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1956

剧情片美国1956

主演:查尔顿·赫斯顿  尤·伯连纳  安妮·巴克斯特  爱德华·罗宾逊  伊冯娜·德·卡洛  黛博拉·佩吉特  约翰·德里克  塞德里克·哈德威克  尼娜·弗彻  玛莎·斯考特  朱迪丝·安德森  文森特·普莱斯  约翰·卡拉丁  奥利芙迪琳  道格拉斯·敦布里勒  

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十诫1956 剧照 NO.1十诫1956 剧照 NO.2十诫1956 剧照 NO.3十诫1956 剧照 NO.4十诫1956 剧照 NO.5十诫1956 剧照 NO.6十诫1956 剧照 NO.13十诫1956 剧照 NO.14十诫1956 剧照 NO.15十诫1956 剧照 NO.16十诫1956 剧照 NO.17十诫1956 剧照 NO.18十诫1956 剧照 NO.19十诫195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5 23:40

详细剧情

  电影《十诫》在影史上有着不可动摇地位,取材自《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讲述了犹太先知摩西(查尔登·海斯顿饰)的一生。在经历各种苦难考验后,上帝耶和华将“十诫”授予摩西,并赐予力量于摩西。摩西领导饱受苦难的希伯来人出走埃及,穿越红海,重新建立新的生活。  1956年 由派 拉蒙电影公司制作,由打造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执导的史诗电影《十诫》,荣获1957年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影片、及最佳特效等多项提名。本片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列为政府收藏作品,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影史经典之作。

 长篇影评

 1 ) 摩西很伤心



去年买的《十诫》一直躺在柜子里,昨天终于看了。每次看时长超过150分钟的片子我都要酝酿很久,因为看电影需要精力集中,思维连贯。所以倘若是剧情紧凑、跌宕起伏的片子还能一气呵成,最怕的是年代久远而晦涩、沉闷的哲思片,那样就很痛苦了,容易睡着不说,一旦没坚持下来,分几次看,对人物和内涵的理解都会支离破碎,因此看电影一定要拿出一整块的时间来欣赏。
《十诫》的故事改编自《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讲的是犹太先知摩西带领犹太民众离开埃及的故事。这个在西方世界里家喻户晓,千年传颂的故事曾被数次搬上过银幕,其中当属美国导演塞西尔.B.戴米执导的最为著名,事实上他曾执导过两次,第一次拍于1923年,136分钟的无声黑白片,我虽没看过,但猜想应该就是满眼都是小雪花儿的那种;而后相隔33年,该导演又拍摄了一部同名电影,不同的是这次对比之前无论是在人物、情节、规模以及技术上都有了跨越性的进步。我所看的正是这部拍摄于1956年,影片时长220分钟的彩色版本。
电影播放伊始,首先从大幕后走出了一个中年男人,他向播音员一样为该电影做了一个序,貌似以前也看过这种这么严肃的电影前奏。序很短,很快电影正式进入正题。可能是我买的是蓝光碟的原因吧,还没看几个镜头我就发现画面之清晰超乎我的想象,色彩分辨率极高,特别是在埃及公主从水面上发现了装着摩西的篮子的画面,简直如油画一般明丽。随着剧情的层层展开,我便有种熟悉的预感——正如同我以前看过的《宾虚》《阿拉伯的劳伦斯》《勇敢的心》《圣女贞德》《天国王朝》一样,《十诫》也是一个讲述个人英雄成长的故事,并且具备史诗片所特有的普遍基本元素,比如:主人公必须是个人英雄,故事的时代背景一般都发生于冷兵器时代,英雄的身边总是有一个智慧与美貌并重的女子深爱着他,英雄刚开始总是一副风度翩翩的英挺少年模样,他是母亲的好儿子,恋人的好伴侣,而随着英雄的炼成,儿女情长的纠缠渐渐退却,他最终成为了一个脱离凡人常态生活,受到万民敬仰和膜拜的神化形象。
故事由埃及法老王受占星启示埃及王朝未来将受到一个希伯来救世主的颠覆开始,下令绞杀一切希伯来新生儿。为保住自己的儿子,年轻的母亲约卓贝尔将新诞男丁放在了一个篮子里让他随水漂走,一切顺安天命。后来篮子被埃及公主发现,男婴被救起并被带入了皇室,取名摩西(摩西的襁褓是一块希伯来人常用的布料,所以摩西的名字是希伯来语,即顺水而来的意思),多年后男婴长大成人,在公主的呵护下他成长为了一个聪明、健美、才干出众的王子,同时也是埃及下一代法老王位最具资格的继承者。法老对他喜爱、信任有加,器重他更甚自己的亲生儿子兰塞,并任命他去为自己建造新城。就在建造新城的过程中,摩西亲眼目睹了在埃及统治下的希伯来人的悲惨境遇,他们世代为奴,没有自由,要忍受长期的饥饿和无尽无休的苦役,生命如草贱,直到死亡。这时他不仅救下了两个希伯来奴隶,还大开粮仓,赐给希伯来奴隶休息日。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法老耳朵里,在兰塞等人的挑拨下,法老亲临新城,见证了摩西的真才实干与建城成果以后打消了心中疑虑,下令将摩西的名字刻在每块石像及石碑上,以作表奖。法老对摩西的倚重深深地刺激了王位竞争者党羽的神经,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挑唆和离间法老与摩西之间的关系,直到公主的女仆蔓梅将摩西的希伯来身世告诉了奈弗提瑞(摩西的恋人),为保证摩西荣登王位她将蔓梅杀害了,但也被摩西有所察觉。在摩西的再三追问下,奈弗提瑞最终讲出了实情,摩西由此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面对真相,摩西作出了抉择——回到自己的族人中去,带领他们离开埃及,重获自由,永远摆脱这不公的命运安排。紧接着法老去世,兰塞顺利登基,他对待的希伯来人的态度和政策更加严酷,为了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他将摩西放逐到了沙漠,仅给其一天的粮食与水。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体能摩西成功穿越沙漠来到了米甸,在这里他结识了祭司叶忒罗的女儿西坡拉结为夫妻,育有一子。
看《十诫》我想应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摩西从埃及王子到希伯来奴隶的蜕变,直至摩西在米甸的生活,似乎进入到了一种平静世俗的生活状态,但事实上我想这应该是英雄短暂的迷惘期、消沉期、低谷期,他在巨大的身份落差后本一心想拯救族人,却终明白仅凭一己之力的式微难以与一个国家抗衡,希伯来民族崛起的希望刚刚点燃又迅速覆灭了,而促使英雄存在的最根本的驱动力是救世感、使命感、责任感,这种打击粉碎了摩西的信心,英雄也是人,也有困惑和无助,也有脆弱和短期麻痹,也会迷失精神指引,也会陷入“小我”生活。绝望处,约书亚从天而降,这个曾经被摩西救过的奴隶化作使者给摩西带来了希伯来的古老信念,带来了神(这里即指耶和华)的启示。摩西在万能的神的精神感召下重返埃及,由此完成了从流放者到犹太先知的涅槃。
通过神的指引,摩西向埃及频频施以神的指示——权杖变成了蛇吞噬了兰塞的蛇杖,尼罗河的圣水变成了血水,天现异象,混沌三日,埃及人所有的长子都受到了死亡诅咒……在这一系列的打击中,埃及举国惶恐,包括法老兰塞的长子也未能逃脱幸免,一切神的指示都变为了现实。迫于压力,兰塞终于承认希伯来神的存在,愿顺应神意,还给希伯来人以自由。就这样,希伯来人终于结束了长达400年之久的奴役命运,跟随摩西的足迹踏上了驰往被誉为“奶和蜜之地” ——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地名,在今天约旦河与死海的西岸一带)的自由之路。
本以为电影演到这里,希伯来人获得了自由就皆大欢喜了,可是一个巨大的疑问也就出现了——十诫是什么呢?故事还得接着说,希伯来人欢歌载舞打翻旧世界迎来了新生之际,但摩西却在西奈山上未下来,他在山上受领了神所颁昭的戒律——
第一诫——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诫——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第三诫——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
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第五诫——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诫——不可杀人;
第七诫——不可奸淫;
第八诫——不可偷盗;
第九诫——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诫——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受过十诫,摩西将刻在石板上的神的戒律带回了族中,却发现族人皆已忘记了曾经的苦难和屈辱、忘记了感恩与自律、忘记了神祗,也忘记了自己,堕落沉沦,无心自救。人们贪恋酒色、懒惰、生活糜烂不堪,任由欲念支配,甚至还将所有金饰投入熔炉制成新的神器——金牛犊。摩西彻底愤恨了,他高举起神的戒律向金牛犊砸去。这一砸,警醒了在忘情纵欲中的人们,大家感到惭愧和羞耻,再次紧依在摩西身边,恳求神的宽恕。
…………
三个余小时的电影看完了,技术方面不想多说,只是一个“赞”字。毕竟在半个世纪前电影制作技术如此不成熟的时代里,能有此等水准的片子面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了。对史诗片而言,第一个技术要求就是场面恢弘,所谓“场面”不见得就是人海战术,更主要的是在整个镜头语言里我们能看到宏观、辽远、豪迈和壮阔,这就需要人与自然背景的相互呼应。《十诫》的影像中,在摩西督建新城时,曾有一些大场面,土黄色的埃及,完全再现了我心中这个古老国度的印象,远远近近的巨型石像、狮身像、石柱、石碑与个体的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或许也暗喻了鼎盛的埃及王权与渺小的希伯来奴隶群体,压迫与不平等处处可见。另一处印象较深的影像就是片尾摩西劈海的场景,置于现今,被《后天》、《特洛伊》、《加勒比海盗》等片比着不觉怎样,但相信在当时应该是把导演难为坏了的,其实现在看来也依然挺震撼人心的。其他色彩方面也运用的恰到好处,清澈的碧波,葱绿的植被、金黄的华服,将视觉美感营造的无以复加,特别是金色的运用貌似在后来的《埃及艳后》中也被其借鉴。
宗教:
说起宗教,我想在西方世界里是没有能与基督教相持的宗教,而自然也没有哪个神能与耶稣相提并论。基督教对西方人思想、思维、生活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程度之深恐怕是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外邦人所无法想象的。人们不仅相信神的存在,而且坚信一切都尽由神所掌握,生老病死、宇宙苍生、祸福病疾,神的大能无所不在。因此,关于基督教的故事遍布各处,他的影响力甚至干预政治(十字军东征)和文学(基督教文学)。《十诫》是一部宗教电影,同时也是一部个人英雄成长史的电影,故事蓝本摘自圣经,基督教文学脱胎于希腊和罗马文学,而希腊和罗马文学形成于人类文明的幼年时期,那时候人类文明的科学体系还没有建立,认知模式混乱,所以人们认为人神可以混交,人物多数半人半神,且有异能,从这样的渊源中走出的英雄摩西也就必然被附上了一层神域色彩。所以权杖变蛇、尼罗河的血水、劈海渡人及神祗降临这些在现代看来有些雷不靠谱的事儿,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启示:
摩西是该片中被赋予了神力的救世主,是耶和华派来拯救希伯来人的使者。在他的经历中,我们跟随成长,见证了他的选择与努力,直至成为了真正的神的使者。重返埃及的摩西此时已然有了神的印记,是一个以肩负苍生为己任的异士,所以当他从西奈山下来看到了获得自由的族人的得意忘形之态,饱食终日的空虚与堕落后,他愤慨了,从中也彻底暴露出了人类丑陋的天性——趋利避害、好逸恶劳、自大狂妄、贪恋淫欲,缺乏自我约束、自我要求、慎独自省的能力。摩西伤心了,因为拯救希伯来人重获自由只是使命的第一步,一部分,希伯来人的未来和希望真正在于从过去的灾祸和经验中总结教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至生如浮萍,随意被什么人主宰,但从这些寻欢作乐的人们身上,摩西却并没有看到一丝自我救赎的意志。于是我也就突然想起一句话叫“人不能喂得太饱”,或许是同样的道理吧!摩西虽出身于希伯来血脉,却脱离族群进而升华为希伯来人的精神领袖,这正是自我价值追求的境界所决定的。因此《十诫》所指应该不是单单指向希伯来人,而是用希伯来人400余年的奴役代价唤回那些游移不定的灵魂流浪者——谓之人要有所追求、自我戒律,以求生命价值的真正实现。我想这才是电影《十诫》想告诉我们的哲思与奥义!

 2 ) 《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屌丝的完美逆袭【北美历史票房榜的006】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07/the-ten-commandments006.html

十诫 The Ten Commandments (1956)

这是北美历史票房榜的第6部。

电影讲述《圣经》中《出埃及记》里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去应许之地的故事。很久以前,希伯来人在埃及法老的奴役下辛苦工作,神为了解救他们让摩西降生。摩西出生时有一颗彗星划过,法老很害怕,就下令杀死所有希伯来人的男婴。摩西母亲用竹篮将他送入水中,随后他就被法老的女儿救下,成为她的养子。十几年过去了,摩西成为王位的有力继承人,这使同样可以继承王位的兄弟很嫉妒。兄弟想方设法为难、算计摩西,但都被摩西一一化解。法老的女儿深爱摩西,希望能成为他的妻子,但是摩西养母的老女佣告诉了她摩西的真实身份——他是希伯来人。法老女儿听后很惊讶,但为了心爱的男人她弄死了老女佣。随后摩西来到,法老女儿将此事告诉了他,摩西随即用计谋欺骗了养母,得知了真相。就这样,摩西回到希伯来人身边做起奴隶。但是这一切都被监工听到,他告诉了摩西的兄弟。因此,摩西被抓并被废除一切身份,而且还被流放。摩西流浪在戈壁,几天后晕倒,但他在神的帮助下活了下来,并结识了一个有七个女儿的牧羊人家。摩西很快与其中一个女人结婚,并生下孩子。而此时,兄弟已经成为法老,他与法老女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天,摩西曾相识的一个希伯来奴隶找到他,希望他可以拯救希伯来人。摩西不敢确定,就到山中区寻找神。在山中,摩西果然见到神,于是他回到埃及向法老提出释放奴隶的要求。法老并不同意,即使摩西频频使用神力威胁。法老越来越生气,随即下令杀死所有希伯来人的长子,法老女儿听后急忙来救摩西的儿子。摩西听闻此事后非常生气,决定报复,就这样希伯来人的长子没有死,埃及人的长子却全部死去。法老看到这些后,终于同意放走全部希伯来人。之后,希伯来人开始长途跋涉,可是法老女儿孩子之死让她产生仇恨,她用激将法让法老去追杀埃及人和摩西。埃及人很快追上来,摩西使用神力竖起火柱、劈开红海,并淹死许多埃及人。看到这些,法老终于认输了。安全的希伯来人很开心,就在坏监工的教唆下行了、玩闹起来,而这一切激怒了神。神亲自在石板上刻上“十诫”,让摩西告诫希伯来人遵守。摩西下山后,用“十诫”惩戒了不愿接受这些律条的人们。四十年过去了,摩西老了,他将一切交给他人,自己一个人离开了。

这部电影票房很高,可见北美观众对于宗教的虔诚,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电影好看也是本片票房口碑双佳的保证。其实,电影核心还是好莱坞惯用的模式,即超级英雄拯救世界。因为电影完美的塑造了一个宗教英雄——摩西。不过这部电影在我来看,它只是一个“屌丝的完美逆袭”,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励志故事。只不过本片的故事背景是放在“神话”中而已,就像《封神榜》一样。

本片亮点之一是它那华丽与宏大的场景,这方面它如《宾虚》、《埃及艳后》那样让人瞠目结舌。豪华的宫殿、庞大的雕像、人山人海的全景、五彩斑斓且样式各异的服装,以及片尾大场面的“特效”,这些都让我不敢想象这是一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电影。好莱坞真舍得花钱啊!不过回想本片超高的票房,相信这部电影也是大赚吧!

本片亮点之二是辞藻华丽且颇有文采的对白,看起来别有一番味道。客观来说,片中人说的话完全脱离现实,是书面体的表达方式,但是它们放在本片却不显得那么突兀。给人的感觉就像看《甄嬛传》一样,虽然人物们说的不是“人话”,但听起来就是舒服。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好莱坞老电影丰厚的文化底蕴,虽比不上莎士比亚戏剧的对白,但也并不差。

除了以上这两方面外,电影其他方面就比较平庸了。但是它的平庸也比一些艺术片的“高雅”强不少,因为电影中段摩西被发配后逆转大胜法老的过程,还是颇有看点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观众也不是盲目的——好看的电影他们当然爱看,不好看的电影宗教性再强也无人问津。写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宾虚》,同样是宗教题材,它可比本片闷多了!

电影主题无话可说,除了宗教就是宗教,不了解也没兴趣。

演员方面Anne Baxter让我印象深刻,她不仅漂亮,而且演技出众,几乎完美的将角色各种情绪呈现出来。对于她,我本以为是第一次看她的电影,查过资料才知道我们是“老相识”了,原来她最出名的角色是《彗星美人》里那个女配角。看来好演员总会发光,而且总会光彩夺目,只可惜她演得电影太少了。其他演员都中规中矩,男主角Charlton Heston也是如此,非常程式化的表演,真搞不懂为什么他总能接演一些大角色?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中等偏上的宗教电影,不过抛开宗教元素来看,它也是一部好看的“屌丝逆袭”电影,戏剧性还是很强的。

Anne Baxter

序列:1090

The.Ten.Commandments.I.1956.Blu-ray.720p.x264.DTS-MySiLU

The.Ten.Commandments.II.1956.Blu-ray.720p.x264.DTS-MySiLU

2013-07-29

 3 ) 《十诫》观影笔记

电影《十诫》金句颇多,特此记录如下:

“铁链的力量有时并不亚于刀剑”。

“即使金字塔化为尘土,你的名都还在”。

“一定要抱存希望”。

“带血的灰泥不牢固”。

“渴望自由并没有大逆不道之处”。

“他(摩西)让他们(奴隶)每工作六天休息一天”。

“我不知什么力量左右我的生命,但我必须遵循指引而前进”。

“我们是人,是按神的形象创造的”。

“你的声名将永垂千古”。

“是人类的邪恶改变了我”。

“一位不知名的神,不断驱使他向前前往一个看不见的国度”。

“他终于被创造者磨炼成钢铁”。

“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不愿服从律法者,将因律法而死”。

“光依靠面包是不够的”。

“宣扬自由的真义”。

 4 ) 吹得比圣经还离谱

画面很美
半世纪前的片,值得一看。

不过编剧太吹牛了。比圣经还会吹
这个片子比圣经可神多了。篇名翻译成“神迹”才恰到好处

圣经:" 6 她打开箱子,看见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怜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
 7 孩子的姐姐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
 8 法老的女儿说,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
 9 法老的女儿对她说,你把这孩子抱去,为我奶他,我必给你工价。妇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
 10 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11 后来,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
 12 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里。
 13 第二天他出去,见有两个希伯来人争斗,就对那欺负人的说,你为什么打你同族的人呢?
 14 那人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我,像杀那埃及人吗?摩西便惧怕,说,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
 15 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
 16 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个女儿,她们来打水,打满了槽,要饮父亲的群羊。
 17 有牧羊的人来,把她们赶走了,摩西却起来帮助她们,又饮了她们的群羊。
 18 她们来到父亲流珥那里,他说,今日你们为何来得这么快呢?
 19 她们说,有一个埃及人救我们脱离牧羊人的手,并且为我们打水饮了群羊。
 20 他对女儿们说,那个人在哪里,你们为什么撇下他呢?你们去请他来吃饭。
 21 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那人把他的女儿西坡拉给摩西为妻。
 22 西坡拉生了一个儿子,摩西给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说,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 "


圣经中他被生母奶大,所以知道自己的身份。而不是甘心放弃国王,去干什么圣人。
电影中见到生母就成变成圣人了、——你不觉得他太义无反顾放弃王位了吗?还神经一样的先去做奴隶。微服私访吗?

后面又有bug。
既然fool王子因为吃醋把他丢在沙漠,他出来就该敢去做救主吧?
不,他安安心心放羊,娶妻...遇到神又怀疑自己...
那前面放弃自己前半生的一切,放弃养母就为了放羊?
这么没逻辑的事情,不是神(经)干的是什么?
或者神指示的?

后面,体现了耶和华的恐怖主义活动。感情拉灯是有偶像的。
如果真有上帝,这个上帝不过把所有人当玩物罢了。
嗯,好像上帝在玩游戏。过不了通关就出外挂,劈开红海

 5 ) 十诫

 6 ) 黄金好莱坞的巅峰史诗

当年的影史最贵影片(重建古埃及城市,上万群众演员),但也在影史票房排行榜上挤进前十名(包括先后四次上映的总收入),所以派拉蒙还是赚翻。

并没有忠实按照旧约的《出埃及记》来拍,而是广泛采纳了其他的小说和史料。最终的版本极富史诗气质,众多或真实或传说的人物和事件历历在目:从怀疑到笃信但始终坚守良知的主角摩西,既生瑜何生亮霸气侧漏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爱江山更爱摩西却终究因爱生恨的皇后尼斐尔泰丽,忠勇帅气的好男人楷模以色列民族英雄约书亚,好色自私的内奸大坍,上帝显圣,十灾,逾越节起源(击杀首生子),分红海,西奈山缔约,亚伦以及他创造的金牛犊像等。有板有眼的台词是一大亮点,而现在看来的五毛特效在当时可是奥斯卡级别的大手笔(也是本片唯一一座学院奖)。1956年的《十诫》是伟大的塞西尔·德米尔的最后一部电影(他在三十年前还拍过一个默片的版本),也是他毕生成就的巅峰(老爷子还在开场前出来聊了两句)。其实三年后的《宾虚》本来也想找他来着,但他那时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威廉·惠勒和老伙计查尔顿·赫斯顿(也是本片主演)铸就更大的辉煌。

 短评

宗教外衣下的民族主义!如果上帝是众神之神,是万民之神,那他也是埃及人的神,为何只保护希伯来人?不依从不相信就残酷处死,这是比暴君还残暴的暴君了!不服从就去死,没想到基督教是这样的教义和神,显然佛教更慈悲了!对比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种族气质,果然宗教就是民族主义的衍生物。4小时电影看完居然被法老圈粉,明显人物塑造更有血有肉更丰满啊。

2分钟前
  • babylon0129
  • 还行

讲述戒律与民主的依存关系,同时阐述了民主与百姓素质高低并无关联的观点。虽然各样都平淡,但以彼时用影像还原文字的技术手段来看,又都有加分。只可惜过分渲染虚无的力量,却也是对民主的误读。何时人们不再需要信仰,那便实现了真正的民主。

6分钟前
  • 麻麻睇
  • 推荐

无论是场面、编剧、演员,所有都是一级棒!我只想说这部50年代的电影制作的精致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奢华的王宫,宏大的场景,排山倒海的人群。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拍摄技巧,都是那个时代首屈一指的,我很难想象摩西分开大海的场面是怎么拍的,太震撼了。PS:三个半小时一点也不闷

9分钟前
  • 闪通
  • 力荐

重新看過與時機當好。可見中世紀基督神學家與伊斯蘭訓教士的重要貢獻 否則不難理解為何猶太與希臘 羅馬 羅馬化的埃及會有施言之不可調和的矛盾。 <聖經>神話學內容豐富度遠矮於後幾者 這還未算上北歐 伊朗 印度的史詩 造致如斯與宣揚無名無形之神關係極大 此質性是不斷解構猶太民族與世界主義化的根本

11分钟前
  • 库库尔坎
  • 力荐

史诗级巨作,场景台词演技摄影无一不考究。

16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1.给出埃及加上了时代错置的现代自由平等意义,果然是美国人;2.十诫的分条是新教式的,果然还是美国人;3.摩西到中段以后就变成呆板的deus ex machina执行者,反倒是反派法老夫妇塑造得有血有肉。

21分钟前
  • Chambord
  • 推荐

13810 - 一个数字控影迷的片名首字为「一 ~ 十」的特别观影计划完成:《一夜狂欢》《二楼传来的歌声》《三生计》《四次》《五月碧云天》《六楼的女人》《七次机会》《八美图》《九香》《十诫》。—— 作为无宗教信仰的观众,在无剧透的情况下观影,听完开场白后,还以为电影讲述的一段真实发生的历史,结果却是改编自《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曾经看过的梦工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刚好让我对这段神话故事有些了解,不过《埃及王子》末尾点到即止的「十诫」其由来倒是因为本片才得以知晓。

2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西席·地密尔翻拍自己1923年同名无声电影,大获成功。气势恢弘,排山倒海的人群和壮丽多样的特效十分超前,尤以摩西劈开红海的场景最为震撼。尽管做了不少细节改编,但总体情节与《圣经》中的记载一致。美中不足的是,舞台剧的调度风格限制了演员的表演发挥,也未能充分利用电影语言的优势。(8.3/10)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剧情 演员的演技 导演的拍摄能力都很好

27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地米尔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匠人导演,不过,每看一部他的片子就会觉得他又完成了一次壮举

29分钟前
  • 上林苑
  • 推荐

大部分场景是棚内搭景拍摄,许多外景戏明显可看出蓝幕抠图合成的痕迹,只有摩西独自步行穿越沙漠等少数几场戏是外拍实景。神迹的显现多是用动画绘制的效果,例如木杖变蛇、阻挡追兵的火柱、写十诫的神之光柱,当时的特效技术还不足以乱真,不过也很用心地在定机镜头里把动画和实景过渡连接起来,至少做到不突兀。分开红海是用巨大水箱倾倒水流倒放来实现,投影替换到抠出的蓝幕背景里。

34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去过意大利后再看,才明白人生来平等,争取自由的意义重大,教会和信仰的力量是推动当时科技,艺术,哲学的基石

36分钟前
  • Bob
  • 力荐

人们大声地嬉戏着无节制的吃喝,像一群呆人一样,他们脱去衣物,邪恶像波浪翻涌的大海,海水掩盖了一切,将邪恶散播到每一个角落,他们狂暴与醉酒,成了罪恶的仆人,失去了神性,追求肉体的快乐,通奸 淫乱 不洁 拜偶像 暴力 虚荣 发怒,他们犯下一切邪恶的罪行,亚伦知道他为他们带来耻辱1.变成蛇2.河流血3.冰与火4.三天黑5.死干冰.这片让我对宗教起了强烈的兴趣,被吸引是因为它颜色非常鲜艳,用马克思观点看是阶级间压迫的矛盾,用神力来逼退法老未免不太现实,茶水姑娘成了监工的包养情人,分红海真的太浪漫了看的我好激动.

40分钟前
  • 小哒1
  • 推荐

以當代最頂尖之製作水準,場面浩大,特技精彩,實屬罕見。特別是摩西帶領猶太人逃出埃及,埃及王乘車追擊,神跡顯現,紅海海水分隔一場大戲,至今仍為觀眾所津津樂道!

43分钟前
  • 小川 靜
  • 推荐

出埃及记……我们在电影中找寻神迹抑或是我们是该埋在圣山下没有觉悟的人?

46分钟前
  • 蔡鸟
  • 力荐

正儿八经的宗教史诗,一切都很考究,可以当做教科书的

47分钟前
  • 雷斯特雷波
  • 力荐

本片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列为政府收藏作品,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影史经典之作

5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在《圣经》里,拉美西斯二世下令杀死新生儿,摩西被他妹妹收养。电影里,摩西爱上了纳菲尔塔利、为拉美西斯王子所不容,拉美西斯王子后来娶了纳菲尔塔利,历史上,纳菲尔塔利是拉姆西斯二世的正房夫人,说明他是拉美西斯二世,但是他跟摩西应该是舅甥关系,而非影片中的兄弟关系。 我真的很晕。

56分钟前
  • 卜卜
  • 还行

电影海报是骗人的,里面全彩、乱编,加《埃及艳后》(1963)美术风格,观赏性很强。摩西和约书亚一出场就卷入狗血三角恋,非常吸引人,也以此把摩西和法老的矛盾描写得很个人化、很俗、很肥皂剧。很好看。

1小时前
  • 乌鸦乌鸦
  • 力荐

十诫戒的是人类最丑陋的姿态

1小时前
  • 安末澜。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