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动漫美国2018

主演:亚当·桑德勒  凯瑟琳·哈恩  史蒂夫·布西密  赛琳娜·戈麦斯  阿什·布林克夫  梅尔·布鲁克斯  科甘-迈克尔·凯  安迪·萨姆伯格  法兰·德瑞雪  大卫·斯佩德  凯文·詹姆斯  莫莉·香侬  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  乔·怀特  克莉丝汀·泰根  乔·乔纳斯  吉姆·加菲根  

导演: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1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2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3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4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5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6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13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14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15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16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17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18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19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1:54

详细剧情

  子孙满堂,亲朋和睦,吸血鬼伯爵德古拉(亚当·桑德勒 Adam Sandler 配音)在享受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只不过喧嚣过后,他也陷入深深的落寞中,似乎冷酷的伯爵也开始期待美好的爱情了。善解人意的梅菲丝(琳娜·戈麦斯 Selena Gomez 配音)看透了老爸的心思,于是带着家人和朋友们踏上了一段充满惊喜的意外之旅。在百慕大的怪兽游轮上,德古拉邂逅了美丽的人类船长艾丽卡(凯瑟琳·哈恩 Kathryn Hahn 配音),他对这个美人一见钟情,却没有意识到对方来自死对头的范·海辛一族。  与怪兽们缠斗上百年的亚伯拉罕·范·海辛(吉姆·加菲根 Jim Gaffigan 配音),意图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将死对头德古拉以及他的伙伴们一网打尽……

 长篇影评

 1 ) 《精灵旅社三》:开心才是最实在的收获

今天刚刚看完就忍不住想一吐为快...

首先很高兴第三部没有砸掉“精灵旅社”的牌子。其实近些年来的动画,第一部往往能呈现给人一个新奇的设定、世界观,配上时不时的一些笑点和一个(并不见得多深刻)内涵便可以走红。但是一旦到了续集,无可避免的,观众的对角色和环境的新鲜感就会减少;如果不能在主旨内涵上多多下点功夫,那肯定会让观众失望。近些年的《神偷奶爸三》,窃以为就是一个典型。

然而《精灵旅社三》在新的主旨上做得还算可以——至少从第一部的“怪物对人的偏见”变为“人对怪物的偏见”(第二部个人认为比较玄妙...实际上是延伸第一部的主题+家庭之间的矛盾/代沟+以及“Dennis是人类or吸血鬼都无所谓”)。但是,尽管与每部情节相关的小主题有所不同,贯穿三部的主线其实就是“现代新观念与保守旧观念之间的的相互调和”。这一点可以在第一部中的接受Johnny/人类带到旅馆的流行音乐与新观念,第二部中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大量出现,第三部Dracula应不应该再婚等等地方都可以体现。顺便一提,虽然我用了“调和”一词,但事实上,新观点的胜利更加明显。

电影海报

不过,尽管《精灵旅社3》在主题上做的不错,其在情节上的处理还是稍显粗糙。其中很明显的一点便是角色们的“嘴炮”过多过尬过于无所不能:比如埃丽卡对怪物们态度的转变,就算电影中体现了Dracula一家的相亲相爱、Dracula对她的出手相助,同时出现的还有Dracula在晚会上讲的人生大道理(正常生活中有谁会说话这么头头是道啊..orz)。同理的还有Johnny对Mavis的洗脑(在最后蹦迪的时候..少林宗师可还行)。最自然、最有力的推进情节发展的方式不应该是光凭一张嘴,而是用角色们的所作所为让他们互相影响,同时说服观众。(是不是听起来很老套?但这是事实). 作为导演or编剧,你可以通过角色之口传达你想让观众知道的道理,但过多地使用‘金句’会让整个发展看起来很单薄。

除此之外,我最最最想吐槽的是这个电影的结尾....我不知道为什么剧组选择了“用正能量的音乐来打败负能量的音乐”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resolution/解决方案。甚至最后,扯了半天正能量正能量邪恶邪恶,到头来居然是在比谁更洗脑...不过,考虑到《精灵旅社3》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一点——其中数不胜数的流行音乐——这个结尾就变的..稍微合理了一点?(可能剧组想“哎呀都找来Tiësto啦不如就让最后对决和音乐有关吧~

是的,有Tiësto

(p.s. 除了Tiësto,电影中其实还用了Micheal Jackson的Bad, 和Bruno Mars的24K Magic)

不过我还是觉得可能是编剧们到最后想放飞下自我...

说到放飞自我,其实《精灵旅社3》何尝不是一部充斥着各种脑洞、吐槽、与玩梗的电影,一部让大家在电影院里可以开怀大笑的作品。当范海辛的曾孙女遇上德古拉,亚特兰蒂斯变身拉斯维加斯。It is just a fun and harmless movie that provides a good way to spend 90 minutes in cinema with your families. 你去看它,开心才是最实在的收获。比起第二部,第三部一大明显的优点便是连贯的众多的笑点。(虽然有一些笑点国内的观众可能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难get到). 可能对于这些笑点呢,文字实在是很难表达出那些呈现在荧幕上的可爱与滑稽,我只能说:“好看,快去看”


我再来补充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吧...

1. 电影中的“宇宙最最最洗脑魔音”玛卡丽娜Macarena来自西班牙组合Los Del Rio;其专辑发行于1996年,被称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拉丁唱片,曾稳居B榜榜首连续14周..也是b榜评的All Time Latin Songs的第一...如果在迪厅听到这首歌的话,大家都会去做同样动作,就是电影里那个‘伸手..翻手..摸头..摸腰..摸屁股..最后再扭一扭..’的动作 2.Mavis的配音是Selena Gomez 3. 绿绿史莱姆全场最萌不接受反驳 顺便电影中史莱姆生孩子的部分跟预告比起来应该是被删过了,想看更完整的可以去看预告

从官网上截的图,www.hotelt3.com

4. 绿绿史莱姆(好吧他叫Blobby)的配音是Genny Tartakovsky,正是本片的导演+编剧

图源同上

5.这个Dracula真是骚死我了...

图源同上

6.所以说隐形人平时都是不穿衣服的吗...就算大家看不见..会感冒的..

图源同上

7.埃丽卡船长无论是在电影海报、预告片、还是官网角色介绍中都没有出现(不过解释得通 8.《精灵旅社三》不是迪斯尼的,也不是梦工厂的,也不是环球的,是索尼的 9.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梗?

图源同上

10.想到再补


图片及资料来源: 官网:http://www.hotelt3.com/ IMDb页://www.imdb.com/title/tt5220122/ Wikipedia://en.wikipedia.org/wiki/Hotel_Transylvania_3:_Summer_Vacation Macarena://en.wikipedia.org/wiki/Macarena_(song)

 2 ) 《精灵旅社3》新款怪物大盘点

我很喜欢《精灵旅社》系列电影,原因之一就是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怪物,而且全部都超!可!爱!作为一个《神奇动物在哪里》读者+“怪力乱神”爱好者+撸狗狂人,《精灵旅社3》完美地满足了我的要求:可爱怪物、搞笑剧情、好听配乐、激萌狗狗。

除了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中出现过的德古拉家族、科学怪人、木乃伊、隐身人、狼人、九头蛇等大家熟悉的怪物之外,第三部出现了更多的新怪物,有的可爱、有的古怪、有的美丽、有的奇趣……除了怪物之外还有造型奇葩的范海辛家族,不过再怎么说他们也只是人类而已,对于我而言还是怪物比较有趣。

让我们先从狗狗说起吧!

小狗狗

这只体型巨大的小狗狗是小狼女Winnie和卷毛头Dennis的宠物,名叫Tinkles,当它戴上帽子,穿上风衣时,就摇身一变成了“Bob”。 而且没有人(或其他怪物)能认出来Bob就是Tinkles,人类丈夫Jonathan超喜欢Bob,大约和我一样是个撸狗狂魔。 小狗狗的特技是流口水,还能够奔跑~跳跃~不停歇~ 台词和树人格鲁特差不多,只有一句:“Hi Bob”。 还有一部Tinkles作为主角的短片,片名就叫《Puppy》(可以直译为“小狗狗”),强烈推荐大家找来看一看!这部短片起到了承上接下的作用,解释了小狗狗从何而来,也解释了为什么德古拉需要度假。 可爱指数:❤❤❤❤❤

小魔怪

小魔怪(Gremlin)是怪物航空公司的机组成员,大尖耳朵和尖锐的牙齿与1984年的电影《小魔怪》如出一辙,但是绿色的皮肤却令人想起哥布林(Goblin)。 小魔怪的特技是折磨人、捉弄人、捣乱、胡闹、毁坏东西…… 可爱指数:❤

El Chupacabra(左)鱼侍者(右/背景)

El Chupacabra这个词由西班牙语中的吮吸(chupa)与山羊(cabra)组成,顾名思义,是一种靠吸食山羊以及其他家畜血液而存活的南美怪物。你可以在波多黎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找到它的身影。 每年都有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类新闻提到家畜因被吸干血而离奇死亡的事件,因此麻瓜们能够看到Chupacabra的几率非常高。 可爱指数:❤❤❤ 这张图中的另一个角色是鱼侍者,英式口音+三白眼+一本正经地搞笑,实在是太棒了,是我最喜欢的配角之一。尤其是鱼侍者遭遇狼孩子那段,真是令人笑到横膈膜抽筋。而且还特别多才多呢,基本上就是英式管家的真实写照。 可爱指数:❤❤❤❤❤

Kraken

Kraken是是北欧神话中游离于挪威和冰岛近海的海怪,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它是克总的化身。基本上海中能够袭击船只的生物也就那么几种, Kraken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可能是因为造型实在太炫酷,无论是杰克·麻雀船长的黑珍珠号,还是《刺客信条2》中的玛利亚号,都吃过这种章鱼造型的北欧海怪的苦头。 Kraken的特技:唱歌、跳舞、束缚、摧毁一切 可爱指数:❤❤❤❤

亚特兰蒂斯人

因为《精灵旅社3》中涉及到亚特兰蒂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Atlanteans(亚特兰蒂斯人),他们长得很像阿凡达……蓝色的皮肤、炫酷的发型、身上布满鳞片、手脚之间有蹼。 这些亚特兰蒂斯人打碟很有一套,动次打次666。 可爱指数:❤❤❤

九尾狐

在《精灵旅社3》中,出现了一只九尾狐,没有任何台词,但是据我统计至少登场了三次。众所周知九尾狐是我国特产,无论是《山海经》、《搜神记》还是《封神演义》都有九尾狐的身影,日本神话中的玉藻前也是一只九尾狐。 可爱指数:❤❤❤❤❤ 不知道在下一部《精灵旅社》中,会不会出现更多东方怪物的身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史莱姆宝宝(左下角)

史莱姆宝宝其实不算新的怪物,但是超级萌。它的图不是很好找,这张海报左下角,大史莱姆前方的那坨绿色的小果冻,就是新角色史莱姆宝宝。史莱姆宝宝可以说是大史莱姆的心头肉,无论想要什么,都能瞬间变给它,最后还变出了一只史莱姆狗狗给史莱姆宝宝。 一开始我以为史莱姆狗狗是更小一号的史莱姆宝宝,直到看到Bob和史莱姆狗狗互相闻来闻去,才反应过来那是一只史莱姆狗狗。 可爱指数:❤❤❤❤❤

剧情上来说,《精灵旅社3》属于那种阖家欢乐的爆米花电影,没有太多的复杂转折,但是小朋友们都看得很开心,影院里一片笑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精灵旅社3》中的水花效果已经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了,船前进时泛起的浪花完全就像是实景拍摄出来的场面一样。

虽然说没有特别值得深究的剧情,但是这部电影里提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怪物们并不是只能"Zing"一次。

德古拉"Zing"了第二次,对方是人类,那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

  • 是否怪物可以对怪物"Zing"一次,对人类再"Zing"一次?
  • 是否怪物之前"Zing"过的对象死亡之后,可以再次发生"Zing"?
  • 怪物能否在和"Zing"的对象相处时再遇到另一个可以"Zing"的对象?

"Zing"是《精灵旅社》系列的核心理念,理论上来说每个怪物一生中只能"Zing"一次,一辈子钟情于同一个对象,但是在《精灵旅社3》中用整整一部电影来推翻了这个理论,对片中的情侣们是否能够一辈子忠于彼此画下了问号,对情侣中一方伴侣死亡之后,另一方是否会再度陷入爱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3 ) 《精灵旅社3》,把一个正确的故事讲好玩

“有趣的坏蛋,乏味的好人。”这是几乎所有续集都会面临的困境。毕竟,正面人物已被预定好,结局不可更改,此外风格上还要与过去接轨。

续集不易,而为《精灵旅社》这样曾获巨大成功的影片续集更不易。

一方面,它原作的价值源于颠覆,正因颠覆了以往人们对吸血鬼的认知,才营造出一个异世界,笑料与悬念皆从此出,但这种离奇、新异往往只能一次性成功。

另一方面,成长是一个比较狭窄的话题,极难有所拓展,所以续集往往给人以说教之感。童话的责任是寓言化,作为寓言,开新篇总比续旧章来得容易。

《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是一场带着镣铐的舞蹈,不免有些拘谨,单从幽默的角度看,它不如前两集。毕竟,在前两集中,德古拉是全新的,一颦一笑自带笑料,可到了第三集,他的上蹿下跳、玩世不恭已成规定动作,不再出乎意料——坦率说,在《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中,反派范海辛已变得更好玩,德古拉反而有点装模作样。

必须讲的故事最难讲,亦最考验着原创的水准,《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的叙事策略值得玩味:

首先,《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开出了一个全新的话题:爱能否有第二次?

在世俗社会中,爱正日益被神话,已从个人体验升格为活下去的理由,则爱的排他性、易逝性便成了一个问题。每个人都知道爱的到来,可一旦重复,它还是爱吗?正如嗜辣的人天天吃辣,辣会不会也成一种痛苦?

爱是惧怕分割、惧怕磨损的。更具体点说:在子女眼中,当单身父亲爱上了别人时,他还会继续像过去那样爱我吗?这是不是对母亲的背叛呢?该如何接纳一个陌生人,与他共享隐私与亲情呢?

如此追问下去,就会发现,这关乎“理想的爱”与“真实的爱”之间的落差,所谓成长,其实就在于我们理解并接受这个落差——在爱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妥协、退后与忍让,接受对方的不完美,所谓“理想的爱”是不存在的,但生而为人,我们又必须保存“爱的理想”。

在《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中,德古拉的犹豫、焦虑、苦痛与迷茫皆源于此——他需要平衡各种爱的关系,既让女儿相信他依然爱她,又要说服自己,这场爱绝不是对过去的背叛。所以,他居然糊涂到没发现他爱上的人是范海辛的曾孙女,一个时时刻刻准备干掉他的人。

其次,用半遮挡的叙事方式来创造悬念。

在前两集中,德古拉的万能人所共见,范海辛已不足以对他构成挑战,这就给《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的叙事带来难度——没有悬念,故事该怎么讲?

《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的应对策略令人赞叹,它采取了半遮挡的结构——观众能清楚地看到,杀手正在靠近,色迷心窍的德古拉正一步步走向圈套。然而,杀手下一步会怎么做?范海辛的大杀器究竟是什么?这些又被完全遮挡起来。

半遮半掩的故事最有悬念,因为它邀请观众也加入到故事的编造中,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吓唬自己。

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让读者融入到故事中,取消他们的警惕性,但《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作为动画片,有天然短板,即:它与现实有不小的落差。

所以在具体的细节上,必须加入大量“麻醉性设计”,比如德古拉被爱催眠,突然变得幼稚起来,他的种种行为其实都来自现实生活。然而,一到情节的高潮,《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又会采取克制陈述,德古拉与范海辛的曾孙女都用自创的外语来表达激动,通过陌生化,来保持煽情的分寸,不至于滑向肉麻。

在这些技巧的拿捏上,《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专业且成熟。

其三,保持了狂欢化的主调。

《精灵旅社》前两集能取得巨大成功,在于它的狂欢化设计——故事节奏紧凑,正反人物并非截然对立,海量炮灰出场(如史莱姆、弗兰肯斯坦、狼人、女巫、骷髅、八脚怪、隐性人格里芬等,他们每个人都是话痨,却又是不一样的话痨)……

《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最出彩的是大结局部分,范海辛的大杀器出场,居然是一个音乐狂魔,在坏音乐的指引下,它会变得狂躁,在好音乐的引导下,它又变得善良。于是,善与恶的斗争变成了DJ的技艺对抗,最终,更具魔性的正能量音乐打败了可怜的范海辛……

这种狂欢化设计还包括大量细节段子的堆积:被海量孩子折磨得筋疲力尽的狼人夫妻,已经彻底机械化的范海辛,不断惹麻烦的大狗……

《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的故事基础是一次充满阴谋的度假旅行,但旅行节目的精彩设计,乃至造型怪异的邮轮,无不体现出制作者的匠心——一旦进入狂欢模式,《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立刻找到节奏,这恰恰是国产动画片最缺乏的东西。中国的动画片制作者们并不缺乏智慧与深情,但他们缺乏一份淘气,在把正确的故事讲好玩上,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

不否认,《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不算惊艳,但对于看过《精灵旅社》前两集的观众来说,它是一个巨大安慰——故事仍在一个不低的水准中继续,德古拉仍然活着。

而这,就已经足够完美了。

 4 ) 精灵旅社3

对这部的期望不那么高,反而观感挺好。

Mavis的戏份还是好少啊0.0

没有第二部那么多恶趣味的东西了。

还是觉得第一部是最好的,剧情比较优秀,介绍了世界观,讲了一个打破成见人类和怪物互相接受的故事,还有一条Mavis和乔纳森的感情线,第二部单调点讲了婚后生活,这一部主要剧情太少了,就德古拉感到寂寞去度假然后遇上范海辛坠入爱河。不过笑点更加密集,看着挺愉悦的,体验较好。

多少还是有点强行延续剧情,德古拉第二春不能接受,虽然能理解但还是原配好啊。前面两部又卖人设,强调德古拉多么思念旧爱,对原配多么忠贞,还强调zing只有一次,现在又强行改设定,我不喜欢。

另外船长的建模我也不喜欢,我承认我是颜狗,船长的样子长的不讨喜,所以不支持他们两个在一起,太没有cp感了,感情线也有些仓促,就好像靠一个zing支撑他们的恋爱。

另外发现一个小彩蛋,就是在电影里发现了九尾狐。

 5 ) 真爱打动人心,音乐唤醒情绪

真爱打动人心

我一直相信,人有很多契机去打开一部精彩的电影,有些契机甚至冥冥中和潜意识的。今天出门忘记带伞,一头雾水用来形容迷茫,一头雨水用来形容我的狼狈。吹干头发,换上毛茸茸的睡衣,重获温暖后,鬼使神差地打开了这一部动画片,一部温馨又搞笑、影射现实又无比夸张的动画片

亲情让人感觉到无比踏实。这次疯狂的假期,就是梅维斯担心父亲长期工作备受压力而策划的。父亲担心女儿不能接受他的第二春。狼人夫妻照顾着一大群小朋友而长期没有二人世界。里面有太多的亲情元素让我感动。里面是怪兽的世界,也是现实的世界,虽然没有正面提出,但是也在观后的余韵中思考:我们如何支持与关心家人?在他们感受到压力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一人抚养女儿长大的父亲是否可以拥有第二次心动?孩子如何看待父母自己的生活?夫妻如何平衡彼此的时间和照顾孩子的时间?

影片用滑稽地方式让我们看到,爱是理解与包容,是尊重对方的想法同时为其提供坚强的后盾。透过情绪去看家人背后的需求。梅维斯并非拒绝父亲拥有第二次心动,而是担心在那之后父亲会离开她去其他地方。在我的理解中,爱永远都不会是操纵与无理地干涉,而是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差异中维系彼此的联结。

跨越种族的包容也能在影片中得到反应。人类与怪兽之间并非水火不容,大家都希望和平共处地生活,追求各自的幸福,相互伤害和二元对立只会毁了所有安宁。影片一开始以教授追杀德古拉一行怪兽开始,以德古拉挽救教授生命,感化教授,化解仇恨为终点。这个理想化的色彩带有基督教的教义在其中。那便是我们不能永远活在仇恨当中。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也有相似的思想核心。

反观我们当下,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生活看似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实则加剧了极端的思想。在一部网飞的纪录片《the social dilemma》就可以看出,大数据识别我们喜好后,会推荐我们喜欢的认同的信息。活在信息茧房的大众,难以听到不同的观点,活在“我坚信的就是对的”的世界中,越来越难以容忍差异。粉丝圈相互对立,动辄吵架,混淆事实与观点,盲信盲从。割裂的世界让我感到害怕。私以为趋势面前,个体能做的十分有限,至少可以尝试不加入阵营,并且尝试去理解相互对立观点中的共识。

音乐唤醒情绪

我曾经感慨,两样东西令我深深着迷——伟大的思想和动人的音乐。影片最后的决战竟然是正方与反方,看谁能用洗脑的音乐控制带有毁灭力量的巨大章鱼。这是我见过最有趣的决战,甚至我觉得反方的动感音乐更加洗脑。

音乐的力量是跨越语言、跨越时空的。虽然影片表现得夸张,但是音乐的确有操控人情绪的力量。当我认真且沉浸地去观看《裂缝中的阳光》的MV时,感到热泪盈眶无法自拔。当我观看电影大结局的时候,会不由自主摇头换脑,手舞足蹈。因此,被淋成落汤鸡的烦闷一瞬间消失殆尽,愉快与自如被音乐唤醒。

最后,影片带来的是感官的体验,我想用文字和理性固定住这一份感动。就像那如天气变化的情绪终究会散去,而相机咔嚓一声可以捕捉某一刻的风云变幻。

 6 ) 《精灵旅社》:打破人类的自我崇拜

《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2018年夏登陆院线,距离第一部上映已经过去6年,热闹程度有增无减。相比两部前作,这部续作的故事不再局限于精灵旅社内,而是转移到了百慕大的豪华邮轮上,场景既封闭又开放,解放了编剧的想象力,视听效果更加丰盛。

哥特文化是典型的亚文化,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了一种邪恶与神圣边界模糊不清的状态,风格以阴暗、恐怖、神秘为主。哥特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主角则多是游走在人类社会边缘的吸血鬼等怪物。《精灵旅社》系列是将亚文化纳入到主流文化中的产物,其中很多角色都是对经典哥特形象的再创造,恐怖神秘的气氛被神经质的喜剧感取代,故事变得通俗热闹,价值观也趋于传统。该系列网罗了众多经典的怪物形象,如欧美家喻户晓的德古拉、弗兰肯斯坦;同时杂糅了现代流行元素,如智能手机、鬼畜视频、洗脑神曲等。这些尝试让电影的受众基础变得非常广泛,成为一部标准的合家欢电影。

《精灵旅社》系列在对经典怪物形象的改编上,德古拉无疑是最成功的那个。严格来讲,在两部前作中,德古拉算不上第一主角,他不是故事冲突的直接当事人。第一部中,德古拉在影片前半部是人类与吸血鬼相恋的阻碍力量;第二部则是吸血鬼与人类诞下的混血儿的自我认知过程,德古拉只是充当了这个过程中不断抓狂的外公。然而,德古拉的形象却是整个系列中最丰满的,他拥有完整的人物弧光,性格中的矛盾部分激烈碰撞,并在这种碰撞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到了第三部《疯狂假期》,德古拉终于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并延续了他矛盾的一面——恪守“一生只能爱一人”的价值观,却在妻子死后多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别的女人。

在《精灵旅社》系列中,德古拉一反大众认知中的吸血鬼形象,虽然仍旧拥有超人的力量,最擅长的却是卖萌。其实德古拉的“萌化”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对吸血鬼文学与影视发展史稍有涉猎,便知道吸血鬼形象其实始终在随着时代发展演变,而受众对吸血鬼的态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诺斯费拉图》(1922)

《诺斯费拉图》(1922)算是吸血鬼电影的开山鼻祖,该片塑造的吸血鬼形象丑陋扭曲,阴森可怖,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吸血鬼在受众的认知中是偏向负面的恶魔形象。1966年,在ABC的电视剧《黑暗阴影》中,乔纳森·弗里德塑造的吸血鬼形象上更接近于人,并像人类一样具备反思和共情能力。至此,人们开始改变对吸血鬼的刻板印象,影视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也逐渐从嗜血怪物转变为神秘绅士。1992年,加里·奥德曼在《惊情四百年》中扮演的德古拉伯爵,虽然仍是邪恶反派,但他气质华贵,性格丰满,承受着悲伤的过往,因此也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同情和喜爱。1994年,根据安妮·赖斯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夜访吸血鬼》上映,汤姆·克鲁斯扮演的吸血鬼拥有绝美外貌,征服了大量女性观众,他的迷人魅力几乎掩盖了这个角色的反派立场。从此,影视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彻底发生转变,他们的外形和性格不再仅仅是接近人类,而是成为超出人类的完美存在,偶像剧《吸血鬼日记》和少女电影《暮光之城》皆是如此。动画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发展轨迹和真人影视剧大同小异。到了《精灵旅社》这里,吸血鬼形象被进一步创新,德古拉保留贵族魅力的同时,竟变成了一个唠叨、傲娇、神经质的单亲爸爸。

汤姆·克鲁斯扮演的吸血鬼莱斯特

与《疯狂动物城》类似,《精灵旅社》也创建了一个众生平等的乌托邦。前者讲述不同物种、甚至天敌之间建立的牢固友情,后者则是怪物与人类和平相处甚至相爱通婚。但《精灵旅社》相比前者,其中的形象更加边缘,是彻头彻尾的异类。如果说《疯狂动物城》隐喻的是不同种族之间的包容与联结,那么《精灵旅社》隐喻的则是主流文化对亚文化、“正常人”对边缘人的接纳与理解。其实,哥特文化的发展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对世界重拾思考的内涵,致力于将艺术的触角探到人性的复杂幽微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灵旅社》的创新并非是完全抛弃了哥特文化传统。

重新梳理《精灵旅社》三部曲,不难发现,整个系列一直都在强调“接纳”这个母题,三部曲的主题非但没有割裂,而且层层递进,不断深化。第一部讲述女吸血鬼梅维丝爱上了中二的人类少年,全片围绕怪物对人类的接纳展开;第二部是双线叙事,梅维丝进入人类社会并渴望被认同,同时她的混血儿子丹尼斯也正在经历关键的身份认同阶段;第三部的主题是怪物与人类的双向接纳,曾对人类抱有偏见、认定吸血鬼一生只能有一次真爱的德古拉爱上了人类船长爱丽卡,爱丽卡还不是普通的人类,而是吸血鬼的世仇范海辛的曾孙女。

换一个角度看,这个接纳与被接纳的过程,其实也是逐渐打破人类自我崇拜的过程。第一部里,人类男孩进入怪物的世界,并入赘成为吸血鬼家族的女婿,成为彻底的非主流和边缘人;第二部,全片最大的悬念就在于混血儿丹尼斯的身份到底是人类还是吸血鬼,最终谜底揭开,丹尼斯不负众望成长为吸血鬼;第三部中的反派范海辛,宣扬人类与吸血鬼不共戴天,但非常讽刺的是,他为了长寿把自己弄成了人机结合的怪物,早已不是真正的人类,这一设定进一步击碎了人类的自我崇拜。在《疯狂假期》中,德古拉爱上人类兼仇人的设定,既是对前作剧情和理念的呼应,也是对主题的进一步升华。

尽管《精灵旅社》的创意脱胎于经典哥特作品,但其与北美主流动画电影大同小异,歌颂真善美,宣扬家庭的重要性,肯定爱的力量,最终落到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虽然价值观偏向保守,但必须承认,对于低龄观众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短评

最美不过夕阳红,其实也算家庭电影一种了,每一部的核心其实都是家庭关系的变种与放大。而整体娱乐性非常强,包括这一部,斗歌与各种恶搞,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可看性。

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娱乐性强,笑点足,挺感人的。

6分钟前
  • 橘猫爱吃鱼
  • 推荐

你们对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一无所知!

8分钟前
  • 天启战神
  • 还行

Say Hi Bob!

11分钟前
  • 小二
  • 推荐

用dubstep唤醒克苏鲁简直要笑死了,结尾高潮算是把系列一贯的音乐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吧,整体真的超欢乐,真的超好笑,真的超洗脑,梗多,节奏好,成年观众也能收获非常多的乐趣!

1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有小笑没开怀,还觉得有些闹哄哄的疲惫感。tinder、民航和邮轮旅游的特征都被搞进去了,世仇的铺垫到解决也表达完整,可就是不燃不欢乐也不动人。舞曲对决的层次递进感比较弱

14分钟前
  • seamouse
  • 还行

感觉一般了,结尾也是有点莫名其妙。热闹是挺热闹的,也挺逗的,但看完总觉得缺点什么。

19分钟前
  • 世界尽头
  • 还行

DJ battle DJ battle DJ battle!哈哈哈哈哈哈哈。非常非常适合带着小朋友一起看呢。

23分钟前
  • kathleen9
  • 力荐

这一部格外宝莱坞了,但这无比欢乐的沙雕系列,还请一直拍下去吧。想看怪物家族不断开枝散叶,想看大同世界不断zing zing zing,想看残酷世界不断乌托邦化。骚入骨髓的德古拉简直是七夕必备,不,常年必备。而狼家的萌,依旧最具杀伤力。不过还是前两部好看点,也许范海辛不够讨喜。三星半。

25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感谢亚马逊的点映,在上映前半个月就在电影院看到了~事实再次证明美国人民的三大休闲活动是喝酒蹦迪坐游轮。其实本来是个挺好的点子的,怎么就写成了这么一个剧本呢,最后拔高主题的环节还强行掰到了肤色上,我当时真的白眼都要翻到后脑勺去了🙄 怪物们的习性看到第三部也都觉得习以为常了……

30分钟前
  • gerald
  • 还行

应该给八爪怪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它弃暗投明,改邪归正。

35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没想到全片最大的高潮是在结尾处的DJ battle那里,电影院熊孩子都要跳到座位上蹦迪了,音乐很燃很嗨。

36分钟前
  • 第二最爱
  • 推荐

猜中了开头,也猜中了结尾,唯独没有猜到高潮能拍成印度歌舞片。。。

37分钟前
  • li
  • 还行

好好看好好看好好看 为这样的动画片打call

39分钟前
  • 王彦_千禾
  • 推荐

一直在想做怪物是不是不用工作,直到这一部才想明白,主角们是财阀怪物和他养的一堆食客,底层的僵尸与女巫还是要工作的……

40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意义并不大

44分钟前
  • 葱油饼
  • 还行

虽然低幼,但可看性还不错,很欢乐的暑期档合家欢动画,最后的神曲一响也是够厉害了。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女主太不讨喜了…… 为神马不让我打分!国外已经上映了呀!

46分钟前
  • terrala
  • 还行

笑点不断,恶趣味十足,太合适带熊孩子看了

49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从第一部的父女代沟,到第二部的下一代教育理念冲突,再到第三部的父辈晚年生活。父权的反叛与和解是近年好莱坞合家欢系列动画一条常见的主线,《海底总动员》《海洋奇缘》《疯狂原始人》《寻梦环游记》之类都是这套路,精灵旅社的父亲最可爱。发掘出每只怪兽身上独一无二的梗,创意无限。光是那坨连台词都没有的绿果冻就贡献了多少笑点啊……还有船上那群表情高冷性格kuso的咸鱼服务生、神曲最终对决什么的~游轮控表示一本满足。这动画的人物动作越来越夸张,光是动作就自带笑点…

5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