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除了火焰与柠檬,没人认真的为国而战——全文人物关系梳理
全文关系梳理
二位男主直属上司为温特,两人负责执行他颁布的暗杀命令。
后男主之一火焰迷上了一个女特工。
●●温特
两位男主直属上司,灰色人物,没有背叛组织,但也不干净。标准的政客,利益第一,与美国德国英国的势力都有联系。
曾和德国人合力赚钱,数额很大,一旦暴露会被判处叛国。
为防东窗事发,他利用两个主角暗杀知道自己底细的人,其中包括一些他国反抗组织的成员。
注:那些他国反抗组织成员曾与温特往来,大概也不是什么好好先生。
●●丹麦地下反抗组织
两个男主所属的组织,内部存在严重政治斗争,有些人亲苏,有些人亲英,还有亲美势力存在。所有领导者都是肮脏的政客。
温特与其他领导人存在利益斗争。
组织现状为上层政客利用组织搞碟中谍,低层间谍傻乎乎的抛头颅洒热血。
●●女特工
多多多多面间谍,与温特、反抗组织的另一势力、苏联军方、德国盖世太保首领霍夫曼都有联系。
真正的大老板疑似苏联军方。
原本其背后的多个势力与男主们并不敌对,结果两个男主的个人目标挡了上层的路。
因此,她被苏联势力命令出卖两个男主,最终导致了男主死亡。
女特工属于蜘蛛女郎,深陷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她对火焰有点真感情,但最终还是服从了上级命令。
•••••••
个人剧情解读。
火焰爱上女特工后,直属上司温特宣称女特工为内奸,颁布暗杀命令。
火焰未能执行,并从女特工处得知温特曾为利益勾结德国人,以及利用自己暗杀政敌——其中或许包含无辜者。
女特工与温特之言真真假假皆不可信,二位男主彻底失去方向,被错杀无辜者的内疚纠缠,决定刺杀当地德国太保首领霍夫曼。
后反抗组织上层、苏联军方、美国军方与二位男主接触,然而,他们都与霍夫曼达成了某种利益关系,永久冻结了暗杀霍夫曼的指令。
组织上层无耻的政治嘴脸让他们彻底失信,两位男主决定单独行动刺杀霍夫曼。
于是男主们碍了组织上层和苏美势力的路,最后被自己组织的政客彻底放弃。
此后,苏联实力更是决定要彻底铲除二位男主,命令女特工向霍夫曼泄密,最终导致两位男主死亡。
一腔热血的英雄,最终亡于自己组织的政客之手。
反抗组织的领导者和苏美实力斗不过是利益最大的政客。
除了火焰与柠檬,没有人真正为理想战争。
原本,女特工和温特两个人背后的势力——苏联军方和反抗组织高层与男主角们都不应该敌对。
然而,这三方本应该反德的势力,却和当地德国势力首领打成了肮脏的交易。
于是,真正想为国而战,真正想暗杀当地德国势力首领的两位男主。
就这么被自己背后的人,推出来送死。
2 ) 《火焰和柠檬》:乱花渐欲迷人眼
肝胆相照的一对刺客
在战争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却在死亡时分完成了涅磐
说来也是千徊百折
欧尔·克利斯汀·梅森
在处理人物的镜头上
都下足了劲
那些特写历历在目
色调冷静,气氛却异常诡异
战争中的迷惑
英雄的落魄
人性的堕落
政治的黑暗
爱的无奈
个人虽然中意酷酷的托尔·林德哈特
但更喜欢麦德斯·米科尔森老道的表演
评分:8.2分
3 ) 信任已成了危险品
带着心中那份不安和忐忑看着剧中的画面,整部作品是如此的沉重,以至于呼吸的喘息也显得压抑起来,哥本哈根已不是我心中的童话世界,灰色
冰冷的感觉夹杂着全身,冥冥之中,还是以悲剧的形式走向终点……
尽管FLAMMEN几次三番怀疑SELMER,但却还是被感情蒙住了双眼,执着的信任着他所爱的SELMER,直到他死后发现的那封信中,还是不相信身边人怀疑的SELMER会是出卖他的人,但恰恰是那份信任给FLAMMEN自己挖掘了坟墓……
谁也不会想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看似简单,有时却又是如此让人痛彻心扉……
信任似乎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单纯,信任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工具,成为了欺骗的敲门砖……
也许哪一天,我们也会带着那份所谓的执着,经历反复的背叛和出卖,然后重复信任和原谅……
只不过那时我们自己也许也不会知道,我们走向的那个路口到底通向何方……
4 ) 《弗莱蒙与希特伦》
弗莱蒙和希特伦,二战时期丹麦地下抵抗组织的两个成员。
整部影片两个小时一直围绕两人的各种行动推进,随着各自情感生活的影响,以及长期麻木杀戮造成的两人性格的转变,而逐渐深入周围的种种,对立而模糊的内部形势也在变化。他们有对当下的生活状态的怀疑,并时时身处险境。
影片的摄影、剪辑、配乐,包括服装、美工都是一流的,只是在这样的包装下,影片没有选择好莱坞式那样展开宏大的时代背景或者以煽情为目的人性鞭挞。可以说两位男主角撑起了这样一部既有刺激可看性又有人文本真关注的作品。
可惜的是,以叙事为主体的影片,不太新颖的情节(可能与改编自真实人物相关)显然只能使其最多成为一部佳作而非杰作。
2008-12-09
5 ) 这就是伟大了,是值得的
刚刚看过《Flammen og Citronen》(《弗莱蒙和希特伦》)
08年的丹麦片,和《黑皮书》甚至《色戒》的类型算是差不多,说的是“火焰”和“柚子”两个战士在二战期间的哥本哈根暗杀投敌者和纳粹军官的事情,当然,故事真正描述的远比这个要宽泛的多。
画面沉重得让人很压抑,要不是偶尔有枪声提醒,真的会让人逐步窒息。
人的命运到底由什么来主宰,谁又代表正义的一方?
大概是由爱和仇恨来主宰,无所谓正义与否。
男主角“火焰”心中久远的仇恨来自纳粹对他女友的暴虐,于是他认定纳粹是他一生的敌人,尤其在纳粹占领了他的家乡后。
似乎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单纯,他们误杀了不该杀的人,也放过了不该放过的人。
男主角还单纯地相信了一个女人,虽然这个女人对他也是有感情的,但,终究出卖了他而致他惨死。
我突然想起《色戒》中最后一幕,当邝裕民望着王佳芝,和王佳芝望着邝裕民,两人复杂而不同的心理,总结了各自的一生。而易先生,大概就是由于爱的少些,才活得久些吧。
男主角的领导们也不再是单纯的丹麦反抗领袖,其中一人借男主角之手杀戮自己的私敌,而其他人在战争有了进展的时候,又因东西两大阵营的争斗,主动牺牲了我们单纯的男主角。(根据最后为女主角提箱子的人判断)
政治的斗争,牺牲的都是充满热情的青年人,不论二十年前,还是九十年前,唯一不同的只是最后胜利者总要给他们一个标签,或勇士,或叛逆。
然而青年总是可爱的,民族主义的热情总是让人感动的,即使他们经常也信错人,走错路。而他们一腔的热情,追寻的是真理,而且并不计较自己是否牺牲在追求的道理上,相信自己的牺牲可以给更多人带来幸福,这就是伟大了,是值得的。
6 ) 情节理解
这部电影的情节比较复杂,因为人名的分辨困难和人物所诉真假难分造成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其实它说的是小人物(哪怕是英雄)被操控被出卖的政治勾当。凯蒂是个多重间谍,背后是苏联人,他们与霍夫曼达成了协议,而两位英雄执着地要杀掉霍夫曼,就会破坏这种政治交易,凯蒂出卖他们不是因为钱,而是多重政治势力迫使的结果,这一点是理解的关键。温特不是叛徒,只是一个耍手腕的政客
生疏的背景 很难看进去
2008-12-03,正剧的样子。
看了一半,留着慢慢看。不浮夸的故事,不浮夸的表演,不浮夸的台词。海滩边一家三口挤在小车里给女儿过生日,Citronen泪流满面,无法回头面对单纯快乐的女儿,那一幕安静又有力。Hannibal或007果然只是“蛋糕上的糖霜”。
丹麥男星Thure Lindhardt在本片帥到會出人命........
鉴于林德哈特演的基佬片,我总是以为下一秒他就要和Mads搅基......电影总体格调充满着伯格曼式的碎碎念,但是我看的版本中字翻得好诡异。
电影院
演员不错。
为了Thure Lindhardt和Mads Mikkelsen 至少四星 最喜欢的两个丹麦男演员一个老女人毁了两个英雄 Flame的老爹很帅 片子的摄影不太好
身无分文的Citronen,为了给女儿过生日向同志们逐个借钱;挤在小轿车里点燃巴掌大小蛋糕上的蜡烛给女儿庆生;抢劫小店只为给妻子准备一些食物,给女儿一个洋娃娃作为生日礼物;叮嘱妻子改嫁的男人珍惜妻女,想向远处妻女挥别却只敢微微抬了抬手,一别竟是永别;毫无尊严可言,却又令人肃然起敬
片子很不错,就是有点闷。【艹 看这片子我居然截了70多张图,Thure这种气质的我扛不住呀扛不住!!只能一边骂:尼玛的这也太帅了吧一边另存为= =,哎,又花痴了。。。【话说哪位豆友给翻译的《火焰和雪铁龙》?笑死我了
战争这盘棋,总有人自以为聪明的前赴后继,最后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1940年4月9日,德國只用四個小時就佔領了丹麥。克里斯蒂安十世投降,丹麥政府投降。國王沒有逃難,拒絕通牒,「消極抵抗」,在肅清猶太人時首先佩帶上六角星,並說:『我是丹麥國內第一個猶太人』,保護了大批猶太人。抵抗組織異常活躍,暗殺活動頻繁。Sacha 最喜歡的一部丹麥片。
几年前撸过D9,米格尔森还没红
well played.
一言以概之,就是一个本来专业的尖孙儿杀手碰到了敬业专业的丹麦王佳芝儿就不专业了还挂了的故事……
一个火红头发的帅哥富二代,却投入刺激的革命暗杀生涯,因为迷上了一个难看的多重女间谍,最后搭上了小命——
妈啊现在是个盘正条顺的男青年往mads身边一站就涌现出一股男宠气质……而mads叔叔就是那个骄纵宠溺我该拿你这个小妖精怎么办的总裁(脑补两万字且完全与电影无关
就那大妈也能把你迷得神魂颠倒啊...
丹麦也有敌后武工队。
太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