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

记录片2024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上甘岭 剧照 NO.1上甘岭 剧照 NO.2上甘岭 剧照 NO.3上甘岭 剧照 NO.4上甘岭 剧照 NO.5上甘岭 剧照 NO.6上甘岭 剧照 NO.13上甘岭 剧照 NO.14上甘岭 剧照 NO.15上甘岭 剧照 NO.16上甘岭 剧照 NO.17上甘岭 剧照 NO.18上甘岭 剧照 NO.19上甘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17 12:28

详细剧情

纪录片《上甘岭》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共分为3集,每集约50分钟。该片以军事专业角度回顾上甘岭战役的三个阶段,通过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和英雄人物等三个维度还原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摄制组以国际化的视角开启解密上甘岭战役的全球之旅,从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地寻找到许多珍贵的文字和影像档案,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在纪录片中呈现。同时遍访国内仍健在的上甘岭战役亲历者,抢救性采访口述史。纪录片立足当下,以更加年轻化的视角和语态讲述故事,结合动画、沙盘推演等丰富的表现手法,运用电影级的音效设计,创造全新的视听体验。70多年后,新一辈年轻人以青春致敬青春,缅怀先辈,弘扬不朽的“上甘岭精神”。

 长篇影评

 1 ) 好片值得推荐!

上甘岭战役号称朝鲜战争的凡尔登战役,绞肉机之名如雷贯耳。这部电影仅在战役结束后的第四年便上映,实属不易,也说明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虽然前前后后看过不少凤凰台的相关纪录片,但具体战役情况我并未完全了解,因此也不说具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战役只比电影更加惨烈,但即便是看电影,当时的一些高级领导都泪流满面。

用现在的目光来看这部电影,特效之类的完全没办法比,但从演员到导演之用心,比现在很多电影强太多!由于一些原因,新中国以后的很多战争并没有拍成电影,即使偶尔拍的一些也真的难以比得上这部的用心。

我们现在的主流取向是希望从战争电影中看到对人性的解读,对这类反映革命精神的电影并不感冒。但恰恰是有着革命精神的先辈们,给了我们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去探寻人性!

 2 ) 我的祖国,革命烈士血肉之躯铸造而成

2020年10月25日是我人民解放军出兵抗美援朝70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个伟大时刻,电影资料馆反映了这部新中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影片——上甘岭,这是最新修复的4K版本,并且在反映前,还做了小型讲座,介绍了此片拍摄背景和修复情况。

讲座部分: 历史现实:1952年10月14日起,韩美联军攻打上甘岭,以及我们死守上甘岭。因为上甘岭是三八线很重要的一个点,如果失守,我们将后退20公里,所以最后我军增派到4万人,韩美军增派到6万人;伤亡无数,此次战役之后,山头被削平了2米。

上甘岭战役是阵地坚守反抗战的经典之战,欧美军事大学,重点研究的内容。

电影背景:长春电影制片厂,沙蒙林杉去上甘岭实地体验,半年间,采访了57当年参战的士兵,采访记录多达百万字,最后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用一个连队24天的经历,展现我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抵抗和不怕牺牲。 拍摄地:丹东 一场战役,一首歌,一部电影!

修复情况:8月20日接到的修复任务,然后大家加班加点,10月24日晚做的放映前检查; AI上色:之前网上流传的《我和祖国》上色,是一次初步尝试,虽然片段很小,但也历时三周才完成。AI自主比对,把志愿军的服装比对成蓝色的了,但是为了符合史实,工作人员又一帧一帧地上色成绿色的。 工作人员在高效完成修复任务之后,在朋友圈发了一句感慨,那就是——愿世界和平。

观影感受: 1.台词生活化,严肃与活泼平衡得好,弱弱说一句,在台词方面,比英雄儿女要好一些。 2.领导冒进,张忠发因为一心杀敌,屡次带头,可忽视了他是连长啊,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其他士兵们咋继续作战啊,就被批评,被误会,做检讨,就蛮朴素、单纯和可爱的。 3.抓小松鼠,那一段大家像一群大孩子,然后大家抬头喝房梁滴水时,一个士兵还让小松鼠喝一点,影片最后,我们胜利了,安全了,就把小松鼠也放生了。我人民子弟兵护生啊! 4.一条大河波浪宽,在小小的坑道里,女卫生员唱着一条大河波浪宽,可我们眼前却是祖国的壮美河山,听完之后,直接就哭了,现在的安逸、富足,来之不易啊! 5.误解女卫生员。刚开始张忠发有点直男癌啊,还嫌弃人家女卫生员麻烦,不过后来终于能平心静气地对待女卫生员,并且感谢她的付出了。 6.扔罐头盒,采取敌疲我扰,麻木敌人的注意力那段,扔到无聊,让人忍俊不禁。 7.去取水,口渴嘴破皮,看完之后,就是感觉要珍惜水资源,不能浪费水。 8.饼干,白萝卜。志愿军生活很辛苦,饼干就水,白萝卜那是美味!再次感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能浪费粮食食物。 9.他们短暂睡在床上时,真的希望他们能多睡一会儿。 10.堵抢眼,小杨最后堵抢眼啊,多少志愿军战士为了胜利,和敌人同归于尽。 11.小型粉丝见面会,小杨和女卫生员说到连长作战,喜欢喝口水时的样子,就跟俩小粉丝分享一样,特别纯真与可爱。

 3 ) 伟大光荣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永垂不朽!

为了这样3.7平方公里的山地,付出了1.156万人伤亡的代价,是否值得,但我们也应该同时想想联军为了这3.7平方公里的山地付出万人伤亡的代价和量的弹药消耗,是什么用意?联合国部队指挥官克拉克上将和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这是对联军士气的沉重打击,[7]克拉克在回忆录中指出,鉴于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伤亡过重,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由此,这场战役实际迫使联军停止了任何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

 4 ) 上甘岭 抗美援朝

泪目看完,满怀感恩❤️。据说真实情况比电影拍的惨烈多了。导演说不能按照真实情况拍摄,哎。老电影真的拍得好啊!致敬。吃饼干那里真的哭了,太难了,送苹果,孟指导员不肯喝水,眼睛也看不见了,去世的时候,还有和卫生员讨论去北京见他的时候,一对对出去抢水的人回不来了,去爆破的人也回不来了……电影🎬拍出来我们能够胜利的关键在于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在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支队建在连上,人人平等,有问题可以开讨论会,人民的力量!三三制绝了!!!毒气弹☢️炸药包,志愿军都得面对,那会儿还有细菌战,困难真的太多了,可是志愿军的精神面貌依旧没有被打垮致敬!松鼠🐿️活到了最后放生了,那句连长,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真的泪奔了……他再也回不来了,没人帮连长背水罐了啊……😭群像刻画的真好啊!唱的歌🉑️真好听啊!一条大河波浪宽~谁是最可爱的人?答案毋庸置疑。

 5 ) 战士们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这首《我的祖国》一直流传至今,可现在应该不大会有人去看一部名叫《上甘岭》的电影了。
在学校组织的周末影院活动中看到这样一部片子,我竟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令我一直不能忘怀的就是——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杨德才把爆破筒插进碉堡,却被不知道是被狗日的还是日了狗的日本狗给扔了出来。身为志愿军战士的他毅然决然地捡起爆破筒,用胸口把它压进碉堡,堵住了枪眼。
记得看到这的时候,我的眼眶不禁微湿。电影中杨德才堵枪眼之前回过头看连长并高喊一声“连长”的那个面部特写也至今深深留映在了我的脑海里。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故事人所共知,后来我上网查阅资料才知道电影中的杨德才就是以黄继光为原型创作的银幕形象。而作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上甘岭战役远比电影中表现的要惨烈很多倍。
43天内,在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敌我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0万,每平方米遭受70次以上的轰炸。这些历史教科书上冷冰冰的数字,在历史上却是血淋林的。用膝盖想想也知道,当时战士们不是十死无生,就是九死一生。
对不起,战争历史不是故事,而是血涌的事故。
不管中国参与朝鲜战争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不管如果当时美韩占领整个半岛的结果会如何动摇中国未来的国防政策进而阻滞经济发展,不管现在某个半岛上是不是有2400万人被独裁统治着却仍然时常被独裁者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管我此时此刻用键盘再次敲下“战士们”三个字会不会又被贴上抄袭的标签,中国人民都为抗美援朝战争付出了鲜血的代价。
在这场战争中有十五万志愿军战士的遗骨永远埋葬在了朝鲜三千里山川的靑谷之中。出生后裹上破布的黄继光战士堵了枪眼,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毛岸英战士也被飞机炸没了,还有名字叫的上的和叫不上的,老的和少的,高的和矮的,男的和女的……死者已矣,毕竟时光无法倒流,但会不会有一天,战士们留给世人的印象连这些体征都没有。
熬夜写到这里,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电影里王兰含着热泪唱起的《我的祖国》,然而上甘岭上却再也找不到在追赶小松鼠的战士们。
诚如您所见,我一直更爱用“战士们”来称呼这些英雄,而不是“烈士们”。因为一直觉得,“烈士”这个字眼天生就有阴阳属性,强行把“战士们”和我们分处天上人间,有种人鬼殊途的味道。
其实,“战士们”永远活在每个铭记历史的人儿心间。或者,如果真有天堂和地府,那么我相信在那些地方,“战士们”还是战士们。

 6 ) 看上甘岭的感受

影片以艺术再现的手法,讲述了上甘岭之战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顽强坚守坑道阵地,与强敌浴血厮杀,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这是新中国具有史诗品格的红色经典电影,插曲《我的祖国》更是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息。 主要内容中影片里这个故事讲了美国来攻打上甘岭,在上甘岭只有我军一个营的兵力,美军部队进行了多次冲锋,都被我军打退下来。但我军伤亡很大。总部让我军退进坑道,进去后,敌人占了上甘岭,还在我军的洞口建了些碉堡,只要我军一出去,就会被打死,很快,我军没有水和食物。但我军不怕困难,死死拖住敌军,让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战斗,最后大部队来了,使我军夺回了上甘岭。 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 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

 7 ) 只解沙场为国死

《上甘岭》于1956年12月1日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因为影片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所以片中演员的表演特色与舞台剧相似,演技较为夸张,动作幅度偏大。但是正因如此,在战争环境下的真情流露更加动人。

上甘岭战役是残酷的,我军的战备条件不如敌方,但是却有着惊人的毅力。这也是为什么敌众我寡但是却能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这部影片的内核是爱国主义,战争越困难,我军越是迎难而上。

片中着重描述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顽强拼搏、舍己为人的队伍。并不是只有英雄主义的光辉,还有战士们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丰富情感。他们也是一个普通家庭中重要的家庭成员,但是却为了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而甘愿葬身异国他乡。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上甘岭战役不该只是课本中的一页薄纸,它该被人们铭记。

 短评

刨去这部电影是几代人的永恒回忆与精神支柱不说。单将影片放在50年代的中国电影来看也是相当出色的,人物描写十分的成功。在艰苦卓绝的山洞里安排逮松鼠的戏还有经典的合唱。。都是神来之笔啊。。

2分钟前
  • bay135
  • 推荐

第一感觉依旧是战争场面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假了点,但比起《英雄儿女》,个人觉得《上甘岭》拍得更真实些。朋友看得不太认真,就知道她不是很感兴趣,倒是指导员之死把后面的大叔催出眼泪了。……影片最让我为之惊喜的莫过于听到那首传唱度超高的歌曲《我的祖国》,才知道是出自这部电影。@中国电影博物馆

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看渴了

10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太多人在豆瓣污蔑这部电影,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无耻!

11分钟前
  • lazymiao
  • 力荐

今天我们和美军全面开战,谁会赢?凭此一问,就知道我们富起来的途中,丢掉了多少东西。有人说要讲科学,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在当时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赢,结果是我们赢了,于是有些人又要科学的总结经验,说尽了战术战略,但我想说一句玩笑话:人是需要精神的!

15分钟前
  • CRITIC
  • 力荐

管虎狗日的进来挨打cnmd 20/64

17分钟前
  • MR11
  • 力荐

不知道3星以下的什么心态.

22分钟前
  • 朦光
  • 力荐

主旋律,反正小学的时候大家都看的热血沸腾的~

24分钟前
  • 林浦东
  • 推荐

8.5,所谓革命爱国主义影片就应该是这样的

29分钟前
  • мая
  • 力荐

所谓“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两个“就是”的使用,摆明了不想和你讲道理。《我的祖国》唱在电影中间,配合着新中国的新景观,在战争和优美健康的人性之间回荡,真好。其实不能苛求成长于“双战”体制下的龙女士能够体认这些,但也请别亵渎,别用温情脉脉的字眼打发现代中国和中国人的历史

30分钟前
  • 远树
  • 力荐

歷史不過是一種言說,從來就沒有真相。電影雖然虛幻,闕也未嘗不可以看作是一種關于心理的真實,它告訴我們曾經有過一個有著意識形態崇高客體的時代。如今真相早已無可尋覓,只有夢囈般的電影留存……還有那曲仍將傳唱下去的“一條大河……”

32分钟前
  • 还行

中国第一部抗美援朝电影,2020.10.25资料馆4k修复首映。原片用的“画翻正”,逐帧调成微偏黄绿的黑白色,单轨做成立体声。56年拍52年的战事,虽然有时代内容、拍摄技术、表演上的局限,已经拍得不错了。讲一个连死守坑道24天,不做伟光正和悲情陈述,中间插入捉小松鼠、扔一天铝罐然后连长自己跑出去炸火力点、卫生员唱我的祖国、为送来两个苹果鼓掌、排长讲三国评书、努力干咽饼干等革命乐观主义情节,连长形象立体生动。群演貌似都是解放军,状态气质很真实,尤其衣装脏旧、嘴唇干裂的样子,比现在的主旋律强。美军正脸镜头较少,也能看出贴了大鼻子大胡子的妆。一条大河唱段直接拍成了宣教片,展示好山好水好风光,今年家乡和金刚川还在唱,估计后面还会有,毕竟抗美援朝属这首最有名了。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光《我的祖国》就值得10分呀!(CCTV6正在播出)

37分钟前
  • 习惯了
  • 力荐

一星给“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密密麻麻往上冲的美军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性和严酷性

41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很差

原来咱们曾经那么会拍电影。要价值观有价值观,要观赏性有观赏性。重温一遍,仍然喜欢。

43分钟前
  • 矫情的反面
  • 力荐

和老爸讨论爷爷援朝的经历,老爸说爷爷几乎从来不提,就是这部片子出来时到处都在反复映,爷爷只看了一遍就再也不看了,他说“电影拍的连现实的1/10都不到”。忽然非常理解他话少的现实就是PTSD,晚年一言不发大概有很多无奈和痛苦,念及一直以来只能猜他所想,却再也不能和他说话,我也伤心。

48分钟前
  • 陈小睡
  • 还行

可惜了这么硬核的题材,后面居然再也没拍了?全是一些抗日神剧

52分钟前
  • 太平洋上开宝马
  • 推荐

此片绝对有高度 乔羽的歌太好听了《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上級下達命令應該向下級傳達戰術意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56分钟前
  • 格瓦拉
  • 力荐

小时候必看电影之一,应该看过十遍八遍的,在洞里面吃那个苹果的戏印象很深

59分钟前
  • 笨锅
  • 推荐

总体上比较优秀的老主旋律电影 特别是红遍几代人的主题歌 注意到了几处有意的对于美军士兵的异化丑化资产化

1小时前
  • Bill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