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巴黎

爱情片法国2016

主演:埃玛妞·丽娃  皮埃尔·里夏尔  菲奥娜·戈登  多米尼克·阿贝尔    

导演:多米尼克·阿贝尔  菲奥娜·戈登    

 剧照

流浪巴黎 剧照 NO.1流浪巴黎 剧照 NO.2流浪巴黎 剧照 NO.3流浪巴黎 剧照 NO.4流浪巴黎 剧照 NO.5流浪巴黎 剧照 NO.6流浪巴黎 剧照 NO.13流浪巴黎 剧照 NO.14流浪巴黎 剧照 NO.15流浪巴黎 剧照 NO.16流浪巴黎 剧照 NO.17流浪巴黎 剧照 NO.18流浪巴黎 剧照 NO.19流浪巴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4:32

详细剧情

讲述了三个神经兮兮的人跳舞大闹巴黎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生活有点苦,吃颗糖吧

第一次看带有舞台剧特点的喜剧默片,笑出屎屁。

巴黎本地流浪汉Dom被餐厅里的每个巴黎女人拒绝共舞请求;费欧娜热情亲切地和来巴黎多年的加拿大人打招呼,数次偶遇的缘分也无法改变他冷漠的态度。那些生活在体面里的巴黎人,冷冰冰地擦肩而过。而城市边缘的流浪汉Dom会给漂亮的哈士奇买一份晚餐;负责焚烧炉的工人会邀请Dom喝一杯,分别时,拥抱说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88岁的独居玛莎会跟得老年痴呆的诺曼跳上一曲足舞;盲人会带路痴费欧娜找警局…

仿佛回到年轻的足尖舞

千里迢迢来巴黎找阿姨玛莎的费欧娜遇到了Dom,三人阴差阳错,笨拙又可爱地展示真诚与善良:费欧娜和Dom共舞的身姿,两个陌生人像有心灵感应一般粘合在一起、Dom与玛莎隔代莫名其妙做爱…

专业舞蹈演员吗?

最终,三人终于登上了埃菲尔铁塔,如愿看着车流不息的巴黎街道。

BGM:The Magic Room Version

如果你最近不大开心,就看看流浪巴黎吧。流浪巴黎的笑料,是你喝苦咖啡时一定要加的那块方糖。

 2 ) 88岁的异乡客才是终于活出巴黎灵魂的那个人

巴黎这座被所有人吐槽的城市,为何仍吸引着无数向往之人?纵然有一万个缺点让人无法偏爱,也终逃不过那个热爱的理由……也许那高高耸立的埃菲尔铁塔与傲然振臂的自由女神像早已参悟其中答案。让我们随着菲奥娜寻找姑姑玛莎的脚步,去流浪,去遇见,去寻找……

玛莎:“我一直都想在这里看村庄。”

菲奥娜:“我也是。”

玛莎:“菲奥娜,你能保密吗?”

菲奥娜:“当然,玛莎姑姑。”

玛莎:“我要离开这里,搬去巴黎。”

菲奥娜:“我也要搬去巴黎。”

白天黑夜,黑夜白天……加拿大那座冰雪小镇的纯白不曾改变,只是新建了几栋楼房、拓宽了几条车道、增添了几盏路灯罢了。而单纯又木讷的菲奥娜也只是长高了而已。

一开门,明艳温暖的工作室,瞬间被夹带着雪花的寒风灌满,而被吹得衣襟凌乱的人们却反应淡定从容。戏剧的一幕既体现了加拿大人对冰雪天气的习以为常,也刻画了加拿大人处事不惊、温和从容的性格(据说是与加拿大社会福利优秀有关)。

随着风雪而至的是菲奥娜住在巴黎的姑姑玛莎的一封信。原来,巴黎的社工要将88岁的玛莎送去养老院,可玛莎却内心拒绝,于是向远在加拿大的菲奥娜求救。好笑的是玛莎,您不承认自己老,那您到是别把信投到垃圾桶里啊!

就这样菲奥娜顶着风雪告别朋友,背着行囊向巴黎出发了。巴黎地铁里人们步履匆匆,法国人的“匆忙”“勿扰”都写在脸上,连地铁设施都显得对异乡的背包客不够友好(通道实在太狭窄了)。

帮卡在通道里的菲奥娜解围的也是个加拿大人,在巴黎警察局借调。他乡遇同乡让人倍感亲切,更何况是具有强烈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人。菲奥娜不自主地跟着他,险些走错路。只是那个加拿大人虽然客客气气却好像已经传染上巴黎人以匆忙为掩饰的冷淡。

一路辗转,菲奥娜找到姑姑的住址,却无人应门,她只好在周围闲逛。穿过塞纳河上的铁桥,菲奥娜突然兴奋起来,埃菲尔铁塔就在身后。她叫住路人帮她拍照,却一不小心坠入河中。

被游船船员救起的菲奥娜狼狈不堪,而且手机、背包都遗失不在。她一定想不到自己是在这样的狼狈形象下游览塞纳河。身无一物的她只好再次回到姑姑玛莎的住处。

姑姑的邻居给她讲述了三天前玛莎从接她去养老院的社工眼皮底下溜走的经过,并给菲奥娜寻找玛莎的一个线索:玛莎唯一存世的朋友,诺曼。

新的一天从唤醒脚趾头开始。这个露营在塞纳河边的流浪汉名叫东。

对着游船自我释放之后,享用一根免费的香烟和随缘的早餐,对于东来说,是一天之初最惬意也最稀松平常的事。

这注定与众不同的一天,同样隐藏于那颗从垃圾箱里捡来的甜椒里,而那根勾住甜椒的鱼线仿佛神的指引,让东捡到菲奥娜的行李包。包里的钱足够东扬眉吐气地去船餐厅享用一餐。这实在要感谢他还不相识的加拿大物主。

奇怪打扮的东在餐厅门口买根领带就进了餐厅。邻桌的客人也不把目光落在东的身上。在巴黎,与其说随处是绅士淑女,不如说事不关己目不斜倚,这大概就是巴黎人建立在自命不凡之上的“包容”吧。而东并不在意厕所边的加桌、工作人员的打扰,大概他也学会了“包容”巴黎人不自知的优雅的无礼。

而该相遇的注定不会错过。菲奥娜从加拿大大使馆工作人员手中得到了一张就餐券,正在另一张桌上郁郁寡欢。一次次邀舞,一次次被果断拒绝的东,在菲奥娜眼神中看到一丝犹疑,不由分说地拉起了她。

意想不到的默契。一支舞后,两个人聊了起来,关于舞蹈,关于毛衣……直到东从钱包里掏小费,两个人都还相处的不错。菲奥娜终于认出来自己的包包,一通拉扯,菲奥娜又一次不慎坠水。

浑身湿漉漉又身无分文的菲奥娜在自助洗衣房住了一晚。那两个在洗衣房你拉我扯、眉来眼去折衣服的男女完全视菲奥娜为空气,果然在浪漫之都连洗个衣服都能谈场恋爱,更何况是跳一支舞呢!没错,东已经爱上了菲奥娜。

为了再见到菲奥娜,东到加拿大大使馆还菲奥娜的行李,他还想把一对红宝石耳环送给她以表爱意。菲奥娜再见到东,气愤有加。东只好悄悄尾随菲奥娜。

菲奥娜在退休舞蹈家姑姑住所附近的咖啡厅打听,咖啡厅伙计告诉她,住在附近的一个老舞蹈家刚刚去世,当天下午两点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菲奥娜以为那就是自己的姑姑,便决定去参加葬礼。而东则一路尾随。

咖啡店伙计耐心地给菲奥娜指去公墓的路线。菲奥娜把一肚子悲愤撒到东身上“不许再跟着我”。可巴黎糟糕的交通,没个当地人带路,真的是没办法顺利到达。就这样东陪着菲奥娜一路找了过去。

那是个小型葬礼,看年纪,参加追悼会的大概都是逝者的朋友。场面有点冷清,东自告奋勇地上台发了言,本想诚心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却一不小心中肯地吐槽了巴黎人冷漠、挑剔,特别是对流浪汉、黑人的糟糕态度。虽然不够友好,但并不拒绝赠予,这样的评价也算是为巴黎人最后的挽尊。

菲奥娜看着棺椁被推走,忍不住掉了眼泪,可她转过头就发现逝者的照片和玛莎姑姑完全不同,八九不离十是哭错了。东拉着菲奥娜去棺椁存放处确认的时候,玛莎进了追悼会大厅,他们又错过了。

3⃣️玛莎

自从那天慌慌张张连鞋都来不及穿地从养老院社工眼皮底下逃脱,玛莎一直流浪街头。而有些亏欠都在另一些地方得以补偿。就比如说,东捡到菲奥娜行李那天,玛莎遇到了东。东翻看菲奥娜行李时,玛莎拿走了一双菲奥娜的鞋子,还用一对红宝石耳环从东手里换走了一罐菲奥娜行李箱中的加拿大豆泥。而菲奥娜行李里的毯子也给玛莎露宿的夜晚以一丝温暖。

清晨醒来,玛莎发现自己枕了一夜的报纸上刊载了舞蹈家故人去世的消息,而当玛莎赶到追悼会现场时遇到了同样迟到的故人,诺曼。

两个昔日的舞伴,早已白发苍苍,一起坐在墓地的长椅上跳了一支可爱的足部舞,仿佛回到了相恋的起点,那艘载着一对璧人的小船上,俏皮可爱又淡淡忧伤。一支舞罢,他又成了别人眼中,健忘却记得初见时她的样子的他;而她必须离开,她不想被困在养老院中终老余生。

而另一边则闹出来一场乌龙。带菲奥娜去棺椁处确认的东,不小心把领带夹到棺椁的,火化的铃声想起,电动门合起,菲奥娜惊慌不已,想要扒开电动门,却被门夹住鼻子晕了过去。醒来时,不见东,工作人员给了她一罐骨灰,她以为东和那个去世的老人一起被火化了。她在墓地找了一处空地,将骨灰倒出来,平均地分成两堆:“I am sorry both of you”。(我真的是要笑哭了)

殊不知,电动门只是将棺椁运送到底层,并不是直接焚化。工作人员帮东剪断了夹住的领带。当东抱着一个大大的花篮来到菲奥娜面前,“这个送给你”。菲奥娜崩溃道,“我以为你死了”。不知是因刚刚的惊吓还是白白的伤心而愤怒,给了东一记耳光。转身离去,虽然辨不清方向,离开的很不顺利,但她态度坚决地说到“我知道往哪走”!只留下一脸懵懵的东。

哈哈,我的菲奥娜,你知道往哪走,最后还不是一个盲人把你送到警察局啊。在警察局门口,菲奥娜又一次遇到了刚到巴黎时偶遇的加拿大同乡,他正是在这个警察局工作。在警察的帮助下菲奥娜进入了玛莎姑姑的家。徘徊在家门口的玛莎看到驶来的警车,以为是抓自己去养老院的,便匆匆离开。菲奥娜和玛莎姑姑又一次擦身错过。

夜里,玛莎流浪在塞纳河边的自由女神像边(美国人民回赠给法国人民的礼物),她偶遇了被爱情打击、借酒消愁的东。酒精作用下两个人竟互借身体安放了激情。荒唐过后,玛莎依靠在河边抽烟,碰巧发现了垃圾桶里的手机,她往自己家拨了一个电话。

进入了姑姑家的菲奥娜,翻看着玛莎的相册,年轻时的姑姑与她的舞伴们是那样风华正茂,诺曼和她是多么相配,等等,刚刚参加过她葬礼的那位相片下面的唇印和je t'aime(法语我爱你)是太出乎意料了吧!原来她们才是一对。被姑姑爱情故事拨动心弦的菲奥娜正辗转难眠,突然接到了姑姑玛莎打来的电话。

玛莎:“你是谁?”

菲奥娜:“我是菲奥娜,我来巴黎了。”

玛莎:“菲奥娜,能听到你的声音太好了。我刚刚喝了香槟,还和一个帅哥睡在了一起。”

菲奥娜:“哦,不错,你在哪?”

玛莎抬头看了看四下,映入眼帘的是自由女神像,便答到“大概是纽约吧。”随后她听到警笛声,马上扔了手机溜走了。

“纽约?”菲奥娜说出目的地,出租车司机也是醉了,一边猜测着坐车的一定是个疯女人,一边猜测着巴黎里的纽约元素,敷衍的把菲奥娜放在塞纳河边的自由女神像边。竟误打误撞地蒙对了。

在自由女神脚下,菲奥娜见到的只有满地酒瓶和东。菲奥娜问道“玛莎呢?香槟,纽约。帅哥呢?不会是你吧?No wey”。东懵圈半秒回,酷酷地说“Yes we”。

东扯下菲奥娜的睡裙裙角,让流浪狗追寻上面残留的玛莎的味道。狗狗一路追到埃菲尔铁塔下,一只一只梯子搭在树与铁塔之间,正是玛莎的杰作。

然后,东和菲奥娜各种花式攀塔,省略100种精彩。终于到达了塔顶。

在塔顶,菲奥娜终于拥抱到了玛莎。

玛莎:“我一直都很想爬埃菲尔铁塔,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爬过。”

菲奥娜:“我也一直都很想爬埃菲尔铁塔。”

东:“我的腿酸了。”

跟随他们的视线,俯瞰还未醒来的巴黎,此刻还看不到灯红酒绿繁华、疯狂的交通、例行公事的游船、匆匆的脚步、傲娇的脸庞以及街道某处的狗屎……一切都是这座城退去彩妆的素颜样子。

而此刻坐在塔顶的88岁的巴黎客人,玛莎,也许才是那个活出巴黎灵魂的人:那不必是追逐摩登、时尚流行,也不必是流浪街头、放任德行,那不必是雏菊碎花连衣,也不必是香奈儿的小黑裙,那不必是塞纳河岸咖啡书香,也不必是蜗牛鹅肝与香槟……那更应该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处世之道,不被陈规杂音限制,不受他人眼光左右的人生选择。就像巴黎自由女神像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初衷:崇敬自由、仰望爱情。

非常值得爱的一部电影。

 3 ) 巴黎之下

相较于俊男美女的男主女角标配来说,这部电影的男女主外貌并不出彩,甚至优点也没有那么明显。他们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在人生的道路上小错频出,但因此而更显真实。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生经历简单,心思也无比单纯,对于爱情的表达坦率直接,没有婉转曲折的追爱片段,只有看起来有些荒诞的小误会。

整部影片中我认为最出彩的地方是菲奥娜、东、玛莎三个角色的夸张表现。电影中没有大片大片的对白,他们将普通的情感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放大,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所以即使这部影片没有颜值担当,但我仍被主人公微小的喜悦和平凡的爱情所打动。毕竟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平凡,微小处得见真爱。

 4 ) 巴黎真的有自由女神像吗?

看了一段才发现,以前看过这电影的。老是健忘,老是干这种猛然间恍然大悟的事儿,一如影片里神经大条的女主。姑妈玛莎一封颠沛流离的信把远在加拿大的侄女菲奥娜召唤到了巴黎,可是我们可爱的老姑娘菲奥娜到了浪漫之都,差错百出,麻烦接踵而至:一开始的过安检横冲直闯不知变通已展示出女主的二愣子属性,接下来与同为加拿大男子的尬聊以及走错通道错过地铁更让其形象饱满突出,在埃菲尔铁塔大桥前留影居然能顺顺溜溜以背越式栽入塞纳河也是没谁了,在姑妈公寓大门前倚靠休息被人推开门后就坡下驴地躺下,举目无亲孤立无援后求救警察局,阴差阳错误打误撞偶遇捡到自己背包的流浪汉,然后两个互补的二货开始了在巴黎的奇幻历程:参加所谓姑妈的葬礼,发表不知所云的演说,鼻子被电梯门夹,以为男主殒身火葬炉,细细平分斟酌骨灰,二分镜头下两张床上的骚动,夜爬埃菲尔铁塔时的惊险,三位主演塔顶的眺望,最终,姑妈还是藏身于可降解骨灰瓶,蓝天白云下的一场雨后,姑妈在塞纳河中渐行渐远,而那尊巴黎的自由女神像,在法国高大的埃菲尔铁塔映衬下,渐渐变小,消失…

 5 ) 好美的腿和仪态

一开始不太喜欢女主的颜值,但是整个剧的氛围和节奏很喜欢,非常drama,后来感觉女主的身材好美,仪态万方,肯定是个跳舞的人吧。而且还傻傻的,涉世不深,初入巴黎,便与一个皇家骑警经常邂逅,但最后和一个巴黎流浪汉在一起,funny。

一个巴黎的流浪汉,日常在垃圾桶里捡吃的,某天早上,捡到了一个彩椒,在下水道盖子上做烧烤,竟然被钓鱼的鱼钩勾到了水里,捡到了女主的行李和财产。便去一个船上餐馆大朵快颐,虽然被安排在洗手间门口,吃饱喝足,邀请人们舞一曲,都被拒绝了,但得到了女主的同意,这里的舞曲好美的。

一个热爱巴黎的加拿大老奶奶在巴黎定居四十年后已经老啦,为了不进养老院与管理员斗智斗勇,离家出走,可可爱爱,暖暖呼呼,冒充自由女神骗酒喝,颤颤巍巍爬上埃菲尔铁塔,是理想化的人,最后用生物可降解的骨灰盒在被雨淋湿塌缩后直接进了河里。是理想化的代表。

女主和流浪汉互相思念的床戏,流浪汉在自己的帐篷里和寄居的老奶奶完成一场激烈的。。。。。

男主穿着黄色女款毛衣,背着小包包,娘诶

挺有趣的电影,可能会二刷

 6 ) 然而菲奥娜,他们想让我搬到养老院去,开什么玩笑,我才88岁

故事的开头,像极了随手翻开的一本童话故事,就连扉页上插图都一模一样。

很久很久以前,加拿大的一个little village
anutie 玛莎对niece 菲奥娜讲:自己要去Paris
58岁的玛莎在某个暴风雪的白天收到一封来信

这夸张的、舞台剧般的表演方式真的很儿童文学有没有!🈶️🈶️🈶️

fiona先是收到一封“好心人”的腰封:介绍自己从邮筒边的垃圾桶里捡出来了一个东西,看上去像是一封信,于是就好心拿出来放进了邮筒。

是不是很fairy tale?

这很巴黎。起码是世人印象中的巴黎:浪漫。

因此fiona才得以收到88岁高龄的anutie 玛莎从巴黎寄到加拿大小镇的信。信里描述到:

开什么玩笑!你见过哪个88岁的老太太舌吻壮汉,只为躲避养老院年轻护士的屡次上门抓人;你见过哪个88岁的老太太流浪巴黎,翻垃圾箱、捡拖鞋、别人吃一半的香蕉;你又见过哪个88岁的老太太独自一人扛脚手架爬树翻墙进埃菲尔铁塔,甚至爬上了最高楼。

这些都是后话。

Anyway,我们的fiona兑现了儿时的承诺,她踏上了巴黎之旅。

出师未捷身先死,fiona拍游客照时,一个后滚翻,一头栽进了河里,不得不暂时放弃掉身上的行李挣扎着浮出水面。lucky fiona,被路过的观光旅游船捞了上来。

紧接着我们可爱的dom就出场啦!电影采取的是欲扬先抑的拍摄手法。使得dom出场的形象可以说是很糟糕,比如酗酒、翻垃圾桶,对着载有fiona的旅游观光船撒尿。

fiona下了船去到了大使馆,看她可怜,大使馆工作人员送了张晚餐券给这个身无分文、无处落脚的姑娘。

但因这该死的缘分,流浪汉dom在堤岸口发现了fiona遗失的行李。他随即换上了包里的毛衣、并用包里的现金给自己安排了一顿烛光晚餐。虽然他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厕所边上。

摘自豆瓣uu摩卡的一段影评:

“在巴黎,与其说随处是绅士淑女,不如说事不关己目不斜倚,这大概就是巴黎人建立在自命不凡之上的“包容”吧。而东并不在意厕所边的加桌、工作人员的打扰,大概他也学会了“包容”巴黎人不自知的优雅的无礼。”

的确,身穿女装的流浪汉dom,邀请在场女士跳舞,但都被拒绝,因这该死的缘分,fiona收到的晚餐券就是这家的,而她也刚好在现场,所以当dom邀请她跳舞时,她犹豫了,看出了她的犹豫,dom一把子拉起fiona。

周围人目不转睛,实则冷漠无情

故事就这么进展下去。

情节不多说,热评已经将剧情非常详细的介绍过了,再次不多赘述。就几个印象深刻的点展开谈谈:

1.姑妈的自由

姑妈是一个非常自由的人。

姑妈宁愿流浪,临死也不愿进养老院,爬上了埃菲尔铁塔,最后被fiona和dom找到,三人一起赏巴黎夜景🌃
三人看到的巴黎夜景🌃

摘了一段某豆友的评论,表示强烈共鸣:

“而此刻坐在塔顶88岁的巴黎客人——玛莎,也许才是那个活出巴黎灵魂的人:那不必是追逐摩登、时尚流行,也不必是流浪街头、放任德行,那不必是雏菊碎花连衣,也不必是香奈儿的小黑裙,那不必是塞纳河岸咖啡书香,也不必是蜗牛鹅肝与香槟……那更应该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处世之道,不被陈规杂音限制,不受他人眼光左右的人生选择。就像巴黎自由女神像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初衷:崇敬自由、仰望爱情。”

她真的太自由了,她好美。好可爱。

玛莎和诺曼的脚步舞

玛莎在流浪途中看到了报纸,知道自己认识的一个舞者去世了。她赶过去还见到了年轻时的爱人诺曼。

两人此时早已白发苍苍,但心中依旧怀念彼此,还应了那句: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2.死亡不是终结,是一扇门,通往另一段旅程

玛莎死了,在纸糊的罐罐里
暴雨⛈️ 纸糊的罐罐被淋湿,大家也浑身湿漉漉
原定的“默哀几分钟”变“一分钟”
再见 玛莎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什么儿孙满堂,也不用期待什么乌泱泱一片人给你送终,因为很有可能一场大暴雨,也可能是一场疫情,你走了就是走了。

后面的生人会继续过他们自己的日子,也不会每天沉浸在你死去的悲痛之中。至于棺材的材质、样式那就更不是重点。

再见,一种意思是再也不见;另一种则是,期待再次见面。
经历过寻找anut并陪伴anutie离世的fiona,选择了后者

爱要大声说出来,朋友们,就现在。

 短评

长椅双人舞那段太可爱了,爬埃菲尔铁塔好笑又迷惑,有几个场景有la la land的感觉。

8分钟前
  • 甜水园子温
  • 推荐

8.0/10 分。很有动漫感的喜剧片。。。开门进风的那一段好玩。。。女主长得好怪,再特意打扮一下,好像动漫里的袋鼠一样。。。简直太有喜感了。。。

13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所以那只袜子到底在哪儿?

16分钟前
  • 推荐

两位导演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充满各种荒诞元素,景色拍得不错,几首音乐选得挺好

20分钟前
  • 风中奇缘
  • 推荐

哦是“La fée-2011”那两位

25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古怪又浪漫的小品

26分钟前
  • 丁卯
  • 推荐

比《爱乐之城》好!

31分钟前
  • 原生态树洞
  • 力荐

还是那个样子,荒诞和幽默,从来不是开怀大笑,但还是会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保持微笑。只是忽然发现他们都老的太明显了,希望以后还是可以看到他们的电影…

35分钟前
  • decidels
  • 还行

看到的是自由、孤独、爱、面对衰老与死亡。很好,很存在主义。

37分钟前
  • 饥饿艺术家
  • 推荐

女主决定来巴黎时那激动的样子想起曾经的自己

38分钟前
  • 王大星
  • 推荐

菲奥娜是生在加拿大的澳大利亚公民,学表演的时候遇到了来自比利时的多米尼克,两个人现在定居在比利时。他们的第一部短片《爱上冰山的女人》票房只有19万美元,他们的作品基本没有对话,就像栩栩如生的彩色连环画,到了第二部作品《仙女》,票房翻倍到了38万美元。虽然美国人对这种法式幽默是不怎么感冒。。。多米尼克和菲奥娜创作不停,这部作品,终于让票房翻了二三十倍。。。这种从雅克·塔蒂一脉相承的高级的法国式的幽默,真让人喜欢。

42分钟前
  • 水水
  • 力荐

新年要看喜剧哒!荒诞幽默的寻亲记,三人爬巴黎铁塔看风景的浪漫。看过多米尼克和菲奥娜的《伦巴》就很喜欢他们电影里明快的配色和欢快又有创意的舞蹈。上次的影子舞还记忆犹新,这次最喜欢的是两位老戏骨坐在长椅用小腿和脚跳的踢踏舞。肢体语言表达的效果真有美感,喜欢这对比利时夫妻导演的电影风格

45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fun

47分钟前
  • Staceyyy
  • 推荐

其实挺好看的 准备去纽约 哈哈哈

52分钟前
  • Santa 紫霞仙子
  • 推荐

RIP Emmanuelle Riva

56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法式浪漫,法式幽默。

1小时前
  • 艾米的猜想
  • 推荐

Dom越看越顺眼是咋回事,两段舞蹈真开心,丑美丑美的

1小时前
  • 花岛仙藏
  • 推荐

有种默片的独特美感,台词和表演则接近于漫画式的幽默。荒诞,怪异,令人忍俊不禁。

1小时前
  • 颜落寒
  • 还行

Emmanuelle Riva遗作,一出荒诞不经的巴黎寻亲记。导演秉承了《伦巴》、《仙女》的一贯风格,多处可见雅克·德米的痕迹,大量运用肢体语言,笑料不断,但是默片与有声片的结合有些不伦不类,整体节奏不是很好。

1小时前
  • 康报虹
  • 还行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天哪,我现在是有多喜欢这种尴尬的无厘头喜剧,全程笑到崩溃,有回忆起自己爬埃菲尔铁塔的辛苦,还有我也被地铁闸门卡过背包哈哈哈,超级尴尬别扭。

1小时前
  • Ecan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