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成长
虎克船长讲的是彼*得潘长大结婚生子后的故事。
喏,彼*得潘都长大了。
长大后的他当了律师,每天很忙很忙,连女儿的话剧,儿子的棒球赛也没时间看。
当然,也不快乐。
直到有天,虎克船长把他两个孩子抓走,跟他下战书。
可他根本忘了自己是那个法力高强的彼*得潘。
还好有一直爱着他的精灵叮当和以前一块玩的伙伴帮他。
但想要飞起来是得靠自己的。
只要想着快乐的事,就能重新飞起来。
可他竟然想不起来,飞不起来,救不了他的孩子,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管虎克船长爸爸。
妈妈是快乐的源泉,他的一个玩伴对他说。
他终于想起了他的妈妈,终于快乐起来,终于飞了起来,终于打败了虎克船长,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孩子,终于回到家,终于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终于这么快乐下去。
长大了也能快乐呢。
2 ) 童话也残酷,默拉才是大赢家!
《虎克船长》,终于看完了。我很少写影评,但是趁着感觉还在,我想把我的感受写下。
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的心是有些失落的,如果主角是虎克船长,那么彼得潘又在哪里呢?
从剧情上来看,它是电影版《小飞侠彼得•潘》的续集。看简介的时候,说是彼得潘回到了人类世界,长大了,做了律师,有了孩子,当时我感觉有些反感,好好的彼得潘,一个孩子们心中的神,作者为什么这么狠心把他放在现实世界中折磨呢?可是,我还是想知道跟他有关的一切,这个念头就像一个魔咒,一直催促着我不断地追寻下去。一开始看到主角彼得•班宁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我甚至以为影片跑题了,现代的生活跟那个故事的连接点又在哪里呢?可是越往下看,越来越靠近主题。那是关于父爱的。
好吧,在这里就只谈彼得潘的感情经历吧!至于他的孩子和虎克船长之类的,以后有机会再写。
主角彼得•班宁(Peter Ban)是一个忙碌而冷酷的爸爸,对孩子而言,他说话不算数,答应了去看儿子杰克的棒球赛,却因为工作忙碌而没有去。连看女儿麦琪出演的话剧《小飞侠》时,还偷偷在下面接听客户的电话。话剧很精彩,可是他什么也没看进去。难怪他的儿子杰克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甚至对他开始有些反感。
他们家终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假期,可是爸爸彼得•班宁居然还带着移动电话以便随时跟公司的同事联系,他还是放不下他的工作,他说那是他的命。他似乎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妻儿更重要,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他们一家人来到了温蒂祖母的家。在那里见到了苍老而可爱的图特斯,多么熟悉的名字啊,在《小飞侠彼得潘》的故事中,图特斯曾在永无岛上住过,后来成为温蒂家收养的孩子,而现实中温蒂祖母也收养了一个叫图特斯的孩子,他现在很老了,白发苍苍,依旧贪玩,在找寻着他的弹珠,他儿时最喜欢的东西,他的快乐之源。两个名字跟故事对号入座了,我还在怀疑这是真是假,连彼得的小女儿麦琪都问:“这个温蒂祖母就是我扮演的那个温蒂吗?”妈妈温柔地说,是的。可是爸爸彼得却说不是,叫孩子别想太多。
直到温蒂祖母下楼了,我看到她慈爱的面容,雪白的头发,才突然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像看着《泰坦尼克号》中晚年的Rose的感觉一样。她那对蓝色的眼珠里似乎隐藏着很多很多的故事。那些快乐且带着疼痛的故事一定伴随着她很多岁月吧!她看着彼得•班宁时的表情,像是想念了很久很久,终于得见一面,眼神里有一丝哀伤,甚至感觉眼泪就要流下来了。我想,这是一位慈爱的祖母。
温蒂祖母拥抱了他们一家人。
麦琪说:“温蒂祖母,我刚刚在学校扮演你了。”她一直相信自己的祖母就是故事中的温蒂。所以温蒂祖母很高兴,说:“你真像我小时候。”
可是麦琪的哥哥杰克却用大人的语气说:“我该跟你说,恭喜你开了孤星医院,这是多么伟大的贡献。”这么老气横秋的一句话突然让我想起了《寻找梦幻岛》里面,因为父亲去世而想努力成长以便承担家庭负担的小彼得,让我觉得有点伤感。孩子,青春很短暂,何苦如此急着长大呢?现在你的想法一定会让将来的你后悔的。
温蒂祖母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她说:“你们在我家有项规矩可得遵守,不准长大。现在一切就该停止了,彼得先生,我不知道你的生意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但希望你能放下。”她的意思是希望孩子们不要伤心、难过、忙碌、冷酷……而要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把这里当做自己的乐园。
当小杰克把爸爸彼得•班宁的工作描述成“他们得听话,否则的话,爸爸就会把他们推进水里”时,温蒂祖母沉默了一会儿,有些无奈地看着彼得•班宁,说:“彼得,你变成海盗了。”是啊,也许这位叫彼得的爸爸有过善良温存的童年,可是现在,凡尘俗世的压力已经把他变成了一个冷酷的大人。温蒂祖母见证了这一切,一定很痛心!
如果你不往下看,单凭着人物的名字和《彼得潘》的故事来判断为什么温蒂这么老,而且成了彼得的祖母,那是没有意义的,你得看下去,因为接下来你会发现让人难过的真相。
很快,你会发现这个大人彼得•班宁,有一些熟悉的习惯性举动,比如双手叉着腰,挺直了腰板——就像真的彼得潘那样。但是很快地,他就回到房间接电话,关于官司失败,生意失败之类的,他越听越生气,再加上信号不好,这个时候,他的儿女开始互相打闹,吵到了他,他甚至生气地对孩子们吼叫,早已忘记了温蒂祖母交代的规矩。
我明白,当一个人在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允许任何人打扰的,可是孩子天性贪玩,又有什么错呢?生意失败了就应该查找原因补救,而不是对着孩子发脾气。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不是也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沉不住气么?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让家人幸福,而不是为了逼走身边的人,如果有一天赚了一大把钱,事业突飞猛进了,却猛然发现妻儿不再搭理自己了,家里不再有欢笑,那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他的妻子说得对,他正在错过,正在失去,且毫不自知,他已经忘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时最初的感动与惊喜了,他忘了那份令孩子幸福的亲子之爱。我们,不也一样么?忙碌侵蚀了我们的纯真和快乐,而冲动和愤怒又常常啃噬着我们宝贵的真情。我们究竟剩下了些什么?
在温蒂祖母的院子里,我看到了一只熟悉的花白长毛狗狗娜娜,就像书中和电影中描述的一样,都不知道这是第几代的子孙了。呵呵!
在楼上的儿童房里,虽然装潢跟电影《小飞侠彼得潘》里不完全一样,但该有的摆设都有,比如模型房子和三张儿童床。还是那扇高高的落地窗,窗户大开着,白色的窗帘随风舞动。房间里,温蒂祖母在给孩子讲《彼得•潘》的故事,她还翻开书中的插图,里面画着坐在窗前,望穿秋水的白衣少女,她指着少女对小麦琪很认真地说:“我就是温蒂。这个故事发生在八十年前,詹姆士•贝利先生很喜欢我们的故事,所以将它写了下来。”小麦琪说:“那你还真的很老了。”
我还以为温蒂祖母是在用一个故事哄着孩子,骗孩子说故事里的温蒂就是她。
可她说话时的表情是很认真很自然的,不像是在编故事。如果她说的是真的,那未免太悲凉了,可以想象八十年前,她是一个美丽、可爱而勇敢的少女,浑身弥漫着青春和活泼的气息,而现在,青春不再,如果真正的彼得潘见到了她,会多么难过啊!就因为她要长大,所以她得承受变老的宿命。可这是她的选择,不是吗?谁都得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如果她当初决定留在永无岛,她就不会变老,但也意味着要舍弃自己在现实社会拥有的东西,比如亲情、成长。
可笑的是,当小麦琪跟彼得爸爸分享图特斯送给她的香花时,彼得爸爸却说:“那不过是纸做的。”哎,我不禁要问,一个成年人的脑海里所拥有的就只有“一切皆是物质”这种习惯性思维吗?他所看到的东西原来都毫无生气啊!自己缺乏想象力也就罢了,何必还破坏孩子美好的幻想呢?
这天晚上,大人们去参加温蒂祖母的慈善晚会,我才知道温蒂祖母原来收养并帮助了这么多的人,在座的所有成功人士都曾经接受过温蒂祖母的帮助,就像她帮助图特斯一样。
可是家里却乱套了,儿童房的窗户自己打开了,风很大,东西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看着这情景,我猜是彼得潘来了吧!我的心不禁涌起了一股兴奋的感情。
可这次来的却是虎克船长,他用他的铁钩在墙上、门上、家具上都留下了又长又深的疤痕。他绑走了两个孩子杰克和麦琪,就是为了引彼得潘出现。可是胡克船长要引彼得潘出现也不应该来现实世界绑架孩子吧?他应该去永无岛绑架那些迷失的孩子要挟彼得潘才对,他来这里干什么?还有,他不会飞,他是怎么过来的?这个情节处理得不合理。
事情发生后,图特斯不断地跟彼得•班宁说,该去救孩子们了,胡克船长找的是你。可是彼得爸爸不相信,虎克船长不是要找彼得潘吗?怎么找这两个孩子的家长?难道他就是彼得潘?别开玩笑了。呃,如果,昔日的彼得潘已经变成了今天这个fat,cold,old man,那我还是宁愿他永远留在永无岛好了,别破坏了彼得潘迷们美好的幻想。
对于孩子的失踪,那些无能的英国警方一点疑虑也没有,他们根本就没怎么去调查。温蒂祖母说得对,当事情发生的时候,英国人习惯先喝杯茶。
温蒂祖母让默拉去倒茶,自己留在房间里跟彼得说话,她要彼得•班宁去回忆这辈子最早发生的事情,可是他只记得医院。为了救孩子,温蒂祖母终于忍不住对他说出了真相,她轻轻摩挲着彼得•班宁的脸和下巴说:“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没有其他的女孩能像我那么讨你欢心的,我还希望你会降落在教堂上来阻止我的婚礼,当时,我穿着一件系着粉色缎子腰带的婚纱等着你,但你没有来……当我为你盖上毯子时,我已经是个老人了,一个老祖母,还有在床上熟睡的13岁孙女,默拉。当你看到她时,你就决定不回永无岛了。”温蒂祖母说着,很认真地发誓她所说的都是真的。也就是说,彼得做不成她的丈夫,反而做了她孙女的丈夫。她不是彼得的祖母,而是彼得的妻子默拉的祖母。
这个真相让我一时反应不过来。等到想清楚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残酷的真相,一个令人疼痛的事实。而温蒂祖母得忍着伤痛、无奈与遗憾亲口说出来,只有这样,眼前的老男人才能找回曾经的力量,这样才能救孩子。
如果温蒂祖母说的是真的,那么这八十年来,温蒂过的又是什么日子?看着自己喜欢的人依然年轻,而自己却在一天天变老,直到成为了一个小女孩的祖母,她终究都没有等到她想要的答案。可是后来,当他终于决定留下来时,理由却不是她,而是她的孙女默拉。因为她已经很老了,而他爱上的是她的孙女。
八十年前,她曾经要求他跟她一起回现实生活,可他拒绝了,因为他不想长大。既然如此,他又为什么会为了第一次见面的默拉而放弃了青春永驻的权利,甘愿留在现实生活里长大、变老?如果他真的这么任性,那么温蒂对他的心心念念对他而言又算得了什么?不要告诉我,彼得潘是在默拉身上找当年温蒂的影子。
而最痛苦的还是温蒂,她只能看着彼得潘一天天将她遗忘,他的世界里有了另一个唯一,而她已经很老了,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孙女的感受,多年来都不能对彼得潘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现在终于说出口了,她称他为“BOY”,就像八十年前一样,可他却唤她祖母。换成是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直到婷可出现在儿童房,拉扯着彼得•班宁,要他变回彼得潘,去永无岛救回两个孩子,我才真的相信,眼前这个有着啤酒肚的老男人居然就是彼得潘。婷可是最能认出他的人。可是这个真相却让我大跌眼镜。
婷可把彼得带到了永无岛,让他深入虎穴。只可惜他因为有惧高症,不敢去救两个孩子。他跟传说中的彼得潘真的一点相似之处都没有。他既不年轻,也不勇敢,没有活力,更没有快乐。就算到了原本属于彼得潘的大本营,孩子们也认不出他,甚至觉得他是个讨厌的老男人。
彼得潘离开永无岛很久了,这里有了另一个孩子王,罗非欧,他很高,看上去十七八岁了,有点肥,他把自己当成彼得潘,可是很让人失望,他长得真的很戳,梳着一个红带黑的庞克头,身着机车装而非彼得潘的树叶装。
他没有彼得潘那张灿烂的笑脸,倒是一直在冷笑着似乎瞧不起人,他更像高中里爱打架的不良少年,而不是什么早早就去了永无岛而不受成年人世界污染的好孩子。不是说那些从婴儿车里掉出来的孩子才会去永无岛吗?这么大的也睡婴儿车?还玩滑板?这跟原著也差太远了,至少,人物设定很不搭调,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感觉乌烟瘴气的,跟《小飞侠彼得潘》里面那种唯美干净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总之,环境氛围的营造让人失望。
不过还好因为电影走的是温情路线,没有让剧情发展成低级趣味。否则一定被严重吐槽。
当大家都不承认彼得•班宁就是彼得潘的时候,一个黑人孩子认真地捏他的脸,似乎是在抚平彼得脸上那些沧桑的皱纹,当他在彼得脸上捏出一个笑容的时候,他一脸惊喜地说是你啊,彼得潘。是啊!他好久没有开心地笑过了,他已经忘了欢笑的感觉,他的脸写满了沧桑,难怪孩子们认不出他了。在黑人小孩的请求下,他终于得以留下来训练,以便打败虎克船长。
在训练中,有好多次大家都要他快乐起来,这样才能飞起来,可是他努力地回忆,竟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整天的魔鬼减肥健身训练之后,他的肚子早就饿扁了。唯一期待的就是吃大餐。
不得不说,孩子们吃晚饭这一幕的设计简直匠心独运。当孩子们揭开冒着热气的锅盖时,彼得•班宁却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啊!于是,他的笑容也有些僵。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都往空盘子里抓着“食物”,吃得津津有味,从他们的动作看得出来,没有丝毫虚假,有些孩子甚至还吃撑了。孩子问彼得为什么不吃,他说没有食物啊!还叫嚷着要吃真的食物,别再玩这可笑的游戏。婷可对他说:“这是你以前带孩子们玩的游戏,如果你无法把自己想象成是彼得潘,你就做不了他。吃吧!”可是他还是叫嚷着要吃真的牛排和鸡蛋。就因为这样,他和罗非欧吵起来了。他们双方都靠着想象力来骂人,把对方说成是他们所想象中的恶俗样儿。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这一轮头脑大风暴让彼得爸爸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他形容得惟妙惟肖,骂人不带一个脏字,居然赢了吵架王罗非欧!最后,他得意地顺手用汤匙往罗非欧脸上弹食物,虽然只是想象中的食物而已,可没想到拍到对方脸上的,居然是真的食物啊!他这才发现,摆在他眼前的真的是一整桌的食物。他做到了!他开启了自己的想象力之门!只要想得出就做得到!永无岛真是一切皆有可能,你想象你拿的是什么,那就是什么,在这里,只要你有想象力,就绝对不会饿死。这是大人们普遍做不到的地方。现实世界中,孩子们可以靠着想象力活得很快乐,而大人们却不可以,因为大人缺乏想象力。没有想象力的大人,内心是否特别空虚呢?
大家是否记得当你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曾对着自己的玩偶或者机器人变形金刚等玩具说话呢?这种表现在大人们眼里看起来虽然很可笑,可是那时,我们不也是相信那是一个生命吗?我们还相信它就是陪伴着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的守护精灵,甚至是我们收养的孩子。而现在,有谁会这么想呢?一方面因为顾忌别人的眼光,另一方面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童心。现在,我们正用大人的眼光来嘲笑那些把泰迪熊当成好朋友的孩子,可我们嘲笑的不也是曾经那个可爱而单纯的自己吗?拥有一颗水晶般的童心有什么好羞耻的呢?它是那么的宝贵,宝贵得一旦失去,就算用任何珠宝玉石也换不回来,不是吗?
彼得终于在水面上看到了自己儿时的样子。在他的影子的引导下,他发现了一棵树,树干上刻着当年小伙伴们的名字,那是彼得潘当年刻上去的,最明显的一个就是“Wendy”,从位置来判断应该是最先刻上去的。看到这些名字,我有些感动,又有些伤感。如果温蒂对他如此重要,他为什么不早些回去陪着她,非得等到她做了祖母了才留下来呢?他最终不是为温蒂留下来的,而是为了另一个女孩子,尽管她跟儿时的温蒂有些相似。
他按下了机关,走进了树屋,他终于想起了一切,关于他自己,关于温蒂,也关于其他的伙伴们。
原来,他是从婴儿车里掉出来的,因为那个晚上,他的妈妈正在谈论着为他设定好的未来,他对此很恐惧,刚好婴儿车自己往下坡路滑动,他远离了母亲。一个婴儿就那么无遮无盖地躺在公园的地板上,被雨淋着,哭着,痛着,身边是他的泰迪熊。看到这一幕,再冷酷的人也会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你会觉得那个孩子好可怜!幸好他遇上了婷可,她救了他和他的泰迪熊,带他去了永无岛。
当我看到他回忆中和温蒂的过往时,我心中的感觉难以言喻。彼得潘最后一次见温蒂时,是来带她走的,那时她已经九十多岁了,老态龙钟,她已经不再快乐,她心中充满遗憾,所以飞不起来,无法随着彼得潘再去一次永无岛。当她转过头来的时候,彼得潘吓了一跳,放在她肩膀上的手缩了回来。温蒂说:“我比二十岁的时候老得多了,我结婚生子,还有了孙女。”他痛苦地叫着:“不!不!”因为他接受不了这么残酷的现实。
后来当彼得潘走向熟睡中的默拉时,我的心正在为温蒂抽痛,因为他说要给默拉一个吻,然后拿出了当初温蒂送给他的那个顶针。温蒂阻止他,说:“再也没有纽扣和顶针了,请别这么做,否则等她知道她无法留住你时,她的心会碎的。”这是温蒂一直以来所受的伤,是她最真切的体验,她终于说出口了,却不是为了自己。
但是彼得潘依然说:“不,我是真的要给她一个吻。”然后,他真的吻了默拉,甚至真的为了默拉留下来,长大,结婚生子。
这个结局是不是很残酷?温蒂一直等待的那个人居然成为了她自己的孙女婿。他没有在她的婚礼上抢走她,却在几十年后回来,成为了别人的丈夫,还有了一儿一女。他一天天长大,变老,生活中的麻烦和悲伤也席卷而来,他失去了快乐,于是,不会飞了。
后来,当彼得•班宁回忆起最初做爸爸的感受时,他突然间觉得很快乐,很满足,很幸福,因为他终于真正做了爸爸,而不是仅仅过家家而已。于是,他在屋子里慢慢地飘浮了起来,然后能熟练地飞行、战斗。正如他儿时一样。小伙伴们都为他高兴,连罗非欧也承认了他是彼得潘。
可是,婷可哭了。因为她知道彼得潘的能力回来了,意味着他会很快打败虎克船长,然后带着儿女离开这里,而她就要又一次失去他了。
此时,彼得潘短暂失忆了,不记得自己离开永无岛之后的事情,只记得要留在这里永远享受快乐的生活。
婷可听了他的话,还以为他这回再也不会走了,开心得要命,忍不住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位公主一样,还变成了跟人类女子一样的身高,这是婷可第一次为自己许的愿望,她深情地吻了他,可此时他嘴里念着的却是妻儿的名字。他居然在这个时候想起来了,他记得自己得去救那两个孩子,还必须有婷可的仙女粉,所以想拉着婷可一块去。于是,婷可无奈地含着泪,她没有跟随他去,而是将仙女粉洒在他身上,目送他离去。真是天意弄人!我想,婷可所受到的伤害应该不比温蒂少吧!
当彼得潘终于成功救了孩子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那把剑留给了那个贪吃的憨厚小胖子,让他当自己的继承人,照顾弱小。他没有选择留下来,因为现实生活里有他要守护的人。
他终于回家了,带着快乐的感觉,丢掉了自己的电话,再也不让工作粉碎他的天伦之乐。他深情地亲吻妻子默拉,然后给温蒂祖母一个拥抱。这一回,他不是恭敬地叫她祖母,也不是亲切地叫她“温蒂”,而是很礼貌地说“你好,温蒂小姐”。那一刻,温蒂苦涩地笑了,爱情,就在这一声礼貌的称呼里消失了,留下的只是苍白的回忆。我想温蒂也该解脱了吧!
故事虽然是大团圆结局,可是却让人觉得内心空荡荡的。无论是温蒂还是婷可,都输了,真正的赢家是默拉,她不用做任何事情,只是在熟睡,就留住了那个不想长大的人,还跟他双宿双栖,生儿育女。童话,原来是这么残酷的。
我忍不住要质问,为什么要有这部续集呢?像电影《小飞侠彼得潘》那样的结局不好吗?让温蒂成为彼得潘回忆里的唯一,难道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让他长大呢?为什么非要让他再一次伤害温蒂和婷可呢?难道只是为了解释“|当心爱的人结了婚或者变老了,我们可以有别的选择,而初恋只是浮云”?或者是为了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同时伤害同一个爱我们的人两次以上?
总之,我流着泪看完了,心情很沉重。我想,我也飞不起来了。
3 ) 铁钩童梦
引进时的这个标题真是太糟糕了。
hook在这里显然不单单指虎克船长,而是代表了现实对童心的束缚——电影一开头众人拜访温蒂奶奶,peter的儿子jack向温蒂解释他作为并购律师的工作,温蒂很悲伤地说,peter你现在变成海盗了。
Peter pan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不只是那个因为害怕母亲给自己安排好的人生而逃离凡世的彼得,还有那个在梦幻岛上称王称霸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自然地,他也不记得自己见证了她一生的温蒂,不记得快乐和飞翔。他为了得到未曾得到过的母爱和父爱回到尘世,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不记得如何给与关爱的父亲和丈夫。
在《铁钩童梦》(hook)里,所有的男性角色被划为三个阵营:最先出场的现世角色,挣扎于生存之中忽视了家人和快乐;梦幻岛停泊的海盗,无所事事只图享乐;最后,就是一切的开始和归宿,梦幻岛的主人们——迷失男孩。作为主角的彼得潘,也在这三个阵营中逐一体历,最终找回元心。
永远不长大是不行的。梦幻岛作为男孩们的庇护,收留了这些在凡世中被忽视冷落的孩子。明明有爸妈的彼得潘,称呼自己是「孤儿」:母亲忙于与友人谈天、为孩子规划未来,连孩子被风带走都不曾发现;后来孩子长大、回去找自己的双亲,发现他们生了新的小宝宝,仿佛一切伤痛都已经消失了。
彼得潘发誓永远不长大。他遇见温蒂,和她建立如此亲密持久的关系,甚至让她住进自己的梦幻岛。可是温蒂没有等到彼得学会长大,她只好自己一个人长大,嫁人,生子,过自己的人生。
永远不长大是不行的。作为反派的虎克船长惧怕时钟行走,徒劳地抗拒时间和成长,只剩虚荣和无所事事。在一双双高跟鞋、一面面镜子和永不摘下地假发之下,他还是那个需要妈妈的孩子。所以他把和彼得潘的终极之战视作生命的唯一目的,甚至前往现世掳走彼得潘的孩子。在被彼得潘打败后,在他繁复的带卷假发下,是已经灰白稀疏的老相。
永远不长大是不行的。从彼得潘出生开始就相识的叮当小仙女,唯一为自己许的愿望是变成大人,和忘记一切烦恼的彼得潘永远生活在梦幻岛。在彼得的孩子们被带走、叮当再一次与彼得相见却不相认的时候,她心里怎么想的呢?运用智谋说服虎克给彼得三天时间训练、为了救出他的孩子一次次伸出援手的时候,她心里怎么想的呢?救出他的孩子,他就会了无牵挂地与她相伴吗?
永远不长大是不行的。不长大你就会错过你深爱的玩伴,时间是无可抗拒的,最终你只会变成顽劣的大人,无法用逻辑和道理沟通(还记得虎克一枪打穿彼得潘准备写赎金的支票本吗),甚至永远告别你深爱的家人。但只顾长大也是不行的,忘记童心、忘记快乐、忘记生而为人的意义,变成疲于奔命却不知目的为何的机器。
你是谁?什么让你快乐得想飞?
对屁墩来说,快乐的年头是他妈妈,即使在梦幻岛上无忧无虑地生活了永远那么久,还是忘不了妈妈。影片在这里登上了台阶,与Christopher robin拉开了差距。虽然彼得潘已经长大,但他还是找回了自己地快乐。那快乐不是他无缘体会的父爱母爱,也不是梦幻岛上的奇妙冒险,而是初为人父。他同年不曾得到的,他通过给予感受到了。他也许不得不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但在内心深处,他要的仍然只是一个温暖的家。
温蒂最终和岛上的另外一个男孩一起离开,在凡世长大成人、展开人生,但从不曾忘记那群男孩以及他们缺失的爱,所以她抚养孤儿、开设医院;而人生圆满的toddy在与温蒂相伴一生后,忘在岛上的快乐弹珠失而复得,于是得以回到那个所有男孩向往的地方。梦幻岛,的确是一切的开始和归处。
翻了翻影评和短评,很多人不满彼得潘因为不长大错过温蒂,又因为长大错过小叮当和梦幻岛。但是对于彼得潘来说,这就是最圆满的结局。他一直以来渴望的,他最终还是得到了,只是因为他过去不曾体会,所以也不曾珍惜。梦幻岛和不长大的承诺没有勾缠住他,现实的琐事也不再能束缚得了他。他想要的,他一直都拥有。
当然,这影片远不算完美。作为儿童片,角色过于夸张和戏剧化,让成人观众难以共情;温蒂和小仙女的支线虽然有意义,但干扰了主题推进。受限于年代的粗糙特效和威亚折损了众多大牌明星的魅力,彼得潘重要的起源(解释了他的内心缺憾)太晚太潦草。
但是,我非常喜欢。也许三年后再看,会有更多感悟吧。
4 ) 你觉得不好看是,因为你小的时候没爱过彼得潘
有那么几部电影,别人可以看得从头笑到尾,我却看得伤心不已,《霍克船长》是其中之一。
我不能接受彼得潘居然老了,这个永远的小男孩,居然会变成蹉跎的中年男子。。他是Peter Pan诶!他永远挥霍不尽的青春,怎么可以枯萎成一张人到中年的面孔。他会飞的修长身体,竟然变得发福松弛。。就像上了年纪的人有一天突然在街上碰到小时候的同学,脑海中稚气的脸,总么也和面前绽放的皱纹对不上号。
如果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换成别的童话主角,我可能觉得这不过是一部普通好莱坞商业片,不失斯皮尔伯格的水准,仅此而已。不过彼得潘恰好是我心头大爱。
《彼得潘》原著本来就是在伤感的基调上,讲述欢快故事的成人童话,绚丽却又惆怅,风格特别。我觉得这部电影抓住了原著的精髓,通过让彼得潘变老,放大了了“梦幻岛”和成人世界的冲突,保留了原著的惆怅,而正是因为彼得潘这个形象对我的独特,才会让我对这种不打招呼的衰老猝不及防。
这部电影对几个彼得潘周围的人的演绎,也很催泪,比如彼得潘的女友温蒂。活在现实中的她看着自己一天天年华老去,与永远活在童年的爱人越离越远,她二三十岁的时候两个人看上去还算登对,可满头白发的祖母实在是做不了一个十几岁小男孩的爱人。最后还要看着Peter来到现实生活中,变成一个世俗的人,以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只有她一个人还记得曾经“他只爱她一个人”。
在最后决斗中,胡可船长被挑去假发,一直在梦幻岛的他居然也衰老了。这个叱咤风云的大反派也到了力不从心的年纪。
还有一直喜欢Peter的小铃铛莉莉,最后终于不再假装硬朗,穿上女人的衣服。不过Peter还是要走了,回到温蒂和他的孙女的那个世界,她只能叫他不要忘记“半梦半醒的之间,有个叫梦幻岛的地方”然后转身回到她的世界。
最后Peter把弹珠还给温蒂的弟弟,白发苍苍的老人又像儿时那样飞向了空中,是点睛之笔,梦幻的世界随着童年旧物一起,给这个世俗的世界带来一丝惊喜。
P.S.片中彼得潘的女儿,黄头发黑眉毛,没有人觉得是艾玛·沃特森吗?就是《哈利波特》里的赫敏。
5 ) 一碗中年男人的老鸭汤,剩下的唯有恶俗。
凭良心说,如果《Hook》的男一号不叫作Peter Pan而是其他任意一名男士,都还算是个马马虎虎的片子。日理万机的工作狂中年男子,为营救子女不惜深入险境,突破自我、保护家人——总之是一个典型的斯皮尔伯格片子——最终必然皆大欢喜。三观极正,温情脉脉。
不过啊,正因为偏偏是Peter Pan,只觉天雷滚滚、童年尽碎。
喜欢Peter Pan的人怎会希望看到这样一个设定呢?一个绝佳的fairy tale,绝不应该堕落成又一个恶俗的成长故事。
这是亵渎。
Peter Pan之所以畅销一百多年,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恰是在于他的骄傲,他的潇洒,他与世俗社会背道而驰的决然,甚至也在于他没心没肺的健忘(这个设定简直绝妙极了!)。Peter这个角色身上,体现的正是世俗社会匮乏无比以致分外珍贵的东西,彻彻底底的「自我」——肆意飞翔、青春永驻,经常说出许多有悖于世俗社会礼节的厚颜话语同时自己信以为真——强韧无比的自由意志——背弃了母亲为他安排好的「成长」连同整个世俗社会——当然也包括世俗世界的一切福利,过着一种极度理想化的生活,占地为王,永不回头。
《Hook》的槽点也正在于此。一个长大了的男人,便不再是Peter Pan,也不再有一丁点Peter Pan的魅力。在决定长大的一瞬,那个可爱迷人、作为符号化象征的Peter Pan已然死去。就像I don't believe in fairy tale一样,一旦出口,万劫不复。即使他曾经是又如何?如今只是赝品而已。
同时《Hook》中对Wendy的描述也是一样糟糕。片中老年Wendy对已然是孙辈的中年Peter说出「在我年轻时,没有哪个女孩像我这样讨你欢心;在我结婚那天,还以为你会飞来我屋顶上,阻止我誓言出口」等等惊人之语(这竟是一些人称赞且认为感人的地方),在原著党看来不啻于天雷滚滚:难、难道当年为了「成长」主动抛弃了Peter和他的Neverland不说,还一并掳走了人家所有小伙伴的不正是你Wendy吗。。。
而根据《Peter and Wendy》所述,当Wendy带走了lost boys回到世俗社会时,只有Peter仍然留在Neverland。当然,离他而去的不仅仅是Wendy,还有每一个会长大的孩子,主动或被动地——这是规矩。书中甚至屡次暗示,Wendy的母亲似乎也曾经认识Peter,似乎还对他颇有好感(虽然她已经彻底忘记)。正如后来,中年Wendy也早就遗忘了和Peter的过往,看见Peter再次出现时甚至大吃一惊。毕竟对她来说,与Peter的故事就像童年时代玩具盒角落的一缕尘埃一样(原文所述——真是伤感极了!)。这种很不错的两小无猜式的感情——就像「我搬家了,跟童年玩得很好的一个小伙伴,从此再也没见过」,在片中却被改成「老情人事后还经常来找自己,甚至一度以为他会来抢婚,还心心念念直到九十多岁」,活生生将童稚的美好打上了恶俗的成人世界的烙印,变得夸张地令人反胃(遗憾的是,这反而往往是好莱坞式的卖点,啊,反正’很多女人对自己念念不忘‘这种桥段肯定是好多中年男子喜闻乐见的吧)。
回头再说Peter的另一独特魅力,健忘。这赋予他极大的自由,不为任何人情世故所动的至真至纯的「自我」。不仅时间推移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并不会因为生活经验的增加而成长),人际关系也是一样(不断在寻找新的孩子同时,也将那些离去的孩子遗忘,就跟后来他几十年都没有找过Wendy一样)。总会有新的女孩来到他身边,来了又去,她们都会长大,唯独他从未、也绝不会为她们中的任何一员回到世俗社会,变成他所厌恶的成人。试想,这样的Peter,一旦尽数失去自由、自我、梦幻、大众情人的天然魅力,还能剩下什么呢?
大概只有恶俗吧。相比之下,《Hook》里对Peter Pan离开并忘记Neverland、结婚生子的不堪续写,可以说是充满了极度的恶意的。根本就是世俗社会对理想主义永恒的诅咒——看吧!你们都会变成我们,变成和我们一样庸俗恶心的大人,呵呵呵呵,无论你们曾经是如何地厌恶着这一切。你们都会陷入和我们一样的厄运,陷入无聊的工作、恼人的家庭,被一个平凡的女人、两个烦人的孩子困住不得不作困兽斗,这才是「真实」,才是「人生」。看!这结局早就写好,每个人都难逃厄运,变老变丑毫无梦想脑满肠肥向着死亡飞奔(写到这里似乎突然悟出了03版电影中Peter那句莫名其妙的台词「这一切都是假的,对吗,wendy?如果我当了真爹一定会变得很老很老」的出处→_→)!什么,Peter Pan?看吧,纵使是Peter Pan我们一样可以毁给你们看!哪有什么fairytale,去去去别傻了,加入这场世俗的饕宴、在这恶俗中和我们一起心甘情愿地醉死吧这是唯一「正确」的路!
6 ) 我们都曾是Peter Pen
原载于:墨神的凡龛
http://www.thinkjam.org/mercury/archives/2005/02/eee1991.html近期(77届)奥斯卡的热门传记影片之一--寻找梦幻岛,据说是一个举家都喜欢的老少皆宜的片子,仅看介绍,都让人蠢蠢欲动--可惜还没有看过~周六东方电影台继星际逃亡之后,放了部霍克船长,最初没什么印象,不过见主演那张熟悉的脸(Robin Williams),估计应该不难看……
Peter 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总,成天忙于会议和工作,在观看女儿表演戏剧时还在接电话,还居然忙得忘记了答应过去看儿子的棒球比赛……于是家庭的关系在微妙中疏远变化着。终于有个机会度假去看Wendy奶奶(他妻子的奶奶),却因为生意、电话……喝斥孩子,冷漠家人,大家都发现他改变了许多,似乎缺少了什么--尤其是Wendy奶奶似乎对他的态度非常痛心。
一个慈善捐助办学的晚会上,Peter致辞感人,引起了和他同样作为孤儿受Wendy奶奶资助成长成才的大批人士的共鸣,妻子和奶奶似乎都在他身上有看见了温情的一面。但是她们回到家后却发现奶奶家的老仆人昏迷了,Peter的两个孩子都不见了,却在壁画的海盗船上下一封挑战书--署名霍克船长。
一个小天使飞来告诉Peter是海盗船的霍克船长劫走了他的儿女,Peter必须跟随她到那个世界去救儿女。她们来到一艘海盗船,看见为首的一个左手以钩作手的凶恶的海盗首领,叫嚣要与Peter Pen(彼得·潘)决斗。当Peter被他们发现,并承认自己就是Peter Pen时,没有人相信。他没有能力救儿女--他在拯救过程中表现出的懦弱也让儿女们非常失望。最后天使为他争取到了三天时间,要将他训练成传说中会飞的PeterPen。
他们来到一群孩子们生活的营地,孩子们知道PeterPen回来了高兴异常,可是见到这么一个懦弱的中年男子,非常失望。终于有个小小黑皮肤的男孩,相信了他,孩子们陪他训练,生活过得很艰苦--因为所有丰盛的晚餐都是想像出来的动作比划。Peter逐渐融入了这群坚强乐观的孩子当中,他也把自己当做小孩子,同他们骂架,甚至还动上了手,拿虚拟的食物互砸,这时所有他想像中的都变成了现实,食物和晚餐,以及他敏捷的身手,和飞行本领。同时 Peter也逐渐回忆起自己曾经就是这些孩子的首领。由于跑出画去,爱上了画的主人Wendy,可是多年后再次到现实世界时,Wendy已经老去,他爱上了Wendy的孙女,并留在现实世界没有回来,而此外还有个人在默默深爱着他--那就是身如蜻蜓大小的天使。
另一边霍克船长使阴谋要让Peter的孩子喜欢他,要在心理上给Peter最致命的打击,他宠爱,陪伴Peter的儿子,任其所为。
结果在霍克将为Peter的儿子实行加入海盗仪式时,Peter率领孩子来攻,孩子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机智和勇敢将海盗打得溃不成军。海盗被击败了,集体投降,只有霍克船长顽固抵抗。Peter带着自信和快乐在空中飞行着,战斗着,终于救回了孩子,还赢得了孩子的尊敬和信任。在与霍克船长决斗中,虽然他多次对霍克船长手下留情,可是海盗船长反复挑衅,偷袭暗算,最终被倒下的鳄鱼雕像吞没了。孩子们不再受海盗的欺压,Peter也该回到现实世界了。他为孩子选拔了首领,将PeterPen的令箭交给了他。孩子们也托他将从前失踪的一个孩子的玻璃弹珠交还他本人。
Peter的孩子由天使带领离开海盗船的小岛回到了家,与母亲和祖奶奶重聚。Peter一觉醒来居然睡在大街上,所有的经历象梦一般不真实。他回到家,用PeterPen的飞檐功从阳台爬入,全家团聚,再多的工作和电话都不再重要了--度假的他只属于亲人。他将玻璃弹珠交还给了Wendy奶奶家的老仆人,原来他就是当年从画中走出的那个孩子,如今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看到了孩童时的玩物,快乐的象小孩子一般,飘飘飞到了天空--也正是这种快乐的力量令 PeterPen具有了飞行的能力。
除了Robin Williams之外,Wendy奶奶是个老牌大明星,记得她在大卫·考波菲尔中饰演外表严厉内心却善良和蔼的老太太--舅妈,经查证,她叫Maggie Smith,居然在哈里波特系列中,修女也疯狂中都有出色演出。还有那个仙女,怎么看起来有点象大嘴萝卜丝(Julia Roberts)?--真是的~霍克船长是Dustin Hofman主演的(那个拜见福克斯一家,可实在不怎么样~)明星阵容自然少不了导演--电影神童Steven Spielberg。很好看,真正的老少皆宜--也就是西方流传甚广的小飞侠Peter Pen的故事~
最后讲一下,最初提到寻找梦幻岛,其实就是本片剧本J.M. Barrie (1886-1937)的传记影片,讲述的就是PeterPen以及小飞侠的故事是怎样从J.M. Barrie 的笔下产生的。
多年以后,会不会有人摸着我们的脸说原来是你?
小时候在CCTV6佳片有约看的,阵容很强大。特别是当91年那时还未大红大紫的Julia Roberts出演的精灵仙子出场时,很是惊艳!
再怎么诚心实意地耍宝也摆脱不了那巨大的无趣感
大嘴20出头的时候居然还挺萌的 ⊙o⊙ ...
“活着是最刺激的冒险。”童话真好。当人到中年,你还能飞得动吗?彼得·潘。
最近几天,有个记忆越来越清晰,有一年的年三十,逛完花街回家,百无聊赖,在明珠台看到了这个电影,可以说是无限的惊喜。
飞侠老来年轻一回,罗宾还是什么角色都吃得下,不过这沸沸扬扬的儿童片实在没啥感觉
看到最后很感人啊!竟然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呵呵,心中有爱了,看什么都有爱哈!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叮当为了爱的人用尽了所有变大了。where's my neverland?it is no pain,there
先玩的游戏 98年后看的电影 觉得落差巨大个儿。
开头的部分看的非常困难,忍住关掉视频的冲动,到虎克船长出现时才感觉好些,Dustin演的很有趣,既然片名是Hook,反派自然是第一主角~也许我也和这位Peter Pan一样吧,丢失了年少时的快乐,毕竟现实生活不是永远住在Neverland。
非常不体面的男性中年危机幻想片,男性中年危机电影,基本就是自我意识放大版的“小妞儿电影”。
老菜新盘,斯皮的叙事套路,老实讲johnWILLIAMS 的配乐太要命,大管弦根本就驾驭不了。越来越觉得斯皮在制定大片的标准上走了一条错路,这种电影看多了反而是一种负担
最近跟魔幻片干上了,又补看了91年的经典《虎克船长》,的确不错,故事虽简单但引人入胜,画面布景绚丽,动作镜头流畅,不亏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顺便说个八卦,演Rufio的那个菲律宾裔小孩Dante Basco,现在算是彻底长残了...
《铁钩船长》正是小飞侠真人版的续集,维持了史氏冒险动作片一贯热闹有趣的特色。这部片子与同类型的电影一样,主题是童真对成人世界的终极抗拒。虽然影片的评价在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中算中下的了,但必须承认巅峰时期的斯皮尔伯格对电影的掌控和处理,包括那些温情元素的运用,比其他人要好太多。
要说梦幻岛、小飞侠题材的电影,我还是会首选《寻找梦幻岛》。虽然这部片子更本真,可我受不了Robin Williams那张熟男脸装嫩。
彼得潘的影片中总是有着淡淡的伤感成分.里面的男孩子真是纯真的样子。不愿意长大的彼得潘,最终留在梦幻岛. 他含着泪告别温蒂.她说,你不要忘记我. 他说,忘记?不会.永远. All children grow up. Except one. 我永远喜欢Tinkerbell多于温蒂
2001.10.6 cctv6 佳片有约“打捞童心、重拾父爱”
好看,先后买过两个版本。
想起peter和wendy真是让人心酸啊,想起peter和tink真是让人惆怅啊,peter恁地这花……
开始冲着罗宾·威廉姆斯和斯皮尔伯格去看的,却惊喜地发现达斯汀·霍夫曼和大嘴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