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迷宫物语:我觉得三个片段应该连起来看
整个故事串起来,是一则「科技末世」寓言故事,是上世末日本动画人们钟爱的题材。
小女孩从传统的世界而来,一些玩具醒来了,工业革命开始了。于是,女孩通过时钟进入了迷宫。她看到了:不断向前、停不下来,死了也不休的赛车手。象征着,人类不断的进步。她又看到了:疯狂的科技,停不下来的工程。象征着,齿轮终会脱离人的掌控,自己不断向前。然后,梦醒了。小女孩加入了恶魔们的大狂欢,向着终结,大游行。
最后的画面,是作者嘲笑观众:“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你们看得开心么?傻子们!这女孩就是你自己啊。”
2 ) 愚蠢的人类啊
看似混乱的狂想碎片,充满形式感的怪诞画面,让人以为是实验性质的风格动画。
但如果细心的把他们串联起来会发现,故事其实很清晰。
迷宫中的女孩和猫,游戏般的跟随着小丑穿越迷宫,观看了小丑为他们准备的节目。
《走之男》,描画了人的异化,挑战极限的现代社会心态,造成人格的扭曲。
《工事终止命令》,表面上表现的是机器世界的荒诞。其实这同样是现代人的处境,标准化的世界把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而不变的是人的野心,欲望和一次次的背叛。
两部夹在中间的短片完成了对现实的嘲讽!
好了,回来继续迷宫物语,告别可笑的尘世,我们的吉茜娜像一尘不染的天使一样单纯。
世界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一出华丽的游行,
一个迷宫的游戏。
一场无始无终的梦。
3 ) 工具理性
晚上回去看《迷宫物语》,先讲了一个女孩的幻想与梦境,再进入到一个赛车手的故事里,像是一个接近实在界的寓言故事。机器靠着赛车手的精神与身体前行,他被别人超了,那些人超过他时的眼神伤到了他的心,由于机器负荷快到极限,他被终止了,在超越与认可的欲望下,他继续前行,达到无意识的癫狂状态,身体也超负荷直至七窍流血,他的机能潜能被完全激发,在绝对意念的引领之下产生了某种“意念”“执念”甚至与金属玻璃等产生了共振使其破裂,所有的对手都因此而葬身了,他超过了所有人。但到达了终点后他依然在持续加速,因为他的脑中有一个幽灵有一个幻象,即是那些被超过时的画面,左右两边的赛车在超越他后集中为了同一个总在前方的幻象。
这一个永远在前方的幻象多像是我们总在追求的东西啊!早年的被否定和被终止,使人产生一种执念,为了追求第一,耗尽身心,最后为了追求不存在的优越,我们要进入无意识的癫狂中,我们离“追求”越近,就越是趋于毁灭。因为此时人本身已经被掏空了,意志占据了所有。追求目标达成,追求过程的快感也就不再有了,所以即使达成了目标他也还是会永远活在那个意志中,并且失去了人的基本功能。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工程的,机器人执行着任务不惜一切要完成工程,一个技术人员前去终止工程,因为当地政权的更替。为了按期达成任务,技术型机器人让所有机器昼夜运行不惜机器的损坏,就像为了更多利润而不停榨取员工的逻辑。技术人员为了终止工程破坏了技术型机器人,没想到整个系统本体非常巨大,而政权再次的更替又让工程应该继续进行。
技术人员和技术型机器人根本上处在一个同样的地位。这两个故事在本质上讲述的是工具理性的问题,当被资本要求的目标(在车队比赛中拿第一,为公司终止项目)上升到绝对理念时,人的精神与肉体乃至机器人都是工具和必然的损耗品,网们必须要保有怀疑和症状才能维持人的主体性。
所谓的进步和追求背后,我们追求的又到底是什么呢。是欲望的欲望,追求的欲望,而意识形态正是运用了我们的这一特性。
4 ) 迷宫迷梦
自从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诞生以来,科幻便成了表达人类奇幻思想,探索未来的最好载体。日本的动画监督大友克洋则可以称之为坚持科幻路线的顽固分子。他以漫画起家,从早期的《枪声》,《童梦》等作品中便可以探知端倪。此后的动画作品 《亚基拉》,《老人Z》,《机器人嘉年华》,《记忆三部曲》亦均可体现他对科幻的热诚。
大友克洋作品中流露出对于世界未来的担忧,对人类自身普遍的不信任和恐慌,不仅仅是缘自其岛国意识的不安全感,更和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1954年出生的他,应该算是日本战后出生的第一代,历经美军统治,学生运动,越战爆发等事件以及摇滚嬉皮全胜的时期,以致他的作品有着浓重的怀疑论倾向。
1987年,角川书店的社长——角川春树集结了以大友克洋为首的当时动画界 3位著名的实力派监督,拍摄了一部名为《迷宫物语》的动画片。这部不以商业为出发点制作的动画可谓是开一代另类试验动画先河,是在这个后机械复制文明的社会,迎向灵光消失的年代的最好注脚。《迷宫物语》共分为三个篇章,张显着三位监督独特的个人风格。第三部《工事终止命令》的监督,就是大友克洋。不过与《机器人嘉年华》不同的是,本片各个章节的联系相对要紧密一些。
《迷宫·迷路》这一章节,透露着强烈的日本传统的风格和浓郁的法国风情,可谓是日本融合西化与坚守传统的最好体现。开始时,高度饱和的红色的屏风背景和类似樱花吹雪的花瓣,从构图造型都受着日本本土文化的熏陶。而其后西洋的家具摆设,小丑角色的出现,还有法文的马戏团布告,则是日本人融合西方文明的体现。在这种充满象征意味的背景里,一个黄昏,女孩和猫穿越这镜子钟摆所固定的时空来到了迷宫的世界。迎接他们的导游是孩子们都喜欢的小丑。用灵动的,没有实感的脚步,飘浮或者说是舞蹈,带着她们在迷宫的通道里穿行。
平板阴暗的迷宫,扑朔迷离的道路,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像的,所有的人都是相像的。人们都象幽灵般地浮动,地铁里的乘客都是骨骸。行走着的人们,都熔化成沥青铺遍了道路与墙壁。单调乏味一如现实生活本身,但是至少还有相信梦想和欢笑的地方。马戏场就那么的出现在迷宫的尽头。小丑示意女孩和猫站到马戏场中。无需任何说明,故事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第二篇章。
《奔跑着的男人》叫迈克·休,保持十年冠军头衔的伟大的赛车手。他的传奇就是社会压力和自我挑战的历史。
基调阴暗冰冷的赛车场犹如机器般冰冷。闪烁其中的五彩霓虹灯则象征着虚假的繁荣和无畏的狂欢。谁都知道赛车是与高科技结合最为紧密的比赛,是工业物质对抗人类体能的最好代言人。
不难想象,1987年日本处在发展高峰,工业文明的极度发展,经济物质的高度膨胀相对应的社会问题也日渐突出,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人而是逐渐异化,由此带来的自身恐慌和压力非同一般。一圈圈的赛道,犹如人们一天天单调乏味但无法出轨的生活,看起来相似的赛车手犹如被所谓公司财团同化的身着制服步履匆匆的上班族。也许最后胜利就是爆发后的消亡了。
迈克·休这个伟大的冠军车手,最后淹没在火花中。那熊熊的烈火有如地狱变,肆意撒落的火花则是对人的最好挽歌,而这不是操作台上“ 生命系统终止”的字样所能概括的。
终于到了机器人时代,《工事终止命令》延续着大友克洋对机器人题材的热爱。
由于阿罗华纳共和国发生政变,某公司与该国共同开发的丛林中的第 444建筑工程现在不得不停止,以减少更大的损失。该工程完全由机器人操作,只有一个人类的监工,但由于这个监工神秘失踪,于是公司派杉岗勉前往该工地执行终止命令。
但该工地的机器人头领一号机器人并不听从杉岗勉的命令,坚决要完成工程,指挥所有机器人超负荷运转的赶工期,技术机器人不断的出现短路爆炸。一切都已经失控。最终忍无可忍的杉岗勉击毁了一号机器人,同时顺着控制线去寻找工地控制所有机器人的电脑终端,要执行中止计划。一个巨大的机器怪兽出现在他的面前。
大友克洋是在表示机器会是人类的终结么?还是指责工业文明对自然平衡的破坏?还是在暗喻日本经济的发展会导致无法控制的滞胀?这种种反思,让人不由不严肃起来。但最妙的一笔,是结尾,公司传来消息,共和国又恢复了原来的体制,合同继续有效,项目不能停止,但是杉岗勉却不可能知道了。迎合迷宫的主题,所有的一切都像再走迷宫,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停留在原点。
影片也回到了原点,演出结束,女孩鼓掌。小丑与女孩相拥,烟花落下,音乐响起,狂欢的时刻来临了。笑啊,跳啊。毕竟不管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在欢乐中做个好梦的。哪怕是不知所谓的迷宫迷梦。
5 ) 通向美梦、死亡或者灾难的迷宫
灯火通明的赛车场,观众尖叫,引擎轰鸣,每一寸空气都弥散着浓烈的荷尔蒙,毫无争议的王者,在环形的赛道上跌入自己的迷宫。幻影出现,紧随他而来的自己。生命似乎在那一刻就已经停止,之后,他所面对的、不断努力挣脱的只是自己为自己设下的心障。燃烧喷薄出的火花在黑暗中绽放出的光亮远远超出人造的灯光,似乎只有如此,才配得上他生命的终结。
似乎平淡寡味的上班族,外派到某个动乱的国家去结束公司庞大的工程,他走进一片似乎荒废已久的建筑群,斑驳的钢铁之城透出淡淡的阴森,和一丝忧郁。谁也不知道,后来,他居然会暴发出那样的愤怒,像一个英雄般地冲向迷宫中心的未知,像一个恶人般地去毁灭某一样事物。
观看这一切的,是被小丑和种种幻彩的景象所吸引而来的小女孩。她灵动,好奇,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孩子,所以马戏团和光怪陆离才能牵引着她一步步走入迷宫。
我想,三个本不相关的故事正是这样相连。
人生,可能就是一个迷宫,小女孩所希冀的是与她的家乡日本完全不同的西洋世界中的色彩与画面,她走入之后,对自己身处的迷宫及危险毫无知觉。
如同功成名就的赛车手,创造辉煌的赛道却成为他葬身之所,因为他已然迷失在自己的迷宫之中,十连冠之后会是什么,比赛、冠军、荣誉,在此似乎已经毫无意义。能所对手甩在后面,而心魔却丢不掉。不如,用火烧掉自己心中的迷宫。
人类的造物总有一天会反叛它们的主人。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人类,最终会不会像大友克洋所描绘的那样,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之中呢?
小女孩观看着赛车手,观众在观看着小女孩。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小女孩、赛车手和那一个公司职员,我们也可能正走在某一个通向美梦、死亡或者灾难的迷宫之中而毫无察觉。
最后,我们会怎样走出迷宫?
至少,我希望,我能够像最后那个故事中的主角一样,在最后一刻爆发出英雄般不可一世的气概。
6 ) 绘梦的人
大友克洋和另外两名监督用动画的方式描绘了他们的梦境,并以此铸造出梦的迷宫。
这不禁令人很羡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梦境,而大多数人却没有资源、没有能力将他们描绘出来。所以,在平常的世界可能我们也只有在做心理分析的时候才会对梦境进行认真的描述和研究。于是这些迷宫般的梦境,也不断被我们一再遗忘。
你是愿意做那个绘梦人,还是甘于只做一个旁观者?
-------------------------------------------
http://www.leeforce.com
8/10。板块状行走的人群突然停下,熔化成黑胶蔓延着画面大部分;灿烂飞动的焰火和扭曲至炸裂的肉体机车,在观众喝彩声中分崩离析;狂热的经济建设起得却是丛林沼泽的废都,发疯的机器工头每日送给男主充满零件污泥的早餐。三个故事很像黑暗版[幻想曲],剧中剧结构和画面光怪陆离相当烧脑,差点看不下。
我靠,日本动画做成这样了!
给人感觉太强烈了
迷宫物语——艾丽丝梦游仙境;狂奔的男人——当功能消失之后,目的仍要实现;工事中止命令——在杉冈勉觉得机器人只知道执行设定的任务之时,他自己也成了一个只知道执行设定任务的人,人和机器人有时候并没有区别~
那个国家的动漫已经做到这样的地步了!
不懂赛车那部分
一点也看不懂...
依旧是大友克洋那段最好玩
cult、诡谲、奇幻、迷离、天马行空。7.3
很CULT。
森本晃司叔~
几个人的风格都非常明显,不过还是更喜欢第一段,既有日本传统,又充满想象力和变化
马咪马咪哄~
一看就是认识。大友克洋最明显,川尻次之,另外一个不太熟悉。等看过银河铁道看看。
疯狂的复调,赋予妄想以有形。--短评《迷宫物语》『Tab』
异色
音乐真好听....
小时候闭路电视放这种动画,有点害怕没看完。曾经一度把这片跟《回忆三部曲》搞混。诡谲、疯狂、天马行空,实验色彩颇重。1+2式分段,主体《迷宫物语》非常诡异,带出两个故事, 川尻善昭的《狂奔的男人》概念在后来他在《黑客帝国动画版》里的“世界纪录”里如出一辙,后者更像是本片的延伸。大友克洋《工事中止命令》最喜欢,自然与智能文明的对撞,在二者面前,人类都是非常渺小的,最后一幕挑战机器大怪兽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感觉游戏《美少女万华镜》的模式应该是参考了这片。
晚上看有点害怕
手法并不新颖。开头和结尾比较喜欢。中间就不是感兴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