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难逃商业片的俗套
《激战》拳拳到肉的打斗场面,阳刚之气十足,每一场的角色和打斗戏都不一样,一点也不让人失望,展现了真实的拳击场面。当然也有不少瑕疵,如影片里彭于晏的爱情戏完全显得多余,还有点矫揉造作。又如张家辉与母女俩的家庭亲情戏能再多一些,似乎效果更佳。影片为了具有励志效果,制造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光明结局,仍然难逃商业片的俗套。
2 ) 俗套中的反常规设置——评《激战》
初看《激战》的海报时,以为也就和这些年多如牛毛的合拍片差不多,用一老一少两个众所周知的男明星把苦练的肌肉做些效果秀出来吸引肌肉粉。也多亏了近期电影院排片表中值得观看的电影少得可怜,于是决定选择《激战》观看,结果大大超乎预期!
主要故事人物设置分别为:一个在香港开出租车混日子并欠了一屁股债的过气MMA拳王,一个父亲破产家道中落被迫奋起的台湾富二代,前者为躲债,后者为寻父,二人同在澳门这个空间相遇,故事由此开始。两个人物的需求都很清晰:张家辉这个过气的拳王需要为自己年轻时无知的犯浑买单以及偿还负债;彭于晏这个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什么事的小年轻需要通过做一件让父亲转变的大事来让自己成长。MMA这一运动把二人联结于一起,影片看似在讲述这一项不为大家熟悉的运动,实际仍是在讲述失败者的崛起,亦或是,重新崛起。
故事虽不是什么新故事(事实上自有故事以来,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已被讲过),所以讲故事重点不在于讲什么故事,而在于怎么讲。所谓“俗套用得好,便是好故事”,倒是这个常规故事中安排的一些非常规使我感到眼前一亮。
其一,作为“小孩”这类人物的设置,小丹(李馨巧)的定位显得与其他大部分国内电影略有不同——小丹从一出场就是女儿照顾精神异常的母亲(梅婷),而非常规的单亲家庭中靠母亲支撑一家的套路。这一角色对于小演员的要求比较高,观影之前看了CCTV6对李馨巧的采访,对她过度老练感觉有点厌恶,不过放置于戏中,一口不慎标准的广东话和普通话却反而使小丹这个角色增色不少,而由于家庭状况之特殊,演员本身所带来的“小大人”气息却也顿时变成加分之点。
其二,尽管一开始便知道衰鬼贱辉的戏份是必然要重于小年轻彭小林,中途我还在猜想是不是张家辉的重点在于“师傅”对“徒弟”之栽培,多少故事都是徒弟为师傅争气报仇之类的种种种种......回忆起海报才猛觉:后面还大有贱辉露肉之戏份啊!!!如果纯粹为了徒弟而重出江湖,那就把人笑喷了。好就好在前面埋下欠债之伏笔,这么一来”重出江湖“便有了较大推动力,而推上高潮的两场戏:一是债主追到澳门并误伤了梅婷母女,二是师傅缺席徒弟重伤失败,这样一来老饼苦练数月重出江湖也就显得情理之中。想来自《大追捕》后,一年过去,他是变身型男路线了嘛??!!不过,事情到此,对于“师傅超越徒弟重出江湖一举赢下台主”这一设置还是颇为担心啊,老饼一枚了,难道那么多年浑浑噩噩后说崛起就又变身拳王了吗?幸好此处该收就收,他”打了三场“就收了,还债的钱几十万是靠”自己买自己赢”赢回来的(澳门这个空间利用得淋漓尽致)
除去以上两点,该片的台词也是一大亮点,我相信那些所谓“基情”戏,张家辉的广东式国语,“馁不又再参我的咀!”,彭于晏随口而出的”还可以“等人物语言并非完全编剧或导演的安排,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张家辉粉看完后又不可自拔地对他爱得更深。MMA比赛场面的剪辑和音效甚好,以至于我这个原本对格斗运动一点不感冒的都看得不忍放松,以至于明知道结果还是感觉为笼里的人捏了一把汗。那些批判此片没有很好地表现MMA的高手们,你们以为大多数观众去电影院是真的为了看“什么是MMA”吗?正如那些批判李菲儿一角之多余的人,你们难道在开片时没有看见博纳的大LOGO吗?
感觉不足的是开端虽然对各条人物线都交代得很清楚但仍略为让人失望(合拍片也不能把王宝强放在开端来降低自己格调啊?)。此外,整片核心台词“怯,你就会输成世”(“怕,你就会输一辈子“),对于”怯“一字的塑造几乎很少,对贱辉犯浑入狱后至躲避至澳门中间几十年的描述也过于单薄,以至于对核心台词支撑不起来。
以上以上,纯属个人感觉,决定开始重新写影评,就从《激战》开始。总而言之,我仍觉得该片值得推荐,不论谁,都可以在当中找到一个或者,多个自己。
3 ) 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格斗技里,最喜欢墓碑钉头。
才看完电影,觉得三百来字的短评不够写,才写了或许会有剧透没什么章法的影评。
1、本来是冲着看《勇士》那样的肌肉男而去的,最后却看了个基战。
2、虽然是基战,放了一半他们也都还没脱衣服,差点愤怒退票。
3、小女孩真可爱啊真可爱>< 为了她才忍着看没有肌肉男的格斗片哒。梅婷的面相演神经质真是本色出演 ╮( ̄▽ ̄")╭
4、林思齐的角色设定里面,别人家的女朋友真的是必须要有的吗?那姑娘看着挺让人烦的。
5、彭于晏头一回脱衣服锻炼,电影院都沸腾了。用基友的话就是,去做鸭啊,这种头牌一晚上出台两次月入百万不是梦啊!
6、开始切入打斗就觉得戏的节奏略有点奇怪了。很有种抓不到重点的感觉因为好像每一幕都像重点。当然可能我看的这类片子都是一个套路,师傅和徒弟打最后争一个总冠军全片最高潮什么的,看林思齐每一场打斗都拍了老半天,都快有点怀疑是不是会和小时代一样拍个二三四的连续剧。
7、颈椎都折了真的没关系吗?!!!!
8、这条比较重点要高亮。我操张家辉衣服脱掉上台那刻我整个人都震惊了,彭于晏那点肉算个茄子啊!!娥姐你赚大了!!!!!!
9、结合六跟八,还是觉得导演找错了重点,你不能因为彭于晏脸蛋漂亮就忽视更迎合广大中年loser心态以及少部分肌肉控少女的程辉的描写。把彭于晏中间那一场打斗的时间剪短一点,加大力度给张家辉特写!!
10、程辉锻炼那会儿放The Sound Of Silence看得我差点没忍住就哭出来了>< 少年和中年都在找生存意义,明显青春不够的那个更感染人。年轻人啊,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哪条路都好走。
11、小插曲是小丹要跟亲爸爸走了,跑过去跟贱辉道别,多温馨感人的场面啊,坐后排的小姑娘大喊一声“留住她啊!跟了过去会被后妈欺负的!!”……………………………………没忍住狂笑了。
12、真的很切题啊到结尾还不忘来一段两个肌肉男在地上扭来扭去的羞羞戏份。
13、其实我看贱辉特别投入感情是因为每时每秒都会想到那个同样已经48岁,打到消失又复出,21:0,从来从来没有输过的The Undertaker。
(我一直在等Jeff Hardy回来TTATT
4 ) 近年来港台最好的片子 没有之一
声明:1,我绝不是脑残粉
2,我绝不是水军
3,我深以为泰囧小时代画皮2等绝对是垃圾片
4,激战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笔者仅以此文献给伴我度过一个美好七夕夜晚的《激战》。
观看激战,说实话事前稍微看了下豆瓣打分,接近8分,而且张家辉是我所爱的痞子演员,于是欣然前往。
此处省略千字观影前不良预感。影片开头人物出场,叙事干练,简约交代了人物背景。小萝莉李馨巧坚强早熟表现得淋漓尽致;精神病母亲梅婷时而静婉恬适时而歇斯底里,不知什么时候发作,拉紧了观众的神经弦;贱辉张家辉将其“贱”拿捏得恰到好处。三口人在矛盾中行进,不时夹杂着些许笑点。转切彭于晏训练,在节奏感甚强的音乐中一幕幕体能训练画面剪辑得相当紧凑。导演加速催化,立刻进入到彭于晏前两场比赛,一拳一脚结结实实落在演员身上,扣人心弦,坐在我身旁的萝莉和大妈都紧紧拽住拳头不住为彭于晏鼓劲,可见导演摄影和剪辑的功力炉火纯青。
伴随着彭于晏的胜利,贱辉萝莉和精神病妈妈,不似一家恰似一家的困厄三口人将短暂的幸福渲染得深入人心。
就在观众感染到这种幸福和快乐的时候,感觉到一切都要美好起来的时候,笔者很担心影片陷入垃圾片的的结局:譬如彭于晏连赢十场直接拿百万美金大奖云云。
所幸导演并没那么二流,事实证明笔者顾虑纯属多余,影片迅速迈入转折。贱辉仇家上门,导致脆弱的家瞬间分崩离析。彭于晏第三场比赛遭遇强敌安志杰,在没有师傅贱辉在场指导的情况下,被安志杰摔残重伤出局,结束了自己为破产父亲励志的MMA之旅,躺倒在医院中。
此时观众情绪跌落到谷底。而笔者一看便知,真正的剧情才刚刚开始。果然,导演让四十八岁的贱辉站了起来,他将为萝莉为精神病妈妈为沉沦多年的自己为励志未成的徒弟而战。在节奏感甚强的音乐中,看似有些佝偻的贱辉锤炼着自己,推着杠铃、击打着沙包,在海上扛水泥柱....
导演不让观众情绪有丝毫松弛,迅速拉入比赛。四十八岁的贱辉对战上届拳皇安志杰。拳脚施为,血汗挥洒。所有观众都捏紧了拳头为贱辉加油,所有观众的情绪都如被拉崩紧的弓弦。一场血战,终于贱辉以惯性脱臼的“贱”招干掉了拳皇安志杰。全场观众忍不住欢呼起来。
此时笔者不免忧虑,TMD莫非要给贱辉安排个十场连胜成为拳皇,那不是扯淡么,一个48岁的怪蜀黍?事实证明,笔者的顾虑再次多余。
画面切回训练场所,贱辉塞了一包钱给老友,让他帮着把钱换了,老友诧异为什么这么多钱。贱辉说我下注押自己赢啊,连赢三场,不就这么多么。导演简约交代了贱辉打赢三场拿走奖金的结果。
画面切到北京彭于晏遇见女友,个人觉得,这个酱油女友安排得有些浪费胶卷。最后在彭于晏和贱辉的基战中结束影片,让观众得到了充分的爽。
笔者以为,导演的剪辑工作做得极其到位,剧情一点不拖泥带水,带着相当紧凑的紧张感,剧情起伏分寸拿捏着非常好,出乎观众意料。演员表演非常到位,动作实打实的呈现,实为一等一的佳作。
此片让笔者深有感触,此数年工作中,遇到中年男人颓丧沉沦者可谓比比皆是,大多被岁月磨得没有丝毫生气,因此贱辉中年屌丝的逆袭可谓大快人心,不知许多中年人看了会有何感受。更告诫年轻人,不要等年纪大了,才后悔,才肯奋斗肯努力,到时候便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鸟。
5 ) 激战
《激战》里超级超级超级喜欢的一段,就是彭于晏和张家辉,各自在准备即将到来的比赛,那种投入、专注,以及自律,每次看到都热血沸腾。尤其是张家辉,作为一个40岁的老拳手,为了梦想,每天早上5点起来跑步,一直跑到吐,疯狂加力量训练,同时对吃近乎严苛,滴油不沾。很短的时间内,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筋肉人”!
真的是很励志很励志的一部影片了。
6 ) 台词
— 你疯够没有啊?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打?
— 我和你到了这个年纪,还有什么需要别人明白吗?
— 阿齐每次去打,我都会跟他说,最重要记得自己为了什么上台。
— 那小子无知啊。你能跟他一样吗?
— 喂,他没有输啊。他做到自己想做的东西。
— 那你又为了什么啊?
— 我得冠军的时候,以为世界是我的。原来世界是不等人的。我唯一做到的,都被我自己出卖了。
— 我跟你说打MMA会死人的。
— 我这二十多年,什么都没做过。我不想临走的时候,连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也没有啊。
— 我怕你步那小子的后尘。
— 我还有东西输吗?不重要了!赢也好,输也好。什么都回不来了。
— 其实我跟阿齐是一样的,都是想为自己做一件事而已。
— 其实,我每次上台都很怕的,不过每次我都会跟自己说,我能做到。
彭于晏和张家辉亲了三次,前两次是无意的,第三次是彭于晏主动的,到结局又肉搏在一起了。名副其实的“基战”。
演员和明星是两个概念,演员会努力让自己的每一个细胞融入电影,所以他们会先让自己成为那个角色。贝尔拍斗士一天只吃一个苹果,张家辉用9个月(应该是吧)的时间练成那一身肌肉,这才是能感动人的电影所需要的演员。彭于晏真是新一代里少见的努力派。张家辉越来越喜欢了!
剧本依旧是软肋,节奏成问题,特别是后半段,一度以为是要转向反类型片的结构,结果在叙事的情绪和节奏双双断裂之后还是来了个毫无意外的结局。亲情重建,自我挑战,叙事处理的简单直接,文戏还是太婆妈,再打磨加重一些MMA打擂台的花样这片子会更精彩,当然还要删掉王宝强那条线。★★★
梅婷和李菲儿糟糕的表现证明了“男人的世界里,女人都是多余的”。
七夕最好看电影
港片片名不带个战会死啊!!!
阿辉亲吻擂台那一瞬间,我真的以为他是拳击手
有张家辉,有彭于晏,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给五星呢?(张家辉脑残粉,不喜勿喷。)
有剧情有帅哥,帅哥还是肌肉型,再加上演技派的肌肉男,没有理由不给五星啊!拳拳到肉,场面激烈,奏系看到帅哥被揍确实揪心啊。ps:萝莉也是半个演技派。这个烂片云集的暑期档,这个片子还是可以看看的
剧本还是有问题啊,人物全靠状态戏撑着,而不是靠冲突和事件。MMA场面还可以,但仍然是过去港片的顽疾:动作戏和情感戏分家,为打而打,不推进人物或剧情。
难得在国内看一部运动励志类华语片。尤其还是MMA这种很热血有激情且观赏性很强的项目。故事是此类基本套路,先挫折再成功。不过观感很好。遗憾的是节奏有问题,而且双重励志有重复。总觉得可以更好。两位男主的肌肉很有看点。3星半
看得浑身疼!对打场面调度很花心思,对于观众的指引很具象,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镜中人的热血沸腾。而一些喜剧元素更是弹无虚发,处处引发爆点。太知道观众需要什么了。而两个男演员更是将男体诱惑发挥到极致,那运动着的肌肉,啧啧。#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太好看!太好看!不解释,我是张家辉和彭于晏的脑残粉,最爱张家辉!!!
人人都在与生活激战,与生活激战,你不是对手。偶尔的胜利,不过是诱惑,让你越陷越深,励志都是扯淡,早晚将你打残。得瑟得越欢,残得越狠。生活就是大BOSS,修理各种不服。
前半段琐碎无趣,后半段照搬《勇士》鸡血模式,张家辉演的真不错,比拟《斗士》里的方法派贝尔。开场前我本来在红毯最边上,有人大喊“彭于晏来了!“我就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拉开到5米之外,生平第一次见识到粉丝的力量,可怕。
“我唯一做到的,都被我自己出卖了” 励志佳作。武戏媲美《打擂台》,文戏堪比《岁月神偷》,全部的感情分给女儿小丹,张家辉和彭于晏师徒关系的调剂主线居然是他们的kiss。2013最佳港片备选!
不得不说,林超贤在类型片中玩文艺很有一套,虽说闪回的手法有点过时,但配乐和剪辑太燃了,必须要提的是黎允文,继《岁月之偷》之后,再次把英文经典老歌用“妙”了。表演方面,彭于晏秀了一把漂亮的胸肌,必然涨粉;张家辉则在演技的路上继续自我突破,一脸的影帝相;李馨巧小朋友够泼辣,看好未来。
林超贤还是不会讲故事,掺入了太多想表述的东西。热血的时候切煽情,煽情的时候切热血,一个两代励志故事就像风筝一样轻飘飘混不受力。唯一让人有点想笑场的是彭于晏亲张家辉:“感觉...还不错。”“要不要再来一个?”——可这不是该放到NG片段里的吗?海报丑死。
谨以此片献给国足男队!
当《伊莎贝拉》遇上《勇士》,当《文雀》遇上《摔跤王》,当《野兽刑警》遇上《洛奇》,当《江湖告急》遇上《百万美元宝贝》。热血、有爱,简单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