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

爱情片中国香港2012

主演:范植伟  马思纯  蒙亭宜  

导演:周旭

播放地址

 剧照

岁月无声 剧照 NO.1岁月无声 剧照 NO.2岁月无声 剧照 NO.3岁月无声 剧照 NO.4岁月无声 剧照 NO.5岁月无声 剧照 NO.6岁月无声 剧照 NO.13岁月无声 剧照 NO.14岁月无声 剧照 NO.15岁月无声 剧照 NO.16岁月无声 剧照 NO.17岁月无声 剧照 NO.18岁月无声 剧照 NO.19岁月无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2:59

详细剧情

喜欢Beyond的男主人公马卫国(范植伟饰)爱上同班女生杨朵朵(马思纯饰)并承诺将来带她去看beyond演唱会。但杨与体育老师发生师生恋,且被学校发现。马与两个好友教训了体育老师,老师重伤,马入狱。马出狱后到北京打拼,遇见因伤残而离开舞台的舞蹈演员红霞(蒙亭宜饰),两人结婚。红因子宫病变无法生育,收养了女儿多多。但红最终因子宫癌离开人世。马独子抚养女儿长大。女儿叛逆,让马很伤神。Beyond主唱黄家驹忌日,马失声痛苦,女儿为了安抚父亲,同意陪他一起去看演唱会.....

 长篇影评

 1 ) 10月新片潮里最值得观看的一部电影

《岁月无声》今天新上的8部电影里面,《岁月无声》被排到的唯一一场在晚上八点十分。排队的都看大海啸来的,我一进影厅------算上我一共仨人!昨天微博上为了召唤大家把莫言都搬上来也没起丝毫作用啊。大概今天上的片子太多,这个小制作影城连影前广告也免了直接进入正题,片名设计的画面很完美,电影的清新可见一斑了。
然后看到了1988年,看到玻璃球听到闪亮的日子,看到花季女孩子听到走过咖啡,看到当年的录像厅好亲切啊。。。。。。非常非常有诚意地怀旧,让人亲切的镜头是电影给我们的时光隧道回来并不久远的过去。监狱的大门隔绝了心爱的杨朵朵,黄家驹的去世也注定了与她断然没有见面的机会,可是生活中还是会出现另一半同样喜欢红色裙子的她,蒙亭宜笑得是影片里最漂亮的。每一段都似乎凝重却没有大肆爆发,2011年那天黄家驹去世的15年后的那个晚上马卫国哭了,哭得非亲生的女儿多多慌乱哭得观众的情感决堤。70后活得如此不易! 电影在回忆释放倾诉,除了第50分钟才出现啤酒广告,后面几个广告植入也没有让人生厌,这些都让它成为10月新片潮里最值得观看的一部电影。
不是很喜欢的两个地方,第一场西北孩子玩闹出来打劫的就是东北口音,癌症晚期的蒙亭宜撤下病床上一切装备之后,就不能用生命体征仪的指示作为死亡标志了。

 2 ) 《岁月无声》——一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诚意电影

跟酣高楼老师QQ聊天,得知电影一周酣可能要录《岁月无声》一期。对《岁》早有耳闻,微博上(我比较落伍,上个月才知道微博到底怎么玩,以前基本不上,只上博客)得知的,于是抓紧在写完一个场景后看一下。

今年,尤其是今年,对于华语电影,我很难有看完的了。台湾影人自己炒的沸沸扬扬的《赛德克巴莱》我勉强看完,以一腔愤怒结束;《白鹿原》作为今年必看的三部华语电影(其余两部是《一九四二》和《一代宗师》),我去的电影院,连影评(呵呵,我写的,大概只能算观后感)都懒得写,因为我感觉,那不是《白鹿原》,起码不是陈忠实老师——我多年文学偶像写的《白鹿原》!《二次曝光》,看过一半,放弃了,影评没必要写,很简单一个字就能完全概括:装!《浮城谜事》我不敢看,因为娄烨的电影,我一部没看过,怕破坏我对华语电影不多的希望;《铜雀台》《太极***》(忘记名字了)什么的,感觉上,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一遍《低俗小说》有用。今年唯一一部我看两遍的,也就《边境风云》,那是实打实的电影,虽然有瑕疵,但不能否认其优秀。

《岁月无声》我也看完了,是怀着复杂情绪看完的。我不知道一周酣的悍马组合(酣高楼和马庆云)会怎么评价这部电影,也许意见又有不合,打得不可开交,但都跟我没关系,我要说的是我的感觉。

先褒扬吧,毕竟,这部电影,从创意到制作完成,经历了很多困难,即使到最后发行,也只是影院一日游,游过之后果断抛弃,制片人不得不自掏腰包反抗这种院线对于中小成本电影鄙视的恶习,很应该赞扬支持!具体的,大家百度搜索。

褒扬的话,我想了半天,只能说,这部电影很有诚意,其诚意程度,是目前笔者认为新世纪最好的电影也是唯一能称上经典的华语电影《让子弹飞》都比不上的,因为这部电影的生存可能性,比《让》要小的太多太多,其次,对比的就是《钢的琴》,诚意能和《钢的琴》相提并论,这对《岁》一片,应该是很大的褒扬,但这是事实,一部这样的电影幕后的艰辛困苦,不是一般人可能想象的到的。其次是这部电影的故事,编剧马德林,剧本故事很不错,横跨度如此大,成本如此小,做到这样的剧本效果,已经很不容易。因为笔者也写剧本,深知此中难度!还有就是道具,很细致,双卡录音机、大白兔奶糖……甚至软皮笔记本,都很怀旧。

再说批评的话,过分勿怪!

还是我一贯论点,不管一部电影幕后如何艰辛,过程如何困苦,制作人员如何有诚意,观众要的是结果,结果不好,一切过程皆成虚妄。《岁》结果不好,是很不好,硬伤太多,几乎不可容忍。

很巧的,在没得知一周酣要做《岁》的节目前,我跟酣老师聊的是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题材上,在只看过片花的前提下,我觉得这两部电影可能多少有些相比性,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跟《牯岭街》——于是很兴奋也觉得很巧合的跟酣老师谈《牯岭街》。但我在其后看完《岁》之后,才知道是自作多情,两者根本没法对比,完全不在一个对比档次。由此我更加坚信了,没看过的电影,千万不要去揣度!

还是直接说《岁月无声》吧。

这部电影,剧本故事很好,在大格局发展,极有前途,但限于制作团队的水准和资金限制,他们根本驾驭不了这样的故事,想法很多,却没一样能实现,结果弄成四不像,四个字概括:志大才疏!

一部这样的时间上跨度十几二十年的电影,同时还要表现时代特征,那属于史诗类电影,小制作电影虽然也可以去做,但只能在小格局上去突破,那个很难,是极其难。《岁》的想法不错,用小格局,小聪明,音乐作为过渡,怀旧情怀催发故事,以具有时代代表性的音乐代表时代,可是结果只是不伦不类、非驴非马,观众看来,既没有大时代纵横的感觉,也没有小格局情怀的抒发。其主要原因,表面上是音乐插入的完败,内在上,还是制作者对于电影的理解上。

音乐插入,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到的。王家卫擅长之一,就是音乐插入,但那是在及其成熟的节奏把控基础上的,所以,他是电影大师。而电影节奏把控不好,再玩音乐插入,就成了笑话。不客气地说,很多不入流的导演,为了糊弄观众,延长情节,喜欢弄一些音乐插入进去,虽然《岁》不属于此列,但不是有意为之,那更严重,直接是水准原因,就是标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里,着重说电影的节奏问题,因为这是目前几乎所有国产导演的弊病。不管商业类型片还是文艺片,节奏问题,都是目前国产电影的一个极大问题。节奏,一般印象,似乎只关乎后期剪辑、后期制作,其实不然,从初稿剧本的第一个字开始,节奏就已经定下了。怎么叙事故事,怎么刻画人物,大桥段、小情节点如何过渡,坑如何挖如何埋,用什么大形式去体现整体电影故事……这都要在适当的节奏把握中体现,凝重、轻快、紧张、诗意、浪漫……都是直接的节奏,是不可言说只可意会且绝对不能疏忽的主要问题,是声光影全面结合的产物。

说回《岁》,他一直想用时代代表性音乐融入时代,也就是本意想做成一部史诗类音乐电影,却不慎成为了一部MV,而且还是KTV快餐类的MV,完全没有文化营养,虽然里边用了BEYOND、齐秦、汪峰、张楚等等,但效果出来,并非文化产品,而是一个快餐产品,且是一个无味的快餐,即使里边涵盖情感、催泪,也只是皮毛,敷衍而过。这是节奏出了大问题,而节奏,是一个有意做这类电影的导演,最不应该出现的。

对于一部小成本制作,而且是编、导的血泪之作,演员全力表演之作,评论也许稍嫌刻薄,但影视就是这样残酷,要的只是结果,而非过程!

  


 

 3 ) 10月新片潮里最值得观看的一部电影

《岁月无声》今天新上的8部电影里面,《岁月无声》被排到的唯一一场在晚上八点十分。排队的都看大海啸来的,我一进影厅------算上我一共仨人!昨天微博上为了召唤大家把莫言都搬上来也没起丝毫作用啊。大概今天上的片子太多,这个小制作影城连影前广告也免了直接进入正题,片名设计的画面很完美,电影的清新可见一斑了。
然后看到了1988年,看到玻璃球听到闪亮的日子,看到花季女孩子听到走过咖啡,看到当年的录像厅好亲切啊。。。。。。非常非常有诚意地怀旧,让人亲切的镜头是电影给我们的时光隧道回来并不久远的过去。监狱的大门隔绝了心爱的杨朵朵,黄家驹的去世也注定了与她断然没有见面的机会,可是生活中还是会出现另一半同样喜欢红色裙子的她,蒙亭宜笑得是影片里最漂亮的。每一段都似乎凝重却没有大肆爆发,2011年那天黄家驹去世的15年后的那个晚上马卫国哭了,哭得非亲生的女儿多多慌乱哭得观众的情感决堤。70后活得如此不易! 电影在回忆释放倾诉,除了第50分钟才出现啤酒广告,后面几个广告植入也没有让人生厌,这些都让它成为10月新片潮里最值得观看的一部电影。
不是很喜欢的两个地方,第一场西北孩子玩闹出来打劫的就是东北口音,癌症晚期的蒙亭宜撤下病床上一切装备之后,就不能用生命体征仪的指示作为死亡标志了。

 4 ) 生活

本以为是个温暖剧,却全篇都是悲剧。男主年少时候的马卫国在入狱前的爱情,内敛又朦胧。为了心爱的姑娘,报复了糟蹋了女一的男老师,替兄弟顶了罪入狱。入狱中因为和狱友打架,被加判了5年……等他从出狱后的一系列的人生际遇,和坡脚舞者的结合以为会改变颓唐的生活节奏,命运还是一重重的打击到,因为女方原因生育不了,因为马卫国不愿放弃女二,决定和她去领养了一个小女孩。以为从此三个沦落天涯的人组成一家三口该从此过上幸福的小日子,,马卫国发现了卖清洁剂的商机,生活开始有了曙光,安静的生活又被女二突如其来的子宫癌晚期给打破了。女二走了后,领养的女孩叛逆……小猪看完后,有点低落的跟我说,影片不应该这样拍,如果现实真的了不治之症,难道都这样的结束生命吗?

有人说,这部影片的最大特色就是各种怀旧歌的串烧,也听到了一些耐听的老歌。汪峰的《北京北京》总让在外闯荡的人有种莫名的情感相投的心酸。任贤齐的《心太软》让人再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找到内心柔软的一隅。《绽放》有种让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beyond的歌一起,让人觉得影片的一切似乎都值得被理解。

马思纯的戏份有点少啊,小猪说冲着马去的,结果在影片三分之一,马卫国入狱后就再也没出现了,弹幕里半真半假的“剧透”,后面的剧情还会出现,等到影片最终致谢,也没出现过,冲着主演女一,感觉也不是特别符合。

生活还是要有点阳光,虽然现实的生活,可能比影片要残酷,要冷漠,要无情,但是还是应该在置之死地而后生吧

 5 ) 岁月无声

       这部电影等了一年多,预告片都看过十遍了,今天终于看到正片了!为了家驹,为了beyond,一定要顶起!

 6 ) 一场以回忆为主题的音乐盛宴

跨越23年,主场景从陕西到北京,《岁月无声》的作者肯定想表现更多的内容,从故事情节上我联想到了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同样是痴情“女子”负心的汉;从叙事结构上作者好像也想玩点复杂,玩点悬疑,学学昆汀塔伦蒂诺。当然作者还是想给这部电影赋予更深刻的内涵,在回忆中思索人生的意义。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远远不及《霸王别姬》、《低俗小说》和《布拉格之恋》给我的震撼。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背景音乐,我看到了李安《饮食男女》的影子,用流行音乐为年代刻上明显的印记。93分钟的电影,竟然毫无突兀的穿插了15首不同年代的流行歌曲,《岁月无声》无疑为70、80零后打造了一场音乐盛宴。当男主角站在北京的天桥上,背景音乐渐渐响起,我竟然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汪峰一开口我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北京北京》,这他妈简直就是为男主角量身定做的一首歌啊,能够跟作者产生共鸣不也是作者所追求的?这个场景我是小小的感动了一下,为了作者精彩的配乐。当然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场景我们可能想到不同的音乐,当男主角被关进警车,女主角在后面拼命追赶,我多么希望响起许巍的《蓝莲花》,总感觉许巍那些许沙哑的嗓音有一种忧郁、悲壮的力量,送给此时的男主角应该很是贴切。
闪亮的日子、走过咖啡屋、维纳斯、再见理想,大约在冬季、粉红色的回忆、路灯下的小姑娘、血凝、棉花、北京北京、心太软、心恋、绽放、坦白、情人。它们是属于70、80后这一代人共同的财富。有人说过“一首好歌往往比一则新闻更能记录一个年代”。 电影的画面已经模糊,它的音乐似乎穿透了我的心灵。虽然有些歌名很陌生,一旦旋律响起,我就能一下子回忆起曾经的某个年代。
听到《心太软》我就能想到初中时住在教室改成的宿舍里,冬天没有暖气在灯泡上套袜子烤,鞋子里放一个装满热水的塑料袋,过段时间拿出来鞋子里冒出一缕缕热气伴着男孩子特有的脚臭味在宿舍里飘来飘去。
听到《大约在冬季》就想到大学宿舍里的老七,仅仅比我小一个月,明明应该叫我六哥,但是就因为(据他说)我跟他一个亲戚很像,他叫了我四年的表弟。每当踢完球回来光着膀子在宿舍抚摸着他那惨不忍睹的膝盖,他都要忍不住吼上几句《大约在冬季》或者《大海》,何其豪迈,少年壮志不言愁。
听到《闪亮的日子》我竟然有点想哭,曾经的无忧无虑,曾经的意气风发,曾经的年少轻狂都已经成为往事。回忆起大学里打球、恋爱、和舍友提着暖瓶买上瓜子结伴看电影、通宵游戏的日子,闪亮的日子历历在目。那时的我为了听音乐宁肯花上一个月的生活费也要买一个WALKMAN,那种很屌的松下牌录音机,能自动前进倒退一整首歌;为了打球我肯花半个月的生活费去买个球拍,买回来不合适又花半个月的生活费修改;那时的我曾经去学校教学农场偷过梨,好像比正宗的莱阳梨都甜,那时的我曾经和朋友围着学校围墙走了个遍,回来累个半死,大家都不知道在干什么;那时的我带着女朋友跟朋友们去附近野炊,从山上挖一些土豆、地瓜埋在地里烤着吃,虽然半生不熟,难以下咽。
同学们,“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但愿你会记得永远的记着,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感谢《岁月无声》让我在这个下着小雨的春夜,又一次回忆了我那懵懂的无悔的青春岁月。

 短评

有被感动到。

6分钟前
  • 小紫的244..
  • 推荐

如果可以beyond一以贯之,少点所谓的80年代歌曲,还是很不错的。有个盆友讲的不错,范植伟化身陕西屌丝毫无违和

1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故事组织的很无趣,楊朵朵这个前半段很重要的角色,怎么后半段打了酱油?……那女孩放的什么歌……不会搞点有代表性的?全片的亮点也就是张楚那首歌和结尾几分钟……不如老男孩啊

11分钟前
  • 沙漠中的西蒙
  • 较差

专门为比盎平反的电影 爬上高墙透过铁窗看雪花内段儿真看不下去了 所有配乐都勾着人哭 但我就不明白这台湾人为什么啊

15分钟前
  • 贾小宁
  • 还行

再见青春,再见疼痛,再见忧伤,岁月静好但也岁月无声,但愿时光匆匆匆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最初的梦想,做属于自己家的属于。这部电影,10分。

17分钟前
  • 患得患失
  • 力荐

为什么要给四星,因为导演的能力,资金,是像MV,是狗血的励志,是主打了怀旧牌。那又怎样,有个姓冯的倒是有能力有资金,他妈的倒是拍一部这种片让人看看啊。

22分钟前
  • 宅拾叁
  • 推荐

為了范植偉

23分钟前
  • 傾斜書
  • 推荐

给个四星不是说这部电影剧情多么的禁得起推敲,而是对里面流露出的悲天悯人的感情,这就比那些肤浅滥糟的破电影强多了。

27分钟前
  • 萬和生
  • 推荐

朋友的朋友监制的片子,支持小成本文艺片,比想象中好很多~男主真是满满都是爱

29分钟前
  • vikawang
  • 力荐

怀旧但是引不了太多共鸣

31分钟前
  • 大浦洞二号
  • 还行

孽子之后,范植伟都没演过太好的角色,多了负面新闻,可我还是喜欢阿青。这次演一个男屌丝,算是突破。影片各种狗血的人物苦难,但也算集大成,富有年代感的配乐功不可没:闪亮的日子、血疑、北京北京、绽放、心恋、情人、再见理想…剪辑:http://video.sina.com.cn/v/b/89892999-1345391250.html

36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还是值得一看的。岁月这东西,悄无声息 。

41分钟前
  • 丶nikibaby 。
  • 推荐

西北版那些年+老男孩,像MV多于电影。小镇场景和造型美指不错(尤其尘土里的大红裙),年份相关的细节有些瑕疵。不对beyond情结作期待可能更好。难得的是结局平淡而不落俗套。

42分钟前
  • gs07db
  • 还行

老男孩后遗症,剧情故事可以背的。

47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基调还算舒服,基本上就是老男孩的丧逼加长版,如果希望受众群是四张儿上下的群体还是太文艺青涩了些。今年无论电视剧和电影都用汪峰,过往歌曲植入电影是新宣传方式?

49分钟前
  • CobraCB
  • 还行

呼~没想到这部电影还不错~值得推荐。

53分钟前
  • 蝶蝶
  • 推荐

就在这刻想起往事

55分钟前
  • 拾光漫步
  • 推荐

预告片比正片好看多了

59分钟前
  • Fina Scarlet
  • 还行

《岁月无声》这片子当成怀旧金曲回忆录挺好,不能当成一部电影看,怀旧道具找得挺好,包括不易察觉的《平凡的世界》长篇连播,楼道里隐隐传来电视剧《红楼梦》的对白等,但人物缺少魂,故事没感染力,粗装的80年代符号而已,太偶像太浮夸,像《老男孩》这种的微电影加长版,有这钱拍成电视剧应该不错。

6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较差

做为新导演、新演员、新编剧,影片呈现了不可救药断裂层······

1小时前
  • Aaronca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