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爱情爱情
爱情是什么呢?湖北的广播主持人许愿说,爱情便是爱着恋爱中的自己,与那人是谁一点关系都没有。
看完电影再看豆瓣里的评论才知道有可能真人真事,谁知道呢?
女主角喜欢幽默的人,是应为想自己开心吧,美貌与地位集一身的她或许更想要那些纯粹点的开心就足够了,毕竟长大后的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一块泥巴就能让小孩子开心上一个早上了。
男主角渴望爱情却害怕付出,按照一般爱情电影的套路,这样的屌丝在电影的后半段肯定会很神奇的遇上他的女神,但是这电影是那样的让人揪心,害怕男主角就是遇不到或者遇到了切没缘在一起啊,我看着播放器的时间心想都快完了怎么还是不相遇呢?最后的几分钟,看上去略显仓促的结尾让人在女主角唱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中细细回味。
看似没有什么冲突去引起高潮,却在男女主角平凡的生活中带给我们很多暗示让我们去坠入导演的圈套沉迷于电影,更是喜欢用摇晃不定的镜头去让我们成为电影中人物的偷窥者,感同身受。
《单身的人上天堂》电影本身就和名字一样的美丽,那是一种“悸动”的感动!
2 ) 爱情是一种冥冥安排
故事的开始不是什么光彩的开始, Yun-so一开始就被男人甩了。而且还是一个提不上台面的男人, Yun-so难过的扔下工作,跑到那个男人家里,跑到bar里去找那个男人,也许那个时候 Yun-so的内心并不是在乎那5kw的钱,更多只是想要一个答案,一句解释,一个原因,任何一个可以让自己内心沉静下来的理由。
喝了1kw的红酒,然后 Yun-so说就这个酒也值得1kw。分手后不管2刀一瓶的啤酒,还是20块一瓶的vodka,亦或者50块钱一瓶的威士忌,那个玩意统统叫做精神迷幻剂。放大了所有的感官,放大了所有的情感,包括泪水。
都是两个寂寞的人,注册的网上交友的app,每天一个match,各种阴差阳错,这个就是剧本。如果让你早早看到 Yun-so和烤面包的吉他每天手牵手,逛大街,这部电影和那种滥情爱情片有什么差距。
导演试图营造一种爱情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人,老天算计着呢,是你的就是你的,就算过程多曲折都是你的,那个帅帅的男主角 (看到他的笑lz自己就荡漾了),烤面包的吉他身份不被认证,想想中间经历了多少波折,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感觉是不是特别快乐。
爱情,真的是上帝之手冥冥的安排,在他面前任何努力都是徒劳。坚信是自己的爱情就在街的拐角,只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到来,不用留恋路边的蝴蝶,不用惋惜,开开心心的前进。慢热的人,情商低的孩子也不用担心,爱你的人自然愿意用耐心等待你,等待某一天,你突然习惯那句每晚的晚安,习惯了每天的电话,习惯的电话那头也许就是笨笨的一句,你今天过得好么?也许那个时候,就是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身边有那种俩人是称兄道弟2年,这中间,换过无数个彼此,后来俩人突然发现彼此才是真爱,一个放弃了拿美国绿卡的机会,另一个放弃了美国生活,俩人义无反顾的手牵手回国从0开始,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身边也有哥们不停抱怨现在过早步入前婚姻生活,抽着烟,喝着酒,说着不着调的话,什么没有证书的约束,却每天要为生活琐事烦心;说什么女生不够独立,话里话外透漏着对独立女性的向往;但是当问起,你如果这么不满意,那分手吧? 兄弟突然就大笑起来说不可能么,已经习惯了她。殊不知其实那个妹子就是你的妹子,不管她多依赖你,不管她生活多不精致,她就是你的妹子。
爱情就是一种神奇的安排,且行且珍惜。
3 ) 同学,你们是来卖萌的吧?
还没看呢,就瞅见一群人在那儿犯嘀咕——这是纪录片吗?
心里暗叫不好,把剧情片往纪录片的路数上引,也有拍得好的,但是糟心的,我也看过不少。
虽然中间暂停了几次,还算从头到尾看完了,能看。
感觉吧……就像每天经过的路上开了家牛排馆,每次路过打眼一瞧里面都空无一人,暗想这种店开张就是为了关张的吧,某天终于忍不住嘴欠,杵在门口问老板:“您这儿做得出牛排吗?”老板朝你投来鄙视的一蹩,充满尊严地回答:“我们现在没有牛排,可是我们有烤白薯……”
是的,这电影就是牛排店里的烤白薯。它不像纪录片,某些部分的表演太做作;它也不像剧情片,更像给某个交友网站拍的超长广告。硬要说它有内容,只有一句话——两个孤独的人走到一起了。
一女一男,对比太明显,简直是生活的两种极端。
女主角是挺受欢迎的年轻演员,大概也是因为工作紧张压力大,口味重了点儿,找了个搞笑艺人做男朋友。事实证明,口味重是会出问题的,男友无才无貌兼缺德缺人品,骗钱骗到一定程度,直接飞了小姑娘。小姑娘立即成为圈子里的笑柄,看热闹的人围观、说闲话的人尽兴、想着趁火打劫揩点儿油的人排队。
男主角是颇有才华的吉他乐手。35岁,有着看不出年龄的寻常面容和寻常身材,更有低到不太寻常的收入。没有爱情,没有婚姻,他老大不小随遇而安,他老姐快替他急吐血了,成天摆出架势:你再不找靠谱的女友回来,老姐死给你看。
女生若是光鲜的一面,男生就是现实的一面。前者用意讽刺,后者充满压抑。
一个美丽年轻的女演员,被一个矮胖丑的搞笑艺人抛弃。以此讽刺爱情之难,好像挺无聊。但是,这一点又让人觉得很真实。上次看到情感专家敲打凡人,爱情这东西,其实啥都使不上力,比如影后Z,美丽优雅、事业有成,得过的奖杯,一般人儿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算是女性的典范了,照样情路坎坷,遇啥啥不灵,所以,一路的普通人儿就不要老惦记着拥有完美爱情啦。
生活永远比电影要难过。影后Z通过选美以玉女的定位出道,开始也拍了很多叽叽喳喳的烂片,突然某天开了窍,成为演技大拿,拿奖无数,成为永远镇得住场子的女演员。她年少时,人们在杂志上看到她,会赞一声“靓女”,然后翻页。她中年后,即使不施粉黛,好些人盯着她的皱纹,一句话都说不出,照样爱她个半死。
这样的她,爱过很多次,分手过很多次;结过婚,离过婚;和人一起过、独自一人过。
她拿的第一个A级电影节影后,是凭着在电影里扮演另一个绝世名伶。那时,她在片场,听到消息,自己写给恋人的情书,被媒体登在报刊上,一字不漏。她没动声色,转身继续演戏,演一场戏中戏,扮演名伶曾经扮演的角色,经历一世悲苦,在弥留之际挣扎。绝对不好演,可她演下来,一气呵成。
后来,别人再说起她的八卦,已听不进去,只是很想看她演过的电影。爱情太难,给她留下各种痕迹,她把自己经历的巨大痛苦,转了方向,留到胶片里,让人不断回味。
由此,跳回到眼前的电影,女生的痛苦就不再像信口雌黄,而是有了些现实的积淀。
男子的问题就更直接一些:在爱情之前,到底有无所谓资格的问题。男子玩音乐是一把好手,爱好居然是烤面包,性情温和,含蓄内敛,算是懂情趣的文艺男。在相亲俱乐部的入会资格审核时,他努力维持着尊严,审核人员却用计算器飞快地计算他的收入、他的年龄、他的资产,才华和能力都被无情的数字量化归类到零。结论是,这样的他,根本不具备任何资格。对于这种荒谬的过程和结果,本来可以完全无视,可是他和老姐,明里暗里地沮丧,在潜意识中,即使不认可这种价值观,他也依然被它影响。
正因为如此,他的淡定,其实并不淡定。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焦虑,反而造就了表演的真实感。于是,这个人的忐忑、期待、犹疑,都接了地气儿,甚至,比女主角的美丽面容还要更有看头。
两人走到一起,电影戛然而止。核心的问题,电影的创作者避重就轻,不作应答。
换句话说,牛排店出品的烤白薯,也许只有六分熟——半生的。
在电影里露个脸的演员们,也只是来卖萌的。
PS:吐个槽,女主角真挺漂亮的。本来我对化妆没啥意见,可容妆浓得……把脸上的粉刮一刮就能装一面缸,还是瘆人了点儿。尤其,某个镜头逼得太近,角度古怪,女主角脸上的阴影又打得太重,恍惚之间,还以为她把素描贴在脸上玩了个画皮。
男主角没啥说的,吉他弹得就是好。
4 ) 為世上沒有男朋友的單身女性、乾杯!
「尷尬的事實,我們分手吧!」手機上出現的簡訊,讓正拍宣傳照的崔允素怒不可遏,二話不說立刻前去當面對質、攤牌,沒想到聲稱開會中的男友其實正在餐廳跟女人一邊喝著紅酒、一邊約會談心。第二天,美麗女明星崔允素的前男友是諧星的事被捅了出來,引來娛樂圈一陣漣漪。她向旁邊的朋友、同事訴苦,豪邁舉杯說「為世上沒有男朋友的單身女性、乾杯!」,真正尷尬的是,繞了一圈才知道現場只有她單身。
長像樸實的白賢鎮是擅長吉它的35歲大男孩,姊姊為他沒對象的事煩惱不已,還逼他去參加「相親會所」,萬萬沒想到對方一聽到他年薪慘淡,立刻拒絕他入會,棄如敝屐、頭也不回的離開。
兩個人不約而同加入同一個網路約會網站,網站每天會傳送一個會員的簡歷跟照片到手機,參加人需要選擇「Yes」或「No」,如果雙方都按了「Yes」才可以得到對方的聯絡方法。經過許多天,白賢鎮連續按了一大堆「Yes」,卻沒得到半個女性垂青,讓生性老實的他氣得打電話客訴網站有問題 ......相反的,崔允素連續按了無數 的「No」,被公司下了禁愛令的她,只是想知道自己的半遮半掩的照片有多少吸引力 ......
(
http://blog.roodo.com/foreverfish/archives/21071810.html)
5 ) 我等的高潮一直没有来
假期在优酷随便找的电影,觉得名字很治愈就下载下来看看,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小众电影,名字就是吸引的点,仅仅如此。这个节奏的电影对于我这种有强迫症一定要看完却实在拖着看不完的感觉。所以从头到尾我看了有半个月,每一次连续的观看都只渴望一件事情,电影高潮,而每一次看也都会告诉自己,要来了要来了要来了,最后还是不得不等下个阶段。
放下“高潮”这个电影元素,先说说镜头,这绝对是爱情记录片,从镜头的摇晃程度就看出来了,差点就觉得是DV拍出来的。还好主演没有去玩过山车,不然这镜头得摇死。可能导演想拍出一种悠然的等候感,但是这镜头随便的有点太悠然自得了。
再说故事,这是一个男女主演不需要见面的故事,如果《神探夏洛克》按这个剧情节奏拍,那观众根本不用等演员当期,分分钟十几季都能出来。剧情太简单,简单的像在给一个约会软件拍一段漫长的广告,那些各自的生活,男主被歧视,女主在找真爱的镜头完全不需要,也是三分钟拍完的内容。而女主的真实和男主的憨厚明显都表现的很平淡的同时,广告植入却生硬硬的出现,至少MAX啤酒我是记住了,去韩国一定要试试。
大概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在厕所实在觉得这电影匪夷所思的不得了,就跑去看了看影评,影评里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说,女主很漂亮。
好吧,说说女主和男主,我大概职业病了,女主在韩国这个圈绝对不是美的,脸很大,很大,五官哪哪都挺大,说实话长得真的有点拉丁感。而相比为定位成挺红女演员的女主,男主还比较令人讨喜,虽然不帅,但是丑的让人舒服,至少我觉得不至于让他那几个也没有好看多少的乐队成员嘲笑。
好了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高潮,最后还有五分钟的时候,还是在平淡的剧情和略微不稳的镜头下延续,我有点替导演着急,这在下去就该片尾曲了啊,过了一分钟,男女主终于见面了,一起参加平淡的庆功会,我所想象的淡淡的缘分或者单身的开心感都没有,似乎真的枉费了这个很好发挥的名字。
这不是治愈片,也不是记录片,这长度也绝对不是广告,我没法定位它,或者就只是音乐很清新的低成本电影,我甚至想不到适合什么时候看,应该适合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书只有这部电影你还不困的时候看。
如果你是单身,这部电影之后,它不会告诉你单身的缘分要慢慢来,它告诉你,百转千回,不过如此,连高潮都没有。
6 ) 不只是爱情片
前半段刻画了女主不随主流的审美观,别人眼中英俊潇洒的男明星拿感情当做一种尝试的调调,不是乱开玩笑吗,有名气的作曲家,为女人争论不休,搭讪老练腻歪。
出于好胜与好玩上传性感照,看完关注增长得意开心。表面上刻画女主有那么多人关注证明自己不差,侧面反应她洞悉某些人的心理。
她没留意相亲网上的成功人士,而被一张像小萌狗的年代照吸引。
在众多条件理由之前,两性交往最初的点是兴趣与好奇。
我能想到对人的赞美是“有意思”,对朋友最好的赞美是“有意思,够意思”。
男主真心不好看,在现今的成功标准笼罩下坚持自己喜欢的事物,还要时刻面对周围不认可的声音,纯粹本真的生活。相亲网注册到两次投诉事件,或许对待生活没有练就娴熟的手段,有些表现好气又好笑。在某些人的衬托下,真,是种可贵的品质。
出了李孝利她男朋友以外其他演员都不认识,电影配乐都挺好听的,此片最有意义的恐怕就是给了我一个idea
故事最后就然后没然后了,不过对于单身的人来说,看完后还单身的都粗洞吧,该怎么做你知道的哈
我还没好好看呢,演完了……
完全佩服自己能看下来的勇气。其实还是一件讲缘分的事情吧。
屌丝又一次逆袭,收入低得被人嘲笑竟然找到当红女演员这种审美奇特的大美女。我错了,这部片子的名字其实是单身去死的意思嘛……不止一次怀疑,这难道是婚恋网站的广告嘛?音乐很棒,女主很像金锁时期的范冰冰。
竟然觉得还不错,喜欢画面感,喜欢情节。
这片拍得实在令我看不下,明知道镜头会拍到手机屏幕的菜单状态,却还在那假装是拨号接听,晕,借位避开手机屏幕不就行了,连这种镜头都不愿意补拍一遍
What。。。。小清新。。。#=。=
因为歌给的五颗星
好好玩。
好久没看这么清新文艺的电影了,上次是初中的时候看的“假如爱有天意”吧~
是影射了李孝利的爱情吗 女演员挑得不合适 孝利欧尼真的是心和外表一样美的欧尼
看到李孝利的男朋友也在这片子里,不禁想到这片子剧情是映射李孝利和她男朋友的事---再丑的音乐人也能泡到漂亮的女明星......
竟然最最最后几分钟男女主角才相遇···?女主好眼熟,里面歌曲不错,韩国独立音乐确实做得都还可以。很清新
前段剧情虽然拖沓但是看到结尾觉得还蛮值得的……后面的两首曲子也足够好听,不过演技真心差啊23333
屌丝如何遇上女神的故事,但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两者的交集,而且结尾也不交代留下想象的空间,很假不过由于吉他伴奏的电影原声,这部电影多了些许温情
令人惊喜的小电影,音乐是亮点,赞到让你感觉男主萌萌哒,喜欢这种命中注定的爱情,既然是命中注定,男主的长相可以被原谅!
电影看着很舒服,是我喜欢的调调,两个单身男女的故事。
打歌片吧。。。男主目测本色出演 挺自然的
无关爱情,寂寞无聊喝喝茶,聊聊天,发发呆的感觉,就是喜欢这个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