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清秀

大陆剧大陆2003

主演:温玉娟  李振平  郭碧川  贺强  施展  袁志博  

导演:里鑫  马魁  

 剧照

龙清秀 剧照 NO.1龙清秀 剧照 NO.2龙清秀 剧照 NO.3龙清秀 剧照 NO.4龙清秀 剧照 NO.5龙清秀 剧照 NO.6龙清秀 剧照 NO.13龙清秀 剧照 NO.14龙清秀 剧照 NO.15龙清秀 剧照 NO.16龙清秀 剧照 NO.17龙清秀 剧照 NO.18龙清秀 剧照 NO.19龙清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2:10

详细剧情

隆回县金石桥镇晓阳溪村曾经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1973年,25岁的龙清秀作为省扶贫队的队员,曾在这里与乡亲们摸爬滚打近一年。该剧揭示了龙清秀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她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

 长篇影评

 1 ) 与原著存在落差

看了三集,一开始真的超惊喜,演员非常贴合原著。但是看到后面真的只有演员选的还不错了……

几个非常蛋疼的情节1安妮之前并没有受虐待只是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只是为了表现安妮在悲惨环境下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也就罢了,但是在她认识黛安娜前加上一段被同龄人欺侮的情节真的没有必要。安妮原著里非常期待一个同龄朋友甚至为自己想象了两个虚构的朋友。剧中删了那么重要的一段对话还让安妮和黛安娜的初次见面那么拘束甚至担心被欺负。。从这里开始就感觉改的很微妙。

2安妮才不会那么蛮横地排挤杰瑞。安妮在被正式收养前确实很担心被送走,但她绝对、绝对不会创设一个假象对手用那么蛮横无理的口气挑战他。书中的安妮才不会有这些狭隘的小心思。

3马瑞拉就算误会安妮偷了水晶也绝对、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把她送回孤儿院。按照我自己的理解,书中马瑞拉应该在把安妮带回斯潘塞太太那段路上就决定收养她了。她是有点固执,但不是铁石心肠,相反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善良老太太。书中误会安妮偷了水晶撑死也只是罚她不去野餐。特意浪费一集时间来解误会给人物拉仇恨是为了表现啥???

4学校里的学生都非常友好男孩子没那么混账鲁比也不是绿茶。安妮在书里是个孩子王设定。女孩子们虽然不是很明白安妮说的那些话但是都很喜欢安妮。就算是乔西派也只是刁难她而已并没有欺负她,绝对不会因为安妮受男孩子欢迎就对她说那么尖酸刻薄的话。书里的男孩子也从来没有因为安妮孤儿的身份侮辱她,书里只是男孩子不跟女孩子一块儿玩在一起,每个人都经历过那个时期吧?怎么能曲解成这样?相比之下吉尔伯特的崩坏都不值一提了…

5小老鼠真的非常尬。

真的是被安妮道歉之前的一段剧情欺骗了。在这之前的剧情还原的差点看哭。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火车站、樱桃树、闪光之湖、喜悦的洁白之路、善良的老马修。每一段对话我都能想起它是在我书中的哪一页。为了使剧情更加丰满新增的一些对话也很还原原著安妮唠叨、充满想象力的形象。以至于我无视了马瑞拉前期一直在怀疑安妮偷东西,早在这些情节就应该探出端倪。

一般看了一个不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我才不会义愤填膺地揪着每一个点批判一番,况且这剧的质量真的不差,特别是演员演得很好,小安妮的表情特别丰富特别生动。但是这本书对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强加进来的剧情把本身那些美好的人物和情感曲解了。书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是我最憧憬的样子,却被掺入了怀疑和嫉妒。就每集内容来说比三集讲完一本书的85版更为丰富,制作也更加精细,但是就剧情的还原来说老版太棒了,也没有加入多余的情节。不是说这版不好,而是这偏离原著太远了。

 2 ) 【剧评】小小安妮 第一季

有些剧情和原著不太符,但毕竟是美剧,改剧情可以理解,但第一季大多重要剧情都是符合原著的,第二季完全不走原著了有些伤心。 BTW 吉尔伯特和安妮锁死!我可以是假的,但他们就是真的。再说这两人的选角相当好!他们简直就像是书里跳出来的人物(而且这部剧帅哥之多啊…加拿大那么多好看的小哥哥吗!{打住!}) 吉尔伯特和安妮真的非常符合詹莉的原型了。吉尔伯特一开始那种幼稚的小男孩,捉弄女生给女孩子取外号,很多幼稚的男孩子都通过激怒对方的方法来引起对方注意。然后被安妮一块石板砸头之后总算开始安分了。真的和詹莉非常相似了——五年级的詹姆是怎样的:看见莉莉在周围就表现得像个“小傻瓜”,把头发揉的乱七八糟,不断摆弄着飞贼。但后来“詹姆的脑子就不那么膨胀了”(小天狼星语)他成为了一个真正成熟稳重的男人,一个勇敢地投身于正义,跟伏地魔对抗的人。 两个人在原著中,就是自从课堂风波之后就再也不说话,还成为竞争对手,最终两学霸都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女王学院。[啧啧啧]吉尔伯特在这期间道歉了几次都被安妮无情拒绝了(最终还是和好了呀,主要是这两人变化都挺大的——他们都成为了更好的人:安妮不再是那个只会沉迷于幻想、脾气差的女孩,相反越读到后面就越觉得她情商高,优秀而耀眼。吉尔伯特当然也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后来两人和解后,还一起去读大学,最终成了夫妻。 真香定律:“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吉尔伯特的!” “我不想要钻石首饰和大别墅,我只要你。” 一个我喜欢的太太,她在文中写到:爱是牺牲。是的,没有一个词比牺牲更适合形容爱了。牺牲理想,牺牲时间,牺牲原先的生活轨迹。吉尔伯特和安妮,他们都因为对方而改变,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更好的人,这是他们之间的爱情中我最欣赏的地方,他们绝对是天作之合。 顺便一提,《绿山墙的安妮》中,故事只讲到他们都决定留下来教书就结束了,再往后应该继续读《安维利镇的安妮》《小岛上的安妮》《白杨山庄的安妮》《梦中小屋的安妮》事实上安妮和吉尔伯特在《梦中小屋的安妮》中才终成眷属。名著推荐往往只推绿山墙,显然只是考虑作品名气而没有考虑故事完整性。 大家都应该读《绿山墙的安妮》,我难以想象人生中缺少这样有爱的作品会是怎样的。

 3 ) 觀看第一集時的驚艷期待感,到了第七集只餘失望

評論原載於敝人的原著書迷站://anne.hou26.org/tv2017.htm

2017年,加拿大國營電視台CBC與網路點播平台Netflix合作,在《絕命毒師》(Breaking Bad)編劇莫Moira Walley-Beckett主導下,找來《鯨騎士》(Whale Rider)導演Niki Caro,將《清秀佳人》(又譯為《綠山牆的安妮》、《紅髮安妮》)再度搬上小螢幕——這部《勇敢的安妮》(Anne,Netflix改名為"Anne with an E")不是電視電影,而是七集電視影集,而且還預計要一季季拍下去!

▲ 這版安妮外貌很符合原作。

2017版一開場就是震撼的奔馬空拍,加上Imaginary Force公司別出心裁電腦動畫後製的片頭、快速閃回的敘事模式,完全看不出來85或動畫版的影子,倒是令人想起2016 YTV——只是這顯然是一個更精良的版本。

為何要重拍《清秀佳人》?《清秀佳人》原著在日本與歐洲國家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加拿大電視圈開始意識到這部擁有廣大海外市場的小說之於他們,就如同珍奧斯汀與狄更斯的作品之於英國,可以一再搬上螢幕。瓦利—貝克特表示,她們這回想呈現的是不限年齡都可觀賞、更為寫實的《清秀佳人》。

▲ 首集從車站到綠山牆的段落充分顯露這版的製作優勢。

雖然與YTV版首集開場火車上的安妮(原作無)、瑪莉拉在門口與安妮打了照面並「揭露真相」的段落(原作這段是在屋內)、結尾「差點」將安妮送回的引子有共通之處,但YTV版更有喜感、更童趣,色彩也更繽紛卡通化,2017版則攝影層次豐富,既有朦朧美麗的蘋果花,亦有骯髒的手的特寫、幽暗的夜晚與悲劇童年的低彩度低明度閃回。正是這色調,使整部片子與其他版本的《清秀佳人》影劇截然不同,而有種狄更斯作品改編英劇的味道。

聲音方面,配樂雖然YTV版就顯露出力圖與Hagood Hardy不同的意圖,但2017版顯然調子更為沉鬱。還不僅於此,連蟲鳴都納入的環境音,更增添了寫實感。當然這部最討喜的地方除了風格特殊且呈現高畫質高音質的時代優勢,更在於選角顯然更貼合原作:

Amybeth McNulty所飾活潑但瘦得驚人的安妮不說,瑪莉拉的高瘦拘謹、馬修的害羞低調讓Geraldine JamesR.H. Thomson演來,都恰如其分。

▲ 安妮與黛安娜漫步林間。

特別好看的是安妮與黛安娜相見這段,一個穿著深褐色的古板洋裝,一個則一身淺色的、袖子微蓬飾有荷葉邊的衣裳,兩人走在林間,鮮明的對比凸顯出出身乃至家庭的差異,於是稍後她倆成為朋友的情節就顯得更為可貴。

安妮的個性與背景在這部片中反覆被強調,不停主動找事做,那誇張到彷彿原作重現的道歉夠可愛,甚至還超出原作的內容跑去挑釁小男工傑利——她是多麼想留在綠山牆(Green Gables)這個家啊!

首集最大的改編在於瑪莉拉給安妮定下了「七天」的試住期,中間三人漸漸有了感情,她又以胸針事件送走安妮,幾乎像反派,於是影集在她尋回胸針、回心轉意後接回一開場馬修騎馬急馳的段落。

接續的第二集,全是原創劇情:胸針失蹤後,瑪莉拉把安妮送回孤兒院,但安妮抵達孤兒院門口卻沒有進門,反而是想方設法要去父母的故鄉看看!另一方面,馬修也展開尋找安妮的旅程,歷經種種障礙之後,終於重逢。回到艾凡利的安妮即便被接受,仍深感不安,乃至在野餐中崩潰並與瑪莉拉解開心結,最後瑪莉拉與馬修讓安妮在家族聖經中間簽上自己的名字,象徵她成為一家人——這集充分體現以大場面刻劃時代的企圖,但與平淡溫馨的原作相較,卻有種為戲劇性而誇張的感覺,不過好處在於以野餐橋段埋下午茶悲劇的伏筆。

▲ 男主角吉爾伯特登場。

第三集雖然以「上學」橋段回歸原著,但仍延續灰暗基調,加上霸凌橋段:在原著裡,普莉絲跟老師搞曖昧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常態,但這裡卻成了安妮被全村排擠的原由——她跟女同學們爆料又繪聲繪影地講起「那檔事」,當場被白眼,乃至於瑪莉拉也因此得罪普莉絲老母而遭婦女會成員冷遇。

從霸凌行為與「女性主義」名詞登場,可以看出編劇的野心,但對於原作迷來說,這更動還真就需要花點時間來接受:不僅喬西從討厭鬼變成班上呼風喚雨的大姐頭,露比喜歡這件事也成了大家看安妮不爽的因素,倒楣的安妮在回家路上對黛安娜說:「一個人能犯的錯鐵定是有限的,等到我到達極限,我就克服了它們。」(這原先是「蛋糕事件」之後,安妮對馬莉拉說的話。)

在這一連串黛安娜的溫暖微笑都無法融化的鳥事中,吉爾伯特登場就特別讓人期待。飾演吉爾伯特的Lucas Jade Zumann外型不錯,一出場就英雄救美,接著不斷找機會與安妮交談,表現尚稱討喜,可惜他為了拉安妮辮子而跨過的「走道」好像太寬了點,而且人設也加了與原作迥異的元素……

盧卡斯早前在《二十世紀的她們》(20th Century Women)中挑大樑與Annette BeningElle Fanning演對手戲。無論與YTV版Drew Haytaoglu,抑或當年的Jonathan Crombie相比,他的履歷表都要好看得多。然而因為劇本加上了「照顧病父」設定,還有很多「觀察安妮」的描寫,這個吉爾伯特顯得比較深沉,相較之下,Jonathan在1985年時已經十八歲,外型演第一部的吉爾伯特略嫌過熟,活潑沒啥陰影的樣子卻比較接近原作。

▲ 小美女露比在這部戲份很多。

承上集安妮被處罰憤而離開學校,第四集圍繞著安妮就學的問題展開。原著安妮也是在紅蘿蔔事件之後離開學校,而在悲劇下午茶之後回歸。

在瑪莉拉與馬修眼中,安妮還是照常上學。直到黛安娜與露比來訪,他們才發現安妮是說謊,於是找牧師到家裡來商量,但這版安妮是個不認錯的孩子啊……相較於認命的小長工傑利,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她簡直開始讓人討厭了。大概是怕觀眾生出厭惡感,於是編劇火速補上緊張緊張緊張、刺激刺激刺激的橋段:

深夜的艾凡利,大火熊熊燃燒,村民忙著救火——阿娘喂,我敢情是在看《刺鳥》(Thorn Birds, 1983)?不,這部不是那種拓荒悲劇,只見咱們的女主角衝進火場,關窗戶阻絕氧氣,滅火先!

就這樣,她成為小小火海女英雄。這版被傑利稱讚「可以去當消防隊員」、會和馬修打拳擊的安妮固然符合性別平等又熱血,但愚以為有點過頭了——就算具有理化常識,一個小朋友衝進燃燒中的木造房子能全身而退,這不是有超能力就是誇大。

總之,使露比家的惡火消止,成為安妮收服露比的關鍵,也是後來安妮回校的契機。

露比從原先的不情不願,到後來願意與安妮和好,大概是折服於安妮的說故事天才吧。

原著裡滿腦子粉紅又愛哭的露比和安妮、黛安娜、琴恩,一起說故事俱樂部、扮百合少女,後來成為萬人迷,乃至於在第三集匆促離場,也算是個有戲的人物。

在情緒起伏強烈而讓原作粉「蛤」的這一集中,安妮、黛安娜與露比在秘密小天地一起寫作的片段,倒是重現了原著而顯得溫馨。

▲ 安妮送書到吉爾伯特家,多麼岩井俊二。

第五集一開場就是拼字比賽——這段設計頗為巧妙,一方面是安妮與吉爾伯特兩人的競爭,另一方面是菲利浦老師藉由單字向普利絲表白。

最後一輪菲利浦老師唸出「訂婚」;這個詞明明很簡單,吉爾伯特竟一臉為難,還對安妮拋去意味深長的微笑。這哪是輸掉,根本是禮讓,無怪乎安妮不是滋味。他們這集的對手戲,大概是二到七集最接近原著氛圍的一段,也是僅次於首集,最好看的一段。這集稍後安妮在玄關透過黛安娜傳話「無視」吉爾伯特,也很可愛。

後來吉爾伯特缺課,菲利浦老師命令安妮帶書給他,安妮勉為其難地帶去——呃,上一集令我想起《刺鳥》,這一集真是好《情書》(Love Letter, 1995)啊……

不過既然有原作經典台詞「你真是製造麻煩的天才」、「馬修你會寵壞小孩」加持,這集的劇情畢竟還是走在原作的軌跡上。

悲劇的下午茶透過狂歡般的擁舞、失焦與手持攝影機的搖晃,呈現出不同於85版YTV版的現代感,十九世紀的美國歌曲《美麗的夢中人》(Beautiful Dreamer)被她倆唱得很流行。值得一提的是,午茶時黛安娜講了一連串法語,符合這版中家境好的設定,而其實演員Dalila Bela會講英法西葡四種語言。

這集還有兩個重頭戲:安妮迎來初潮與馬修贈送洋裝,串在一起正是「成長/蛻變」的意象,但可惜「洋裝」段落的力度,被馬修與裁縫店店主的初戀搶了戲。這段就如同本劇的其他改編:單獨來看是很戲劇性很感人,但放整體來看卻跟取自原作的元素違和——

誠如PTT網友flyinganne大所言,如果馬修這麼會「撩妹」怎麼會單身一輩子呢?

▲ 瑪莉拉到墓園悼念舊情人的橋段為原創。

第六集的主題很明確:生與死——安妮解救黛安娜的妹妹,吉爾伯特父親去世。

蜜霓梅生病,黛安娜找安妮求救這段的夜與雪合原著氛圍,只是多了個約瑟芬姑媽,且綠山牆的大門如同虛設,怎麼上集巴利夫人這集黛安娜進門都如入無人之境?

這版約瑟芬姑婆初登場並不是在床上,後來既悼女友、又有一番女子不需要婚姻而需要工作的發言,穿越感十足。或許符合了當代思潮,但可惜原作「幽默」的調性到這裡全沒了——這部似乎與YTV版是兩個極端,YTV版太執著於搞笑,而Moira Walley-Beckett似乎寫慣了暗黑路線的劇本而把《清秀佳人》改得沉重不已。

於是乎原著裡吉爾伯特的爸媽活到第六冊都兒孫成群,這部吉爾伯特老爹一開始就重病,不久他就成了孤兒。不僅他哀傷,瑪莉拉也哀慟逾恆。

吉爾伯特的父親跟瑪莉拉交往過,這是原著就有的內容,但原著似乎兩人都釋懷了,而這劇卻多了大哥死去,兄妹為照顧媽媽而錯失良緣的設定。瑪莉拉與馬修於是顯出中老年人的脆弱,老是緬懷往事也失去原著的鄉民樂天感。

整集讓我在意不是安妮錯誤的安慰,而是對著馬修說「不想當農夫」的吉爾伯特——如果編劇夠聰明,這可以是伏筆。比如說,其實可以把他爸的死當作後來學醫的理由。但就後來的發展,似乎不然?

或許是為了塑造戲劇高潮,離開艾凡利前,吉爾伯特竟為了安妮與同學打架。同意flyinganne大所言,這部一方面強調女力,另一方面又讓男主角幫女主角出頭,顯得安妮還是一個被保護的角色,實在矛盾。

總覺得這部安妮的表現問題不大,吉爾伯特才是問題。倒不是說Lucas弟弟外型演技不好,而是在於劇本裡這傢伙就不是陽光的吉爾伯特,而是《芭特系列》(Pat of Silver Bush, 1933)希拉利跟《艾蜜莉系列》(Emily Trilogy, 1923-1927)泰迪的綜合啊(蒙哥馬利其他小說的男主角);特別是泰迪——他就是那種早熟憂鬱,還會去英雄救美的男孩子,雖然這部吉爾伯特沒有神經老媽,但調調卻變得近乎他。

這樣的更動,對原作粉來說真是五味雜陳——去年YTV版《清秀佳人》裡胖胖呆呆的吉爾伯特固然讓人傻眼,但CBC & Netflix這版憂鬱小生也不是我期待看到的吉爾伯特。

安妮最初的灰暗人生吉爾伯特沒有參與,也沒有類似的經歷。他在蒙哥馬利的設定是個光明面佔八成以上的人,而且會以正向的特質推動故事……有趣之處在於,浪漫的「憂鬱小生」才是安妮期待的男主角,亦敵亦友會跟她唱反調的吉爾伯特並非她想要的對象,因此小說才能設計一堆「峰迴路轉」的情節。如果吉爾伯特開始走憂鬱小生路線,實在不知道後面的劇情要怎麼掰!

百合少女安妮抱柱那段喜感十足的尷尬場面——「安妮雪莉,你在這裡幹嘛?」差不多是85版的代表畫面了。85版之所以受歡迎,除了安妮討喜,Jonathan的吉爾伯特塑造出原著那種有點欠揍但又不是太欠揍的調調,也是原因之一吧。

▲ 吉爾伯特、安妮與傑利在城裡,令人想起《艾蜜莉系列》。

季終集緊接著上集,以綠山牆的經濟危機開場——原著是有銀行倒掉的情節,但安妮當時已經長大而變得穩重了,這劇的安妮則老是狂奔出門,第一集奔出家門,第三集逃出學校,第六集拜訪吉爾伯特家脫口說「我會成為一個糟糕的妻子」後是如此,第七集聽聞喬西的爆料也不例外。或許編劇想藉此顯示安妮的個性,但每集下來令人看得有點彈性疲乏:經歷了那麼多,難道沒有成長一點?

接下來為了解救綠山牆的經濟危機,我們的女主角竟要進城退衣服賣馬——這是哪來的劇情啊?而且這樣做錢湊得夠嗎?

安妮希望這是「英雄的旅途」,但瑪莉拉非得要她帶著傑利不可,然後兩個孩子就開始城市大冒險——途中傑利被搶,而安妮則在街上遇見了打工中的吉爾伯特。

傑利在這版改編中,戲份大幅增加,甚至連馬修送安妮的洋裝都是她去取的。從第一二集看來,這部編劇有意關注當時的社會階層問題,而從第七集看來,小長工傑利甚至躍升到第二男主角的地位;這當然不是《清秀佳人》的設定,而用了蒙哥馬利另一部作品《艾蜜莉系列》(Emily Trilogy, 1923-1927)的架構進去:吉爾伯特變得像泰迪,而傑利的新設定很明顯取自《艾蜜莉系列》的小長工培禮, 男孩女孩在陌生的地方睡一塊兒《艾蜜莉》曾有的橋段啊(雖然不全然相似——艾蜜莉是高中時和其他三人一起過夜,並在校內引起軒然大波;又及,其實85版將男主角的「對手」換成中年男,恐怕也是受到《艾蜜莉》的影響)。

吉爾伯特對安妮解釋了上集的「人去樓空」,看來農場的繼承人還未決定要怎麼處置它,想先照父親的遺言去看看世界……離開村莊到更大的世界上闖,亦也是《艾蜜莉》與《芭特系列》男主角後來的選擇,只是他們出去的年紀沒這麼小。然而問題在於,原作中吉爾伯特從女王學院畢業先去教一年書再進大學的理由是他家沒錢,這版的吉爾伯特隨時可以賣房子賣農場。於是可以預期,就算這部演到「長大後」,長大後的劇情一樣很原創。

安妮在城裡遞出橄欖枝與吉爾伯特莫名其妙和好的橋段,對我來說還不是最難接受的,因為吉爾伯特的設定改變在前六集看來雖讓人憂心,到第七集,走鐘的程度還不及馬修的設定崩壞——

馬修生病,舊情人來探望,卻發現他居然想舉槍自殺!這段不僅灑狗血到令人吐血,馬修的「戀曲」跟原著害羞到快變社交恐懼症的設定兜在一起也頗違和。另外,自殺這主題原作中沒有,但久病自盡卻是飾演85版馬修的演員Richard Farnsworth後來的死因。演成這樣與角色前幾集的溫情不統調,還容易讓粉絲聯想,頗不妥。

最後搶匪來敲門,安妮放狼入室,來了個美劇慣有的狗血懸念季終,難道下一季開頭可以看到馬修拿槍跟他們對戰?

編劇你嘛行行好,還我溫暖平和的小村莊艾凡利啊!

唉,總之,觀看第一集時的驚艷期待感,到了第七集只餘失望。不只是劇情滑坡,就連攝影跟剪輯,也沒有那麼順暢。

可能是因為後面六集節奏加快的關係,運鏡、美術也沒有Niki Caro執導時那麼漂亮,電影感大幅削弱;而且這部比起85版,可能還更侷限於取景地——海岸景致拍得太少了,只有第一二集比較呈現出愛德華王子「島」的特色啊。

好啦,既然都季終了,讓我來預言一下接下來的發展好了:

這部與YTV那部都找了十五歲的姑娘來演女主角,應該是打著效法85版在兩三年內拍大人戲的主意。既然拋出了「女力」的主軸,接下來還滿有可能改編到安妮的教書生涯(第冊)與較少在大小螢幕呈現過的大學時代(第三冊),但大概也就止於此吧,因為按照蒙哥馬利的寫法,安妮最後是走入家庭。

設定在1890年代的話,跟85版一樣來個十五年後的世界大戰應該不可能,搞不好會出現摩登時代的上班女郎(85版第三部安妮做的是作者蒙哥馬利曾在大城市做過的工作),然而我還是期待史黛西老師亞蘭夫人的登場,染綠髮、百合少女的危機,以及鄰居那隻牛(原著第二冊)——儘管那個純樸鄉下小村的味道,在第一季改編中都變調。

 4 ) 三颗星都给剧情

看了四集 想知道安妮的设定是神经质还是有人格障碍 鸡毛蒜皮的事也能歇斯底里 来例假能喊成那样 和虫/草/花说话我尚能安慰自己在看戏剧 直到跟钟说话 说她精神没有问题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脾气那么差 做事又那么疯 我还以为在孤儿院她能跟那几个女的打起来 结果还是老套路 人物性格前后很矛盾啊

 5 ) 这小孩真烦

安妮所有的人设特点都拍得不讨喜,让人厌烦,话多,想象力丰富,机灵,倔强,爱讲故事,明明都是好的可爱的,硬被塑造成聒噪,谎话连篇,一点就炸的熊孩子

嘴上promise这个promise那个,让放好衣服她随地乱扔,和邻居吵起来大喊大叫,烤个饼满屋冒烟了她还在外面玩,不愿意上学就到处闲逛,孤儿身份本来应该惹人怜爱,但是表现在她身上只有应激走神和突然发疯,

事没做多少,要求还挺多,要新衣服唠唠叨叨,受不得半点委屈

想象力和讲故事也拍得很离谱,这孩子太用力了,说话和朗读的时候感觉情绪完全没有起伏,一直是高涨高涨高涨,好像特别亢奋,每个词都咬牙切齿蹦出来的,导致表现她机灵的情节看上去就是她在胡咧咧

剧情安排也非常老套,所有人都不待见她,排斥她,然后一个偶然的契机又被她拯救,被她征服……这是什么全世界都与我为敌,我是圣母白莲花的狗血设定?整个村就没一个好人呗

让一个小孩贸然冲进烧到屋顶的火场里去关个窗户,说可以隔绝氧气?编剧怕是个脑瘫??还有硬插入的婚姻和女性独立的讨论,莫名其妙的一句我做不好一个好妻子,谁问你了??

除了风光和小演员自带的灵气,其他真的都非常烂

 6 ) 重拾赤子之心

【目前只看到第一集】

是一个叛逆(漂头、打唇钉、泡酒吧)女学生强烈推荐我看的。

我只记得小时候很喜欢Annie,喜欢书里奇妙的世界、我只记得Annie让我知道雀斑、红头发的西方歧视、我只记得Annie的勇敢和富有想象

成年以后,再回忆绿山墙的安妮,只有淡淡的朦胧的片段,是绿色布满爬山虎的窗景、是一个没有正脸的怪诞女孩。安妮也许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勇气,但成年的我似乎以为不再需要这样的勇气。

因此如果不是很舍不得这个学生,我想我也不会打开Annie with an E。

说实话,刚刚开始看剧的时候,我皱起了疑惑的眉头。我疑惑为什么小时候会喜欢这样一个角色?不漂亮,聒噪,情绪化。可她的形象和书中确实并无差别。

我不停质问自己,为何从儿时“对安妮无条件的偏爱”,变成了“有条件的偏爱”?

作为孩童,此书是以安妮为视角的作品,我感受得到安妮的赤子之心,并深深共情。

可作为成年人,我却慢慢以社会纪律感去衡量所有人(包括儿童),我慢慢失去了接纳吵闹、接纳个性、接纳失序的能力。

可是毋庸置疑,安妮有她无可替代的闪光点,有她值得尊敬的性格。

而成年之后的我,是不是很有可能成为不接纳安妮的一员,很有可能成为伤害安妮的帮凶,成为童年最讨厌的大人?

值得提及的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打破成见,用儿童热情、无畏的赤子之心去观察这个世界。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塑造了一个个立体的形象、让人又爱又恨,深思。

对安妮来讲有人爱、有人去爱、有“生活”就足以热泪盈眶。感谢这个剧集,让我重视内心的自己,重拾赤子之心。

 短评

小雀斑和🥕头发 是你最美的样子

5分钟前
  • 燈DENG四声
  • 推荐

不爱小唠叨,却爱她的精神。

6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天啊,这要不继续拍下一季那我的Gilbert和Anne要怎么办!

10分钟前
  • 埃蘭迪爾
  • 力荐

讲的是貌不惊人的小孤女,凭借自己的热情冷静和善良在小村被大家慢慢接受的过程。爱的人被田园风光乡村音乐和淳朴氛围吸引,不爱的人觉得家长里短没意思。我属于前者。看完突然理解了做公益时碰到过的出身穷困具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孩子并没有错。

14分钟前
  • 灵婀
  • 推荐

Anne的生命力和爆发力真是让人羡慕。

16分钟前
  • 巴拉巴拉小飞象
  • 力荐

直接叫绿山墙的安妮不是更好吗?

17分钟前
  • 红辣椒
  • 推荐

太感动了太感动了太感动了,安妮是世间难得的一件宝物,她值得所有一切最好的。我想做安妮这样的姑娘,我太想了。

19分钟前
  • 木寸木寸
  • 力荐

第6.7集已經和原著小說差很大~不喜歡這個更改 小說的安妮比較討人喜愛 劇情也比較合理~以棄劇了!!動畫版比這個影集還要讚!!

23分钟前
  • Bennylee0910
  • 很差

红头发安妮系列小说比哈利波特系列带给我的东西更多,教会我很多很多东西,很庆幸自己在少年时代阅读过这样的著作。唯一遗憾的就是当初看的小说版本找不到成套的,想收藏起来却没办法。

26分钟前
  • 煎饼果子爱切糕
  • 力荐

花一下午时间看完了7集全部,小姑娘的演绎深得人心。但因为从第五集开始对小说的改编过于大,而伤害了主人公成长的完整性,她与吉尔伯特的情感走向也变得痕迹斑斑,这是遗憾。

29分钟前
  • Lcy
  • 推荐

My Anne Girl! 跟原著相比增加了很多内容,人物和故事走向也略有改动,但女主角完全是我想象中的Anne,超喜欢这个小姑娘。其他角色也很喜欢。小说相对理想化,剧集就改得比较现实甚至是有些残酷,不过编剧加入了一些女权的内容,非常好。

32分钟前
  • 小山生桂枝
  • 力荐

小时候的最爱之一,红头发爱读书想象力丰富的安妮。这个选角很靠谱,做了一些现代化的改编。

33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没看过原著,很喜欢这个,据说是绝命毒师的编剧,被看过原著的人们批评为太“黑暗”。结尾一下子把心吊到了嗓子眼儿。虽然有个貌似无所不能的话痨女主,但顽固养母话旱养父以及帅准男友,打酱油的小帮手等人物,都很可爱。本剧可以延展出去的东西太多了,原作者写了无数续集,拍几季绝对没问题,跟。

37分钟前
  • 豆咪
  • 力荐

很偶然 在某站上看了第一集 安妮选角太棒了 第一眼跟我想象中的安妮不太一样 但一集看下来越来越觉得她就是安妮!坚强、善良 对世界充满热情… 看着看着就回想起小说 都想重看一遍了

40分钟前
  • 喵喳喳
  • 力荐

留了好多悬念给第二季,编剧改编相当大,相比小说的童年梦幻,剧集要黑暗冲突的多,不过在适应了前几集后,越来越好看了。取景美,片头美,爱德华王子岛赛高!

42分钟前
  • Leo Hepburn
  • 力荐

【2017.88】拍得超级美,镜头也很爱安妮。蒙哥玛利笔下小小的安妮,爱幻想、天真、善良、坚强,出口成章,总说一些奇奇怪怪的修辞,虽话很多,但却让人非常喜欢。第二季速来

46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善良的人们啊

50分钟前
  • Justina
  • 推荐

编剧用力过猛,人设都改崩了,书里安妮虽然笨笨的,但是很讨喜,剧里太惹人厌了,我还是去看老版吧,剧给两星,多一星给原著。

53分钟前
  • Jasmine
  • 还行

太喜欢这个女孩子了……根心中的安妮一样的感觉

58分钟前
  • 会发芽的、
  • 力荐

很喜欢这种乡村的布景,场景太美了,等老了之后真想去住在这样的地方。另外真真的感觉小女主长的很像英国女演员Rebecca Hall。

1小时前
  • 瘦到86斤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