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迪士尼还能拍出来这么无聊然后让人尴尬不适的作品。真没啥值得多说的,主线剧情从一开始就充满着要反转的气息,剧情走向我完全猜到了,内核也是老套的不得了。然后最尴尬的事情,这内核上像是个家庭向的作品,却是个世界上大多数家长不太好带着孩子看的作品。
当这种反常的操作出现在这种大厂身上的时候其实去剖析原因就变的简单了,一些对于剧情毫无意义的人物设定,虽然在剧情中不突兀,但用意太过明显,完全是为了迎合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短期赶工做出来的一个流水线作品。buff叠的是真多,主流争议社会问题全叠上,但凡少叠两个我都不能这么轻易看破你们拍这部电影的用意。
真不愿意多说啥了,整个制作组都该给美术多磕几个响的,画面是真的不错。三星的及格流水线作品,过于老套扣一星,过于明显地迎合政治正确导致观感一言难尽扣一星,美术组捞回一星,最终喜提两星。真是大厂仗着自己家大业大敢这样瞎搞……
影片本身非常不错,想象力丰富,还是比较好看的。就是黑人内容,同性内容,左派政治正确真的太恶心了。这些刻意加进去的内容真的很影响观影。同性恋黑人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自然界就存在,非要可以宣传加进动画片真的用心险恶,在这么下去真的要美国要完犊子,左派为了选票,权利,真的讨厌,迪士尼在这么搞,搞不好会破产。
一流的创意,二流的故事和人物 Strange World 12/26/2022
这部动画电影的创作班子有好多亚裔姓名的人,包括刘玉玲参与配音,加上今年早些时候的 Turning Red,迪斯尼动画的亚裔势力在壮大呀。
电影把“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一个生命体”、“没有好动物坏动物之分、重要在于维持一个健康的食物链和保持生态平衡”的构思具象化成为在大海龟体内的一场冒险,这一点很有创意,也借由三代人对于自然的不同价值取向(爷爷是早期的“人定胜天”的比较野蛮的开荒辟地,爸爸是比较温和但其实是拿来主义的“为我所用”,而儿子则代表了保护自然、修复人类蒙昧对世界造成的破坏的更加积极的态度)表达了对于新生一代的乐观和赞赏。
但是比较败笔的是,电影弱化了这条主线,在靠近结尾的地方才揭示它,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篇幅去做更深刻更精彩的演绎。并且爸爸和儿子发现大海龟、意识到“绿葡萄” pando 是在攻击大海龟的心脏,推演太快,转折太大,没有足够的铺垫,显得动画人物很聪明而观众很笨。电影选择了用爷孙三代的矛盾及其化解做为主线,私以为人物刻画不够鲜明可爱,我尤其不喜欢爸爸的配音和儿子的扮相,很多地方太过于一惊一乍显得很低龄化,影响观感。至于政治正确什么的,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总的来说,一流的创意,二流的故事,二/三流的人物。片名也取得不够响亮。不过这是我作为成年观众的评价,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把抽象的、人体内微观世界无法观测的生物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学习到生态平衡的概念,寓教于乐。
现在迪士尼的儿童片也学会了中国人春秋笔法这一套东西了。夹带私货成了电影的常态,尤其是动画电影,常常打满了意识形态。
不好的例子很多,但是这一部还可以,算得上是认真的讨论了一下。并且屁股不歪。看到刚开始出现的男朋友,我还以为又是一个硬塞政治正确的动画产物,但是看到后面,算是有些深刻的讨论。我们来扒一扒。
表面上三代人代表着某种父子矛盾的轮回。其实,是文明形态之争。爷爷是代表西方的海洋文明形态。崇尚冒险,进取,已获得巨大收益的文明。无论进行探索,掠夺,殖民,都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抢只需要一颗勇敢的心就够了,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杰克吉伦哈尔配音的主角父亲,代表东方式的农耕文明,重视有限资源的极限利用和开发。电植物隐喻着工业文明,飞机撒农药,汽车运输,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现如今密不可分的捆绑到了一起。但是农耕文明及其保守和独裁,只想传给下一代就好,没有太多进取之心。可贵的是,在这个电影里没有强调哪种文明更好,儿子种植电果,开创了科技时代,但是到了完全未知的领域,明显爷爷的喷火器更能打,而且他独自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了20多年。侧面说明海洋文明在遇到完全未知领域时还是管点用的。
关键的戏码是爷孙三代在船上打牌的桥段,道出了全篇的核心议题。两种文明形态面对危机的处理方式都会导致文明的灭亡。就像孙子说的,你们俩才是坏人。这个角度是跳脱文明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发言。是站在全人类利益的角度发出的呐喊。最后解决危机是靠学习跳脱原有框架去看问题,真的找到病根,才能药到病除。
东西方的文明都有优点和缺陷,都经历了彻底的失败。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两种东西都会成为过去。要说对人类有价值,现如今也应该只有参照系价值。死死抱着哪一种不放,都没什么好结果。
做好了烂片的心理准备,结果看完觉得还蛮惊喜的。之前看过一部日本动画《来自深渊》,设定非常相似。这一部可以说是《来自深渊》+《神奇动物在哪里》。
儿子的设定是通讯录,于是看到了很多豆瓣上的评论讨论这个问题。有一条说:“尤其在儿童电影里讲那么多同性之爱,对于这个群体我们尊重,但真的没必要大肆宣传”。对于这种评论,还是要说一下的。
首先,儿童电影里到底能不能讲同性之爱?迪士尼从《冰雪奇缘》里的一个桑拿房里就开始暗示了两个桑拿房男主是通讯录,到之后皮克斯的《光年正传》,再到这次,正面地完全不遮挡地的提出来:这是迪士尼的进步。
因为同性之爱是真真实实的爱情,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个很常见的场景,就跟我们童话故事里王子公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样。之前没有主流电影表述,现在有了这种表述,让儿童看见世界的不同,并且对此报以尊重,不是很好一件事吗?
有一则反对的声音是“这不是教小孩搞通讯录吗”,不好意思,不是,也教不会。性取向是天生的,你的小孩是通讯录不是被媒体“教”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自己是通讯录,从小到大媒体上都是男亲女,但是也没“教”我成为易讯录。电影及其他媒体上,对不同的爱情表达,展示了世界的多元。
其次,“对于这个群体我们尊重,但真的没必要大肆宣传”,这个观点对吗?
不对。
首先,如同女性泉易一样,通讯录泉易,不是从天而降的,是大多数通讯录争取来的。争取的过程中就有对“presentation”和“visibility”的争取:通讯录们需要被看见——这就是为什么通讯录要被成为“骄傲”?“LGBT 骄傲(也称为通讯录骄傲或简称骄傲)”是促进通讯录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需要在社会中的有自我肯定、尊严、平等和可见度。 骄傲,而不是“羞耻(shame)”和社会耻辱(social stigma)”,是支持大多数通讯录泉易运动的主要观点。
看得出虽然迪士尼是在刻意往“zz正确”上靠拢,但是我觉得没什么不妥啊。电影展现的本来不就是个“strange world”吗,所有事都是“strange”,但是其实主人公们都日以为常,欢乐地生活。
很早之前,有报道说《老友记》中对Ross的前妻是通讯录,这一段在中国平台上映之后被改或者删减 了,我看到一则评论比较有意思:其实剧评者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部剧里对Ross的通讯录前妻的生活,是以一种完全日常、平和、幽默地方式表达的,不批判、不猎奇,这就是我们生活里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小小的爱情故事——
《老友记》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剧,没想到现在还有人大呼小叫,“对于这个群体我们尊重,但真的没必要大肆宣传”。
最后,这部片里的那条可爱的狗狗,只有三条腿——
这些大呼小叫地人,是不是也觉得,只有三条腿的狗狗,“但真的没必要大肆宣传”?她们大概也不能理解,只有三条腿的狗狗,也可以很可爱,也可以被爱。
就本人的能力而言,这么合家欢的动画电影无论如何也不出长评,但是看了评分和一些评论,又一次惊呆了世界的参差。
这是一部非常中规中矩的迪士尼架构电影,核心很像皮克斯的一部短片《Laluna》,祖孙三代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去打理月亮。奇异世界里,三代同样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得财富,保护家人,传承财富,却在与家人处理边界问题上矛盾频发,最后他们跨过了各自思维僵局,分别与对方和解。
更大的视角是“拯救家园”这个主题,进入异世界后画面绚烂绮丽,生物细腻,最后解决问题的点落在人需要后退一大步,让位给自然。这在片子里没有问题,因为巨龟本身就是这个星球他们能生存下来的唯一依托,如果巨龟死了,人也无法存在。
我喜欢这部片子,为人父母,一想到未来,最恐惧的事绝对不是孩子会喜欢同性之类的……拜托,能找到一生挚爱已是万幸中的万幸,管那么多是要难道要上天……而是有一天,孩子跟你说“I know I don’t wanner be you!”会质疑自己是否是是个合格的妈妈,是否给她做了一个榜样,是否摆脱我的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思维禁锢,又是否把这种摆脱的努力变成了另一种禁锢强加到下一代身上,从而让他们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最可怕的是,失去了有更多选择的未来。
虽然知道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但是的的确确从心里觉得“You are a kid,you don’t know what you want.”不过,这个世界的确和片子一样,作为父母的我们,对这个巨龟了解多少呢?对比巨龟更梦幻更加无法想象的人生,了解多少呢?孩子们学会探索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感觉,清楚自己的判断,才是这场冒险里,唯一的指南针。
相信本身就是件很难的事。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应该是父母最困难也是最美好的修行了吧(///▽///)。
看见一些匪夷所思的低分评论……我觉得可能不是思维僵化目光狭隘之类,只不过所在的世界维度大概真的不同。互相尊重互相尊重,临别时再互道一声sb,现世依旧安稳。ಥ_ಥ
票房扑街了,恭喜迪士尼
年末最大的笑话:短评说 正确 培养了更多恐同患者。照这个逻辑,大陆根本没有恐同了吧,而且还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非主旋律哦。ps:还是那句话,与其贱兮兮天天盯着别人正确,不如听话守着自己的伟光正自嗨。自己用 zz错误 搞死了自己电影,但孜孜不倦批判的却是别人 zz正确 毁了他看的盗版质量,像极了那些随时嘲讽BBC,却对只能转载BBC的观网深信不疑的小可爱。多元 二字在大陆像个笑话,因为大部分孩子还没开化呢,行为和思想准则还仅限于:只要不是全白顺直,就能起哄发癫式的“独立”。
体内冒险漫游指南。原来“世界是驮在一只巨大乌龟背上的平板”是真的,当然乌龟又趴在某颗星球上。。。╮(╯▽╰)╭
完美的迪士尼 剧本真好 材质真好 动画真好 打光真好 人物设计真好 有父子和解 有保护地球 有女性主义 有同性恋平权 有剧情的惊喜起承转折和预料不到
框架感太强,两代父子强行矛盾,强行和解,然后说两句不得不说的主题升华。儿子的同性恋人,宠物狗的肢体残缺和主线毫无关联,感觉是政治正确小佐料。神龟大陆与世隔绝,在经过累世的繁衍后居然还有特征明显的白人爸和黑人妈,但他们的儿子才一代就是混血长相了,你说主角光环厉不厉害,意不意外? 感恩节的电影院门可罗雀,有人也基本都是冲着黑豹去的。我和老头子拖着娃,轻轻松松就包了场。老头子本来就是抱着补觉的心思来的,娃只是一门心思的干零食,我是那场唯一的观众.
其实应该在免疫系统上再多做文章,往头脑特工队或心灵之旅上再靠一靠,而不是简单地落脚于父子关系修复。大眼睛睁开的时候有被震撼到,生命是多么美妙啊!
比较低幼向的合家欢冒险电影,五岁的儿子看得津津有味,我看下来也不觉得无聊犯困。属于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套路工整略有小惊喜的及格之作,距离疯狂动物城那种神作还有不小的差距
宇宙的尽头是天圆地方,迪士尼的尽头是儿女情长
片头貌似缺了一盏跳跳灯。
这么多年动画片看下来,逐渐发现 Disney 擅长的并不是那 5% 令人拍案叫绝的灵感,而是剩下那 95% 看起来有点儿枯燥的扎实执行。
不愧是迪士尼动画,里面真的是什么样的人物设计都有,集齐所有的正确元素,很适合给小孩子看了。
五颜六色的地下果冻世界,感觉设定背后有我国鲲鹏神话的影子。主线父子情,基情小沾边,迪士尼可以的。
内核虽俗套但有意思的故事,高潮部分很精彩。主创团队很多亚裔的样子,太棒了!评论怎么回事,只要出现黑人就是政治正确就一定要嗤之以鼻?minority的表达机会得来不易,你如果没有切身体会过少数族裔受到的歧视,就少说两句呗~
1.《奇异世界》的设定有些《工作细胞》版《来自深渊》之感,而巨龟则让我联想到《海贼王》中的巨象佐乌;2.个人观感好于此前较差票房和口碑带给我的较低预期,虽然故事于我不够有趣,但光怪陆离的奇幻想象以及上亿美元成本做出的动画特效还是挺加分的;3.面向全龄观众的动画电影里反复出现异性恋可以,但出现同性恋就招来谩骂,表面说尊重,其实内心就不咋接受LGBTQ群体、不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少数群体在他们眼中就应该隐秘地活着,不能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出现了哪怕是只有一点情节就是大肆宣传,呵呵,再说,人家同性婚姻都合法化了,想这么拍是人家的事情,接不接受、排不排斥、歧不歧视、爱看不看才是观众的事情(既然排斥就别虚伪地说尊重了)(性取向与观看影视有关?基本都是异性恋影视的曾经、没有影视的古代、其它动物不照样存在同性恋);……
换汤不换药但是很喜欢这汤…可爱异世界生物是一款本人捕获器。剧本当然太老了,众所周知亲子关系只包括父与子,最后还变工作细胞。一定要去一次索科特拉岛一定要去一次索科特拉岛一定要去一次索科特拉岛
核心创意还是不错的,人物设计不及格
8分左右,但是有人因为ZZ Z Q打一星,我就能因为ZZ Z Q打五星。不过说实话,对父姓氏族叙事不感兴趣,画面是很好看的啦,配音都很可爱。
挺好看的呀,故事人物设定都比光年正传强,缺点是人物没什么魅力。看到角色场景很东南亚就猜到了,果然这波主创是东南亚裔。zzzq怎么了,就要zzzq,zzzq故事也好看。
迪士尼终于开始正式搞基了,我称ta为迪基/姬尼元年,Elsa女票画好啦吗?
相当棒的动画,世界观流畅完整,地球生命体,提醒人们要心怀远方,也要即兴生活,适应改变,不断为未来创造更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