧!阿信》中的故事由于是根据真实故事和人物改编,因此故事主线还比较合乎情理,比一些天马行空,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故事好的多。说实话,看完艋岬的第三天,如果问我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会说,那是一部黑道片,但真的没什么故事,只有情感和动作。。。但《翻滚吧!阿信》却是有料的,故事情节缓急有序安排得很好,有平实描绘,有激情演绎,也有娓娓道来。。。尽可能真实也有细节地演绎了亲情,友情,和恰到好处的算不上爱情的爱情。。。而影片中各个人物的个性,特点,情绪都刻画得有血有肉,哪怕是第二男主角,配角,都让人印象深刻。130分钟的片长算是比较长的,可是观看的过程中,丝毫不觉得拖沓,该有的有,不该有的就没多余的。一些细节编剧也描绘得比较精彩,很多情节和对白惹得观众全场欢笑。
梦想?!可能是这部影片的关键词,莫名地自小会喜欢一样东西,会和其他同龄人有不同的感受,会有专心致志想要学会或折腾的事情,你有过吗? 我有过,是画画,可惜我没有用心地认真地对父母说出心里的那句话:“妈,让我去学画画吧?” 于是这个曾经莫名其妙就喜欢的事情慢慢淡出了我的生活。而剧中的阿信,正是在莫名其妙地躲在窗外偷学了体操后对妈妈提出的要去学体操的要求,而正式和体操结缘。。。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可能会出各种各样的状况,或许会迷茫,或许会不小心弄丢了梦想,或许被障碍绊倒。。。就如阿信一样,因为某些经历而误入歧途,变得离梦想很远很远。。。可是只要你想抓住它,只要你勇敢站起来,继续奔跑,就一定会有重新抓住它的时候。 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当有机会轻触梦想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用力抓住它!?
作为一名以摄影为职业的人,对这部影片中各个镜头的画面感,明暗对比,焦点和虚化,以及人物和一些细节的特写等,都由衷地欣赏。台湾的电影真的和大陆的电影呈现出不一样的画面感觉和演绎重点。在看《翻滚吧!阿信》的前一天晚上我看了《鸿门宴》,虽然《鸿门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写实大场面,也有很多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但和前者比起来,画面感还是有差。
另外这部影片以八九十年代的台湾宜兰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如果用心地去体会各种元素和细节,我们将领略到台湾那时候尚不发达的小城市,凌乱却有特色的水果摊,农田边的乡间水泥路,老式的摩托车,那个年代特有的歌舞厅,晚上宵夜的路边摊,老旧的的电话亭,有时代特色的人物打扮。。。只要你一样一样地用心去体会,影片都带着我们真真切切地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来一场视觉旅行,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影片的不足肯定是有,专业地批判,本人还不够格,所以仅从主观感受上说一下。我个人觉得不足的就是后半部分阿信回到体操队后的故事情节安排的分量不够,操练和参加比赛部分略显仓促,有点虎头熊腰蛇尾的感觉,而且那部分光有情节,少了细致的刻画,精神的传递,期盼的累积,使得整部影片头重脚轻,也让后半部分追逐梦想的道路走得太平淡了些,不算是一个很好的结尾。
最后说说男主角,彭于晏。对彭于晏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是《听说》,他把影片中善良的大男孩天阔演绎得很真实。但那部戏我觉得基本上还是本色演出,后来看过他的《近在咫尺的爱恋》虽然他演绎学校拳击主将部分将拳击表现得十分有料,但故事情节很怪异,剧中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很飘,所以还是觉得不怎么样。然后就是《夏日乐悠悠》,他演出了游乐乐的匪气,黝黑的皮肤,蓬乱的头发,邋遢的服饰,表面轻浮内心真挚地诠释了一个很有特色很讨人喜欢的男主角,显然他已经摈弃了过去本色演出的框框。而他最出彩的一部影片无疑就是《翻滚吧!阿信》,演技就不说了,我本人最佩服的是他的精神,为了更好更真实地演绎电影中得人物,花很多时间练习体操,塑造身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不会那么夸张,但他所历经的辛苦和压力应该不小。而最后出来的效果,我相信了剧中那个阿信,就是一个体操选手。
这,是我个人的观影体会,当然就如我上文所表达的,每个看这部影片的人,对它一定都有不同的体会,因为它不是一部能用一个题材,几句话概述的影片。但只要用心去体会,你一定可以体会到只属于你的那一种感受,哪怕只是男主角的身材,哈。(其实彭于晏一出场,我就听到附近有男生说:“哇哦,这身材,怎么练的,也太标准了吧!” 反而女生表面上还比较淡定)。
3 ) 没能陪你这一程,为你记录吧。
做为弟弟和导演的林育贤,在片中他瘦小略显胆怯,在哥哥年青热血的青春里他似乎并没有多少的参与。但是无限的崇拜着哥哥。小时候是因为血缘手足即使哥哥是个无事的小混混,与好学生的自己没多少交集。而做为导演,经历了世事,看见一个见过血,混过道的哥哥就在身边。真实悲伤,凛冽。用自己的能力让他心中的英雄呈现在个人面前。亦是伟大。我一直以弟弟的眼光来看这片子,在阿信在道上挣扎而无出路时,感到极大的痛。如此鲜活,丰富的人物情节。弟弟在交付这部片子的时候定是带着对哥哥敬重与爱。
在你人生最冽凛热血的时候我没陪你,那我就细心的为你记录下来做为对那悲愤重要人生经历的记念吧。
4 ) 一加一会等于二?
从《翻滚吧!男孩》到《翻滚吧!阿信》,光是瞅这片名,我就知道林育贤想打什么算盘。很显然,看着其他人吃票房大餐,他希望复制《翻滚吧!男孩》的成功,借机分一块蛋糕。2006年的《六号出口》、2009年《对不起,我爱你》,经历了这两部电影的恶评,再不吃老本,男孩都要变成老男孩了,林育贤的创作生涯也快要毁了。
搬来彭于晏,那是想复制阮经天的成功,顺利推个明星上位。否则,身高182的彭于晏去练体操,无视常识不说,事情本身太也违和了,简直是侮辱体操大国的电视机观众。虽然PJ已经能把真人缩小,压成霍比特人。日本那边的孱弱山P,更能靠表情特写上拳击场——可始终还是说不过去吧。再说“翻滚”,体操里头何来翻滚这一说?光靠翻滚就能得高分?而从头到尾,彭于晏就没怎么练自由体操。所以,片名改成《飞翔吧!阿信》、《落地吧!阿信》、《站稳吧!阿信》……也许还会更合适一些。当然,看完片子后,有些人会气愤不已,还改什么改,多此一举,索性去掉第一个字,既顺口,又顺眼。
一部电影到另一部电影,林育贤的想法很美好,那就有如做加法,最简单的成功学。更何况,阿信的原型就是他哥哥林育信,打着真人改编的旗号,观众想要批评质疑,那底气就弱了三分。不信你听听:这是我家人(亲人)的事情,我是最可信的见证人,请不要怀疑我哥哥,哥哥是我人生的榜样……多么好的搪塞理由啊,近乎无懈可击。钮承泽纪念自己的兄弟,林书宇和九把刀讲自己的青春,林育贤也要讲述下身边人的故事。再不然,借来十几年前就演惨绿少年的柯宇纶,路边放它一场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很显然,林育贤也把自己归入了新新浪潮的一批人了。
可惜很遗憾,导演的算盘打得再利索,面对乏味、断裂、拖沓冗长的故事,不出半小时,《翻滚吧!阿信》就让人有离席走人的愤怒冲动。林育贤的动机很有问题,哪怕你好好去拍一个体操版的励志故事,那顶多就是没新意,女粉丝看看彭于晏的腹肌和身材,男的直接PASS,那不就得了。你非要节外生枝,搞了半出的《艋舺》,还做作可笑、漏洞百出,这不是自取其辱,又能是什么?有干架,有黑道青春,有厮混台北,阿狗仔陈汉典外带一场游戏一场梦,搞这么多的堆砌,意义何在?扯这些破烂玩意,还不如人家九把刀打手枪时的深沉低吼,五个字:意义是三小(什么)。观众听得明明白白,更能会心一笑。
意义,说到这意义,我就不明白《翻滚吧!阿信》的意义何在。岛内居然有好评,更还入围起金马,实在可笑(因为李烈的监制?)。一开始,我们认定它是热血励志片,身怀体操梦的孩子,克服困难,站上了冠军领奖台。突然,青春期叛逆发作,他爱上了打打杀杀,交上了道友,踏上不归路。再后来,他又莫名其妙想练起体操,仇家父子还一百八十度急转,当起了他的监督陪练……差点忘了还有感情线,中间来上一段狗血的呼机少女。说它愚蠢可笑,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自己的“翻滚吧”加上人家的“艋舺”,卖身板的彭于晏加上沦丧献身的柯宇纶,面对这些糟糕至极的加法,《翻滚吧!阿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血淋淋的反面教材。能把一个励志片拍得这么轻浮搞笑,不着轻重,好像也只有某些台湾导演才行。就好像,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可以搞基玩拉,世界大同。
半年间,台湾电影陆续进入内地。许多人曾以为,它们能给内地市场带来不一样的风气,至少在题材选择上能有所帮助,扼制下合拍片的颓废大势。但就现在来看,从迷恋本土文化的《鸡排英雄》到作呕价值观的陈正道(《幸福额度》),从林书宇的水土不服到林育贤的愚蠢加法,这些电影都很难令人满意。真正有竞争力的《赛德克·巴莱》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想要和内地观众见面,它们终归要接受净身。因此,就《翻滚吧!阿信》一样,不是一件好事加另一件好事,它就会等同于好上加好。恰恰相反,这结局可能有好几种。一种是变成零,另一种是等于二,此二非彼二。
电影不是加减运算,更不是用诚心好意就可以敷衍。衷心希望林育贤不要再翻滚了,面对批评,好好反省。若是满地打滚装台片没人爱,那就太没意思了。如果真的想哭,请你倒立一下,这样,眼泪就不会流出来……【北京青年报】
5 ) 每一个人都是追梦人 相信自己 一定可 以 《翻滚吧 阿信》
引言: 阿信是一个淘气的小孩, 在一此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有 人在操场上翻跟头, 他走过去想一探究竟, 阿信却不知道这 个做法却改变了他的一生。后来因为母亲的百般阻挠阿信放 弃了体操, 放弃体操的阿信变成了一个小混混, 后来重新拾 起了自己的梦想, 并且完成了自己梦想。
阿信的天赋非常好,每一天都在刻苦的训练,虽然每一次的训练都很痛苦,但是阿信坚持了下来,因为这是阿信自己的爱好。但是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只能成为了一个替补的。但是后来因为主力小树受伤得到了上场的机会,并且不负众望拿下了第一名,而妈妈的表现确实一种冷漠的样子这也是位后面埋下了伏笔。
到了后面的一个场景阿信和母亲最终发生了矛盾, 母亲反 对阿信练习体操, 而阿信则放弃了体操反而变成了一个在街 头打架的小混混, 在这里有的人就会说了父母都是过来人他 们比你多活了几十年, 经历过的事情总比你多。但是我觉得 父母的建议虽然是好的, 但往往自己的父母不了解事物的本 质, 而他们想的是让你活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只要你不按照 父母说的做就让父母觉得你不听话, 我要说的是你要和自己 的父母多多的交流也适当的采取一下他们的意见, 即使父母 商量不同也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人的一生是你自己再过不 是别人替你过, 纵使千万人反对也要不顾一切的去完成自己 的梦想。
后来的结局总是美好的, 因为阿信在街头不小心打伤的一 名黑社会老大的儿子, 与这名黑社会老大谈判之后, 最终回 到了体操馆, 一进体操馆就听到教练和队员的呼唤, 然后阿 信进入了每天训练的状态中, 但是上天是在捉弄阿信一样在 训练中受了伤, 阿信哭了出来仿佛是把这段时间的哭诉都释 放了出来。 但是阿信好了起来, 顺利的参加了比赛, 自己的 妈妈和弟弟也来看自己的比赛, 最后阿信获得了冠军。
人的这一辈是自己过的,你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要过得充实,你的这一辈子有的人会来,而有的人是注定要走的,你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一定要笑起来,因为不管是来的还是走的他们带给你的 东西教给你的道理是不会消失的。要完成自己的梦想,不管最后结局是好的还是坏的你都不会后悔,日后想起来你会骄傲的说一句这件事老子干过。
6 ) 翻滚吧,阿信!——荒唐岁月里的后空翻
既然是“翻身”,这样的人生大概总也离不开荒唐的岁月了吧,这就是一杯茶,香醇、甘冽、苦涩……茶汤都是你的。
看上去艺术影院尚且保留了足本,没有《猩球崛起》被“掐断”的的突兀。毒品、粗口,国父孙中山的画像和含有“中华民国”旗帜、徽章、对白都保留了下来。
在预热《翻滚吧,阿信!》的国内影展上,导演林育贤说,大陆影片不感人。这部台湾青春片保留了监制人李烈《艋舺》式的热血,而导演林育贤则将2005年剧情式纪录片《翻滚吧!男孩》变成了真正的剧情片:80年代的台北县城,少年的梦想、成长的曲折之痛、兄弟情义、纯洁而青涩的爱情、剪不断理还乱的小镇黑道、不甚完美的父母亲情、迷茫的青春泪水,乃至轻轻点点的钢琴曲、田野的风景,这些都组成了台湾青春片的淡雅元素。而正是这样一部平淡如水的影片,让人尝到了温盐水的味道。
《翻滚吧,阿信!》摆脱了纪录片风格,在平铺直叙之外使用了插叙、倒叙,让本来可以以时间轴线顺序交代的故事有了更多跌宕起伏和情感变化,这跟《艋舺》的正在进行时的主线略有不同。用回忆体去讲述80年代发生在平静乡村的不为人知的体操冠军的故事,听上去有些主旋律?没错,青春热血励志片就点出了励志的元素。不知道是不是要一改往日的衰颓之风,在自然风当中寻找一些积极力量。就当下台湾电视选秀传达的印象来说,以(练体操的)梦想作为整部戏的情感推动,更显得俗套了一些。但老套也有老套的好处,每个人都有梦想,片子的回忆体更带有人生、成长的视角,每个人都能理解。虽然这种体操梦的萌生、成长在整部影片交代得那么清淡:爷爷捧场的戏班子、体育系的旁观生、混社会时体操风格的武术和舞蹈、哭泣时的体操倒立……这也许就是“少年之梦”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在生活中,没有突发的情感却始终没有离开。
在荒唐岁月里,混沌少年依然没有彻底离开体操。
对少年来说,梦想只是纤绳,而对于人生来说,梦想已然内化成生活习惯。就像日本动画《灌篮高手》里的三井寿,浪子回头只因希望重新回到自己的轨道上。其实阿信并不是十足的混混,只是偶然性和不能选择强加在少年的心头。荒唐岁月里,人生向上之火从未熄灭。街头打斗、勾心斗角、市侩流氓、人生苦旅都未曾沾染过少年之梦,所以能保留持久。阿信对大佬说,之所以他不怕死,是因为他想“翻身”。故事的结局是一个完美的后空翻,只是多少人能在荒唐过后,像阿信、三井寿那样喊出埋藏在自己身体里的声音。这声音可是是我想练体操、我想打篮球,也可以是我想学英语专业、我想上北外、上外,我想要一所不被hr秒杀的北大毕业证……可以是正常的过完高中,可以是一如16岁那样阳光、健康、单纯、乐天、开朗。
“翻身”的后空翻,阿信翻得很曲折,也很辛苦,这时间可能有好多年,有母亲的不理解、抱怨,有成长之痛、友谊之殇、皮肉之苦、心灵落寞,却也有爱情滋润、长辈关怀。阿信不为名、不为利、不为父母……不为他人左右,甚至不为人生左右,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做得很棒。你也可以。我也是。就像是一片儿茶叶在水中的起伏,茶汤当中必然包含了高潮和低谷,“翻身”的人生大概总也离不开荒唐的岁月了,这就是一杯茶,香醇甘冽苦涩都是你的。
在这家艺术影院,剧情片终于还是像优酷上写的那样成为喜剧片。同行的电影爱好者们笑点很低。可我还是看哭了。艺术影院可能还需要一些气氛,比如三层的洗手间小便池临时盖上了黑塑料袋,还有不够洁净的盥洗盆,还有味道,显得影院只顾脸面不顾实用,一层电梯前摆放了电动自行车,还有略显空洞的一层货架。国内第一家艺术影院,总该鼓励一下。库布里克书店不错,终于找到了适合放置《生活月刊》的书店,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儿。
就像三井寿误入黑道然后改邪归正哭着回教练身边说:“教练,我要练篮球”的体操版吧。电影虽然由真实事件改编,但是几个段落落差太大,中间又没有很好过渡。故事整体性和统一性弱了点。顺便一提,彭于晏是三井的话,陈汉典就是崛田德男,正好绝配。
故事很好!演员也很好!就是,导演和编剧把细节再完善一下就完美了!有些地方说不过去啊,黑老大儿子怎么突然就和阿信交朋友了,就算他爹是练体操的也不能马虎一下就说过去了啊, 599的声音难道阿信没听出来么?他好朋友是怎么戒毒的?开头也有点马虎,为什么他就突然那么要去练体操就是因为看了一次?
真正有影!
混社会那段不错 可惜大陆版有删节。热血不足,节奏缓慢。真人改编电影的不足是,放不开手脚,很多时候抒情过度。如果剪成90分钟,应该是个好片子。
太墨迹,片长都赶上指环王了。
我好像喜欢上彭于晏了
为彭于晏的敬业点赞,非专业体操人士能拍成这样真是非常不容易,剧情有简陋之处也可以一笔带过了
彭于晏,彭于晏~
又一套蠢片,发霉过期的劣质三明治。老掉牙的励志故事,中间突然转为艋舺体电影,又突然掉入恶俗的煽情励志,SB,真人改编也没用……可惜了一场《恋恋风尘》!
是一种不一样的回忆 尼玛台北的影院安静的一逼啊
不错的电影,对彭于晏刮目相看,那小身材···
这是一部让我励志到、被震撼到、被感动到的电影。彭于晏是位敬业的好演员,运动员刻苦,努力,有梦想的状态表现的很到位。我支持这部电影。
看看身材~
彭于晏!!!啊~~~~~~~爱你~~~
汉典演的很好~但是会不会转折的太快了?????
日,本以为是个励志片,谁知道竟然是江湖片!!导演,有点体育精神好不好!
竹联信哥少年基斗翻滚篇 ~
一场澡堂戏,陈汉典立即变为好盆友,地下有知柯宇纶情何以堪?
这部电影讲的是:小帅哥小帅哥小帅哥!!!!!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
机车上的追梦人,舞池中的杜德伟,电信楼下的一场游戏一场梦,都是加分的点,我相信导演是有旧时代情怀的,这部比当年的艋舺不知道好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